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案例
合同法案例分析(最新6篇)

合同法案例分析(最新6篇)合同法案例分析篇一8月5日上午,某客运公司的长途客车上的检票员发现甲、乙、丙3人没有买票,于是让某补票。
三人蛮不讲理,司机说;"你们没有买票,我们就可以把你们赶下车,干嘛那么多废话。
"三人听后,感到害怕,其中甲、乙马上就补了票,但丙由于身上没带钱,央求汽车把他带到某某站。
检票员不同意,把丙赶下车,当日下午1点,售票员发现客人太多,已经超员5人,于是便拒载后来的客人。
丁由于有急事,央求上车,售票员说,"客车运输不能超载,出了问题,我们要负责任的。
"丁说:"出了问题,我负责。
不管什么问题,我都一人负责。
"售票员无奈便让其上了车,还说:"出了问题可由你一个全部负责!"下午3点,售票员发现戊某携带危险品,便随之把危险品拿到车下销毁。
戊坚决反对。
售票员说;"要么你拿着危险品下车,要么让我销毁。
"后来,由于拥挤,王某把孕妇赵某挤得流产了。
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1)乘车人甲、乙、丙3人没买票,售票员可否把其赶下车?(2)由于丙身上没带钱,售票员最终还是把他赶下车?是否合法?为什么?(3)售票员是否有权销毁旅客携带的危险品?为什么?(4)对于赵某的流产,丁是否应负责?为什么?(5)对于赵某的流产,售票员和其运输公司是否应承担责任?(6)对于赵某的流产,王某是否应该承担责任?(7)设检票员未把丙赶下车,在赶往某某站的途中,由于司机突然刹车致丙倒地重伤,谁应对丙的损失负责?答案:(1)乘车人没买票,售票员不能直接把人赶下车,应先让其补票。
(2)合法。
因其享受坐车的权利,就应承担付款买票的义务。
(3)有权。
因其携带的危险品已危及所有旅客的安全。
(4)丁某对于赵某的流产应负主要责任之一,因其明知超载运输,而强行上车,对造成并加剧引发赵某流产的拥挤状态负有一定责任。
(5)对于赵某的流产,客运公司负责违约损害赔偿。
工程合同法经典案例大全

工程民法典经典案例大全案例一:违约责任的界定在某建筑工程项目中,甲方与乙方签订了施工合同,约定了工期和质量标准。
但由于乙方的原因,工程延期且部分工程质量未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
甲方因此提起诉讼,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
法院审理后认为,乙方未能按合同约定完成工程,存在违约行为,应按照合同条款赔偿甲方损失。
案例二:变更指令的法律后果在另一起案例中,甲方在工程进行中多次发出变更指令,导致乙方成本增加。
乙方要求追加工程款,甲方拒绝支付。
最终,法院判决认为,甲方的变更指令属于合同范围之外的新要求,应当给予乙方相应的补偿。
案例三:分包商的责任问题在一起涉及分包的工程合同纠纷中,主承包商将部分工程分包给第三方,但分包商未能按时完成分包工程,影响了整个项目的进度。
主承包商被甲方追究责任,而主承包商又向分包商追偿。
法院最终裁定分包商应对其违约行为负责,并向主承包商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案例四: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在一个大型工程项目中,由于一方严重违反合同规定,另一方提出解除合同。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考察了违约的性质、程度及对合同目的的影响,最终支持了解除合同的请求,并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案例五:质保期的争议处理某工程项目竣工后,甲方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并在质保期内通知乙方进行修复。
乙方以各种理由推诿,甲方因此提起诉讼。
法院判决乙方在质保期内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无偿修复,并赔偿因延误修复给甲方造成的损失。
总结:以上案例反映了工程民法典在实际操作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对这些经典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合同的签订还是执行过程中,都需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合理规避风险。
同时,当合同纠纷发生时,应当依法维权,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这些案例不仅为工程合同的签订和执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处理合同纠纷提供了参考。
合同法争议案例

合同法争议案例
案例一:买卖合同纠纷
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购房合同,约定甲方出售给乙方一套房屋。
合同约定了交付时间、房屋面积、价格等相关条款。
然而,在交房时,甲方发现房屋面积与合同约定的存在差异,面积更小。
乙方认为甲方违反了合同约定,要求返还差价或变更房屋。
甲方则认为面积差异属于可接受范围内,拒绝了乙方的要求。
双方因此产生了争议。
案例二:劳动合同纠纷
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约定乙方在甲方公司担任某个职位,并规定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资待遇等条款。
然而,乙方在入职后发现工作内容与合同约定存在明显差异,且工资待遇也未按合同约定支付。
乙方认为甲方违反了合同约定,要求修订工作内容和调整工资待遇。
甲方则认为乙方不了解实际情况,拒绝了乙方的要求。
双方因此产生了争议。
案例三:租赁合同纠纷
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约定甲方将一间房屋出租给乙方,并规定了租金、租期、维修责任等条款。
然而,在租赁期间,乙方发现房屋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要求甲方承担维修责任。
甲方则认为租赁合同中未约定该部分责任,不承担维修责任。
双方因此产生了争议。
案例四:借款合同纠纷
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约定甲方向乙方借款,并规定了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条款。
然而,在还款期到来
时,乙方却未能按合同约定的期限和方式进行还款。
甲方认为乙方违反了合同约定,要求乙方支付逾期利息和还款。
乙方则认为自己目前无法按时还款,要求甲方给予宽限。
双方因此产生了争议。
有关合同法的案例最新7篇

有关合同法的案例最新7篇劳动合同法案例篇一一、年底,“北大假博士”刘志刚(曾用名刘育豪)伪造了北大的本科、硕士、博士学历,应聘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以下简称郑州航院)教师职位,该学院信以为真,即与刘志刚商谈招聘事宜。
为了能让刘志刚毕业后到学院工作,郑州航院决定让其毕业前即可上班。
12月份,刘志刚到郑州航院上班,学院按博士生待遇支付给刘志刚4万元安家费,三个月工资6000元,并分配120平方米住房一套。
刘志刚上班后,多次以自己是北大博士为由,要求提高待遇,不断和学院提出需要配置电脑、打印机和科研启动资金等要求。
郑州航院经向北京大学查询,发现刘志刚北大博士是假的。
问:1、该劳动合同是否有效?答:无效,根据《劳动法》第十八条规定,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
对于“欺诈”劳动部解释为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当事人虚假的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的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无论是用人单位欺诈劳动者还是劳动者欺诈用人单位,都会导致合同无效。
本案中刘志刚的行为无疑符合欺诈的特征。
他与郑州航院的劳动合同应认定为无效合同。
2、劳动合同法中是如何规定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的?合同法案例分析题篇二第一章因劳动合同的签订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例一:单位发出offer后是否可以反悔季某是成都某公司的技术总监,北京一家公司招聘技术副总裁,季某经过网上视屏面试,北京这家公司正式向季某发出offer,通知其国庆后即来北京上班报到。
季某为此很高兴,请亲朋好友多次聚会,花费上万元。
国庆后季某刚到北京,公司就通知其撤回offer,原因是该职位已经有更合适的人员。
季某大为光火,向劳动仲裁委提起仲裁,要求北京公司履行与自己的劳动合同。
本人观点:北京这家公司的做法非常不妥,有违诚信的市场原则,但是从劳动法角度,季某的主张不会得到支持。
单位发出offer,应视为要约邀请,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还没有建立。
Offer不等于劳动合同,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合同法案例分析——抗辩权

合同法案例分析——抗辩权引言合同法作为民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规范市场交易中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一方无法履行合同或违反合同条款时,另一方可能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然而,合同法也为违约方提供了一定的抗辩权,使其有机会进行辩护。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合同法中的抗辩权。
案例分析案例一:购物欺诈案件被告李某在某电商平台上发布了一个鞋子的广告,声称该鞋子为原装正品,并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售卖。
原告王某在看到该广告后,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了鞋子,并在线支付了货款。
然而,在收到货物后,王某发现鞋子与广告描述严重不符,明显属于假冒产品。
于是,王某起诉李某要求退款并赔偿损失。
在此案件中,李某可以以抗辩权为由进行辩护。
根据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当一方以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使对方订立合同,被欺诈方可以请求法院变更或者撤销该合同。
因此,李某可以主张王某是被其虚假广告所误导,王某与其订立的合同存在瑕疵,故请求法院撤销合同。
案例二:不可抗力事件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供货合同,约定甲公司每月向乙公司供应500台手机。
然而,由于某台风的侵袭,甲公司的生产线受损严重,无法按合同约定供货。
乙公司认为甲公司违反了合同条款,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在此案件中,甲公司可以以抗辩权为由进行辩护。
根据合同法第117条的规定,当一方在合同履行期间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导致无法履行合同时,其不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例中,台风作为一种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甲公司无法按合同约定供货,所以甲公司可以主张不可抗力作为抗辩事由。
抗辩权的限制虽然合同法为违约方提供了一定的抗辩权,然而,抗辩权并不是无限制的。
在具体的案件中,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支持抗辩权的行使。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抗辩权限制情况:•抗辩权的行使应符合合同法的规定。
合同法对抗辩权的行使作了一定的限制和规定,如抗辩权的时效、证据要求等。
违约方在主张抗辩权时应遵守这些规定,并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
合同法案例ppt

合同法案例ppt一、引言合同法是我国民法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规范经济交往、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PPT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介绍几个与合同法相关的典型案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合同法的运用和实践。
二、案例一:房屋买卖合同纠纷1. 案例背景:甲方与乙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但在交付房屋后,乙方发现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2. 合同法适用:根据合同法第十八条,乙方有权要求甲方修理或者更换房屋,或者解除合同并要求退还房款。
3. 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支持乙方的诉求,要求甲方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对房屋质量问题进行修复。
三、案例二:劳动合同纠纷1. 案例背景:甲方与乙方签订劳动合同,但在工作期间,乙方发现甲方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
2. 合同法适用:根据合同法第二十一条,甲方应当按照约定支付工资,否则乙方有权要求支付工资并要求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3. 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支持乙方的诉求,要求甲方支付工资并支付相应的违约金,以保护乙方的合法权益。
四、案例三:网络购物合同纠纷1. 案例背景:甲方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了一件商品,但在收到商品后发现与描述不符。
2. 合同法适用: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五条,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换货或者修理,并要求卖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3. 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支持甲方的诉求,要求卖方退货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案例四:借款合同纠纷1. 案例背景:甲方向乙方借款,但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内,乙方未按时偿还借款。
2. 合同法适用:根据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乙方未按时偿还借款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支付利息,并可以要求提前解除合同并要求返还借款。
3. 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支持甲方的诉求,要求乙方支付利息并返还借款,以保护甲方的合法权益。
六、案例五:合同解除纠纷1. 案例背景:甲方与乙方签订合同,但在履行过程中,双方发生争议,无法继续履行合同。
2. 合同法适用:根据合同法第四十八条,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或者丧失实现合同目的的可能性,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合同法在生活中的案例

合同法在生活中的案例
案例1:在线电视购买的纠纷
小明在网上买了电视,但是收到的商品是坏了的二手电视。
由于卖方违反了合同内容,小明享有要求退货和赔偿损失的权利。
这个案例,根据买卖合同法的规定解决了。
例2:公寓的设备问题
小红租了一间公寓,入住后发现水电设备存在重大问题,影响了日常生活。
土地主有责任保证租赁物的设备处于可用状态。
小红有权要求修理设备,并要求减免或退还部分租金。
这个案例已经根据租赁合同法的规定解决了。
案例3:装饰工程的延迟和质量问题
小李与装饰公司签订了施工合同,但公司拖延施工,施工质量也不符合合同内容。
服务提供者有责任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提供服务。
小李有权要求改善工程或者赔偿损失。
这个案例,根据工程合同法的规定解决了。
案例4:不履行雇佣合同
小华虽然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公司没有支付工资,也没有提供合法的工作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享有解除劳动合同、要求支付工资和其他损害赔偿的权利。
这个案例是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解决的。
案例5:网络游戏会员的服务问题
小刚购买了网络游戏的会员服务,但是在服务期间游戏平台频繁出现问题,导致游戏无法正常运行。
在这种情况下,服务提供者对提供的服务没有问题负有责任。
小刚享有要求改善服务和赔偿损失的权利。
这个案例是根据消费者保护法和电子商务交易法的规定解决的。
合同法关于要约承诺内容的十个案例

合同法案例1. A公司和B公司签定一份儿童服装购销合同。
A公司在4月1日发出要约,要求B公司在1个月内承诺。
B公司于4月5日收到后即承诺。
由于发生洪水导致该地区通讯中断,至5月5日承诺才到达A公司。
A公司没有提出疑义。
至5月20日,市场上儿童服装价格上涨,B公司以“市场价格有变,不能执行原合同”为由拒绝履行,而与C公司签定了买卖合同。
B公司的承诺是否有效?为什么?答:(1)承诺的生效的含义: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
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2)B公司的承诺有效;《合同法》规定,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的以外,该承诺有效。
在本案当中,虽然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但是“发生洪水导致通讯中断”属于不可抗力,B公司具有正当的抗辩理由。
该承诺生效。
2.A向B发出要约,要约规定:“供应50台拖拉机,100匹马力,每台CIF香港3,500美元,订立合同后两个月装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请电复。
”B 收到要约后,立即电复:“接受贵方要约,在订立合同后立即装船。
”但A未作任何答复。
买方的承诺是否有效?答:买方的承诺无效。
在本案中,B在接到要约后“立即装船”的回复已经对A 的要约“两个月后装船”进行了根本性的变更和实质性的修改,所以不符合承诺的构成要件,属于新要约。
而A并没有做出回复,视为合同未成立。
3.张某被某公司录用,于是决定请朋友王某餐馆吃饭以表庆祝,王某欣然同意,并依约而至。
然张某最终未依约而至。
王某为此花费费用(贺礼)约几百元。
王某能否以张某违约为由,要求赔偿或另请吃饭?答:(1)要约的含义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合同效力
1.原告王某家中饲养了三头耕牛,在农忙季节因有一头牛闲置不用,遂出租给同村村李某,合同约定租期为两年,每年租金为180元。
在被告租用数月后,耕牛突然逃亡,由于寻找数日未果,原被告双方遂协商决定,如果被告不能找回耕牛,就由被告赔偿原告1500元,并支付尚未支付的租金90元。
在协议达成后,被告继续寻找耕牛,几天后终于找到了该耕牛。
被告在将耕牛牵回家的途中,得知市场上耕牛的价格已上涨,遂将牛牵到集市上出售给邻村的村民张某,获得价款2000元。
被告回家后,谎称耕牛没有找到,向原告交付了先前约定的1590元。
几天后,原告在邻村发现其耕牛,在向张某索要未果后遂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返还耕牛,并赔偿损失。
2.李某(15岁)为买运动服,欲将自己的MP3出卖。
后找到王某,两人商定转让价格为1000元。
李某告知了王某其年龄,并称要等其父母不在家时把MP3交给王某,王某表示同意。
后李某父母得知这一情形,便亲自将MP3送到王某处。
但王某认为1000元太贵,又表示不买了。
双方为此发生纠纷。
3.小刚现年10岁,某日逛商场时看到某品牌彩电正举行优惠展销,想起父母曾提起要买彩电的事,就赶回家告诉父母,但家中无人,父母都没联系上。
但优惠的彩电数量有限,他便拿出自己的积蓄,以3900元的价格买了一台,因购彩电还附赠奖券,小刚随便就抽了一张,其父母得知此事后夸奖了他。
三天后,奖券中奖结果揭晓,小刚获一等奖。
商场遂主张小刚中奖无效,则()
A.xx中奖合法有效;
B.xx中奖无效;
C.商场有权撤销小刚购买彩电的行为,从而收回奖券;
D.商场有权催告小刚父母追认,若小刚父母未作表示的,则小刚购买彩电的行为无效,商场有权收回奖券
4.甲委托乙前往丙厂采购男装,乙觉得丙生产的女装市场看好,便自作主张以甲的名义向丙订购。
丙未问乙的代理权限,便与之订立了买卖合同。
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有追认权;
B.丙有催告权;
C.丙有撤销权;
D.构成表见代理。
5..甲公司业务经理乙长期在丙餐厅签单招待客户,餐费由公司按月结清。
后乙因故辞职月底餐厅前去结帐时,甲公司认为,乙当月的几次用餐都是招待私人朋友,因而拒付乙所签单的餐费。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公司应当付款;
B.甲公司应当付款,乙承担连带责任;
C.甲公司有权拒绝付款;
D.甲公司应当承担补充责任。
6.A公司经销健身器材,规定每台售价为2000元,业务员按合同价5%提取奖金。
业务员王某在与B公司洽谈时提出,合同定价按公司规定办,但自己按每台50元补贴B公司。
B公司表示同意,遂与王某签订了订货合同,并将获得的补贴款入账。
王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A.属于无权代理;
B.属于滥用代理权;
C.属于不正当竞争;
D.属于合法行为。
7.甲乃A公司职工,因违纪被开除,为报复便将其利用工作机会偷来的盖有A公司合同专用章的空白合同书派上用场。
1999年10月2日,甲用该合同书与B计算机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即每台11000元购买1000台C类计算机,交货日期为12月1日。
合同签订20天后,在B公司就计算机运输事宜与A公司交涉时,被A公司以书面告知甲并非A公司的业务员且空白合同书也是偷来的。
B 公司书面要求A公司必须履行合同,否则将起诉到法院。
谁知风云突变,11月3日因世界上最主要的计算机内存条生产地发生地震,C类计算机价格猛涨至每台15000元,于是B公司又书面通知A公司撤销该合同,但被A公司拒绝。
8.黄某将其结婚礼服借给乔某使用,乔某却以自己的名义将该礼服卖给摄影楼。
摄影楼老板知道该礼服是黄某的,就找到黄某要求其承认,黄某大怒,多次向乔某索要。
下列关于摄影楼与乔某之间买卖礼服的合同效力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无效;
B.有效;
C.效力待定;
D.可变更或撤销。
9.甲因出国留学,将自家一幅名人字画委托好友乙保管。
在此期间,乙一直将该字画挂在自己家中欣赏,来他家的人也以为这幅字画是乙的,后来乙因做生意破产急需钱,便将该幅字画以3万元价格卖给丙。
甲回国后,发现自己的字画在丙家中,询问情况后,向法院起诉。
下列有关该纠纷的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乙与丙之间的买卖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B.乙与丙之间的买卖合同属于效力未定的合同
C.甲对该幅字画享有所有权
D.丙对该幅字画享有所有权
10.农民甲去外地经商,将自家的打谷机留给自己的兄弟乙使用。
乙后来也决定到外地打工,觉得打谷机没有什么用处,如果长期闲置,容易贬值,遂将打谷机以公道价格卖给丙。
关于此买卖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乙没有处分权,因此买卖合同无效。
B.如合同签订后,甲将机器赠与乙,则合同确定有效。
C.如丙订立合同之后知道乙没有处分权,则合同无效。
D.如果机器已经交付给丙,则丙取得机器的所有权。
11.某酒店客房内备有零食、酒水供房客选用,价格明显高于市场同类商品。
房客关某缺乏住店经验,又未留意标价单,误认为系酒店免费提供而饮用了一瓶洋酒。
结帐时酒店欲按标价收费,关某拒付。
下列哪一选项是
正确的?
A.xx应按标价付款;
B.xx应按市价付款;
C.xx不应付款;
D.xx应按标价的一半付款。
12..甲企业因基建需要竹签,与乙厂签订了一供货合同,合同约定,乙供应甲竹签100捆,每根竹签单价1元,未约定总价。
乙如约按惯例供应竹签100捆,每捆100根,甲企业以自己认为每捆竹签为10根,现每捆竹签为100根为由,主张变更合同,遭乙企业反对,双方发生纠纷。
对此纠纷应如何处理?
A.按重大误解处理;
B.按合同解释处理;
C.或按无效合同处理,或按合同解释处理;
D.按无效合同处理。
13.2007年冬,北京市A商城推出销“世界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的广告。
文物爱好者薛某以24000元之价格购买了三具秦始皇兵马俑后,才得知是仿制品。
薛某遂认为A商城制造虚假广告及商品标签,已构成对消费者的误导和欺诈,要求退货并加倍赔偿。
A商城则以真品系文物,不能卖,售出的只能是仿制品,不存在误导和欺诈为由予以拒绝,双方因此成讼。
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
A商城办理三尊仿制秦始皇兵马俑的退货手续,驳回薛某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双方均担
21.甲被乙打成重伤,支付医药费5万元。
甲与乙达成如下协议:
“乙向甲赔偿医药费5万元,甲不得告发乙”。
甲获得5万元赔偿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后乙被判刑。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乙之间的协议有效;
B.因甲乘人之危,乙有权撤销该协议;
C.甲、乙之间的协议无效;
D.乙无权要求甲返还该5万元赔偿费。
14..原告xx曾就职于某疗养院。
1999年8月,疗养院与杨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
疗养院将一套住房按成本价出售给杨某,总价6万元,购房不满5年,因个人原因调出本单位或辞职、离职的,须将住房出售给原单位。
2001年2月,杨某经单位同意,报考博士,同年被中医药大学录取。
7月初,大学向疗养院发出调档函,并声明封档截止日期为7月10日。
疗养院以杨某未按合同约定与单位签订住房回购协议以及未办理房屋交接手续为由,拒绝调档,直至超过调档期间。
杨某与大学协商将截止日期延长至8月28日。
8月28日,杨某与疗养院签订了《共有住房收购合同》。
后疗养院将杨某档案调出,但该房尚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
2002年10月14日,杨某以疗养院乘人之危,自己被迫与疗养院签订合同为由,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共有住房收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