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氧化性2
硝酸的性质

A.+1
B.+2
C.+3
D.+4
5、3.2 g铜与过量硝酸反应,硝酸被 还原为NO2和NO。反应后溶液中含H+ a mol,则此时溶液中含NO3-的物质的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l。 (a+0.1)
6、38.4m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全 部溶解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 准状况),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 量可能是 ( C ) A. 1.0×10-3 mol B. 1.6×10-3 mol C. 2.2×10-3 mol D. 2.4×10-3 mol
重点突破
1、硝酸强氧化性的主要表现
与指示剂作用:
能氧化几乎所有的金属(除Pt、Au外)
Pt、Au不溶于硝酸,但可溶于王水
王水的配方:v(浓HCl):v(浓HNO3)=3:1
与H前金属反应时无H2产生
常温下,Al、Fe不溶于浓HNO3
能氧化许多无机化合物(Fe2+、I-、S2-、SO2) 能氧化许多非金属及有机化合物
【练习】P+CuSO4+H2O-Cu3P+H3PO4+H2SO4
小结
1.硝酸的化学性质
酸的通性
不稳定性 强氧化性 (主要体现,反应产物) 2.硝酸的工业制法 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练习
1、足量的Cu中加入少量的浓硝酸, 可能会发生什么反应? 反应停止后,如果在溶液中再加入足 量盐酸,会出现什么情况?
第三节
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浓)硝酸:无色液体 易挥发 蒸汽有刺激性气味 常用的工业浓硝酸 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 久置后颜色: 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 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高一化学第一章 第三节硝酸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三节硝酸教案一、教学目的1、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
2、理解实验室制NO2、NO的反响原理3、使学生理解硝酸的用途。
二、重点、难点重点:硝酸的氧化性难点:硝酸的氧化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探究问题框架:1、硝酸的物理性质:〔直接给出〕2、从硫酸得到启示,硝酸有什么化学性质?〔引导发现〕【总结】初中我们已经学过硝酸的具有酸的通性,硝酸没有吸水性和脱水性。
我们今天主要从氧化性来学习硝酸的特性。
【板书】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的反响〔1〕与不活泼金属反响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与浓硝酸反响不需要加热。
推测产物,试写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推导】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设疑】我们知道稀硫酸不能与不活泼的金属铜反响,稀硝酸能不能与不活动的金属铜反响呢?并与稀硫酸与铜反响进展比较。
【指导学生实验】 【总结并板书】 3Cu+8HNO3(稀)=3Cu(NO3)2+2NO2↑+4H2O 【引导总结】浓硝酸与稀硝酸与铜的作用有何不同;硝酸与硫酸氧化性哪一个较强,从哪几个方面表现。
【学生实验探究】铜和稀硝酸的反响。
现象:产生无色气体。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铜在不断的溶解。
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
结论:此无色气体是NO 。
因为:此气体遇空气变为了红棕色。
【推导】 3Cu+8HNO3(稀)=3Cu(NO3)2+2NO2↑+4H2O 【总结】浓硝酸生成NO2、稀硝酸生成NO 气体。
浓硝酸反响速率快,不需加热,稀硝酸反响速率慢,有时需要加热。
浓硫酸与铜反响需要加热,浓硝酸不需加热。
稀硫酸与铜不反响,稀硝酸可以反响。
可见,硝酸的氧化性比硫酸强。
【引导探究】冷浓硝酸与铝、铁活泼金属反响的情况怎样呢? 【引导探究】大家回忆,实验室能否用稀硝酸制取氢气?为什么呢? 【板书总结】〔2〕与活泼金属反响 在不生成稀硝酸中不生成H2、在浓硝酸中铝、铁钝化。
知识讲解_硫酸和硝酸(提高)

硫酸和硝酸【学习目标】1.以稀硫酸、硝酸为例复习酸的通性;2.理解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以及氧化性等三大特性;3.理解硝酸的强氧化性及硫酸和硝酸的用途。
重点:浓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难点: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要点梳理】要点一、稀硫酸要点诠释:稀硫酸中存在着电离方程式:H2SO4=2H+ +SO42-,由于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所以在稀硫酸中存在的微粒是H+、SO42-和H2O。
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中,几乎不含水,所以在浓硫酸中几乎不存在硫酸的电离,也就几乎不存在H+和SO42-离子,几乎全以硫酸分子形式存在。
所以如果说稀硫酸体现的是H+的性质(只要是酸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稀硫酸体现的是酸的通性。
),那么浓硫酸则体现出硫酸分子的性质,也就是具有特性。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1)指示剂变色: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
(2)与金属反应:Fe+H2SO4==FeSO4+H2↑;2Al + 3H2SO4 ==Al2(SO4)3 + 3H2↑(3)与碱的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4)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uO +H2SO4 == CuSO4 +H2O(5)与某些盐的反应:BaCl2+H2SO4==BaSO4↓+ 2HCl要点二、浓硫酸【高清课堂:硫酸和硝酸ID:395524#浓硫酸】(一)物理性质(1)纯硫酸: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难挥发(2)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3)沸点高:沸点338℃,高沸点酸能用于制备低沸点酸(4)硫酸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浓硫酸的稀释(酸入水):将液体沿器壁或沿玻璃棒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二)浓硫酸的特性浓硫酸的特性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要点诠释:1.吸水性与脱水性的区别浓硫酸吸水是把物质本身中含有的自由H2O分子或结晶水吸收。
浓硫酸脱水是把本身不含水的有机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的形式脱去,C12H22O1112C+11H2O。
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

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
嘿,你问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啊?那咱就来好好说说。
这浓硫酸和浓硝酸碰在一起,那可不得了哦。
它们俩一反应,就像两个脾气火爆的家伙凑到了一起。
首先呢,这反应会产生很多热量。
就像你在炉子上煮一锅水,火开大了,水就会咕嘟咕嘟地冒热气。
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的时候,也会放出大量的热,热得能让你感觉周围的空气都变烫了。
然后呢,会生成一些新的物质。
具体生成啥呢,这可就有点复杂啦。
反正就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化合物。
这些新生成的东西可能会有颜色,也可能会有特殊的气味。
就像两个魔法师在变戏法,变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东西来。
不过呢,这反应可得小心点。
浓硫酸和浓硝酸那可都是厉害的角色,一不小心就会出危险。
要是不小心弄到身上,那可就惨啦,会把皮肤烧坏的。
就像两个小怪兽,你要是惹恼了它们,它们就会攻击你。
打个比方吧,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就像一场激烈的战
斗,双方你来我往,打得热火朝天。
我给你讲个例子哈。
我有个朋友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不小心把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到了一起。
哎呀,那场面可吓人了。
一下子就冒出好多烟,还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他赶紧跑开,叫来了老师。
老师把危险处理好后,狠狠地批评了他,告诉他以后可不能这么不小心。
从那以后,他就对浓硫酸和浓硝酸的反应特别小心,再也不敢乱来了。
所以啊,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很危险呢,大家要是碰到这两种东西,可一定要小心谨慎。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第2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含答案】

第2课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选题表基础过关(20分钟)1.(2018·江西静安区二模)关于C、N、S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它们都能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B.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任意排放会形成酸雨C.浓硫酸可干燥CO2、SO2、H2S等气体,但不能干燥NH3D.加热条件下,碳、硫单质都能与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解析:地下煤炭是碳单质,空气中氮气是氮的单质,火山口附近存在单质硫,它们都能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故A正确;二氧化硫溶于水变化为亚硫酸,亚硫酸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硫酸形成酸雨,氮氧化物中的二氧化氮溶于水形成硝酸,也可以形成硝酸型酸雨,故B正确;浓硫酸可干燥CO2、SO2等气体,但不能干燥H2S、NH3等还原性和碱性气体,故C错误;加热条件下,碳、硫单质都能被浓硝酸、浓硫酸氧化生成碳、硫的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2.将过量的金属锌投入热浓硫酸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金属锌表面因生成致密氧化膜而不反应B.会立即生成H2C.会立即生成SO2,且只生成SO2D.除了SO2外,还会有H2产生解析:锌在浓硫酸中不发生钝化,所以不生成致密氧化膜,故A错误;浓硫酸是氧化性酸,与锌反应生成SO2,故B错误;由于随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减小,稀硫酸与锌反应产生H2,所以不是只生成二氧化硫,故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除了SO2外,还会有H2产生,故D正确。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中常用作干燥剂B.浓硫酸能与灼热的木炭反应,有CO2和SO2生成C.常温下,浓硫酸与Cu反应放出SO2D.铁粉和硫粉共热可生成FeS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中常用作干燥剂,故A正确;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与灼热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故B正确;铜与浓硫酸在常温下不反应,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故C错误;硫氧化性较弱,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故D正确。
高中化学复习-浓硫酸与硝酸的氧化性

高中化学复习――硫酸与硝酸的氧化性[知识要点]1、 浓硫酸与硝酸的性质注:反应规律:①浓硫酸、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不生成H 2②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 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 。
③氧化性强弱:浓硝酸﹥稀硝酸﹥浓硫酸④吸水性与脱水性区别吸水性―――浓硫酸能吸收气体、液体中的水分以及固体中的结晶水,故常作干燥剂。
脱水性―――浓硫酸能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剩余黑色的炭。
2.不稳定性(1)化学方程式:4HNO 3=====光照或△4NO 2↑+O 2↑+2H 2O 。
(2)实验室中浓硝酸显黄色的原因:浓硝酸分解生成的NO 2又溶于硝酸所致。
[例题与习题]1.将下列现象与浓H 2SO 4表现的性质连接起来。
(1)浓H 2SO 4使铁、铝钝化A .吸水性 (2)浓H 2SO 4滴在纸上,使纸变黑B .脱水性 (3)浓H 2SO 4干燥SO 2气体C .强氧化性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提示:酸性的判断――――如果反应物有酸,生成物中有盐,则酸表现了酸性)(1)稀H 2SO 4和Fe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6H +===2Fe 3++3H 2↑( )(2)浓H 2SO 4可用作SO 2、NH 3的干燥剂( )(3)冷的浓H 2SO 4使铁、铝钝化属于物理变化( )(4)铜和稀HNO 3反应中HNO 3既体现了氧化性,又体现了酸性( )(5)浓盐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1∶3组成王水(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HI 、H 2S 等气体B .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 +2H 2SO 4(浓)=====△3SO 2↑+2H 2O ,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其强氧化性又表现了其酸性C .把足量铜粉投入只含2 mol H 2SO 4的浓硫酸中,得到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为22.4 LD .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H 2SO 4,是因为浓H 2SO 4的强氧化性使其钝化4、 下列对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不反应,所以铁制、铝制容器能盛放浓硫酸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能使蔗糖炭化C .浓硫酸和铜片加热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D .浓H 2SO 4可作H 2、O 2等气体的干燥剂表现其脱水性5、下列关于硝酸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B .浓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而稀硝酸与金属反应可置换出氢气C .因常温下铝和铁不与浓硝酸反应,所以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D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出氧化性6、(探究题)在化学课上,围绕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知识点归纳及例题解析)

第2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浓硫酸、硝酸分别与不活泼金属、非金属的反应,认识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
2.通过比较浓硫酸与稀硫酸,浓硝酸与稀硝酸性质的差异,认识浓度、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一 浓硫酸的特性1.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的变化是增大,变化的原因是浓硫酸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若将一瓶浓盐酸(或浓硝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的变化是减小,原因是浓盐酸(或浓硝酸)易挥发,溶质减少。
2.将一定量的蔗糖放入小烧杯中,加入浓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白色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 12H 22O 11――→浓硫酸12C +11H 2O 。
3.按表中图示装置完成实验,将有关反应现象及实验结论填入表中: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 试管中铜丝表面变黑,有气泡逸出;b 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逐渐变为无色;c 试管中的紫色石蕊溶液逐渐变为红色;将a 试管里的溶液慢慢倒入水中,溶液变为蓝色。
实验结论Cu 和浓H 2SO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浓硫酸可以吸收空气或其他气体中的水蒸气、混在固体中的湿存水、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
在实验室里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
(2)脱水性:浓硫酸可以使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从有机物中“脱离”出来,结合生成水分子。
(3)强氧化性①浓硫酸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高价态金属的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为SO2。
②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钝化。
③浓硫酸可将碳、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成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O2。
1.浓硫酸具有A.强酸性,B.强氧化性,C.高沸点、难挥发性,D.脱水性,E.吸水性等性质。
以下过程主要表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请将答案的字母分别填入括号中。
(1)用NaCl固体和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制氯化氢气体()(2)用磷矿物[主要成分是Ca3(PO4)2]和硫酸反应制磷酸()(3)浓硫酸干燥H2、O2、Cl2、HCl和SO2等气体()(4)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浓硫酸()(5)胆矾放在盛浓硫酸的干燥器中变成白色粉末()(6)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Br、HI和H2S等气体()(7)浓硫酸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答案(1)C(2)A(3)E(4)B(5)E(6)B(7)AD解析(1)浓硫酸具有高沸点、难挥发性,氯化氢气体易挥发。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2)规律。 ①温度越高,硝酸越浓,其氧化性越强。 ②与硝酸反应时,还原剂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态。
4.实验室制取 NO2 的原理 Cu+4HNO3(浓)===Cu (NO3)2+2NO2↑+2H2O。
5.铁、铝在常温下,遇到浓 H2SO4 或浓 HNO3 发生钝 化,这体现了二者都具有强氧化性。
6.红热的木炭投入到浓硝酸中可观察到:剧烈反应, 有大量的红棕色气体逸出;已知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CO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4HNO( 3 浓)==△=== CO2↑+4NO2↑+2H2O。
②与氢之前的活泼金属反应: Zn+2H2SO( 4 浓)===ZnSO4+SO2↑+2H2O。规律: 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浓硫酸一旦变稀, 就会发生反应 Zn+H2SO4===ZnSO4+H2↑。 ③与氢之后的不活泼金属(除 Au、Pt 外)反应: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规律:反应需加热,否则不反应; 氧化产物是硫酸盐,金属显高价,还原产物为 SO2; 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5)酸化 KMnO4 时,既可以加浓 H2SO4 也可以加 浓 HNO3。( )
答案:(1)√ (2)× (3)√ (4)× (5)×
2.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 A.将蔗糖加入浓硫酸后变黑,说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硫酸可用作气体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铜与浓硫酸共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说明浓硫 酸具有强氧化性 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储存,说明铝与冷的浓硫 酸不反应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