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以及光合作用的过程学案

合集下载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案)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案)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案【教学内容】通过课堂学习、动手操作,运用逻辑思考,推论所用方法,掌握叶绿体的色素构成及其特征,并由学生设计实验与操作,掌握其基本操作方法,探究不同的分离方法对于实验效果的影响。

【教学目标】1. 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组成、颜色及纸层析法的原理。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掌握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

3。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根据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推出结论。

【实验原理】1.叶绿体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素中的色素.2.纸层析法: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这样,几分钟之后,叶绿体中的色素就在扩散过程中分解开来。

【概念分析】概念地位:光合作用→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过程主要概念:叶绿体的色素由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构成【实验重点与难点】重点:初步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探索叶绿体中色素在滤纸上层析的情况.难点:掌握滤液细线的画法。

【教学用具】新鲜绿色叶片、滤纸、研钵、漏斗、滤纸、毛细管、剪刀、试管、量筒、层析液、无水乙醇、石英砂、碳酸钙【教学方法】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合作(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堂课,一开始教师以新奇的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用生活中常见的枯叶和新叶引出叶片中有各种色素,调动学生的热情通过实验来掌握叶绿体色素的构成。

在讲解实验时,通过提问启发的方式,是学生思考并了解试验中需要的仪器,试剂,药品等,并且掌握每种药品的作用;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动手完成基本实验,特别是在滤纸条过程中,教师到各个小组观察并给予指导.除了课本上的基本实验,还让同学自己思考并设计在滤纸条形状不同的情况下,层析效果有何不同的探究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及发散性思维,强化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在整个教授过程中使板书与内容相结合,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完整版)《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

(完整版)《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实验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中的基本实验,加之此节是生物三大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的核心内容。

所以在展开光合作用的相关学习内容之前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的动手操作完成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学习,增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和学习光合作用的兴趣,也为后续光合作用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并以此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我所带的是职业中学的体育班,全班29位学生,其中只有3名女同学,以男生居多的这个班级学生学习的重视度,自觉性都比较差。

而且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文化课的底子薄,对课堂教学兴趣不浓厚。

但学生比较好动,具有很大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往往他们对实验课具有很高的兴趣,这样对开展生物实验课很优势。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探索叶绿体有色素的种类。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和技能。

(2)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相互交流的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情感态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索的欲望和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关心爱护绿色植物,关心发展农业的意识,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四、重点难点:重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难点: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和色素的提取。

五、实验原理:提取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中,所以可以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当没有丙酮时,也可以用其他有机溶剂替代,如酒精。

分离原理:分离色素的方法叫纸层析法。

分离色素与色素的溶解度有关,而与色素的浓度、含量无关。

因为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虑纸条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将各种色素分开。

人教版教学教案第4节 能量之源光合作用导学案

人教版教学教案第4节 能量之源光合作用导学案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堂导学案【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画出叶绿体的结构2、说出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区别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图。

3、能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 学习过程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⑴原理:①色素的提取 。

②色素的分离: 。

②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

③研磨时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 。

④研磨要迅速、充分的原因是 。

⑤过滤后,盛滤液的试管及时用棉塞将管口塞严的目的是 。

⑥制备滤纸条时,要剪去两角的原因是 。

⑦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 。

⑧分离时,一定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2.【课堂探究】探究一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实验流程:【拓展延伸】叶片为什么一般是绿色的?秋天变黄是怎么回事?【跟踪训练1】(2010全国卷Ⅱ改编)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无水乙醇。

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碳酸钙的作用是 。

(2)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滤纸上出现了四条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 。

(3)实验结束几天后,乙、丙两同学发现部分预留叶片已变黄。

乙同学认为这是由于叶片中某些色素降解所造成的,丙同学则认为某些色素含量增加。

根据所学知识,你将如何设计实验来判断两个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探究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萨克斯的实验【思考】1864年,萨克斯如何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2、恩格尔曼实验(1)过程:水绵+好氧菌 (2)结论: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过程能产生 。

3、鲁宾和卡门的实验【思考】鲁宾和卡门的实验用到了什么技术?是否利用了对照实验方法?1.色素提取液颜色太淡的原因?2.画滤液细线应注意什么问题?3.若用圆形滤纸做色素分离实验,应如何设计?结果如何?【问题探究】黑暗、无空气极细光束→好氧菌只分布在 。

完全曝光→好氧菌分布在 。

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以及光合作用的过程教案

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以及光合作用的过程教案

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以及光合作用的过程教案保靖民中高二生物组【教学目标】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教学重点】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4、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教学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教学过程】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师提示。

【自主学习】一、捕获光能的色素1.通过“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得出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2、色素的作用:______________3、叶绿体(1)结构组成:①②③(含有色素)4、(2)功能: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概念:是指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利用______,把________和_______转化成储存着_______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____的过程1、探究历程①直到18世纪中期,人们一直以为只有土壤中的________是植物构建自身的原料②1771年,____________的实验验证:植物可以更新动物呼吸污浊了的空气③1779年,英格豪斯证明了_______和________在更新空气中不可缺少④1864年,萨克斯的实验证实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________⑤1939年,美国的鲁宾和卡门利用_____________证明了_______________⑥20实际40年代,美国的卡尔文,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最终证明了___________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________的途径2、过程总反应式:具体过程:(填空)、 等。

曲线分析n光合速度CO 2浓度 光合速度图2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CO2浓度等的影响。

图1表示一定范围内光合速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达到光饱和以后不再加快。

5-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教案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5-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教案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5.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一、教材地位分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供应》中的教学内容。

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光合色素是光合作用发生所必须的物质,本实验安排在光合作用的讲解之前,既突出了生物实验及其实验基本技能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基础性地位,也能让学生在实验中感知色素的存在,为学生后面学习光合作用过程做了较好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物和化学知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1.掌握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组成、颜色。

2.掌握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也形成善于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提取色素和分离色素的具体操作。

教学难点: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和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例如绿叶的选择和研磨,滤纸条的制备以及滤液细线的画法等)。

五、实验原理:色素的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色素的分离:分离色素的方法叫纸层析,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虑纸条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将各种色素分开。

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结合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自习课上已经对本实验内容有了初步的学习和理解,通过批阅导学案,学生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研磨时所用到的各化学药品的作用还不能熟悉并掌握。

2.画滤液细线时,应以细、直、颜色浓绿为标准,重复画线时必须等上次画线干燥后再进行并重复2-3次。

其目的理解不透彻。

3.层析时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对其原因没有深刻认识。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学案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学案

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学案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学习目标】1.说出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理解“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原理,掌握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基础梳理】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请仔细阅读教材第97~100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1)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______中。

(2)实验用品及作用[连线](3)实验步骤:2.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1)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________不同,________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实验步骤: 二、色素的种类及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请仔细阅读教材第100~101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色素的种类、含量、颜色及吸收光谱[填表] 种类 叶绿素(占____)类胡萝卜素(占____) ____ 叶绿素b _____ 叶黄素 颜色 ______ 黄绿色 ________ 黄色 吸收光谱 主要吸收________ 主要吸收______2.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1)分布:主要分布在植物的________内。

(2)形态:扁平的________或________。

(3)结构: (4)功能: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_的场所。

答案:一、1.(1)无水乙醇 (2)(3)绿色叶片 SiO 2和CaCO 3 无水乙醇 单层尼龙布 棉塞2.(1)溶解度 溶解度高 (2)剪去两角 去角一端1 cm 毛细吸管 待滤液干后 1~2 滤液细线 滤液细线 橙黄色 蓝绿色二、1.3/4 1/4 叶绿素a 胡萝卜素 蓝绿色 橙黄色 红光和蓝紫光 蓝紫光2.(1)叶肉细胞 (2)椭球形 球形 (3)外 类囊体 叶绿体基质 (4)光合作用【易错提示】(1)分离色素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高的,则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越慢( )(2)研磨绿叶时,要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和无水乙醇( )(3)色素分离后,在滤纸条上从上至下的四条色素带分别是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 )(4)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答案:(1)×(2)√(3)×(4)× 绿叶中色素提取分离实验异常现象分析 (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 ①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

5.4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1)- 教案

5.4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1)- 教案

教学课题 Teaching Topic 5.4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1) 教学目标 Teaching Aims1.叶绿体中的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重点 Important Points 1.叶绿体中的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色素的种类、含量和颜色。

教学难点 Difficult Points 1.叶绿体中的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色素的种类、含量和颜色。

教学方法 Teaching Methods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教具使用 Teaching Aids多媒体PPT 、黑板 教学情景设计 Teaching Designs教学内容和教法设计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 Designs课堂互动设计 Interaction Designs对上节课学过的知识进行提问: 1、描述有氧呼吸的过程。

2、描述无氧呼吸的过程。

3、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酒精的分别对应什么生物?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提出问题: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最终能源分别是什么? 由太阳能到被生命活动所利用需要经过哪些过程呢? 投影展示:其中②③过程我们已经学习了,下面我们具体来学习①光合作用。

过渡:展示植物缺少叶绿素的现象学生回忆、思考,要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

学生回答:ATP 、太阳能思考回答学生思考:在植物绿叶中是不是只有叶绿素呢?(通过实验去验证)下列转变需经哪些生理过程才能实现?光能 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直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① ② ③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ATP 合成 ATP 水解引发学生猜想、设问,引入研究主题: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板书课题。

出示教学目标并进行解读通过“导学案”来展示,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

同时要根据考纲的要求对各目标给出具体的记忆层次,并指出重难点。

(一)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阅读教材97-98页,多媒体展示以下问题:1、提取色素和分离色素的原理分别是什么?2、实验的步骤怎样?3、怎样提取色素?提取过程中需加入哪些药品?各自具有什么作用?4、怎样制备滤纸条?5、怎样画滤液细线?6、怎样分离色素?分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什么?为什么?实验过程(给学生播放实验的视频)(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2)制备滤纸条(3)画滤液细线明确本节课的任务目标学生阅读教材、观看视频、思考、讨论并回答。

1-5-4(学案)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

1-5-4(学案)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2.叶绿体的结构【教学重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难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基础知识】一、【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原理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_______________中。

2.分离:根据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_________不同,_________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

因而,色素就会随着_________在_________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二)目的要求1.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2.探究绿叶中含有几种色素(三)材料用具(见P45)(四)方法步骤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1)称取5g绿叶,剪碎,放入_____中。

(2)向研钵中放入少许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再加入10ml__________,进行迅速、充分的研磨。

(3)将研磨液__________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

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2.制备滤纸条将干躁的定性滤纸条剪成长宽略小于试管长与宽的滤纸条,将滤纸条的一端__________,放入试管下端,并在距这一端1cm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

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3ml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察与记录观察试管内滤纸条上出现了几条色素带,以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

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五)实验注意事项1.剪碎叶片研磨时,加少许二氧化硅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_,加碳酸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迅速、充分的研磨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并充分溶解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细胞的能量代谢
第四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复习
【学习目标】:
1.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影响因素、相关实验及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图表、曲线等形式的试题,
2.学习获取信息、理解信息,提高分析、推理、评价及实验探究能力。

【学习重点】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学习过程】
一、知识预览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实验原理: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溶解于_____ 如酒精或丙酮(相似相溶),可以用其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分离的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__________ 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在滤纸上扩散的,其中胡萝卜素在丙酮中的溶解度最高,扩散速度最快,叶黄素和叶绿素a次之,叶绿素b溶解度最低,扩散得最慢。

根据此原理使各色素分离开来。

2、实验步骤分析:
(1)提取色素时,加入研钵内的物质:
A 少许,作用是使研磨充分;
B 少许,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C 或15ml,作用是。

(2)过滤时,要将用过滤,收集到小试管中,用胶塞塞紧试管口。

(3)制备滤纸条时,要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的作用是,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

待滤液后,还要重复画几次。

(4)分离色素时,试管口加塞子的目的是防止;关键应注意一定不要让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这是因为。

叶绿体中色素的性质和功能
(1)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太阳光中的光和光,对光的吸收量很少;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光,对光的吸收量很少。

(2)聚光色素:包括大多数的和全部的、、,这类色素的功能是。

编制:曾德洪审核:彭采勇
(3)反应中心色素:少数不仅能吸收光能,还能接受传递过来的光能,并将光能转变成。

二、合作探讨
问题1:在色素提取时,某实验小组得到的色素提取的颜色过浅,可能的原因是?
问题2:秋季绿叶变黄,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配餐作业】A基础巩固
1、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____________的膜上。

2、下列关于在高等植物细胞内的色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内的色素都可以吸收和传递光能
B、植物细胞内的色素均可参加光合作用C.植物细胞内的色素有四种D.植物细胞内的色素与植物体的颜色有关系3、某同学提取得到叶绿体色素溶液后,取一圆形滤纸,在滤纸中央滴一滴
色素提取液,再滴一滴层析液,色素随层析液扩散得到下图结果,则1、2、
3、4四条色带依次表示
A.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B.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
C.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
D.叶绿素b、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
4、在做植物实验的暗室内,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好安装()A红橙光灯B绿光灯C白炽灯D蓝光灯
B能力提高
1、当绿色植物缺磷时,光合作用明显受到阻碍,这是因为()A.磷对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B.磷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C.磷是酶的重要组成成分D.糖类运输到块根、块茎和种子中都需要磷
2、黑暗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幼苗缺少的光合色素有()A.叶绿素a与叶绿素b B.叶绿素a与叶黄素
C.叶绿素b与胡萝卜素 D.叶绿素a与胡萝卜素
3、1915年、l930年、l965年三个年度的诺贝尔奖都授予了有关叶绿素研究方面的科学家,下列有关叶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两种,叶绿素a呈黄绿色,叶绿素b呈蓝绿色
B.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和基质中均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C.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D.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滤纸条上叶绿素a比叶绿素b扩散得快
4、当绿色植物缺磷时,光合作用明显受到阻碍,这是因为()
A.磷是酶的重要组成成分
B.磷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
C.磷对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D.糖类运输到块根、块茎和种子中都需要磷
第4章细胞的能量代谢
第2节光合作用(一)
【学习目标】1、阐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2、阐明光合作用的意义。

【学习重点】1、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阶段和碳反应。

【学习过程】
三、知识预览
光合作用的概念
1、场所:绿色植物在中;
2、能量来源:利用
3、反应物:把和;
4、产物:转化为和
5、实质:合成,储存。

光合作用的过程之光反应阶段
1、水的光解和电子流的形成: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后,将大量光能传递给,使其被激发失去电子。

(1)水的光解:失去电子的从周围的分子中夺取电子,使其分解为和,以分子形势从进入空气,进入叶绿体基质。

(2)电子流的形成:在光的照射下,不断地失去电子,又从中补充电子,从而形成电子流,光能转变为能。

2、ATP和NADPH的生成
电子传递过程中,一部分能量使ADP和Pi结合形成ATP,一部分能量使与和电子结合形成NADPH,这样能量被暂时储存在中,电能被转化为能。

3、综上所述:通过光反应,光能被转化为能,并进一步转化为中活跃的化学能,同时消耗,产生。

该过程是在叶绿体的上进行的。

光合作用过程之碳反应阶段
1、二氧化碳的固定:叶片从气孔吸收来的CO2 ,与一种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

2、C3 的还原和C5 的再生:在有关酶的作用下,C3 接受释放的能量并且被还原,经过复杂变化形成,并重新生成。

3、综上所述:通过碳反应,消耗中的化学能,将转变成,这样活跃的化学能就转变为化学能储存。

这个过程不需要的直接参加,
编制:曾德洪 审核:彭采勇
在 中进行。

光反应和碳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光合作用的实质
物质变化:将无机物合成为 ;能量变化:将光能转变为稳定的 光合作用的意义
1、物质和能量转换方面:光合作用是生命活动 的能源。

2、维持相对稳定的气体环境:光合作用消耗 ,释放 ,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

3、光合作用对生物进化有重要作用:
①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改变了大气成分,使 的生物得以生存和发展。

②部分氧气转化形成了 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 生物向 生物进化成为可能。

四、 合作探讨
问题1:结合以上内容,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产物为葡萄糖),表明其中个元素去向。

问题2:从光合作用的过程来看,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
三、 知识提炼:
1、光反应产生的ATP 只用于碳反应,一般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

2、碳反应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若光反应停止,碳反应可持续进行一段时间,但是时间 过程
项目
光反应 碳反应 进行部位
条件原料
, , , , , ,NADPH 物质变化 1: 2:
3:
1:CO 2 的固定: 2:C 3 的还原: 能量变化
光能转换成 能再转换为
活跃的 (ATP 、NADPH) 的化学能转变成 化学能 联系 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 、 ,碳反应为光反应提供 、 、 ,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光反应是碳反应 和 的准备阶段,碳反应是光反
应的继续,是物质和能量转化的 阶段。

不长,故晚上一般认为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碳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