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专业高考备考精品资料 乐理(部分)

合集下载

乐理知识点总结大全高考

乐理知识点总结大全高考

乐理知识点总结大全高考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乐理是音乐的理论基础。

掌握乐理知识有助于理解和欣赏音乐,提高音乐表演和创作水平。

下面就总结一下乐理知识的重要内容。

一、音阶和调式1. 音符及谱号音符有全音、二分音、四分音、八分音、十六分音、三十二分音等。

谱号有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

2. 声名记谱法音名有C、D、E、F、G、A、B七个,分别对应了钢琴和大提琴上的七个音名。

音程有纯音程和变音程,包括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小四度、纯四度、增四度、小五度、纯五度等。

3. 音阶音阶有大调和小调。

大调音阶包括: C大调、D大调、E大调、F大调、G大调、A大调和B大调。

小调音阶包括: C小调、D小调、E小调、F小调、G小调、A小调和B小调。

4. 和声体系和声体系包括音程、和声、和弦、和声进程等。

和弦种类有三和弦、四和弦、五和弦、六和弦、七和弦等。

5. 音程和和声的组成音程包括了纯五度、纯四度、大三度、小三度、增四度、减五度等。

和声包括了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大四和弦、小四和弦、大五和弦、小五和弦等。

6. 调式的生成和性状调式的生成有C大调、D大调、A小调、Bb小调等。

调式的性状包括了纯正性状、变音性状等。

7. 转位和声二、节奏1. 拍子及节奏记号拍子有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六拍子、九拍子、十二拍子等。

节奏记号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

2. 节奏的重复规律节奏的重复规律包括了单音节奏、二连音节奏、三连音节奏、四连音节奏等。

三、和声基础1. 短音程组织方式短音程组织方式包括了两声部和声、三声部和声、四声部和声等。

2. 复声和声与对位复声和声包括了配乐、复调、转进等。

对位包括了近对位、远对位、自由对位等。

3. 节奏组织方式节奏组织方式包括了单拍和声和复拍和声。

四、音乐形式与结构1. 小曲式小曲式包括了小步舞曲式、小三步舞曲式、小蓝波普曲式、小波兰舞曲式等。

2. 大曲式大曲式包括了小奏鸣曲式、大奏鸣曲式、小协奏曲式、大协奏曲式等。

高考乐理知识点

高考乐理知识点

高考乐理知识点乐理是音乐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参加高考的音乐考生来说,掌握高考乐理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考乐理知识点,帮助大家提高乐理考试的得分。

一、音符与音程音符是音乐中的基本音符号,由实心圆圈和音符尾构成。

音符尾的个数代表了音符的时值,而音符的位置代表了音高的高低。

音程是指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

常见的音程有纯音程和变音程两种。

纯音程包括纯一度、纯二度、纯三度、纯四度、纯五度、纯六度、纯七度和纯八度。

变音程包括增一度、减一度、增二度、减二度、增四度、减四度、增五度和减五度等。

二、调式与音阶调式是指一组带有固定音程关系的音符所组成的音乐结构,常见的调式包括大调和小调。

大调音阶是一种明亮的音阶,由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程构成;小调音阶是一种比较悲伤的音阶,由全半全全半全全的音程构成。

在高考乐理中,考生需要掌握各个调式的构成、调号和音阶的演奏方法。

此外,还需要了解常见的转调方法,即将一个曲子从一个调式转变到另一个调式。

三、节拍与节奏节拍是音乐中的基本单位,是音乐进行的基本规律。

常见的节拍有2/4拍、3/4拍和4/4拍等。

节拍可以通过拍号来表示,在乐谱上用数字的形式表示。

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安排,是音乐中各个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组合。

在高考乐理中,考生需要掌握各种常见的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例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四、和声与和弦和声是指两个或多个音同时发出时产生的效果。

和声中的关键元素是和弦,和弦是由多个音符组成的音域结构。

常见的和弦有三和弦(三个音符)、四和弦(四个音符)等。

在高考乐理中,考生需要掌握和声的基本规则,例如和声音程的处理、和声规范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常见的和声进行方式,例如声部进行、声部平行、声部交替等。

五、乐曲分析与听力乐曲分析是对一首音乐作品进行细致分析的过程,通过分析乐曲的调式、节拍、和声等元素,来揭示作曲家的音乐意图。

在高考乐理中,考生需要通过分析乐曲的形式、结构和曲式等内容,来回答相关的试题。

乐理基础知识(全)

乐理基础知识(全)

第一讲音的概念第一节音的形成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看不见又摸不到的“音”倒底是什么呢?“音”是一种物理现象。

它是由于物体受到振动,而产生“波”,再由空气传到您的耳朵里,通过大脑反馈,您听到的就是“音”。

第二节音的分类物体的大小、薄厚与振动的强弱不同,所产生音的高低也就不同,这样就形成了高音、低音、强音、弱音。

“音”大体又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种。

1、乐音(musical tone)振动起来是有规律的、单纯的,并有准确的高度(也叫音高)的音,我们称它为“乐音”。

2、噪音(noice)没有一定高度的音。

它的振动即无规律又杂乱无章的音,我们称它为“噪音”。

您明白了吗?第三节音的性质音的性质可以分为:高与低、强与弱、长与短,还有音色等几种。

由于音的性质有这么多的不同,所以才会产生出不同的乐音来。

使我们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旋律。

也通过不一样的音色,让我们辨别出哪一种声音是由钢琴弹出来的,哪一种声音是小号吹出来的。

二胡和小提琴同样都是弦乐器,可是它们的声音又各自有所不同。

也可以区分人声,哪些是女高音,那些又是男低音等等这些不同的发声体,你会发现:音的性质在音乐领域里的意义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第二讲乐谱的知识乐谱的知识——什么是乐谱第一节什么是乐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为了能使音乐保留下来,并且便于学习与交流,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记谱方法。

象我们唱歌,或者演奏某一种乐器,仅仅靠记忆,或者是口传心授都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乐谱。

按照作曲家提供的乐谱,才能演奏和演唱出美妙动听的音乐。

也由于有了乐谱,才使得很多的优秀作品流传下来。

比如我国优秀的民间艺人华彦钧(瞎子阿炳),他从小爱好音乐,勤于学习,既能唱又能演奏,当时当地的乐器样样精通。

群众非常喜欢听他的演奏和演唱。

他能奏“十番鼓”,“十番锣鼓”,又掌握许多民间唱腔,还创作了大量的乐曲,如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及琵琶独奏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和一些优秀的民间唱腔,他所创作演奏的作品,个个是精品,但由于生活所迫,流落街头,成了一个街头流浪艺人,受尽欺凌与压迫,受尽了折磨,刚刚解放就病故了,仅留下了有限的曲目,带着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离开了人世,再没人记得这些。

音乐类高考乐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音乐类高考乐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音乐类高考乐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高考乐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乐理知识的学习,学生会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结构和理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创作音乐。

本文将对音乐类高考乐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音乐元素1. 音符与音程在乐理中,音符是音乐的基本材料,它们通过特定的表示方法来表示不同的音高和音长。

音程指的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我们通常用半音和全音来计算音程。

2. 节拍与节奏节拍是音乐的基本单位,指定了每个小节中的强弱和持续时间。

节奏则是指一系列音符按照特定的时值排列而成的模式。

3. 音量与音色音量指的是音乐的响度,而音色则是音乐的质感。

它们通过音乐表演者的技巧和乐器的选择来实现。

4. 和弦与和声和弦由多个音符组成,通过同时演奏或连续演奏来表达。

和声则是多个音符一起发出时产生的和谐效果。

二、乐曲结构1. 小调与大调音乐中的音阶可以分为小调和大调两种。

小调通常被视为悲伤和深情的,而大调则被视为明亮和欢快的。

2. 主题与变奏主题是乐曲中重复出现的核心音乐片段,而变奏则是对主题进行改变和发展。

3. 乐曲形式常见的乐曲形式包括奏鸣曲形式、圆舞曲形式、三段式和变奏曲等。

它们通过对不同的乐曲部分进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结构和风格。

三、音乐理论1. 调与调式调指的是音乐中的音高层次,而调式则是以特定调为基础的音乐模式。

常见的调式包括大调、小调和调性音阶。

2. 和声学和声学是研究音乐和声的规律和法则。

它包括和声学原理、和声学分析和和声学写作等内容。

3. 节奏与韵律节奏和韵律是音乐中时间和音乐结构的组成部分,通过乐符的排列和重复来实现。

四、乐器与演奏技巧1. 弦乐器与弹奏技巧弦乐器包括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和低音提琴等。

准确的音准、正确的指法和弓法是弦乐器演奏的基本技巧。

2. 木管乐器与吹奏技巧木管乐器有单簧管、双簧管、单簧管和巴松管等。

正确的吹气技巧、正确的音准和控制各个音阶的转换是木管乐器演奏的关键。

乐理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乐理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乐理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乐理是音乐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音乐的基本元素和理论知识。

了解乐理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音乐理论水平,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演音乐作品。

在乐理考试中,考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点,包括音符、音程、和弦、节奏、调式、调号等等。

本文将针对乐理考试必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第一部分:音符和音程音符是乐谱中表示音高和音时长的符号。

音符的种类有很多,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等。

音符的时值和节奏是让人们能够准确演奏音乐的基础,考生需要掌握各种音符的时值和在乐谱上的表示方法。

音程是指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

音程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纯音程,另一种是变化音程。

纯音程包括纯八度、纯五度、纯四度等等,变化音程包括增四、减五、减七等等。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音程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它们在乐谱中的表示方法。

第二部分:和弦和和声和弦是由两个或多个音符同时发声组成的音响结构。

和弦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它包括主和弦、属和弦、变化和弦等等。

和弦的结构和用法决定了音乐的和声特点,考生需要掌握各种和弦的构成和记谱方法,理解和弦在音乐中的作用和应用。

和声是指音乐中多声部同时进行的现象。

和声是音乐中的重要概念,它包括和声学的基本原理、和声的种类和发展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和声的基本规律和技巧,掌握和声的写作和演奏方法。

第三部分:节奏和节拍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感和脉动感。

节奏有自由节奏和规则节奏两种类型,自由节奏主要出现在现代音乐中,规则节奏主要出现在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中。

考生需要掌握各种节奏的特点和表现方法,能够准确演奏各种复杂的节奏。

节拍是音乐中的时间单位。

节拍有强拍、弱拍、半强拍等等,它们决定了音乐的脉动和韵律。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节拍的特点和表现方法,能够准确把握音乐的节拍感和韵律感。

第四部分:调式和调号调式是指音乐作品中所采用的音阶系统。

调式有大调式和小调式两种类型,它们对音乐的情感和表现具有重要的影响。

高考乐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乐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乐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乐理考试是音乐类考生必须参加的科目之一,针对这门考试,学生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乐理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考乐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音乐基本元素1. 音高:音符的高低音位,包括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的概念。

2. 时值:音符与休止符的时长,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3. 音色:乐曲中不同乐器或人声所具有的音色质感。

4. 节奏:音符的排列顺序和持续时间组成的音乐节奏感。

5. 温度:由冷、暖、大暖等音乐特性组成的高、低音效果。

二、调性1. 音阶:由一组音名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音序。

2. 调:以某个音为基音,按照音阶规则所组成的音阶。

3. 转位:通过将音阶的某个音向上或向下移动一个八度,改变音阶的起始音,形成不同的转位。

4. 和声调:由七个不同音名组成的一种音阶。

5. 平行调:以同一音符为基音的两个和声调。

三、节拍与节奏1. 节拍:音乐基本单位的时间长度,表现为强弱或持续时间。

2. 拍子:将时间分割为等长的小节拍组合。

3. 二拍、三拍和四拍:常见的拍子类型,以二分音符、三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为基础。

4. 连缀线:用于连接相邻小节的连音线,可以延长音符的持续时间。

5. 节奏型:由不同时值的音符组成的一种模式。

四、和声学1. 音程:两个音之间的音高距离。

2. 和弦:同时演奏或连续演奏的音的集合。

3. 主音:和弦中起主导作用的音。

4. 和声关系:各个音符之间的统计学关系,包括和弦音的上下行等。

5. 平行和声:和声中各个声部运动的方向和音程结构相似。

五、乐理分析与曲式1. 结构分析:对乐曲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包括前奏、主题、中段、尾声等。

2. 典型曲式:常见的曲式结构,如小结构曲式和大结构曲式。

3. 变奏曲式:以某个主题为基础,在其上进行音乐构思,以变幻方式表达。

4. 对位法:多个声部独立进行的声部对位,通过声部间的运动形成和声效果。

综上所述,高考乐理知识点涵盖了音乐基本元素、调性、节拍与节奏、和声学以及乐理分析与曲式等内容。

高考乐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乐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乐理知识点总结归纳高考乐理考试是音乐类考生的必考科目之一,考察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以下是对高考乐理知识点的总结归纳,供考生参考。

一、音乐基础知识1. 音乐的音高:音乐中的音高是指音符的高低,它取决于音频振动的频率。

音高的表示常用谱表上不同线、间隔的位置表示。

2. 音乐的节奏:音乐的节奏是指音符的长度和排列规律。

常见的节奏有2/4、3/4、4/4等拍子,通过节拍的分配组成乐曲的韵律。

3. 音乐的音色:音色是音乐中不同乐器或嗓音所特有的声音特点,由音波的谐波分析组成。

不同乐器和嗓音的音色可以为乐曲增添不同的情绪和表现力。

4. 音乐的强弱:音乐的强弱即音乐的动态表现,有pp、p、mp、mf、f、ff等标记,表示音乐的音量变化。

5. 音乐的表情:音乐的表情是指通过音乐的演奏方式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情绪。

常见的音乐表情有快乐、激动、悲伤等。

6. 音乐的速度:音乐的速度是指乐曲演奏的快慢程度,常见的速度标记有快板、中板、慢板等。

二、乐理基础知识1. 音符与休止符:音符用来表示音乐中的音高和音长,常见的音符有全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休止符用来表示音乐中的停顿,常见的休止符有全休止符、四分休止符等。

2. 音阶:音阶是一组按照音高排列的音符序列,常见的音阶有大调音阶、小调音阶等。

不同的音阶与音质不同,能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

3. 和弦:和弦是由多个音符按照特定规则排列组合形成的,常见的和弦有三和弦、七和弦等。

和弦的使用能够丰富音乐的层次和和声效果。

4. 节拍与拍子:节拍是音乐中规律的重复出现的强弱变化。

拍子是指乐曲中一小节内的拍数,常见的拍子有2/4、3/4、4/4等。

5. 和声与旋律:和声是由至少两个不同的音符同时发出所形成的音乐结构。

旋律是由一组按顺序排列的音符所演奏的乐曲主线。

6. 调性与调式:调性是音乐中围绕某个音符建立的一组音阶和和弦的体系。

调式是一种按照特定的音阶和和弦的组合形成的音乐类型。

高考乐理基础知识点

高考乐理基础知识点

高考乐理基础知识点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科。

在中国高考的音乐考试中,乐理基础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掌握好乐理基础知识,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考乐理基础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第一章:音符与音高音符是音乐中表示音高、音长和音色的符号。

在乐理中,音符分为整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不同类型。

其中,整音符表示四拍,二分音符表示两拍,四分音符表示一拍,八分音符表示半拍。

不同音符之间的组合表示不同的节奏形式。

音高是指音符的高低。

在乐谱上,音高用乐谱的五线谱表示。

五线谱由五条黑线与四条间隔相等的白线组成。

音符的位置决定了音高,位于下方的音符较低音高,位于上方的音符较高音高。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符号,如上加线和下加线,可以表示更高或更低的音高。

第二章:音程和和音音程是指两个音符之间的距离。

常见的音程有纯一度、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等。

音程的大小对音乐的表现力有直接影响,不同的音程可以产生不同的感觉和情绪。

和音是指多个音符的组合。

常见的和音有三和弦和四和弦。

三和弦由根音、第三音、第五音组成,四和弦由根音、第三音、第五音、第七音组成。

和音的结构和稳定性对音乐的和谐感和旋律感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调性与调式调性是音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以某个音为中心的一种音乐结构。

调性分为大调和小调两种。

大调具有明亮、开放的特点,常用于表达喜悦和愉悦的情绪;小调具有暗示、压抑的特点,常用于表达悲伤和忧郁的情绪。

调式是调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常见的调式有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等。

不同的调式有不同的音阶结构和和弦组成,给音乐带来了不同的色彩和风格。

第四章:节拍与节奏节拍是音乐中持续重复的有规律的声音事件。

节拍可以分为强节拍和弱节拍。

通常情况下,每小节的第一个节拍是强节拍,其余节拍为弱节拍。

通过抓住节拍,乐曲的节奏感会更加明确。

节奏是指音乐中时间的组织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的内容说的废话有点多,仅供参考!!
在学习谱号之前首先要了解音的分组,我们在钢琴键盘上会发现,虽然键盘上有88个琴键,但是这些琴键其实是以某些音为单位而重复排列的,我们只需知道这其中的一组音,就可以熟悉其他组的音了,于是我们把这新音进行分组。

键盘上有7个基本音,我们用字母C、D、E、F、G、A、B来表示,它们在键盘上
的位置是如下图:
为了避免重复,我们用数字和大小写字母来区别在不同组内的相同音,如下图:
穿插内容
节奏与节拍
节拍,乐曲中表示固定单位时值和强弱规律的组织形式。

又称拍子。

表示每小节中基本单位拍的时值和数量的记号,称拍号。

拍号的上方数字表示每小节的拍数,下方数字表示每拍的时值。

例如,2/4表示以4分音符为1拍,每小节有 2 拍。

拍号中时值的实际时间,应视乐曲所标速度而定。

五线谱的线与间
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记谱法。

它是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

五线谱是由五条基本的线构成的,所以叫“五线谱”。

这五条线由低到高,依次叫做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

线与线之间又形成了不同的间隔,我们把这些间隔称为“间”,五条线形成了四个间,由低到高,依次叫做一间、二间、三间、四间。

如图:
为了记录更高或更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面或下面还要加上许多短线,这些短线,
就叫做“加线”,这些“加线”有形成了许多“加间”,如图:
在五线谱上,音的高低是根据音符符头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而定的。

位置越高音越
高,位置越低音越低。

谱号
确定五线谱上音高位置的记号,叫做“谱号”,谱号有很多种,在这里只介绍钢
琴中用到的两种谱号。

G谱号,又称“高音谱号”,符号为。

G谱号表示的五线谱上二线位置为g1这个音。

由此可以推出c1这个音在下加一线上,如图:
F谱号,又称“低音谱号”,符号为。

F谱号表示的五线谱上四线位置为f这个音。

由此可以推出c1这个音在上加一
线上,如图:第三节谱号确定五线谱上音高位置的记号,叫做“谱号”,谱号
有很多种,在这里只介绍钢琴中用到的两种谱号。

G谱号,又称“高音谱号”,
符号为。

G谱号表示的五线谱上二线位置为g1这个音。

由此可以推出c1这个音在下加一线上,如图:
谱号个五线谱结合在一起,叫做“谱表”。

如G谱表(高音谱表)、F谱表(低
音谱表)等。

在钢琴乐曲中,一般将G谱号和F谱号结合在一起使用,构成了
“大谱表”。

G谱表一般代表右手演奏的部分,F谱表一般代表左手演奏的部分。

钢琴上所有的音都可以在打谱表上表示出来,如图:
变音记号
在乐音体系中,音高关系的最小计量单位,叫做“半音”。

半音与半音相加,叫做“全音”。

在钢琴的键盘上,包括所有白键与黑键,相邻两个键都构成半音,隔开一个键的两个键都构成全音。

所有的琴键,从左到右,由低到高,都按半音关系依次排列,如图:
我们有时会发现在某些音符上多了个如“#”、“b”之类的记号,这些记号我们称为“变音记号”。

变音记号有五种,这里仅介绍两种。

第一种是升记号,符号为“#”,表示将该音升高半音;另一种是降记号,符号为“b”, 表示将该音降低半音。

所以在钢琴上,一个按键可能会有多种表示方法,如图:
音的时值
在五线谱不同位置可以表示不同的音高,那用什么方法来表示音持续的时长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五线谱中一个音符的组成部分:
在五线谱中,用不同形式的符头和符尾表示不同长度的音。

音符按照时值划分通常有以下几种:
1、全音符:没有符干和符尾的空心的白色音符叫“全音符”。

它一般情况下表示四拍的时值;
2、二分音符:带有符干、没有符尾的白色音符叫“二分音符”。

它只有全音符的一半长,等于全音符1/2的时值,即两拍;
3、四分音符:带有符干、没有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四分音符”。

它比二分音符又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4的时值,即一拍;
4、八分音符:带有符干和1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八分音符”。

它比四分音符还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8的时值,即1/2拍;
5、十六分音符:带有符干和2条符尾的黑色音符叫“十六分音符”。

它比八分音符还小一半,等于全音符1/16的时值,即1/4拍子。

以此类推,还有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等,在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

(注:以上介绍音符时值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情况下来介绍的)我们在演奏或演唱的时候有时需要停止一段时间,然后继续演奏,而并不是从头到尾一秒不断的进行演奏,于是就有了与音符相对应的符号——休止符。

休止符是表示音乐停止的符号。

和音符一样,我们用不同形式的休止符来表示不同的休止时间,如二分休止符表示休止两拍;四分休止符表示休止一拍;八分休止符表示休止1/2拍,等等。

但这里要注意的是,全休止符不仅仅表示休止四拍,它表示的是休止一整个小节,例如一小节内如果有三拍,那么全休止符就表示休止三拍。

休止符的表示方法和音符有类似的地方,具体如下表:
为了演奏方便和乐谱的美观,我们常常把同一小节内相同时值的音符连在一起来
写,如:
写成
写成
以上介绍的音符不足以表示所有时长的音,如三拍的时长就不能用上面的音符表示出来。

于是下面我们要介绍“延音线”和“附点音符”。

延音线就是一条弧线,记在两个同样音高的音上,表示这两个音连结成一个音。

唱奏(或演唱)时,两
个音只能奏(唱)一次,如:
表示5/2拍(即2拍+1/2拍)的时值。

附点是指记在音符符头或休止符右边的小圆点。

表示增长原有音符或休止符时值的一半。


=
,表示三拍子;
表示休止3/2拍(即1拍+1/2拍)。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前面说的一拍到底是指多长时间呢?一秒,两秒,还是其他时长?这里就要提到“速度”这个音乐术语。

每首曲子都有它规定的速度,而速
度的单位是“拍/每分钟”。

表示方法为“
”。

如“
”表示每分钟60拍,也就是每秒钟一拍。

那假如每分钟96拍,我们还要用计算
器算出每拍多少秒吗?这个当然不用,即使算出来每拍多少秒,我想也没有人能准确地把这个速度弹出来。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节拍器来打节拍,如果是电钢琴的话,它会自带一个电子节拍器的,如果是传统声学钢琴的话,也可以买一个节拍器。

在古典曲目中,音乐家们不用这种精准的速度表示方法,而是用“慢板、行板、快板”之类的词语来表示大概的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