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钴、镍实验报告
无机化学实验铁钴镍实验报告

无机化学实验铁钴镍实验报告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有点儿“金属味儿”的实验——铁、钴、镍的实验。
想想看,这些元素可都是大人物哦,在化学领域可是有一席之地的。
咱们从实验开始吧!一开始,实验室里的那些试管、烧杯啥的都准备好了,我一站进去,心里想,这不就跟上课听老师讲化学一样吗?只不过今天,咱不是听别人说,而是亲自操作。
你知道那种感觉吗?就是“啊!我也能行!”的瞬间。
不过,话说回来,要搞清楚铁、钴、镍这些金属是怎么回事儿,我们得先搞明白它们的基本性质。
比如铁,大家都知道,特别容易生锈,没错,就那么一碰水就开始腐蚀,大家是不是都知道那种黄色的锈斑?哎呀,咱就从这里开始,往下继续看看。
一开始,铁、钴、镍这三种金属的外观差别不大,乍一看,都是银白色或者稍微带点灰色。
嘿,像不像那些典型的“硬汉”?不过,别被它们的外表骗了,铁的性子可是挺倔强的,尤其在水分和氧气的作用下,它简直就变成了个脆弱的小家伙。
试试把铁片放到水里,几天后你会发现,那上面不知不觉多了一层锈,变成了棕色的老样子。
而钴呢,虽然也有点儿容易生锈,但比铁好一点儿,不那么容易见锈。
再说说镍,它可就稳妥多了,镍就像是“沉得住气”的那种,几乎不生锈。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些金属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其实它们之间的反应性差异,就像是我们每个人的性格一样:有的外向,有的内敛,有的特别急躁,有的则稳重。
实验的时候,咱们要对这三种金属进行一些反应,看看它们在不同条件下会怎么样。
比如把它们分别放进酸里,哎呀,铁在酸中反应得可快了,溶解得很彻底,立马就能见到氢气泡腾腾冒出来。
而钴和镍呢?哎,没那么“热心”,钴的反应没铁那么激烈,但也能看到气体冒出来,慢慢来。
而镍呢?几乎没有什么反应,这可是让我们很惊讶的地方。
镍这家伙真是超稳,跟个不爱吵架的家伙似的。
想想看,镍就像是个“佛系”金属,永远不和你计较,不急不躁,啥都不说,啥都不做,就那么默默地待着。
再往下说,咱们还做了一些还原反应,简单点说,就是让金属变成离子。
实验二十四:第一过渡系元素(二)(铁、钴、镍)

实验二十四:第一过渡系元素(二)(铁、钴、镍)〔实验目的〕1.试验并掌握二价铁、钴、镍的还原性和三价铁、钴、镍的氧化性;2.试验并掌握铁、钴、镍配合物的生成及性质。
〔实验原理〕铁、钴、镍的高氧化态化合物多是以含氧酸盐或配盐形式存在,如Na2FeO4、K3CoO4、K2NiF6,这类化合物在水溶液中都是不稳定的。
一、铁的化合物1.铁的化合物铁有3种氧化物,红棕色的氧化铁,黑色的氧化亚铁和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它们都不溶于水,灼烧后的氧化铁不溶于酸,氧化亚铁能溶于酸。
四氧化三铁是二价铁和三价铁的混合型氧化物,具有磁性。
铁化合物列于下表中:物质颜色和状态性质FeCl3黑褐色晶体以共价键为主的化合物,它的蒸气为双聚分子Fe2Cl6。
Fe(NO3)3 = Fe2O3 + 6NO2 + 3/2O2 (600~700ºC) Fe(NO3)3•H2O 淡紫色晶体 2FeCl2•4H2O 淡蓝色晶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草绿色FeSO4•7H2O 淡绿色晶体加热分解为三氧化硫,水溶液易被氧化。
(NH4)2Fe(SO4)2•6H2O 绿色晶体摩尔氏盐,在潮湿空气和水溶液中较稳定。
2.溶液中Fe(Ⅲ)、Fe(Ⅱ)的反应⑴溶液中Fe3+的重要反应还原剂如I-,SO2,H2S,Sn2+,Fe,Cu,等――――――――――――――――→ Fe2+OH-Δ⇌ Fe(OH)3(s)(棕色)→ Fe2O3NH3•H2O———→ Fe(OH)3(s)(棕色)NH3•H2O+NH4Cl——————→ Fe(OH)3(s)(棕色)Fe2+(NaOH,80ºC) O2——————→ Fe3O4• x H2O → Fe2O3CO32-ClO-——→ Fe(OH)3——→ FeO42-NH3•H2O+(NH4)2S H+――――――→Fe2O3(黑色)―→ FeS(黑色)H2S――→Fe2+ + SNCS-过量F-――→[Fe(NCS)]2+(血红色)―→ [FeF6]3-(无色)[Fe(CN)6]4-+ K+――――――→ [KFe(CN)6Fe]x(蓝色)K2C2O4(浓),加热――――――→ [Fe(C2O4)3]3-(黄色)不稳定,见光分解⑵溶液中Fe2+的重要反应氧化剂如Cr2O72-,浓HNO3等―――――――――――→ Fe3+OH-O2⇌ Fe(OH)2(s)(纯白色)→Fe(OH)3(s)(棕色)NH3•H2O――→ Fe(OH)2(s)(纯白色)NH3•H2O+NH4Cl――――――→无沉淀CO32-H2O + CO2 O2――→ FeCO3(白色)――→ Fe(HCO3)2―→Fe(OH)3(s)(NH4)2S―――→ FeS(黑色)NO――→[Fe(NO)( H2O)5]2+( 棕色)H2O2 +过量F-―――――→ [FeF6]3-(无色)NCS-――→无溶液、无颜色CN-过量CN-Cl2―→Fe(CN)2(s) (白色) ――→[Fe(CN)6]4-――→[Fe(CN)6]3-[Fe(CN)6]3-+ K+――――――→ [KFe(CN)6Fe]x(蓝色)二、钴的化合物1. 钴的化合物钴的氧化物与铁的氧化物类似,为暗褐色的Co2O3•xH2O和灰绿色的CoO。
下学期实验报告示范

Fe2++ 2OH-= Fe(OH)2(白色)
4Fe(OH)2+ O2+ 2H2O = 4Fe(OH)3
2 钴(II)的还原性
(1)Co2+溶液中加入Cl2水
实验未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
Co2+与Cl2水不反应。
(2)CoCl2溶液中加入NaOH。所得沉淀分成两份。一份置于空气中,一份加入Cl2水
a.加入NaOH后首先观察到蓝色沉淀生成,NaOH过量,得到粉红色沉淀。
a.Fe(OH)3溶入浓盐酸,KI-淀粉试纸无变化;
b.Co(OH)3Ni(OH)3加入浓盐酸后,KI-淀粉试纸变蓝;
a.Fe(OH)3与浓盐酸只发生酸碱反应;
b.Co(OH)3和Ni(OH)3溶入浓盐酸后,生成的Co3+和Ni3+在水溶液中由于强氧化性不能存在,与浓盐酸反应释放Cl2气使KI-淀粉试纸变蓝。
b.沉淀放置在空气中慢慢转变为褐色;
c.加入Cl2水,很快转变为褐色。
a.Co2+溶液中加入NaOH后,首先生成蓝色碱式盐
Co(OH)Cl,NaOH过量生成Co(OH)2。
CoCl2+ 2NaOH = Co(OH)2+ 2NaCl
b.Co(OH)2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在空气中慢慢被氧化为褐色的Co(OH)2。
2[Fe(CN)6]4-+ I2=2[Fe(CN)6]3-+ 2I-
2[Fe(CN)6]3-+ 3Fe2+= Fe3[Fe(CN)6]2
(2)新配置的(NH4)2Fe(SO4)2溶液中加入碘水,摇荡试管。溶液分成两份,各加入KSCN溶液,向其中一只试管中加入H2O2
铁、钴、镍实验报告

一试管加Br2水
2Co(OH)2+Br2+2OH-=2Co(OH)3↓+2Br-
Ni(Ⅱ)的氢氧化物
三试管各+NiSO4+NaOH
Ni2++2OH-=Ni(OH)2↓
一试管振荡,空气中放置
一试管加H2O2
一试管加Br2水
2Ni(OH)2+Br2+2OH-=2Ni(OH)3↓+2Br-
CoCl2+OH-=Co(OH)Cl↓+Cl-
上述溶液+过量NH3水
Co(OH)Cl+6NH3=[Co(NH3)6]2++OH-+Cl-
4[Co(NH3)6]2++O2+2H2O=4[Co(NH3)6]3++4OH-
NiSO4+适量NH3水
2Ni2++2OH-+SO42-=Ni2(OH)2SO4↓
上述溶液+过量NH3水
Fe(OH)3+3H+=Fe3++3H2O
Co(Ⅲ)的氢氧化物
CoCl2+NaOH
Co2++2OH-=Co(OH)2↓
上述溶液+H2O2
2Co(OH)2+H2O2=2Co(OH)3↓
沉淀+浓HCl,用KI-淀粉试纸检验气体
2Co(OH)3+6HCl=2CoCl2+Cl2↑+6H2O
Cl2+2I-=I2+2Cl-
Ni2(OH)2SO4+12NH3=2[Ni(NH3)6]2++2OH-+SO42↓
铁钴镍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铁、钴、镍的化学性质及其在反应中的表现。
2. 熟悉铁、钴、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3.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铁(Fe)、钴(Co)、镍(Ni)是周期表中的过渡金属元素,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在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本实验主要涉及铁、钴、镍的氢氧化物、配合物及其氧化还原性质。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玻璃棒等。
2. 试剂:硫酸亚铁铵、硫酸钴、硫酸镍、氢氧化钠、氨水、溴水、氯水、硫酸等。
四、实验内容1. 铁(II)、钴(II)、镍(II)化合物的还原性(1)铁(II)的还原性- 在酸性介质中,往盛有1毫升溴水的试管中加入3滴1:1 H2SO4的溶液,然后滴加0.2mol/L (NH4)2Fe(SO4)2溶液,观察现象。
反应式:2Fe2+ + Br2 → 2Fe3+ + 2Br-(2)钴(II)的还原性- 往盛有CoCl2和NiSO4的试管中分别滴入氯水,观察现象。
反应式:Co2+ + Cl2 → Co3+ + 2Cl-2. 铁、钴、镍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将Fe粉3g加入煮沸冷却的NaOH溶液中,观察现象。
反应式:Fe + 2NaOH → Fe(OH)2 + H2↑- 将0.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亚铁铵溶液中,观察现象。
反应式:Fe2+ + 2OH- → Fe(OH)2↓3. 铁、钴、镍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将过量的氨水加入Co2+或Ni2+离子的水溶液中,观察现象。
反应式:[Co(NH3)6]2+ + 2OH- → [Co(NH3)6]2+ + 2H2O五、实验现象1. 铁在酸性介质中与溴水反应,溶液由橙红色变为棕黄色。
2. 钴在氯水中反应,溶液由蓝色变为棕黄色。
3. 铁粉与NaOH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棕色。
4. 硫酸亚铁铵溶液中加入NaOH,生成白色沉淀。
铁磁材料实验报告

铁磁材料实验报告引言铁磁材料是一类具有铁磁性质的物质,其中最常见的是铁、镍和钴。
铁磁性是指这类物质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会在其内部产生稳定的磁畴结构,并表现出明显的磁性行为。
本实验旨在研究铁磁材料的磁性质,并探索其磁化曲线和饱和磁化强度的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与材料1. 铁磁材料样品(铁、镍、钴)2. 恒定直流电源3. 高斯计4. 恒流电源5. 磁化曲线测量仪实验步骤1. 实验一:磁性质的初步观察利用恒定直流电源和高斯计,观察不同铁磁材料在外加磁场下的磁性质。
1. 将不同铁磁材料样品分别放置在高斯计的磁场测量区域。
2. 逐渐增加外加磁场,观察材料的磁化情况,并记录相应的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
2. 实验二:磁化曲线测量使用磁化曲线测量仪,测量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
1. 将铁磁材料样品放置在磁化曲线测量仪的磁场测量区域。
2. 通过调节恒流电源,逐渐增大电流,从而改变外加磁场。
3. 记录不同电流下的磁感应强度,并绘制磁化曲线图。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磁性质的初步观察实验中观察到不同铁磁材料在外加磁场下都显示出明显的磁性质。
其中,铁表现出最强的磁性,紧随其后的是镍和钴。
这符合铁磁材料的铁磁性质特点。
实验二:磁化曲线测量通过磁化曲线测量仪测得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数据,并绘制出相应的磁化曲线图。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随着外加磁场的增大,铁磁材料的磁感应强度也逐渐增大。
2. 当外加磁场达到一定值时,磁感应强度开始趋于饱和,进一步增加外加磁场对磁感应强度的影响较小。
3. 不同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略有差异,铁磁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也有所不同。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铁磁材料在外加磁场下表现出明显的磁性质。
2. 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随外加磁场的增大而增大,并在一定程度上趋于饱和。
3. 不同铁磁材料的磁性质和磁化曲线略有差异,其饱和磁化强度也不同。
实验改进与展望本实验是对铁磁材料磁性质的初步研究,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铁磁材料的磁化机制和不同磁场条件下的磁性行为。
铁骨镍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铁、钴、镍三种金属的基本性质。
2. 了解铁、钴、镍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铁(Fe)、钴(Co)、镍(Ni)是周期表中的过渡金属元素,它们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本实验通过观察铁、钴、镍与不同试剂的反应,分析其化学性质。
三、实验材料1. 试剂:硫酸铁、硫酸钴、硫酸镍、氢氧化钠、盐酸、硫酸铜、氯水、溴水等。
2. 仪器:试管、烧杯、滴管、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等。
四、实验步骤1. 铁的化学性质研究(1)铁与硫酸铜反应取一定量的硫酸铁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反应现象。
(2)铁与盐酸反应取一定量的硫酸铁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观察反应现象。
2. 钴的化学性质研究(1)钴与硫酸铜反应取一定量的硫酸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反应现象。
(2)钴与氯水反应取一定量的硫酸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氯水,观察反应现象。
3. 镍的化学性质研究(1)镍与硫酸铜反应取一定量的硫酸镍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反应现象。
(2)镍与溴水反应取一定量的硫酸镍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溴水,观察反应现象。
五、实验现象1. 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 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气泡,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
3. 钴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4. 钴与氯水反应:无明显现象。
5. 镍与硫酸铜反应:无明显现象。
6. 镍与溴水反应:无明显现象。
六、实验结论1. 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说明铁可以置换出铜。
2. 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气泡,说明铁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3. 钴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说明钴可以置换出铜。
4. 钴与氯水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钴不易被氯水氧化。
5. 镍与硫酸铜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镍不易被硫酸铜氧化。
6. 镍与溴水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镍不易被溴水氧化。
七、实验讨论1. 本实验中,铁、钴、镍的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都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沉淀。
实验铁钴镍实验报告

实验铁钴镍实验报告实验铁钴镍实验报告引言:铁钴镍合金是一种重要的磁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磁性能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铁钴镍合金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探究其磁性能和结构特点。
实验过程:1. 实验材料准备我们选取了纯度较高的铁、钴和镍作为实验材料。
这些金属均为固体,在实验前需要将其加热至熔点以上,以确保材料的均匀混合。
2. 合金合成将预先称量好的铁、钴和镍按一定比例混合,并置于高温炉中进行熔炼。
在熔炼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合金的成分均匀,并避免杂质的混入。
3. 合金冷却熔炼完成后,将合金从高温炉中取出,置于冷却器中进行快速冷却。
快速冷却可以使合金的晶粒细化,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能和磁性能。
4. 性能测试对合成的铁钴镍合金进行性能测试,包括磁性能和结构特点的分析。
实验结果:1. 磁性能测试通过磁性测试仪对合成的铁钴镍合金进行测试,得到其磁化曲线。
从磁化曲线中可以分析合金的矫顽力、饱和磁化强度和剩余磁化强度等参数。
实验结果显示,合成的铁钴镍合金具有较高的矫顽力和饱和磁化强度,表明其良好的磁性能。
2. 结构特点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合成的铁钴镍合金的表面形貌,可以发现其晶粒细小且均匀。
这是由于快速冷却过程中,合金的晶粒没有足够时间长大,从而形成了细小的晶粒结构。
此外,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可以确定合金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进一步证实了合金的结构特点。
3. 性能优化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优化合成铁钴镍合金性能的方法。
例如,通过调整合金的成分比例和熔炼温度,可以进一步优化合金的磁性能和力学性能。
此外,采用不同的冷却速率也可以影响合金的晶粒大小和分布,从而改善合金的性能。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铁钴镍合金,并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结构特点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铁钴镍合金具有良好的磁性能和结构特点。
通过进一步优化合金的成分比例、熔炼条件和冷却速率,可以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1、Fe(Ⅱ)、Co(Ⅱ)、Ni(Ⅱ)的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和/或反应式
Fe(Ⅱ)的氢氧化物
Fe粉+3MH2SO4,加热,冷却分三试管各加煮沸冷却的NaOH
Fe2++2OH-=Fe(OH)2↓
一试管振荡,空气中放置
4Fe(OH)2+O2+2H2O=4Fe(OH)3↓
Ni2(OH)2SO4+12NH3=2[Ni(NH3)6]2++2OH-+SO42↓
与SCN-形成的配合物
FeCl3+KSCN
Fe3++n SCN-=[Fe(SCN)n]3-n(n=1~6)
FeSO4+KSCN
CoCl2+KSCN+丙酮
Co2++4SCN-=[Co(SCN)4]2-
NiSO4+KSCN
Cr2O72-+6Fe2++14H+=6Fe3++2Cr3++7H2O
Fe(Ⅲ)的氧化性
FeCl3+TAA,加热
2Fe3++H2S=2Fe2++S↓+2H+
FeCl3+KI+CCl4
2Fe3++2I-=2Fe2++I2
I2在CCl4中显色
结论
在酸性介质中Fe(Ⅲ)有一定的氧化能力,Fe(Ⅱ)还原性较弱需较强氧化剂将其氧化。
上述溶液用水稀释
Ni(Ⅲ)的氢氧化物
二试管各+NiSO4+NaOH
Ni2++2OH-=Ni(OH)2↓
一试管加H2O2
一试管加Br2水
2Ni(OH)2+Br2+2OH-=2Ni(OH)3↓+2Br-
沉淀+浓HCl,用KI-淀粉试纸检验气体
2Ni(OH)3+6HCl=2NiCl2+Cl2↑+6H2O
Cl2+2I-=I2+2Cl-
结论
铁盐生成氢氧化物不溶于过量的氨水,钴盐和镍盐生成碱式盐溶于过量的氨水生成氨配合物,Co(Ⅱ)氨配合物易氧化转化成Co(Ⅲ)氨配合物。Fe(Ⅲ)、Co(Ⅱ)与SCN-生成配合物,Fe(Ⅱ)、Ni(Ⅱ)与SCN-不生成配合物,
5、离子的鉴定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和/或反应式
FeCl3+K4Fe(CN)6
CoCl2+OH-=Co(OH)Cl↓+Cl-
上述溶液+过量NH3水
Co(OH)Cl+6NH3=[Co(NH3)6]2++OH-+Cl-
4[Co(NH3)6]2++O2+2H2O=4[Co(NH3)6]3++4OH-
NiSO4+适量NH3水
2Ni2++2OH-+SO42-=Ni2(OH)2SO4↓
上述溶液+过量NH3水
结论
Fe(Ⅱ)、Co(Ⅱ)、Ni(Ⅱ)的氢氧化物都有还原性,其还原能力依Fe(Ⅱ)、Co(Ⅱ)、Ni(Ⅱ)的顺序减弱。
2、Fe(Ⅲ)、Co(Ⅲ)、Ni(Ⅲ)的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和/或反应式
Fe(Ⅲ)的氢氧化物
FeCl3+NaOH
Fe3++3OH-=Fe(OH)3↓
沉淀+浓HCl
Fe(OH)3+3H+=Fe3++3H2O
Co(Ⅲ)的氢氧化物
CoCl2+NaOH
Co2++2OH-=Co(OH)2↓
上述溶液+H2O2
2Co(OH)2+H2O2=2Co(OH)3↓
沉淀+浓HCl,用KI-淀粉试纸检验气体
2Co(OH)3+6HCl=2CoCl2+Cl2↑+6H2O
Cl2+2I-=I2+2Cl-
4、Fe、Co、Ni的配合物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和/或反应式
氨的配合物
FeCl3+适量NH3水
Fe3++3OH-=Fe(OH)3↓
上述溶液+过量NH3水
FeSO4+适量NH3水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上述溶液+过量NH3水
CoCl2+适量NH3水
一试管加H2O2
2Fe(OH)2+H2O2=2Fe(OH)3↓
一试管加Br2水
2Fe(OH)2+Br2+2OH-=2Fe(OH)3↓+2Br-
C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氢氧化物
三试管各+CoCl2+NaOH
Co2++2OH-=Co(OH)2↓
一试管振荡,空气中放置
4Co(OH)2+O2+2H2O=4Co(OH)3↓
结论
Fe(Ⅲ)、Co(Ⅲ)、Ni(Ⅲ)在酸性介质中的氧化能力依Fe(Ⅲ)、Co(Ⅲ)、Ni(Ⅲ)的顺序增加。
3、铁盐的氧化还原性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和/或反应式
Fe(Ⅱ)还原性
FeSO4+H2SO4+KMnO4
MnO4-+5Fe2++8H+=Mn2++5Fe3++4H2O
FeSO4+H2SO4+K2Cr2O7
Fe3++K4Fe(CN)6=KFe[Fe(CN)6]↓+3K+
FeSO4+K3Fe(CN)6
Fe2++K3Fe(CN)6=KFe[Fe(CN)6]↓+2K+
NiSO4+DMG+NH3水
一试管加H2O2
2Co(OH)2+H2O2=2Co(OH)3↓
一试管加Br2水
2Co(OH)2+Br2+2OH-=2Co(OH)3↓+2Br-
Ni(Ⅱ)的氢氧化物
三试管各+NiSO4+NaOH
Ni2++2OH-=Ni(OH)2↓
一试管振荡,空气中放置
一试管加H2O2
一试管加Br2水
2Ni(OH)2+Br2+2OH-=2Ni(OH)3↓+2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