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0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堂达标训练题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选择题1.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其主要用于()①饮食②祭祀③军事④记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
后母戊大方鼎(又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A.商朝B.西周C.秦朝D.汉朝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下列中华文化符号中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是()A.青铜器B.瓷器C.丝绸D.甲骨文4.从简单的刻画符号到发明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5.欣赏如图几个甲骨文,说说应用了哪种造字方法()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6.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7.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8.下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
它属于()A.酒器B.食器C.乐器D.礼器9.如图是出土于湖南宁乡炭河里的商代青铜器精品,它是()A.司母戊鼎B.人面纹方鼎C.四羊方尊D.大盂鼎10.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两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四足带盖方鼎”和“商鸮卣”被戏称为中国版的“安卓小机器人”和“愤怒的小鸟”。
这些精美的青铜器是采用什么方法制造出来的()A.高温锻打法B.泥范铸造法C.人工合成法D.蒸煮法11.如图中的文字,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019-2020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含答案)

2019-2020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与考古学上“青铜时代”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史前时代B.夏、商、西周时代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2.《国家宝藏》于2017年12月3日19:30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让“文物活起来”,下列古代器物中,出土于湖南境内且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23.《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可见鼎( )A.在商朝开始出现B.成为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C.只能由国家最高统治者使用D.制作工艺十分精湛4.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
这种文字被称为( )A.金文 B.拉丁文 C.小篆 D.甲骨文5.学了本课后,小明想亲自参观一下出土甲骨文的遗址,他应该去河南的哪个地方( ) A.南阳 B.安阳 C.洛阳 D.濮阳6.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 B.青铜或铁器上 C.竹简或木犊上 D.丝帛或麻布上7.“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这里的“典册”中的文字应该是()A.金文 B.大篆 C.小篆 D.甲骨文8.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法。
其中,使用“最多”和“最进步”的分别是( )A.形声、会意B.假借、象形C.象形、形声D.指事、会意9.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10.夏、商、周三个朝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为后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列文明成就属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是()①早期国家的产生②出现了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③出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④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精巧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附答案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C )A、原始社会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2、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以文字为主题,集文字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
你认为中国首座国家级文字博物馆建在哪里( A )A 、河南安阳B 、陕西西安C 、湖南宁乡D 、四川广汉3、下图所示“中华第一鼎”,因为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二得名,今年3月,中国工具博物馆将它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鼎内部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A )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4、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金文比甲骨文更加规范,这两种文字的命名都是(A )A 、刻写材料B 、发明人物C 、发现时间D 、文字结构5、《诗经召南》中有“文王之政,德如羔羊”的说法,羊以其善良知礼,外柔内刚成为青铜器着力表现的对象,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在我国商朝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器是( B )A 、司母戊鼎B 、四羊方尊C 、中华世纪鼎D 、大盂鼎6、商朝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C )A.盛物用的器皿B.做饭用的器皿C.祭祀用的器皿D.盛酒用的器皿7、在汉语中,“鼎”可以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A)A. 商周时期B. 春秋时期C. 战国时期D. 秦汉时期8、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以文字为主题,集文字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你认为他应该建在(D)A. 山东曲阜B. 北京周口店C. 四川成都D. 河南安阳9、2011年3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鼎建造的时代以及它内部的文字应该是(A)A. 商代,甲骨文B. 商代,金文C. 两周,甲骨文D. 两周,金文10、下列对甲骨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 记载在青铜器上的文字B. 刻在龟甲兽骨C. 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D. 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二、判断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测试题

第5 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测试时间:20 分钟一、选择题1.世界上的青铜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相比拟。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完全是手工制造,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它主要的原料是( )①铜②铅③锡④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如图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的名称是( )A.四羊方尊B.青铜利簋C.司母戊鼎D.毛公鼎3.绝世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体现了哪个朝代的成就(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4.北京的“簋街”得名和古代青铜器“簋”的用途有关,据此判断“簋街”最有可能是( )A.美食一条街B.古玩一条街C.土特产一条街D.小商品批发一条街5.青铜工艺是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成就之一,下列关于青铜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时期已经出现了“泥范铸造法”B.夏朝是我国青铜器的鼎盛灿烂时期C.四羊方尊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D.商朝以后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 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7.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目前所知,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8.“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这里的“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隶书9.考古发现是了解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甲骨文是在殷墟等地发现的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它是古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B.它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C.它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D.它记载了一些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10.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重要载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B.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C.甲骨文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D.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11.我们现在对商朝的了解远远超过对夏朝的了解,这主要是因为( )A.夏朝距离现在比商朝更久远B.商代有比较成熟的文字记载C.迄今商代的遗址发现比较多D.人们对商朝的研究力度更大12.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下列属于甲骨文造字法的有( )①象形②会意③指事④形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3.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附答案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C )A、原始社会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2、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以文字为主题,集文字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
你认为中国首座国家级文字博物馆建在哪里( A )A 、河南安阳B 、陕西西安C 、湖南宁乡D 、四川广汉3、下图所示“中华第一鼎”,因为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二得名,今年3月,中国工具博物馆将它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鼎内部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A )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4、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金文比甲骨文更加规范,这两种文字的命名都是(A )A 、刻写材料B 、发明人物C 、发现时间D 、文字结构5、《诗经召南》中有“文王之政,德如羔羊”的说法,羊以其善良知礼,外柔内刚成为青铜器着力表现的对象,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在我国商朝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器是( B )A 、司母戊鼎B 、四羊方尊C 、中华世纪鼎D 、大盂鼎6、商朝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C )A.盛物用的器皿B.做饭用的器皿C.祭祀用的器皿D.盛酒用的器皿7、在汉语中,“鼎”可以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A)A. 商周时期B. 春秋时期C. 战国时期D. 秦汉时期8、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以文字为主题,集文字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你认为他应该建在(D)A. 山东曲阜B. 北京周口店C. 四川成都D. 河南安阳9、2019年3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鼎建造的时代以及它内部的文字应该是(A)A. 商代,甲骨文B. 商代,金文C. 两周,甲骨文D. 两周,金文10、下列对甲骨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 记载在青铜器上的文字B. 刻在龟甲兽骨C. 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D. 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二、判断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5 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了铜器。
距今4 000 多年的甘肃出土了铜镜( )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二里头遗址D.齐家文化遗址2.“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司母戊鼎这一青铜精品。
它铸造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3.我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大篆4.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5.甲骨文的主要造字方法是( )A.会意B.象形C.形声D.假借6.识读以下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考古界以人们普遍使用的工具为特征,把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据此,请把以上三幅图分类。
(2)青铜时代我国主要处于哪些王朝统治下?其杰出的青铜器代表作有哪些?1.约公元前1600 年,商朝建立,历经数百年。
为了寻觅铜矿,商王朝至少六次迁都,其中的三处都城——郑州、二里头和安阳已经得到考古发掘印证。
商朝青铜器匠的作坊设在宫廷里,他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和祭祀用具。
上述材料说明( )A.商朝将文字刻在青铜器上B.商朝能制作青铜器C.商朝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D.商朝因水灾多次迁都2.《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
”这反映了(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3.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
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4.“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隶书5.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我们把这种造字方法称为(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6.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解析版)一、选择题1.稀世珍宝四羊方尊的发现地是〔〕A.宁乡B.澧县C.龙山D.慈利【剖析】此题主要考察先生对商代青铜器的准确识记.应重点掌握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两个知识点.【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外型奇特,花纹华美,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故答案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先生的历史识记才干.2.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的外表纹饰,出现了竞射、采桑、宴会、歌舞、习射和水陆攻战等200多个精巧的人物笼统,这些纹式可见证战国时期〔〕①铁器牛耕的技术提高②手工业的高明技艺③贵族们的日常生活④尊王攘夷的称霸战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剖析】此题以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的外表纹饰,出现了竞射、采桑、宴会、歌舞、习射和水陆攻战等200多个精巧的人物笼统为切入点,考察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资料信息〝出现了竞射、采桑、宴会、歌舞、习射和水陆攻战等200多个精巧的人物笼统〞可知,这些纹式可见证战国时期手工业的高明技艺和贵族们的日常生活。
①④在资料中表达不出来。
应选:B。
【点评】留意对标题信息的解读,识记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3.小史在中国国度博物馆观赏得知:利簋〔guǐ〕底部的铭文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所记载的〝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所以,利簋也被称作〝武王征商簋〞。
从中他可以取得的信息有〔〕①商周青铜器用途普遍②商周青铜器铸有精巧纹饰③记载了武王伐纣的时间④西周时期书法末尾成为一门艺术⑤利簋是研讨武王伐纣的重要证据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③⑤【剖析】此题以利簋〔guǐ〕底部的铭文为切入点,考察先生对资料的解读才干。
【解答】由资料图片和〝利簋〔guǐ〕底部的铭文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所记载的‘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可知,商周青铜器铸有精巧纹饰,记载了武王伐纣的时间,利簋是研讨武王伐纣的重要证据。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青铜器与甲骨文》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下图是1964年发行的邮票,邮票中的古代器物属于()A. 青铜器B. 铁器C. 陶器D. 瓷器2.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A. 司母戊鼎B. 鱼纹彩陶盆C. 甲骨文D. 冰裂纹瓷器3.如图是我国一项出土文物的拓本,这一文物的材质是龟甲,其中的文字被称为()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4.如图器物在湖南宁乡出土,造型奇特,花纹华丽,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酒樽,它是()A. 司母戊鼎B. 四羊方尊C. 大盂鼎D. 铜象尊.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A. 人面鱼纹盆B. 司母戊鼎C. 毛公鼎D. 兵马俑6.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下列文字出现最早的是()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行书7.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B. 磨制石器—打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C. 青铜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铁制农具D. 铁制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8.我们说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文字的主要原因是()A.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B. 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C. 基本都能认识D. 商朝时出现9.历史文物为后人了解历史提供了鲜活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司母戊鼎,我们可以了解的历史是()A. 商朝的青铜工艺B. 夏朝的文字C. 秦朝的农具D. 东汉的兵器10.至今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6万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这说明甲骨文()A. 年代最早B. 内容丰富C. 影响深远D. 造字成熟11.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堂达标训练题
一、选择题:
1.文字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A.字母文字
B.象形文字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2.很早时候,我们先民就总结出食“五谷杂粮”有益于健康的养身之道。
我们知道,“五谷”农作物的齐备是在()
A.夏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秦汉时期
3.文字是历史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商朝
B.西周
C.东周
D.秦朝
4.四羊方尊发现于()
A.湖南澧县
B.湖南龙山县
C.湖南宁乡县
D.湖南长沙县
5.《尚书》记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人”在“典册”中使用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A.甲骨文
B.隶书
C.小篆
D.楷书
6.下列关于如图文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它体现了我国当时青铜冶铸技术的高超水平
B.它代表了商代青铜器的典型风格
C.它因其鼎上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
D.它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
7.周公曰:“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殷人的典册主要指的是()
A. B. C. D.
8.关于下列文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司(后)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B.从这四件青铜器可以看出商周时期的青铜冶铸业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C.从这四件青铜器可以看出由商朝到周朝青铜器的器形由厚重变得轻巧
D.前三件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都属于小篆字体
9.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
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
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
它们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10.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二、读图说史题:
11. 下图青铜器高133厘米,长110厘米,重832千克,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可见当时的青铜铸造业有多么大的规模了。
请完成:
(1)图中青铜器的名称是什么?制造于何时?地位如何?
(2)请你再列举一件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器的精品。
(3)研究这些青铜器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请至少写出三条?
三、材料解析题:
12.每年九月份的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惠安东周中学组
织了主题为“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活动,以弘扬我国古代文字
发展的悠久历史。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以
下有关问题。
(1)今天的汉字是由哪一种文字演变而来?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一个朝代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3)小星参观国家博物馆时,对现存西周时期的毛公鼎上的文字(如
图)产生了兴趣。
你能告诉他毛公鼎上的文字是哪一种吗?
(4)在纸没发明前,古人会把文字写在哪一种材料上?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至辽宁,南至湖南。
都发现过西周的青铜器。
那时的青铜器,比前代轻巧,花纹由繁复变为简易。
材料二(西周)青铜酒器逐渐减少,出现了大量的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
请完成:
(1)据材料一,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的特点。
(2)据材料二,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的新特点。
(3)西周青铜器制造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14.甲骨文的“欠”字,像一个跪着的人,昂首张嘴,大打哈欠的
样子。
请回答:
(1)“欠”字的本义是什么?
(2)列举几个以“欠”为偏旁的且与“欠”字本义有关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