第三讲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
斯宾塞社会学理论

前文明阶段、文明阶段和后文明阶段。前文 明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以血缘 关系为基础;文明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中 级阶段,以阶级和民族国家为基础;后文明 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以全球化 和知识经济为基础。
社会进化的模式包括
竞争模式、合作模式和创新模式。竞争模式 强调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竞争关系,推动社会 进步;合作模式强调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合作 关系,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创新模式 则强调个体和群体的创新精神,推动社会不
价值观念等。
社会均衡的维持与调节
总结词
斯宾塞认为,社会均衡的维持与调节需 要依靠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协 调和平衡。
VS
详细描述
首先,社会制度是维持社会均衡的重要保 障,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 等;其次,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在社会均 衡的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凝聚社 会共识、稳定社会秩序;此外,政府宏观 干预也是调节社会均衡的重要手段,通过 政策制定和实施来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
斯宾塞认为随着社会的进化,各种职能会逐渐分化,产生 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组织。这些阶层和组织在社会中发挥着 不同的作用,共同维持社会的运转。
生存竞争与适者生存
斯宾塞认为在生存竞争中,适应环境、具备优良素质的个 体和社会组织会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这种适者生存的原 则同样适用于社会进化的过程。
斯宾塞社会学理论的影响与评价
斯宾塞社会学理论在政治学中的应用
社会秩序与政府职能
斯宾塞认为社会秩序的维护需要政府的干预 和管理。政治学家们借鉴斯宾塞的理论,探 讨政府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 面的职能和作用,以及如何提高政府的治理 能力和效率。
社会变革与政治稳定
斯宾塞认为社会变革是不可避免的,但需要 保持政治稳定。这一观点在政治学中对于研 究社会变革、政治转型、政治稳定等方面的 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课 斯宾塞

Herbert Spencer & His Evolutionary Theory
主讲教师:牛喜霞
博士 副教授
联系方式:nxnxx_2002@
生平及著述
1820年,斯宾塞出生于英格兰中部的德比一个教师 家庭,是家里9个孩子中的老大,也是其中唯一活过幼 儿期的孩子.从小体弱多病,没上过正规学校,主要在家 里接受父亲的教育.父亲和叔父都是属于英国公益会 的新教教徒,在政治上,他们反对英国的国教,满怀 政治抱负,主张政治自由,同时也是宪章派的积极支 持者;在济上,他们支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 多的干涉;在个人生活上,他们则主张禁欲主义,向 往清谈平和的生活。他们给了斯宾塞大量的知识,尤 其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但也影响了他的政治信仰 和生活态度。
四、个体主义方法论(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斯宾塞认为:不仅个人决定了社会的起源和社会的性质,而且社 会也应该成为个人谋取利益和幸福的工具。因此,那些能够最大 程度地维护个人自由的社会是最为理想的社会。
在此基础上,斯宾赛大力宣扬社会自动化的思想,以此作为限制 国家和政府活动范围的理论依据,强调了同等自由法、政治不干 涉主义、专门化管理、国与国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等。
1、社会是一个实体。
2、社会是一个有机实体,而非无机实体。 3、社会与生物有机体既相似又有不同。(详见表1)
表1:生物有机体与社会有机体的异同
相异点 相同点
生物有机体
大 具体的整体 意识集中于一定部 位
社会有机体
松散的整体 意识遍布于每个个体
生长过程:小
结构进化:简单 复杂 功能分化: 相互依赖:联系紧密
他先后获得了11个国家的32个学术团体和著名大学的荣誉称号,并 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被视为学术界的“思想泰斗”和“维多利亚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社会学原理斯宾塞

社会学原理斯宾塞社会学原理斯宾塞是英国社会学家赛勒斯·刘易斯·斯宾塞于19世纪中叶提出的一种社会学理论。
斯宾塞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的社会组分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社会系统。
社会的运转是由各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这种互相作用的方式被斯宾塞称为社会功能。
斯宾塞认为,社会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而这些功能又相互依存,共同维持整个社会的运转。
斯宾塞把社会比作一个有机体,认为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就像人体的器官一样,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社会的功能。
比如,政府负责管理社会秩序,经济系统负责生产与分配,家庭负责照料和教育儿童等等。
只有当这些组成部分协调一致地发挥各自的功能时,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和发展。
斯宾塞提出了社会进化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不断演化和发展的过程。
社会进化是指社会组成部分和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这是因为适应焦点在变动。
斯宾塞认为,社会进化的核心机制是差异和适应。
当社会面临差异时,人们会进行适应和调整,以求得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
这种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导致了社会的变革和进化。
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还强调了社会的相互依存性和互补性。
他认为,社会的不同组成部分相互依存,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实现社会的共同利益。
他将社会比作一个机械系统和一个有机系统的结合体,强调了个体与整体、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
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对于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提出的社会功能概念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社会学家对社会的研究和理解。
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也对社会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提出了挑战,促使后来的社会学家进一步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些学者指出,斯宾塞的理论过于宏大,难以操作化,实证性较差,无法有效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
此外,斯宾塞的理论过于机械化,忽视了社会中的冲突和不平等现象,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因此,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仅仅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方面,而不是社会学的全部。
第三课 斯宾赛

第三课斯宾塞的社会进化理论Herbert SpencerandHis Evolutionary TheoryBiographical Sketch and worksIn 1820,Spencer was born in Derby, England on 27 April 1820 .In 1837 he began work as a Civil engineer for a railway, an occupation he held until 1846.From 1848 to 1853, Spencer worked as a writer and subeditor (助理编辑)for The Economist .In 1851 Spencer's first book, Social Statics.in 1853 ,Upon the death of his uncle Thomas, Spencer received a small inheritance which allowed him to devote himself to writing without depending on regular employment.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1卷,1855);First Principles (1860-1862);Principles of Biology(1864-1867);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2卷,1870-1872);The Principles of Sociology(1876-1896);The Principles of Ethics(1879-1893).Spencer's health significantly deteriorated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of his life, and he died in relative seclusion, following a long illness, on December 8, 1903.在他的一生中,最值得提及的是他几乎没有进过正规的学堂,父亲和叔父是他的家庭老师,他也很少博览群书,但同样具有了著名学者的思想。
斯宾塞的两大社会理论

社会达尔文主义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批评,因为它强调竞争和淘汰,忽视了社会公正和平等的重要性。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与争议
04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的定义与特性
实证主义
一种以经验事实为依据,排斥任何先验和形而上学的主观臆断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斯宾塞的科学方法论观点
01
斯宾塞强调科学方法的实证性和经验性,认为科学知识应该基于实际观察和经验证据。
02
他主张采用归纳法,通过对大量经验事实的观察和归纳,得出普遍性的科学规律。
03
斯宾塞认为科学方法应该具有客观性,排除主观偏见和价值判断,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进行推理和解释。
在社会科学中,科学方法论的应用旨在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推动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01
社会达尔文主义
认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生物演化类似,优胜劣汰的原则同样适用于社会。
02
社会进化论
认为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可以通过研究社会进化的过程来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
进化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03
社会达尔文主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不可避免的,而弱者或不适者应该被淘汰,以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
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竞争、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等概念,认为这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一种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生物进化类似,即社会中的竞争和自然选择机制会导致适者生存和不适者淘汰。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概念
斯宾塞认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不可避免的,而弱者或不适者应该被淘汰,以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
社会有机论的起源与影响
03 斯宾塞:英国社会学的奠基者

5. 斯宾塞的主要社会学思想
社会有机体论:以生物有机体类比社会
社会结构
社会变迁
社会静力学
社会动力学
社会进化论:以生物进化比拟社会发展——核心
社会系统的功能论
社会分工论
社会进化模式论
3. 划分社会类型的两种标准
依据社会结构的复杂程度:简单社会、复杂社会、二 倍复杂社会、三倍复杂社会——直线进化论 依据社会内部的控制方式:尚武社会、工业社会
它与以进化的阶段为基础的那种分类方法不同,这种结构类型取决于 其与周边社会的关系。无论这种关系是友好的还是敌对的,都会影响到 一个社会的内部结构和控制系统。在和平的关系状态中,内部控制系统 是相对软弱的和分散的;在敌对状态中,会出现集中和强制性的控制。
——科塞:《社会思想名家》
社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倒退是不可避免的 从尚武社会到工业社会并非阶段性向前,而是交叉发展 早期简单社会可能是工业型,现代复杂社会可能是尚武型
附表:尚武社会与工业社会
特征 尚武社会 工业社会 主要功能与活动 为保卫和扩张而防御和进攻 和平的、互酬性的个人服务 社会协作的原则 强制性合作:强制性命令 自愿合作:契约与正义
斯宾塞画像(1895) 斯宾塞 斯宾塞画像(1871-1872)
乔治· 艾略特
George Eliot,1819-1880 英国小说家,著《弗洛斯河上 的磨坊》、《米德尔马契》等
海格特墓地的斯宾塞 墓,毗邻马克思墓
2. 主要著作
第三讲 斯宾塞

第四节 社会关系的个人主义诠 释
一、斯宾塞个人主义、生物还原主义的社会 观
二、斯宾塞思想中的另一半-社会唯实论 三、评价
一、斯宾塞个人主义、生物还原主 斯宾塞个人主义、 义的社会观
1、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2、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必须还原到生物个体的 动机层次 3、论证 4、不干涉主义
斯宾塞认为不仅个人决定了社会的起源和 社会的性质,而且社会也应该成为个人谋 取个人利益和个人幸福的工具。 斯宾塞的社会起源论受到洛克和卢梭等到 人的社会契约论的影响。他认为从起源上 说,社会就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和目的而建 立的。具体说来,人类结群的最初目的就 是为了应付险恶的生存竞争压力,而社会 一旦形成就不会再消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两者也有本质的区别: 1、要素的联系程度或构造上:生物有机体是一个由单元 (细胞)紧密结合而构成的实在统一的有形体,各组成部 分位置是非常固定的。社会是一个分散的整体,分散在空 间之中;社会没有一个具体的形态,或者说没有一个确定 的外部形式。 2、联系模式方面,生物系统依靠有生命力的物质而存在; 社会每个部分的合作需要有符号体系来沟通,即依靠情感、 语言、文字、艺术和思想系统沟通与维持社会各部分与整 体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的。 3、在意识层次上:生物体中只有一种单位才有意识,即神 经系统,其他部位缺少感受能力;在社会中,功能的分化 是有限的,因为它没有集中处理感觉和意识的器官。社会 有机体的每一个部分几乎都能同样地感受到欢乐和痛苦, 因此社会个体成员之间的情感不能彼此分享的社会是不存 在的。
在生物有机体中,组成机体的众多分子是为 了整体而存在的;但在社会中,整体的发 达和个体的发达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因 此,社会只是增进个体目标的工具和手段。 是社会为自己成员的幸福而存在,不是个 体成员为社会的幸福而存在。所以,社会 既是有机体,又不是一般的有机体,它是 超有机体。
第三章斯宾塞进化论社会学本章学习要点进化的含义社会有机论的

第三章斯宾塞进化论社会学本章学习要点●“进化”的含义●社会有机论的基本内容●社会有机体和一般生物有机体的异同●社会进化论的主要思想●个人主义社会观的核心内容●斯宾塞和孔德社会学观点比较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有机论;社会进化论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教学内容: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也是一位对西方社会学的创立和传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英国社会学的奠基者,曾被誉为19世纪英国学术界的“思想泰斗”、“维多利亚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和孔德一样,斯宾塞主张对社会现象进行科学的实证研究,他最著名的社会学理论是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并以社会达尔文主义闻名于世,在社会领域宣扬“适者生存”的原则。
本章在简介斯宾塞的生平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他的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的思想。
第一节生平及著作斯宾塞1820年4月27日出生于英格兰中部的德比,是家里9个孩子中的老大,也是其中唯一活过幼儿期的孩子。
斯宾塞的父亲是个信奉新教的教师,在当地享有较高的威望。
斯宾塞的母亲是一个温和而又虔诚的美以美会教徒,她与脾气暴躁的丈夫的婚姻生活似乎并不太美满,这恐怕也是成人后的斯宾塞对婚姻怀有戒备心理的一个原因。
斯宾塞从小体弱多病,没上过什么正规学校,主要在家里接受父亲的教育。
13岁时,他离家到做牧师的叔父那里继续求学,叔父向年轻的斯宾塞传授自然科学知识、激进主义的哲学原理和与英国国教相背离的新教思想。
斯宾塞自感不适合接受大学的正规教育,因此没有像父亲那样进入剑桥大学深造,而是另谋发展。
1837年他被录用为修筑伦敦至伯明翰铁路的工程师,但1841年铁路完工后他被解雇了。
以后几年,斯宾塞试图挤进激进派报刊和激进派政治组织。
他给激进派报刊写过不少文章,内容起先是关于工程方面的,但后来主要涉及社会和政治方面的问题。
到了1848年,他终于时来运转,担任了英国最有名望的金融经济周刊《经济学家》的编辑,有了一份收入较高的固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