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的合理应用及中药的煎煮方法

合集下载

中药饮片的煎煮方法

中药饮片的煎煮方法

中药饮片的煎煮方法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疗和调理的主要药物形式,其使用方法也非常重要。

煎煮是中药饮片的常见制备方法之一,下面将介绍10条关于中药饮片的煎煮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

一、常规煎服常规煎服是最基本的中药煎煮方法,适用于大多数中药饮片。

具体方法如下:1.将所需量的中药饮片放入瓦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先煮开后改用小火慢煎,直至药液呈棕红色。

2.将药液滤去渣,取药液,分2-3次温服。

一般来说,每次服用量为100-200毫升,服用前可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红糖调味,以减轻药味。

二、易煎型中药饮片煎法易煎型中药饮片是指易于煎煮、煮出效果好的中药饮片。

煎煮方法如下:1.将所需量的中药饮片放入瓦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先煮开后改用小火慢煎,约30-40分钟后即可。

2.将药液滤去渣,取药液,分2-3次温服。

易煎型中药饮片具有煎煮时间短、提取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忙碌的现代人。

三、浓缩型中药饮片煎法浓缩型中药饮片是指通过新技术手段将中药饮片提取、浓缩后制成的中药。

煎煮方法如下:1.将所需量的中药饮片放入瓦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加热至沸腾后改用小火煮10-15分钟。

2.将药液滤去渣,加入适量的清水至原来体积的1/3,再加热至浓缩,待液体浓缩至原来体积的1/2时即可。

3.将药液冷却至室温,分次温服。

浓缩型中药饮片具有煎煮时间短、喝药量少、便于携带等优点,适用于需要常旅行的人。

四、醇厚型中药饮片煎法醇厚型中药饮片是指口感较好的中药饮片。

煎煮方法如下:1.将所需量的中药饮片放入瓦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加热至沸腾后改用小火慢煎,约30-40分钟后即可。

2.将药液滤去渣,取药液,分2-3次温服。

醇厚型中药饮片具有口感好、提取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口感敏感或需长期服用中药的人。

五、滋补型中药饮片煎法滋补型中药饮片是指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饮片。

煎煮方法如下:1.将所需量的中药饮片放入瓦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加热至沸腾后改用小火慢煎,煮至药液色深味浓。

中药煎药方法

中药煎药方法

中药煎药方法
煎药是常见的中药炮制方法之一,它经常用于将草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以便更好地发挥药效。

煎药的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以确保药效的有效提取和保持。

下面是煎药的基本步骤:
1. 准备原料:首先要准备好需要煎药的草药,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处方准备好指定的草药种类和数量。

2. 清洗处理:对草药进行必要的清洗和处理,去除杂质和污物,使其干净整洁。

3. 加水煎煮:根据药材的具体要求,将其放入适量的清水中,进行煎煮。

一般来说,草药的煎煮时间和火候都有严格的要求,需要认真掌握。

4. 过滤取药:药煎煮完成后,需要对药液进行过滤,以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只留下纯净的药液。

5. 包装保存:最后将煎煮好的药液进行包装保存,等待服用。

需要说明的是,煎药的具体操作和细节会因药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在煎药时最好咨询有经验的中医师或药剂师,遵循其指导进行操作。

中药饮片煎熬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煎熬方法及注意事项

煎药用火先武后文后下: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中药,如薄荷、藿香、木香、豆蔻、砂仁、红豆蔻、草豆蔻、檀香、降香、沉香、青蒿、玫瑰花、细辛等均应后下.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

不宜久煎的中药,如钩藤、杏仁、大黄、番泻叶等应后下。

钩藤含钩藤碱,煎20分钟以上,其降压成分易破坏.杏仁含苦杏仁甙,久煎能部分水解,产生氢氰酸而随水蒸气逸散,减弱止咳作用;对于炮制不透的杏仁,由于酶的作用,水解更迅速。

1、先煎:介壳、矿石类药,生蛤壳,生龙骨,生龙齿,生紫石英,生寒水石,生石决明,生珍珠母,生瓦楞子,鳖甲,龟甲,鹿龟霜,生磁石,生牡蛎,生石膏,生赭石,自然铜、生瓦楞等,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溶出,可打碎先煎20~30分钟,再加入其他药同煎。

对附子、生半夏、马钱子、乌头等毒副作用的药物,必须先煎45~60分钟,以降低毒性,保证安全用药。

2、后下:薄荷、藿香、木香、豆蔻、砂仁、红豆蔻、草豆蔻、檀香、降香、沉香、青蒿、玫瑰花、细辛等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中药,久煎有效成分易于挥发。

另外,钩藤、杏仁、大黄、番泻叶等应后下。

钩藤含钩藤碱,煎20分钟以上,其降压成分易破坏。

杏仁含苦杏仁甙,久煎能部分水解,产生氢氰酸而随水蒸气逸散,减弱止咳作用。

故此两类药物须在一般药物即将煎毕前3~6分钟再下。

3、包煎:对于赤石脂、车前子、海金沙、青黛、滑石、蒲黄、旋复花等粘性强、粉末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小纱布袋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可避免药液混浊,或刺激引起咳嗽.4、烊化:阿胶、龟胶、鹿角胶等为避免入煎粘锅,往往用水或黄酒加热化开后兑服.5、另煎:对于人参、西洋参、鹿茸、羚羊角等贵重药品,往往单独另煎,单独服或兑入药汁中服用。

6、冲服:如羚羊粉、三七粉、牛黄粉、珍珠粉、芒硝等贵重而量小的药物或粉末药物,为了避免浪费,一般均不进行煎剂,可用其他煎好的药液或开水冲服。

掌握正确的煎药方法。

先将药浸泡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为第一煎的1/3~1/2.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2~4次服用.1 器皿的选择煎药器具忌用铜铁铝器皿。

煎中药与熬中药的方法

煎中药与熬中药的方法

煎中药与熬中药的方法中药的煎煮与熬煮是中药煎煮的两种常用方法,也是中医药制剂的主要方法之一。

两者都是将中药材加热煮沸后,将中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以供服用。

下面分别介绍煎中药和熬中药的方法。

一、煎中药的方法:1、准备工作:首先要将需要的中药材配制好,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或是中药饮片的剂量进行配制。

2、洗净中药:将需要煎煮的中药材洗净,去除杂质和尘土,用清水浸泡片刻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3、加水煎煮:将处理好的中药材放入煎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水量要根据中药材的不同而定,一般来说,草药比例一般是1:6-10,即1份中药材与6-10倍的清水。

4、慢火熬煮:将煎锅放在火炉上,用文火熬煮,要煮至水开后,再用慢火炖煮一段时间,让中药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出来。

5、过滤取药:将煮好的中药液过滤出来,去除杂质,取出澄清的药液,放在容器中备用。

二、熬中药的方法:1、准备工作:同样需要将需要的中药材配制好,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或是中药饮片的剂量进行配制。

2、洗净中药:将需要熬煮的中药材洗净,去除杂质和尘土,用清水浸泡片刻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3、加水熬煮:将处理好的中药材放入煎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水量也要根据中药材的不同而定,一般来说,草药比例一般是1:6-10,即1份中药材与6-10倍的清水。

4、中火熬煮:将煎锅放在火炉上,用中火将中药煮沸,待煮沸后再用小火慢熬,一般要熬至水变浓稠,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出来。

5、过滤取药:将熬煮好的中药液过滤出来,去除杂质,取出澄清的药液,放在容器中备用。

总结来说,煎中药和熬中药都是中药制剂的常用方法,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火候和熬煮时间的长短。

煎中药要求火候较轻,一般用文火煮沸,而熬中药则要求火候较重,用中火煮沸后再转小火慢熬。

在选择煎煮方法时,需根据中药材的特性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适合的煎煮方法,以便将中药的有效成分充分提取出来,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中药的煎药和服药方法

中药的煎药和服药方法

中药的煎药和服药方法
中药的煎药和服药方法如下:
煎药方法:
1. 煎药用具以砂锅为佳,搪瓷、不锈钢锅次之,禁用铁、铜、铝锅。

2. 中药应先用冷水浸20分钟左右再煎。

煎药用水一般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可适当增加用水。

3. 一般药物水沸后,文火煎30分钟左右,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先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动药料2—3次,二煎时间可略短。

4. 不同药物下药时间有别:先煎药:先煎10—15分钟,再加入其他药;后下药:在其他药将煎好时投入同煎5分钟;其他特殊药按医嘱煎。

服药方法:
1. 汤剂大多需温服,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

2. 每天一剂,煎两次,每次煎汁150—200毫升(儿童50—100毫升)早
晚各服一次,宜在饭后1小时左右温服,或按医嘱服用。

3. 服中药期间,一般忌生冷、腥臭、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4. 给小儿喂药时,切勿捏鼻。

5. 饭后服适用于人体胸膈以上的疾病。

6. 药物与食物不宜同时服用,二者必须间隔一段时间。

因此一般中药方剂皆选在两餐之间服食,即上午九至十点或下午三至四点各服一次,如须服用三次,可在临睡前再加服一次。

7. 顿服是指一次较快地将药物服完。

以上为中药的煎药和服药方法,供您参考,如需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建议咨询中医获取更专业的判断和建议。

中药饮片的特殊煎煮方法

中药饮片的特殊煎煮方法

中药饮片的特殊煎煮方法中药饮片是一种现代中药制剂形式,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煎煮来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传统的中药煎煮方法主要包括水煎和蒸煮两种,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特殊的煎煮方法也被引入到中药饮片的生产中,以提高药效和减少药材的损失。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特殊煎煮方法。

1.蒸汽蒸煮法蒸汽蒸煮法是一种使用蒸汽对饮片进行煮制的方法。

此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并保持其品质和药效不受到污染。

煎煮前需要将药材先用少量水浸泡一段时间以增加其湿度,然后将药材放入专用的蒸煮器中,利用蒸汽的高温和湿度来进行药物成分的提取。

通过控制蒸汽的温度和时间,可以有效提高饮片的营养价值和药效。

2.微波煮制法微波煮制法是一种利用微波加热的技术对中药饮片进行煮制的方法。

此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充分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并能保持药材的色、香、味不受到破坏。

煎煮前需要将药材先用少量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将药材和适量的水放入微波炉中进行加热。

通过控制微波的功率和时间,可以快速提取药物成分并保持其药效。

3.超微粉煎煮法超微粉煎煮法是一种利用超微粉技术对中药饮片进行煮制的方法。

此方法可以将粉末状的中药饮片直接加入水中,并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煮制。

超微粉技术可以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加容易和水分子结合,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煎煮前需要将药材先进行微粉处理,并将超微粉加入适量的水中,然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煮制。

通过控制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可以快速提取药物成分并保持其药效。

通过使用特殊的煎煮方法,可以提高中药饮片的提取效率和药效,并减少药材的损失。

同时,在煎煮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药材的选择:选择优质的药材作为饮片的原材料,可以保证提取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和质量。

2.煎煮时间的控制:不同的药材和煎煮方法需要不同的煎煮时间,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控制,以充分提取有效成分并保持药效。

3.煎煮温度的控制:煎煮温度过高会导致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破坏,煎煮温度过低则会导致提取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控制煎煮温度。

新中药饮片的煎煮和服用方法

新中药饮片的煎煮和服用方法

新中药饮片的煎煮和服用方法中药饮片作为传统中医治疗的一种形式,是将中草药研磨成颗粒状、片剂或胶囊状便于煎煮和服用的药物形式。

煎煮和服用方法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对于中药饮片疗效的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中药饮片的煎煮和服用方法。

首先,需要准备好煎药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包括中药饮片、药锅、清水、火源等。

对于中药饮片煎煮方法有两种:传统煎煮法和电子煎煮法。

传统煎煮法是将中药饮片加入药锅中,注入适量的清水,然后用中小火慢慢煎煮,直到水量减少至原来的一半左右。

中途需要注意观察,及时补充煎药所需的水量,避免煎煮过程煮干。

煎煮完成后,将药渣倒入漏网,将药液倒入另外一个容器内。

电子煎煮法则是将中药饮片加入电子煎煮锅中,注入适量的清水,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一般来说,电子煎煮锅具有自动控制温度和计时器的功能,可以更加方便地掌握煎煮的时间和温度。

当煎煮完成后,同样需要将药渣和药液分开。

在服用中药饮片之前,需要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确定剂量。

一般来说,成人剂量为每次10克至30克,一天分2至3次服用。

根据需要,可以将中药饮片直接咀嚼服用,也可以将中药饮片放入杯中,注入适量的温水,稍加搅拌后饮用。

如果口感较为苦涩,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或枸杞等调味品以增加口感的可接受性。

在服用中药饮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避免与辛辣食物同时食用,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其次,在服用中药饮片期间需要避免食用油炸食物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的负担。

最后,对于一些需要连续服用的中药饮片,应按时按量坚持服用,不可随意停药或减少剂量。

总之,正确的煎煮和服用方法是中药饮片发挥疗效的基础。

通过掌握中药饮片的煎煮技巧和规范的服用方法,可以提高药效的发挥,进一步促进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中药饮片的使用应该在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严格按照剂量使用,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疗效。

中药饮片如何煎煮才能发挥最好疗效

中药饮片如何煎煮才能发挥最好疗效

中药饮片如何煎煮才能发挥最好疗效在社会大健康的大背景下,中医中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做为中药传统剂型的中药饮片的煎煮方法估计大家很少了解,今天药名通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中药的煎煮方法。

首先中药饮片煎煮用具的选材应以砂锅、搪瓷类为佳,铝器、不锈钢类次之,严禁采用铁制品煎煮中药材,主要因为铁离子不稳定,容易和药物方式化学反应,影响药品疗效。

药品煎煮前应以水浸泡10-30分钟,有利于中药饮片中有效成分的析出,一般加水量以高出药材表面2-4CM为佳。

中药饮片的煎煮时间,一般中药饮片煎煮时间为30-40分钟。

一些解表、清热类药物(重要用于感冒、皮肤性疾病等)一般煎煮时间为10-20分钟为佳,滋补类药物需煎煮1小时左右,在中医理论中首先取其久煎药性偏于沉降,作用偏于里。

中药饮片的煎煮应每剂药煎煮2-3次混匀后分2-3次服用。

在服用时针对不同治疗作用的药物有不同的服用方式,如解表类中药,应不据时间,见效后停服。

泻下类中药应中病即止(见效后,停止服用),滋补类中药应按每日2-3次长期服用。

中药中的几种特殊煎煮方式:先煎:一般用于质地坚硬,密度角度,有效成分不易析出的药材,如龟板、牡蛎,以及部分毒性中药,如附子,一般需先煎1-2小时以去除毒性。

后下:一般用于质地较轻,疏松的中药材,如各种花类,以及久煎影响药效的中药品种,如大黄在发挥泻下作用时。

洋化:部分角质类中药需经加热软化后方可服用,如阿胶。

冲服:一些贵重中药为了发挥最大疗效,从经济实惠的角度出发,研成细粉,用时少量与汤剂一起服用。

如西洋参粉、三七粉等。

中药的煎煮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中药手段之一,简单的几句很难囊括中药煎煮的全部内容。

我们也只是将最常见,最常用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暂定熟附子、生半夏、麻黄、细辛四种中 药超大剂量使用内服时,必须签署知情同意 书;知情同意书一式两份,一份交病人,另 一份由药学部保存,可在网上下载;
3. 超大剂量中药饮片的处方必须双签名,药 学部严格把关,尤其注意药物的配伍是否合 理,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煎煮方法;
4. 属于管理范围内的中药饮片详见附件。
肠,滋养肝肾。
肉豆蔻、草豆蔻与白豆蔻
来源
功效
图片
肉豆蔻科植 辛;苦;温。 肉豆蔻 物肉豆蔻的 涩肠止泻、
干燥种仁。 温中行气。
姜科植物草 温中、祛寒、 草豆蔻 豆蔻的干燥 行气、燥湿
近成熟种子
姜科植物白 辛,温。行
豆蔻或爪洼 气化湿,温
白豆蔻 豆蔻的成熟 中止呕,化
果实。
湿消痞。
5、合理组方,注意中药的习用品
习用品是指有一定的使用历史,但未被纳入 国家药典,仅在部分地区习惯使用,并被收 入地方药品标准的药材。
同样的在广东地区有去多习用品,在我院有 白头翁、半枫荷、萆薢、紫花地丁、冬葵子、 浮萍、谷精子、贯众、骨碎补、海风藤、海 桐皮、合欢花、昆布、络石藤、刘寄奴、山 慈菇、升麻、石斛、王不留行等二十多个习 用品种。
一、合理开具中药处方,符合法 规的要求
《处方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11月27日经卫 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7年5月1日起 施行。
本办法所称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 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 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 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 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 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 医嘱单。
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图片
天麻与升麻
天麻
升麻
来源
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 毛茛科植物升麻、兴安升麻
块茎。
和大三叶升麻的根状茎。
功效
甘、平 。平肝息风止 味辛微苦,性凉 。升阳,发
痉。
表,透疹,解毒。
图片
岗稔根与岗梅根
岗稔根
岗梅根
来源 功效
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干燥 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的
的根。
根及茎。
甘、涩,平。养血,通络, 性味苦甘。寒。清热,
附件: 1.属于管理范围的中药饮片一览表 2.知情同意书
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 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 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 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 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 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 方用量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处方书写规则 (一)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
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二)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三)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
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四)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
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 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 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 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 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 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 等含糊不清字句。
内服:煎汤,9~ 15克。
制备成单味的制剂。现在分 人工麝香和天然麝香。
外用:煎水洗或捣 敷
图片
生姜、干姜、炮姜与姜炭
来源
功效
图片
生姜
辛、温。解表散寒、温中止呕、 温肺化痰,解鱼虾蟹毒。
干姜 炮姜 姜炭
辛、热,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燥湿化痰为主。 姜科 植物 苦、辛,温。辛燥不及干姜, 姜的 温里不如干姜迅猛,但作用缓 根茎。 和持久,善于温中止痛、止泻, 温经止血。
一种中药往往有多种炮制品,中药炮制 泰斗王孝涛提出“中医用饮片是中医的 特色所在”、“中医用饮片是中医用药 的大发展”。
中药有偏性,中药饮片更能体现中医辨 证论治的特点。
不同炮制品,给药方法和服药方法会有 所不同。如吴茱萸,煎汤内服,研粉后 在中药的外治法中是应用最外广泛的。
吴茱萸
炮制品
吴茱萸 吴茱萸
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 地上部分。
功效
甘,平。利尿消肿, 清热解毒 。
辛、苦,寒。清热解毒、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抗 癌。
图片
山茱萸与吴茱萸
山茱萸
吴茱萸
来源 功效
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 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
燥成熟果肉。
虎及毛脉吴茱萸未成熟
的果实。
酸、涩,微温。补益肝肾, 辛、苦,热。散寒止痛,
涩精固脱。
二、辩证用药、合理组方
中药处方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按“理、 法、方、药”的总原则对症立法、依法拟 方。中医中药在社区的使用更显效。
处方用药一定要熟悉中药的药性:四气、 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有毒无毒等。
1、合理组方,应注意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的内容包括“十八反”和“十九畏”
(1)十八反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 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 在其寄主盐肤木、青麸杨或 红麸杨等树上形成的虫瘿 。
酸、甘,温。收敛固 涩,益气生津,补肾 宁心 。
酸,平。收敛肺止汗、涩精 止泻、收敛止血、收湿敛疮。
图片
草决明与石决明
草决明
石决明
来源 功效
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 的干燥成熟种子。
味苦、甘而性凉,具有 清肝火、祛风湿、益肾 明目等功能
社区合理用药——
中药饮片的合理应用及中药的煎煮方法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天然 药物及其制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 和中成药三大类。中医在临床所使用的 赖以治病的物质是中药饮片和成药制剂。 中药材经过一定的加工炮制制成中药饮 片,供应临床调剂和制剂。
一、中药饮片的合理应用
合理开具中药处方,符合法规的要求 辩证用药、合理组方 注意中药的用法,使用得当 注意中药的用量,用量得当 煎煮得法,服用相宜 关注中药的不良反应
止血止痛。
生津,活血,解毒。
图片
麝香与毛麝香
麝香
毛麝香
来源
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 玄参科植物毛麝香
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
的干燥全草。
功效 用法
辛,温。归心、脾经。开窍醒神,辛、苦,温。祛风
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止痛,散瘀消肿,
解毒止痒。
入丸散,每次0.06~0.1克。 外用适量。不宜入煎剂。多
(九)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 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 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 签名。
关于超大剂量中药饮片使用的有关规定
为了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针对使用超 大剂量有毒中药饮片的内服情况,作出以下 规定:
1. 必须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师,开药前熟 悉所使用中药的药性、适应症、毒副作用、 用药配伍及中毒的抢救方法;
鲍科动物九孔鲍或盘 大鲍等的贝壳 。
咸,平。平肝潜阳, 除热,明日。
图片
来源 功效
忍冬花与款冬花
忍冬花
款冬花
为忍冬科植物忍冬干燥花 蕾或带初开的花。
为菊科款冬的花蕾。
甘,寒。清热解毒、疏散 性味辛温,润肺下气,
风热、凉血止痢。
化痰止嗽。
图片
半边莲与半枝莲
半边莲
半枝莲
来源
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 干燥全草。
4、合理组方,注意一字之差的中药
一字之差的中草药有很多,往往都是来 源不同,功效有异,或来源一致药用部 位不同,功效有显著差别。
常见的一字之差的中草药
来源 功效
柴胡和银柴胡
柴胡
银柴胡
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 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
柴胡的干燥根
干燥根
性肝疏微经肝寒 、 解、胆郁味经,苦,升、透举辛表阳、泄气归热。,甘退苦虚,热凉。,清肝热,
图片
来源 功效
黄连与胡黄连
黄连
胡黄连
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 玄参科植物西藏胡
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 黄连和胡黄连的根
茎。
茎。
苦,寒。归心、脾、胃、 肝、胆、大肠经。清热燥 湿,泻火解毒。
味苦;性寒。退虚 热,除疳热
图片
桑螵蛸与海螵蛸
桑螵蛸
海螵蛸
来源 功效
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南方 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 刀螂、广腹刀螂的卵鞘 。 金乌贼的内壳。
2、合理组方,还应注意妊娠禁忌。
妊娠禁忌的内容包括禁用药和慎用药。
(1)禁用药:①毒性中药:如马钱子、 生附子、生半夏等28种以及其炮制品。 ②药性峻猛的药物:如催吐药瓜蒂、胆 矾等;峻下逐水药如甘遂、芫花、大戟、 牵牛等;破血逐瘀药麝香、水蛭、三棱、 莪术等。此外,经现代研究有确切的终 止妊娠、引产、抗早孕等作用的药物, 如天花粉等。
苦、涩,温。辛味消失,守而 不走,功专止血温经。,固涩 止血强于炮姜,温经不及炮姜。
火麻仁、大麻子与胡麻仁
来源
功效
图片
火麻仁
桑科大麻的 干燥成熟果 实。
甘,平。润肠通 便,滋养。
大戟科蓖麻 甘、辛,平。有
大麻子 的干燥成熟 小毒。消肿拔毒,
种子。
泻下通滞。
胡麻科植物 甘,平。润燥滑
胡麻仁
胡麻的成熟 种子。
(2)慎用药:包括祛瘀通经药如牛膝、 红花、桃仁、姜黄、牡丹皮;行气导滞 泻下药如大黄、枳芒硝、番泻叶、芦荟; 辛热之品,如肉桂、附子等。此外。一 些常用而有毒的中药也应当属于妊娠慎 用药,如朱砂、白附子、杏仁、黄药子 等。另外瓜蒌仁、当归、火麻仁也要注 意。
3、合理组方,注意中药饮片炮制品
同种中药不同的炮制方法,功效是有差 异的。
(2)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 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 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 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 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烘炙煿 总相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