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与文言文语法讲解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请把请下把面下文面字文中字的中代的词代找词出找来出。来。
“是“谁是?谁为?什为么什偏么偏偏是偏我是的我父的亲父?亲”?” 多少多次少我次问我自问己自。己。
当我当为我这为个这世个界世的界黑的暗黑和暗痛和苦痛发苦出发第 一声出哭第喊一时声,哭父喊亲时就,像父山亲那就边像每山一那天边升每腾 的那天轮升红腾红的亮那亮轮的红太红阳亮,亮点的亮太了阳我,的点整亮个 世界了。我就的在整那个一世刻界,。父就亲在把那自一己刻铸,成父了亲我 永恒把的自向己往铸。成了我永恒的向往。
(五)量词
:表示计量单位的词。
1、物量词:表人或事物的单位。 如,个 位 根 本 片 双 串 寸 公里 两 斤 平方 吨 点儿 些 2、动量词:表动作行为的单位。 如,次 回 遍 下 遭 番
语法功能:主要同数词组成数量词。数量词可以 修饰其它的词。可以做主语、定语、状语等
:是起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介词找出来。
我们从《离骚》中看到了屈原深 沉的忧患意识:他对于民族故国一往 情深,因之而喜,因之而悲。他为了 自己的祖国忍辱负重含悲苦行。
:用来连接词语、分句或句子表 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词。
1、连接词或短语:和 跟 同 与 及 以及
2、连接分句:不但 不论 因为 由于 宁可 不过 否则 可见 于是
1、人称代词:对人或事物起称代作用。如,你我 他它(们)自己 人家 大家 咱 您
2、指示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指示或区别的作用。 如,这 那 这儿 那么 这样 那样这里 那 里情况起询问的作用。如, 谁 什么 哪 多会儿 哪里 几 多 多少 怎么
:附着在词语或句子上面,表附 加意义的词。不能单独使用。
文言文、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有何不同?

文言文、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有何不同?文言文的语法结构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其语法结构相对于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一些特点。
以下是文言文的一些语法结构上的不同之处:1. 字词顺序:文言文的字词顺序通常为主谓宾的顺序,与现代汉语的主谓宾或主谓宾补的顺序有所不同。
2. 语气助词:文言文中使用的语气助词较多,例如“之”、“乎”、“兮”等,这些助词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
3. 动词变化:文言文中的动词变化丰富,包括时态、语气等的变化,这与现代汉语的动词变化有所不同。
4. 合词现象:文言文中常出现合词现象,将两个或多个字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词语,这在现代汉语中相对较少。
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现代汉语是当代中国人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其语法结构相对简洁明了。
以下是现代汉语的一些语法结构上的特点:1. 主谓宾结构:现代汉语主要采用主谓宾结构,即主语在前,谓语动词在中,宾语在后。
2. 语序灵活:现代汉语的语序比较灵活,可以通过调整语序来强调不同的信息。
3. 语气助词少: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相对较少,使用较为简洁明确的词汇来表达语气。
4. 时态语态: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变化主要包括时态和语态,使用简单的词尾或助词来表示。
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古代汉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语言形式,其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许多差异。
以下是古代汉语的一些语法结构上的特点:1. 字词顺序:古代汉语的字词顺序相对灵活,可通过调整顺序来实现修饰、强调的效果。
2. 语助词:古代汉语中的语助词较多,如“乎”、“者”、“耶”等,这些助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较少。
3. 语气助词和拟声词:古代汉语中使用丰富的语气助词和拟声词来表达感情色彩,这在现代汉语中相对较少。
4. 动词变化:古代汉语中的动词变化较为复杂,包括时态、语态、语气等的变化,与现代汉语的动词变化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文言文、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在语法结构上存在一些区别。
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理解和学习这些不同形式的汉语表达方式。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语法差异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语法差异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语言阶段,它们在语法上有着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词序、语法结构和句式构成三个方面分别探讨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语法差异。
一、词序文言文的词序相对固定,一般是主谓宾的顺序。
例如:“天下事任者必备之,任者必立志之,立志者必行之,行者必成之。
”这种固定的词序使得文言文的表达简明,结构清晰。
而现代汉语的词序更加灵活,可以根据语境进行调整。
例如:“我今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这样的词序更符合现代人对语言表达的习惯,更加方便日常交流。
二、语法结构1.动词形式文言文的动词形式比现代汉语要复杂。
文言文动词有时态和语气的区别,而现代汉语动词则简化多了。
例如:“行”在文言文中可以表示行进的动作或状态,而在现代汉语中则需使用“走”、“去”等词来表示。
2.量词的使用文言文中存在着特殊的量词用法,而现代汉语则更加简化。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焉”在文言文中用作量词,表示“其中有”。
而在现代汉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即可表达相同的意思。
3.名词的格位文言文中的格位较多,包括主格、宾格、定格、状格等,而现代汉语则常常省略或使用介词来表示。
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中的“中”在文言文中是定格,“水”是宾格。
而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省略“中”这个格位,直接说“君子之交淡如水”。
三、句式构成1.倒装句倒装句在文言文中使用较为频繁,并且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例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主谓倒装就使得句子更加生动有力。
而在现代汉语中,倒装句相对较少使用,仅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例如:“Only in this way can we solve the problem.”就是一种典型的英语倒装句。
2.兼语句文言文中的兼语句构造较多,可以同时表示动作的对象和结果。
例如:“损有余而补不足”可以表示既损害了一方的利益,又没有弥补另一方的不足。
而在现代汉语中,兼语句的使用较少,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连接词或者重复使用动词来实现类似的表达。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与联系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与联系文言文,又称古文或古代汉语文,是指中国古代文献中使用的一种文体。
与之相对,现代汉语是在经过演变和发展后形成的一种语言,是今天中国人民日常交流和书写所使用的语言。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着明显的差异,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一、语法差异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语法结构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文言文使用了许多现代汉语已经不再使用的句型和词序。
例如,在文言文中,定语往往放在被修饰的词之前,而现代汉语则通常采用后置定语的方式。
此外,文言文中存在大量的虚词和句末助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逐渐减少或者完全消失。
二、词汇差异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词汇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变迁,文言文中的某些词汇已经在现代汉语中失去了使用价值,而现代汉语中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词汇。
此外,文言文中的词语往往比现代汉语更为繁复和书面化,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特点和价值观。
三、表达方式差异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在表达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文言文追求严谨、精炼和表达的艺术性,常用典故、双关和修辞手法来增加表达的效果。
而现代汉语则更注重直接、简洁和实用的表达方式。
虽然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的差异,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一、文言文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文言文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
许多现代汉语词汇、成语和文化符号都源自于文言文。
文言文的研究和阅读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明传统,为现代汉语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启示。
二、现代汉语对文言文的传承虽然文言文已经不再是我们日常书写和交流的语言,但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着许多文言文的影子。
这些表达方式、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使得今天的人们仍然能够理解和欣赏文言文的魅力。
现代汉语对文言文的传承,有助于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
综上所述,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体现在语法结构、词汇选择和表达方式等方面。
然而,文言文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和现代汉语对文言文的传承,使得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语言文化。
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比较

——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比较一、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习惯,后人总结规律,便形成语法。
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而言。
二、查《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概念。
页码如下:名词886动词301形容词141数词1176量词792代词240副词397介词650连词782助词1644叹词1225主语1643谓语1316 宾语87 定语298状语1656补语101三、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年少的我一直做着美丽的梦明确:1、单句成分位置关系主状谓宾主语在谓语之前状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谓语之后定语在主语或宾语之前。
2、各个句子成分由什么词充当主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谓语:动词,形容词宾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状语:副词,介宾短语四、短语:大于词,小于句。
任何句子不加标点即为短语。
A名词短语:以名词为主体、中心,整体上具有名词性,语法作用大致与名词相同。
可作主语宾语。
1、并列关系用“和、跟、同、与、及、以及、或”连接例如:工人农民城市和乡村、2、偏正关系名词和定语组成,修饰语+中心语。
定语是修饰语,名词叫中心语。
例如:壮丽山河3、方位短语(上下左右中东西南北前后)例如:黑板上4、“的”字短语例如:吃的、喝的、我们班的5、复指短语例如:司机老王B动词短语:能充当任何成分。
1、并列式例如:调查研究2、偏正式(状语+动词)例如:立即动身3、动宾式:例如:挖地道4、动补式例如:变得更美丽5、连动式例如:开门进屋打开本讲课6、兼语式例如:请你参加(“你” 是“请”的宾语,“参加”的主语,一兼二职,兼语C、形容词短语:能充当任何成分。
1、并列式例如:坚韧和刚强2、偏正式例如:非常生动3、形补:漂亮极了D、主谓短语例如:春天来了E、介宾短语介词加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或代词构成。
文言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异同

文言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异同汉语作为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语言,其发展经历了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演变。
在这个过程中,文言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在很多方面都显示出各自独特的特点。
本文旨在探讨文言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异同,以期对汉语的历史发展和语言学理解有所帮助。
一、文言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相同点1.1 词序和成分结构文言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在词序和成分结构上有许多相同之处。
无论是文言还是现代汉语,基本的句子结构都是主语-谓语-宾语,这一点在两种语言中都有所体现。
例如:•文言: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现代汉语: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1.2 虚词的使用文言和现代汉语都使用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和语气。
例如,“之”、“乎”、“者”、“也”等文言虚词,在现代汉语中虽然形式上有所变化,但其功能和用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留。
如“之”在文言中常用作介词,表示动作的方向或对象,而在现代汉语中仍可用作助词,表示所属关系,如“我的书”。
1.3 句式结构文言和现代汉语都存在一些特定的句式结构,如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等。
这些句式在两种语言中的构造方式和表达意义的方式都有相似之处。
例如,文言和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都常用“被”、“受”等词来表示。
二、文言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点2.1 词汇和词义文言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在词汇和词义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文言词汇丰富,一词多义现象普遍,而且很多词汇的现代意义与古代意义有所不同。
例如,“好”在文言中常常表示“喜欢”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更多用来表示“良好”或“优点”。
2.2 语法结构和规则文言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规则和结构存在许多差异。
文言句子往往较为简洁,成分省略较多,如主语、宾语等。
同时,文言中的助词、介词等虚词用法更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
现代汉语则相对简洁明了,句式结构也更为多样化。
2.3 语音和字形文言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另一个重要差异在于语音和字形。
文言文中的字词往往存在古音和异体字现象,而现代汉语则采用了更为简化的字形和语音系统。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异同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异同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是中国语言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它们在语言形式、词汇用法以及语法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异同。
本文将对这两种语言进行比较,以突显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一、语言形式的差异1. 发音差异:文言文中的声调直接体现在字的形状上,而现代汉语中的声调通过音调的升降变化来表达。
文言文的声调较为平坦,相较于现代汉语来说更为古朴。
2. 字形差异:文言文使用的字形与现代汉语字形存在一定差异,有些字在字体上具有变体。
例如,文言文中的“曾”字在现代汉语中写作“曾”,字形不同。
3. 字数差异:文言文通常使用较多的形容词和副词来修饰名词,因此句子通常比现代汉语更为冗长,文言文的表达更为繁复。
二、词汇用法的差异1. 词语选择差异:文言文中使用的词汇大多为古代词汇,而现代汉语中使用的词汇则更符合现代人的日常表达。
例如,文言文中使用的“咨询”在现代汉语中常用“请教”替代。
2. 词语意义变化:由于时间的推移,一些词汇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发生了变化。
例如,“幸”在文言文中表示“好运”,而在现代汉语中则表示“幸福”。
三、语法结构的差异1. 句法结构差异:文言文中重视平衡和对仗,使用较为复杂的句法结构,而现代汉语更注重语序和语义的表达,句子结构更加简洁直接。
2. 虚词使用差异:文言文中使用大量的虚词,如“乍”、“亦”等,而现代汉语中大部分虚词已经被简化或省略,例如“了”、“的”。
3. 助词差异:文言文中的助词使用较为繁琐,往往附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达语态、时态等,然而现代汉语中助词使用相对简单,如“了”、“吗”。
四、异同的影响和作用1. 文化传承: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和学习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化、经典著作以及历史文献的内涵。
2. 文学艺术: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它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汉语则更适合表达现代文学的思想和情感。
3. 社会交流:现代汉语作为当代交流的共同语言,更加简洁明了,适合当代社会的需求,便于人们进行交流与沟通。
如何对比文言文和现代汉语?

如何对比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是中国语言文字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的代表。
文言文是古代汉民族的经典文学语言,而现代汉语则是在文言文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一种语言。
虽然两者都属于汉语,但在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语法结构、词汇差异和表达方式三个方面对比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并分析它们的异同以及学习的重要性。
一、语法结构的差异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在语法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文言文的语法结构较为固定,句子的结构和词序较为规范,一般采用主谓宾的结构。
而现代汉语则更加灵活多变,允许使用更多的句式和词序。
现代汉语句子的结构更具有弹性,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语序和成分的位置。
这种灵活性增加了现代汉语的表达力,使得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二、词汇差异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在词汇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文言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古代词汇和成语,这些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用或者已经废弃。
例如,文言文中常见的“尔”、“余”、“吾”等代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较少使用。
另外,文言文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文学用词和修辞手法。
相比之下,现代汉语则更加注重简洁和实用,使用更为常见的词汇。
这种词汇差异使得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更多的古代词汇和用法。
三、表达方式的差异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在表达方式上也有明显的差异。
文言文注重修辞和形式,强调文雅和辞章。
文言文常常使用典故、古代典籍等来加强表达的力度。
相比之下,现代汉语更加注重实用和直接的表达方式,强调清晰明了。
现代汉语更加接近于日常用语,更能满足现代社会的交流需求。
综上所述,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在语法结构、词汇差异和表达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学习文言文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经典文学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
而学习现代汉语则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交流需求,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
因此,对比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语言的发展历程,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的语言环境和交流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8
5.状语 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 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 度等。 例如: ⑴他已经走了。 ⑵咱们北京见。 ⑶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⑷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 战胜了神权。
.
19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
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 词不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 般状语紧连在谓语中心语的前边,但 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 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 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动词:使、想起
代词:他、我
数词:一
量词:段
副词:自然
助词:的、了
.
12
2、那个戴墨镜的人静静地等待着,还不 时用指尖轻轻地敲着桌面。
名词:墨镜、人、指尖、桌面
动词:戴、等待、敲
形容词:静静、轻轻
代词(指示):那个
介词:用
助词:的、地、着
连词:还
副词:不时
.
13
.
14
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
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 、仍等。
8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 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
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 比、跟、被、由于、除了等。
介词口诀: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记牢。.
9
(3.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 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 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 酒鬼等;
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棒球、战斗机、 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
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 世纪等;
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
结构助词:如的、地、得; 时态助词:如着、了、过; 其他助词:如所、们、似的
(5.语气词,常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也可 以用在句中表停顿。只能附着在别的词语后 面。
如:的、呢、吧、吗、啊、罢了、啦等
.
11
感受词性
他的一生自然使我想起了《论语》中孔子同 他的弟子的一段对话。
名词:一生、论语、孔子、弟子、对话
.
7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包括:
(1.副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时间、 范围、否定、语气、频率等。
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等;
有时间副词:如已、刚、才、将、要等;
有范围副词:如都、全、总、只、仅等;
有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悄然 等;
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尤 其、甚至、绝对等;
.
20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
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
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
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
⑴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⑵他写的字比原来好得多。
⑶他生于1918年。
⑷他坐在桌子旁。
⑸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
的。
.
21
第一步可先从中分出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
石拱桥‖ 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第二步再找出主语部分的中心词——主语 与谓语部分的中心词——谓语;
石拱桥‖ 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第三步分析有沒有宾语及定语、状语、补 语等各种成分。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 上〕出現得〈比较早22 〉
并列连词: 和、跟、与、同、及等。
承接连词: 至于、说到、此外、如、比方等
转折连词: 却、只是、不料、岂知等。
因果连词: 因为、由于、因此、以致等。
选择连词: 或、抑、非…即、不是…就是等
假设连词: 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等
让步连词: 固然、尽管、纵然、即使等
.
10
(4.助词,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表示 语法意义。汉语中
3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 听、摸;
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
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
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
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
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
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 ⑴中国人民志气高。 ⑵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
15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
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
⑴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⑵树叶黄了。
⑶小王今年十六岁。
⑷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⑸明天星期日。
⑹什么书他都看。
.
16
4.定语 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
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 数量、所属等。
例如: ⑴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 珠。 ⑵三杯美洒敬亲人。 ⑶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
17
3.宾语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
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 “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 ⑴什么叫信息? ⑵门口围观一群看热闹的。 ⑶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 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语法基础知识
.
1
实词:
意义较实 在,能独 立充当句 子成分; 加上一定 的语气语 调,一般 可独立成 句。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代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语气词
虚词:
不能独立 充当句子 成分;除 了个别副 词,一般 不能独立 成句。
.
2
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 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
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5.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有名量词:如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 元;
有动量词:如把、次、趟、下、回、声、脚、座。
.
6
(6.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称代词:如我、你、它、她们、大家、咱们; 有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何 以; 有指示代词:这、那、那里、那边。
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
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
4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
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 单调;
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悄悄。
.
5
(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 分之一、3.45; 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