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老师演讲稿——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
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

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一、工作实践站在班主任的角度,对于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可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个班主任,在认真执行教学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帮助学生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帮助学生培养自我意识。
不同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所抱持的自我认知和态度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从督促学生和时刻提醒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自主学习: 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参加学习,阅读多样化的资料,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进行归纳和总结,积极寻求知识点的答疑,以此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自我管理: 帮助学生建立自我管理的观念,把好时间,科学安排自己的时间。
对于初学阶段的小学生,班主任可以通过布置作业、发布大纲、倡导自学等方式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方式。
3.自我评估: 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包括在学科、健康、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帮助学生积极寻找并发扬自己的长处,同时及时发现并改正短处。
二、帮助学生培养自我控制力。
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协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即能够在错误中得出教训,不断完善自我、积极向上等等。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达成:1. 自我约束: 帮助学生习惯各类课程的规律和节奏,完善自己的时间观念,把握每个学科的具体进展和相关实践的安排。
2. 自我调控: 教育学生掌握自我调控、情绪调解的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关注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在必要时调节自己的状态,避免影响到整个学程和晋级进程。
3. 自我积累: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努力向上,寻求发展,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三、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成长过程中,小学生需要面对孤立、压力等各种困境。
班主任可采取以下方法:1. 资源共享: 让孩子们养成团队合作精神,做到资源共享,协同发力,激发他们的合作意识。
2. 务实协作: 帮助学生掌握与人交往、相处的技巧,并培养互相尊重、关爱、倾听和帮助的良好习惯。
班主任工作总结-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精选汇编)

班主任工作总结-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精选汇编)第一篇: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所谓"小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
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
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以来,世界各国的各类教学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形式。
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
自我管理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
可以说,班集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学生的自我管理。
数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
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2、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3、引导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合格二字有着无比深广的含义。
怎样才算是合格人才呢?那就是具备现代化的、合理的智能结构,还应该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的人才。
"独立"不仅指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不迷信书本,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儿童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社会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
班主任除了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善于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小学生自我管理演讲稿doc

小学生自我管理演讲稿篇一:小学生自我管理演讲稿篇一:班主任演讲稿——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班主任演讲稿——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
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
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所谓“小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
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
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以来,世界各国的各类教学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形式。
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
自我管理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
可以说,班集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学生的自我管理。
数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
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2、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3、引导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合格二字有着无比深广的含义。
怎样才算是合格人才呢?那就是具备现代化的、合理的智能结构,还应该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的人才。
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

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1世纪,不再是遥远的召唤。
我们正在踏上新世纪的门槛。
21世纪的生活,并不单单只在时间上突然降临,它是人类曾经有过的长久的憧憬,它是我们对于未来生活的苦苦构思的展开。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
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
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所谓”小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
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
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以来,世界各国的各类教学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形式。
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
自我管理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
可以说,班集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学生的自我管理。
数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
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2、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3、引导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
小学班主任论文: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共5篇)

小学班主任论文: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共5篇)第一篇:小学班主任论文: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小学班主任论文: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21世纪,不再是遥远的召唤。
我们正在踏上新世纪的门槛。
21世纪的生活,并不单单只在时间上突然降临,它是人类曾经有过的长久的憧憬,它是我们对于未来生活的苦苦构思的展开。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
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
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所谓“小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
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
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以来,世界各国的各类教学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形式。
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
自我管理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
可以说,班集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学生的自我管理。
数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
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2、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

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21世纪,不再是遥远的召唤。
我们正在踏上新世纪的门槛。
21世纪的生活,并不单单只在时间上突然降临,它是人类曾经有过的长久的憧憬,它是我们对于未来生活的苦苦构思的展开。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
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
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所谓"小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
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
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以来,世界各国的各类教学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形式。
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
自我管理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
可以说,班集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学生的自我管理。
数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
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2、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3、引导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
班主任演讲稿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

班主任演讲稿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尊敬的校长、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班的班主任,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关小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话题。
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阶段。
他们需要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点,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建立起自信和自尊。
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自我管理呢?简单来说,就是指个人通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等行为来掌握自己的情绪、行为和学习。
这个过程需要在家庭、学校和个人的努力下共同配合,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对于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情感方面有很多需要自我管理的地方。
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简单阐述:一、学习中的自我管理学习是小学生最主要的任务之一,而在学习中,自我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小学生需要自我掌控时间,并对学习进行规划。
比如,做作业之前先列出目录,制定学习计划等。
其次,他们需要自我纠正错误,总结经验,并增强自己的学习方法。
同时,还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注意力,避免分神,保持专注。
二、生活中的自我管理学习以外,小学生的生活也需要自我管理。
首先,他们需要自我控制情绪。
孩子在遇到特殊情况或者遭遇失败时,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感,容易被情绪左右。
因此,他们需要学会通过各种途径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冥想,自我安慰等。
另外,他们还需要自我控制饮食和作息时间等生活习惯。
三、情感中的自我管理小学生的情感管理也十分重要。
首先,他们需要建立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认识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并接受自己的缺点。
其次,他们需要学会自我安慰,并发展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之,小学生自我管理是一个复杂、长期而且动态的过程。
只有在不断地尝试和实践中,才能培养出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能力,以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
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帮助他们增强自律精神,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最后,我认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孩子才能面对未来的挑战并取得成功。
班主任的学生自主管理发言稿

班主任的学生自主管理发言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今天我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班级管理的话题。
作为班主任,我一直秉持着“学生自主管理”的理念,希望通过培养同学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让班级成员更加团结、和谐,并提升共同协作的能力。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班级自主管理的观点和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自主管理”的含义。
自主管理是指同学们能够自觉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能够自我约束,主动参与班级事务,并能够在处理问题时做到理性、公正、负责。
通过自主管理,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其次,我想强调的是班级合作。
班级是一个集体,每个人都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学们要学会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只有通过团结合作,班级才能更好地开展各项活动,共同进步。
在学生自主管理中,每个同学都应该有明确的责任和任务。
比如,班级会议的组织者要负责制定议程并主持会议;班级卫生委员要负责卫生情况的检查和整理;班级活动策划者负责组织各种活动等等。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职责,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班级的管理才能更有效。
除了个人责任外,同学们还要学会相互宽容和尊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应该相互包容,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在与同学相处中,我们要始终保持诚实、友善的态度,避免出现冲突和矛盾。
同时,我想提醒大家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证自己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只有做到时间合理分配,才能更好地支持班级管理工作。
最后,我想向大家强调班级自主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学生自主管理,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特长,起到了班级管理的作用,也可以培养和发展我们的领导才能。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通过学生自主管理,构建一个和谐、团结的班级。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老师演讲稿——浅谈小学生的自
我管理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
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老师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
我认为,班主任老师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所谓“小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
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
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以来,世界各国的各类教学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形式。
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
自我管理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
可以说,班集
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学生的自我管理。
数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老师、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
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2、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3、引导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合格二字有着无比深广的含义。
怎样才算是合格人才呢?那就是具备现代化的、合理的智能结构,还应该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的人才。
“独立”不仅指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不迷信书本,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儿童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社会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
班主任老师除了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善于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1、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
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
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一方面,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
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
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我又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
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
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
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
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2、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即通常所说的“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
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
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
最后要重
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
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致使其长期发挥效力。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老师,应该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