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学实验-7-8

合集下载

农业昆虫学实验指导书

农业昆虫学实验指导书

《农业昆虫学》实验指导书〔植保专业本科用〕朱杏芬##农业大学农学院植保系2007年7月前言农业昆虫学是研究为害农作物的昆虫和其他有害动物的发生、开展和消长规律与其有效防治,从而保证作物高产优质的科学。

有害农作物的昆虫种类很多,对这些昆虫种类不仅要求学生认识它们的成虫,还要识别各个虫态,对几种主要害虫,即需要进展中、短期预测预报的常发性害虫,其各龄幼虫形态特征以与各级蛹发育的色斑变化规律还要能掌握。

欲达上述目的,除常进展田间为害现场调查观察外,主要靠农业昆虫实验课,由实验室提供出有关标本和必备的仪器设备。

通过学生自己认真观察,比拟来完成的。

根据教育计划,农业昆虫实验课共进展15次,从中,我们可获得实验操作根本技能的训练以与掌握鉴定和识别昆虫的方法。

为做到每次实验胸有成竹,请事先预习好实验指导书中有关实验内容。

因编写时间仓促,实验指导书中错误或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以便今后修改。

编者2007年7月目录第一局部室内试验实验一水稻螟虫 (1)实验二水稻其他鳞翅目害虫 (6)实验三稻飞虱 (15)实验四稻叶蝉 (19)实验五水稻其他害虫 (22)实验六棉花害虫〔一〕 (30)实验七棉花害虫〔二〕 (37)实验八旱粮害虫 (44)实验九油料害虫 (52)实验十烟、蔗、麻害虫 (61)实验十一贮量害虫 (67)实验十二地下害虫 (74)实验十三农作物害虫天敌〔一〕 (79)实验十四农作物害虫天敌〔二〕 (82)实验十五农作物害虫天敌〔三〕 (85)第二局部第一代二化螟的预报和防治 (88)晚稻飞虱发生预测和防治 (97)第二代稻纵卷叶螟的预报和防治 (103)第一代小地老虎的预报和防治 (107)第一局部室内实验实验一水稻螟虫目的要求:观察6种水稻螟虫的成虫、卵、幼虫和蛹,识别掌握三化螟、二化螟、大螟各虫态的形态特征;掌握三化螟、二化螟各龄幼虫的形态特征与其各级蛹发育的色斑变化规律,为这二种螟虫预测预报奠定根底;观察比拟二化螟、芦苞螟的成虫区别以与三化螟、褐边螟和荸荠白螟三种近似卵块的区别。

《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大纲(农学专业)

《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大纲(农学专业)

《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大纲(农学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适用专业:农学专业本科学时数:10学时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依据农学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为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农业昆虫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

认真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农业昆虫学》课程的重要环节。

本实验课并非简单地验证理论课的知识,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各种害虫的形态特征和部分的为害状,只能通过实验课才能清楚地观察和鉴别。

要求学生有强烈的事业心,热爱植物保护事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解决部分与实践相关的问题。

实验中要认真、仔细,爱护实验仪器设备,并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以保证顺利完成每次实验。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通过实验课的观察和训练,熟悉常见害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及掌握正确鉴别农业主要害虫种类的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2.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3.善于进行归纳和比较,注意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时分配、教学形式
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其中实验课10学时。

教学形式: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

实验课上指导教师概述实验的基本内容及仪器的使用,并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具体实验步驟,包括对实验
植物保护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标本的观察,形态特征的分析检索,实验报告的写作等。

五、实验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及实验完成情况逐项打分,并结合实验报告情况综合评分,实验成绩单独记分。

六、实验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七、教材。

南阳师范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班级课程表

南阳师范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班级课程表

南阳师范学院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班级课程表系(院):农业工程学院教师:黄思良职称:教授注:实验课上课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南阳师范学院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班级课程表系(院):农业工程学院教师:刘宗才职称:教授注:实验课上课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南阳师范学院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班级课程表系(院):农业工程学院教师:陶爱丽职称:博士南阳师范学院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班级课程表系(院):农业工程学院教师:庞发虎职称:副教授注:实验课上课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南阳师范学院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班级课程表系(院):农业工程学院教师:李玉英职称:教授南阳师范学院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班级课程表系(院):农业工程学院教师:常玮职称:博士南阳师范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班级课程表系(院):农业工程学院教师:燕志强职称:博士南阳师范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班级课程表系(院):农业工程学院教师:张婉职称:硕士南阳师范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班级课程表系(院):农业工程学院教师:岳超职称:博士南阳师范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班级课程表系(院):农业工程学院教师:李丹丹职称:副教授注:实验课上课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南阳师范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班级课程表系(院):农业工程学院教师:杨树琼职称:博士注:实验课上课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南阳师范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班级课程表系(院):农业工程学院教师:吉士东职称:博士注:实验课上课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南阳师范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班级课程表系(院):农业工程学院教师:史鸿飞职称:博士注:实验课上课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南阳师范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班级课程表系(院):农业工程学院教师:贾殿勇职称:博士南阳师范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班级课程表系(院):农业工程学院教师:马娜职称:副教授注:实验课上课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农业昆虫学教学实习报告

农业昆虫学教学实习报告

农业昆虫学教学实习总结报告**: **学号: ************年级专业班级: 09植物保护(安检)2班2011年10月目录实验目的 (2)实验内容 (2)实验任务完成情况 (2)(一)农业昆虫标本采集、制作与鉴定 (3)(二)农业昆虫图片采集 (4)(三)主要农作物害虫发生与为害程度调查 (5)调查报告一水稻稻纵卷叶螟为害调查 (5)调查报告二十字花科病虫为害调查 (7)调查报告三蔬菜病虫为害调查 (9)实验收获与建议 (11)一实习目的田间实习是农业昆虫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巩固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的农业昆虫知识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教学实习, 组织学生对主要农业昆虫发生现场进行调查、分析, 并采集制作标本、分类鉴定, 加深学生对农业昆虫学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开展农业害虫调查和防治工作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一)农业昆虫标本采集、制作与鉴定对当地主要农业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类进行普查、采集、制作标本和种类鉴定。

(二)农业昆虫图片采集在调查、采集标本等实习过程中, 使用相机等拍摄工具获取农业昆虫生态图片、形态图片、危害图片, 以及调查、采集方法、采集活动、专业工具使用、标本制作等各方面的图片。

(三)主要农作物害虫发生与为害程度调查对主要农作物害虫的田间发生与为害程度进行调查, 掌握田间调查取样方法、取样方式、取样数量和取样单位等, 并实地进行害虫发生密度及为程度调查, 详细记载相关数据, 认真进行分析、总结。

(四)实习总结并提交实习总结报告实习结束后, 要求以组为单位制作PPT, 进行实习总结报告。

每位同学按实习报告规定格式撰写、提交实习报告一份, 主要内容包括此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工作成绩、收获、建议及意见。

三实习任务完成情况1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钟村教学科研基地: 荔枝、龙眼、枇杷、丝瓜、菜心、苦瓜、玉米。

2 增城宁西教学科研基地: 玉米、水稻、火龙果、木瓜。

昆虫学通论实验指导书

昆虫学通论实验指导书

学生实验守则普通昆虫学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生必须遵守下列规则:1、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因此,在实验前,必须详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内容、原理、操作步骤与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准备好必要的物品和文具等。

2、在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许嬉笑和高声谈话。

实验过程中要听从教师指导,严肃、认真地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毒品和腐蚀性药品等。

注意观察、分析,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

不能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3、要节约使用标本和药品等实验材料,节约水电。

对公共财产如仪器、家具和小工具等要特别爱护。

实验室内的一切设备应力求整齐、清洁,切勿杂乱放置,未经教师允许,不得带出实验室。

4、仪器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报告教师。

如有仪器损坏或丢失,应报告教师说明原因,根据具体情况,按赔偿制度处理。

5、实验完毕,应对仪器和用具进行检查,清洗整理,归还所借物品,公共用具归还原处。

将昆虫尸体等残杂物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不要到处乱扔。

经教师验收后才可离开实验室。

6、值日生做好实验室的清洁整理工作。

离开实验室前,应认真检查水电、煤气等是否关好,严防不安全事故发生。

实验一昆虫体躯的基本构造及头部的构造一、目的要求:1、了解昆虫体躯的分节现象,以及附肢着生的部位,并注意与甲壳纲、唇足纲、重足纲、蛛形纲进行比较;2、观察昆虫头部的基本构造;3、了解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及类型。

二、内容及方法:(一)昆虫体躯基本构造的观察:取飞蝗一头,使其头朝左,侧放在蜡盘内,用大头针自后胸插入,固定在蜡盘上,将盖在体背的复翅和褶叠的后翅拉开,分别用大头针固定在蜡盘上使两翅向上伸展而不遮盖体躯。

观察:蝗虫的体躯表面坚硬的表皮为外骨骼,它们的体躯和附肢都是分节的,体躯由18或20个原始的体节组成,各体节按其功能的不同又趋向于"分段集中",因而构成了头、胸、腹三个体段。

头部:是由4或6个体节愈合而成的,头壳上已找不到分节的界限、头部着生有取食用的口器和感觉器官—眼和触角,所以头部是取食和感觉的中心。

农业昆虫学实习报告

农业昆虫学实习报告

农业昆虫学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今年暑假,我有幸得到了在农科研所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农业昆虫学实习的机会。

这个实习给了我一个深入了解农业昆虫学并实地研究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我对昆虫的认识。

二、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农业昆虫的生态特性,学习昆虫分类和鉴定技巧,并进行农业昆虫的野外调查和数据收集。

三、实习内容1.农业昆虫分类和鉴定技巧的学习在实习的开始,我们先学习了农业昆虫的分类和鉴定技巧,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昆虫的特征和分类方法,并示范如何使用显微镜进行昆虫的观察和鉴定。

通过实践操作,我掌握了昆虫的基本分类方法,并学会了常见农业害虫的鉴定。

2.农田昆虫的野外调查为了更好地了解农业昆虫的分布和数量变化情况,我们组织了农田昆虫的野外调查。

我们分成小组,在农田中设置了昆虫捕捉器具,如黄板、黄水和陷阱,并定期进行采集和观察。

通过野外调查,我了解到了不同农田环境中昆虫的种类和数量的差异。

3.农业昆虫的生态研究除了野外调查,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农业昆虫的生态研究。

比如,我们选择了几个典型的农作物,如水稻和蔬菜,观察和分析了它们上的昆虫数量和种类。

我们还对一些常见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了鉴定和防治的研究。

四、实习成果通过一个月的实习,我不仅掌握了农业昆虫分类和鉴定的技巧,还深入了解了农业昆虫的生态习性和分布情况。

我还学会了农业昆虫的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方法,懂得了有效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五、实习感受这次农业昆虫学实习给了我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我对农业昆虫的认识更加深入,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原因和防治方法也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此外,与老师和同事们的交流和合作,让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这个实习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能力,也增长了我的知识。

六、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农业昆虫学实习,我对农业昆虫的分类、鉴定和生态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掌握了一些农业昆虫的野外调查和生态研究的方法。

农业昆虫学实验考试_特征(1)

农业昆虫学实验考试_特征(1)
(二)金针虫类
昆虫名称
沟金针虫
细胸金针虫
褐纹金针虫


体长(mm)
14-17
8-9
9
体色
浓栗色,密被黄色细毛
暗褐色,密被灰色短毛
黑褐色,复有灰色短毛
前胸背板
背面半球形隆起,前狭后宽,宽大于长
略呈圆形,不隆起,长大于宽
前胸具点刻,后缘角向后突起。
腹部可见节
6节
5节
6节


体色
黄褐色
淡黄褐色
茶褐色
体型
扁平较宽,胸腹部背面有一纵沟
灰褐色
肾形斑外侧有一尖端向外的楔形黑斑,亚缘线上有两个向内的楔形黑斑,三斑尖相对。
黄地老虎
14—19
32—43
黄褐色
翅色较浅的地老虎,为黄褐色,环纹、肾纹、棒纹明显。中央暗褐,边为黑褐色。
大地老虎
20—23
56—62
灰褐色
肾形斑、环形斑明显,肾形斑外侧有一不规则黑斑,翅前缘自基部至2/3处呈黑褐色。
粟灰螟
头胸淡黄褐色
前翅淡黄而近鱼白色,杂有黑褐色细鳞毛,翅中央有一小黑点,沿外缘有七个小黑点
高粱条螟
头胸部淡黄色
前翅灰黄色,中央有一个小黑点,外缘略呈一条直线,翅尖下部略向内凹,翅面有20多条暗褐色纵纹
桃蛀螟
鲜草黄色
胸腹部每节有1—3个黑点,前翅约有25—26个黑点,后翅约有15个黑点
粟穗螟
体微红色
苹毛丽金龟
10.2-12.3
紫铜色
头和前胸背板墨绿色有紫色闪光;背板具点刻和白长毛;鞘翅黄铜色具有闪绿、光滑、半透明。
黄褐丽金龟
15-18
淡黄褐色,有光泽

农学专业《昆虫实验指导》

农学专业《昆虫实验指导》

宁夏大学农学专业《农业昆虫学》实验指导书郝丹青编2011年8月目录实验一昆虫体躯构造的观察实验二昆虫各发育阶段的观察实验三昆虫分类(一)实验四昆虫分类(二)实验五地下害虫识别实验六麦作、水稻害虫识别实验七玉米、经济作物害虫识别实验八蔬菜害虫、贮粮害虫识别第一篇昆虫学基础知识实验一昆虫体躯构造的观察一、目的要求1、掌握昆虫体躯构造的基本特征;2、了解各种附属器官着生位置、形态和构造;3、了解节肢动物门主要特征;二、实验材料针插标本:蝗虫、蟋蟀、步行甲、象甲、菜粉蝶、沙枣蝽、胡蜂、螳螂、蜜蜂、蝼蛄、地老虎、食蚜蝇。

玻片标本:昆虫复眼、触角、口器玻片、蓟马。

二、内容和方法(一)、昆虫体躯的观察躯蝗虫一头,从侧面观察,体躯为外骨骼包被,由体节组成,可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具有口器,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三个单眼,胸部有三对足,二对翅;腹部由10节组成,第一腹节具听器,末端具有外生殖器和尾须。

(二)、头部与感觉取食器官的观察1、头壳的分区,观察蝗虫的头壳,头的前方叫额,额的下方为唇基,上方叫头顶,两侧部分叫颊,头顶之后叫后头。

2、单眼和复眼:观察蝗虫头部的两侧上方有一对圆形凸起的复眼,其内侧有三个单眼,显微镜下观察复眼切片,区别单、复眼构造的异同。

3、触角:触角是一对分节而可以活动的附肢,着生在额区可以感触。

取蜜蜂的触角区别梗节和鞭节,其中鞭节变化最大,形成不同类型的触角,是分类学的重要依据。

取昆虫触角类型玻片标本,观察各种类型的触角。

4、口器:(1)咀嚼式口器:用镊子把蝗虫口器的各部分取下来放在载玻片上,在解剖镜下观察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的基本构造,并体会各部分的取食功用。

(2)刺吸式口器:取班衣成虫,观察上唇形状和下唇延伸形成的喙管;并用拨针挑出由上颚和下颚各一对形成的四根口针,进行观察。

(3)虹吸式口器:取小地老虎或白粉蝶成虫,由侧面观察,由外额叶及度延长合成一条中空的管子,卷曲在头部下方,这就是虹吸式口器的主要部分—喙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蝼蛄
华北蝼蛄
金针虫的识别—成虫
• 沟: 身体栗褐色,密被细毛。雌虫触角11节,鞘 翅长为前胸的4倍,后翅退化;雄虫触角12节, 鞘翅长约前胸的5倍,其上纵沟明显,有后翅。 • 褐纹:黑褐色,生有灰色短毛。触角、足暗褐色, 前胸黑色。触角第2、3节略成球形,第4节较第2、 3节稍长,第4~10节锯齿状。前胸背板长明显大 于宽,后角尖,向后突出。鞘翅狭长,自中部开 始向端部逐渐缢尖,每侧具9行列点刻。
麦蚜类-无翅蚜
• 麦长管蚜:长卵形,草绿色至橙红色。触角、
喙端节、腹管黑色。尾片色浅。额瘤显著外倾。 触角细长,全长不及体长,第3节基部具1—4个次 生感觉圈。腹管长圆筒形,在端部有网纹。尾片 长圆锥形,有6—8根曲毛。 • 二叉蚜: 卵圆形,背中线深绿色,腹管浅绿色,顶 端黑色。触角6节,全长超过体之半。腹管长圆筒 形,尾片长圆锥形,有长毛5—6根。 • 缢管蚜: 体宽卵形,体表绿色至墨绿色,常被薄粉; 腹管基部周围常有淡褐色或锈色斑,腹部末端稍 带暗红色;触角黑色,为体长的三分之二;腹管 黑色,长圆筒形,端部略凹缢。
细胸金针虫
金针虫的识别—幼虫
• 沟:老熟幼虫金黄色,宽而扁平。体节宽大于长, 胸背至第10腹节背面中央有1条细纵沟。尾节两 侧缘隆起,具3对锯齿状突起,尾端分叉,并稍向 上弯曲,各叉内侧均有1小齿。 • 褐纹:熟幼虫体长茶褐色,有光泽。自中胸至腹 部第8节各节前缘两侧生有深褐色新月形斑纹。尾 节扁平而长,尖端具3个小突起,中间的尖锐;尾 节前缘亦有2个新月形斑,斑后有4条纵线;后半 部有皱纹,并密生粗大而深刻点。
豆荚野螟
• 成虫 体长约13mm,翅展24-26mm,暗黄 褐色。前翅中央有2个白色透明斑;后翅白 色半透明,内侧有暗棕色波状纹。 • 末龄幼虫体长约18mm,体黄绿色,头部及 前胸背板褐色。中、后胸背板上有黑褐色 毛片6个,前列4个,各具2根刚毛,后列2 个无刚毛;腹部各节背面具同样毛片6个, 但各自只生l根刚毛。
朱砂叶螨的识别
• 雌成螨 体卵圆形。体色一般为深红色或锈红色, 常可随寄主的种类而有变异,只有眼前方呈淡黄 色,无季节性变化,全年均为红色。体躯的两侧 各有一倒“山”字形黑褐色斑纹,从头胸部开端 起延伸到腹部的后端,此斑有时可分为前后两块, 前一块略大。腹部末端圆钝。 • 雄成螨 体比雌螨小。体呈菱形,头胸部前端近圆 形,腹部末端尖削。体色为绿色、黄绿色或橙红 色。
• 大黑:头部前顶刚毛每侧3根,呈一纵列, 其中2根紧靠冠缝旁,额缝旁1条;肛门孔3 裂,缝状。肛腹片后部覆毛区中间无刺毛 列,只有钩毛群。 • 暗黑:前顶毛每侧1条,位冠缝旁;肛腹区 毛形态基本同大黑金龟甲。 • 铜绿:肛门缝呈“一”字形。覆毛区中部 有钩状刺三角区;正中央为二列黄褐色尖 刺。每列12-13条,尖刺相互交错。

吸浆虫类—成虫
• 麦红吸浆虫 • 成虫 体桔红色。前翅透明,有4条发达翅脉, 后翅退化为平衡棍。 • 麦黄吸浆虫 • 雌体长2mm左右,体鲜黄色。
吸浆虫类—幼虫
• 红: 幼虫体长约体长3~3.5毫米,椭圆形, 橙黄色,头小,无足,蛆形,前胸腹面有1 个“Y”形剑骨片,前端分叉,凹陷深。 • 黄: 幼虫体长2—2.5mm,黄绿色,体表光 滑,前胸腹面有剑骨片,剑骨片前端呈弧 形浅裂,腹末端生突起2个。
蛴螬类的识别—成虫
• 大黑: 体黑褐色至黑色,有光泽;鞘翅每 侧具有4条明显的纵隆线。臀节背板包住未 节腹板,呈半月形。 • 暗黑:体色同上,无光泽。体窄而隆起。 臀节背板包住未节腹板,臀板末端尖。 • 铜绿: 体背铜绿色,前胸背板两侧淡黄褐 色。臀板淡黄褐色,有三角形黑斑。腹面 黄褐色。
蛴螬类的识别—幼虫
麦蚜类-有翅蚜
• 麦长管蚜:体椭圆形,绿色,触角黑色,第3节
有8—12个感觉圈排成一行。喙不达中足基节。腹 管长圆筒形,黑色,端部具网纹,尾片长圆锥状, 有8—9根毛。 • 二叉蚜: 体长卵形。活时绿色,背中线深绿色。头、 胸黑色,腹部色浅。触角黑色,全长超过体之半。 触角第3节具4—10个小圆形次生感觉圈,排成一 列。 • 缢管蚜: 头、胸黑色;腹部绿色至深绿色,腹部背 面两侧及后方有黑色斑纹;触角6节,黑色,短于 体长。
棉蚜的识别
无翅胎生雌蚜: 体长1.5~1.9毫米,春秋 两季蓝黑色、深绿色或棕色,夏季黄色或 黄绿色。腹管长圆筒状,黑色。尾片乳头 状,青绿色,两侧各生有刚毛3根。 有翅胎生雌蚜: 体长1.2~1.9毫米,浅绿色、 深绿色或黄色。触角第三节上有感觉孔4~ 10个。前胸背板黑色。余同无翅胎生雌蚜。
作业
• 1. 列表比较3种麦蚜的形态特征.
农业昆虫学实验之八
• 杂粮害虫、豆类及棉花害虫的识别
实验目的
• 观察主要害虫的种类和形态特征; • 掌握其种间分类的主要鉴定依据; • 并熟悉几类主要害虫的主要为害状以及田 间识别方法。
实验材料
1 杂粮害虫 黏虫: 玉米螟: 高粱条螟、玉米蚜 2 棉花害虫 棉蚜: 棉花红蜘蛛: 棉铃虫: 三点盲蝽:
农业昆虫学实验之七
• 地下害虫与小麦害虫的识别
实验目的
• 观察主要害虫的种类和形态特征; • 掌握其种间分类的主要鉴定依据; • 并熟悉几类主要地下害虫为害幼苗的主要 为害状。
地下害虫
• 地下害虫泛指该种害虫的主要危害虫态是 以植物的地下部分为食,或在植物靠近地 面的部分为食的种类。 • 该类害虫包括鞘翅目的蛴螬类、金针虫类、 蝼蛄类和鳞翅目夜蛾科中的地老虎类等。 • 小麦害虫常造成严重危害,包括麦蚜类、 吸浆虫类及麦蜘蛛类等。
大黑
铜绿
蝼蛄的识别
• 华北蝼蛄:体长39~66 mm,黄褐色。前胸背板 暗褐色,中央有1心脏形暗红色斑点。腹部背面黑 褐色,腹面黄褐色。前足腿节下缘呈“S”形弯曲, 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棘1~2个或消失。 • 东方蝼蛄:体长30~35 mm,灰褐色。触角丝状, 黄褐色。复眼红褐色,椭圆形。前胸背板从上面 看呈卵形,腹部近纺锤形。前足开掘足,腿节下 缘平直,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棘3~4个。
黏虫的识别
• 成虫: 头部与胸部灰褐色。前翅灰黄褐色、黄色 或橙色;环纹与肾纹褐黄色,肾纹后端有一个白 点,其两侧各有一个黑点;外横线为一列黑点; 亚缘线自顶角内斜至M2;缘线为一列黑点。后翅 暗褐色,向基部色渐淡。。 • 老熟幼虫:体长38mm。头红褐色,头盖有网纹, 额两侧有褐色八字形纵纹。体色由淡绿至浓黑, 变化甚大;背中线白色,亚背线与气门上线之间 稍带蓝色,气门线与气门下线之间粉红色至灰白 色。腹足外侧有黑褐色宽纵带。
地老虎的识别—成虫
• 小地老虎:暗褐色。雌虫触角为丝状,雄 虫基部为双栉齿状。环形纹、肾形纹和楔 形纹明显,并围以黑边,在肾形纹外侧有 箭头状纹,与亚缘线外的2黑色横纹相对。 • 黄地老虎:黄褐色,前翅无楔形黑斑,肾 形、环形及律形斑均明显,各横线不明显。
地老虎的识别—幼虫
• 小地老虎:老熟幼虫体黄褐至暗褐色,腹 部1~8节背面每节具两对毛片,后2个比前 2个大二倍以上;• 粗糙,具明显大小不等 体 的颗粒,背面中央两条淡褐色纵带;臀板 黄褐色,其上具两条深褐色纵带。 • 黄地老虎:幼虫黄褐色,老熟幼虫33-43 毫米,腹节背面毛片前后各2个,大小相似。
大豆食心虫
• 成虫:体暗褐色至黄褐色,前翅由灰、黄、 褐三色相杂,翅项后方稍凹,沿翅前缘有 10条左右黑紫色短斜线。 • 幼虫:体长 8 ~10 mm ,幼龄期淡黄色, 老熟后橙红色,腹足趾钩 14 ~ 30个,单 序全环。
豆荚螟
成虫:体灰褐色。体长10~12毫米,翅展 22~24毫米。下唇须长而向前突出。触角 丝状,雄蛾鞭节基部有一丛灰色鳞毛。前 翅狭长,灰褐色;前缘自肩角到翅尖有一 条白色纵带,翅基1/3处有金色隆起横带, 外侧镶有淡黄褐色宽带。后翅黄白色,沿 外缘褐色。
棉铃虫的识别
• 成虫: 体长15~20毫米,翅展27~28毫米。触 角丝状;复眼绿色。雌蛾前翅赤褐色,雄蛾灰绿 色。前翅内横线、中横线和外横线不明显,外横 线外侧有深灰褐色宽带,上有7个小白点;肾形纹 和环形纹暗褐色。后翅灰白色,沿外缘有暗褐色 宽带,其上有2个月牙形的白色斑纹。 • 幼虫共6龄,体长40~45毫米,体色有绿、淡绿、 红褐、黄褐等多种。背中线明显,成双线,并有 亚背线和气门线。
黄色斑纹
黑色斜纹
气门上线 亚背线 背线
危害状
玉米螟的识别
• 成虫: 黄褐色,体背黄褐色,腹末较瘦尖, 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 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 纹,后翅灰褐色; • 老熟幼虫: 体长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颜 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中、后胸 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1~8节背面有两排 毛瘤 前后各两个。
豇豆荚螟
菜粉蝶
• 成虫: • 体长19~20mm,翅展45~50mm,翅面白色, 前翅前缘和基部灰黑色,顶角和中央2斑纹黑色; 雄虫翅中央下放的一黑斑不明显。后翅前缘有一 黑斑。
菜粉蝶
幼虫:老熟体长28~35mm,绿色,蹄密生细毛,每节具4~5 条横皱纹。气门线断续,呈黄白色;背中线狭,淡黄色。
小菜蛾
• 成虫 • 体长6~7毫米,翅展12~16毫米,灰黑色。 前后翅狭长而尖,缘毛很长。前翅中央有1 条黄白色三度弯曲的波状带。静止时,翅 在背部叠起呈屋脊状,两翅结合处有3个相 连的淡黄色菱形斑纹。
幼虫
• 幼虫:纺锤形。淡绿色,前胸背板上有淡 褐色小点排成两个“U”形纹,臀足向后伸, 超过腹末。
实验材料
1 小麦害虫 麦蚜类: 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禾谷缢管蚜 吸浆虫类:麦红吸浆虫、麦黄吸浆虫 麦蜘蛛类:麦岩螨、麦圆叶爪螨 2 地下害虫 蝼蛄类:东方蝼蛄、华北蝼蛄 蛴螬类:大黑、暗黑、铜绿 金针虫类:沟金针虫、褐纹金针虫 地老虎类:小地老虎、黄地老虎
识别方法
成虫识别
幼虫识别
蛹的识别
卵的识别
• 作业: • 绘出棉铃虫前后翅形态特征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