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综合知识重难点解析:成语

合集下载

初三语文四字常考成语解释 中考成语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三语文四字常考成语解释  中考成语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三语文四字常考成语解释中考成语重点知识点归纳今天小编为同学们带来的是关于初三语文的四字成语的详细解释,同学们都要认真地学习一下哦,这些成语考得频率还挺高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3)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5)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了的时候。

(6)媚上欺下:讨好巴结上级,欺负下级。

(7)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8)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尽职尽责。

(9)荒凉、冷落的意思。

萧索(10)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

瑟索(11)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惘然(12)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隔膜(13)看不起。

鄙夷(14)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15)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6)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17)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18)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9)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20)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推敲(21)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创意(22)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模式(23)还没有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素材(24)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则,而总结出理性的知识。

(25)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26)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7)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8)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29)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30)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31)吹毛求疵:这里指细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32)狂妄自大:极端的自高自大。

(33)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刻理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复习资料(成语)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复习资料(成语)

九年级语文复习资料(成语)1. 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

2. 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3.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4. 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5. 敬业乐群: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6. 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7.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8.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9. 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10. 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

11. 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自轻自贱。

指对自己的能力等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

12. 慷慨解囊: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13.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14. 垂涎欲滴:形容十分贪婪的样子。

15. 束手无策:遇到问题,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16. 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17.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8.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9. 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20.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21. 引经据典:指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故事。

22. 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

指众所周知。

23. 通宵达旦: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24. 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25. 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

26. 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

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27. 患得患失: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

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28. 义愤填膺: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29. 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30. 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

31. 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中考语文必备成语及解释

中考语文必备成语及解释
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对答如流
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精益求精
好了还求更好。
相辅相成
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汗牛充栋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未雨绸缪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
不二法门
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耐人寻味
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美轮美奂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萍水相逢
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根深蒂固
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异想天开
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
炙手可热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旁征博引
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戛然而止
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与日俱增
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流恋忘返
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一文不名
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
鸿篇巨制
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
捕风捉影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美不胜收
随声附和
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鹤立鸡群
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历历在目
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入木三分
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见异思迁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无所不为
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耳目一新

初中语文常用成语归纳及用法解析

初中语文常用成语归纳及用法解析

初中语文常用成语归纳及用法解析1.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常用来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2.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

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4.黯然神伤:形容心中伤感,情绪低落。

5.故弄玄虚: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6.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7.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8.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

9.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

沸:水开。

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10.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

度:考虑的意思。

11.流光溢彩:形容色彩丰富,光亮夺目。

12.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

罕:稀少。

13.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没有主见。

14.奔走相告:一边奔跑,一边告诉别人。

15.一张一翕:形容呼吸时一张一合。

16.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17.相映成趣:互相衬托。

18.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9.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怀:心。

20.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21.炉火纯青:形容技艺达到了巧妙的境界。

22.手足无措:形容行为慌乱或没有举措应付。

23.猝不及防:事情突然袭发生,来不及防备。

24.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觑:看25.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

26.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7.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8.碌碌无为:平庸,没有特殊能力。

29.血雨腥风:指战争的可怕与残忍。

30.取XXX:即舍生取义,取:选取。

义:正义。

31.敝帚自珍:比喻工具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惜。

敝:破旧。

XXX:贵重爱惜。

32.XXX地: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席。

33.天壤之别:比喻差别极大。

壤:地。

34.弹指而过:形容工夫过得很快,弹一下手指头就过了很多年。

2023中考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成语与解释

2023中考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成语与解释

2023中考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成语与解释(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知识、练习题、试卷大全、教案教学、课件大全、知识扩展、阅读答案、课文内容、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Chinese knowledge, practice questions, exam papers, lesson plans, courseware, knowledge expansion, reading answers, text content, composition,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23中考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成语与解释九年级下册1.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中考语文复习 成语考点精解精析

中考语文复习 成语考点精解精析

中考语文复习成语考点精解精析考点精析:1、望文生义,即只根据字面的意思,就做出想当然的错误解释。

例如:走进山的怀抱,目观壮丽山色,耳闻风声鹤唳....,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

“风声鹤唳”是指溃逃的士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怀疑是追兵,形容惊慌疑惧。

又如: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2、褒贬误用,即对成语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准,本来是含有褒义的,却用到贬义的语境中去。

例如:贬义色彩的成语有:无所不为、虚张声势、夸夸其谈、处心积虑、好高骛远、随声附和、满城风雨、趋之若骛、死灰复燃、肆无忌惮、信口雌黄、炙手可热等等。

褒义色彩的成语有:蔚然成风、集腋成裘、从容不迫等等。

3、对象用错,即指该成语是用来描绘甲类事物的,却被张冠李戴地用到乙类事物上去。

例如:您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是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有些成语专指特定对象,例如:“鳞次栉比”形容房屋等建筑物多;“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形容书籍多;“相敬如宾”形容夫妻;“天伦之乐”形容一家人;“凤毛麟角”指的是罕见珍贵的人才或事物;“一挥而就”指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完成;“改弦更张”指对制度和方法的改革变更;等等4、不合语境,是指成语的适用语境被错用而致使用不当。

例如:据专家测算,在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污染总量的45%。

“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冲击或遭遇灾难。

5、重复累赘,是指在语句中已含有成语里的含义,再用成语,则造成重复。

例如:他在敌人监狱中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又如: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考题精练: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A.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缩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九年级上册语文成语以及成语解释

九年级上册语文成语以及成语解释

九年级上册语文成语以及成语解释
1. 金玉满堂:形容财富充足、富裕的样子。

2. 鞭长莫及:形容力量或手段达不到想要达到的地方。

3. 掌上明珠:比喻非常爱惜的人或事物。

4. 不可救药:形容病情或问题极其严重,无法挽救。

5. 悔之晚矣:后悔已经太晚。

6. 不落窠臼:不受局限于固有的规矩,独树一帜。

7. 炙手可热:形容权势极大,非常吃香。

8. 笨鸟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为了赶超他人,就要比别人更加努力。

9. 得过且过:指粗心大意,不够认真努力。

10. 心旷神怡:形容心情开朗,无忧无虑。

11.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起到了负面作用。

12. 连绵不绝:形容山脉或景色等连绵很长。

13. 破釜沉舟:比喻做事一心一意,毫不犹豫。

14. 文过饰非:用华丽的言辞来掩盖错误或缺点。

15. 闭门羹:形容别人不愿意接纳或拒绝某人。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语文中的一些常见成语及其解释。

部编版语文初中七八九年级中考重点成语与解释

部编版语文初中七八九年级中考重点成语与解释

部编本初中语文重点成语与解释七年级上册1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比喻姿态优美。

2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3 .喜出望外:遇上出乎意料的好事而感到特别高兴。

4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排。

5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嗔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6小心翼翼: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亳不敢疏忽。

7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8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9恍然大悟:突然醒悟过来了。

10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11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12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睽睽,形容注视的样子13煞有介事: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

14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15漠不关心:态度冷淡,亳不关心。

16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17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18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19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内幕,形容钻研的精神。

20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21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22孤苦伶仃:孤单困苦,没有依靠。

23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24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25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26不可救药:比喻匕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27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危言耸听:故意说些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

28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

形容没有主见。

29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

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30力不暇供: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

31杞人忧天: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七年级下册1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2 .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3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

指将士战死于沙场。

4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综合知识重难点解析:成语
内容预览:
词语(成语)的使用
原则:在理解词语意义的基础上,根据句子语境提供的意义、对象、数量、基调、氛围、范围、感情、场合等,以对应、和谐、对等为原则,注重词语义和语境义的稳合,选择词语。

一正确理解词语意义。

二对应原则
三对举原则
四语法角度分析
正确理解词语意义机械理解词语意义,望文生义,凭想当然确定意义。

例如
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他的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同行业中开创了先例。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
脚。

这海外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年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97年第四题)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8。

19”大火。

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对举原则是指在同一语境下,句中的某一成分应与其余成分在各方面相似,即意义相关,词性相同,句式一致。

每次查房、会诊之后,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怎样把病历写得很完整、条理、清晰,告诉她怎增诊断疑难疾病,怎样处理特殊病例。

那些书摊的图书内容的好坏、环境卫生和经营作风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对青少年产生影响。

对应原则和语境提供的意义的轻重、基调、氛围、场合、色彩、对象、范围、数量对应。

一对象、范围一致
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他是学雷锋的老模范了,十几年来,光在路边信手拈来的螺丝钉就有三大筐。

矮桩水稻成熟参差不齐,不宜用机器统一收割。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

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仑美奂。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他在文学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
他待人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认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把工作做得更好。

语义轻重不合适,不能和语境对应。

他发表了几首小诗,各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可见文学造诣很深。

(94年高考题)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切困难都可迎刃而解。

王老师今天将莅临我们宿舍检查卫生。

我和表弟协商了半天,决定明天不去了。

刚一起跑,刘二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起追赶,离终点20
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取了三千米跑的第一名。

各种形式的周刊杂志,分类结密的专业报刊不断出现,真有风起云涌之势。

不注意褒贬色彩
听到战友不幸遇难的消息,他如丧考纰,悲痛万分。

他填报志愿时,又想报清华,又想报北大,总是见异思迁。

语法角度:侧重考虑的是各成分之间的搭配,以及虚词的使用是否正确
成分之间的对应搭配见相关的训练(略)
虚词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虚词是否配套使用“只有才” “无论还是都”
2 注意虚词间的差别“在”与“从” 、“对”与“对于”
3 没有因果关系不能强加表因果的连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