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院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模板】

合集下载

实习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实习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实习单位对实习工作反映一般
学生掌握了较好的专业技能,提高了就业竞争能力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专业技能,对学生就业有一定帮 助
评估说明:本方案是对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综合评价;本方案每项指标的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的为D级;具体评价办法:先对各评价 要素定等级,评价等级分ABCD四档,低于A高于C为B,低于C为D;然后计算评价要素的得分,得分=评分要素分值*等级系数
第2页
受实习的单位其业务性质与实习学生专业联系紧密; 有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或接受实习的单位其业务性
实习基地或实习单位可为实习学生指定实践经验丰富 质与实习学生专业有关;实习基地或实习单位有相
的指导教师;实习基地或实习单位设备先进,管理水 应实习设备及条件
平高
指导老师数量足额到位,能满足实习教学要求;全部 指导老师数量能基本满足实习教学要求;具有中级
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以上职称的占70%以上;
实习内容(7 分)
实习内容完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与专业结合密切
实习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与专业结合较密切
实习过 程管理 40分
指导记录(7 分)
实习指导教师有周详的实习指导计划及工作记录
实习指导教师有实习指导计划、有工作记录,但不 够详细
实习记录(8 分)
学生有实习记录(包括实习总结、实习报告、听课记 录、教案、调查报告、班主任工作等)
有记录,但不够认真重视
第1页
晋中学院实习工作管理评价指标
教学学院:
评价项目 A
检查监督(6 分)
有安排,有总结,有效果
评价标准
开展了检查工作
得分:
C
评价等级及分值
AB C D 1 0.8 0.6 0.4

教育实习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教育实习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B在实习小组内组织试讲,试讲课时不低于2课时,没有进行小组讲讨论;
C评议课时少于2课时,没有评议记录;
D小组内没有组织试讲。
同2-1
15
2-4
课后评议
A评议内容全面,有双方指导教师的讲评记录。每个实习生评议课时不少于2课时;
B评议内容不完整,指导教师讲评记录不全面,评议课时少于2课时;
C评议课时少于2课时,没有评议记录;
D没有进行课后评议。
同2-1
10
3-1
班主任工作
A有详细的班主任工作计划,组织至少一次主题班会;
B有较详细的班主任工作计划,没有组织主题班会;
C班主任工作计划不规范,没有组织主题班会;
D没有班主任工作计划,没有组织主题班会。
依据实习生的班主任工作计划或实习日志
10
3-2
教育调查与研究实习
A实习期间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教育调查,有详细的调查报告,并撰写了相关的教学研究论文;
10
1-2
教育实习前的工作安排
A有完整的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召开实习动员大会;
B有实习计划;召开实习动员大会;
C有实习计划,没有召开实习动员大会。
D没有实习计划,没有召开实习动员会。
10
1-3
教育实习
总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各实习点有完整的实习总结,召开实习总结大会,有完整的实习总结;
B召开实习总结会,有完整的实习总结,各实习点没有实习总结;
C=满分值×60%;D=满分值×50%;
3、各项指标均应附有支撑材料;
4、教学单位在教育实习结束后,认真进行评价总结,并将自评结果和支撑材料及时送交教务处实践科;
D没有听实习学校教师示范课。
依据学生的听课记录和实习日志(抽取10%)

某某大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某某大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学生评教 A 级:评价结果优秀。

(5 分) C 级:评价结果中等。

A 级:后续课程教师对学生评价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实践能力评
(15 分) 社会评价 价高。
(5 分) C 级:后续课程教师评价良好,用人单位对项目
(附加 有课程结构、教学改革、教学组织等方面的创新,或者有开放性项 10 分) 目的,可以酌情加分,但所加分数不能超过 10 分。
实 践 教 学 过 程 及 管 理 (25)
教学内容 A 级: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实践性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 组织与安排 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结合;教书育人效果明显。 (10 分) C 级:有一定的实践性;注重课内课外结合。
A 级:及时布置实践任务,工作量适中;指导认真仔细,富有启发 实践教学
教学大纲和 A 级:教学大纲满足培养方案要求,体现专业培养的目标;选用或

实践指导 自编的指导教材内容科学合理、更新及时。

教材 C 级:教学大纲基本能体现专业培养目标;选用或自编的指导教材

(5 分) 内容适合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内 容 与 体 系 (25 分)
课程内容 体系
(10 分)
A 级:课程内容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及学校的定位,课程内容体系改 革有创新与特色;能及时把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 学;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与 相关课程内容关系处理得当。 C 级:课程内容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及学校的定位;能把教改教研成 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与相关课程内容关系处理较好。
实验
A 级:严格执行学校及学院的管理制度;实验教案、实 验报告、实验成绩、记分册等教学资料完整;“八薄一卡” 等实验管理资料填写完整。 C 级:执行学校及学院的管理制度;教学资料较完整; 有“八簿一卡”等管理资料。

实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实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实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学生实验成绩分项评分标准及考核办法但不够完善试卷或考核记录趋于准确、合理。

实验室建设项目论证,大型仪器设备论证,教学设备申购计划等资料齐备;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及建设、仪器设备等工作档案文件资料规范齐全。

上报各类文件及报表准确规范、及时;每学期有工作计划和总结
本方案一级指标 7+1 项二级指标共 22 项每项指标的评价等级为 A、B、C、D 四级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给出A、C 两级介
于 A、 C 之间的为 B 级低于 C 的为 D 级。

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

其标准如下:A级≥90分,B级80-89分,C级60-79分,D级为低于60分。

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3篇)

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3篇)

第1篇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估实践教学效果,构建一套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探讨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期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1. 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反映实践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确保评估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2. 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应涵盖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

3.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便于实际操作,便于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

4. 层次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具有层次结构,便于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估。

5. 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具备一定的可比性,便于不同专业、不同院校之间进行比较和交流。

三、指标体系结构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一)一级指标1. 实践教学目标达成度2. 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3. 实践教学效果4. 实践教学条件保障5. 实践教学管理(二)二级指标1. 实践教学目标达成度a. 实践教学目标明确度b. 实践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的契合度c. 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程度2. 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a. 实践教学内容合理性b. 实践教学方法多样性c.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度3. 实践教学效果a. 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程度b.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c.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4. 实践教学条件保障a. 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完善程度b.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c.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5. 实践教学管理a. 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b. 实践教学过程监控c.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三)三级指标1. 实践教学目标达成度a. 实践教学目标明确度i. 实践教学目标具体、明确ii. 实践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b. 实践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的契合度i. 实践教学目标与理论教学目标相互补充 ii. 实践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相契合c. 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程度i. 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程度ii.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 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a. 实践教学内容合理性i. 实践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ii. 实践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b. 实践教学方法多样性i. 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多样ii. 实践教学方法具有针对性c.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度i.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补充ii.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促进3. 实践教学效果a. 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程度i.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ii. 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b.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i. 学生具有创新意识ii. 学生具备创新能力c.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i. 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ii. 学生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4. 实践教学条件保障a. 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完善程度i. 实践教学设施设备齐全ii. 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先进b.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i.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稳定ii. 实践教学师资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c.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i.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充足ii. 实践教学经费使用合理5. 实践教学管理a. 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i. 实践教学组织有序ii. 实践教学管理规范b. 实践教学过程监控i. 实践教学过程监控到位ii. 实践教学过程及时反馈c.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i.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公正、客观ii.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四、结论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估实践教学效果,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实习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实习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确实习任务
5 密,实习任务明确,责任落 好,任务较明确,能落实责 般性的动员,任务和责任
无组织领导,无动员 活动,参加实习人员 任务不清,责任不明
准备 组织师生学习有关管理规定 04 及实习守则 工作 25% 校内见习,见习教案6节以
上,模拟课堂授课2节以上,听 05 课10节以上评议认真,且评议 记录详细,教师指导记录详 细认真 实习基地对实习工作的支持 实习 06 及管理情况 基地 的建 设与 对实习基地的评价及改进意 管理 07 见 10%
评议不认真,且无评 议记录,无教师指导 记录,完成此项指标 的学生数占85%
4
能给予支持
不予重视
6
重视实习基地建设,注意总 较重视实习基地建设,能总 结经验,提出增强改进意见 能提出一般性改进意见, 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与实 和执行措施,与实习基地关 不重视与实习基地的关系 习基地关系较好 系密切
不关心,不过问
组织健全,领导得力,考核 组织机构健全,领导重视,
14 构;考核形式;考核的客观
公正性
5 形式规范,考核结论公正、 考核形式较规范,结果较客
客观 观、公正
有组织机构,领导过问, 能组织考核
实习 考核办法和考核依据;考核 15 措施 考核 15%
对学生的实习评价和成绩评 16 定
5
有较好的考核办法,有较规 有完善的考核办法和规范的 有考核办法,有一定的参 范的考核依据,考核工作顺 考核依据,考核措施得力 照依据,能完成考核工作 利 有规范的评价标准,评价准 有较规范的评价标准,评定 确,评定成绩合适,指导教 有评价标准,有评定成 成绩合适,指导教师比较负 师对评判工作严谨、认真、 绩,有评定意见 责 负责任
总结较全面,汇报较认真, 有总结,有汇报,无感 有感想,能提出意见和建议 想,无见解

实习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实习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分院能执行院定的各种 规章制度,资料保管完 整,汇总上报及时
经费充足,使用合理
经费基本满足要求
实习动 员 (0.1) 教 学 实 施 (0.3) 指导情 况 (0.4)
重视实习动员会
有召开实习动员会
会议记 录 学生反 映 实习总 结 指导教 师反映 实习报 告 实验报 地
会议记 录 教学大 纲教学 计划实 习指导 书 统计表 和实习 总结 实习报 告 实习经 费
教 学 管 理 (0.1)
有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教 学大纲和具体的教学计划 和实习指导书
有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 教学大纲和实习指导书
制度的 制定和 落实 (0.2) 经费管 理 (0.3)
学院和分院都制定相应的 各种规章制度,资料保管完 整,汇总上报及时,并能提 出改进意见
其中 S 为总分,Mi 为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Mij 为第 i 个一级指标的第 j 个二级指标的权 重系数,Gj 为该二级指标的分值。若 S≥90,则总评为优秀;若 80≤S<90,则总评为良好; 若 70≤S<80,则总评为合格;若 S<70,则为不合格。
学生 (0.5)
教 学 效 果 (0.2)
学生能 力水平 (0.6) 实习单 位反馈 (0.4)
说明: 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中共分为 A,B,C,D 四级。A 级相当于 95 分以上,B 级相当于 95~ 80 分,C 级相当于 80~60 分,D 级为低于 60 分。 总分计算按下列公式:
S = ∑ M i ∑ M ij G j i j
指导教师认真负责,重视课 程教学和现场教学的结合, 每班次至少有 1 名指导 指导教师随班到岗,认真批 教师随班 改实习报告,并提交实习总 结 绝大多数学生积极完成实 习任务,认真记好实习日 记,独立完成实习报告,并 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绝大多数学生获得生产技 术和管理知识,提高综合分 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习单位对实习的反映良 好 大多数学生积极完成实 习任务,认真记好实习 日记,独立完成实习报 告 大多数学生获得生产技 术和管理知识,提高分 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实习单位对实习的反映 较好

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是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估的一套指标体系,可以客观评价教学质量的好坏。

这个指标体系是根据教学工作的不同方面,以及教学目标的要求而确定的,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教学设计与准备1.教学目标明确度: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与教学要求一致。

2.教学大纲与教学进度:教学大纲的编制是否符合学科特点,教学进度是否合理。

3.教学内容丰富度: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与学科知识的要求一致。

4.教学手段选择与使用:教师是否选择了合适的教学手段,并能有效地运用。

二、教学方法与过程1.教学方式多样性:教学方式是否多样化,是否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教学组织规范性:教学组织是否规范,是否能够组织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

3.教学反馈及调整:教学过程中是否有适当的反馈和调整措施,以保证教学效果的达成。

4.教学效果评估:教师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教学资源与环境1.教学设备与材料:教学设备和教材是否充足,是否能够满足教学需求。

2.教学环境舒适度:教学环境是否舒适,是否能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教学资源利用效率:教师是否能够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4.教学师资力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是否足够,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学生参与与学习效果1.学生参与度: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能够主动学习。

2.学生学习成绩: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能够提高。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否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4.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是否得到提高。

五、教学质量管理与改进1.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学校是否能够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教学质量改进措施:学校是否能够制定教学质量改进方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教学质量总结与改善:学校是否能够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与改善,实现教育教学的持续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学院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院教字[2004]7号
评价结果与等级说明:
1.评价总成绩满分为100分,是各项所得分数之和。

2.评价等级标准中,给出了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3.各项所得分数=该项分数值*该项等级值,分数值即表中各项所列出的对应分数,等级数值即各项所得的等级所代表的百分比(A代表100%,B代表80%,C代表60%,D代表40%)。

4.评价最终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5.等级划分标准:
优秀:总成绩≥85分良好:85分﹥总成绩≥75分
合格:75分﹥总成绩≥60分不合格:总成绩﹤60分
二OO四年十一月三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