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试卷六年级)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练习题

合集下载

用比例解决问题练习题(六年级)

用比例解决问题练习题(六年级)

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对比练习广园小学曾燕芳设计背景:学生学习了用正比例解决问题,作业反馈很好。

第二天继续学习用反比例解决问题,课堂学习效果非常好,正确率相当高,作业反馈:大部份都不错,但有一题是关于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却几乎有一半的同学做错,这使我对这两节课的教学进行了深一层的思考。

调查结果发现,出现错误的原因有:1、有的同学认为今天所学的内容是用反比例来解决问题,而前面的题目都是用反比例来解决问题的,所以不审题,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一题也用反比例来解决;2、对正反比例的知识混淆了。

判断是否成正反比例的量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的学生对这部份知识已有点模糊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灵活地运用比例知识来解决问题,特意增加了这一节对比练习课。

下面是这节课的练习设计:铺垫练习:一、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关系?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3、学生总人数一定,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4、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与所需块数。

()5、货车的载重量一定,运送货物的总量和辆数。

()设计功能:复习比例的知识,巩固正比例、反比例两个概念,避免混淆,清楚知识间的联系,并为后面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组织方式: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回答。

让学生按一定的格式作答。

如第1题:成正比例关系,因为速度=路程÷时间。

二、根据条件说出数量关系,并判断成什么比例。

1、食堂买3桶油用了780元,照这样计算,买10桶油需要多少元?因为()一定,相关联的两种量是()和()=所以()和()成()比例关系。

2、生产一批自行车,计划每天生产30辆,需要生产20天;实际每天生产了50辆,实际生产了几天?因为()一定,相关联的两种量是()和()=所以()和()成()比例关系。

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1)找“一定”;(2)写数量关系;(3)列方程;(4)检验。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 试卷 (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 试卷 (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试卷 (含答案)第6章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1.已知,当y一定时,x与z()。

A。

成正比例关系 B。

成反比例关系 C。

不成比例关系2.下面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A。

y/x = 常数 B。

3x = 4y C。

y = x - 33.如图表示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是()。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4.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5.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汽车行驶的速度与行驶的时间()。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6.下列各种关系中,反比例关系的是()。

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B。

三角形的高不变,它的底和面积C。

圆的面积固定,它的半径与圆周率7.XXX从家到学校,她每小时所走的路程与所用时间()。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D。

无法确定8.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D。

无法判断9.下面各选项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A。

当xy = 8时,x和y B。

购买物品的总价和数量C。

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 D。

圆锥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半径10.XXX从家里去学校,所需时间与所行速度()。

11.下面几句话中,正确的有()。

①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②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③三角形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④x+y=25,x与y成反比例。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①和④ D。

③和④12.下面各题中,()成反比例关系。

A。

一本书看过的页数和剩余的页数B。

圆的周长和直径C。

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D。

行驶时间一定,速度和路程13.一本书,已经看的页数与剩余的页数如下表,它们()。

已看的页数剩余的页数10 9020 8030 7014.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可成正比例也可成反比例D。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用比例解决问题专项训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用比例解决问题专项训练

小学数学试卷2021年04月23日一、解答题(共30题;共175分)1.淘气想测量电线杆的高,量得电线杆在平地上的影子长为5.4米,同时把2米长的竹竿直立在地上,量得影子长为1.8米,电线杆的高度是多少?(用比例解)2.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厘米,如果一辆汽车行完全程用7.2时,这辆汽车平均每时行多少千米?3.(1)一辆汽车,每百千米耗油8L。

照这样计算,王叔叔驾驶该汽车从甲地出发去相距80km的乙地,需要用多少升油?(2)一辆汽车,每百千米耗油8L。

照这样计算,王叔叔驾驶该汽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共耗油6.4L。

甲地与乙地相距多少千米?4.(1)王叔叔骑车从A地去B地,前10分钟行驶了2800m。

照这样的速度,他从A地到B地一共用了30分钟。

A,B两地相距多少米?(2)王叔叔骑车从A地去B地一共用了30分钟,每分钟行驶280m,返回时每分钟行驶300m。

王叔叔从B地返回A地用了多少分钟?5.用比例的方法解答问题。

(1)李阿姨购买了售价为1.5元/个的A品牌口罩60个,如果这笔钱用来购买售价为1.2元/个的B品牌口罩,可以购买多少个?(2)甲、乙两个圆柱形量杯的容积相等,从里面量,甲量杯的底面半径是5cm,高是12cm,乙量杯的高是15cm。

乙量杯的底面积是多少?6.用比例的方法解答问题。

(1)同学们为了布置教室去商店购买彩带,买了12m,一共花了18元。

如果还要买16m,那么还需多少元?(2)李叔叔需要用36m铁丝。

他采用取样的方式对家中的一捆铁丝进行测量。

先从中截取了2m长的一段,测得它的质量为150g,再测得整捆铁丝重3kg。

这捆铁丝够用吗?7.在比例尺是1:25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0cm。

在比例尺为1:2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应画多长?8.南京长江大桥全长约6700m,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9.一个工程队铺一段铁路,实际工作效率与原计划工作效率的比是6:5,实际工作90天,原计划需要工作多少天?10.在一幅地图上,相距72km的A、B两地间的距离是6cm。

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专项练习题人教版(附答案)

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第四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专项练习题人教版(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专项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xy -9=k (一定),x 和y 的关系是( )。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D .无法确定2.一架民航机从A 地匀速飞往B 地,飞行速度和所用时间( )。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D .无法确定3.下面各题中的各种量不成比例的是( )。

A .梯形的上、下底的和不变,梯形的面积和高 B .在一块菜地上种南瓜和茄子的面积C .如果ba 14⨯=,a 和b 4.将8L 水倒入正方体形状的容器里,水的高度与容器的底面积( ) A .成正比例关系B .成反比例关系C .不成比例关系5.10个小星星可以换4面小红旗,淘气用x 个小星星换了18面小红旗.那么下列比例中,不符..合题意...的是( ). A .10:4:18x = B .10:4:18x = C .4:1018:x =D .4:10:18x =6.下面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订阅《数学报》的份数和总钱数 B .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C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7.如果xy= 8,x 和y ( )比例. A .成正B .成反C .不成8.下面图( )表示的是成反比例关系的图像。

A .B .C .9.表示a 、b 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 .a+b=18B .ab=18C .a=18b 10.下列x 和y 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y =7+xB .x +y =48C .x =3y D .y =4二、图形计算11.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1米,==,求四边形ABGD的面积.三、其他计算12.求未知数X.(1)1.5:0.3=x:2.7;(2)5x﹣1.2=2.8;(3)x+x=.四、填空题13.一间房子用方砖铺地。

用面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96块。

六年级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试题

六年级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试题

六年级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试题1.甲乙丙三人共同生产100个零件,甲完成了三成,乙和丙完成的数量比是2:5,乙和丙各完成多少个?【答案】乙完成20个,丙完成50个。

【解析】现已知乙丙完成的数量之比,只要找到他们两个完成的总数,就很容易“按比例分配”了。

解:100×(1-)=70(个),2+5=7,70×=20(个),70×=50(个)答:乙完成20个,丙完成50个。

【考点】比的应用。

2.某工厂采用最新技术,每天用料14吨,这样原来7天的用料,现在可用10天,原来每天用料几吨?【答案】20吨【解析】先求出木料的总量,再用这个总量除以原来使用的天数即可。

解:14×10=140(吨)140÷7=20(吨)答:原来每天用料20吨。

3.师徒两人加工一种零件.用同样的时间,徒弟可以加工3个,师傅可以加工5个。

如果两人共同加工200个这样的零件,师傅、徒弟分别要加工多少个?【答案】师傅加工125个,徒弟加工75个【解析】根据“用同样的时间,徒弟可以加工3个,师傅可以加工5个,”知道徒弟和师傅的工作效率的比是3:5,由此知道徒弟的工作效率是两人工作效率的和的,再根据在时间一定时,工作量与工作效率成正比例,即徒弟的工作量是两人工作量和的,进而解决问题。

解:他们的效率之比是3:5。

徒弟加工零件的个数:200×=200×=75(个)师傅加工零件的个数:200-75=125(个)答:师傅加工125个,徒弟加工75个。

4.某俱乐部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分为甲、乙、丙三组.已知甲、乙、丙三组的人数比是,甲组中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乙组中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求丙组中男、女会员人数之比.【答案】5:9【解析】以总人数为1,则甲组男会员人数为,女会员为,乙组男会员为,女会员为;丙组男会员为,女会员为;所以,丙组中男、女会员人数之比为.5.一班和二班的人数之比是,如果将一班的名同学调到二班去,则一班和二班的人数比变为.求原来两班的人数.【答案】48 42【解析】原来一班的人数为两班总人数的,调班后一班的人数是两班人数的,调班前后一班人数的比值为,所以一班原来的人数为人,二班原来的人数为人.6.甲本月收入的钱数是乙收入的,甲本月支出的钱数是乙支出的,甲节余240元,乙节余480元.甲本月收入多少元?【答案】600【解析】甲、乙本月收入的比是,分别节余240元和480元,支出的钱数之比是.如果乙节余480元,甲节余元,那么两人支出的钱数之比也是,现在甲只节余240元,多支出了60元,结果支出的钱数之比从变成了(即),所以这60元就对应份,那么甲支出了元,所以甲本月收入为元.7.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甲车速度是千米/小时,乙车速度是千米/小时,当甲车驶过、距离的多千米时与乙车相遇,、两地相距()千米.【答案】225【解析】在相同的时间内,两车行驶的路程比等于两车的速度之比,由于两车的速度之比等于,那么、距离的多千米即是、距离的,所以千米的距离相当于全程的,全程的距离为(千米).8.甲、乙、丙三个数,已知,,求。

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在图表中的应用专项练习(解析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在图表中的应用专项练习(解析版)苏教版

2021-2022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在图表中的应用专项练习(解析版)一、填空题。

1.(2021·河北邯郸·小升初真题)如图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比例。

照这样计算,2.2小时行驶()千米。

【解析】(1)根据图可知:路程÷时间=速度(一定),商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2)100÷1×2.2=100×2.2=220(千米)2.(2021·河北保定·小升初真题)观察关于购买衣服的统计表:购买衣服的数量和总价成( )比例。

【解析】70÷2=35105÷3=35140÷4=35175÷5=35210÷6=35总价÷数量=35(一定),商一定,所以购买衣服的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

3.(2021·云南玉溪·六年级期末)如图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 )比例。

照这样计算,该汽车6.6时行驶( )km。

【解析】6.6×100=660(千米)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正比例。

照这样计算,该汽车6.6时行驶660km。

4.(2021·陕西·延安市宝塔区蟠龙镇初级中学六年级期末)莎莎骑车到相距5千米的书店买书,买完书立刻返回家中。

如图是她离开家的距离与时间的统计图。

(1)莎莎去书店每小时行( )千米,用了( )分钟,这段时间内她骑车的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

(2)莎莎从书店返回家中的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用了( )分钟。

(3)莎莎返回时的速度比去时慢( )%。

【解析】(1)5÷0.5=10(千米),所以,莎莎去书店每小时行10千米,用了30分钟,这段时间内她骑车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2)5÷1.25=4(千米),所以,莎莎从书店返回家中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用了75分钟;(3)(10-4)÷10=6÷10=60%所以,莎莎返回时的速度比去时慢60%。

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反比例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反比例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反比例练习题1、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2、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3、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的平方成正比例。

()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

()5、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

()6、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7、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8、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底和高成反比例。

()9、梯形的面积一定时,上底和下底的和与高成反比例。

()10、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11.选择填空。

a÷b=c,当c一定时a和b();当a一定时b和c();当b一定时a和c()。

(1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正比例。

()(13)一堆煤的总量不变,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成反比例。

()(14)花生的出油率一定,花生的重量与榨出花生油的重量成正比例。

(1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它的底与高成反比例。

()(16)长方形的_________________,它的长和面积成正比例。

(17)圆柱体体积一定,________________和高成反比例。

(18)工厂制作一种零件,现在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由革新前的8分钟减少到3分钟,原来制造60个的时间现在能生产多少个?(用比例方法解答)(19)一个晒盐场用500千克海水可以晒15千克盐;照这样的计算,用100吨海水可以晒多少吨盐?(用比例方法解答)2、写出关系式(1)买相同的电脑,购买的电脑台数与总价=单价(一定),(2)每捆练习本的本数相同,练习本的总本数与捆数=每捆练习本的本数(一定)(3)总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与未行的路程(4)分数值一定,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比值(一定),(5)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面积和宽(6)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7)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看的天数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8)圆的周长和直径=∏(一定)(9)订阅《扬子晚报》,订的份数与总价=单价(一定)(10)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与比例尺(11)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质量与面粉的质量(12)六(1)班同学做操,每排站的人数与排数3、常见的转化问题1.把6×8=24×2改写成四个比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一条2厘米的线段,选用下面比例尺()画出的平面图最大。

A.1∶200B.1∶5000C.1∶1D.2∶12.老师买了同样数目的田格本、横线本和练习本。

他发给每个同学1个田格本、3个横线本和5个练习本。

这时横线本还剩24个,那么田格本和练习本共剩了()个。

A.48B.50C.54D.563.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的体积是48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A.144B.24C.724.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数值比例尺B.说明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为11000000后,再画在图纸上C.图上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的1 1000000D.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1000000米5.下列各数中,()不能与2、8、10组成比例。

A.58B.85C.52D.406.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满盐水,已知甲瓶中盐、水的比是2∶3,乙瓶中盐、水的比是3∶5,现在把甲、乙两瓶水混合在一起,则混合盐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A.519B.521C.524D.31807.一个水池有甲乙两个水管。

单独开甲管,2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单独开乙管,3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

如果同时打开甲乙两管,()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

A.1B.15C.115D.58.希望小学合唱队共有队员108人,则()一定不是男队员和女队员人数的比。

A.5∶4B.7∶5C.8∶7D.19∶17 9.表示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是().A.x+y=9B.y=1.5x C.=0D.xy+1=510.学校把560棵树的种植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

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

二班应种树()。

A.192棵B.188棵C.180棵11.在一幅地图上,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50千米的实际距离,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打字速度一定,打字的总数量和时间;
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3)、x=3y x和y
4)、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总面积;
5)、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综合练习
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3、小丽想知道一大捆铁丝的长度,从中截取了5m长的一段,测得其质量为400g。

现称得这捆铁丝的质量为6kg。

这捆铁丝长多少米?
4、小梁在旗杆旁立一根2米高的竹竿,量得竹竿影长为1.2米。

在同时同地,测得旗杆的影长是
6.6米。

求旗杆实际长几米?
发展练习
1、先想一想:下面各题中存在着什么比例关系?再填上条件和问题,并用比例知识解答。

①李明5天看了240页故事书,照这样计算,____ ___?
②王师傅4小时生产了200个零件, ________ ,________ ?
2、、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又行驶3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之间的相距多少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