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纪》读后感1000字
清醒纪读后感

清醒纪读后感(一):一个人行走文|氏与鸢尾我和她相遇的时间刚刚好。
穿过一排排书架轻抚过一本本书脊的一见如故。
不蔽体的外衣和那让人一激灵的名字。
午休时刻的图书馆,初冬斜斜暖阳,杯口氤氲的水汽。
她是我未曾读过的安,亦是这本我未曾读过的《清醒纪》。
她像是低声说给自己的话,软软的音调,却一字一句砸进心坎。
如换做这之前的我来看她,也许就像轻拨琴弦那般,弹奏时珠落玉盘叮咚清脆,却少了那袅袅不绝的余音。
真巧呵,在经过了成群嬉闹的中学操场,两人私语的山腰小径,现在的我正学习一个人行走。
她的孤独是我的孤独,而她的清醒也是我要的清醒。
「孤独是,在你需要别人的时候,你遍寻不着。
在你不需要别人的时候,你自给自足。
」大学之前,总习惯陪伴,上下学路上那条窄窄长长的巷道,教室到操场的楼梯间,挤挤攘攘的食堂,还不够,再加上被老师嬉笑过批评过的「上个厕所都要邀着一起!」好像没有身边那些个花儿,习惯臂弯的手不知道搁哪,习惯叽里呱啦说笑歌唱的嘴不懂如何张合,习惯往前迈的腿也似乎发软无力。
若我们身边有可能没有彼此,有可能自个排队,有可能独坐一张餐桌,有可能沉默下咽食物……便也没有「若」的可能性,我们拒绝一个人的状态。
我们排斥让人无措的孤独。
若说那时的我们还是孩子,还能任性地找足借口与依赖和陪伴交朋友。
那么在这个由来自天南地北的拥有不同生长轨迹的存在彼此差异性的成熟个体组成的大学校园里,牵手尚显不妥,撒娇求陪同易遭卫生球。
何况成年人,被不被逼迫,都已经以长大的姿态向外。
作为这大环境中的一员,尤其在回归单身后,不可避免对过去总结对现在思考,比以前总多些内心的体会。
孤独,是其中无法抹杀的浓色一笔。
"感到失落落的,尤其看到别人的一对一群""荒芜泛滥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不接地气,心里横了根刺""软弱得想蹲下,想抱作一团,想哭"这些是我随笔中记录孤独的片言只语。
我像一个旁观者,看着情绪小人在胸腔里针锋相对,有时是无关痛痒的耍嘴皮,狠起来也会揪头发练摔跤。
清醒纪的简介及读后感范文

清醒纪的简介及读后感范文安妮宝贝的《清醒纪》属于小说散文。
与2004年出版。
安妮宝贝:纪,代表的就是一个时间的过程。
一个一个瞬间的组合。
它是一本沉静的书。
风格依旧是清凉淡定的。
但在叙述的题材和角度上,有多方面多层次地延伸和深入。
至于读后感,书还是要自己去品读的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
觉得很淡定,简单,觉得应该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生活。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许多人在记住这幅对联的同时,也记住了邓拓。
这对联不是邓拓同志写的,但许多人知道这幅对联,却是因为邓拓同志那篇《事事关心》的文章,而这篇文章正是出自邓拓同志的杂文作品集《燕山夜话》中。
我读书不多,而且一直偏爱抒情和唯美的作品,最怕是叙事,议论和说理。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读到了《燕山夜话》,竟然被深深吸引。
《夜话》是作者在报刊上发表的一例系覆盖面很广的知识性和现实性很强的杂文。
说到杂文,大家很自然想到鲁迅,想到匕首和投枪,我更可笑,曾一度以为杂文就要是那种风格才叫杂文,(其实对鲁迅的杂文我知之很少),却不知因为实际需要的不同,杂文的风格也因此不同,鲁迅是为了对旧社会的揭露,和斗争,邓拓是为了丰富知识,开阔眼界,解决疑解,指导思想。
两者皆是艺术性和思想性很强的作品,实为一时瑜亮,难分高下。
但我个人更认为可以不读鲁迅,但不能不读邓拓。
不信,不妨听我细细道来。
《夜话》中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作者行文的浅白,说理的通彻,议论的深刻。
虽然作者在议论和说理的过程中不断的引经据典,但因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却能做到通俗易懂,往往是深入浅出地加以分析和梳理,最大的道理、问题,最深奥、最晦涩的概念,在作者的笔下层层深入,通过一步步论述和分析,最后总是昭然若揭,令人豁然开朗,平时所思所想,有觉得思不透,想不明的地方,或有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烦恼,现在会觉得溶汇贯通,悠然心会,若有所得:噢,原来如些!妙,我什么没有想到呢?例如作者将贾岛的苦吟的实质归纳为"练词练句练意",一下子就做到水落石出,将所有的表象和形式统统剥落。
《清醒纪》读后感1000字

《清醒纪》读后感1000字《清醒纪》读后感1000字安妮宝贝,一个透明的女子,手上有着寂寞的空洞。
穿白色的纯棉衬衫,亚麻外衣,灯芯绒的长裤,光脚穿着双脏球鞋。
住在破旧的欧式公寓,在家里插着大束的栀子,听爱尔兰的风笛,在深夜无眠写作。
她辗转游离于城市之间,去各地行走,徒步墨脱。
她是我最爱的作家,一个落拓寂寞的女子,写着落拓寂寞的文字。
安妮最初的文字是带着毒性的,黑暗并且腐烂。
当我第一次读看她的书,就被其吸引,我好奇是怎样的女子能写出如此颓靡的文字。
“他不知道自己的欲望从何而来。
突然扑上去,把刀扎向她的胸口。
一下。
一下。
又一下。
鲜红的血顺着她心脏上的蓝紫色蝴蝶往下流。
他说,你也有血的。
所以你会疼。
他伏下脸亲吻她淡漠的眼睛。
我只是不想让我一个人疼痛。
这种感觉太寂寞。
”——《疼》她的早期作品中充满了死亡,自杀,痛苦,仇恨。
像是沼泽旁盛开的大簇的鸢尾,蓝如妖魅,甜腻的气味混合着腐烂的气息。
1每看一页如同在手腕上的伤口洒上一把盐,插在酒精中,绽开一大朵暗红的蔷薇,疼痛切心。
安妮的作品,陪伴着我走过了青春的泥沼。
她的作品风格变化很大,尤其在其父亲去世后。
她的文字不再像之前那样辛烈,少了以往的凄艳迷离,纠缠无尽,多了一些成熟、淡定。
安妮开始了对世界透彻的观察,清醒的思考。
《清醒纪》这本书细微记录,轻省回望,关于云朵、光线、广场的烟火,雨水以及消失踪迹的爱人,关于心与时间的边缘,不可测量及无可追寻的情感,沉默对峙,清醒探询。
以城市为核心,将小说和散文糅合在一起,展示了一个时空错落、纷杂缤纷的世界,对时间与人、孤独与爱、隐秘与盛大等生命主题进行了深入和尖锐的探讨。
七堇年说过,“其实人应该活得更麻木一点,如此方能感知多一些的生之欢愉。
”可安却选择了一条完全相反的路,清醒。
清醒看这世界,纷纷扰扰;清醒看这城市,繁华奢靡,物欲成河;清醒看生命,脆弱易逝;清醒看爱情,虚幻易破;清醒看自己……她清醒的懂得自己要什么,爱什么,恨什么。
《清醒纪》读后感 清醒这本书读后感

《清醒纪》读后感清醒这本书读后感前言《清醒纪》是一本由作者田村谅子所著的心灵成长类书籍。
这本书以真实的故事和情感为基础,讲述了作者从困境中走出来的故事,引导读者寻找内心的力量并实现自我成长。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并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清醒是什么?清醒,这个词在书中被反复提及。
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从一个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较深的人变成一个拥有清醒意识的人。
清醒,对于我来说,意味着在生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明晰的思维。
它是一种自省和自觉,是对内心需求和价值观的认知。
通过清醒,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处理关系、追求幸福。
强烈的共鸣我读《清醒纪》时,深受作者的故事所触动。
她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并追求真实和自由。
这使我想到了自己常常被外界的期望和压力所束缚,以及很多时候自己没有勇气面对自己内心的声音。
通过作者的经历,我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我开始思考什么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让我感到幸福和满足。
这种共鸣让我有了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决心。
寻找内心的力量在《清醒纪》中,作者提到了她通过冥想和自我反省来寻找内心的力量。
这一点让我深受启发。
我开始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并试图通过冥想和反思来深入了解自己。
我逐渐发现,内心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帮助我们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通过寻找内心的力量,我获得了更大的勇气和信心,能够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自我成长的重要性《清醒纪》中提到了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它是我们构建幸福生活的基石。
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我们可以实现自己的潜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并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我被这个观点所深深打动。
自我成长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功,更是为了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并做出积极的改变。
通过书中的案例和建议,我开始制定自己的成长计划,并积极行动起来。
结语《清醒纪》给予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思考。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入思考了自己的内心需求和价值观,并开始采取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清醒纪》读书笔记

《清醒纪》读书笔记第1篇:《清醒纪》读书笔记安妮宝贝把自己的作品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告别薇安》,《八月未央》。
它们大多是短篇小说和散文。
作品有某种写作训练和文字游戏的态度。
文字较多字词、意象、情绪上的重复和放纵,氛围黑暗消极。
主题大多关于年少轻狂,叛逆之心,匮乏对抗,情爱妄想。
第二阶段:《彼岸花》,《蔷薇岛屿》,《二三事》,《清醒纪》。
多了记录自我思省和观点,文字呈现简练清洁。
第三阶段:《莲花》,《素年锦时》,《春宴》。
技巧和表达有了控制,探讨人与自身、他人、环境、时代等种种层面的关系,文字理*和感*适度。
很多人认为安妮宝贝属于用身体写作的美女作家,是不是记错人了?我看了好几本她的书,并没有这种感觉。
她写的故事,向来台词不多,仿佛默片一样的效果,大多数时间都是剪影式的沉默相对,可是,内在却是激流暗涌,情绪激荡,每个人物仿佛心里总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却只是在脑子里翻来覆去,万马奔腾,拙于语言,不知怎么说或者干脆不屑于去说,书中的女主角大多笃定,分寸感极强,对感情既奋不顾身又隐忍沉默,像书中有一段说:“后来见面,他问她:“你为什么以前不告诉我?”她微笑,心里回答:“如果你想做,不用我说;如果你不想那么做,说了又如何?“”看她的书会带你进入到某种情绪里,不是孤独,是一种享受孤独,不是颓废,是一种颓而不废,会更真切地想到自己,分析自己,理解自己,也更冷静地想起他人,理解他人,不要求他人,更明白两*关系,理解各种不确定,理解变化的绝对…因为理解,因为理*,所以坦然,所以坚强……我个人非常崇尚安妮宝贝对感情的态度,没有遇到合适的人,那就一个人静静地生活,不慌不忙徐徐缓缓;“该爱一个人的时候,绝不拖拉”,尽心尽力,但并不要求,并肩站在一起,欣赏世间的风景;“该离开一个人的时候,也很及时”,不管是主动离开还是被动离开,不抱怨不强求,从此风轻云淡,各自安好。
她说,“在爱的时候,你就要相信它。
在离开的时候,你要相信自己”。
小学三年级读后感通用15篇

小学三年级读后感通用15篇小学三年级读后感1关于安妮宝贝之《清醒纪》是我有初中到现在,一直都很喜欢的以为作家,她的每一部作品我都很喜欢,第一篇读后感出炉啦!~。
我喜欢她,是源于她出的书的封面,很特别。
画面简单,清新,给人一种单纯,悠然自得,静静地,独自享受着身边的每一景,每一物的感觉!因为,以前的我,总喜欢一个人,一个人听着喜欢的音乐,一个人独自在路边散步,一个人在街上逛着。
而安妮宝贝的作品讲述的都是对爱的感觉,诠释,对发生的每一个细节的细致描写。
没有世俗种种权利的污染,单纯。
《清醒纪》不同于别的书,它虽然是由一篇篇散文凝聚而成,但却不失其蕴涵之深意。
细细的品味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友谊,记录着一点一滴关于自身的生活,仿佛一瞬间点醒我们。
或许我们已沉浸在城市的红灯绿酒中无法自拔;或许我们被过多的权利与金钱迷失了双眼。
以前总是匆匆忙忙地过着人生,从不等下匆忙的脚步去享受微风轻佛脸颊的感觉,而现在的我总会发些时间,仰起头看星星看月亮,也会静静地闭上眼睛,享受微风给我带大自然的消息。
平静而单调的生活,总会带给我们不同层度的烦恼与忧愁,或许你会觉得很悲伤,但悲伤过后,往往又恢复平静。
只有在享受短暂幸福时我们才算是最清醒的,起码我们还可能分辨幸福,不会总沉淀在胡思乱想当中。
小学三年级读后感2最近,我读了一本让我深有感触的书,这就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
这本书主要讲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遭遇了狂风暴雨,只有他一人幸存。
他逃到了一个荒岛上,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荒岛上建设了自身的农场、庄园和家。
后来,他的家人旅游归来路过这个荒岛,才把他接回了自身的国家。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当你遇到困难时,不要慌张,不要懊恼,更不能产生退缩的心理。
不论身处何时何地,先让自身冷静下来,再努力去想对策。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要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勇敢面对,不气馁,不放弃。
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笑着经历风雨,获得最后的成功。
清醒纪读后感

清醒纪读后感《清醒纪》是一部揭露中国社会现实的小说,作者以鲜明的写实风格,深刻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
这部小说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社会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现象,而这些现象正是我们需要去关注和改变的。
小说以一个普通的家庭为切入点,通过家庭成员的不同遭遇和命运,展现了中国社会的现实。
在小说中,作者对中国的城乡差距、阶层固化、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有着深刻的揭示。
在这个家庭中,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农民,母亲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他们的孩子因为家庭的贫困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最终也只能在农村的底层生活。
这种现象在中国社会中并不鲜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合理。
除了对社会问题的揭露,小说还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在小说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个家庭中,父亲因为生活的压力而变得暴躁和易怒,母亲则默默承受着一切,而孩子则在贫困的环境中努力生活。
这些人物形象都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脆弱和坚韧。
通过阅读《清醒纪》,我不禁深深地思考起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未来。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沉沦和绝望,相反,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些问题,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我们才能让中国社会变得更加公平和美好。
在读完《清醒纪》之后,我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明白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也更加坚定了改变社会的决心。
希望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能够让中国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公平。
清醒纪读后感

清醒纪读后感《清醒纪》是一部以中国现实为背景的小说,作者是中国当代作家龙应台。
小说以一个普通家庭的成员为视角,描绘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革和人生百态。
小说以其真实的写实风格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而备受读者喜爱。
在读完《清醒纪》之后,我深受触动,对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成员,他们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种种变迁。
小说以一种真实而细腻的笔触,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包括家庭矛盾、社会不公、道德沦丧等等。
通过主人公的视角,读者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感受到普通人在社会变迁中所遭遇的困境和挣扎。
这种真实的写实风格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揭示了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家庭矛盾和社会不公。
在小说中,主人公的家庭经历了种种矛盾和挣扎,他们在社会变迁中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同时,小说也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包括官员腐败、贫富差距等等。
通过这些描写,作者让读者看到了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也让我们对社会现实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
除了对中国社会的观察,小说还对人生的百态进行了深刻的描绘。
主人公在小说中经历了各种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通过主人公的故事,作者向读者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我们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读完《清醒纪》之后,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总的来说,读完《清醒纪》之后,我深受触动,对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小说以其真实的写实风格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让我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
同时,小说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我相信,《清醒纪》会成为一部经典之作,也会让更多的读者受益匪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醒纪》读后感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清醒纪》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清醒纪》读后感1000字:
安妮宝贝已经改名叫庆山了,她的《清醒纪》这本书是楠友京石姐姐送给我的,连着4个杯子,感恩。
早上醒来,想着把这本书看完,但是看到约三分之一的时候,放下书,开始搬一部分东西去另一个宿舍,运动运动,一直斜靠在大熊上,背也不舒服。
这真是一本适合周末读的书,心里塞满事情的时候,这么“慢”的文字可能会读不下去。
这也是一本适合边读边写的书,因为页面有很多空白。
关于清醒,作者在书中说:
花朵知道它的期限。
我们不知道。
而我们如此盲目,一直又比花朵清醒。
人也是如此,躺下不再起来,等到天没有了,仍不得复醒,也不得从睡中唤醒。
快乐不属于清醒的酒徒,也不属于索需无度的孩子。
危险及清醒的降临,使人最终从紧张进入一种诡异的平静。
谁比谁清醒,所以。
谁比谁残酷。
华丽的表演者,在形式感之中忘记了自己的所求。
而清醒的表演者,听到内心的声音,并试图表达。
而落幕之后的寂寞,又有几个人能忍受,而且曾经如此辉煌。
又有复出......清醒的人不代表能够控制自己。
她清楚自己要什么样的生活。
这样的夜晚,清醒的人喝醉,克制
的人倾诉,怀疑的人相信。
关于书名《清醒纪》,我不是太懂,百度了一下,“纪”同“记”,没有更多解释。
作者在自序里说“写了一些字。
拍了一些照片。
想说的话就是这些”。
文字简单又深邃,有些观点,如“孤独是可耻的”,不赞同,但还是欣赏的部分多。
“戒律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戒律使修行成为可能。
”
“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说,置身于滚滚红尘浪滔天,每天面对无数欲望颠沛,若能保持修行的坚韧,遵循品德和良知,洁净恩慈,并以此化成心里一朵清香简单的兰花,即使不置身于幽深僻静的山谷,也能自留出一片清净天地。
”
“写作,独自过简单洁净的生活,带着天真幼小的孩子,看他画出来的水彩,带他去玩具店买来巨大的大象布偶,一起抱着走在街头。
”
“也许选择并没有对错,唯一的标准只是在于内心是否愉悦。
”
“我希望她外表甜蜜,内心坚强。
能够直到成年,依旧可以和父亲拥抱。
陪着父亲一起去旅行。
与他非常亲密。
爱她的母亲。
”
“石头墓碑,简单无华,只写着他的姓名和存活的时间。
”
“感情带给我们的,从来不是索取。
而仅仅是回味。
”
“做有情有义的看花人。
因此四季分明。
”
“总记得对别人提前说谢谢,以及再会。
”
“生命始终都有它值得敬畏的奥秘存在。
对痛苦的担当,就如同对喜悦的渴望,需要以赤子之心坦然相对。
”
读完此书,你会发现“简单,赤诚,索需,爱,芍药,平头,麻布,雪纺裙,光,影,离开,旅馆,花儿,白衬衫”这些高频词。
我
喜欢这个简单赤诚的作家。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