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

(完整版)《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实验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中的基本实验,加之此节是生物三大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的核心内容。

所以在展开光合作用的相关学习内容之前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的动手操作完成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学习,增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和学习光合作用的兴趣,也为后续光合作用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并以此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我所带的是职业中学的体育班,全班29位学生,其中只有3名女同学,以男生居多的这个班级学生学习的重视度,自觉性都比较差。

而且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文化课的底子薄,对课堂教学兴趣不浓厚。

但学生比较好动,具有很大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往往他们对实验课具有很高的兴趣,这样对开展生物实验课很优势。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探索叶绿体有色素的种类。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和技能。

(2)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相互交流的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情感态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索的欲望和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关心爱护绿色植物,关心发展农业的意识,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四、重点难点:重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难点: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和色素的提取。

五、实验原理:提取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中,所以可以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当没有丙酮时,也可以用其他有机溶剂替代,如酒精。

分离原理:分离色素的方法叫纸层析法。

分离色素与色素的溶解度有关,而与色素的浓度、含量无关。

因为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虑纸条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将各种色素分开。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教案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教案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教案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抽取和拆分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 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

中。

故要抽取色素,必须毁坏细胞结构,毁坏叶绿体膜,并使基粒片层结构轻易与有
机溶剂直奔
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中的色素存有四种,相同色素在层析液(脂溶性弱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同,因而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三、材料用具
取新鲜的绿色叶片、定性滤纸、烧杯、研钵、漏斗、纱布、剪刀、小试管、培养皿、
毛细吸管、量筒、有机溶剂、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二氧化硅、
碳酸钙。

四、实验过程(见到书P54)
1.提取色素:
2.制取滤纸条:
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

(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4.观测:
层析后,取出滤纸,在通风处吹干。

观察滤纸条上出现色素带的数目、颜色、位置和
宽窄。

结果是:4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
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五、探讨
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接触到层析液?
2.抽取和拆分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就是什么?。

5-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教案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5-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教案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5.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一、教材地位分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供应》中的教学内容。

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光合色素是光合作用发生所必须的物质,本实验安排在光合作用的讲解之前,既突出了生物实验及其实验基本技能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基础性地位,也能让学生在实验中感知色素的存在,为学生后面学习光合作用过程做了较好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物和化学知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1.掌握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组成、颜色。

2.掌握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也形成善于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提取色素和分离色素的具体操作。

教学难点: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和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例如绿叶的选择和研磨,滤纸条的制备以及滤液细线的画法等)。

五、实验原理:色素的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色素的分离:分离色素的方法叫纸层析,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虑纸条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将各种色素分开。

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结合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自习课上已经对本实验内容有了初步的学习和理解,通过批阅导学案,学生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研磨时所用到的各化学药品的作用还不能熟悉并掌握。

2.画滤液细线时,应以细、直、颜色浓绿为标准,重复画线时必须等上次画线干燥后再进行并重复2-3次。

其目的理解不透彻。

3.层析时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对其原因没有深刻认识。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实验目的:1.了解叶绿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及色素的特性。

2.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学会使用色谱技术分离和检测绿叶中的不同色素成分。

实验器材与试剂:1.绿叶样品(如菠菜叶、银杏叶等)2.无水酒精3.丙酮4.苯5.乙醚6.高锰酸钾溶液7.丙酮对氯硝基苯溶液8.醋酸乙酯9.硅胶10.涂片11.显微镜12.色谱纸13.毛细管实验步骤:1.提取叶绿素:a.取适量的绿叶样品,将其切碎并加入试管中。

b.加入适量的无水酒精,使其完全浸泡叶片,并用研钵研磨均匀。

c.将混合液倒入漏斗中,放置于试管架上,用滤纸过滤。

d.收集得到的滤液,即为含有叶绿素的提取液。

2.色素分离:a.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白酒精、丙酮和苯。

b.向每个试管加入适量的提取液,轻轻摇晃,观察色素的溶解情况。

c.记录下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3.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叶绿素:a.准备好薄层色谱板,用铅笔标记出起始线和标记线。

b.在标记线上分别用吸管取三种不同的溶液,分别是高锰酸钾溶液、丙酮对氯硝基苯溶液和醋酸乙酯。

c.将色谱板放入试管中,保持试管中有一定的溶液,但不接触到底部。

d.将试管盖上,使其在试管腔内渗透蒸发。

e.取适量的叶绿素提取液,滴于色谱板上起始线附近。

f.当色素溶液到达标记线时,取出色谱板,用显影剂将色素显影出来。

g.观察色素分离情况,并记录下结果。

4.用色谱技术检测叶绿素:a.取适量的叶绿素提取液,加入毛细管。

b.将毛细管的一端放入色谱纸上,留意液面的高度,使其保持在色谱纸上。

c.观察色谱纸上色素的分离情况,并进行记录。

d.将色谱纸放置于溶剂中,使溶剂从色谱纸底部渗透上来,观察色素的运动情况。

e.记录下色素的行程距离。

实验结果:1.通过观察不同溶剂中叶绿素的溶解情况,发现丙酮是最佳的提取溶剂。

2.使用薄层色谱法成功将叶绿素分离,并观察到不同色素的相对位置。

3.通过色谱纸上的行程距离,了解叶绿素的迁移速度。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绿叶中色素的类型和作用;2.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原理;3.学会使用色谱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教学内容:1.绿叶中色素的类型和作用;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原理;3.色谱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通过让学生观察绿叶的颜色和在光照下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绿叶中的色素的作用及分类。

Step 2:介绍绿叶中色素的类型和作用1.讲解绿叶中的主要色素类型,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2.解释这些色素在光合作用和抗氧化方面的作用。

Step 3: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原理1.介绍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方法:醇提法;2.解释醇提法的原理,即利用醇溶性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Step 4: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1.给学生分发实验材料,包括绿叶样品、酒精、滤纸、试管等;2.指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a.将绿叶样品切碎并放入试管中;b.加入适量的酒精,覆盖绿叶样品;c.用滤纸盖住试管口,待一段时间;d.将酒精溶液转移到另一个试管中。

Step 5: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1.让学生观察提取液的颜色;2.引导学生思考提取液中的颜色与绿叶中的色素的关系,并分析提取液中可能存在的色素类型。

Step 6:色谱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1.介绍色谱法的原理和步骤;2.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色谱法实验,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色素进行分离;3.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

Step 7:总结和讨论1.由学生总结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2.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Step 8: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分析。

教学评估:1.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评价其操作能力;2.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评估其实验结果和分析能力;3.通过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一、引言绿叶中的色素是植物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它们起着光合作用和保护叶片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让学生了解色素的性质和提取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实验目的1.了解绿叶中的色素成分和功能。

2.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方法。

3.掌握色素的分离方法和分析技术。

三、实验原理1.绿叶中的主要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等。

2.色素的提取方法一般采用溶剂抽提法,通过溶剂的选择和提取条件的控制,可以实现对不同色素的选择性提取。

3.色素的分离方法主要有色谱法、电泳法和薄层色谱法等,其中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常用且简单易行的分离方法。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收集新鲜的绿叶样品,并将其切碎备用。

2.色素提取:将切碎的绿叶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酒精,用研钵和杵搅拌均匀,使色素溶解于酒精中。

3.过滤提取液:将提取液过滤,去除杂质,得到含有色素的溶液。

4.薄层色谱法分离:将提取液均匀地吸附在薄层色谱板上,将色谱板放入溶剂槽中,使溶剂慢慢上升,观察色素在色谱板上的分离情况。

5.色素分析:观察色素分离的结果,测量各色素的Rf值,计算色素的相对迁移率。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观察色素分离的结果:根据色素在色谱板上的迁移情况,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斑点,表示不同的色素分离出来了。

2.测量Rf值:通过测量色素的迁移距离和溶剂前进距离,计算色素的Rf值。

Rf值是色素的相对迁移率,可以用来判断色素的亲疏水性质。

3.分析色素的成分:根据不同色素的Rf值,可以初步判断色素的成分和性质。

六、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溶剂和强酸强碱。

2.实验时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数据的记录。

3.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仪器和玻璃器皿。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绿叶中的色素,并通过测量Rf值初步分析了色素的成分和性质。

本实验不仅加深了对色素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高中生物_《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教学课题: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通过实验结果分析,理解各药剂在实验中的作用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技能目标(1)合理组织语言,描述实验现象,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对实验现象相互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实验课,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志向。

实验重点与难点:重点:初步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素中色素的方法、探索叶绿素色素在滤纸上层析的情况。

难点:分离叶绿体色素中绿叶细线的画法。

教学用具:幼嫩、鲜绿的菠菜叶剪刀、天平、研钵、药勺、量筒、玻璃漏斗、脱脂棉、试管、棉塞、试管架、干燥的定性滤纸条、铅笔、直尺、盖玻片无水乙醇、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教学方法:师生合作(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导入新课以一片绿色的叶子为例,引入对绿叶中色素的种类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必做实验(按课本P97要求操作)选做实验(各小组根据提供的材料自愿选作一些补充实验)成果展示利用多媒体展台展示优秀小组的纸层析结果,并进行评价。

实验反思交流小组讨论总结叶绿体的结构通过观察叶绿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认识叶绿体的基本结构以及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材料用具四、实验步骤1、提取色素剪称研滤2、制备滤纸条3、画滤液细线细、直、齐重复4、分离色素滤液细线不能没入层析液学情分析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高一学生进入高中不久,经过半学年在学习锻炼,抽象思维有所提升,羞涩保守渐渐退去能踊跃发言,喜欢跟老师合作,不同年龄学生注意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也不同。

还有不同年龄学生的感兴趣特的话题不同,教师一方面要尽量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又要适当引导不能一味屈尊或者迁就学生的不良兴趣。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初四学生生物学习空白,再加上本校生源属于张店地区末尾,学生掌握的基础生物学知识不强、生活经验不足,本课主要探究验证色素在提取和分离,通过课前课后环节补充这些知识经验。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案表格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案表格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

2.熟练掌握实验器材的使用,高效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3.提升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

二、实验教学原理绿叶中的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这些色素的化学结构差异显著,因此在层析过程中的移动速度各异,得以分离。

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如丙酮)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接着利用层析法将各类色素分离。

三、实验教学步骤1.实验材料准备:新鲜绿叶(如菠菜叶)、研钵、滤纸、层析柱、有机溶剂(如丙酮)、烧杯、玻璃棒等。

2.色素提取:将绿叶剪碎后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有机溶剂进行研磨,使色素充分溶解在溶剂中。

3.过滤操作:将研磨后的溶液倒入滤纸上,过滤掉残渣,获取含色素的滤液。

4.层析过程:将滤液滴加至层析柱顶部的滤纸上,开启层析液,观察色素的分离过程。

5.色素收集:收集层析柱下端的滤液,观察并记录各色素的颜色和位置。

6.结果观察与分析: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各色素的颜色和位置,并进行详细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研究分析各色素在层析中的移动速度,得出结论。

探讨不同绿叶中色素的组成和含量是否一致。

五、实验注意事项1. 使用有机溶剂时要特别小心,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蒸汽。

2. 在层析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顺利进行。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提高观察、分析、总结能力,为今后深入学习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实验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
洛阳外国语学校
索世英
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新课标提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实验设计通过让学生预习教材→提出质疑(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合作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来学习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促使学生分工合作,丰富学生的经验系统。

二、教材分析
《叶绿体重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4章第2节《光合作用》第1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色素的种类和功能、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提取、分离色素的实验方法。

本节内容是对第3章细胞结构知识的提升,又是后面学习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的基础。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本部分知识的要求是能分析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形成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简述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要求教师能直到学生做好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探究性实验,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应该组织部分学生参与叶绿素吸收光谱的实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
(1)通过“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2)通过质疑、创新设计、小组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和谐知识与生产实践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热爱;借助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分析,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借助实验的自我评价,形成生命科学的价值观,能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四、重点难点:
重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难点: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和色素的提取。

五.实验原理:
①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用丙酮、无水
乙醇等能提取色素。

②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

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子量
小的溶解度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所以用层析液来分离四种色素。

六、实验材料:幼嫩、鲜绿的菠菜叶片
七、课前预习,提出疑问
1、色素的提取
1)、石英砂、碳酸钙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2)、加入丙酮(无水乙醇)的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要迅速、充分研磨?
4)、为什么必须及时用棉塞塞紧试管口?5)、为什么色素会在滤纸条上分离?6)、为什么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二个角?7)、为什么滤液细线越细、越直越好?8)、为什么画滤液细线需要重复2-3次?9)、为什么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10)、为什么烧杯要盖培养皿?
八:实验讨论:(分小组)
1、石英砂、碳酸钙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2、加入丙酮(无水乙醇)的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要迅速研磨?
4、为什么必须及时用棉塞塞紧试管口?
5、为什么色素会在滤纸条上分离?
6、为什么将干燥的滤纸的一端剪去二个角?
7、为什么滤液细线越细、越直越好?
8、为什么画滤液细线需要重复2-3次?
9、为什么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10、为什么烧杯要盖培养皿?
九、尝试设计新的实验方案
问题一:在实验中如果缺少直尺、铅笔、毛细吸管,怎样做才能画一条细且直的滤液细线?请设计一个方案.
问题二:用圆形滤纸代替滤纸条做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如何设计方案?
问题三:设计用不同的层析液来分离色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