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双排脚手架计算
双排外脚手架计算

双排外脚手架计算在建筑施工中,双排外脚手架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临时结构,为施工人员提供了安全的作业平台,同时也有助于材料的运输和堆放。
要确保双排外脚手架的安全可靠,就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
双排外脚手架的计算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脚手架的搭设高度、立杆间距、横杆步距、荷载等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脚手架的基本组成部分。
双排外脚手架主要由立杆、横杆、剪刀撑、连墙件等构件组成。
立杆是垂直方向的主要受力杆件,承担着脚手架的大部分竖向荷载。
横杆则是水平方向的杆件,起到连接立杆、增强脚手架整体性的作用。
剪刀撑用于增强脚手架的稳定性,防止脚手架在水平方向发生变形。
连墙件则将脚手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在进行计算时,第一步是确定荷载。
荷载主要包括恒载和活载。
恒载是指脚手架自身的重量,包括立杆、横杆、剪刀撑等构件的重量以及脚手板、防护栏杆等附属设施的重量。
活载则是指施工人员、材料、设备等施加在脚手架上的荷载。
接下来,我们要计算立杆的稳定性。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是双排外脚手架计算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计算时,需要考虑立杆的计算长度、截面特性以及所承受的轴向压力。
立杆的计算长度取决于脚手架的搭设方式和杆件的连接情况。
截面特性包括截面面积、回转半径等,这些参数可以通过选用的钢管规格查相关手册得到。
轴向压力则是由恒载和活载产生的竖向力之和。
横杆的强度和挠度计算也是必不可少的。
横杆在承受荷载时会产生弯曲应力和挠度,需要确保其强度和挠度满足规范要求。
横杆的计算跨度通常取相邻立杆之间的距离。
除了立杆和横杆,剪刀撑的计算也不容忽视。
剪刀撑的计算主要是确定其杆件的内力,以保证其能够承受水平荷载和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连墙件的计算同样重要。
连墙件需要能够承受风荷载以及脚手架的水平推力,其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必须得到保证。
在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地基承载力。
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夯实、铺设垫板等。
双排脚手架计算

双排脚手架计算概述双排脚手架是一种常用的建筑脚手架系统,通常用于搭建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顶的临时支撑结构。
在搭建双排脚手架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双排脚手架的计算方法,包括确定支撑点的位置、计算梁和杆件的受力情况以及确定所需材料的数量等。
支撑点位置的确定首先,确定支撑点的位置是双排脚手架计算的重要步骤。
支撑点的位置应合理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外墙上,以确保脚手架的平衡和稳定。
一般来说,支撑点应距离脚手架的端部不得超过3米,并按照一定的间距布置,以承受脚手架的受力。
梁和杆件的受力计算在搭建双排脚手架时,梁和杆件的受力是需要计算的重要参数。
根据脚手架的高度和跨度,可以计算出梁和杆件的受力情况,以确定所需的材料和支撑点的数量。
在进行受力计算时,需要考虑到脚手架上的荷载情况,如人员和工具的重量,以及外部的风荷载等。
根据受力计算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支撑点,以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材料数量的确定在搭建双排脚手架时,需要确定所需的材料数量,以确保充足的材料供应,并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成本。
根据受力计算结果和脚手架设计图纸,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梁、杆件、脚手板等材料的数量。
在计算材料数量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使用寿命、使用环境和使用频率等因素,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确定所需数量。
结论双排脚手架的计算是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确定支撑点的位置、计算梁和杆件的受力情况以及确定所需材料的数量,可以有效地搭建稳定和安全的双排脚手架。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考虑到脚手架的高度、跨度、荷载情况以及材料的使用寿命等因素,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支撑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只有在严格按照计算结果进行施工和使用的前提下,才能确保双排脚手架的稳定和安全。
双排脚手架计算规则

双排脚手架计算规则双排脚手架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施工工具,它能够提供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的支撑和稳定。
在搭建双排脚手架时,需要按照一定的计算规则来确定脚手架的搭建高度、材料使用量等参数,以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双排脚手架的计算规则。
一、搭建高度的计算。
在确定双排脚手架的搭建高度时,需要考虑到施工的实际需要和安全要求。
一般来说,双排脚手架的搭建高度不宜超过30米,超过这个高度就需要采取其他更安全的支撑方式。
在确定搭建高度时,需要考虑到脚手架的承重能力、支撑方式、施工环境等因素,以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材料使用量的计算。
在搭建双排脚手架时,需要计算所需的材料使用量,包括脚手架管、连接件、横向和纵向的横梁、脚手板等。
在计算材料使用量时,需要考虑到脚手架的搭建高度、横梁和纵梁的间距、脚手板的铺设方式等因素,以确保脚手架的稳定和安全。
三、承重能力的计算。
双排脚手架的承重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关系到脚手架的安全性。
在计算脚手架的承重能力时,需要考虑到脚手架的材料、连接方式、支撑方式等因素,以确保脚手架能够承受施工现场的实际荷载。
在进行承重能力的计算时,需要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四、搭建规范的计算。
在搭建双排脚手架时,需要按照相关的搭建规范来进行计算和设计。
搭建规范包括脚手架的结构设计、支撑方式、连接方式、施工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它是保证脚手架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
在进行搭建规范的计算时,需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确保脚手架的搭建符合规范要求。
五、施工安全的计算。
在搭建双排脚手架时,需要考虑到施工安全的因素。
这包括脚手架的搭建高度、承重能力、支撑方式、连接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的安全。
在进行施工安全的计算时,需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人员的实际需求,以确保施工安全的实现。
总之,双排脚手架的计算规则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它涉及到脚手架的搭建高度、材料使用量、承重能力、搭建规范、施工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双排脚手架及满堂脚手架配件量计算

双排脚手架及满堂脚手架配件量计算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双排脚手架的尺寸。
一般情况下,双排脚手架的长度为2米,高度为1.5米。
在计算配件量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每个脚手架的横梁、立杆和斜杆等配件的数量。
1.横梁配件数量计算:双排脚手架的横梁一般为金属材料制作,常用的规格有1.5米、2米和3米等。
我们需要计算双排脚手架所需的横梁数量。
假设双排脚手架的长度为10米,每个横梁的长度为2米,则所需的横梁数量为10米/2米=5个。
2.立杆配件数量计算:双排脚手架的立杆负责支撑整个脚手架的重量,一般为铝合金或钢材制成。
立杆的高度为1.5米,我们需要计算双排脚手架所需的立杆数量。
假设双排脚手架的高度为6米,则所需的立杆数量为6米/1.5米=4个。
3.斜杆配件数量计算:斜杆主要用于加强脚手架的稳定性,一般为铝合金或钢材制成。
斜杆的长度一般为2.5米,我们需要计算双排脚手架所需的斜杆数量。
假设双排脚手架的长度为10米,则所需的斜杆数量为(10米+2.5米)/2.5米=5个。
总结起来,双排脚手架的配件数量为:横梁5个、立杆4个、斜杆5个。
在使用脚手架时,还需要考虑到脚手架的连接件、固定件等配件的数量。
这些配件的数量计算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和施工需要进行具体操作。
满堂脚手架是一种类似于双排脚手架的工具,它主要用于搭建大面积的工作平台。
满堂脚手架的配件量计算与双排脚手架类似,只是在计算配件数量时需要考虑到满堂脚手架的长度和宽度。
与双排脚手架相比,满堂脚手架通常要更加庞大,所需的配件数量也会更多一些。
在计算满堂脚手架的配件量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和工程要求进行计算。
我们需要确定满堂脚手架的面积,并结合满堂脚手架的垂直支撑杆和水平撑杆等配件的长度进行计算。
同样,还需要考虑到满堂脚手架的连接件、固定件等配件的数量。
在实际的工程中,满堂脚手架的配件数量的计算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设计方案和实际搭建情况进行计算。
对于大型的满堂脚手架,还需要考虑到脚手架的承重能力、稳定性等因素。
双排落地式外脚手架计算

双排落地式外脚手架计算双排落地式外脚手架是一种常用的搭建工程脚手架的方案。
它是由两排支撑立杆、横杆和斜杆组成,通过固定悬挑板和水平、垂直杆件形成一个稳定的工作平台。
在使用双排落地式外脚手架时,需要进行一些计算,以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双排落地式外脚手架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支撑立杆的承载能力。
支撑立杆是双排落地式外脚手架的主要支撑结构,它承受整个脚手架及其负载的重量。
支撑立杆的承载能力可以通过计算其截面积和截面形状来确定。
其次,我们需要计算横杆的长度和负载能力。
横杆是连接两排支撑立杆的重要结构,需要具备足够的长度和承载能力,以保证整个脚手架的稳定性。
横杆的长度可以通过计算工作平台的长度和悬挑板的长度之和来确定。
横杆的负载能力可以通过计算其截面积和材质的抗弯能力来确定。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斜杆的长度和角度。
斜杆是连接支撑立杆和横杆的结构,可以增加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斜杆的长度可以通过计算支撑立杆和横杆之间的距离来确定。
斜杆的角度可以通过计算其长度和高度的比值来确定,通常建议角度保持在45度左右。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悬挑板的长度和宽度。
悬挑板是工作平台的组成部分,需要具备足够的长度和宽度,以满足施工人员的工作需求。
悬挑板的长度可以根据工作平台的长度确定。
悬挑板的宽度可以通过计算所需的工作空间来确定。
最后,我们需要计算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脚手架的稳定性取决于其整体结构和各个部件的承载能力。
在计算脚手架的稳定性时,需要考虑脚手架的高度、支撑立杆的间距和地面的稳定性等因素。
通常,脚手架的高度不宜超过其宽度的3倍,并且脚手架的底部应固定在坚实的地面上。
脚手架计算规则

.外墙脚手架=外边线×砌筑高度(不扣除门窗空圈洞口面积)2.里脚手架=内墙净长×墙高(不扣除门窗空圈洞口面积)3.围墙脚手架=围墙中心线×墙高(室外自然地坪至围墙顶面标高)4.满堂脚手架=室内净空水平投影面积(不扣除附墙垛、柱等所占面积)5.水平防护脚手架按实际铺板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6.垂直防护脚手架=自然地坪至最上层横杆之间的塔设高×实际塔设长度综合脚手架的工程量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计算在计价清单中规定:1、外脚手架分不同墙高,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以设计室外地坪至外墙的顶板面或檐口的高度计算,有女儿墙的高度算至女儿墙顶面。
2、计算外脚手架时,门窗洞口及穿过建筑物的通道的空洞面积不扣除,有山墙者,以山尖1/2高度计算。
3、毛石挡土墙砌筑高度超过1.2M,按一面外脚手架计算。
4、挑脚手架,按搭设长度和层数,以延长米计算。
5、垂直防护架,按自然地坪至最上一层横杆之间的搭设高乘以实际搭设长度以平方米计算。
1.综合脚手架综合包括内容:(a)内、外墙砌筑脚手架(b)外墙脚手架(c)檐高20m以内的斜道和上料平台未包括内容(a)高度在3.6m以上的天棚抹灰或安装脚手架(b)基础深度超过2m(自设计室外地坪起)的混凝土运输脚手架(c)电梯安装井道脚手架(d)人行过道防护脚手架(e) 房屋加层脚手架,构筑物及附属工程脚手架以上以上综合脚手架未包括项目发生时,按单项脚手架规定另列项目计算2.a.综合脚手架按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计量单位:平方米,具体计算规则参考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b.3.满堂脚手架适用于天棚安装,高度在超过3.6m以上至5.2m以内的天棚抹灰或安装按满堂脚手架基本层计算,高度在5.2m以上,另按增加层定额计算,如仅勾缝,刷浆或油漆时,按满堂脚手架定额乘系数0.2,满堂脚手架在同一操作地点进行多种操作时(不另行搭设),只能计算一次脚手架费用。
双排外竹脚手架计算书

双排外竹脚手架计算书xx工程;工程建设地点:xx;属于框架结构;地上12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xx投资建设,xx设计,地质勘察,xx监理,组织施工;由xx担任项目经理,担任技术负责人。
本脚手架计算书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施工技术》(2000年3月刊)、《建筑施工落地双排外竹脚手架技术规程》(DB22/47-2005)、本工程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一、脚手架参数信息:1、基本参数本工程外墙双排竹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为18m,立杆横距为1m,立杆纵(跨)距为1.4m,横杆步距为1.8m。
2、材料参数搭设本脚手架所用的材料为毛竹,弹性模量E=30000kN/m2,抗压强度设计值为12kN/m2,抗弯强度设计值为66 kN/m2。
小横杆平均外径为110mm,壁厚为6mm,其截面惯性矩为I=π×[1104-(110-6)4]/64=1444354.291 mm4。
大横杆平均外径为110mm,壁厚为8mm,其截面惯性矩为I=π×[1104-(110-8)4]/64=1873507.629 mm4。
立杆平均外径为120mm,壁厚为12mm,其截面惯性矩为I=π×[1204-(120-12)4]/64=3500475.632 mm4。
所用的脚手板为竹笆片脚手板,其自重为0.3kN/m2,安全网自重为0.005 kN/m2。
二、小横杆验算:小横杆按照单跨简支梁进行计算1、小横杆的荷载计算:作用在小横杆上的荷载包括施工荷载为1kN/mm2,转化为作用在小横杆上的线荷载为q1=1×1.4/(2+1)=0.467kN/m;脚手板荷载,q2=0.3×1.4/(2+1)=0.14kN/m。
=1.4×q1+1.2×q2=0.821kN/m。
所以,作用在小横杆上的荷载为q小2、小横杆抗弯强度验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为,M=0.821×12/8=0.103kN·m最大弯矩处竹子的截面抵抗矩为:W=π×[1104-(110-6)4]/(32×110)=26260.987mm3。
双排脚手架工程量计算公式举例说明

双排脚手架工程量计算公式举例说明在建筑施工中,双排脚手架可是个常见且重要的家伙。
要搞清楚它的工程量计算,那可得费点心思。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双排脚手架工程量的计算公式。
咱先来说说啥是双排脚手架。
简单讲,就是在建筑物的外墙周围,左右两边都搭起的脚手架。
这就像给建筑物穿上了一层“保护甲”,让工人师傅们能安全又方便地干活。
那它的工程量咋算呢?咱先从基础的说起。
双排脚手架的工程量通常按照外墙外边线的长度乘以外墙的高度来计算。
这外墙的高度呢,要从设计室外地坪算到檐口的高度或者女儿墙的顶部。
比如说,有个小三层的楼房,长 20 米,宽 10 米,室外地坪到檐口的高度是 10 米。
那这外墙外边线的长度就是(20 + 10)× 2 = 60 米。
然后乘以高度 10 米,这双排脚手架的工程量就是 600 平方米。
但这里面还有些小细节得注意。
要是有突出墙面的阳台,那阳台这部分可不能重复计算。
还有,如果建筑物有不同的高度,那得分别计算。
我之前在一个工地上就碰到过这么个情况。
那是个商住两用楼,下面两层是商铺,上面是住宅。
商铺的层高比较高,住宅的层高相对低一些。
刚开始计算工程量的时候,有人就把整个楼当成一样高来算了,结果可闹了笑话。
后来我们重新仔细测量,按照不同的高度分段计算,这才把工程量算对。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部位,比如楼梯间、电梯间的外墙,这些地方的脚手架工程量也要单独计算。
总之,计算双排脚手架的工程量可不能马虎,得仔细测量,按照公式,注意各种细节,才能算出准确的结果。
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预算准确,施工顺利进行。
希望我上面说的这些能让您对双排脚手架工程量的计算有更清楚的了解。
在实际操作中,多琢磨多练习,您就会越来越熟练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排落地式脚手架计算书一、编制说明钢管扣件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扣件式脚手架,立杆采用单立杆,搭设高度为20m。
具体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1.2m,立杆的横距为1.05m,立杆的步距为 1.8m。
连墙件采用三步三跨,竖向间距 5.4m,水平间距 3.6m。
横杆与立杆连接采用单扣件方式连接方式,小横杆在下(南方搭设法),大小横杆搭设方法见图。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自重标准值按0.0384 kN/m考虑,脚手板自重标准值按0.35kN/m2 考虑,栏杆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按0.11kN/m2考虑,安全设施与安全网自重标准值按0.005kN/m2 考虑。
施工均布荷载为3.0kN/m2,同时2层施工,脚手架上共铺设脚手片4层。
二、大横杆的计算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片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设大横杆数量为:2 根。
㈠均布荷载的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0.0384 kN/m;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0.35×1.05/3=.1225 kN/m;活荷载标准值:3.0×1.05/3=1.05 kN/m;静荷载的计算值:q1=1.2×.0384+1.2×.1225=.1931 kN/m;活荷载的计算值:q2=1.4×1.05=1.47 kN/m。
㈡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1max=0.08q1l2+0.101q2l2跨中最大弯矩为M1max=0.08×.1931×1.22+0.101×1.47×1.22=.236 kN.m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2max=-0.10q1l2-0.117q2l2支座最大弯矩为M2max=-0.10×.1931×1.22-0.117×1.47×1.22=-.2755 kM.m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σ=Mmax/W=.2755×1000000/5080=54.2323 N/mm2;因为σ=54.2323 N/mm2≤205 N/mm2符合要求。
㈢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Vmax=0.677q1l4/100EI+q2l4/100EI静荷载标准值:q1=.0384+.1225=.1609 kN/m;活荷载标准值:q2=Q=1.05 kN/m;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max=0.677×.1609×(1.2×1000)4/(100×206000×121900)+0.990×1.05×(1.2×1000)4/(100×206000×121900)=.9483 mm 因为Vmax=.9483mm ≤l/150 并且≤10mm 符合要求。
三、小横杆的计算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扰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㈠荷载计算值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384×1.2=.0461 kN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0.35×1.05×1.2/3=.147 kN活荷载标准值:Q=3.0×1.05×1.2/3=1.26 kN荷载的计算值:P=1.2×(.0461+.147)+1.4×1.26=1.9957 kN㈡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和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qmax=ql2/8Mqmax=1.2×0.0384×1.052/8=.0064 kN.m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pmax=Pl/3Mpmax=1.9957×1.05/3=.6985 kN.m最大弯矩Mmax=Mqmax+Mpmax=.0064+.6985=.7049 kN.m选择最大弯矩值进行强度验算σ=Mmax/W=.7049×1000000/5080=138.7598 N/mm2因为σ=138.7598 N/mm2≤205 N/mm2符合要求。
㈢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Vqmax=5ql4/384EIVqmax=5×0.0384×(1.05×1000)4/(384×206000×121900)=.0242 mm集中荷载标准值:P=.0461+.147+1.26=1.4531 kN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Vpmax=23Pl3/684EIVpmax=23×1.4531×1000×(1.05×1000)3/(684×206000×121900)=2.3776 mm最大挠度和Vmax=Vqmax+Vpmax=.0242+2.3776=2.4018 mm因为Vmax=2.4018mm ≤l/150 并且≤10mm 符合要求。
四、扣件抗滑力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R≤Rc其中: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当脚手架采用单扣件架设Rc=8 kN,采用双扣件架设Rc=16 kN。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4×0.5×1.05+0.0384×1.2=.0662 kN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0.35×1.05×1.2/2=.2205 kN活荷载标准值:Q=3.0×1.2×1.05/2=1.89 kN荷载的计算值:R=1.2×(.0662+.2205)+1.4×1.89=2.99 kNR≤Rc=8 kN,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脚手架整体计算的荷载标准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㈠静荷载标准值包括内容:⑴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1161 kN/m。
NG1=.1161×20=2.322 kN⑵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5 kN/m2NG2=0.35×4×1.2×1.05/2=.882 kN⑶栏杆和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11 kN/mNG3=0.11×4×1.2/2=.264 kN⑷吊挂的安全网施工荷载标准值:0.005 kN/m2NG4=0.005×1.2×20=.12 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为:NG=NG1+NG2+NG3+NG4=2.322+.882+.264+.12=3.588 kN㈡活荷载标准值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一半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为:NQ=3.0×2×1.05×1.2/2=3.78 kN㈢风荷载标准值风荷载标准值按以下公式计算(规范4.2.3)Wk=0.7μz•μs•Wo其中:Wo——基本风压:0.30 kN/m2μ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1.2483μs——风荷载体型系数:1.3037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为:Wk=0.7×0.30×1.2483×1.3037=.3418 kN/m2㈣立杆的计算值⑴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轴向力设计值计算公式(规范5.3.2)N=1.2NG+1.4NQ=1.2×3.588+1.4×3.78=9.5976 kN⑵考虑风荷载时,立杆轴向力设计值计算公式(规范5.3.2)N=1.2×NG+0.85×1.4NQ=1.2×3.588+0.85×1.4×3.78=8.8038 kN⑶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计算公式(规范5.3.4)MW=0.85×1.4Wklah2/10=.1581 kN.m⑷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计算公式MW=Wklah2/10=.1329 kN.m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㈠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规范5.3.1)σ=N/ψA≤[f]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9.5976 kN计算长度(规范5.3.3)l0=κμh 其中:κ=1.155;μ=1.7;h=1.8 l0=κμh=1.155×1.7×1.8=3.5343 m轴心受压立杆稳定性系数ψλ=l0/i=3.5343×1000/15.782=223.945查表得:ψ=.145立杆材料特性:A=489.303 mm2 W=5080 mm3 [f]=205 N/mm2 σ=N/ψA=9.5976×1000/(.145×489.303)=135.2748 N/mm2因为σ=135.2748 N/mm2≤205 N/mm2符合要求。
㈡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规范5.3.1)σ=N/ψA+MW/W≤[f]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8.8038 kN计算长度(规范5.3.3)l0=κμh 其中:κ=1.155;μ=1.7;h=1.8 l0=κμh=1.155×1.7×1.8=3.5343 m轴心受压立杆稳定性系数ψλ=l0/i=3.5343×1000/15.782=223.945查表得:ψ=.145立杆材料特性:A=489.303 mm2 W=5080 mm3 [f]=205 N/mm2 σ=N/ψA+MW/W=8.8038×1000/(.145×489.303)+.1581×1000000/5080=155.2085 N/mm2因为σ=155.2085 N/mm2≤205 N/mm2符合要求。
七、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⑴不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式和半封闭式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3.6)Hs=[ψAf-(1.2NG2k+1.4NQk)]/1.2g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力:NG2k=NG2+NG3+NG4=.882+.264+.12=1.266 kN活荷载标准值:NQk=3.78 kN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k=.1161 kN/mHs=[.145×489.303×205/1000-(1.2×1.266+1.4×3.78)]/(1.2×.1161)=55.5077 m脚手架搭设高度Hs等于或大于26 m,按照下式调整且不超过50 m (规范5.3.7)[H]=Hs/(1+0.001Hs )[H]=55.5077/(1-0.001×55.5077)=52.5886 m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H]=50 m⑵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式和半封闭式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3.6)Hs=[ψAf-[1.2NG2k+0.85×1.4(NQk+ψAMwk/W)]]/1.2gk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力:NG2k=NG2+NG3+NG4=.882+.264+.12=1.266 kN活荷载标准值:NQk=3.78 kN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k=.1161 kN/m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Mwk=.1329 kN.mHs=[.145×489.303×205/1000-[1.2×1.266+0.85×1.4×(3.78+.145×489.303×.1329/5080)]]/(1.2×.1161)=45.3513 m脚手架搭设高度Hs等于或大于26 m,按照下式调整且不超过50 m (规范5.3.7)[H]=Hs/(1+0.001Hs )[H]=45.3513/(1-0.001×45.3513)=43.3838 m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H]=43.3838 m八、连墙件的计算连墙件的轴力计算值应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4.1)按设计搭设高度Nl=Nlw+NO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NO=5 kN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规范5.4.2)Nlw=1.4×Wk×Aw风荷载基本风压值Wk=0.30 kN/m2每个连墙件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Aw=19.44 m2Nl=1.4×0.30×19.44+5.0=13.1648 kN连墙件采用扣件脚手架钢管Nl=13.1648 kN≤Rc=16 kN采用双扣件满足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