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叶绿体中的色素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1课件:5.3.1叶绿体中的色素

1
2
3
4
5
5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如果将一瓶叶 绿体色素滤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就会出现一些黑 色条带,这些条带应位于( ) A.绿光区 B.红橙光区和绿光区 C.蓝紫光区和绿光区 D.红橙光区和蓝紫光区 解析:由于叶绿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对其他光吸收较少,故 黑色条带应位于红橙光区和蓝紫光区。 答案:D
特别提醒(1)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宽窄和该色素的含量呈正相关,色 素带越宽,该色素带代表的色素含量越多。(2)本实验中的长条滤纸 可以改为圆形滤纸,在滤纸的中央滴一滴滤液,然后用一根浸有层 析液的棉线的一端垂直接触滤液的中心位置,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 个色素环,由内到外依次是黄绿色、蓝绿色、黄色、橙黄色。
1
2
3
4
5
1叶绿体中有多种色素,可以用纸层析方法将它们分离。右图为纸 层析结果示意图,其中Ⅳ是( )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叶黄素 D.胡萝卜素 答案:B
1
2
3
4
5
2下列关于“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描述,不属于实验要求 的是( ) A.提取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 B.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C.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 D.验证叶绿体中所含色素的种类 解析: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首先要提取色素,然后用纸层析 法将色素分离,从而验证各种色素的种类和颜色。了解各种色素的 吸收光谱不是该实验的要求。色素提取分离的异常现象分析 (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①叶片颜色太浅;②未加 SiO2, 研磨不充分;③使用放置数天的叶片,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 ④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浓度太低(正确做法:分次 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⑤未加CaCO3或加入过少,色 素分子被破坏;⑥研磨时间太长。 (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①滤液细线不直;②滤液细线过粗。 (3)滤纸条看不见色素带:①忘记画滤液细线;②滤液细线接触到 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
高中生物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知识点

高中生物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知识点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中生物的一个重要实验,里面涉及到了哪些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知识点一、为什么要选新鲜绿色的幼嫩叶片?因为叶绿色含N﹑Mg,而老叶中这两种矿质元素很多已经分解转移,所以鲜绿色的幼叶中叶绿素的含量高,适合于实验.二、制备滤纸条要剪去两角实验中需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为什么这样做,如果不会怎么样呢? 原来若不剪去滤纸条的两角,色素带的两边和中间不是在一条直线上。
这是由于滤纸条两边水分子可以向三个方向散失,向上“跑”的速度快。
而滤纸条中间的水分子只能向两个方向散失,分别是向内和向外,因而会“跑”得慢一些。
而现在剪去滤纸条的两个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中间色素的扩散速度,减慢两边色素的扩散速度,从而真正意义上使这些色素从同一起点随层析液扩散.三、为什么研磨时加无水乙醇或丙酮?因为色素是有机物,根据相似相容性原理,无水乙醇或丙酮能溶解色素四、为什么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在提取色素的过程中,要加人少许二氧化硅。
原来是为了研磨得充分。
二氧化硅就是石英沙子,研磨时可以增大强度,加快细胞和叶绿体的破裂,而使叶绿体中的色素释放出来。
五、为什么加入少许碳酸钙?在提取色素的过程中,要加人少许碳酸钙。
原来是为了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叶绿体中的色素原本所处的环境具微碱性。
在实验中,研磨会使细胞结构遭到破坏,细胞液中有机酸流出,酸性的细胞液就会接触到叶绿体中的色素,致使叶绿素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使叶绿素失镁,呈黄褐色,如同我们看到到腌制的黄瓜会变色一样,而碳酸钙是强碱弱酸盐,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还是有一部分得到溶解,中和细胞液的酸性,制造了一个弱碱环境,保护了色素。
六、为什么用单层尼龙布过滤?在过滤时,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老教材中是用滤纸来过滤的。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一课件:第5章 第3节 第1课时 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绿体中的色素
[自读教材·夯基础] 1.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 无水乙醇中。 (2)过程: 取材:称取5 g 绿色叶片
研磨:剪碎叶片,加少许_S_i_O_2_和__C_a_C__O_3_,再加入15 mL 丙酮或 无水乙醇 ,迅速研磨
↓ 过滤:用 滤纸 过滤叶片匀浆
直径的纸条,并在一端 剪去两角 Nhomakorabea制备滤纸条↓
铅笔画线:在距 边缘2 cm 处用铅笔画
一条细的横线
画滤液细线
用 毛细吸管 吸取少量滤液 ↓ 画线:沿铅笔线画出一条细线 ↓ 待滤液干后 ,重复画细线 2~3 次
分离叶绿体 中的色素: 将3 mL层析液倒入试管中,装置如右图 所示,插入滤纸条(有 滤液细线 的一端 朝下),随后用软木塞塞紧试管口注意: 不能让滤纸条上的 滤液细线 触到层析液
观察结果:滤纸条上色素 带有四条,如右图所示:
3.叶绿体中色素种类、分布及吸收光谱
色素种类
颜色
吸收光谱
分布
叶绿素(约 占3/4)
叶绿素a 叶绿素b
类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
(约占1/4) 叶黄素
蓝绿色 黄绿色 橙黄色
黄色
主要吸收_蓝___ _紫_光__和_红__橙_光_____
叶绿体 中的类
囊体薄 主要吸收蓝__紫_光___ 膜上
(2)吸收、转换光能: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 叶绿素a 。
[跟随名师·解疑难] (1)聚光色素,把大量的光能吸收、聚集,并迅速传递 给反应中心色素然后转换为电能。 (2)能量在色素之间传递的高效性:类胡萝卜素所吸收 的光能传给叶绿素a的效率可达90%,叶绿素b吸收光能传递 给叶绿素a的效率接近100%。
高中生物 第5章第3节 第1课时 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

(3)光反应与碳反应的比较
项目
光反应(准备阶段)
碳反应(完成阶段)
场所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叶绿体的基质中
条件 光、色素、酶、水、ADP、Pi、NADP+ 多种酶、NADPH、ATP、CO2、C5
物质 (1)H2O→2H++2e-+12O2; 变化 (2)NADP++2e-+H+→NADPH
(3)ADP+Pi―→ATP
②物质变化
a.水在光下分解:水分子分解成氧和氢离子。氧直接以分子形式从
气孔中逸出;氢离子与NADP+和电子结合形成
。
b.ADP和Pi形成ATP。
NADPH
③能量变化:光能→电能→ATP、NADPH。
(2)碳反应阶段
①场所:
。
叶绿体基质
②物质变化
a.CO2的固定:1分子CO2+1分子五碳化合物
→2分三碳子化合物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解在C—O淀析光2的粉:下固是叶分定在绿解过叶体为程绿中[H发体的]和生基色O在质素2的叶中主合绿过要成体程分基发的布质生,在中在D类,类选囊C囊项选体体正项薄确的错膜。薄误上膜。,上光A,选合B项作选错用项误的错。产误H物2。O—
A.碳原子:CO2→C3→糖类 B.氢原子:H2O→ATP→糖类 C.氧原子:H2O→O2 D.氧原子:CO2→C3→糖类 解机物析,:HC2OO2光固解定产后生形[成H]C和3化O2合,物[H],还C原3化C3合化物合还物原后形形成成(糖CH类2O(C)。H2O)等有 答案:B
3.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 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总结吉林省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校王艳华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对“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学生按照教材的操作步骤都可以做成功。
但是在实验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教材中又没有给予解释。
就这些问题本人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研磨为什么要加碳酸钙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所处的环境具有微酸性。
由于研磨使细胞结构遭到破坏,细胞液中的有机酸流出,酸性的细胞液直接接触色素,导致叶绿素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使叶绿素失去镁离子,变为黄色。
碳酸钙是一种强碱弱酸盐,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但仍有一部分溶解。
2.研磨时为什么要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因为二氧化硅就是石英砂,研磨时可增大强度,加快细胞叶绿体中的色素释放出来的速度。
所以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得充分。
3.研磨时为什么要迅速研磨时,当加入丙酮后,要迅速、充分研磨,迅速研磨可以防止丙酮挥发,因为丙酮有毒性。
充分研磨是为了使更多的色素溶解在丙酮中。
4.过滤为什么用单层尼龙布过滤在获得滤时要进行过滤,过滤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获得含色素的溶液,去掉二氧化硅、碳酸钙、破碎的细胞。
因此可以在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
过滤时,不能用滤纸,要用纱布(或脱脂棉),因为滤纸可以吸附色素,降低滤液中色素的含量,使实验效果不明显。
滤液过滤到试管中后,应用棉塞将试管中塞紧,以防止丙酮挥发和色素遇到空气氧化。
5.滤纸条为什么要剪去两角滤纸条必须干燥处理,防止水分因素干扰实验效果,在一端剪去两角的目的是让滤液色素分离时色素带平行,使得到的色素带整平。
若不剪去两角,色素在滤纸条上边缘的扩散速度就快,中间扩散的慢。
6.画滤液细线为什么要细而直画滤液曲线,要细而直,以防止色素部分重叠,待一次干燥后再画第二次,这样可以增大滤液细线中色素的量,使色素带更加清晰。
7.分离色素为什么要用层析液因为色素属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可溶于层析液,且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的快,溶解度低的则扩散得慢,于是各种色素就在扩散中分离开来。
2022生物北师大版必修1习题:第5章 第19课时 叶绿体中的色素

第19课时叶绿体中的色素[目标导读] 1.阅读教材P87~88试验内容,简述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别。
2.结合图5-9、5-10,把握色素的种类和功能。
[重难点击] 1.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别。
2.色素的种类和功能。
一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别植物的光合作用离不开光能,光能的捕获离不开色素。
阅读教材P87~88内容,尝试“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别”。
1.试验原理(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如丙酮或无水乙醇)中,可以用其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2)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集中的快,反之则慢,因而色素就在集中过程中分别开来。
2.试验步骤分析(1)提取色素时,加入研钵内的物质:A.二氧化硅少许,作用是使研磨充分;B.碳酸钙少许,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C.丙酮或无水乙醇15 mL,作用是溶解色素。
(2)过滤时,用滤纸过滤叶片匀浆,将汁液收集在小试管中,准时用胶塞将试管口塞紧。
(3)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的作用是防止色素带不整齐,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细、齐、直,还要重复画几次。
(4)色素分别时,加盖的目的是防止层析液挥发;关键应留意层析液不要没及滤液细线,否则滤液细线会被层析液溶解,不能分别。
3.试验结果色素带的宽窄代表了色素含量的多少,色素集中的速度和溶解度成正比4.某试验小组得到的色素提取液颜色过浅,可能的缘由是:(1)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
(2)称取绿叶过少或加入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溶液浓度小。
(3)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部分被破坏。
归纳提炼1.色素提取试验的留意事项加入丙酮后,要进行快速、充分地研磨,快速研磨可以防止溶剂挥发,充分研磨是为了使更多的色素溶解在溶剂中。
2.色素种类种类叶绿素叶绿素a蓝绿色3/4叶绿素b黄绿色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橙黄色1/4叶黄素黄色活学活用1.如图表示某同学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别”试验的改进装置,据图回答:(1)该试验接受的方法是________法,应将提取到的滤液滴在a、b中的____处,向培育皿中倒入________,棉线灯芯下端应____________中。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47733

极 细 光 束
黑暗中
光照下
结论: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
光合作用中释放氧气
24
C18O2
O2
CO2
18O2
(一)
HH22OO
(二)
HH221188OO
绿藻
绿藻
结论: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25
美国卡尔文
用14C标记14CO2,供小球藻 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 CO2中的C的去向,称为卡 尔文循环。
H2O
O2
水在光 下分解
[H]
光能
叶绿体中 的色素
ATP
酶
2C3
多种酶参 加催化
CO2 固定
C5
ADP+Pi
还原
(CH2O)
光反应过程
暗反应过程
29
原料和产物的对应关系:
C (CH2O) H
O
O2
能量的转移途径:
CO2 H2O CO2 H2O
光能
ATP中活跃 的化学能
碳的转移途径:
(CH2O)中稳定 的化学能
所以用无水乙醇可提取叶绿体中色素。 2.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
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快,溶解度 低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慢, 因而可用层析液将不同的色素分离。
4
➢ 方法与步骤:称
取5g左右的鲜叶,剪碎, 放入研钵中。加少许的 石英砂(充分研磨)和 碳酸钙 (防止研磨中色 素被破坏)与10ml无水乙 醇。在研钵中快速研磨。 将研磨液进行过滤。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1
太阳光中有能量,我 们制造出太阳能电池板 可以捕获其中的能量并 转化为电能。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h
25
菌可以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 排除了氧气和光的干扰。用极细的光照射,叶绿体上 可分为光照多和光照少的部位,暴露在光下的实验再 一次验证实验结果
3.从资料2可以得出什么推论?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h
4
问题: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来自何处?
光合作用探索历程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 (1)细菌聚集多的部分表示________的浓度高,即这些部位丝状绿
藻的________强度高。
氧气
• (2)从细菌大量聚集的区域可以看光出合,作主用要的作用光谱为________
区和________红区光。
蓝紫光
• (3)如果将该丝状绿藻长期放在500~550毫微米的波长下照射,丝
状__绿__藻__将丝__状会_绿____藻__几____乎__不____吸,_收_原_绿_因光__是进__行_光__合_作__用逐_渐__死_亡___。
• A.红光、绿光
B
• B.红光、蓝紫光
• C.蓝紫光、黄光 • D.蓝紫光、绿光
h
22
3如图表示某同学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与之有 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 B.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
D
• C.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近拟圆形)
第一组
第二组
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又是怎样合成的?
h
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 确的是( A ) A.滤纸条上未见色素带,可能的原因是滤液细 线触及层析液 B.依据色素可以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可以 分离色素 C.研磨过程中需要加入CaCO3,目的是研磨充分 D.叶绿素b处于滤纸条最上方,是因为其在提取 液中的溶解度最高谢谢ຫໍສະໝຸດ 家!白城一中 生物组 李秋菊
第一课时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白城一中 生物组 李秋菊
学习目标: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尝试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高 科学探究能力。 3.描述各种光合色素吸收光能的特点。 4.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认同结 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
2.分离色素: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捕获光能的色素:
叶绿素
叶绿素a(蓝绿色) 含量约占 叶绿素b(黄绿色) 3/4
色素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 (黄色) 含量约占 胡萝卜素(橙黄色)1/4
绿叶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二.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
叶绿体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小结:
1.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练习:
1.下图表示“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 部分材料和用具。据图作答:
(1)图①放入研钵内的物质:A是无水乙醇 ml,作用
是 溶解色素 ;
B是 二氧化硅 ,为了研磨充分;C是 碳酸钙 ,作用
是 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 (2)滤纸条剪去两角的目的: 防止两边层析液扩散速度过快 。
(3)层析过程应注意: 防止层析液触及滤液细线
。加盖
的目的 防止层析液挥发 。色素带最宽的是 叶绿素a 。扩散
速度最快的是 胡萝卜素 。
2.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咋
滤纸上相距两条最远的色素带是( A )
A.胡萝卜素和叶绿素b B.胡萝卜素和叶绿素a C.叶黄素和叶绿素b D.叶黄素和叶绿素a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原理: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而不溶于水,所以 可用无水乙醇来提取色素。
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 液中。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 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快,反之则慢,从而分 离色素。
材料用具:新鲜的绿叶5g。
干燥的定性滤纸,试管,棉塞,试管架,
研钵,玻璃漏斗,尼龙布,毛细吸管
剪刀,药勺,量筒,天平。
无水乙醇,层析液,二氧化硅和碳酸钙。
(一)提取色素:
材料:5g鲜叶
1.研磨
SiO2:使研磨充分
药品 CaCO3:防止叶绿素破坏
无水乙醇:溶解色素
2.过滤:获取绿色滤液
(二)分离色素——纸层析法
1.制备滤纸条
2.分离色素:
铅笔线 画铅笔细线
滤液细线 画滤液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