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课件
沪教版生物高一第一册-4.2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课件

画滤液线时尽量画直、画细、画浓 每次画完,要等滤液干时再重复画,以防滤液扩散开使
滤液线过宽,影响结果
(三)分离叶绿体色素
将4mL层析液倒入层析管/锥形 瓶中,将画好线的滤纸条固定于右图装置中。
10min后,将滤纸条取出,风干。 观察色素带及其颜色,作好记录。
滤液细线
【注】
放滤液条时,要避免滤液细线浸没到层析液。不要让滤纸 条贴在层析管壁上。
A.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使叶片充分磨碎
C.使各色素充分溶解于乙醇 D.使各色素在滤纸上扩散开来
层析液中一些成分易挥发,要避免开放在空气中。
六、实验步散距离不同。 ❖ 色素带宽度不同;
实验总结
最宽(最多): 叶绿素a 最窄(最少): 胡萝卜素 相邻距离最近: 叶绿素a和叶绿素b 色素在滤纸上自上而下分布依次为: 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实验4.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分离原理: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扩散速度不同,因而在扩散 过程中会分离开,形成不同的条带。
提取原理:叶绿体色素只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二、实验目的:检测叶绿体中的色素种类及性质。 三、实验材料:新鲜的 四、药品: 五、用具:
注意事项
❖ 实验中各种用液很多有毒(丙酮、苯等)且易燃,属危险 试剂,实验时保持通风,安全操作
【注】
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充分 加碳酸钙是为了防止叶绿色素被破坏 加入CaCO3和石英砂的量均很少,无水乙醇(色素溶解)的量不应太
少(总量20ml)
(二)分离叶绿体色素
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已备好), 制成如右图所示,用铅笔划线。
用毛细吸管/盖玻片蘸取少量滤液,沿铅 笔线均匀画/压出细线。待滤液干后,重复画线3-4 次。
光合作用——光合色素

(2).过滤:获取绿色滤 液
二.准备滤纸条
铅笔线 画铅笔细线
滤液细线
画滤液细线
★要求:细而齐 重复2—3次
四.分离色素:
胡萝卜素 培养皿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层析液
插滤纸条
★层析液不能没 及滤液线
二、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体中 的色素
叶绿素 (含量约占 总量的3/4)
叶绿素b(黄绿色)
主要吸收 蓝紫光和 红光
类胡萝卜素 (含量约占 总量的1/4)
胡萝卜素(橙黄色) 主要吸收 蓝紫光 叶黄素(黄色)
光照到物体表 面后,该物体又将 这种颜色的光反射 出来,就是我们所 见到的颜色。对植 物而言,除了部分 橙光、黄光和大部 分绿光被反射外, 其他的基本上都被 叶绿素分子等所吸 收了,所以植物的 叶片呈现绿色。
韭黄
缺少叶绿素
韭菜
在植物绿叶中是不是只有叶绿素呢?
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提取色素:
原理:色素能溶解在丙酮或酒精等有机 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提取色素。 利用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 滤纸上分开。 材料:5g鲜叶
(1).研磨
SiO2——有助于研磨充分
药品 CaCO3 ——防止色素被破坏 无水酒精——溶解色素
春夏的树叶
秋冬的树叶
实验表明: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 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色素的作用仅仅是吸收光能吗? 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三、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含色素
位于类囊体薄膜上
叶 绿 体
含光合酶
位于类囊体上 (少量)
位于基质中 (大量)
四、当堂训练 完成《课堂新坐标》P69“随堂双基练习”。
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的作用

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的作用说到叶绿体里的光合色素,嘿,大家可能一开始会觉得有点懵。
你说它是干啥的?其实呀,这可是植物里面的“隐形英雄”!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植物,尤其是那绿油油的叶子,你会发现它们的颜色亮眼得很。
你看那绿得像小草堆成的绿色海洋,实则这都是光合色素在做功课呢。
光合色素,顾名思义,就是植物用来“吃饭”的材料——它们通过吸收阳光,转化成植物所需的养分。
要是没有这些小家伙,植物基本上就没法正常生活了,甚至连我们这些吃它们的“小白兔”都可能饿得哇哇叫。
所以啊,光合色素的作用,不光是让植物好看,简直可以说是让整个植物王国运转的“心脏”。
这可是个大工程!光合作用就是植物“做饭”的过程,没它们,植物根本“吃不上饭”。
植物这一顿大餐的核心可就是叶绿素了。
它就像是一个专职接待阳光的“管家”,把阳光接过来,再交给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去转化,最后搞定一顿美味的“能量餐”。
这光合色素,可真是个大忙人,忙得不亦乐乎。
不过,光合色素不仅仅是叶绿素这么简单。
大家知道吗?除了叶绿素,还有别的光合色素呢,比如胡萝卜素和花青素。
这些小伙伴也是不可或缺的帮手,像胡萝卜素就负责吸收一些其他颜色的光,比如红色、橙色光。
它们可不拿自己当配角,有时候还当“反射镜”,把阳光折射到叶绿素那里,确保植物能尽可能多地吸收到太阳能。
可以说,光合色素这一队伍,完全就是“分工明确,默契十足”。
而说到光合色素的“核心队员”——叶绿素,它可真是个“万能王”。
它吸收的光能范围广,几乎可以把太阳光从头到尾都给“吃”个遍。
没它,植物就会有“饭吃不饱”的困扰了。
大家有没发现,植物的叶子通常是绿色的?就是因为叶绿素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红光和蓝光,把这些光给“消化”掉,而绿色光反射出来,这就导致了我们看到的绿色植物啦。
哦,对了,叶绿素的绿色也代表着它特别能“吸收”光,越多的阳光进去,越能做出“美味”!不仅如此,光合色素的作用还不止于此。
当植物吸收了阳光,它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反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供自己消耗。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纸层析法).ppt

谢谢阅读
3
实验步骤:
3.画滤液细线
2019-11-27
滤液细线的要求:
细、直、齐(使色素处于同 一起跑线);
重复2—3次(防止色素太少 分离现象不明显)。
谢谢阅读
4
实验步骤: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培养皿
注意:
滤液细线
层析液
滤液细线不能触到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
烧杯要盖上培养皿、试管要塞上棉塞(层析液易挥发且有毒)
颜色
度
能
胡萝卜素 橙黄色 最少 叶黄素 黄色 较少
最大 较大
最快 蓝紫光 较快
叶绿素a 蓝绿色 最多 叶绿素b 黄绿色 较多
较小 最小
较慢 蓝紫光 最慢 红光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存在于哪呢?
2019-11-27
谢谢阅读
7
四种色素对光的吸收 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液
叶绿素a、b主要吸__蓝__紫__光__、__红__光___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_蓝__紫__光_____
2019-11-27
谢谢阅读
8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几个关键问题
• 取叶要新鲜 , 滤液中含有较多的色素;
• 研磨要迅速充分,防止无水乙醇挥发,同时可以得到色素浓度较大的
滤液;
• 画滤液细线要重复2-3次,以便色素带清晰;
• 滤液细线要细、直、齐,防止色素带重叠;
2019-11-27
谢谢阅读
5
实验步骤:
5、观察与记录实验结果
胡萝卜素 捕 类胡萝 (橙黄色)
获 光 能
卜素
(占1/4)
叶黄素
(黄色)
的
叶绿素a
(教师用书)高中生物 第3章 第5节 第1课时 光合作用概述 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同步备课课件 浙科版必修1

5.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对绿光几乎不吸收,所以呈绿 色。(×)
【提示】 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6.叶绿体基质中含有少量的 DNA、RNA 以及少量的色 素。(×)
【提示】 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及应用
【问题导思】 ①绿色植物的叶片为什么是绿色的? ②温室大棚用什么颜色的玻璃最好?为什么?
2.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 (1)光照: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一般植物在 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 (2)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 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低温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因而 叶子变黄。
(3)必需元素:叶绿素中含 N、Mg 等必需元素,若缺乏 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老叶先变黄。另外,Fe 是叶绿素合 成过程中某些酶的辅助成分,缺 Fe 也将导致叶绿素合成受 阻,幼叶先变黄。
第五节
光合作用
第一课时 光合作用概述· 叶绿素和其他色素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标要求 说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
●课标解读 1.辨别自养、异养两类生物。 2.说出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 3.活动:“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能对实验中观察 到的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与推理,能用准确的术语、 图表介绍探究的方法和结果。
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1.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划分的依据:能否以 CO2和H2O 为原料合成糖类等有机物质。 2.自养生物:植物、藻类、某些细菌、蓝细菌(蓝藻)等。 异养生物:人、动物、真菌和大部分细布在类囊体的膜上 (叶绿体基粒 上)。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 叶绿素 b黄绿色 种类 叶黄素黄色 类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 橙黄色
〖重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吸收光谱及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实

〖重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吸收光谱及实验证明光合
作用的实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其中含有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素。
叶
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关键颜色素,它能够吸收太阳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以
进行光合作用。
在叶绿体中,叶绿素有多种类型,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
c、叶绿素d等。
其中,叶绿素a是最常见的叶绿素,它在植物中起着关
键的光合作用。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是指叶绿素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情况。
根据实验
证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主要有三个峰值,分别位于蓝光(430-450nm)、红光(640-680nm)和远红光(700-750nm)区域。
实验证明了叶绿素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
其中比较著名的实验是
光谱吸收实验和光电子转移实验。
光谱吸收实验是通过测量不同波长的光通过叶绿体溶液时的光透射率
来研究叶绿素的吸收特性。
实验结果显示,叶绿素在蓝光和红光区域的吸
收峰值相对较高,而在绿光区域的吸收较低。
这解释了为什么植物叶片呈
现绿色。
光电子转移实验是通过测量光照下光合作用产生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的效率来研究叶绿素的光吸收和电子转移过程。
实验结果显示,叶绿素对
蓝光和红光的吸收效率较高,但对绿光的吸收效率较低。
这意味着蓝光和
红光更容易被叶绿素吸收,并转化为化学能。
总的来说,实验证明了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吸收光谱以及叶绿素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
这些实验证明了叶绿体中色素的重要性和光合作用的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基础。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ppt课件

纸条接近液面时,其边缘表面的张力较大,
层析液沿滤纸边缘扩散过快,从而导致色 素带分离不整齐的现象。故需将插入层析 液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个角。
2019 8
5.为什么滤液细线要重复画,且线要细、直? 提示:重复画线是为了增加色素的浓度,使分离出的
色素带清晰分明。画线细、直是为了防止色素带之间
出现重叠。 6.层析时,为什么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提示: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触及(或没入)层析液,会 使滤液中的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
2019
-
28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答案:(1)叶绿素b (2)吸收光谱 (3)层析液触及滤液细线 (4)缺Mg植物不能合成叶绿素 (5)从预留的叶片中挑选出足量的、分量相等、大小相 近的已变黄的叶片和绿色鲜嫩的叶片为实验材料,在相同 条件下,再次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测定和 记录实验结果,比较这两种叶片中各种色素的组成及含量 后,得出结论。
2019
-
18
2019
-
19
解析:本题通过实验来研究光反应的场所。叶绿体是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H2O 光解,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和[H]中,都是 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类囊体薄膜上有进行光反应所需 要的各种色素和酶,故B试管能检测到光反应过程,A试管 则不能。C试管中缺少光反应所需的色素和酶,D试管中缺 少光反应所需的酶。
2019 31
素带,使实验失败。
7.滤纸条上色素带宽窄不同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不同种类的色素在绿叶中的含量不同,含量多 的在滤纸条上呈现的色素带宽,反之色素带窄。 2019 9
〖重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吸收光谱及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实(精)

林亭口高三生物组 白军华〖重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吸收光谱及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的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条件、部位和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反应式,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呼吸作用的意义 。
〖难点〗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原理、实质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的联系与区别。
〖考点与热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及简单的化学计算等。
一、光合作用基本知识梳理(课下复习 课上提问) 1、光合作用的场所 1)场所——叶绿体2)亚显微结构—— 3) 叶绿体中色素作用: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分布: 2、光合作用概念及反应式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可见光中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存能量的糖类(通常指葡萄糖),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3、光合作用的过程种类4、光合作用实质物质变化:合成能量变化:转化为5、光合作用的意义1)三个来源阿完成了自然界中规模巨大的物质转变,为绿色植物本身及为人类和动物直接或间接地制造了有机物。
完成了自然界中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是一切生物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
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环境,并不断净化环境,保持大气中O2和CO2含量的基本稳定。
2)一个进化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30亿~20亿年前,蓝藻制造O2,使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
O 2可形成O3,可滤去紫外线,减轻其对生物的破坏,使水生生物开始逐渐在陆地生活,进而形成广泛分布的各种动植物。
6、光能利用率和光合作用效率的比较光能利用率:一般是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在全生育期(或一年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的比。
光合作用效率:通常也称光合作用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内有机物的产量。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因素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光照强度、光质 CO2浓度温度水矿质元素)二、呼吸作用基本知识梳理(课下复习课上提问)1、概念: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并且释放能量的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