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专题复习 归纳列举

合集下载

八下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八下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的知识1城乡改革不断深入联产承包责任制1、中国的改革先从农村后城市开始2、改革开始:⑴时间:1978年底⑵标志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⑶地方:安徽、四川地区3、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形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中国的改革为什么先从农村开始?人民公社体制在经营管理上过于集中,在分配上存在着平均主义,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直到1978年全国农村还有近1/4的生产队社员的收入在50元以下,有1亿多人口粮不足。

5、人民公社解体于1983年。

6、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项适合于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愿望的重大改革。

改革是在坚持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户承包、自负盈亏。

7、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意义(评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项适合于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愿望的重大改革。

改革是在坚持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户承包、自负盈亏,使农民在生产力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农村面貌由此发生显著变化。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原因:⑴城乡经济交流日渐频繁⑵农村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⑶大批剩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工业和加工业,促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2、意义(作用):⑴有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⑵有利于农民致富和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⑶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农村改革的方向:⑴城乡经济交流日渐频繁;⑵农村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国有企业的改革1、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2、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阶段及内容⑴1978年10月—1984年10月(第一阶段)内容:扩大企业自主权⑵1984年10月—1993年(第二阶段)内容: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⑶1993年至今(第三阶段)内容: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题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新中国的成立一、八年级下册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4、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至今)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成立新中国的筹备会议):1、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

2、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②选举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④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⑤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3、会议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时间:1949年10月1日(国庆节)。

2、新中国成立的标志:开国大典。

3、历史意义:①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中国人民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②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5、新中国成立的感想(启示):①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爱党、爱军、爱国。

③要努力继承革命前辈的遗志,将中国建设成为美好富强的国家。

四、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2、历史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抗美援朝一、抗美援朝战争:1、时间:1950——1953年2、原因:(1)美国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干涉了中国内政(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2)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初二下复习知识点总结历史

初二下复习知识点总结历史

初二下复习知识点总结历史
一、古代史
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2.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矛盾激化和秦国一统天下
3. 秦始皇的改革和统一战争
4.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5. 三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纷争
6. 隋唐时期的政治设立和科技发展
7. 宋朝的政治改革和经济繁荣
8. 元朝与明、清王朝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
9. 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文化成就和科技发展
二、近现代史
1. 甲午战争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3. 五四运动和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 抗日战争和国共两党的合作
6.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
7. 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8. 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9. 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以上就是初中历史的复习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取得好成绩。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一、明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1.明清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网罗天下的官营企业•工业生产的开始和发展2.社会习俗与风俗的变化•社会礼仪方面的变化•婚姻和家庭制度的变化•饮食方面的变化及文化传承3.思想文化的发展•儒家学术重要性的提升•妇女思想文化的变化•艺术与文学方面的发展二、近代中国的开局与变革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政治与历史背景•对内改革的尝试•外来势力的威胁和挑战2.鸦片战争与中外关系的变化•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发展•中外贸易关系和国际地位的变化•改革与新思潮的兴起3.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新设与变化•政权更替与政治制度的变化•政治体系的重建•维新运动与新政实施三、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起义•外强内弱的中华帝国•旧民主与新思潮之间的转换•全国规模的革命起义2.辛亥革命的时代意义•辛亥革命造成的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转型的贡献•辛亥革命对振兴民族的影响3.新中国的诞生•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与社会变革•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角色•苏联和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立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中国的命运将走向何方•近代中日战争的成因•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与原因•战争进程中的水土不服和民族感情2.抗日战争的胜利与英雄•抗日战争的发展与胶着状态•抗日战争的胜利及胜利价值•中国抗战英雄的特点与成就3.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抗战对民族精神的鼓舞和历史意义•从国际影响到东亚地位的提升•抗日战争对中国未来政治、社会和经济的打下基础五、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巩固1.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和平民主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从抗战到解放战争和平进程的演变2.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历史进程•党的由来、宗旨和基本举措•革命后期,新民主主义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变迁3.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和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和开放政策的重大决策•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绿色科技的推进结束语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已经结束。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的重要性- 法老的统治- 金字塔的建造与意义2.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 苏美尔人的贡献- 汉谟拉比法典- 巴比伦王国的兴衰3. 古代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 种姓制度的形成- 佛教的起源与传播4. 古代中国文明-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 青铜器文化- 甲骨文的发现与意义二、希腊与罗马的古典文明1. 古希腊文明- 城邦制度- 斯巴达与雅典的对比- 希腊哲学与文化2. 古罗马文明-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 罗马法律的影响- 罗马帝国的兴衰三、中世纪的欧洲1. 封建社会的形成- 封建制度的基本结构- 领主与农奴的关系- 教会在中世纪的地位与作用2. 十字军东征- 东征的原因与过程- 对欧洲与中东的影响3. 文艺复兴- 起源与背景- 重要人物与作品- 对后世的影响四、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与变革1. 工业革命- 起源与进程-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工人阶级的兴起2. 法国大革命- 革命的原因与过程- 拿破仑时代的欧洲3. 世界一战与二战- 一战的爆发与后果-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二战的起因与影响五、中国的近现代史1. 晚清时期的变革-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崛起-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改造3.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经济特区的设立-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六、世界历史的重要人物1. 亚历山大大帝- 征服与帝国的建立2. 凯撒与屋大维- 罗马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3. 拿破仑·波拿巴-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4. 毛泽东与邓小平- 中国革命与改革开放七、历史学习的方法与技巧1. 历史年代的记忆- 时间线的使用- 关键事件的标记2. 历史事件的分析- 因果关系的探讨- 历史背景的了解3. 历史人物的评价- 人物行为的动机分析- 历史影响的评估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简化的框架,用于指导学生对八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复习。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初二历史下册的知识点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和事件,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一、抗日战争1.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

2.西安事变: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最终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七七事变: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4.南京大屠杀:日本在南京犯下严重罪行,杀害大量无辜平民。

5.百团大战: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对日军发动大规模破袭作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

二、解放战争1.重庆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2.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决战,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3.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三、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抗美援朝:中国为支援朝鲜人民、保卫国家安全,派出志愿军入朝作战,最终取得胜利。

四、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的起步。

2.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3.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五、文化大革命1.文化大革命: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六、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一、明清时期海外贸易1.大航海时代:16世纪欧洲国家探险热潮,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为主要代表国家。

2.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船队远航东南亚、南亚、中东、东非、红海、波斯湾、印度洋和非洲东岸,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贸易。

3.清朝时期:康熙、乾隆年间采取海禁政策,只允许舟船前往台湾、琉球和东南亚岛屿,对我国与世界的交往造成了限制。

二、甲午战争与中日战争1.甲午战争:发生在19世纪末,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次战争。

中国清朝和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大日本帝国因朝鲜半岛问题发生冲突,最终中国失败。

2.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后的中国政府意识到需要改革现代化,慈禧太后颁布《戊戌变法》,试图对清朝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改革,但因受到保守派反对而失败。

3.中日战争: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是中日两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中华民国领导人蒋介石与日本帝国政府的矛盾激化,最终导致全面战争爆发。

中国胜利。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运动1.五四运动:发生在20世纪初,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事件。

以反对《巴黎和约》为契机,学生群体和知识分子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民主自由等权利。

2.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成立于20世纪初。

蒋介石是该党的领袖,为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五卅运动:发生在1925年,是上世纪初期中国工人运动的一次重大事件。

上海纱厂工人因工资问题罢工,蒋介石政府动用军队镇压,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承认工人的各种要求。

四、中国共产党的兴起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遭遇困境后采取的一次大规模行动。

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内,中国红军徒步行军万里,逃离敌人追击,最终到达陕西闽西地区,这对中国革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抗日战争:发生在1937年,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场全面战争。

八年级历史下册总复习资料

八年级历史下册总复习资料

八年级历史下册总复习资料历史复习资料时间线索:1949年(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1956年主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人民富起来!——至今(社会主义新时期)一、标志类、第一类1、标志着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是:开国大典。

3、标志着祖国大陆全部解放的是:西藏和平解放。

4、标志着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土地改革。

5、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6、标志着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7、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的是:《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8、标志着林彪集团被彻底粉碎的是:九一三事件。

(毛泽东、周恩来)9、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是:“四人帮”被粉碎。

(华国锋、剑叶英)10、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11、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标志着我国汉字印刷告别铅字的是:华光激光照排系统。

1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1953——195713、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的项目:重工业。

14、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5、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是:1949年9月1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时间是:1954年9月17、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

18、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万隆会议。

19、第一位访华的美国总统是:尼克松。

21、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时间是:1964年22、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1967年。

23、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时间是:1970年4月。

(东方红1号)25、第一颗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的时间是:1984年。

26、第一次载人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的时间是:2003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二)归纳列举题
1、请列举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人物。

⑴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成立————
被誉为“两弹元勋”————
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3年时的海协会会长————
2、请列举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事件。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使人民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考验的战争————
1971年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3、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会议名称。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4、新中国成立后,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请根据下列提示列举。

在外交方面确立的外交原则————
在民族问题上实行的政治制度————
在统一大业上提出的构想————
5、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
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的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
6、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971年7月秘密访华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72年访华的日本首相————
2001年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美国领导人————
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出贡献的缅甸总理————
7、请列举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内容。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
1997年以前侵占香港的国家————
担任核反击任务的部队——————
8、列举出江青反革命集团中的三位主要成员。

(江青除外)
9、请根据下列提示举出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

制定了第一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明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10、根据事件名称写出相对应的时间。

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
文化大革命结束————
国有企业改革开始————
1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两弹元勋,人民楷模————
五项原则,人民总理————
开国大典,伟大领袖————
籼型水稻,战胜饥饿————
12、请列举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人物。

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成立——————
被誉为“两弹元勋”——————
被誉为“铁人”——————
1972年访华的日本首相————
13、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14、新中国成立后,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请根据下列提示列举。

在外交方面确立的外交原则————
在民族问题上实行的政治制度——————
在三大改造中被称为创举的政策————
15请列举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事件。

我国打破了帝国主义核垄断的事件————
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
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