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叶绿体中的色素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解析
2024高考题分类训练(生物)专题六 光合作用

专题六光合作用题组一一、选择题1. [2023全国乙理综,6分]植物叶片中的色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 氮元素和镁元素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重要元素B.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上C. 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类胡萝卜素溶液,其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有吸收峰D.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慢[解析]叶绿素由C、H、O、N、Mg组成,A正确;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B正确;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类胡萝卜素溶液,其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有吸收峰,C正确;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D错误。
2. [2023湖北,2分]高温是制约世界粮食安全的因素之一,高温往往使植物叶片变黄、变褐。
研究发现平均气温每升高1℃ ,水稻、小麦等作物减产约3%∼8%。
关于高温下作物减产的原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 呼吸作用变强,消耗大量养分B. 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有机物合成减少C. 蒸腾作用增强,植物易失水发生萎蔫D. 叶绿素降解,光反应生成的NADH和ATP减少[解析]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气温升高,植物呼吸作用增强,消耗的有机物增多,造成农作物减产,A正确;温度升高,可能导致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降低,光合作用强度降低,有机物合成减少,B正确;温度升高,蒸腾作用增强,植物易失水萎蔫,从而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造成减产,C正确;据题干信息可知,高温使叶片变黄、变褐,推测高温导致叶绿素降解,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减少,NADH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D错误。
3. [2022湖北,2分]某植物的2种黄叶突变体表型相似,测定各类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单位:μg⋅g−1),结果如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植株类型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野生型 1 235 519 419 4.19突变体1 512 75 370 1.59突变体2 115 20 379 0.36A. 两种突变体的出现增加了物种多样性B. 突变体2比突变体1吸收红光的能力更强C. 两种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含量差异,是由不同基因的突变所致D. 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大幅下降可导致突变体的叶片呈黄色[解析]野生型、突变体1、突变体2属于同一物种,两种突变体的出现增加了遗传多样性,未增加物种多样性,A错误;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由表可知,突变体2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比突变体1的少,故突变体2比突变体1吸收红光的能力弱,B错误;两种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含量存在差异,有可能是不同基因突变所致,也有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所致,C错误;野生型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为4.19,叶绿素含量较高,叶片呈绿色,突变体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大幅下降,叶绿素含量较少,叶片呈黄色,D正确。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光合作用的色素及其探究历程(含解析)

光合作用的色素及其探究历程练习题1.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液泡中紫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
以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为材料,下列实验无法达到目的的是()A.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素带C.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2.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3.下列科学家的经典研究中,采取了同位素标记法的是:()①恩格尔曼发现光合作用的部位②梅耶指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③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水④卡尔文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4.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示意图。
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A.1∶2B.8∶9C.2∶1D.9∶85.下列有关科学家探索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A.与黑藻相比,水绵更适宜用作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B.金鱼藻是水生植物,用作探究光合作用产物是O2时,利于收聚气体C.卡尔文利用小球藻,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的途径D.银边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产物是淀粉时,不用脱色可直接加碘液使叶片边缘变蓝色6.如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小时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
下列的结论中正确的有()①光合作用需要CO;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放出2O2;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四项B.三项C.二项D.一项7.将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置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其中一块叶片,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显色,下列有关对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Y和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的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B.W和X两部分的对照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素C.X和Y两部分的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D.该实验后的结果显示出X为蓝色、Y为棕黄色8.经过饥饿处理的一叶片(在黑暗中放置一天)中部的叶脉切断,给予光照2小时,经处理加碘后镜检发现,叶片切口近叶柄部蓝色较深,而叶片切口近叶尖部蓝色较浅,其原因是() A.切断了叶脉,阻断了水分的运输B.切断了叶脉,阻断了CO2的运输C.切断了叶脉,阻断了有机物的运输D.切断了叶脉,影响了上部细胞的呼吸作用9.1864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萨克斯把紫苏先在暗处放置12 h,然后将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遮住(见下图)。
2016生物1习题:第5章 第19课时 叶绿体中的色素 含解析

第19课时叶绿体中的色素[目标导读] 1。
阅读教材P87~88实验内容,简述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结合图5-9、5-10,掌握色素的种类和功能。
[重难点击] 1.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
色素的种类和功能.一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植物的光合作用离不开光能,光能的捕获离不开色素.阅读教材P87~88内容,尝试“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实验原理(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如丙酮或无水乙醇)中,可以用其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2)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因而色素就在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
2.实验步骤分析(1)提取色素时,加入研钵内的物质:A.二氧化硅少许,作用是使研磨充分;B.碳酸钙少许,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C.丙酮或无水乙醇15 mL,作用是溶解色素。
(2)过滤时,用滤纸过滤叶片匀浆,将汁液收集在小试管中,及时用胶塞将试管口塞紧.(3)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的作用是防止色素带不整齐,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细、齐、直,还要重复画几次。
(4)色素分离时,加盖的目的是防止层析液挥发;关键应注意层析液不要没及滤液细线,否则滤液细线会被层析液溶解,不能分离. 3.实验结果色素带的宽窄代表了色素含量的多少,色素扩散的速度和溶解度成正比4.某实验小组得到的色素提取液颜色过浅,可能的原因是:(1)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2)称取绿叶过少或加入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溶液浓度小。
(3)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部分被破坏.归纳提炼1.色素提取实验的注意事项加入丙酮后,要进行迅速、充分地研磨,迅速研磨可以防止溶剂挥发,充分研磨是为了使更多的色素溶解在溶剂中.2.色素种类种类叶绿素叶绿素a蓝绿色3/4叶绿素b黄绿色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橙黄色1/4叶黄素黄色1.如图表示某同学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装置,据图回答:(1)该实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法,应将提取到的滤液滴在a、b中的____处,向培养皿中倒入________,棉线灯芯下端应____________中.(2)实验结果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如图),则1、2、3、4四条带依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采用的实验材料是秋季的黄叶,四个圆中颜色明显变浅的是__________。
2022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复习 第10讲 光合作用 夯基提能作业本 Word版含解析

第10讲光合作用A组基础题组考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与结构1.(2022吉林通化通钢一中第一次月考,19)叶绿体中色素的分别过程中,在滤纸条上集中速度最慢的色素及其主要吸取的光是( )A.叶绿素a,蓝紫光B.叶绿素a,红光和蓝紫光C.叶绿素b,蓝紫光D.叶绿素b,红光和蓝紫光2.(2022海南单科,6,2分)下列关于生长在同一植株上绿色叶片和黄绿色叶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叶片都能吸取蓝紫光B.两种叶片均含有类胡萝卜素C.两种叶片的叶绿体中都含有叶绿素aD.黄绿色叶片在光反应中不会产生ATP3.(2021课标Ⅱ,2,6分)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取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取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取绿光4.(2022课标全国Ⅱ,4,6分)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取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取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5.(2022河南八市重点高中一模,9)为争辩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B.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Ⅰ<Ⅱ<Ⅲ<ⅣD.色素分别过程中假如滤液细线触及石油醚,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考点二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6.(2022黑龙江大庆试验中学开学考,5)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①叶绿体基质②类囊体薄膜③线粒体基质④线粒体内膜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7.(2022海南单科,10,2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和光照会影响CO2的同化速率B.光合作用中O2的产生发生在光反应阶段C.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不参与暗反应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利用CO2和H2O合成糖8.(2022四川理综,1,6分)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肯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O2的产生B.H2O的生成C.[H]的消耗D.ATP的合成9.植物叶片中有一种酶,是叶片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其功能是催化反应C5+CO2→2C3。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光合作用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同步训练(附答案)(第1课时)

第二节光合作用第一课时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1.在日光下,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A.大量吸收绿光B.等量吸收不同波长的光C.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绿光D.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2.黑暗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幼苗缺少的光合色素有A.叶绿素a与叶绿素bB.叶绿素a与叶黄素C.叶绿素b与胡萝卜素D.叶绿素a与胡萝卜素3.下图为叶绿体结构的示意图,叶绿体色素分布在A.①B.②C.③D.④4.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色素带最宽的是A.叶绿素a B.叶绿素bC.胡萝卜素D.叶黄素5.下图做色素层析分离的正确装置是6.(2009广东高考理科基础)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4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按下表进行实验,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注:“A.①B.②C.③D.④7.某同学在做色素分离实验时,发现滤纸条的色素带有重叠现象,其原因可能是A.滤液过少B.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C.层析液过少D.滤纸条没经干燥处理8.从高等植物叶片中分离出4种光合色素,其中呈橙黄色的是A.叶绿素a B.叶绿素bC.胡萝卜素D.叶黄素9.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入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
试回答:(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人教版必修1对点训练:5.4.1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Word版含解析

第22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目标导航 1.说出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一、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1)提取: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这两类色素都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以用____________等有机溶剂提取。
(2)分离:这些色素在层析液中的__________不同,它们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__________也不同,溶解度______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______;反之则慢。
这样,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2.实验步骤3.实验结果滤纸条上出现的四条不同颜色的色素带,如图所示:二、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1.分布:主要分布在植物的________细胞内。
2.形态:扁平的________或________。
3.结构4.功能: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5.叶绿体功能的验证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极细光束照射→好氧细菌集中于叶绿体被光束照射的部位完全曝光→好氧细菌分布于 所有受光部位⎭⎪⎬⎪⎫水绵好氧细菌(2)实验结论①__________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②O 2是由__________释放的。
知识点一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下图表示“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材料和用具。
据图作答。
(1)图①放入研钵内的物质:A.____________10 mL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少许,作用是研磨得更充分;C.__________少许,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糨糊状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中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________________。
(3)③剪去两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
5.4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doc

专题练习1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1.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片表现绿色是由于叶片中色素吸收了绿光B. 加入碳酸钙粉末有助于研磨更充分C. 提取色素时,采用70%酒精比用无水酒精更经济、效果更佳D. 分离色素中滤纸条上最宽色素带表现为蓝绿色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O 2的产生停止B. CO 2的固定加快C. ATP/ADP 比值下降D. NADPH/NADP +比值下降3.细胞中糖类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222CH O +O CO H O+−−→+←−−①②()能量 A. 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 中B. 过程①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C. 过程②产生O 2中的氧来自H 2O 和CO 2D. 过程②中储存的能量来自ATP 和NADPH 中的化学能4.叶绿体成分及其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B. 相对于夏天,秋冬季节的银杏落叶中叶绿素含量降低C. 叶绿体通常为椭球形,位置固定,便于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D. 光能在叶绿体基质中转化为ATP 和NADPH 中活跃的化学能5.如何使作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现代化农业生产中提高作物产量的根本问题。
下列措施不能有效提高光能利用效率的是( )A .阴雨天气提高温室中的CO 2浓度B .将玉米与大豆混合种植C .为农作物补充镁元素,保证叶绿素的含量D .合理灌溉,使植株保持挺拔6.如图表示某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第6题图) (第7题图)A. 图中的叶肉细胞呼吸释放的CO 2量大于光合作用固定的CO 2量B. M 中NADPH 的运动方向是从叶绿体的类囊体到叶绿体的基质C. M 、N 都能产生ATPD. 真核细胞中都含有M 、N ,原核细胞中都不含M 、N7.如图表示某种植物在最适温度和0.03%的CO 2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合成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若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
光合作用试题答案

必修1 第5章第4节(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答案:D解析:无光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酶催化,而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合成叶绿素必须有Mg、N等元素;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仅有叶绿素不能完成光合作用全过程。
2. 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是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部分转化成ATP中的能量,ATP直接用于细胞的生命活动,因此细胞呼吸的意义之一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植物制造更多有机物,但同时细胞呼吸也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的前提。
3. 答案:C解析:H2S的分解发生在光反应阶段;绿硫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H2S的分解与H2O在光下分解类似,可以推测H2S的分解可能会产生[H]和单质S;H2S分解产生的[H]参与暗反应,因此H2S的分解与葡萄糖等有机物的合成有关系。
4. 答案:D解析:钟罩内氧气的量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由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因此钟罩内二氧化碳的量不会发生变化;该光照强度下植物体内没有有机物的积累,植物不能正常生长,要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应增大光照强度;氧气的量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植物体内所有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产生的氧气总量等于所有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和不含叶绿体的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利用的氧气总量,C说法正确。
5. 答案:A解析:油菜为油料作物,在种子的成熟过程中,大量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甲代表脂肪,乙代表糖类,若在萌发时,甲、乙表示的物质则刚好相反。
6.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中[H]来自水的光解,用于暗反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H]来自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分解,用于与氧结合生成水。
7. 答案:C解析:当光照强度从5 klx增强到7 klx,再由7 klx增强到8 klx时,CO2的吸收量增加,其被固定合成的C3增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叶绿体中的色素(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哪组是影响叶绿体色素分离效果的关键因素()①选取植物②研磨③过滤④画滤液细线⑤层析时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⑥观察色素带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⑥2.在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研磨绿叶不需要加入()A.乙醇B.碳酸钙C.二氧化硅D.层析液3.利用新鲜的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滤液经层析后,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分布顺序是()4.关于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提取液中的不同色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快C.层析液使色素溶解后因扩散速度不同而彼此分离D.阳光的照射使各种色素能彼此分开5.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叶绿体中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可看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排在最外的一个呈()A.蓝绿色B.黄绿色C.黄色D.橙黄色6.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D.胡萝卜素在滤纸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7.用有机溶剂提取、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不.能证实的是()A.叶绿体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B.在层析液中叶绿体色素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C.在光下叶绿体色素主要反射绿光和黄光D.叶绿体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8.红枫是一种木本观赏植物,在生长季节叶片呈红色。
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红枫叶片不含叶绿素B.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吸收了红光C.红枫叶片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D.液泡中的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二、非选择题(共26分)9.(14分)下图表示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材料和用具。
据图回答:(1)图中步骤①加入研钵内的物质:A________10 mL,作用是________;B________少许,作用是使研磨得充分;C________少许,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步骤③剪去两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________。
(3)图中步骤④中关键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素带最宽的是________________,扩散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
10.(12分)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
试回答:(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选A要选取叶绿素含量高的植物叶片,研磨要充分,得到的色素多,滤液细线不要触及层析液,才能达到满意的分离效果。
2.选D研磨叶片是为了提取叶绿素,无水乙醇可溶解色素,加二氧化硅可使研磨充分,加碳酸钙是为了防止研磨时叶绿素被破坏。
而层析液是用于分离色素的,在提取时不需加入。
3.选B由于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不同,造成其扩散速度不同。
溶解度最大的是胡萝卜素,它扩散的距离最远,其次是叶黄素,而叶绿素的溶解度小,所以叶绿素a 和叶绿素b分别扩散在第三和第四条色素带上。
4.选D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各不相同,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快,溶解度低的色素扩散得慢,因而四种色素彼此分离。
色素的分离与阳光照射无关。
5.选D因为呈橙黄色的胡萝卜素扩散的速度最快,因此排在最外一圈。
6.选C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由于叶绿素含量比胡萝卜素多且叶绿素呈现绿色,所以,提取液呈现绿色。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如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扩散得最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如叶绿素b。
A选项中未见色素带,其原因可能是操作失误,因为即使是黄化叶片也应该有色素带,主要是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7.选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原理是叶绿体色素可以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并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的不同,使叶绿体中色素在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
最终分离出4条色素带: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
因叶绿体色素对绿光和黄光的吸收量很少,故在光下叶绿体色素主要反射绿光和黄光。
但是该实验不能证实叶绿体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8.选C红枫叶片中含有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叶片呈红色是因为液泡中含有色素,液泡中的色素是不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的。
9.解析:(1)研磨时需要加入3种物质,10 mL无水乙醇,作用是溶解色素,二氧化硅可以增大摩擦力,使细胞和叶绿体破碎;细胞研磨破碎后,会溢出有机酸,为防止叶绿素中的镁被氢取代,破坏叶绿素,研磨时需加入少许碳酸钙中和有机酸。
(2)剪去两角的作用是防止两边色素扩散过快。
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细、齐、直。
(3)层析时的关键是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否则,滤液细线会被层析液溶解、不能分离。
4种色素溶于层析液中,因溶解度的差异,造成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由于层析液有毒,而且可以挥发,所以要加盖。
色素带的宽度是由各种色素含量不同造成的,含量越多,色素带越宽,一般植物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最多,所以叶绿素a色素带最宽。
扩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萝卜素,在色素带的最上一层。
答案:(1)无水乙醇溶解色素二氧化硅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2)防止色素带不整齐细、齐、直(3)层析液不要没及滤液细线防止层析液挥发叶绿素a胡萝卜素10.解析:观察表中A、B、C三个研钵的处理与结果的关系。
(1)因为A中未加CaCO3,使其中的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所以溶液颜色为黄绿色。
(2)B中加入了SiO2和CaCO3,研磨出的叶绿素等色素不能溶解于蒸馏水中,故溶液几乎无色。
(3)C中加入了SiO2和CaCO3,研磨出的叶绿素等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酒精中,故溶液为深绿色。
答案:(1)黄绿色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2)几乎无色叶绿素不溶于水(3)深绿色大量叶绿素溶于乙醇中课时跟踪检测(十九)细胞的分化(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图所示的细胞类型转换过程为()A.细胞融合B.细胞生长C.细胞分裂D.细胞分化2.在细胞分化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蛋白质种类比未分化前增加C.蛋白质的数量不改变D.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3.白血病可通过移植骨髓来治疗,因为骨髓可为患者提供()A.白细胞B.神经干细胞C.胚胎干细胞D.造血干细胞4.对于白血病患者,目前较为成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骨髓移植。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正常人的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来产生正常的白细胞,从而使病人的生理机能恢复正常。
则在造血干细胞形成白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两个过程。
()A.先细胞分裂,后细胞分化B.先细胞分化,后细胞分裂C.先细胞融合,后细胞分裂D.先细胞融合,后细胞分化5.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D.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6.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B.细胞分化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C.随着细胞分化的进行,细胞中遗传物质种类会发生改变D.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保持着全能性7.用甲母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与乙母羊的卵细胞的细胞质组成一个细胞,培育成功了“多利”羊。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这个乳腺细胞核内含有该物种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C.“多利”羊的特征与乙母羊几乎相同D.“多利”羊的特征与甲母羊几乎相同8.干细胞移植现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临床新技术。
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B.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存在差异C.胰腺组织微环境造成骨髓干细胞基因丢失,分化成为胰岛样细胞D.胰腺组织微环境对骨髓干细胞分化无影响,分化是由基因决定的9.下列关于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B.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C.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逐渐减少10.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
对右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a过程表示干细胞能自我更新B.b、c过程表示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C.a、b、c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D.b过程形成的细胞直接组成器官,可供器官移植使用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20分)1958年,美国科学家将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进行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请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1)过程②取出的根韧皮部细胞在体内时能否进行细胞分裂?________。
是否具有全能性,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③在生物技术中称为________,此过程细胞所发生变化称为____________,由单个细胞形成细胞团需经过________________过程。
(3)过程④由细胞团形成胚状体要经过________过程,其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的成功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