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秋虫音乐会(第2课时)练习 湘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秋虫音乐会》教学设计 湘教版

《秋虫音乐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在一个秋天的的夜晚,蟋蟀、纺织娘、油蛉、不知名的虫儿、旱蛙在一起开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会写“昆、鸣、织、娘、伏、渐、退、铃、串、淡”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观察、想象,在读中感悟语言美,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拟人句的不同表达形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课题。
1、同学们,知不知道秋夜里会有哪些昆虫鸣叫?根据同学们的回答,随机板书:蟋蟀旱娃2、是呀,昆虫真是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秋天的傍晚所开的一场音乐会。
相信你们会喜欢上这有趣的昆虫和迷人的秋夜的。
师介绍蟋蟀【设计意图】了解一下学生对秋夜里鸣叫的昆虫知多少,从而来引出本课的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一)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和同桌合作读,注意读出感情。
3.默读,标注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
(二)老师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1、出示生字:昆、鸣、织、娘、伏、渐、退、铃、串、淡2、出示词语认读。
昆虫鸣唱纺织娘亲起伏进退渐渐风铃串串平淡3、词语理解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很不清楚,感觉很不明显。
若隐若现,若有若无。
急促:短促、速度快的。
如痴如醉:多用于形容阅读诗歌、小说、听戏曲、音乐等时的忘我的精神状态。
4、指名分段读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帮助扫清文字障碍,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三、结构梳理第一部分:总起秋虫音乐会即将开始。
第二部分:分写各昆虫奏响音乐会。
第三部分:总结秋虫音乐会即将结束。
小初高学习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秋虫音乐会教学设计湘教版

《秋虫音乐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在一个秋天的的夜晚,蟋蟀、纺织娘、油蛉、不知名的虫儿、旱蛙在一起开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会写“昆、鸣、织、娘、伏、渐、退、铃、串、淡”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观察、想象,在读中感悟语言美,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拟人句的不同表达形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课题。
1、同学们,知不知道秋夜里会有哪些昆虫鸣叫?根据同学们的回答,随机板书:蟋蟀旱娃2、是呀,昆虫真是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秋天的傍晚所开的一场音乐会。
相信你们会喜欢上这有趣的昆虫和迷人的秋夜的。
师介绍蟋蟀【设计意图】了解一下学生对秋夜里鸣叫的昆虫知多少,从而来引出本课的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一)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和同桌合作读,注意读出感情。
3.默读,标注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
(二)老师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1、出示生字:昆、鸣、织、娘、伏、渐、退、铃、串、淡2、出示词语认读。
昆虫鸣唱纺织娘亲起伏进退渐渐风铃串串平淡3、词语理解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很不清楚,感觉很不明显。
若隐若现,若有若无。
急促:短促、速度快的。
如痴如醉:多用于形容阅读诗歌、小说、听戏曲、音乐等时的忘我的精神状态。
4、指名分段读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帮助扫清文字障碍,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三、结构梳理第一部分:总起秋虫音乐会即将开始。
第二部分:分写各昆虫奏响音乐会。
第三部分:总结秋虫音乐会即将结束。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秋虫音乐会》教学设计 湘教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秋虫音乐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在一个秋天的的夜晚,蟋蟀、纺织娘、油蛉、不知名的虫儿、旱蛙在一起开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会写“昆、鸣、织、娘、伏、渐、退、铃、串、淡”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观察、想象,在读中感悟语言美,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拟人句的不同表达形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课题。
1、同学们,知不知道秋夜里会有哪些昆虫鸣叫?根据同学们的回答,随机板书:蟋蟀旱娃2、是呀,昆虫真是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秋天的傍晚所开的一场音乐会。
相信你们会喜欢上这有趣的昆虫和迷人的秋夜的。
师介绍蟋蟀【设计意图】了解一下学生对秋夜里鸣叫的昆虫知多少,从而来引出本课的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一)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和同桌合作读,注意读出感情。
3.默读,标注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
(二)老师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1、出示生字:昆、鸣、织、娘、伏、渐、退、铃、串、淡2、出示词语认读。
昆虫鸣唱纺织娘亲起伏进退渐渐风铃串串平淡3、词语理解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很不清楚,感觉很不明显。
若隐若现,若有若无。
急促:短促、速度快的。
如痴如醉:多用于形容阅读诗歌、小说、听戏曲、音乐等时的忘我的精神状态。
4、指名分段读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帮助扫清文字障碍,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三、结构梳理第一部分:总起秋虫音乐会即将开始。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件

类的竹笋可以食用。竹枝杆挺拔,修长,
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国人喜爱,
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松
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写的?
文章是 按时间顺序 来写的,描 写了从早晨 到夜晚竹林 的变化。
课文解读
大家现在理解这篇课文了吗?还 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吗?说出来,我们
一起讨论一下吧!
随堂练习
背诵描写竹子的诗句,与同学们分享!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积累拓展
篇幅
比拟
nǐ
例外
qiáo cuì
lì
蓬勃
pãng
摆动
tū
涛声
tāo
憔悴
枯萎
wâi
wěi
光秃秃
战栗
lì
无畏
字词学习
zhuó
shāo
jiǎo
灼热
树梢
皎洁
【词语】解释
战栗:形容竭力克制因过分激动而引起的 颤抖或因恐惧、寒冷而颤抖。
整体感知
全文是以怎 样的发展顺序 来写的?
文章是 按时间顺序 来写的,描 写了春天到 冬天松树的 变化。
整体感知
你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音乐 会的举办?
鸣唱、演奏、琴声、风铃般的响声、 合唱伴奏等词语。
课文解读
课文中描写不同昆虫的歌声运用了 多种修辞方法,你能找出不同的修辞方
法并说明这样使用的好处么?
课文解读
忽然,又来了三五只旱蛙,叫声明快有力,这是蛙儿国的
乐队,来给昆虫的合唱伴奏。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学着用这种修辞手法造 句。
配套K12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秋虫音乐会》教学设计 湘教版

《秋虫音乐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在一个秋天的的夜晚,蟋蟀、纺织娘、油蛉、不知名的虫儿、旱蛙在一起开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会写“昆、鸣、织、娘、伏、渐、退、铃、串、淡”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观察、想象,在读中感悟语言美,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拟人句的不同表达形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课题。
1、同学们,知不知道秋夜里会有哪些昆虫鸣叫?根据同学们的回答,随机板书:蟋蟀旱娃2、是呀,昆虫真是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秋天的傍晚所开的一场音乐会。
相信你们会喜欢上这有趣的昆虫和迷人的秋夜的。
师介绍蟋蟀【设计意图】了解一下学生对秋夜里鸣叫的昆虫知多少,从而来引出本课的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一)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和同桌合作读,注意读出感情。
3.默读,标注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
(二)老师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1、出示生字:昆、鸣、织、娘、伏、渐、退、铃、串、淡2、出示词语认读。
昆虫鸣唱纺织娘亲起伏进退渐渐风铃串串平淡3、词语理解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很不清楚,感觉很不明显。
若隐若现,若有若无。
急促:短促、速度快的。
如痴如醉:多用于形容阅读诗歌、小说、听戏曲、音乐等时的忘我的精神状态。
4、指名分段读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帮助扫清文字障碍,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三、结构梳理第一部分:总起秋虫音乐会即将开始。
第二部分:分写各昆虫奏响音乐会。
第三部分:总结秋虫音乐会即将结束。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秋虫音乐会》教学设计湘教版

《秋虫音乐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在一个秋天的的夜晚,蟋蟀、纺织娘、油蛉、不知名的虫儿、旱蛙在一起开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会写“昆、鸣、织、娘、伏、渐、退、铃、串、淡”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观察、想象,在读中感悟语言美,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拟人句的不同表达形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课题。
1、同学们,知不知道秋夜里会有哪些昆虫鸣叫?根据同学们的回答,随机板书:蟋蟀旱娃2、是呀,昆虫真是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秋天的傍晚所开的一场音乐会。
相信你们会喜欢上这有趣的昆虫和迷人的秋夜的。
师介绍蟋蟀【设计意图】了解一下学生对秋夜里鸣叫的昆虫知多少,从而来引出本课的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一)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和同桌合作读,注意读出感情。
3.默读,标注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
(二)老师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1、出示生字:昆、鸣、织、娘、伏、渐、退、铃、串、淡2、出示词语认读。
昆虫鸣唱纺织娘亲起伏进退渐渐风铃串串平淡3、词语理解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很不清楚,感觉很不明显。
若隐若现,若有若无。
急促:短促、速度快的。
如痴如醉:多用于形容阅读诗歌、小说、听戏曲、音乐等时的忘我的精神状态。
4、指名分段读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帮助扫清文字障碍,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三、结构梳理第一部分:总起秋虫音乐会即将开始。
第二部分:分写各昆虫奏响音乐会。
第三部分:总结秋虫音乐会即将结束。
精品2019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秋虫音乐会(第1课时)练习 湘教版

13.秋虫音乐会
一、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旁晚凉爽唤醒衣服
B.鸣唱青脆跳跃音符
C.顷听演奏悦耳乐队
D.伴奏栏杆增添神秘
二、照样子,写词语。
轻轻的
隐隐约约
如痴如醉
三、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
1.傍晚,下了一场雨,天空好像洗过一样,风儿吹来,挺凉爽
..的。
()
2.蟋蟀的鸣唱是那么清脆
..,好像泉水在山溪间跳跃,蹦出一个又一个动听的音符。
()
3.月光淡淡的,洒在草地上,给这秋虫音乐会增添
..了几分神秘。
()
四、在拟人句后面画“√”。
1.纺织娘的演奏有起有伏。
()
2.天空好像洗过一样,风儿吹来,挺凉爽的。
()
3.妈妈今天好像生病了,下班回家就回屋休息了。
()
4.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来到了天界。
()
参考答案:
一、D
二、大大的胖胖的红红的
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许许多多
如怨如诉多灾多难十全十美
三、1.凉快 2.响亮 3.增加
四、1.√。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虫音乐会》教学设计 湘教版

《秋虫音乐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在一个秋天的的夜晚,蟋蟀、纺织娘、油蛉、不知名的虫儿、旱蛙在一起开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会写“昆、鸣、织、娘、伏、渐、退、铃、串、淡”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观察、想象,在读中感悟语言美,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拟人句的不同表达形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出示课题。
1、同学们,知不知道秋夜里会有哪些昆虫鸣叫?根据同学们的回答,随机板书:蟋蟀旱娃2、是呀,昆虫真是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秋天的傍晚所开的一场音乐会。
相信你们会喜欢上这有趣的昆虫和迷人的秋夜的。
师介绍蟋蟀【设计意图】了解一下学生对秋夜里鸣叫的昆虫知多少,从而来引出本课的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一)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和同桌合作读,注意读出感情。
3.默读,标注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
(二)老师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
1、出示生字:昆、鸣、织、娘、伏、渐、退、铃、串、淡2、出示词语认读。
昆虫鸣唱纺织娘亲起伏进退渐渐风铃串串平淡3、词语理解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很不清楚,感觉很不明显。
若隐若现,若有若无。
急促:短促、速度快的。
如痴如醉:多用于形容阅读诗歌、小说、听戏曲、音乐等时的忘我的精神状态。
4、指名分段读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帮助扫清文字障碍,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三、结构梳理第一部分:总起秋虫音乐会即将开始。
第二部分:分写各昆虫奏响音乐会。
第三部分:总结秋虫音乐会即将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秋虫音乐会
一、看拼音,写词语。
1.海浪宁可在挡路的礁山上撞得粉碎,也不肯hòu tuì()一步。
2.下课líng shēng( )一响,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朝操场跑去。
3.fǎng zhī()不仅是一种工艺,也是一种艺术.
4.我们的船,行驶在波涛qǐfú()的海面上。
二、比一比,再组词。
淡()鸣()娘()渐()
谈()鹊()恨()斩()
三、选词填空。
美妙奇妙奥妙
1.童年就像一段()的旅途,可以回首遥望,却难再次走过。
2.夏天坐在满是青草的地上,看着书听着知了的轻唱,仿佛置身于()的大自然。
3.魔术师的表演变幻莫测,()无穷。
四、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听!蟋蟀的鸣唱是那么清脆,好像泉水在山溪间跳跃,蹦(bèng péng)出一个又一个动听的音符(fúfǔ)。
纺织娘的演奏有起有伏。
急促时如浪花奔(bēn bèn)上沙滩,然后渐渐退去,过一会儿又朝岸边涌来。
油蛉的歌声轻轻的、悠悠的,像天边飘来隐隐约约的琴(qín pín)声。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2.短文描写了、和三种昆虫的歌唱。
3.你喜欢哪种昆虫的歌唱?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1.后退 2.铃声 3.纺织 4.起伏
二、淡忘鸣叫姑娘逐渐
谈话喜鹊仇恨斩首
三、1.奇妙 2.美妙 3.奥妙
四、1. bèng fúbēn qín
2.蟋蟀纺织娘油蛉
3.我喜欢蟋蟀的鸣唱,因为它的鸣唱非常清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