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稿的写法
优秀评课稿(精选5篇)

优秀评课稿(精选5篇)有关评课稿篇一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老师执教的《漂亮的花边》一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
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
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
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梅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首先,教学内容没有局限教材和书本,而是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梅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放性;其二,独特新颖的舞台主持加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本课教学中用到的许多恐龙玩具是学生自带的、大量恐龙图片和恐龙资料则来自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其四,学生进行创作《漂亮的花边》时,有的拿画笔画,有的用彩纸旧挂历纸去剪贴,每个同学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表现,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具有开放性。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二、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梅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
“互助互动”主要表现在:第一将全体学生分成四个团队即机灵小队、佳绩小队、拼搏小队和高峰小队,通过设计小组问答竞赛、画恐龙竞赛等环节四个小队之间互相竞争,组队内学生间互助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评课稿范文集合15篇

评课稿范文集合15篇评课稿范文集合15篇评课稿范文1一、探究安排合理,注重知识联系闫老师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境。
激发和推动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和情感活动,从而更容易理解这部分知识,能加深对新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中,从减数分裂的概念入手、结合分裂的特点、精子的形成过程以及染色体、DNA 的变化等层层推进,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形成知识框架,体验成功之感。
二、设计问题情境,培养自主探究闫老师教学设计思路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然后在现有的基础水平上建构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首先是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细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怎样变化”等。
然后再由此引入新课细胞减数分裂,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的共同探讨来概括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的内容.三、科学设计练习,注重能力培养闫老师通过自己设计练习,形成一定的梯度,层层推进,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既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掌握好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优点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
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1)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
(2)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最后环节让学生计算身高,设计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解题方法的水平。
3、课堂气氛活跃。
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4、例题、习题的搭配合理,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5、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老师评课稿15篇

老师评课稿15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评课稿,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评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老师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师评课稿1今天听了冯老师教学的一节有关小括号的运算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对本节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做一点评:1、在混合运算中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理清运算的顺序,在这一方面,冯老师做的非常到位,从刚开始的复习旧知时,教师就让学生说说要先算什么,运算的顺序如何,明确顺序后再进行计算,为本节课的新知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教学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时,老师在每做一道题之前,都要让学生先说说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去算,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很好的培养,今后相信老师即使不说,他也会先观察顺序然后再去计算的。
2、本节课的重难点有所突破。
在课堂上冯老师注重了对学生方法上的引导,每次遇到计算时,都要问大家,先算什么,尤其是遇到小括号时,总是要问大家:为什么要先算他呢?这样就会使本节课的重难点时时呈现在大家面前,大家就会时刻提高注意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去练习,而且冯老师注重了知识的总结,及时给大家总结算法,结合具体的'例子,让大家认识小括号的作用,有必要时时都用小括号吗?3、练习形式多样,适合低年级学生使用。
比如有:比一比,算一算;给小树苗治病;火眼金睛;动物找车厢;找朋友;小猴摘桃等等,而且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既有指明口答的,也有共同交流解决的,还有指明板演的,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目的还是让大家都学会如何计算,本节课相信教学效果一定很好。
但是有一个小小的瑕疵就是上面的字设计的太小了点,学生很难迅速的看清,可以适当的大一些。
建议:1、在开课时引入小括号时用的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例题,当老师出示信息之后,我觉得他们不可能就会提出一个问题吧?可以让他们再多说几个,也许有人就会提出加法的问题,可以为后面的第二种方法做一个铺垫。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共9篇)

篇一:语文评课稿范例《秋天的雨》评课稿今天有幸聆听了姚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这节课,我有一种如沐秋风,神清气爽的感觉。
《秋天的雨》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语言美,意境美,篇章结构美,名为写秋雨,实在写秋天,把秋天的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串起来,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在本课教学中,姚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欣赏画面,品读词句等方法使学生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从而产生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一、创设情境,奠定情感秋天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在上课伊始,姚老师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尽情欣赏秋天的美景,精美的图片配上优美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秋天,为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
二、重视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姚老师的课堂上实现了“以读为本”,摈弃了教师的分析讲解和问答。
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朗读,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
并且让学生融入文本,在学习第四段时,教师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与学生展开对话。
三、重视读的层次指导姚老师结合课文特点,以调动学生朗读兴趣为目的,巧妙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悟,以悟促读,以读促悟。
抓住秋天的颜色、气味、声音进行教学。
姚老师重点指导第二自然段:秋雨的颜色。
让学生在在读中抓住两个重点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红红的枫叶像像一枚枚邮票,飘呀飘呀,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她抓住“扇哪扇哪”“飘呀飘呀”这二个动态词语,进行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读,体会语言美,进而读出其中的韵味。
同时,恰当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文中的美丽景色,在美妙的音乐中,以情助读。
学生在多种形式、分层次的反复朗读中,自然而然地领略到了五彩缤纷的色彩美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美,体会到了秋天的美丽和欣赏美景的愉悦之情。
但是,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一些细节,我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如在教学“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初中教案 评课稿

初中教案评课稿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鲁迅及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农民苦难生活的同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主题,感受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鲁迅及其写作背景。
2.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做好笔记。
2.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主题。
2. 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收获。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评课稿:《草原》这节课,教师以鲁迅的写作背景为导入,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在自主学习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对生字词进行掌握。
合作探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主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作者对农民苦难生活的同情,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
整节课下来,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紧凑,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全面提高。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文的解读稍显简单,对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的引导不够。
建议教师在合作探讨环节,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他们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此外,课后作业的布置较为简单,主要是熟读课文和写读后感。
建议教师在课后作业中加入一些拓展性任务,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作文公开课听课评课稿模板

作文公开课听课评课稿模板一、听课情况。
1. 课程名称,作文公开课。
2. 授课教师,XXX老师。
3. 上课时间,XXXX年XX月XX日。
4. 上课地点,XXXX教室。
5. 参与听课人员,XXX、XXX、XXX。
二、课堂内容。
本次作文公开课的主题是“如何写好一篇记叙文”。
教师从记叙文的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首先,老师通过引入一个生动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记叙文的魅力。
然后,老师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了记叙文的结构特点,包括开头的铺垫、事件的发展、情节的高潮和结尾的总结等。
最后,老师针对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如何营造紧张的气氛等。
三、教学特点。
1. 生动有趣,老师通过引入生动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2. 举例详细,老师在讲解记叙文的结构特点时,举了很多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记叙文的写作要点。
3. 实用建议,老师提出的写作技巧都是非常实用的,学生可以在实际写作中加以运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教学亮点。
1. 情景教学,老师通过引入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2. 互动性强,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与学生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知识点突出,老师在讲解记叙文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技巧时,重点突出,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知识点。
五、课堂评价。
本次作文公开课,教师的教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
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
同时,教师的教学态度认真负责,耐心细致,能够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本次作文公开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改进建议。
在今后的教学中,建议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增加一些小组讨论或者写作练习的环节,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语文评课稿范文

语文评课稿范文一、课程背景。
本次评课的教学内容是《荷塘月色》,这是一篇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古文。
这篇文章以描写荷塘月色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本次评课的对象是初中九年级学生,他们对古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感悟。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古文《荷塘月色》的内容和主题,掌握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文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荷塘月色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情感体验;2. 阅读与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古文,然后带领学生分段解读,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感悟;3. 鉴赏与赏析,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鉴赏和赏析;4. 思考与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文章的个人理解和感悟;5. 写作与表达,教师布置作文题目,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悟,写一篇关于自然美的文章。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荷塘月色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景色;2. 课件,用于展示古文的内容和解读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鉴赏古文;3. 板书,用于记录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内容,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和表达观点。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情况,评价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2. 作业评价,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评价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和表达能力;3.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反思,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的合理性。
六、教学反思。
本次评课的教学内容是《荷塘月色》,通过对古文的阅读和鉴赏,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激发学生对古文的个人理解和感悟。
评课稿范文集合(精选15篇)

评课稿范文集合(精选15篇)评课稿范文集合(精选15篇)评课稿范文集合篇1这节课主要是一个语篇教学,A部分的教学内容比较长,所容纳的是本单元的全部重点的句型,为了让同学娴熟把握。
沈老师实行了同学自主学习的理念,首先提出四个问题:when.,where,who,what,things,让同学带着问题去听课文,有的放矢的查找出课文的关键词,同学带着问题,自我找出答案,老师板书。
在问题中,引出新学问。
然后让同学快速扫瞄整个文章,圈出不熟悉的词汇并板书。
请会读的同学领读,并进行订正。
由个体引出全体。
总的来说,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1、关注同学的生活阅历。
制造各种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使同学在充分参加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融入教学情境,在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中感知语言,在使用语言中进展语言。
本节课,由课文中的句型When’s your birthday?延长出来提问了When’s S1’s /his/her father’s/mother’s birthday?生成性内容,较好地和同学的生活现实接轨,激发了同学的沟通爱好。
2、关注同学的需要,重视培育同学的学习策略。
利用创设的情境,激发同学用英语表达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性,把“要我知”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知”,将强制式的“要我学”转化为自觉式的“我要学”,引导同学进行自主的尝试性学习,不失时机地赐予同学乐观的强化,通过利用意会、领悟、尝试等方式,让同学在活动中体验、参加、实践以及主动尝试与制造,从而获得认知力量和语言力量的进展。
英语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交际性的过程,在本节课中,同学问老师的'一个小隐秘、调查表等活动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3、关注任务型教学。
让同学通过听做、说唱、玩演和视听等活动完成任务,体现了“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如“make a survey”交际性活动时,同学设计调查表,综合使用所学过的交际性语言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沟通,猎取相关事物的信息,并汇报调查结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语言运用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课稿的写法
评课稿,是为开展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而撰写的教育研究文稿。
现在对案例,论文如何写研究的比较多,但对评课稿的写法没有一个很规范的定义,形式是次要的,关键是内容。
一般评课稿,有以下几种写法,归纳一下,供老师们参考。
一、写作角度:
1.整体评析法:对课的优劣进行整体的全面的评析。
2.片段展示法:对课的某一片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展示、评析。
3.特色突出法:对课的某些与众不同的新颖独特的好做法和创举进行有重点的突出的评析。
4.探索研讨法:对课堂中出现的新事物作探讨式的评析。
二、结构形式:
1.总分式。
阐述一分为二,一般先整体概述,然后优点展开,接着指出问题,最后提出建议。
这类评课稿最常见。
但值得再次提醒的是优缺点的剖析要抓住特色,不能都往“一个箩筐”里装。
2.主题式。
就是以某种教学理念为抓手、为线索,去展开评析。
这类评课往往纵横捭阖、贯通全课;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3.流程式。
就是根据教学流程有目的地、适时地点评。
通常在教学实录中间杂着教学点评。
4.测量式。
这种评课稿需要课前有明确的观察主题,借助一定观察工具,采集教学片段中的某些数据;用理论分析这些量化的数据,提出改进或调整措施。
总之,形式是次要的,评课时要对课堂行为进行通盘考虑,重视课堂生成。
只有实实在在抓住这些最基本要素,才有可能评得到位贴切,在给人以启迪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
附:
怎样评课
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确立现代教学观,和对其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
评课还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能促进整个教学改革向前发展。
日常评课时应该把握以下三点:
一、明确评课目的。
进行评课,应该根据教研活动的目的或听课者听课目的确定评课的目的。
评课时一定要围绕已确定的目的进行,做到既有理论阐发,又有具体的教学建议,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评课过程中,要根据上课教师提供的课堂教学实例,交流教育与教学思想,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帮助、指导上课教师和参与听课活动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通过评课,使参与活动的全体教师,从一个课堂教学实例中吸取教益,学习教学方法,改进不足,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同时引导教师们善于把公开课教学与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性研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提高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水平,让每个教师都有机会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做第一,鼓励每个教师都能抓住机会获得成功。
因此,评课必须围绕这些已确定了的目的进行,以便使评课活动具有针对性,收到应有的效果。
二、把握评课内容。
评课评什么,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根据目前教学改革的趋势看,评课应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1.评教学思想。
即从教学思想这一角度出发,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实例,评议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包括: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面向全体的思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的思想,着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思想,运用现代教育观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等等。
在现阶段还应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和教育新理念。
2.评教材处理。
即从教学内容处理的角度,评议教材体系及知识体系是否把握的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内容定量是否妥当等。
是否全面规划教学任务,培养学生
思维能力。
是否克服旧的惟理智主义的知识观,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是否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
再如是否将新授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对这一堂课产生很大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
3.评教法运用。
即从教师对教学方法处理的角度,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教法是否符合本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
教师为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处于他们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认识前提,安排好新旧知识的连结,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对来自课堂中的各种信息,从正确的标准和已有的经验出发作出何种的评判,形成何种的反馈信息,又是如何处理反馈的信息,以及施行何种的偏差纠正方案等。
4.评学法指导。
即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情况进行评议。
如能否从学科内容与特点着眼,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心理特征、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速度、思维特点、学习修养、学习环境和条件进行相应的指导。
再如是否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
5.评教学过程。
即从教学结构这一环节出发,评议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科学、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节奏是否得当、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等。
是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还是以“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的教学进程来安排。
从新课改精神来看,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6.评教学效果。
即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
教学是否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
是否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意因素,做到知、情、意结合,课堂上师生民主平等,互相尊重,教师给学生以成功机会,使学生情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
是否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装得到其原有基础上的最好发展。
有否确立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有时学生的见解很独特,教师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可以获取知识,取长补短。
所授的这堂课在教学上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讲究评课的技巧。
评课效果如何,这是个方法问题。
方法得当,效果就好。
否则就会失去评课的意义,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因此,在评课的方法技巧上应该注意:
1.要抓主要矛盾。
一节好课,也不可能尽善尽美。
评课中,更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此,应根据上课教师探讨的目的和课型,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评论。
如这节课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课时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上,其他方面只作次要问题略提即可,切不可冲淡中心。
2.要采用多种形式。
评课要根据其范围、规模、任务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形式。
对于观摩示范性、经验推广性、研究探讨性的听课活动,应采用集体公开形式评课,通过集体讨论、评议,对所示课例进行分析评论,形成对课堂教学的共同评价,以达到推广经验的目的。
3.要坚持激励原则。
任何形式的评课必须要坚持激励性原则。
通过评课活动,起到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作用。
因此,评课过程中,既要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又要注意语言的技巧、发言的分寸、评价的方向和火候,以便发挥评课的效益功能,起到推动教学工作健康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