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液在.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实验突破 专题07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实验突破 专题07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07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①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②步骤取材:称取5 g 新鲜绿叶 ↓研磨:剪碎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10 mL 无水乙醇,迅速、充分研磨 ↓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 ↓收集:用小试管收集色素滤液,及时将试管口用棉塞塞严 2.分离绿叶中的色素①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②步骤制备滤纸条⎩⎪⎨⎪⎧剪滤纸条: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 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铅笔画线:在距滤纸条去角的一端1 cm 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画滤液细线⎩⎪⎨⎪⎧取滤液: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画线: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重复画线:待滤液干后,重复画细线1~2次↓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结果: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3.实验中的材料试剂及操作目的考点一: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分析例一、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利用新鲜绿色菠菜叶为实验材料,用层析法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同,得到了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作提取液和层析液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加入无水乙醇过多C.丙可能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D.丁可能是研磨时未加入CaCO3【答案】 C【解析】甲图中看不到色素带,叶绿体中的色素属于有机物,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所以出现甲图结果可能是误用蒸馏水作提取液和层析液导致的,A项正确;乙图中每种色素都有,但含量很少,可能是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浓度太低导致的,B项正确;丙图中每种色素都有,但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较多,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较少,这不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C项错误;丁结果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很少,可能是研磨时未加入CaCO3,破坏了叶绿素类物质造成的,因为与类胡萝卜素相比,叶绿素更易受到破坏,D项正确。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结果分析
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萝卜素
叶绿素
分析实验结果: 1、叶绿体中含量最多的色素是 叶绿素a 。 2、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 胡萝卜素 ,最小的是 叶绿素b

实验拓展
绿叶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菠菜叶色素分离结果
绿叶中的色素
形成和 破坏的原因
武威三中
张玉才
一. 实验原理:
1. 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可以用无水 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 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 滤纸条上扩散速度快。
二.目的要求:
1.初步掌握绿叶中的色素提取和分离的方法。 2.探索绿叶中有几种色素。
叶绿体的结构
基粒:囊状结构 的薄膜是绿色的。
基 粒
类囊体
注意事项:
1、取新鲜、深绿色叶片,去除粗大的叶脉
2、将叶片剪碎后,迅速、充分的研磨
3、过滤后及时用棉塞塞紧试管口
4、滤液细线要细且直
5、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培养皿
铅笔线
滤液细线 层析液
注意事项分析
1、石英砂、碳酸钙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石英砂:研磨充分 碳酸钙: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2、加入丙酮(无水乙醇)的作用是什么? 叶绿体中色素能够溶解在丙酮中(色素提取的原理) 3、为什么要迅速研磨? 防止丙酮挥发 4、为什么必须及时用棉塞塞紧试管口? 防止丙酮挥发 5、为什么色素会在滤纸条上分离?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 扩散速度快(色素分离的原理) 6、为什么将干燥的滤纸的一端剪去二个角? 保证层析液同步到达滤液细线 7、为什么滤液细线越细、越直越好? 保证滤液细线上的色素可以同时向上扩散,避免色素带重叠 8、为什么画滤液细线需要重复2-3次? 保证更多的色素转移至细线处 9、为什么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 10、为什么烧杯要盖培养皿? 防止丙酮挥发

寒假预习作业答案2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寒假预习作业答案2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寒假预习作业答案1.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结构【基础夯实】1.实验原理(1)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2)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

2.实验步骤(1)提取色素:称取5 g的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在研钵中加入少许SiO2和CaCO3、10 mL无水乙醇,迅速研磨并用单层尼龙布过滤。

SiO2的作用:有助于充分研磨绿叶CaCO3的作用: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2)制备滤纸条:距剪去两角的滤纸条一端1 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线。

(3)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色素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一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

(4)色素分离(5)观察结果【聚焦生活】1.D【详解】选取材料将材料剪碎,加入提取液进行研磨;然后进行过滤制的滤液;为了保证色素带尽量窄一些,要画滤液线,用毛细吸管画滤液线,最后层析,综上分析,D正确。

故选D。

【点睛】提取叶绿素的正确方法是先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过滤制取滤液,然后利用毛细吸管沾到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注意线要画得细、直、齐,最后进行纸层析,注意层析时滤液细线不能浸没在层析液中。

2.C【分析】1、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3、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解】色素能溶解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因此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A 正确;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而分离色素,B正确;在研钵中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和绿叶后,因为乙醇有挥发性,用杵棒快速研磨,C错误;滤液细线要画得细而直,避免在滤纸上扩散后色素带间的部分重叠,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对于此类试题,考查需要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材料是否合理、实验选用的试剂及试剂的用法和作用、实验现象及解释、实验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B【解析】A、提取色素时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充分,加入的石英砂太多不会导致叶片偏黄,A错误;B、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保护色素,因为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不稳定,容易被破坏,所以没有加入碳酸钙会导致提取液明显偏黄绿色,B正确;C、用脱脂棉过滤不彻底不影响叶绿素的含量,C错误;D、提取时无水乙醇加得太多,会使提取到的色素溶液降低,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较浅,D 错误。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叶片进行实验后,色素层析带一定缺第2条,即叶黄素。但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因为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红光被叶
绿素a和叶绿素b吸收,故B项符合题意。
宜宾县二中生物备课组
2.如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 改进装置,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 B.应将滤液滴在b处,而不能滴在a处 C.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 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大的一个圆呈橙黄色
宜宾县二中生物备课组
实验方法:实验材料的常用处理方法和技术 【理论指导】 熟悉常用的实验材料处理方法和技术,理解每种方法和技 术的适用情况并熟练掌握其操作技能,可以在设计实验时 进行迁移和利用。常用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宜宾县二中生物备课组
方法
研磨 过滤
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 生物组织 中提取物 质,如酶、 色素等
宜宾县二中生物备课组
宜宾县二中生物备课组
橙黄色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黄绿色
宜宾县二中生物备课组
1.为什么要在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 提示: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的边缘扩散过快而形 成弧形色素带。 2.试分析分离色素时色素带颜色过浅的原因。 提示:(1)叶片颜色太浅; (2)叶片放置时间太久; (3)研磨不充分; (4)未加CaCO3粉末; (5)加入提取液量太多。
宜宾县二中生物备课组
【解析】本题考查验证生物学事实、正确分析和处理实验现象和结果 等基本实验能力,同时考查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1)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该实验,在滤纸上出现了四条 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叶绿素b。 (2)可通过分析色素溶液的吸收光谱来判断条带的色素种类。 (3)可通过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比较这种叶片和新鲜叶片色素的组成 及各种色素的含量后,得出结论。

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

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

类胡萝卜素 50
叶绿素b 叶绿素a
0
波长
二、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色素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 叶绿素b
(黄绿色) 含量约占3/4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 (黄色) 胡萝卜素 (橙黄色)
含量约占卜素主 要吸收蓝紫光
叶绿素主要吸收 红光和蓝紫光
课堂检测
1、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 最快的色素是( )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胡萝卜素 D、叶黄素
4、在圆形滤纸的中央点上,对叶绿体的色素进行色素分析, 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排到在最里圈的色素是 () A、橙黄色 B、蓝绿色 C、黄色 D、黄绿色
练习
1、在植物实验室的暗室内,为了尽可能地降
低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好安装( B)
A、红光灯 B、绿光灯 C、白炽灯 D、蓝光灯
2、为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哪项措施更有效
5、下图是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所用的材料与用具。请回答: 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入2克菠菜,经研磨、提取得到三种颜色的溶液: 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注:“+”表示加,“—”表示不加。
处理 二氧化硅(少量) 碳酸钙(少量) 95%乙醇(10ml) 蒸馏水(10ml)
ABC +++ —+ + + —+ —+ —
( D)
A、安装红色透光薄膜 B、安装蓝紫色透光薄膜
C、安装绿色透光薄膜 D、安装无色透光薄膜
练习
3.在圆形滤纸的中央点上粘叶绿体的色素滤液, 进行色素分析,会得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
排在外圈的色素呈 [ A]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原理: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 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分离:纸层析法
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 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 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滤液中不 同的色素就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 定的化学能
①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H]、能量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
关系 ADP和Pi;
小结: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 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 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 需的酶。
与生活的联系
根据不同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不同 的特点,想一想温室或大棚种植蔬菜时, 应选择什么颜色的玻璃、塑料薄膜或补充 光源?
无色最好,其次是红光或蓝紫光, 最次是绿光
1.研磨绿叶时要加入碳酸钙,其目的是
(C)
A.使各种色素溶解在丙酮中 B.使研磨充分
C.防止色素分子被破坏 D.加速研磨
2.对“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下列描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试回答: (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黄_绿__色,原因是_部__分__叶__绿__素__受__到__破_。坏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 __,原因是_叶__绿__素__不__溶__于__水__。
(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_深__绿_ 色__,原因是大__量__叶__绿__素__溶__于__乙__醇。中
铅笔线
画铅笔细线
剪角的目的:防止两侧色素扩散快,色素带不整齐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5-4-1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教案)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5-4-1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教案)

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第1课时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色素的提取 (1)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2)实验用品及作用[连线] 试剂用品 作用 ①无水乙醇a .过滤②SiO2 b .溶解色素、提取色素 ③CaCO3 c .有助于研磨充分 ④单层尼龙布d .防止研磨时色素被破坏【提示】 ①-b ①-c ①-d ①-a(3)实验步骤取材:称取5 g 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 ↓ 研磨:↓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 ↓收集:用小试管收集色素滤液,及时将试管口用棉塞塞紧 2.色素的分离(1)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不同的色素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这样,绿叶中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2)实验步骤①制备滤纸条⎩⎪⎨⎪⎧剪滤纸条:将滤纸剪成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 的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铅笔画线:在距去角的一端1 cm 处用铅笔画 一条细的横线 ↓知识清单②画滤液细线⎩⎪⎨⎪⎧取滤液: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画线: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重复画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③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注意:不能让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④观察结果:滤纸条上有四条色素带 3.色素的种类、含量、颜色及吸收光谱种类叶绿素(约占3/4)类胡萝卜素(约占1/4)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 叶黄素 颜色 蓝绿色黄绿色橙黄色黄色吸收光谱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主要吸收蓝紫光二、叶绿体的结构适于进行光合作用 1.叶绿体的形态: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2.叶绿体的结构模式图(1)结构⎩⎪⎨⎪⎧外表:①双层膜内部⎩⎪⎨⎪⎧②基质: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③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分布有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2)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步骤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步骤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步骤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步骤如下: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称取5g新鲜绿叶,剪碎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10mL无水乙醇,迅速、充分研磨。

接着,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收集滤液到小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

2.制备滤纸条:将定性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然后在距离剪角一端1cm 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3.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

待滤液干后,再重复画2~3次。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略微倾斜靠着试管的内壁,轻轻地插入到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5.观察结果:滤纸条上会出现4条颜色、宽度不同的色素带。

注意事项:
1.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含有较多色素。

2.研磨要迅速、充分。

叶绿素不稳定,易被活细胞内的叶绿素酶水解。

充分研磨使叶绿体完全破裂,提取较多的色素。

3.滤液细线不仅要求细、直,而且要求含有较多的色素,所以要求待滤液干后再重复画1~2次。

4.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实验步骤可能会因实验条件和设备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在进行实验时,请确保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定,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并在必要时寻求教师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
中色素带最宽的颜色呈
色呈 叶绿素


,最窄的颜
• 2.色素的种类和吸收光紫谱光、红光
胡萝卜素
蓝紫光

①叶绿素对
红光和蓝紫光的吸
收量大,类胡萝卜
素对蓝紫光的吸收
量大,但对其他波
段的光并非不吸收,
只是吸收量较少。
• ②由于叶绿素的含 量多,因此正常植
• 1.结类构囊:体一般呈扁平的
• 椭2.球色形素或和球酶形的,分外布:表吸有收光能的色素类囊分体布的
• (1)实验原理:
• ①绿叶中的各种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无水 乙醇或丙酮)中,而不溶于水,从而使色素 从生物组织中脱离出来。
• ②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 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也不同,溶解度高的
• (3)实验成功的关键:
• ①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含有较多色 素。
• ②研磨要迅速、充分。叶绿素不稳定,易 被活细胞内的叶绿素酶水解。充分研磨使 叶绿体完全破裂,提取较多的色素。
否因降解而减少,某些色素是否吸收光谱
• (3)从预留的叶片中挑选出足量的、份量相 等、大小相近的已变黄的叶片和尚未变黄 的叶片为实验材料,在相同条件下,再次 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测定和记录 结果,比较这两种叶片各种色素的组成及 含量后,得出结论。
• 【题后反思】 本题主要考查色素提取与 分离实验的相关问题,解答本题应突破以

(1)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
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在
滤纸上出现了四条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
绿色的色素带为________。
• (2)该同学改变层析液组成后继续进行实验, 滤纸条上只出现了黄、绿两条色素带。他用 刀片裁出带有色素带的滤纸条,用乙醚分别 溶解条带上的色素,浓缩后用一分析仪器检 测,通过分析色素溶液的________来判断条 带的色素种类。
• (3)实验结束几天后,乙、丙两同学发现部分 预留叶片已变黄。乙同学认为这是由叶片中
• 思维提示 本题考查验证生物学事实、正 确分析和处理实验现象及结果等基本实验
能力,同时考查了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 探究的能力。(1)叶绿体中四种色素及其颜 色分别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 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2)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不同。据此可用光 谱分析仪来判断色素的种类。(3)通过设计 对照实验来探究发黄的叶片中某些色素是
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 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或阳因光 小 白 鼠 呼
• 3 . 1779 年 , 荷 兰 科 学 家 英 格 豪 斯 证 明 了
在更新空气中不可缺少O。2和CO2
• 4.1785年,随着空气组成成分的发现,人们 才 明 确 绿 叶 在淀光粉下 放 出 和 吸 收 的 气 体 分 别
• 1.(2009·安徽理综)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 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
基质中
•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 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
成的
• 解析 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


• 6 . 1939 年 , 美 国 科 学 家 鲁 宾同和位素卡标门记 利 用
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7.20世纪40年代 技术最终C探O明2 了

美中国的科碳学在家光卡合有尔作机同文物用位素,中标利转记化用

中碳的途径。
类囊体薄膜上 色素
叶绿体基质中
2C3

①光反应中产生的[H]与细胞呼吸中
双于 层薄膜膜,上内 部 的 基 粒 是
类囊体
• 由薄膜上 叶绿堆体基叠,质而中与成光的合。作用有关的酶分
布在
光合作用



• 3.功能:进行
的场所。
• 1 . 直 到 18 世 纪 中 期 , 人 们 一土直壤以中的为水分只 有 是植物建造自身的原料。
• 2.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
• b.称取绿叶过少或加入无水乙醇过多,色
• 3.各色素带的宽度、位置、距离及其原因
• (1)从色素带的宽度知色素含量的多少依次 为: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
• (2)从色素带的位置知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 大小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 (3)在滤纸上距离最近的两条色素带是叶绿 素a与叶绿素b,距离最远的两条相临色素带 是胡萝卜素与叶黄素。

①暗反应有光无光都能进行。若光
反应停止,暗反应可持续进行一段时间,
但时间不长,故晚上一般认为只进行呼吸
作用,暗反应不进行。
• ②相同时间内,若光照和黑暗间隔处理比 •一直光图照1表的示有光机合物作积用累部多分,过因程为的[H图]、解A,TP图2 基表本示不改积变累光,照利后用,充与分光;合但作一用直有光关照的会五造碳 成化[H合]、物A和T三P的碳积化累合,物利在用细不胞充内分的。变化曲线。 根据图回答:
• 1.绿叶中色素的提 取和分离
• (1)无提水取乙醇: 绿 叶 中 的 色素能够溶液在有机 溶剂中,因此可用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 (2)分离:不同的色素层析在液
中的溶解度不
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
反之则慢。
• (3)实验橙结蓝黄绿色果色、:黄色滤、纸蓝条绿色上、呈黄绿现橙色黄四色条色素带, 自上而下颜色依次
• ③滤液细线不仅要求细、直,而且要求含 有较多的色素,所以要求待滤液干后再画 2~3次。

1.图示仅表明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
光的吸收量较大,对黄绿光区的吸收量较
少,并非不吸收;而类胡萝卜素的曲线也
仅表示对蓝紫光的吸收量较大,对其他光
吸收量较少。
• 2.色素提取液呈淡绿色的原因分析:
• a.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
产生的[H]并不是同一种物质。
• ②暗反应有光、无光均可进行,但需要光 反应提供的[H]和ATP,因此在暗处,暗反 应不能长时间进行。
糖类
的• 数1量. 光 合 作 用 强 度 : 植 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 合作二用氧制化碳造浓度
• 。 光照的长短与强弱
• 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的外界因素

、土
• 1.探究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