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绿叶中的色素
(分子与细胞)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880
1939 20世纪40代
恩格尔曼
鲁宾 卡门
绿色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氧由叶绿体释放出来。叶绿体是
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 光合产物中有机物的碳来自CO2
卡尔文
(3)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3.色素提取液呈现淡绿色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提示:(1)叶片颜色太浅。(2)绿叶不新鲜。
(3)研磨不充分。(4)未加碳酸钙或加入量太
少。(5)加入无水乙醇量太多。 (6)研磨时间过长,部分叶绿素被破坏。
4.为什么在制作滤纸条时,需将一端的两
个角剪掉?
提示:由于液面的不同位置表面张力不同, 纸条接近液面时,其边缘表面的张力较大, 层析液沿滤纸边缘扩散过快,从而导致色 素带分离不整齐的现象。故需将插入层析 液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个角。
提示:不同种类的色素在绿叶中的含量不同,含量多
的在滤纸条上呈现的色素带宽,反之色素带窄。
实验结果,出现几条色素带?什么色素溶解度最大?
什么色素含量做多?含量最少的是那种色素?
实验结果,出现几条色素带?什么色素溶解度最大?
什么色素含量做多?含量最少的是那种色素? 如图所示
橙黄色 叶黄素 叶绿素a 黄绿色 最多
不仅具备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而且叶绿体螺旋 状地分布在细胞中,便于观察和分析研究;好氧 菌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 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 ②从对实验环境的把握看:
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中,排除了环境中光线和氧的影 响,从而确保实验能够正常地进行。
③从自变量的操纵看看: 选用极细的光束照射,
叶绿体上可分为光多和光少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比试验
5.为什么滤液细线要重复画,且线要细、直? 提示:重复画线是为了增加色素的浓度,使分离出的 色素带清晰分明。画线细、直是为了防止色素带之间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结果分析
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萝卜素
叶绿素
分析实验结果: 1、叶绿体中含量最多的色素是 叶绿素a 。 2、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 胡萝卜素 ,最小的是 叶绿素b
。
实验拓展
绿叶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菠菜叶色素分离结果
绿叶中的色素
形成和 破坏的原因
武威三中
张玉才
一. 实验原理:
1. 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可以用无水 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 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 滤纸条上扩散速度快。
二.目的要求:
1.初步掌握绿叶中的色素提取和分离的方法。 2.探索绿叶中有几种色素。
叶绿体的结构
基粒:囊状结构 的薄膜是绿色的。
基 粒
类囊体
注意事项:
1、取新鲜、深绿色叶片,去除粗大的叶脉
2、将叶片剪碎后,迅速、充分的研磨
3、过滤后及时用棉塞塞紧试管口
4、滤液细线要细且直
5、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培养皿
铅笔线
滤液细线 层析液
注意事项分析
1、石英砂、碳酸钙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石英砂:研磨充分 碳酸钙: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2、加入丙酮(无水乙醇)的作用是什么? 叶绿体中色素能够溶解在丙酮中(色素提取的原理) 3、为什么要迅速研磨? 防止丙酮挥发 4、为什么必须及时用棉塞塞紧试管口? 防止丙酮挥发 5、为什么色素会在滤纸条上分离?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 扩散速度快(色素分离的原理) 6、为什么将干燥的滤纸的一端剪去二个角? 保证层析液同步到达滤液细线 7、为什么滤液细线越细、越直越好? 保证滤液细线上的色素可以同时向上扩散,避免色素带重叠 8、为什么画滤液细线需要重复2-3次? 保证更多的色素转移至细线处 9、为什么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 10、为什么烧杯要盖培养皿? 防止丙酮挥发
[高中生物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知识点]叶绿体色素分离
![[高中生物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知识点]叶绿体色素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a830f03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c.png)
[高中生物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知识点]叶绿体色素分离、为什么要选新鲜绿色的幼嫩叶片因为叶绿色含N、Mg,而老叶中这两种矿质元素很多已经分解转移,所以鲜绿色的幼叶中叶绿素的含量高,适合于实验.二、制备滤纸条要剪去两角实验中需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为什么这样做,如果不会怎么样呢原来若不剪去滤纸条的两角,色素带的两边和中间不是在一条直线上。
这是由于滤纸条两边水分子可以向三个方向散失,向上“跑”的速度快。
而滤纸条中间的水分子只能向两个方向散失,分别是向内和向外,因而会“跑”得慢一些。
而现在剪去滤纸条的两个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中间色素的扩散速度,减慢两边色素的扩散速度,从而真正意义上使这些色素从同一起点随层析液扩散.三、为什么研磨时加无水乙醇或丙酮因为色素是有机物,根据相似相容性原理,无水乙醇或丙酮能溶解色素四、为什么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在提取色素的过程中,要加人少许二氧化硅。
原来是为了研磨得充分二氧化硅就是石英沙子,研磨时可以增大强度,加快细胞和叶绿体的破裂而使叶绿体中的色素释放出来。
五、为什么加入少许碳酸钙在提取色素的过程中,要加人少许碳酸钙。
原来是为了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叶绿体中的色素原本所处的环境具微碱性。
在实验中,研磨会使细胞结构遭到破坏,细胞液中有机酸流出,酸性的细胞液就会接触到叶绿体中的色素,致使叶绿素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使叶绿素失镁,呈黄褐色,如同我们看到到腌制的黄瓜会变色一样,而碳酸钙是强碱弱酸盐,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还是有一部分得到溶解,中和细胞液的酸性,制造了一个弱碱环境,保护了色素。
六、为什么用单层尼龙布过滤在过滤时,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老教材中是用滤纸来过滤的过滤的目的是去掉不需要的杂质如破碎的细胞、二氧化硅、碳酸钙等,相对而言,单层尼龙布可以让色素溶液更好地通过效果比滤纸要好。
七、为什么用棉塞塞紧试管将色素收集在试管中后,要用棉塞塞紧。
原因是色素很容易迅速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分解乙醇酸和甘氨酸,从而使实验失败。
高中生物: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知识点

高中生物:能量之源一光与光合作用知识点色素功能叶绿素 叶绿素a :监绿色 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b :黄绿色 类胡罗卜素叶黄素:黄色吸收监紫光知识点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 实验原理(1)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2) 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 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
2.过程(1) 提取色素① 取材:称取5 g 绿色叶片;② 研磨:加少许SiO2、CaCO 昏口 10 mL 无水乙醇; ③ 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 ④ 收集:收集滤液,试管口用棉塞塞严 (2) 色素的分离① 制备滤纸条:将干燥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和宽的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在 距剪去两个角一端1cm 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② 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在滤纸条上沿铅笔线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 重复画一两次。
③ 分离色素:将3 mL 层析液倒入试管中,装置如下图所示,插入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 朝下,随后用软木塞塞紧试管口棉塞 滤纸条 ■试管-滤液细线 -星析液铁架台④ 观察滤纸条上的色素带: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 条。
如下表所示:色索种类色索颜色 色索含量胡効卜索最少叶黄索 黄色 较少 叶绿素丹 蓝绿色 最多 叶绿索h黄绿色较多注意:不能让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
知识点1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结构 1.叶绿体的结构山类釀体堆矗而咸,分②堪质’含仃巧暗砂仃关的悔知识点3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1.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2.1779年,荷兰英格毫斯指出:植物要更新空气必须要有阳光和绿叶。
3.1845年,德国梅耶指出:植物能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4.1864年,德国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出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5.1880年,美国的恩格尔曼证明: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说课稿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说课稿《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作用这节内容承接前面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的内容,紧接着安排实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既突出了生物实验及其实验基本技能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基础性地位,又很好地加深了学生对上节知识的理解和升华,真是恰到好处。
本实验按常规教学它是个验证实验,验证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含量及颜色。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理念,我们将此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对很多问题进行了对比和扩展。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组成、颜色。
能力目标:掌握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发展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根据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推出结论。
形成善于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品质。
3.教学重、难点重点:色素提取与分离的操作。
难点:色素提取与分离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如,菠菜叶的研磨,层析液的配制,滤液细线的画法等)二、教法分析1. 学情分析经过初高中化学和生物的学习,学生已具有一定自学、观察、质疑能力,了解了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在课前我布置了对本实验的预习,学生已了解了基本情况。
2.授课理念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物,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与乐趣,从生活走进生物,从生物走向社会。
3.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探讨——实践”实验教学法,即探究性教学方法。
通过每组同学对每一步不同的做法与探究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己找出答案,突破难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师借助于视频等多媒体,规范学生实验操作。
三、学法分析分学习小组以问题为中心,学生经过实验探究,并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学会评价与反思。
四、教学程序课前预习——→观看视频——→自己动手——→质疑探究——→结果分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布置课前预习填写教学案思考总结通过生物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自学和质疑能力。
高一生物必修一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知识点总结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实验原理
(1)、提取:相似相溶(色素可以溶解在无水乙醇中)
(2)、分离:溶解度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2、材料用具
(1)、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
(2)、无水乙醇(或95%乙醇加入无水碳酸钠去水),
层析液(可用93号汽油代替),二氧化硅SiO2,碳酸钙CaCO3。
2、步骤:
(1)、提取:
剪碎+ SiO2 + CaCO3 + 无水乙醇过滤
加SiO2的目的:使研磨充分。
加CaCO3的目的:防止色素被破坏。
研磨要迅速、充分:迅速是为了防止无水乙醇挥发。
充分时使叶绿体充分被破坏,使色素完全释放出来。
过滤时要用单层尼龙布而不用滤纸的原因:
①、色素分子较大,不易通过滤纸
②、滤纸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使色素吸附在滤纸上,从而降低色素浓度影响实验
效果。
(2)、制备滤纸条
在滤纸条的一端减去两角的目的:防止边缘效应
用铅笔画一细线的目的:其标记作用(以便每次重复画的滤液细线在同一位置)(3)、画滤液细线
①细、齐、直(色素在同一起跑线出发)
②重复2~3次
(4)、分离
将有滤液细线的一段朝下
不能让滤液细线直接接触到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影响实验效果(5)、结果
顺序(由上到下):胡叶a b
宽度:代表色素含量。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讲义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讲义一、实验目的1、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方法。
2、学会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3、探究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
二、实验原理1、提取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分离原理纸层析法是利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从而将不同色素分离开来。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1、材料新鲜的绿叶(如菠菜叶)。
2、用具研钵、漏斗、纱布、玻璃毛细管、剪刀、试管、量筒、天平、铅笔、直尺、层析液(由石油醚、丙酮和苯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无水乙醇、二氧化硅、碳酸钙。
四、实验步骤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1)称取 5g 新鲜的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
(2)向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 10mL 无水乙醇,迅速、充分地研磨。
(3)在漏斗中垫上一层纱布,将研磨液迅速倒入漏斗中进行过滤,收集滤液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2、制备滤纸条(1)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 1cm 处用铅笔轻轻画一条细的横线。
3、画滤液细线(1)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
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1)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
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2)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五、注意事项1、选材时要选择新鲜、浓绿的叶片,以保证含有较多的色素。
2、研磨要迅速、充分,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加入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3、画滤液细线时,要细、直、齐,且干燥后重复画一两次,使滤液细线含有较多的色素。
4、层析时,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实验失败。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观察滤纸条上出现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 a(蓝绿色)、叶绿素 b(黄绿色)。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C
(P40、2)在下图中,图1、图2为不同材料叶绿体中色素的层 P40、 在下图中, 析结果(示意图), ),图 析结果(示意图),图3、图4为不同条件下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的 变化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变化曲线,
A
(P40、12)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 P40、12)分别在A 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 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 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 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试回答: ),几乎无色 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试回答: 处理 SiO2(少量) 少量) CaCO3(少量) 少量) A + — B + + — + C + + + —
实验: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绿叶中的色素不只一种, 绿叶中的色素不只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 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中。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 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这样,几分之后,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 这样,几分之后, 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胡萝卜素(橙黄色) 胡萝卜素(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1 /4
叶黄素(黄色) 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蓝绿色)
叶绿素
3 /4
叶绿素b 黄绿色) 叶绿素b(黄绿色)
色素含量: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黄素﹥ 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 ﹥叶黄素﹥胡萝卜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SiO2——使研磨充分 • CaCO3 ——中和酸性物质,
防止色素被破坏 • 无水乙醇——溶解色素
(3)过滤:将研磨液迅 速倒入玻璃漏斗(基部放 置单层尼龙布 ),获
取绿色滤液,及时用棉塞 将试管口封严。
防止乙醇挥发, 叶绿素氧化分 解
知识点——绿叶中的 色素
思考
下列转变需经哪些生理过程才能实现?
光能 ① 光合作用
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② 呼吸作用、ATP合成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③来
说,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 阳能。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够利用的 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进行光合作用 的细胞,首先要能够捕获光能。
• 解析 新鲜菠菜叶中的光合色素含量充足 完整,据图①可知,滤纸上的四条色素带 完整,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 叶绿素a、叶绿素b。图②滤纸上的色素带不 完整,只有胡萝卜素、叶黄素。秋冬的银 杏落叶呈黄色(或橙黄色),这是由于低温破 坏了叶绿素所致,因此叶片中几乎不含叶 绿素。其他选项中的材料中都含有充足的 四种色素。
滤液细线
4.分离色素:取适量层析液倒入烧杯中,将滤 纸条轻插入层析液中(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以防止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而无法分离),
用培养皿盖住(防止层析液挥发)。
培养皿
插滤纸条 5.观察与记录
层析液
实验结果:
讨论:1.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 宽窄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胡萝卜素(橙黄色)
3.如图做色素层析分离的正确装置是( )
• 解析 色素分离的方法:划好滤液细线的 滤纸条下端要插入层析液中,一是不要让 滤液细线没入层析液中,因为色素易溶于 层析液中,导致色素带不清晰,影响实验 效果;二是要盖上培养皿盖,防止层析液 挥发,因为层析液中的石油醚、苯等化学 药剂都有剧毒,会伤害操作者,而且也会 影响色素分离效果,所以A、B、C都不符 合实验要求。
• 答案 D
4. 某同学在做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实验时,收 集到的色素提取液为淡绿色。分析产生该 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
①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
②乙醇加入量太多,稀释了色素提取液
③乙醇加入量太少,色素未提取出来
④未加碳酸钙粉末,叶绿素分子已被破坏
• A.①③④ • C.③④ • 答案 B
B.①②④ D.①②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 实验材料: 菠菜叶片若干,石英砂,碳酸钙,
无水乙醇,层析液,滤纸条,天平、棉 花,剪刀,铅笔,直尺
方法步骤: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制备滤纸条 3.画滤液细线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5.观察与记录
方法步骤: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1)称取绿叶五克,剪碎,放在研钵中
绿 叶
类胡萝卜素
中
(含量约1/4)
叶黄素(黄色)
的
色 素
叶绿素
叶绿素a(蓝绿色)
(含量约3/4)
叶绿素b(黄绿色)
四种色素对光的吸收有什么差别?
叶绿素溶液
绿叶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类叶 胡绿 萝素 卜: 素吸 :收 吸蓝 收紫 蓝光 紫和 光红
光
色素的功能 叶绿素
2.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甲、乙 两图分别是( )
• A.胡萝卜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 B.叶绿素、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 C.叶黄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 D.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 答案 B
• 解析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在 光谱上有两个吸收区域;胡萝卜素主要吸 收蓝紫光,在光谱上有一个吸收区域,据 此可做出正确判断。
过滤叶脉及 二氧化硅等
2.制备滤纸条
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稍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 将一端减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1厘米处用铅笔画一 条细线。
铅笔线
画铅笔细线
剪角的目的:防止两侧色素扩散快,色素带不整齐
3.画滤液细线
•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 匀划出一条细线,要求:细、齐、直。
• 待滤液干后,重复1-2次, 目的:积累更多色素,使色素分离效 果更明显。
正常幼 苗能进 行光合 作用制 造有机
养料
正常苗
白化苗
白化苗 不能进 行光合 作用, 无法制 造有机
养料
说明色素与光合作用有关
• 为什么大多植物的叶片是绿色的,而有些 植物的叶片不是绿色的?
为什么有些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时期颜色不 同呢?
这是否与叶片中的色素有关?植物叶片中到 底含有哪些色素?
• 解析 提取绿叶中色素时,收集到的提取 液呈淡绿色,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一 是选取的叶片含色素少;二是研磨不充分, 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三是提取液太多, 使色素提取液浓度降低;四是未加碳酸钙, 造成研磨过程中叶绿素分子被破坏。本题 中①②④的表述是正确的。
叶绿素a 叶绿素b
红光和 蓝紫光
叶绿体色素具有吸收光能 的作用
类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 叶黄素
蓝紫光
这些捕获光能的色素存在于细胞中的什么部位呢?
练习巩固
• 1.右图中①代表新鲜菠菜叶的光合色素纸 层析结果,则下图②所示结果最有可能来 自于( )
• A.水培的洋葱叶 • B.生长的柳树幼叶 • C.培养的衣藻 • D.秋冬的银杏落叶 • 答案 D
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原理: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 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分离:纸层析法
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 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 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滤液中不 同的色素就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