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八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方法;2. 观察叶绿体中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原理: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其中含有多种色素,包括叶绿素 a、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等。
这些色素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并转化为化学能以参与光合作用。
本实验利用溶剂提取和色谱柱分离的方法,将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出来,并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步骤:1. 取一片鲜叶(最好选择深绿色的叶片)切碎,加入适量的乙醇或醋酸乙酯中浸泡,使叶绿体释放出色素。
注意保持容器密封以避免光照。
2. 将浸泡片刻半小时,使叶绿体彻底释放色素。
3. 将叶绿体悬液过滤,收集含有色素的过滤液。
4. 取一支色谱柱,填充色谱吸附剂(如硅胶),再用无色溶剂(如正己烷)预洗一次。
5. 将收集到的含色素液体加入色谱柱中,用无色溶剂洗脱,收集不同色素的洗脱液。
6. 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曲线,可观察到叶绿素 a 在400-50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叶绿素 b 在450-55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类胡萝卜素在500-60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
根据吸收光谱的不同,可以推测各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吸收波长和参与的反应。
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叶绿体中的色素,并观察到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这些实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机制,以及不同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同时,该实验也展示了提取和分离生物样品中化学物质的基本实验技巧和原理。
实验八: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整理)

a
21
2、 将滤液放在试管中,为什么 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塞严?
滤液含有丙酮,丙酮 有毒,防止挥发
a
22
3、 画滤液细线时重复画几次的 目的是什么?
增加色素的含量, 使分离后的色素带更 加清晰
a
23
4. 为什么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 析液?
层析液会溶解色素 使色素无法分离 。
a
24
5.观察实验结果有什么现象?滤纸条 上出现了几条色素带?每条色素带的 颜色和排序如何?
A.橙黄色 B.黄绿色 C.蓝绿色 D.黄色
a
36
(2)在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时,向研钵中加入SiO2的目的
是:
,
加入CaC03的目的是
在盛有层析液的烧杯上盖上培养皿盖的是
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慢的色素带是
叶绿素b
其颜色是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7
(3)某同学在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
取分离”实验时,操作情况如下所述,
④观察实验结果:最后滤纸条上将分离出四 条色素带,颜色从上往下分别是橙黄色、 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四种色素分别是 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a
18
实验结果:
a
19
问题讨论:
a
20
1、加入SiO2、CaCO3的作用是 什么?
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使研 磨更加充分、迅速;碳酸钙 的作用是保护叶绿素不分解
滤纸条上将分离出四条色素带, 颜色从上往下分别是橙黄色、黄 色、蓝绿色和黄绿色,四种色素 分别是胡萝卜素(最快)、叶黄 素、叶绿素a(最多)和叶绿素b (最慢)。
a
25
二、实验原理
(一)叶绿体色素:
实验(色素提取和分离)

——滤纸会吸附色素,影响提取量 2、及时用棉塞塞住试管口
——避免色素氧化分解
2 实验步骤
2、层析分离(纸层析法)
(1)制备滤纸条: ★要求:干燥、剪角
(2)画滤液细线
滤液细线
★要求:层析
★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
3 实验结果
同学们的作品
实验中使用的层析液等有毒,且易燃; 实验时请保持通风,安全操作; 实验结束后充分清洁双手。
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 实验原理
叶绿体色素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不同的叶绿体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 扩散速度不同。
2 实验步骤
1、色素的提取
(1)研磨提取 材料:绿叶
SiO2——使研磨充分 药品 CaCO3 ——防止色素破坏
95%乙醇—溶解、提取色素
2 实验步骤
(2)过滤收集 注意事项: 1、用单层尼龙 / 纱布 / 脱脂棉过滤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报告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方法。
2. 通过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方法的学习了解叶绿体色素的相关理化性质。
3. 为进一步研究各叶绿体色素性质、功能等奠定基础。
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包括绿色的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大类,它们均以色素蛋白复合体形式存在于类囊体膜上。
两类色素均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
由于提取液中不同色素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所以可借助分配层析方法将其分离。
实验仪器与药品1. 绿色植物如菠菜等的叶片。
2. 研钵、漏斗、三角瓶、剪刀、滴管、康维皿、圆形滤纸(直径11cm)。
3. 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展层剂。
展层剂按石油醚:丙酮:苯10:2:1的比例配制(V/V)。
实验步骤1.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1)取菠菜或其它新鲜植物叶片4~5片(4g左右),将其洗净、擦干并去掉中脉,剪碎后置入研钵中。
(2)研钵中加入95%乙醇2~3 ml及少许石英砂、碳酸钙研磨至匀浆,再加95%乙醇5ml,然后以漏斗过滤之,即为色素提取液。
2.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1)取圆形定性滤纸一张(直径应小于康维皿直径)于其中心扎一圆形小孔(直径约3mm),另取长方形滤纸条一张(5cm×1.5cm),用滴管吸取乙醇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沿滤纸条的长度方向涂抹,注意涂抹色素扩散宽度应限制在0.5cm以内,风干后再重复操作数次。
然后沿长度方向将滤纸条卷成纸捻,使涂抹过叶绿体色素溶液的一侧恰在纸捻的一端。
(2)将纸捻带有色素的一端插入圆形滤纸的小孔中,使与滤纸刚刚平齐(勿突出)。
(3)在康维皿中央小室中加入适量的展层剂,把带有纸捻的圆形滤纸平放在康维皿中央小室上,使纸捻下端浸入展层剂中,迅速盖好培养皿。
展层剂将借助毛细管作用顺纸捻扩散至圆形滤纸上,使叶绿体色素在固定相(滤纸中吸附有水分的纤维素)和流动相(展层剂)间反复分配,从而使不同色素得到分离,分离结果为滤纸上可见到各种色素的同心圆环。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人教版必修1

光合作用附实验八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目标指向1.初步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2.探索叶绿体中有几种色素典例导法【例1】如下图,做色素层析分离的正确装置是( )【解析】色素分离的方法:划好滤液细线的滤纸条下端要插入层析液中,一不要让滤液细线没入层析液中,因为色素易溶于层析液中,导致色素带不清晰,影响实验效果;二要盖上培养皿,防止层析液挥发,因为层析液中的石油醚、苯等化学药剂都有剧毒,会伤害操作者,而且也会影响色素分离效果,所以A 、B 、C 都不符合实验效果【答案】D【例2】观察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时,对着光源将看到试管内提取液呈色;背着光源将看到试管内的提取液呈色。
【解析】该题是一道生物和物理光学的综合题,考查学生对叶绿体中色素的光化学性质的认识。
叶绿体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绿光吸收的最少,绝大多数绿光穿过滤液折射出去了。
所以对着光源看到的是透过滤液的透射光,应该是绿光。
而背着光源看滤液时,看到的是滤液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后反射出来的光。
根据ABC D波长与光子能量成反比规律,反射出的波长比射入的波长要长一些,反射的光应该是红色。
所以,叶绿体提取液吸收的透射光为绿色,反射光为红色。
【答案】绿色红色学海试航1.下列关于“叶绿体色素得取和分离”的实验描述中,不属于实验要求的是()A.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B.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C.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D.验证叶绿体中所含色素的种类2.通过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结果在滤纸条上出现四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为()A.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B.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C.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D.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3.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的要加入丙酮,其目的是()A.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使各种色素充分溶解在丙酮里C.为了使叶绿素溶解在丙酮里D.使叶片充分磨碎4.回答有关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的一组问题:(1)用丙酮-研磨法提取叶绿体色素时,要以丙酮为提取液的原理是叶绿体的各种色素能有机溶剂。
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

类胡萝卜素 50
叶绿素b 叶绿素a
0
波长
二、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色素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 叶绿素b
(黄绿色) 含量约占3/4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 (黄色) 胡萝卜素 (橙黄色)
含量约占卜素主 要吸收蓝紫光
叶绿素主要吸收 红光和蓝紫光
课堂检测
1、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 最快的色素是( )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胡萝卜素 D、叶黄素
4、在圆形滤纸的中央点上,对叶绿体的色素进行色素分析, 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排到在最里圈的色素是 () A、橙黄色 B、蓝绿色 C、黄色 D、黄绿色
练习
1、在植物实验室的暗室内,为了尽可能地降
低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好安装( B)
A、红光灯 B、绿光灯 C、白炽灯 D、蓝光灯
2、为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哪项措施更有效
5、下图是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所用的材料与用具。请回答: 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入2克菠菜,经研磨、提取得到三种颜色的溶液: 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注:“+”表示加,“—”表示不加。
处理 二氧化硅(少量) 碳酸钙(少量) 95%乙醇(10ml) 蒸馏水(10ml)
ABC +++ —+ + + —+ —+ —
( D)
A、安装红色透光薄膜 B、安装蓝紫色透光薄膜
C、安装绿色透光薄膜 D、安装无色透光薄膜
练习
3.在圆形滤纸的中央点上粘叶绿体的色素滤液, 进行色素分析,会得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
排在外圈的色素呈 [ A]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_实验报告_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 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
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
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四种,不同色素在层析液(脂溶性强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因而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三、材料用具
取新鲜的绿色叶片、定性滤纸、烧杯、研钵、漏斗、纱布、剪刀、小试管、培养皿、毛细吸管、量筒、有机溶剂、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二氧化硅、碳酸钙。
四、实验过程(见书P54)
1.提取色素:
2.制备滤纸条:
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
(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4.观察:
层析后,取出滤纸,在通风处吹干。
观察滤纸条上出现色素带的数目、颜色、位置和宽窄。
结果是:4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五、讨论
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接触到层析液?
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是什么?。
高一生物必修一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知识点总结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实验原理
(1)、提取:相似相溶(色素可以溶解在无水乙醇中)
(2)、分离:溶解度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2、材料用具
(1)、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
(2)、无水乙醇(或95%乙醇加入无水碳酸钠去水),
层析液(可用93号汽油代替),二氧化硅SiO2,碳酸钙CaCO3。
2、步骤:
(1)、提取:
剪碎+ SiO2 + CaCO3 + 无水乙醇过滤
加SiO2的目的:使研磨充分。
加CaCO3的目的:防止色素被破坏。
研磨要迅速、充分:迅速是为了防止无水乙醇挥发。
充分时使叶绿体充分被破坏,使色素完全释放出来。
过滤时要用单层尼龙布而不用滤纸的原因:
①、色素分子较大,不易通过滤纸
②、滤纸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使色素吸附在滤纸上,从而降低色素浓度影响实验
效果。
(2)、制备滤纸条
在滤纸条的一端减去两角的目的:防止边缘效应
用铅笔画一细线的目的:其标记作用(以便每次重复画的滤液细线在同一位置)(3)、画滤液细线
①细、齐、直(色素在同一起跑线出发)
②重复2~3次
(4)、分离
将有滤液细线的一段朝下
不能让滤液细线直接接触到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影响实验效果(5)、结果
顺序(由上到下):胡叶a b
宽度:代表色素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八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探索叶绿体中有几种色素。
实验原理
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丙酮(有机溶剂,酒精、汽油、苯、石油醚等)中,所以用丙酮可提取叶绿体中色素。
2.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慢,因而可用层析液将不同的色素分离。
实验程序
(1)称取5g绿色叶片并剪碎
提取色素
(2)加入少量SiO2、CaCO3和5ml丙酮收集到试管内并塞紧管口
(1)将干燥的滤纸剪成6cm长,1cm宽的纸条,剪去一端两角(使层析液同时
到达滤液细线)制滤纸条
(2)在距剪角一端1cm处用铅笔画线
(1)用毛细管吸少量的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划一条滤液细线
滤液划线
(2)干燥后重复划2-3次
(1)向烧杯中倒入3ml层析液(以层析液不没及滤液细线为准)
纸上层析(2)将滤纸条尖端朝下略微斜靠烧杯内壁,轻轻插入层析液中
(3)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
观察结果:滤纸条上出现四条宽度、颜色不同的彩带(如下图)
最宽:叶绿素a;
最窄:叶绿素b;
相邻色素带最近:叶绿素a和叶绿素b;
相邻色素带最远: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实验关键
1.选材时应注意选择鲜嫩、色浓绿、无浆汁的叶片。
如菠菜叶、棉花叶、洋槐叶等。
2.画滤液细线时,应以细、直、颜色浓绿为标准,重复画线时必须等上次画线干燥衙再进行,重复2-3次。
3.层析时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注意事项
1.因丙酮和层析液都是易挥发且有一定毒性的有机溶剂,所以研磨要快,收集的滤液要用棉塞塞住,层析时要加盖,尽量减少有机溶剂的挥发。
2.在研磨时要加少许二氧化硅,目的是为了研磨充分,有利于色素的提取;加少许碳酸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3.分离色素时,一定不要让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这是因为色素易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色素带不清晰,影响实验效果。
【同类题库】
.下列哪一种液体不能作为叶绿体中色素提取液?(C)
A.丙酮溶液B.酒精溶液C.水溶液D.汽油
.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D)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叶黄素D.胡萝卜素
.将菠菜叶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制成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滴入30%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重复吸收几次,分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果是(D)
A.前者发质壁分离,后者也发生质壁分离B.前者发生质壁分离,后者破裂
C.前者发质壁分离,后者质壁分离复原D.前者发生质壁分离,后者皱缩
.如果没有丙酮和菠菜叶,要保证分离后色素带清晰,可以用来替代的最佳实验材料是(A)A.酒精和麦苗 B.酒精和大白菜 C.蒸馏水和大白菜 D.蒸馏水和麦苗.用韭菜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不能用作提取剂的是(A)
A.水B.丙酮C.酒精D.CCl4
.为了提取绿色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在研磨绿叶时加入少许碳酸钙,其作用是(B)A.调节PH,加速色素溶解 B.调节PH,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C.使绿叶研磨充分 D.有利于四种色素的分开
.在研磨绿叶时,下列哪种物质不需要加入(B)
A.丙酮B.层析液C.碳酸钙D.二氧化硅
.(多选)某学生在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收集到的滤液呈淡绿色,其原因可能是(AC)
A.叶片较老较黄B.加入的二氧化硅多了些
C.研磨不充分D.漏斗基部塞的脱脂棉多了些
.做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正确装置是图中(D)
.在进行叶绿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C)
A.滤纸条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实验结果
B.滤纸条上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
C.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结果不明显
D.滤纸条上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
.某人做叶绿体中色素分离实验时,使用的是圆形滤纸,装置如下图。
实验结束时在圆形滤纸上形成四个同心色素圆环,则最内圈所呈颜色为(D)
A.橙黄色
B.黄色
C.蓝绿色
D.黄绿色
.叶绿体中色素经层析后,出现在滤纸上扩散最宽的色素带是(A),最窄的色素带是(C),最整齐的色素带是(C)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胡萝卜素 D.叶黄素
.叶绿体的色素能在滤纸条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C)
A.色素提取液中的不同色素已分层B.阳光的照射使不同的色素彼此分开
C.滤纸对各种色素的吸附力不同D.丙酮酸使色素溶解并彼此分离的扩散速度不同.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