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共26张PPT)

1.商人盛行占卜,十分迷信。
( √)
2.商人占卜工具是龟甲和兽骨。
( √)
3.甲骨文记录了商人的占卜结果。
( √)
4.祭祀和田猎,都属于商人占卜的事 项 ( √ )
商代人盛行占卜,几乎事无大小 都要求神问卜·甲骨(龟甲或兽骨) 就是他们的主要占卜用具。占卜时先 将甲骨刮削整治,然后在背面钻孔凿 槽,用火灼烧,然后卜者根据正面出 现裂叙的密度、方向判断吉凶。占卜 完毕,将占卜的经过和结果概括地写 成卜辞,刻在甲骨上备查,即成甲骨 交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假借



右,假借为“佑”,祈求保佑
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的关系
清华附中 宋薇
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的关系
清华附中 宋薇
上 上图是安阳出土的甲骨文,牛骨 的正面刻有卜辞百余字,记录了 商王武丁祭祀先祖、乘车田猎等 占卜内容。
以下内容符合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 ,请在 括号内 划“√ ”;违 背材料 信息所 表达的 意思, 请在括 号内划 “×” 。
中国文字的形成与
发甲展骨有深文远有影什响 么重中要国有地文位字可?考的
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商朝字。
尊神重鬼的殷商文化,是人类思维水平尚处于萌芽 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尚不能把握自己命运、对自身能力 缺乏信心的表现。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青铜器与甲骨文
远古人类的生活经验,靠口耳相传,
靠记忆保留下来。但记忆力有限,不及 用实物记录下来持久。


西 周
据说中国远古的人结绳记事: 大事打个大绳结表示,小事打
个小结。绳的长短和颜色也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 (21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 (21张)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青铜器是铜、锡、铅 熔化后 按照一定比例合成合铸而成的 器具,颜色 为青绿,故称“青铜”。最早出现在原始 社会末期;用途:饮食,祭祀,军事 2、我国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的阶段: (1)、出现:原始社会后期 地点:我国的甘肃、青海、陕西、河南、 山西、山东、辽宁、安徽等地出现了铜器。 代表: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 出土了铜镜。
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礼器。
仔细观察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图图11和:甲图2骨体现文的,是什商么朝文。字?图它2们:分别金盛文行于,什商么、朝代周。
(2)图这1:刻两种在文龟字甲一和般兽都骨刻上写,在说什明么我材料国上有?文有字什可么考历历史史意从义商?朝开始。图2:铸刻在青铜器上, 它是研究商、周历史的珍贵资料

A.毛公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象 D.司母戊鼎
D
9.下列各项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青铜器 ②铁器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D
③石器
材料解析
仔细观察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这件文物叫什么名字?
司母戊鼎 (2)这件文物出自哪个 朝代?
商朝 (3)这件文物的历史地位如何?
铸造技术: 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 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烧注液态
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 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熔炼矿石)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 的模型里。(制造泥范、熔炼合金)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成形、铸后加工)
课堂小结
甲骨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共28张PPT)

感谢观赏
这是从不同角度对当时历史的认识。青铜文明较全面地体现了奴隶社会
文明还是残酷? 取代原始社会在诸多方面的进步,因此,可称得上是灿烂的文明。这当 然又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基础上的文明。
课堂总结













用途功能:最初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后来由食器发展 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制造工艺:掌握了青铜合金比例;铸造技术采用泥范铸造法。 典型代表: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发现: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影响: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 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铜镢 商前期
铜铲 商后期
(商)兽面纹 铃(乐器)
青铜编钟战国 【打击乐器】
青铜钺(yuè) 商
青 铜 刀
商 戈(gē)战国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2.种类用途 青铜器最初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后来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功能: 食器
礼器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4.代表器物
司母戊鼎(也叫:后母戊鼎)1939年河南 比一比,算一算:
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商朝后期青铜器。
浇铸司母戊鼎需要832.84千克 铜液,如果以每一将军盔一次 熔铜12.5千克,至少需要多少 个将军盔同时熔铜?
每个将军盔需要3、4个人,要 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需要多少 人同时进行?

部编人教历史七年级上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部编人教历史七年级上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造字法: 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 用字法:转注、假借。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金文、铭文
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毛公鼎上的铭文[西周]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汉字的发展历程
楷书 草书 隶书 行书 小篆 大篆
刻划符号 甲骨文 金文(铭文)
“马”字的演变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工艺高超、生产规 模宏大,采用“泥范铸造法”。 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1.33米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图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两次分铸技术铸造, 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 铸好,然后将其分别 配置在外范内,再进 行整体浇铸。整个器 物用块范法浇铸,一 气呵成,鬼斧神工,显 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 被史学界称为“臻于 极致的青铜典范”
四羊方尊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释文译文大意是: 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 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 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 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 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 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 公。
西周利簋(gui)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毛公鼎
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造型浑厚而 凝重,饰纹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毛公鼎上刻的 铭文却是当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 的,有32行,499字,是西周青铜器之最。
打制石器
河姆渡人、半 坡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又是 什么?
夏商西周时期 用的生产工具 又是什么呢?
石 器 时 代
磨制石器
青铜器
青 铜 时 代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二、甲骨文记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43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件】(43页)

发 西周崇尚礼制,
主要以青铜器
展 鼎、簋的数量
区分贵族等级。
夏朝时开始出 现中国最早的 青铜礼器鼎、 爵、觚、盉等
商朝贵族好饮酒, 青铜酒器比的数 量多少,是区分 贵族等级的标志。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 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 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 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觚( gū )【饮酒】商 尊【盛酒】商代
斝(jiǎ) 【温酒】商
彝( yí)【 盛酒】商
盉 (hé) 【调酒】春秋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匜( yí) 战国
青铜盘 春秋
铜鉴 战国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单元


铜镢 【商前期】
铜铲 【商后期】
青铜器的功能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新课导入】
古代中国的三张名片:三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青铜器;两千年前中国 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
何尊:从此有了“中国”一词。
《如果国宝会说话》:青铜器里的历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 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Bronze Ware)古称“金”“吉金”, 指以铜、锡、铅为主要原料铸造加工而成的器 具,刚铸造完成呈金色,但因出土随时间流逝 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故名青铜。
铜器的发现
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呈 金黄色,生锈后则多呈青
绿色,所以叫做青铜。
我国古代青铜配方
六分其金(铜)而锡居一, 谓之钟鼎之齐(剂);五分其 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 之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 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 二,谓之削矢之齐;金锡半, 谓之鉴燧之齐。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2024版新教材)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2024版新教材)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新课导入
中国赠送给联合国的世纪宝鼎
香港同胞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铸赠的香港宝鼎
港澳同胞向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铸赠的澳门宝鼎
西藏民族团结宝鼎
鼎——盛行于商周时期,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载“禹铸九鼎,像九州”。)
特点一:规模大
我国现存商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
52.4厘米
58.3厘米
总重量达34.5千克
四羊方尊,商晚期偏早器。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千克,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特点二:工艺精美
乳钉纹铜方鼎
学习目标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掌握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理解甲骨文的发现及意义。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商周时期青铜器繁荣的表现是什么?
种类多、用途广、规模大、工艺精美、分布广泛、融实用与艺术于一体。
1.33米
1.10米
6厘米
总重量达832.84千克
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而铸造,因鼎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而得名。鼎高1.33米,长1.10米,总重量达832.84千克,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
B
欣赏以下这几个甲骨文字后,说说中国的文字有什么特点?( ) A.广泛使用字母 B.刻画 C.象形 D.形声
C
青铜鼎
青铜甗[yǎn]
青铜豆
食器
特点三:品种繁多
酗[xù]亚方尊
青铜方斝[jiǎ]
青铜角
青铜提梁卣[yǒu]
酒器
青铜编铙[náo]
兽面纹双面铜鼓

部编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_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部编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_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甲骨文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龟甲
兽骨
为什么要写甲骨文?
占卜
商王
最高统治者 群巫之长
图画性强,以象形文字为主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骨文的出 土和解读有 什么重要的 意义?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 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 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甲骨文是我们了解和 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材 料。 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 历史推进到了商朝。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3.右图为毛公鼎。其中学“走进历史”社团通过研究它 的资料,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B
A.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B.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物 C.内壁铸刻的文字为甲骨文
D.贵族日常使用的饮酒器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迄今世界上出土的 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B)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
C.大盂鼎
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今天的汉字最早起源于( A ) A.甲骨文 C.小篆 B.金文 D.隶书
3.以下故事可以通过甲骨文考证的是(
D

A.尧的传说
112CM 79.2CM
133CM
夔龙纹
832.84公斤
司母戊鼎
虎噬人纹
饕餮纹
我们把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 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称作“青铜时代”,并将在这个时代所 创造的物质文化,称作——“青铜文明”。
历史记忆的碎片——甲骨文
文字没有出以前, 人们用什么记事?

2019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共36张PPT

2019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共36张PPT
的青铜铸造作根坊据。上——述洛图阳片网-和洛阳材报 2017.7.18 材料二:二里料头,遗址你出能土说的出青铜夏礼朝器和青铜酒器
青铜器情况吗?
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 鼎,青另铜外鼎有饮酒器青青铜铜爵爵、盛酒青器铜盉盉h。é
③商周时期
九鼎八簋
材铜铜料器器根能一生种据说:产类图出规更商片模加朝商和大是丰朝材,我 富、料品国 ,西,种青 大周多铜 量你,文 用工化 于艺的 祭精祀灿美。烂。时期西周,青青 的—青—选铜出器人情教况版(吗20?01)七年级上历史教材
材料二:商、西周出土的青铜酒器和礼器
商朝贵族好饮酒,青铜器以酒器觚、爵 、斝(温酒器)为主。数量多少是区分贵 族等级的标志。
西周崇尚礼制,青铜器以礼器鼎、簋( 青大铜碗觚)gū为青主铜。爵 青铜斝jiǎ 大克鼎 青铜簋(guǐ)
A、商周青铜器的特点:
食 器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大碗蒸锅商司母戊鼎 西周大盂鼎 西周青铜簋 西周龙纹甗yǎn
文字产生之前,古人是怎么记事的?
材料三:
半坡彩陶上的符号
刻 画 符 号
二里头陶器上的符号(夏)
材料四:
甲骨文
文字的形成
刻在龟甲上的文字 刻在牛肩胛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
• 1、含义:
• 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牛羊等兽骨 上的文字。
• 2、发现时间、人物:1899年,清朝的王懿荣首次发现
• 3、出土地点: • 4、出土数量:
安阳殷墟(小屯村)
超过16万片,有字10余万片,单字 约4500字,已识别1500多字。
刻有文字的甲骨
王懿荣
5、甲骨文内容
• 甲骨文主要记载哪些内容?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 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 天文历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的成就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的出现与发展 2、青铜器的制作过程 3、商周青铜器的特点
联合国五十华诞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 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由江泽民主席向联合国赠送 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
1. 我国是什么时候 开始出现青铜器的呢?
2. 到了夏、商、 西周青铜器的发展呈 现什么样的趋势了?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
泥 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范 鋳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 造 法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
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3、商周青铜器的特点
1.1米
司母戊鼎重832.84千克
每个坩埚(gān guō用来熔化金属 的器皿)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 该鼎需要70多个坩埚。铸造的时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1)象形: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最多) (2)指事: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3)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4)形声: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最进步)
2.甲骨文和现代汉字的关系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和 发展的重要阶段。
知识拓展
1、金文的来历 2、又称钟鼎文、铭文。 3、金文的内容范围
课堂达标
1.我国青铜器的出现最早是 在() AB .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B.原始社会后期 C.商周时期 D.秦汉之际 B
2.商朝以后我国青铜器发展的特点是() ①数量增多②种类逐渐丰富③体积越来越 大④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 ③④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1.33米
候需要两三百人同时操作.
这说明了什么?
司母戊鼎
特点一:规模大
食 器
特点二:品种多
酒器
盥水器
农具
乐 器

铜镜

特点三:用途广
蕉叶形

纹理清晰

方 尊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特点四、工艺精美
二、甲骨文记事
1.名称来历 :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 的文字
C
6.我国有汉字可靠的历史从哪个朝 代开始()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黄帝时期
B
三:识图题写出下列器物的名称: 图一
图二
目前世界一是 ----------------- ,它的地位是 --------------------。
图二是 ----------四---羊---方---尊-。
C
3.青铜器是用下列哪个方法 制造的() A 高温锻造法 B 泥范铸造 法 C 人工合成法 D 蒸煮法
B
4.商朝的哪些活动可能记载在甲骨文 中() ①祭祀②官制③刑法④旅游⑤战争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⑤
B
5.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 是因为甲骨文是() A有清朝王懿荣首次发现 B至今已出土16万片以上 C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 字 D有独特的造字方法
上述现象在哪个朝代表现在明显?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九鼎八簋





西



利簋[guǐ]

(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出土)
西周武王时,为盛食器或礼器。簋高28厘米,口
径22厘米,重7.945公斤。簋内有铭文4行32字,记
述了周王伐商的事迹。现藏陕西省临潼县博物馆。
2、2青、铜青器铜的器制的作制过作程过程
1、青铜器的出现与发展
1、原始社会后期: 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铜器;
2、夏朝:
夏朝时出现了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鼎, 还有些酒器。
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
3、商朝以后:
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 丰富、用途较广泛,功能也由 食器发展到礼器。
这时候,青铜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 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 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我们天天书写汉字,天天阅读 用汉字排印的书报,但你知道汉字 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吗?知道商朝的 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秦 始皇用什么文字批阅奏章公文吗?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习目标导航
1 1、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 2 2、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3 3、搜集了青解甲知铜骨道文器今记天的事的及汉图甲字骨与片文甲的,骨造文字说的方渊说法源,关我系。国古代青铜
2.发现情况: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 、等地出土大量商代和西周甲骨文。
至今已有16万片以上,其中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 ,单字有45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
3.记载内容 :
4.发现意义:(1)
(2) 由于甲骨文的发现,使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商朝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