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实验)

合集下载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报告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报告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实验报告第一部分提取与分离一实验目的学习应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方法二实验原理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叶绿体中的叶绿体a(C55H72O5N4Mg)、叶绿素b(C55H72O6N4Mg)、胡萝卜素(C40H56)和叶黄素(C40H56O2)与类囊体膜结合成为色素蛋白复合体。

这些色素都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

提取液可用薄层色谱法加以分离与鉴别。

薄层色谱分析法是将吸附剂均匀的涂在玻璃板上成一薄层,将此吸附剂薄层做固定相,把待分离的样品溶液点在薄层板的下端,然后用一定量的溶剂做流动相,将薄层板的下端浸入到展开剂中。

流动相通过毛细管作用由下而上的逐渐浸润薄层板,并带动样品在板上也向上移动,样品中各组分在吸附剂和展开剂之间发生连续不断的吸附、脱附、再吸附、再脱附……的过程。

由于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大小不同,吸附力强的物质相对移动慢一些,而吸附力弱的则相对移动快一些,从而使各组分有不同的移动速度而彼此分开。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新鲜的菠菜叶片2 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碳酸钙粉末,展开剂(石油醚:丙酮:苯=7:5:1,体积比)3 天平,研钵,漏斗,三角瓶,剪刀,点样毛细管,层析缸,硅胶预制板,滤纸四实验步骤(一)色素提取液的制备1 取新鲜叶片4至5片(2g左右),洗净,擦干叶表面,去中脉剪碎,放入研钵中。

2 研钵中加入少量碳酸钙粉末,加2至3ml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研磨至糊状,再加10至15ml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上清液用漏斗过滤,残渣再用10ml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冲洗一次,一同过滤于三角瓶中,即制成叶绿体色素提取液。

提取液应避光保存。

(二)叶绿体色素的分离1 取硅胶预制板一个,用点样毛细管吸取上述提取液,平行于硅胶板的短边,距下边缘约1cm处用毛细管划线,风干后再划第二次,重复操作3至4次。

2 在干洁的层析缸中加入适量的展开剂,高度约0.5cm,将硅胶预制板带有色素的一端放下,使其浸入展开剂中(但不要使待测样品浸入展开剂中)。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研磨法。

称取、剪碎5g叶片,放入研钵中。

加入少许二氧化硅、碳酸钙、5mL丙酮。

快速、充分研磨。

根据叶绿体中的色素在有机溶剂(乙醇、丙酮等)中溶解的特性,用丙酮可将色素从叶片中提取出来(若用95%的酒精作溶剂,则应向色素提取液中加入无水碳酸钠,除去色素提取液中的水分。

若用丙酮作溶剂,则用量不宜过多,以2~5mL为宜,过多会影响色素浓度,过少不易过滤),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液收集到小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塞紧备用。

2、分离:制备滤纸条,将干燥过的定性滤纸剪成6cm×lcm的条,一端剪去两角,距该端lcm处用铅笔画一条极细的横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画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线,待干燥后再重复画2~3次(次数越多色素越多)。

实验原理:
1、色素提取原理: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95%的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来溶解色素,从而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色素提取也可用水浴加热法,即把叶片剪碎后放在95%的乙醇中,进行隔水加热来提取。

一般地说,叶片加热到变成黄白色,叶片中的色素基本上被提取出来了。

2、色素分离原理: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比较快,反之则比较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开来。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方法;2. 观察叶绿体中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原理: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其中含有多种色素,包括叶绿素 a、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等。

这些色素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并转化为化学能以参与光合作用。

本实验利用溶剂提取和色谱柱分离的方法,将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出来,并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步骤:1. 取一片鲜叶(最好选择深绿色的叶片)切碎,加入适量的乙醇或醋酸乙酯中浸泡,使叶绿体释放出色素。

注意保持容器密封以避免光照。

2. 将浸泡片刻半小时,使叶绿体彻底释放色素。

3. 将叶绿体悬液过滤,收集含有色素的过滤液。

4. 取一支色谱柱,填充色谱吸附剂(如硅胶),再用无色溶剂(如正己烷)预洗一次。

5. 将收集到的含色素液体加入色谱柱中,用无色溶剂洗脱,收集不同色素的洗脱液。

6. 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曲线,可观察到叶绿素 a 在400-50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叶绿素 b 在450-55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类胡萝卜素在500-60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

根据吸收光谱的不同,可以推测各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吸收波长和参与的反应。

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叶绿体中的色素,并观察到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这些实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机制,以及不同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同时,该实验也展示了提取和分离生物样品中化学物质的基本实验技巧和原理。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报告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报告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质器,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

叶绿体包括一系列色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叶绿素。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以便进一步分析其
结构和功能。

实验步骤:
1. 从新鲜的叶子中剪下片段,用无菌蒸馏水洗涤。

2. 用离心机将叶片离心,离心速度为1000 rpm,时间为5分钟。

3. 将上清液取出并过滤,过滤剂为细孔过滤纸。

5. 将上清液取出,并用1ml无菌蒸馏水洗涤叶绿体色素。

7. 取出上清液,将其光度值调至0.4-0.6。

(400nm处)
8. 将上述上清液转入紫外吸收仪中,观察叶绿素的吸收曲线。

实验结果:
实验得出的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中,吸收最强的波长为680nm和430nm。

这对应着叶绿
体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峰。

实验得到的叶绿体色素移液后,需要经过离心的过程,这样可去除混杂物质,获得更
为纯净的叶绿素。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叶绿体色素。

叶绿素是植物所特有的,它起
到了光合作用的关键作用。

实验中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可以为进一步的分析叶绿素的结构
和功能提供帮助。

叶绿素的提纯实验报告(3篇)

叶绿素的提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绿素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叶绿素的提取和提纯方法。

3. 学习利用有机溶剂提取叶绿素,并通过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绿色植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主要由叶绿素a和叶绿素b组成。

叶绿素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通过提取和提纯,可以得到高纯度的叶绿素,为进一步研究其性质和作用提供条件。

实验过程中,首先将植物叶片用有机溶剂提取叶绿素,然后通过层析法分离叶绿素和其他色素,最后收集纯化的叶绿素。

三、实验器材1. 新鲜植物叶片(如菠菜、青菜等)2. 研钵、研杵3. 乙醇、丙酮(分析纯)4. 层析柱、层析板5. 滤纸、脱脂棉6. 移液管、滴管7. 恒温水浴锅8. 显微镜9.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 提取叶绿素(1)取新鲜植物叶片,用剪刀剪碎,放入研钵中。

(2)加入适量乙醇和丙酮(体积比1:1),研磨至匀浆。

(3)将匀浆倒入分液漏斗,静置分层。

(4)收集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5)过滤,得到叶绿素提取液。

2. 分离叶绿素(1)将层析板放入层析柱中,在底部铺一层脱脂棉。

(2)取适量叶绿素提取液,用移液管滴加于层析板上,确保液面低于层析板边缘。

(3)选择合适的溶剂系统,如正己烷-乙酸乙酯(体积比4:1)。

(4)将溶剂滴加于层析板上,观察层析过程,直至溶剂前沿到达预定位置。

(5)取出层析板,用铅笔标记层析结果。

3. 收集纯化叶绿素(1)用移液管收集叶绿素层,倒入小烧杯中。

(2)加入少量乙醇,搅拌均匀。

(3)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4)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恒温水浴锅蒸干。

(5)用少量乙醇溶解残留物,得到纯化叶绿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叶绿素提取:通过有机溶剂提取,可以得到绿色叶片提取物,表明叶绿素已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出来。

2. 叶绿素分离:通过层析法,可以将叶绿素与其他色素分离,证明叶绿素具有独特的性质。

3. 叶绿素纯化:通过蒸发和溶解,可以得到纯化的叶绿素,说明实验过程中叶绿素得到了有效的纯化。

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及作用

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及作用

1961年诺贝尔 化学奖得主
Go back
1648年 海尔蒙特
1771年 普利斯特利
植物增重主要来自于水(不足:没考虑空气)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植物体只有在光照下才能更新空气
1779年 英格豪斯 1785年
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O2,吸收的是CO2。
1880年 恩格尔曼 1845年 梅耶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散失 暗参 反与 应到
O2+ [H] ATP
Pi
条件: 光、色素、酶 能量转换: 光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B、暗反应- (叶绿体基质)
③ CO2的固定: CO2 ④ C3的还原:
+ C5

2C3 (CH2O)
2C3
酶 ATP [H]
条件:[H] 、ATP、酶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能量转换: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类囊体堆叠扩大膜面积 利于色素吸光 为酶提供附着点,是反应物与酶充分接触
上述结构体现了什么生物学观点?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光能
O2 有机物
ATP
热 能 CO2 H 2O (叶绿体和线粒体)光合、细胞呼吸二者携手合 作, 是它们经营着生命。
[判一判] 1.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
提示 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2.光合作用需要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 ) 提示 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都有。
实验目的:探究色素的种类
实验原理: 叶绿体色素随溶解度的不同而不同,溶 解度大的随层 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 度快,反之则慢 实验步骤: 制备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 )
画滤液细线(干燥后重复画2——3次 ) 将3ML层析液倒入烧杯 层析色素 将滤纸条略微斜靠烧杯内壁(有滤 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 析液中 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 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没入层析液

实验四-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实验四-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加入少量sio2, caco3, 5ml 丙酮
研磨、匀浆
过滤 提取液
研磨法提取光合色滤纸剪 成6cm长,1cm宽的 纸条。剪去一端两角, 在距剪角一端1cm处 用铅笔划线。
3.滤液划线
4.纸上层析
将 3ml 层析液倒入烧杯中 将滤纸条轻轻插入层析液中 随后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
四、实验结果
叶绿体中色素的对比
项目 色素 颜色 叶绿素a 叶绿素 (占3/4) 叶绿素b 蓝绿 色 黄绿 色 橙黄 色 吸收光谱主要 部位 红光、蓝紫光 红光、蓝紫光 定性滤纸上显现的色素层 析图谱 位于中下层,呈蓝绿色 位于最下层,呈黄绿色
类胡萝卜素 (占1/4)
胡萝卜 素
蓝紫光
位于最上层,呈橙黄色
二、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新鲜的小白菜叶片 实验器材:干燥的定性滤纸,试管,试管架, 烧杯(50ml),培养皿,玻璃棒,研钵,玻璃 漏斗,毛细吸管,剪刀,量筒(10ml),天平, 铅笔。 实验试剂:丙酮,层析液(93号汽油也可代 用),二氧化硅,碳酸钙。
三、实验步骤
1. 提取叶绿素
研磨法
材料剪碎(5g)
【实验四】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 和分离
一、实验原理
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丙酮(有机溶 剂:酒精、汽油、苯、石油醚等)中,所 以 用丙酮可提取叶绿体中色素。 2.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 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 得快,溶解度低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 滤纸条上的扩散得慢,因而可用层析液 将不同的色素分离。
叶黄素
黄色
蓝紫光
位于中上层,呈黄色
五、注意事项
1.因丙酮和层析液都是易挥发且有一定毒性的有机溶 剂,所以研磨要快,收集的滤液要用棉塞塞住,层 析时要加盖,尽量减少有机溶剂的挥发。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_实验报告_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_实验报告_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 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
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
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四种,不同色素在层析液(脂溶性强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因而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三、材料用具
取新鲜的绿色叶片、定性滤纸、烧杯、研钵、漏斗、纱布、剪刀、小试管、培养皿、毛细吸管、量筒、有机溶剂、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二氧化硅、碳酸钙。

四、实验过程(见书P54)
1.提取色素:
2.制备滤纸条:
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

(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4.观察:
层析后,取出滤纸,在通风处吹干。

观察滤纸条上出现色素带的数目、颜色、位置和宽窄。

结果是:4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五、讨论
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接触到层析液?
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
丰南一中 张晓艳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三维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位于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深 入细致的讲解了绿叶中色素分子的提取和分离 的全过程。承接着对叶绿体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对学生学习第五节“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 程” 也会起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
酒精隔水加热提取色素(少放无水乙 醇多放叶片 水温度为75度左右)
将植物叶片中的水分在较低温下烘干 用木本植物叶片——桃树叶
减少叶片的含水量 减少无水乙醇的用量
干叶和新鲜叶研磨提取色素
酒精隔水加热取提色素
PK Text
怎样才能将滤液 细线画得匀、直 且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圆形滤纸中心点样法 注射器针头划线法
二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之前学生已在初 中生物课本上了解过 光合作用,并在第二 章细胞器那一节中熟 悉了光合作用场所叶 绿体的结构,这为我 们本节实验课的顺利 进行做了很好的铺垫。
能力基础
经过之前的学习, 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具有一定的实 验操作技能已进行过 其他课题的探究,对 探究过程和方法有了 一定的认识
印章法
色素的分离
尺子印章法划线
.
研磨法提取色素的分离
圆形滤纸层析
酒精隔水加热法提Te取x色t in素h的er分e 离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将 色素分离的更清晰?
六、教学评价
优点
1验证性实验融进了外延的探究 2重视实验操作 3激活学生的探究欲 4其中共涉及了三项实验创新改进 不足之处:
除了教师和学生设计的探究实验以外,还 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究,由于时间关系不能 和同学们展开一一呈现。教师必须把握好 时间节奏,让学生高标准完成实验。
以上是我对本实验授课的 浅显认识,希望各位领导给 以批评和指导。
知识基础 能力基础
三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四、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在掌握提取和分离色素分子的方法的基础上探讨色素提 取与分离的最佳条件,从而巩固并拓展本实验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
通过对实验材料用具和实验方法的改进,提高学生的创 新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探究,以及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培养学 生的团队意识,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和 探究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12345
自主预习,发现问题,
小组合作
完成教材 提出探究 实验操作 问题
课前准备 动手探究
分析结果 讨论交流
(创新分析)
(创新改进)
发现问题
1
色素提取 液浓度不 够,且杂 质多。
2
画. 滤液细线 要求匀、细 、直、难度 比较大。
3
.
分离色素 效果不明 显
怎样才能得到浓度 较高杂质含量少的 色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