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练习题

合集下载

修辞手法练习题(附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附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一、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比喻 )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夸张 )3.不劳动,连棵花也不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反问 )4.月季花像一张张笑得合不拢嘴的小脸,朝人们点头致意。

( 拟人 )5.海底的动物们常常在窃窃私语。

( 拟人 )6.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半紫半黄。

( 排比)7.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比喻 )8.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比喻)9.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 设问 )10.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 拟人 )11.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 比喻 )12.武松想:人难道还怕老虎吗? ( 反问 )13.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 夸张 )14.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 拟人 )15.夜深人静的时候,蟋蟀在住宅门口的平台上弹琴。

( 拟人 )16.春雨像牛毛,像花针。

( 比喻 )17.地窖里一向干燥得很,水究竟从哪里来的?原来是刺猬撒的尿。

( 设问 )18.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反问)19.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容得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反问)20.他一生下来就是黑面孔,这怎么能怪他呢?(反问)21.丽莎既聪明又漂亮,红红的脸好像春天开的玫瑰花儿。

(比喻)22.树上的小鸟们唱着一支支动听的歌。

( 拟人 )23.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

( 比喻 )24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拟人 )25.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比喻)26班主任课真忙,整天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

(夸张)27.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完整版)修辞手法练习题(附答案)

(完整版)修辞手法练习题(附答案)

(完整版)修辞手法练习题(附答案)修辞手法练习题一、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比喻 )2。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夸张 )3.不劳动,连棵花也不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反问 )4。

月季花像一张张笑得合不拢嘴的小脸,朝人们点头致意。

( 拟人)5.海底的动物们常常在窃窃私语. ( 拟人)6.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半紫半黄。

(排比)7.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比喻)8。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比喻)9.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设问)10。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拟人 )11。

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 比喻)12。

武松想:人难道还怕老虎吗? (反问 ) 13.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 夸张 ) 14。

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拟人 )15。

夜深人静的时候,蟋蟀在住宅门口的平台上弹琴。

(拟人 )16.春雨像牛毛,像花针。

(比喻)17.地窖里一向干燥得很,水究竟从哪里来的?原来是刺猬撒的尿。

( 设问)18.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反问)19。

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容得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反问)20.他一生下来就是黑面孔,这怎么能怪他呢?(反问)21。

丽莎既聪明又漂亮,红红的脸好像春天开的玫瑰花儿。

(比喻)22.树上的小鸟们唱着一支支动听的歌。

( 拟人 )23.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 ( 比喻)24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拟人)25。

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比喻)26班主任课真忙,整天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

(夸张)27.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

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

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是比喻的例子?A.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明亮。

B.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勇猛。

C. 大雁飞过天空,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D. 窗外的风抚摸着我的脸庞,像母亲的手一样温暖。

答案:B.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勇猛。

2. 下面哪个是比喻的例子?A. 他的笑容像鲜花一样美丽。

B. 雪下得像棉花一样厚。

C. 他像一条游龙一样巧妙地穿梭在人群中。

D. 她的眼睛明亮如星。

答案:C. 他像一条游龙一样巧妙地穿梭在人群中。

3. 下面哪个是拟人的示例?A. 雷声随草木的摇曳而起舞。

B. 鹅毛般的雪花轻轻飘落。

C. 水波轻轻地拍打着岸边。

D. 银行的大门向我敞开了怀抱。

答案:D. 银行的大门向我敞开了怀抱。

4. 下面哪个是夸张的例子?A. 我饿得要吃一头大象。

B. 她美得让所有男人都想追求她。

C. 雨下得下不停。

D. 我已经反复和你说了一百次。

答案:A. 我饿得要吃一头大象。

二、简答题1. 请举例说明一个反问的修辞手法。

反问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用于表达说话者的强烈态度或者引起对方的注意。

例如:"难道你不明白我在说什么吗?"2. 请解释一下什么是排比修辞手法。

排比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用于通过列举相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强调并增强表达的力度。

例如:"我参观了故宫的大殿、广场和花园。

"3. 请举例说明一个比喻的修辞手法。

比喻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用于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外一个事物来形象地描述某种特征或情感。

例如:"他是我的太阳。

"4. 请解释一下什么是拟人修辞手法。

拟人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用于赋予非人类事物人的特性,使其活灵活现。

例如:"树枝在风中轻轻摇晃着。

"三、创作题请你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夏天的景色。

参考答案:夏天的景色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作,阳光如同明亮的调色板,绘出美丽的天空;花朵如同艳丽的颜料,点缀着绿草地;小溪如同流淌的毛笔,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修辞手法练习题(附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附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一、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比喻 )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夸张 )3.不劳动,连棵花也不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反问 )4.月季花像一张张笑得合不拢嘴的小脸,朝人们点头致意。

( 拟人 )5.海底的动物们常常在窃窃私语。

( 拟人 )6.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半紫半黄。

( 排比)7.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比喻 )8.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比喻)9.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 设问 )10.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 拟人 )11.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 比喻 )12.武松想:人难道还怕老虎吗? ( 反问 )13.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 夸张 )14.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 拟人 )15.夜深人静的时候,蟋蟀在住宅门口的平台上弹琴。

( 拟人 )16.春雨像牛毛,像花针。

( 比喻 )17.地窖里一向干燥得很,水究竟从哪里来的?原来是刺猬撒的尿。

( 设问 )18.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反问)19.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容得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反问)20.他一生下来就是黑面孔,这怎么能怪他呢?(反问)21.丽莎既聪明又漂亮,红红的脸好像春天开的玫瑰花儿。

(比喻)22.树上的小鸟们唱着一支支动听的歌。

( 拟人 )23.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

( 比喻 )24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拟人 )25.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比喻)26班主任课真忙,整天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

(夸张)27.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高三修辞手法辨析的练习题

高三修辞手法辨析的练习题

高三修辞手法辨析的练习题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在高三语文学习中,对于修辞手法的辨析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帮助高三学生巩固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一、辨析题1. “鸟儿在树枝间欢快地歌唱。

”这是哪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方式?A. 比喻B. 拟人C. 夸张D. 比拟答案:B. 拟人。

拟人是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征和行为,这里将鸟儿赋予了“欢快地歌唱”的特性。

2.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明亮。

”这是哪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方式?A. 比喻B. 拟物C. 比喻和拟物D. 暗示答案:A. 比喻。

比喻是通过对两种事物之间的类比来传达更深层次的含义,这里将她的笑容比喻为阳光,突出了其明亮的特点。

3. “他心如死灰,毫无希望。

”这是哪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方式?A. 比喻B. 比拟C. 象征D. 反问答案:C. 象征。

象征是通过一种特定的符号或形象来代表某种概念,这里用心如死灰来象征他的绝望和无望。

4. “她思念他,如饥似渴。

”这是哪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方式?A. 比喻B. 夸张C. 拟人D. 对比答案:B. 夸张。

夸张是通过对事实、特征的夸张表达来增强表达的效果,这里将她对他的思念比作饥渴,突出了其强烈的感情。

二、应用题请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以下句子,注意要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手法。

1. 太阳下山了,天空渐渐暗淡。

答案:太阳如一位绅士离开了,天空在他的离开下逐渐失去了亮光。

(拟人)2. 大雨中,她独自走在街头。

答案:大雨像银色的珠子一样打在她的身上,她孤独地在街头行走。

(比喻)3. 他们的友谊像一座坚固的桥梁,承载着彼此的信任。

答案:他们的友谊如同一座扎根于深深的土地中的大树,稳固地承载着彼此的信任。

(比喻)4. 风吹过田野,奏响了一曲美妙的乐章。

答案:风在田野上掠过,奏响了一幅如潺潺流水般美妙的画卷。

(拟人)通过以上的辨析和应用题的练习,相信同学们对于修辞手法的辨析和运用有了一定的了解。

(完整版)修辞手法练习题(有答案)

(完整版)修辞手法练习题(有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答案一、用横线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用波浪线标出喻体。

1、沙丘上一阵混乱,匪徒们都兔子似的缩到沙丘后面去了。

2、她们从小跟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3、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4、至于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都不如。

二、读读下面几句话,比喻句是()。

A.女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像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

B.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

C.水像白花花的“珍珠”,长流不尽。

D.罗丹好像跟谁说悄悄话似的。

三、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

1、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2、骏马和老牛也好像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3、小徐长得像她妈妈。

()4、棉花像白花一样白。

()5、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飞起来。

()6、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啊,青松作衫,白桦为群,还穿绣花鞋。

()7、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藏”。

()8、可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9、小河日夜喧哗着,仿佛在唱一支无忧无虑的歌。

()10、信守和尊重一个诺言,或许要比登一座山更难。

()四、指出下面的比喻句是用什么比什么,相似点是什么。

1、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云。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2、作为公路的铠甲--路面,天天展现在司机的面前。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3、刺猬遇到强敌,就成了一个可怕的刺球。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4、来到瀑布正面,看到青松翠柏中间是一条飞舞着的闪光银带,从上跌下来,溅起几尺高的水花。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修辞练习题及答案

修辞练习题及答案

修辞练习题及答案
1. 请分析以下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效果: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 以下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解释其含义:
- “他像一只受伤的狮子,咆哮着冲向敌人。


3. 请根据所给的情境,使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来描述一个场景:
- 情境:秋天的黄昏,落叶纷飞。

4. 请找出以下段落中的排比句,并分析其作用:
- “秋天的果实累累,秋天的田野金黄,秋天的天空湛蓝。


5. 请改写以下句子,使其更加生动,可使用夸张手法:
- “他跑得很快。


答案解析
1. 答案:该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一日看尽长安花”夸张了时间的短暂和行动的迅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极度喜爱和急切的心情。

2. 答案: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他”比作“受伤的狮子”,形象地描绘了他在战斗中的勇猛和愤怒。

3. 答案示例:秋天的黄昏,落叶像金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它们
在夕阳的余晖中翻飞,仿佛是大自然在演奏一曲悠扬的交响乐。

(使用了拟人和比喻)
4. 答案:段落中的“秋天的果实累累,秋天的田野金黄,秋天的天空湛蓝。

”是一个排比句。

通过重复的结构,强调了秋天的丰收、美丽和宁静,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5. 答案示例:他跑得像离弦的箭一样快,仿佛一阵风掠过操场。

(使用了夸张)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在实际写作中更加自如地运用这些技巧,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希望这些练习题和答案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所帮助。

小学修辞手法练习题(有答案)

小学修辞手法练习题(有答案)

小学修辞手法练习题(有答案)1、沙丘上一阵混乱,匪徒们都兔子似的缩到沙丘后面去了。

本体:匪徒们喻体:兔子改写:匪徒们像兔子一样缩到沙丘后面去了。

2、她们从小跟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本体:驶起来喻体:织布穿梭缝衣透针改写:她们驾驶小船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3、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本体:广场喻体:花圈海洋;本体:纪念碑喻体:雪白的山岗改写:广场上堆满了雪白的花圈,纪念碑已经堆成了雪白的山岗。

4、至于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都不如。

本体: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喻体:牛粪改写: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连牛粪都不如。

二、比喻句是()A.女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像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

(喻体:一阵风)B.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

(喻体:你追我赶)C.水像白花花的“珍珠”,长流不尽。

(喻体:珍珠)D.XXX好像跟谁说悄悄话似的。

(喻体:跟谁说悄悄话)三、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

1、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2、骏马和老牛也好像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3、XXX长得像她妈妈。

(×,属于比较句)4、棉花像白花一样白。

(√)5、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飞起来。

(√)6、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啊,青松作衫,白桦为群,还穿绣花鞋。

(√)7、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藏”。

(√)8、可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9、小河日夜喧哗着,仿佛在唱一支无忧无虑的歌。

(√)10、信守和尊重一个诺言,或许要比登一座山更难。

(×,属于比较句)四、指出下面的比喻句是用什么比什么,相似点是什么。

1、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云。

用“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云”比喻“月亮”,相似点是都有穿过的动作和轻盈的感觉。

2、作为公路的铠甲--路面,天天展现在司机的面前。

用“路面”比喻“公路的铠甲”,相似点是都是保护和支撑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资料 “修辞手法”复习

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地震,不管发生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是人间的灾难。救助,不管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是人性的光芒。冷漠,不管对中国还是对日本,都是人类的耻辱!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用强烈语势,表达了在人类共同灾难面前人们应该持有的公正态度和善良情感。 B. 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的绵长轻柔和汹涌澎湃的特点,同时又使表意凝练,音韵和谐 C.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作者渴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同时把春天人格化,写出春天富有人情味,读来非常亲切。 D. 邻居内一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邻居故意言过其实讨好胡老爹的心理,同时又突出了胡老爹的屠户身份。 2. 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啊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理解: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老城比喻成烧透了的砖窑,逼真、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 B. 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 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子等待收割的情形。 C.在青海的约古宗列,它(黄河)是美丽的一缕;在宁夏河套,它是平静的一湾;在中游郑州,它是浩荡的波涛;在东营入海口,它是平稳的漫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资料 理解: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地描写了黄河在不同河段的自然形态,有很强的感染

力。 D.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到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又向谁诉呢? 理解: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父母应该是孩子发泄苦闷时的倾听者。 3.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理解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我想要吉姆的颜料,想要极了。几乎想得心都要疼痛了。 理解:划线部分用夸张修辞手法,突出了“我”想要得到颜料的迫切心情。 B.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 理解:语段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语文学科的特征和对学生的深远影响。 C.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缚住悬崖迎风傲雪的松柏,启示我们只有不畏艰险,昂扬向上,才能尽显生命的意义。 理解:划线句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稻穗、蚂蚁抬骨头和松柏的特征以及给人的深刻启示。 D.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理解:划线句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所有宾客被我窗外奇景所倾倒,从而突出了窗外景色迷人。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一轮灿烂的满月,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浮出来。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满月出海时光芒、璀璨的情态。 B. 蓝色湖面上那微微泛动的波澜,似乎在悄声诉说着青海湖遥远的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资料 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现了湖水的静谧与悠远。

C. 那里的雨很少阴雨连绵,更像是一种玩笑,一种调皮,一种心血来潮。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雨”的绵长带给人们的欣喜之感。 D. 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诲啊!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吗? 理解: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了教诲给人留下了永难忘记的深刻印象。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是 A.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理解: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理解: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C.祥子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理解:用排比具体描绘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D.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理解:用一个设问和一个反问句抒发自己的感情,赞扬志愿军战士的英雄行为。启发读者深思。 6. 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比喻) B.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排比) C.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夸张) D.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设问) 7.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资料 A.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描写出高原辽阔平坦,一望无际的壮观景象。 B.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 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突出他行色匆匆,深入海防,关心战士的光辉形象。 C.山间的瀑布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 理解: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间瀑布水流冲击岩石时产生的巨大的声响。 D.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理解: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出院落里池塘边,月色溶溶春风淡淡,梨花似雪柳絮纷飞的景象,营造出清幽美好的意境。 8 A.小麻雀垂头丧气地站在那里,只有那么一点活气,像是等着猫再去扑它,它没力量反抗或逃避。 理解: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麻雀在强大的猫面前冷漠、呆滞的特点。 B.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理解: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日暮云暗,山雨欲来,风吹满楼的情景。 C.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 理解: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批评“追星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D. 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现了张老太太的剪纸技术高超,作品形象逼真。 9.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不能恰当地表达下面语段意思的一项是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生长在官宦富贵之家。他曾广泛涉猎经史子集,于诗书、绘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资料 金石、园林、中医、织补、饮食等均有研究。后来由于政治斗争的冲击,曹家日渐衰微,

曹雪芹命运也急转直下,生活陷入困顿,晚年“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世态炎凉使曹雪芹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心血凝成的《红楼梦》成为我国古典小说最杰出的代表。 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偶) B.如同蔷薇在荆棘中绽放鲜艳的花朵,曹雪芹在逆境中创造了我国古典文学的辉煌。(比 喻) C.读了曹雪芹的生平介绍与《红楼梦》,你怎么会不理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呢?(反问) D.有老庄的哲思,有屈原的《骚》愤,有司马迁的史才,有顾恺之的画艺,还有李龟年的音乐天才……因此,曹雪芹才能创作出千古杰作《红楼梦》。(排比) 10.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狂风紧紧地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 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狂风的巨大力量和狰狞面目。 B.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理解: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化了北方的农民具有白杨树一样的品质。 C.那声音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声音的轻柔。 D.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多角度写出了山雀的顽皮活泼。 11.对下面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