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的分类

合集下载

水肿的基本概述和原理介绍PPT

水肿的基本概述和原理介绍PPT
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 积聚从而使组织肿胀。
2
3
二.水肿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2
4
(一) 按范围分类:
1、全身性水肿(anasarca):液体在组织间隙 呈弥漫分布,如心源性水肿(cardiac edema)。
2、局部性水肿(local edema):液体积聚在局 部组织间隙,如血栓性静脉炎 (thrombophlebitis)。
2
7
(四)临床检查分度 (clinical examination)
1、轻度 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 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水肿,指压后组织轻度 下陷,平复较快。
2、中度 全身组织均见明显水肿,指压 后凹陷明显,平复缓慢。
3、重度 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位 皮肤紧张发亮,或有液体渗出,浆膜腔可见 积液,外阴亦可严重水肿。
cap静脉端压力↑
组织液生成>淋巴管代偿性回流
水肿
(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有效胶体渗透压是对抗血浆液体由cap滤出和促使回收的主要力。
肾病、蛋白合成障碍、血液稀释
有效胶体渗透压↓
水肿 cap水分滤出↑>淋巴管代偿性回流
2020/3/26
12
(3)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渗出性炎症、缺氧、酸中毒等
微血管壁通透性↑
3、积水(hydrops):液体积聚在体腔内,如胸
腔积水、腹腔积水。
2
5
(二)按有无凹陷分类
1、凹陷性水肿(pitting edema):体液积聚于皮下 组织间隙,指压后组织下陷。
病因:心、肝、肾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 等。
2、非凹陷性水肿(nonpitting edema):体液积聚 于皮下组织间隙,指压后组织下陷不明显或没有凹 痕。

第三章 水 肿

第三章     水 肿

第三章水肿复习提要一、概念及分类1.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称为水肿。

2.积液体腔内过多液体的积聚称为积水。

3.分类①根据波及范围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②根据水肿发生的部位冠以器官或组织的名称来命名:脑水肿、肺水肿、视神经乳头水肿、声门水肿、皮下水肿等。

③根据原因来命名:肾性水肿、肝性水肿、心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淋巴水肿、炎性水肿等。

二、水肿的发生机制(一)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导致组织液生成增多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3.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4.淋巴回流受阻(二)肾脏钠水排出障碍导致体内钠水潴留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2.肾血流重分布3.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①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②心房利钠因子分泌减少4.远曲小管、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①醛固酮分泌增多②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三、水肿的表现特征及对机体的影响(一)水肿的表现特征1.水肿液的性状漏出液:比重低于1.015、蛋白含量低于25g/L、细胞数少于500个/100ml的水肿液渗出液:比重高于1.018、蛋白含量达30~50g/L、可见多数白细胞的水肿液2.水肿组织器官的特点及体重的改变发生水肿的器官,其重量增加,体积增大。

覆盖于脏器表面的包膜或浆膜因被牵引而绷紧和发亮。

发生水肿时尤其是全身性水肿时,体重的增加能敏感地反映细胞外液容量的变化,它比皮肤凹陷体征的出现要早。

3.水肿的皮肤特点皮下水肿是全身或躯体局部水肿的重要体征。

显性水肿(凹陷性水肿):当皮下组织有过多体液积聚时,皮肤肿胀、皱纹变浅、平滑而松软、弹性差,临床上为验证有无水肿,用手指按压内踝或胫前区皮肤,观察到压解后有压痕的为显性水肿。

隐性水肿:全身性水肿病人在凹陷之前已有组织液的增多,可达体重的10%,称为隐性水肿。

4.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最常见的全身性水肿是心性、肾性和肝性水肿。

右心衰竭导致的心性水肿,首先出现在下垂部位,立位时以下肢尤以足踝部最早出现且较明显,然后向上扩展。

浮肿的分类

浮肿的分类

1心源性水肿:特点为身体的下垂部位最先发生水肿,如踝部、胫前、骶部;胸腔、腹腔及心包积液。

有气短、心悸等症状,有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伴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2肾性浮肿:晨起时眼睑或颜面浮肿,后期可发展为全身性水肿,常有高血压、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

3肝性水肿:早期先出现腹水,可出现下肢水肿,甚至胸水。

可见腹壁、食管、直肠等处静脉曲张、黄疸、肝脾肿大、蜘蛛痔等。

4营养不良性水肿:由于低蛋白血症,长期营养缺乏、消化及吸收不良。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膳食、提高血浆蛋白水平,可使水肿消退。

5粘液性水肿:非凹陷性,颜面及下肢水肿多见,行动迟缓,反应迟钝,怕冷,毛发脱落,脉缓,便秘,月经紊乱,贫血等。

6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症):出现面部及下肢轻度水肿,患者的特征为向心性肥胖,血压增高,糖代谢紊乱,骨质疏松等。

7特发性水肿:多为中青年女性,水肿程度较轻,特点为一天之内体重变化大,不少患者水肿与月经有关。

8药物所致的水肿: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钙拮抗剂应用后可发生水肿,停药后不久水肿消失。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水肿的分类和特点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水肿的分类和特点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水肿的分类和特点
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要求理解性记忆较高的内容,其中水肿的分类和特点是常考的知识点之一。

今天帮助大家梳理水肿的分类和特点,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一、全身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首先出现在身体下垂部位伴有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静脉压升高,严重时还可出现全身水肿伴胸水、腹水等。

肾源性水肿:早期晨起眼睑和颜面水肿,以后发展为全身性水肿。

伴尿检异常、高血压、肾功能异常。

肝源性水肿:水肿首先出现在踝部,逐渐向上蔓延,但头面部和上肢常无水肿,患者常同时伴有脾肝肿大、腹壁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门静脉高压的表现以及黄疸、肝掌、蜘蛛痣、ALT谷丙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的表现。

营养不良性水肿:先从足部开始,逐渐蔓延及全身,常伴消瘦、体重减轻等。

粘液性水肿:非凹陷性水肿,因组织液中蛋白含量较高,好发于下肢胫骨前区域,也可出现在眼眶周围。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月经前7-14天出现眼眶、踝部及手部轻度水肿,可伴乳房胀痛、盆腔沉重感,月经后水肿逐渐消退。

特发性水肿:周期性,主要见于身体下垂部位,体重昼夜变化很大,天气炎热或月经前变化更为明显。

二、局部性水肿
局部炎症、肢体静脉血栓形成、过敏、丝虫病等。

例题:
下列不是右心衰的体征的是( )。

A.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
B.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C.肝脏肿大
D.水肿
E.交替脉
【答案】E。

解析:交替脉是左心衰的体征,右心衰的体征是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脏肿大、静脉压升高和水肿。

水肿

水肿

5.其他原因的全身性水肿 (1)粘液性水肿 ◆ 粘液性水肿也称真性粘液性水肿,是由甲低 导致甲状腺素缺少,面部出现蜡样水肿。 ◆非凹陷性水肿,水肿处皮肤苍白或蜡黄色,
由粘多糖沉积所致
◆特点: ◇全身性浮肿 ◇非凹陷性水肿 ◇有特征性的面部表现为: 表情淡漠、呆板, 面及眼睑水肿, 鼻宽,唇厚,舌大 光滑发红, 发音喋喋不清,言语缓慢费力。
◆非凹陷性水肿 ◇概念: 体液渗聚在皮下组织间隙,指压后 织下陷不明显或没有凹痕。 ◇病因: 粘液性水肿(组织液蛋白含量增高)? 丝虫病(慢性淋巴液回流受阻)
(一)全身性水肿 病因 ◆心源性水肿 ◆肾源性水肿 ◆肝源性水肿 ◆营养不良性水肿 ◆其他原因所致:
◇粘液性水肿 ◇药物性水肿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特发性水肿等
3.肝源性水肿 病因:见于失代偿期肝硬化 水肿和腹水形成的主要机制: ◆门脉高压 ◆低蛋血症 ◆肝淋巴液回流受阻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患者常伴有: 黄疸、肝肿大、脾肿大、 肝掌、蜘蛛痣、 腹壁静脉曲张等体征。
特点:◇主要表现为腹水 ◇也可首先出现踝部水肿,渐向上发展
4.营养不良性水肿 病因: ◇慢性消耗性疾病:艾滋病、癌症病人


杨小波
合川区人民医院肾内科
一.概述
1、 水肿定义: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 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
2.水肿分类 :全身性和局部性。 (1)全身性水肿定义 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漫性分布时称全身性水 肿。如心源性水肿
(2)局部性水肿定义
液体积聚在局部组织间隙时称局部性水肿。 如血栓性静脉炎积水:液体积聚在体腔内, 如胸水
2.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钠、水潴留 ◆该平衡依赖于 ◇体内的容量和渗透压 ◇排泄器官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如肾积水

水肿

水肿

水肿液的性状:
漏出液 相对密度 PRO含量 细胞数 见于 形成原因 <1.015 <25g/L <500/100ml 非炎性水肿 Cap内压↑ 渗出液 >1.018 可达30-50g/L 可见多数WBC 炎性水肿 Cap通透性↑
皮下水肿的皮肤特点:
凹陷性水肿(显性水肿);
隐性水肿。
胶体网状物 10%
一、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
——组织液生成>回流 二、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
——钠水潴留
体液容量 组织液容量 相对恒定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
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2、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白蛋白↓ 3、微血管壁通透性↑: 4、淋巴回流受阻
1升高
全身:心力衰竭 局部:静脉栓塞、肿瘤压迫;
影响水肿分布的因素:
重力和体位;
组织结构特点;
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
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
心性水肿:首先出现于低垂部。
肾性水肿:首先表现为眼睑或面
部水肿;
肝性水肿:腹水为主。
水肿对机体的影响(部位、程度、速度)
有利作用(抗损伤): (1)稀释毒素; (2)吸附毒物; (3)运送抗体/药物。 不利影响(损伤): (1)细胞营养障碍; (2)器官组织功能障碍。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Cap静水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1、GFR↓原因 :
①肾小球病变→肾小球滤过面积明
显↓ 。
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②有效循环血量↓→肾血流量↓ 如:充血性心衰、 晚期肝硬化等。
2、肾小管重吸收↑
(1)近曲小管重吸收↑
(2)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水肿的评分标准

水肿的评分标准

水肿的评分标准
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发生肿胀的现象,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常见于心力衰竭、肝硬化、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水肿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具体的评价标准如下:
轻度:水肿部位较为局限,主要发生于眼睑、眶下、胫骨前或踝部皮下组织。

在水肿的区域,当用手指按压时,组织会呈现轻度下陷,这种凹陷平复较快。

中度:全身的组织均可见明显的水肿。

当用手指按压时,会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凹陷,这种凹陷在去除按压后恢复缓慢。

重度:全身的组织发生严重的水肿。

皮肤会显得紧张且发亮,或者皮肤表面有液体渗出。

胸腔、心包腔、腹腔等浆膜腔会有积液出现,外阴也可能有严重的水肿。

如果您的水肿情况持续或严重,请尽快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专业治疗和指导。

诊断学—水肿

诊断学—水肿

患者常伴有: 黄疸、肝肿大、脾肿大、 肝掌、蜘蛛痣、 腹壁静脉曲张等体征。
特点:◇主要表现为腹水 ◇也可首先出现踝部水肿,渐向上发展
全身性水肿——营养不良性
低蛋白血症 维生素B1缺乏
血浆胶体渗透压
组织压降低
水肿
特点:
水肿前有体重减轻、 消瘦、水肿重
病因: ◇慢性消耗性疾病:艾滋病、癌症病人
◇维生素B1缺乏 维生素B1缺乏病是由于机体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不 足或缺乏所引起的全身疾患,临床上习惯称本病为脚气病。 该病主要特征: 多发性神经炎 肌肉萎缩 组织水肿 心脏扩大 循环失调 胃肠症状
病因与临床表现(补充) 水肿的特点 1.性状:据液体中蛋白含量不同分为 漏出液:
◇液体相对密度低于1.015 ◇蛋白含量低于25g/L ◇细胞数少于100/μL
渗出液: ◇液体相对密度高于1.018 ◇蛋白含量高于30g/L ◇细胞数大于500/μL
2.皮肤特点: ◆隐性水肿:
出现显性水肿之前体内已有组织液增多,体重增加 可达10% ◆显性水肿: 皮肤肿胀 弹性差 皱纹变浅 用手指按压有凹陷
◇平均有效流体静压=毛细血管平均血压-组织 间液的流体静压
促使毛细血管内的液体向组织间滤出
◇有效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间液 的胶体渗透压
促使组织间液向毛细血管回流
◇平均实际滤过压=有效流体静压- 有效胶体渗透压
生理情况下,此值约为20mmHg, 但不引起水肿, 因为淋巴回流起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度 全身组织均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凹陷明显,平复缓慢.
◆重度 全身组织严重水肿,皮肤紧张发亮,或有液体渗出,浆膜腔可见积液,外 阴亦可严重水肿
全身水肿伴腹水
发生机制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肿
——分类
水肿的分类方法
水肿的分类方法有: ① 根据水肿波及的范围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水肿; ② 根据水肿发生的部位命名,如脑水肿、喉头水肿、 肺水肿、下肢水肿等; ③ 根据水肿发生原因分为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 水肿、炎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淋巴性水肿、特 发性水肿(原因不明)等。
全身性水肿
按照其病因可分为以下类别: (1) 心源性水肿:风湿病高血压病 梅毒等各种病因及瓣膜 心肌 等各种病变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 (2) 肾源性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盂 肾炎肾衰竭期 肾动脉硬化症 肾小管病变等 (3) 肝源性水肿:肝硬化肝坏死 肝癌急性肝炎等 (4) 营养不良性水肿: ① 原发性食物摄人不足 见于战争或其他原因(如严重灾荒)所 致的饥饿;② 继发性营养不良性水肿见于多种病理情况 如继发 性摄食不足(经性厌食 严重疾病时的食欲缺乏 胃肠疾患 妊娠 呕吐 精神神经疾患 口腔疾患等) 消化吸收障碍(消化液不足 肠道蠕动亢进 吸收面积减少等) 排泄或丢失过多(大面积烧伤 和渗出 急性或慢性失血 蛋白尿等)以及蛋白质合成功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 睑或颜面部、足踝部,以晨起为明显, 严重时可以涉及到下肢及全身。肾性水 肿的性质是软而易移动,临床上呈现凹 陷性浮肿,即用手指按压局部皮肤可出 现凹陷。
水肿
按照其病因可分为以下类别: (1)心源性水肿: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或慢性心包炎等. (2)肾源性水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等. (3)肝源性水肿: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变等. (4)营养不良性水肿:常见于低蛋白血症,维生素Bl缺乏症等. (5)结缔组织病所致的水肿:常见于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 等. (6)变态反应性水肿:如血清病等. (7)内分泌性水肿:常见于席汉病,甲状腺功能减低及库欣综合 征等. (8)特发性水肿:如功能性水肿等. (9)其它:贫血性水肿,妊娠中毒性水肿.
局限性水肿
(1) 静脉梗阻性水肿:常见于血栓性静 脉炎、下肢静脉曲张等。 (2) 淋巴梗阻性水肿:常见于丝虫病的 象皮腿、流行性腮腺炎所致胸前水肿等。 (3) 炎症性水肿:常见于丹毒、疖肿、 蜂窝组织炎等所致的局部水肿。 (4) 变态反应性水肿:常见于血管神经 性水肿、接触性皮炎等。
肾性水肿
由于肾脏的功能障碍造成的机体水肿称 为肾性水肿。 肾性水肿原因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肾小 球滤过下降,而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尚 好,从而导致水钠潴留,此时常伴全身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组织间隙中 水份潴留,此种情况多见于肾炎。另一 种原因是,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 白过低所致。
全身性水肿
按照其病因可分为以下类别: (5) 结缔组织病所致的水肿:常见于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 等。 (6) 变态反应性水肿:如血清病等。 (7) 内分泌性水肿: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 能亢进(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分泌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垂 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下丘脑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分泌不足),甲 状腺功能亢进等 (8) 特发性水肿:该型水肿为一种原因未明或原因尚未确定的 (原因可能一种以上)综合征 多见于妇女 往往与月经的周期性有关 (9) 其它:贫血性水肿、妊娠中毒性水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