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课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

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大量人群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者们可以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 率、患病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情况,从而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疾病负担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人们可以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经济和健 康负担,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策略研究
预防策略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 骨活检可以提供更准确
的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疼痛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需要进行鉴别,如关节炎、肌肉 拉伤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进行鉴别,如外伤、肿瘤等。
03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01
02
03
药物治疗
分类
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分为椎体骨折 、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 其中髋部骨折和椎体骨折较为常 见。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原因为骨质疏 松症,此外还与年龄、性别、遗传、 内分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机制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组织微观结构发 生改变,骨小梁数量减少、变薄、断 裂,从而导致骨折的发生。
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 双磷酸盐、降钙素等,以 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 险。
物理治疗
包括理疗、按摩、运动疗 法等,以缓解疼痛、改善 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支具和矫形器
对于某些骨折部位,可以 使用支具或矫形器来减轻 疼痛和稳定骨折部位。
手术治疗
闭合复位
对于某些骨折,可以通过 闭合复位的方法将骨折部 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
向患者和家属普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知识, 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对大量人群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者们可以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 率、患病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情况,从而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疾病负担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人们可以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经济和健 康负担,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策略研究
预防策略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 骨活检可以提供更准确
的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疼痛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需要进行鉴别,如关节炎、肌肉 拉伤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进行鉴别,如外伤、肿瘤等。
03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01
02
03
药物治疗
分类
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分为椎体骨折 、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 其中髋部骨折和椎体骨折较为常 见。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原因为骨质疏 松症,此外还与年龄、性别、遗传、 内分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机制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组织微观结构发 生改变,骨小梁数量减少、变薄、断 裂,从而导致骨折的发生。
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 双磷酸盐、降钙素等,以 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 险。
物理治疗
包括理疗、按摩、运动疗 法等,以缓解疼痛、改善 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支具和矫形器
对于某些骨折部位,可以 使用支具或矫形器来减轻 疼痛和稳定骨折部位。
手术治疗
闭合复位
对于某些骨折,可以通过 闭合复位的方法将骨折部 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
向患者和家属普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知识, 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pt课件

OVCF的鉴别诊断
• ④老年性驼背:多见长期承重、蹲位从事重体力劳动的 老年人;常累及胸椎中下段椎体;多个受累椎体呈楔形, 但整个脊柱保持完整;椎体前缘硬化,纤维变性,前缘 骨质融合。 • 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致骨营养不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致破骨细胞增加,加快骨吸收,引起纤维性骨炎,造成 椎体楔合。
2. 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好发于髋骨及脊柱的胸、腰段;
3. 在OP骨折中,以脊柱压缩性骨折发病率最高;北京50 岁 以上妇女脊柱骨折的患病率是15%,而到80 岁以后增加 至37 %。发生在L1的最多,其次是T12,再依次是L2、 T11和L3。
三、OVCF 的发生机制
正常人的椎体主要由小梁骨
构成,它们纵横交错形成椎体的
初级结构。当外力作用于脊柱时,产生压缩力通过椎间盘传导
到椎体终板,由小梁骨中心向四
周扩散,在椎体内部形成应力, 一旦应力超过小梁骨能承受的强度,小梁骨的结构就会破坏, 失去稳定性,局部的裂隙进一步发展就会发生椎体骨折。
三、OVCF 的发生机制
小梁骨的机械强度与椎体表面密度的平方成正相关。 另外,小梁骨的强度也与其组织形态结构有关,包括小梁
骨的排列方向、连接方式、粗细、数量以及小梁骨的间隙。
随着衰老和骨质疏松的发生,小梁骨的表面密度逐步下降, 小梁骨的形态结构也受到影响。在一定的压缩力作用下, 小梁骨结构失稳,出现局部碎裂继而发生骨折。
四、OVCF 的临床表现
腰背部疼痛为OVCF 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患者就诊 的主要原因。 (1) 急性期:骨折后,大部分患者腰背部出现急性疼 痛,疼痛部位即伤椎处,翻身时疼痛明显加重,以至不能 翻身,不敢下床。大多数患者腰背痛在翻身及起床时疼痛 加重,可能为脊柱屈伸时骨折处不稳定,组织水肿造成的 疼痛。 (2) 慢性期:部分患者早期短暂卧床休息后疼痛减轻, 即下床负重活动,易导致骨折不愈合,假关节形成。还有 部分患者骨质疏松严重,虽长期卧床,但骨强度及密度难 以迅速提高,骨质疏松存在,骨折不断发生,此类患者多 长期存在慢性腰背痛。
(医学课件)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PPT幻灯片

15
三、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C 形臂机X线定位下找到伤椎的椎弓根在皮肤上的投影点。再用穿 刺针经皮钻入伤椎椎弓根至椎体前中1/3处。抽出内芯,将聚甲 基丙烯酸酯(PMMA)骨水泥调和至糊状,在监视下用推注器从穿 刺针缓慢注入椎体内。当骨水泥达到椎体后壁显影时,立即停止 注射,骨水泥一般注射4-6 ml。透视检测骨水泥的填注情况, 待其良好完整后拔出穿刺针,敷贴消毒,完成手术,整个手术过 程持续约30分钟。
解剖结构
9
二、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定义:椎体纵向高度被“压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脊柱骨折,也是脊柱骨折中
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临床多以第11、12 胸椎和第1、2 腰椎最为多见。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发生率约65﹪
正常
双凹
楔形变
塌陷10
二、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胸12椎体 腰2椎体
李某,女,76岁,T12、L2椎体压缩性骨折
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比较
术式
项目 麻醉方式
椎体成型术
局麻(安全)
手术时间 适应症
下床时间
30--45分钟 广泛(压缩性骨折、肿瘤等)
24--48h
传统手术
全麻(风险大) 2—3小时
主要适用于骨折 术后4周
止痛起效时间 手术切口 住院时间 出血量 住院费用
术后即起效 1—2cm 3—5天 5-10ml
0.6万—1.2万
发 病 情 况
4
一、骨质疏松症
病因
1
2
3
4
内分泌因素 营养不足
老年人性激素 水平逐渐下降、 女性过早停经 雌激素缺乏等。
营养物质摄入过 少,没有足够的 原料,造不出坚 硬的骨骼。
三、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C 形臂机X线定位下找到伤椎的椎弓根在皮肤上的投影点。再用穿 刺针经皮钻入伤椎椎弓根至椎体前中1/3处。抽出内芯,将聚甲 基丙烯酸酯(PMMA)骨水泥调和至糊状,在监视下用推注器从穿 刺针缓慢注入椎体内。当骨水泥达到椎体后壁显影时,立即停止 注射,骨水泥一般注射4-6 ml。透视检测骨水泥的填注情况, 待其良好完整后拔出穿刺针,敷贴消毒,完成手术,整个手术过 程持续约30分钟。
解剖结构
9
二、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定义:椎体纵向高度被“压扁”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脊柱骨折,也是脊柱骨折中
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临床多以第11、12 胸椎和第1、2 腰椎最为多见。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发生率约65﹪
正常
双凹
楔形变
塌陷10
二、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胸12椎体 腰2椎体
李某,女,76岁,T12、L2椎体压缩性骨折
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比较
术式
项目 麻醉方式
椎体成型术
局麻(安全)
手术时间 适应症
下床时间
30--45分钟 广泛(压缩性骨折、肿瘤等)
24--48h
传统手术
全麻(风险大) 2—3小时
主要适用于骨折 术后4周
止痛起效时间 手术切口 住院时间 出血量 住院费用
术后即起效 1—2cm 3—5天 5-10ml
0.6万—1.2万
发 病 情 况
4
一、骨质疏松症
病因
1
2
3
4
内分泌因素 营养不足
老年人性激素 水平逐渐下降、 女性过早停经 雌激素缺乏等。
营养物质摄入过 少,没有足够的 原料,造不出坚 硬的骨骼。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课件

骨胶原的转换、成熟 骨盐的含量 骨质疏松
1,25(OH)2D3
肠Ca吸收
负钙平衡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
户外活动减少,紫外线照射减少
维生素D摄入减少
肝肾功能减退,羟化酶减少
转化生长因子下降
血钙浓度下降
肌力下降,神经肌肉协调下降
骨基质形成减少
骨矿化减少
骨形成减少
甲状旁腺激素上升 骨吸收增加
骨质疏松
骨量测定法
➢ X线摄片测量 ➢ 光子吸收仪 ➢ 双能量X线骨密度吸收仪 ➢ Q-CT(定量CT)测量法 ➢ 定量超声测量法 ➢ 骨形态计量学测量法 ➢ Micro-CT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生化诊断方法
1)骨的合成代谢指标:PICP(I型原胶原羟基端延长 肽),PINP(I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bALP(骨碱 性磷酸酶),BGP(血清骨钙素)等 2)骨的分解代谢指标:HOP(尿羟脯氨酸),PYD, DPYD(I型胶原吡啶交联物),TRAP(抗酒石酸酸性磷 酸梅),以及空腹尿钙/肌肝比值等
骨质疏松疼痛的原因主要
• 骨骼变形所致的肌肉疼痛;这种疼痛与体位关 系密切,最典型的是翻身痛、起坐痛和某种体 位的静息痛
• 低骨量全身衰竭,多见于重症患者,表现为长 期卧床出现的全身疼痛
双重镇痛作用机理使降钙素对多种类型的代谢性 骨病疼痛有特殊的治疗效果
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情况
20.2%
骨折 无骨折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
➢ 骨质疏松症 ➢外伤
骨折损伤的主要因素
➢ 伤力大小 ➢ 跌倒或外伤机率 ➢ 保护性发射能力-综合反应能力
✓ 神经系平衡协调功能力 ✓ 骨胳肌肉的稳定性及功能 ✓ 视觉、听觉功能
骨折疏松性骨折的特点:
《骨质疏松》PPT课件

2021/8/17
7
骨骼是活的组织,不断地新陈代谢,旧的 骨质被吸收,由新组成的骨质所代替。
2021/8/17
8
正常
骨质疏松
2021/8/17
9
正 常
2021/8/17
骨 质 疏 松
10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senile osteoporosis,SOP)
身高缩短和驼背是老年 骨质疏松症的重要临床 表现。
3. 服用钙片: 视需要而补充。
2021/8/17
39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 适当的运动
可采用背部运动以增加 腹肌与背肌的力量,或 是四肢运动如步行、散 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2021/8/17
40
• 已丢失的骨矿物质含量,不可能全
数地补回来,以后的治疗只能阻止 今骨质后疏更松大症量的的预丢防失比,治减疗更少重或要延!缓丢
2021/8/17
53
黄精、党参、熟地、黄芪、首乌、巴戟天、 杞子、龟板、鳖甲、肉苁蓉、鹿茸、大枣 等药物煎骨汤、肉汤服用。
2021/8/17
54
不倒翁秘笈
环境安全要留神,慢慢走时更放心 衣服鞋履要称身,运动强身更醒神 助行器具要稳阵,药物影响要留心 有事相求勿怕烦,身体不适见医生
2021/8/17
治法: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2021/8/17
49
方药:左归丸合虎潜丸加减。方中熟地、 龟板、山萸肉、菟丝子、白芍滋阴养虚, 补肝肾之阴;锁阳,鹿胶温阳益精,养筋 润燥;枸杞益精明目;黄柏、知母泻火清 热;虎骨(虎骨现已不用,可用牛骨代 替)、牛膝强腰膝,健筋骨;山药、陈皮、 干姜温中健脾。
2021/8/17
2021/8/17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02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
折的治疗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手术又分 为微创或开放手术。医生会根据骨折部位、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 度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权衡手术与保守治疗的利弊,做出合理选 择。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保守治疗 卧床休息 药物止痛 理疗、中药熏药治疗(缓解腰背部肌肉紧张、痉挛,进而减轻疼痛) 佩戴支具 早期下地行走时佩戴支具可以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注意不能长期佩戴, 避免引起腰背肌肉无力。
压时,肢体的运动、感觉,以及关 节的反射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03 感觉功能:医生会用针、棉签等轻
触患者的皮肤,检查有无感觉异常。
02
运动功能:医生会让患者活动四肢 关节,做屈伸、收缩等动作,来检
查患者的肌力和锤 轻轻叩击膝盖、跟腱等部位,来观
察不同部位的反射功能是否正常。
骨密度检查:骨密度检查是医生测量骨骼强度 的一种方法。对于早期诊断骨质疏松,评估再 发骨折风险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常用于测 量骨密度的检查是一种特殊的X线检查,称为 “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查。
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检查
其他检查
患者可能还需要做一些其他的检查来辅助诊断病情,比如血液检查、 全身骨扫描(ECT)、超声检查等。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 诊断与治疗
演讲人:小刺猬知识库
目录
01 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 02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检查
03 骨质疏松症的长期治疗
04 小结
01
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
性骨折的检查
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检查
01
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ppt课件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
⑴ 轻微外伤即可引起骨折 ⑵ 胸背、腰背疼痛不严重 ⑶ 一般不出现神经损伤 ⑷ 脊柱存在骨质疏松等病理改变 ⑸ 就诊率低,漏诊率高
5
F,61y。正常腰
6
F,63岁,正常腰
7
新鲜、陈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定义
大多数临床专科医师倾向于认为:新鲜 骨折定义在伤后4~6周内较合适。
原发性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与成人椎体缺血性坏死
1
原发性骨质疏松概述
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 女性居多,有报道约占69.2%,提示绝经后 骨质疏松占比例较大 。
据北京、上海等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 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女40%~ 50%,男20%,据此推测,我国的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的发病率应该很高。
28
成人椎体缺血性坏死
是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并发症 常见于骨质疏松和使用皮质激素患者 病理:骨折后未进行适当固定和休息,
受压缩椎体血供难以重建,最终发生 坏死并可形成含液或/和气体的空洞
29
MRI表现 受累椎体变形变扁 椎体前部出现液性或/气体信号
30
F,64Y。
31
F,92Y。
32
33
16
F, 62Y
F,67Y。 17
F,74Y。
18
F,65Y。 19
M,80Y。 20
压缩椎体的分布 以胸腰段交界处椎体多见,多为单个椎
体压缩,两个或两个以上椎体也可发生
21
F,80Y。 22
F,65Y。 23
椎间盘变化 椎间盘一般无异常 多表现为椎间盘高度增加 可有椎间盘变性膨出 个别椎间盘T2出现高信号
有本专业作者定义: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后6周内为新鲜骨折(急性期),>6周为陈 旧骨折。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ppt课件

10
物品准备
手术包, 剖腹外加, 手外伤器械, 手术盘, 手术 贴膜, 10ml(抽局麻药),20ml注射器, 长 针头,纱布,铅衣,吸引器,角针,椎体成 形工具包, 球囊专用骨水泥,造影剂(欧乃 派克), C臂,X线透视机。
11
〈KMC椎体球囊扩张导管〉
椎体成型的工具包
穿刺针 扩张器(15cm和20cm两种型号) 外翘 钻头 引导丝 骨水泥 填充器
显著减轻或消失。 可明显增加椎体强度。使病人在术后不久就可以提前
下床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第2—3天) 可以部分甚至完全将骨折造成的后凸畸形,恢复脊柱
正常力线,避免了脊柱畸形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手术出血少,操作时间短,并发症低。避免了开放手
术的诸多危险。
14
优缺点
缺点: 操作者需要对脊柱解剖相当熟练。 开展此类手术需要一定的设备。 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 操作者放射线辐射较多,长期操作此类手术对
医护人员健康影响较大。
15
16
12
简单的手术步骤
穿刺点定位(消毒铺巾前电透下做定
位标记手术椎体的双侧椎弓根)→消
毒→铺巾→建立工作通道→穿刺针穿
刺→移除穿刺针的针心→在穿刺针的
外管置入引导丝→并移除穿刺针外管
→插入扩张器和外翘→取出扩张器→
用钻头钻孔→拔出钻头→把球囊导管
通道外翘插入椎体内部→打开阀门→
逐步扩张球囊(压力不超过16大气压,
濒死性白细胞增多 脊柱侧突超过40度 骨水泥或填充物敏感
6
临床正确术前诊断
明确疼痛的程度 了解骨折的形状 骨折发生的时间
是否为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 ?
X线、CT及MR检查
7
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
物品准备
手术包, 剖腹外加, 手外伤器械, 手术盘, 手术 贴膜, 10ml(抽局麻药),20ml注射器, 长 针头,纱布,铅衣,吸引器,角针,椎体成 形工具包, 球囊专用骨水泥,造影剂(欧乃 派克), C臂,X线透视机。
11
〈KMC椎体球囊扩张导管〉
椎体成型的工具包
穿刺针 扩张器(15cm和20cm两种型号) 外翘 钻头 引导丝 骨水泥 填充器
显著减轻或消失。 可明显增加椎体强度。使病人在术后不久就可以提前
下床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第2—3天) 可以部分甚至完全将骨折造成的后凸畸形,恢复脊柱
正常力线,避免了脊柱畸形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手术出血少,操作时间短,并发症低。避免了开放手
术的诸多危险。
14
优缺点
缺点: 操作者需要对脊柱解剖相当熟练。 开展此类手术需要一定的设备。 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 操作者放射线辐射较多,长期操作此类手术对
医护人员健康影响较大。
15
16
12
简单的手术步骤
穿刺点定位(消毒铺巾前电透下做定
位标记手术椎体的双侧椎弓根)→消
毒→铺巾→建立工作通道→穿刺针穿
刺→移除穿刺针的针心→在穿刺针的
外管置入引导丝→并移除穿刺针外管
→插入扩张器和外翘→取出扩张器→
用钻头钻孔→拔出钻头→把球囊导管
通道外翘插入椎体内部→打开阀门→
逐步扩张球囊(压力不超过16大气压,
濒死性白细胞增多 脊柱侧突超过40度 骨水泥或填充物敏感
6
临床正确术前诊断
明确疼痛的程度 了解骨折的形状 骨折发生的时间
是否为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 ?
X线、CT及MR检查
7
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男女患病率之比约为1:(2-3)
7
二、流行病学
1. 在我国,老年性(超过60 岁) 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男性 为60. 72 %,女性为90. 84 %;
2. 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好发于髋骨及脊柱的胸、腰段; 3. 在OP骨折中,以脊柱压缩性骨折发病率最高;北京50 岁
以上妇女脊柱骨折的患病率是15%,而到80 岁以后增加 至37 %。发生在L1的最多,其次是T12,再依次是L2、 T11和L3。
13
四、OVCF 的临床表现
腰背部的慢性疼痛及身高下降,背部肌肉的痉挛和抽 搐;
部分患者由于骨折部位疼痛,患者长期保持疼痛最小 的体位,背部肌肉长时间痉挛,翻身或屈伸疼痛加重时, 可发生抽搐。大部分患者出现骨折部位棘旁疼痛和压痛, 部分患者骨折部位疼痛、压痛不明显,表现为骨折部位以 下棘旁疼痛及压痛,如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表现为下腰 痛,患者由于腰背部疼痛,下腰段肌肉长时间痉挛,肌肉 疲劳,引起远离骨折部位的疼痛及压痛等。
负荷试验均可加重疼痛。
18
五、OVCF 的诊断
2、实验室检查 (1)骨形成的标记物:包括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成内
细胞酶)和骨钙素(骨基质蛋白); (2)骨降解的标记物:包括胶原脱水产物( 交联端肽
和吡啶诺林); (3)骨折类型罕见或有肿瘤或感染史:应检查细胞沉
17
五、OVCF 的诊断
1、体格检查
仔细观察患者,评估全身情况及舒适度、矢状面平衡、 体形、有无呼吸困难及肥胖。
(1)注意触诊肋骨;
(2)新鲜骨折的压痛点多在棘突部位;
(3)应重视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功能缺陷的发生率仅为0.05%,患者多有椎管狭
窄或神经病。而骶骨不全骨折可造成尾骨或骶髂关节区域
的疼痛。Patrick 检查(“4”字试验)或其他骶髂关节(SI)
内分泌代谢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肾脏疾病、消化道疾病
和药物所致多见。
3
骨质疏松症
骨丢失
Normal
Osteoporosi
s
4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定义
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 减低,在日常活动中受到轻微外伤(不超过站立位高度)即可 发生的骨折。
5
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导致骨折图示
骨密度
8
三、OVCF 的发生机制
正常人的椎体主要由小梁骨 构成,它们纵横交错形成椎体的 初级结构。当外力作用于脊柱时,产生压缩力通过椎间盘传导 到椎体终板,由小梁骨中心向四 周扩散,在椎体内部形成应力, 一旦应力超过小梁骨能承受的强度,小梁骨的结构就会破坏, 失去稳定性,局部的裂隙进一步发展就会发生椎体骨折。
胸椎压缩性骨折,背部疼痛沿肋间神经放射,多表现 为胸前区或肋弓处疼痛;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腰部疼痛可向腹前区放射, 或沿股神经或坐骨神经放射,相应神经支配区疼痛木胀感。
其中胁腹部前方放射痛常 见(66%),下肢放射痛罕见(6%) 。
12
四、OVCF 的临床表现
后凸畸形,脊柱矢状面失平衡; 患者早期未制动,常导致 骨折椎体继续压缩变扁,骨折 愈合差,发生进展性脊柱后凸 畸形。
(2) 慢性期:部分患者早期短暂卧床休息后疼痛减轻, 即下床负重活动,易导致骨折不愈合,假关节形成。还有 部分患者骨质疏松严重,虽长期卧床,但骨强度及密度难 以迅速提高,骨质疏松存在,骨折不断发生,此类患者多
11
四、OVCF 的临床表现
(3)相应神经分布区的放射痛:沿骨折部位神经走行的 放射痛。腰背部压痛可向胸前、腹前区及下肢放射。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1)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 后5-10年内。
(2)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 的骨质疏松。
(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不明。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于非绝经和增龄因素导致的低
骨量并可以确定诱因的骨质疏松症。病因很多,临床上以
14
四、OVCF 的临床表现
其他表现:如肺活量减少,呼吸功能障碍,腹部受压食欲减退,腰椎前凸增大-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健康 状况恶化,失眠和抑郁症等等。
15
OVCF 的特 点:
•骨折后需制动或卧床,加速骨吸收,加重OP。
•骨折部位骨量低,且多为粉碎骨折,复位困难。
•内固定物易松动、脱出,植骨易吸收。
9
三、OVCF 的发生机制
小梁骨的机械强度与椎体表面密度的平方成正相关。 另外,小梁骨的强度也与其组织形态结构有关,包括小梁 骨的排列方向、连接方式、粗细、数量以及小梁骨的间隙。 随着衰老和骨质疏松的发生,小梁骨的表面密度逐步下降, 小梁骨的形态结构也受到影响。在一定的压缩力作用下, 小梁骨结构失稳,出现局部碎裂继而发生骨折。
•骨折难愈合,时间长。
•再次骨折机率大。
16
OVCF 的分型:
基于椎体形态改变将OVCF 分为3 型: (1)楔形骨折:椎体前方高度变小,后方高度不变; (2)双凹状骨折:椎体前方,后方高度不变,中间高度变小; (3)压缩性骨折,椎体各部分高度均变小。
其中最常见的是楔形压缩骨折(51%),常导致患者腰 背痛、脊柱后凸畸形、呼吸功能降低等一系列并发症。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的治疗
1
一、相关概念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 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 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大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2
一、相关概念
骨骨质质量量
骨
骨
结结构构 转转换换率率
强
折
损损伤伤累累积积
度
矿矿化化程程度度
基基质质
((胶胶原原,,----世界常见病的第7位
2.
我国老年人口约1.3亿人,60岁以上每年以3.2%增长
3.
我国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约为6.6%,总患病人数达6000~8000万,居世界之首
10
四、OVCF 的临床表现
腰背部疼痛为OVCF 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患者就诊 的主要原因。
(1) 急性期:骨折后,大部分患者腰背部出现急性疼 痛,疼痛部位即伤椎处,翻身时疼痛明显加重,以至不能 翻身,不敢下床。大多数患者腰背痛在翻身及起床时疼痛 加重,可能为脊柱屈伸时骨折处不稳定,组织水肿造成的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