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蒸气压实验讲义实际

合集下载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目的:测量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探究其变化规律,了解水的蒸发过程。

实验原理:饱和蒸汽压是指液体蒸发到一定程度时,与外界保持动态平衡时的蒸汽压强度。

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与蒸汽之间的这种平衡成为饱和状态,此时液体内部还有未蒸发的分子,但是已经达到了与空气中水分子蒸发相等的蒸汽压强度。

饱和温度的升高会使液体内部更多分子脱离表面蒸发,从而使蒸汽压增大。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热水浴、挂钩、弹簧秤、水。

实验步骤:1、将烧杯中加满水后用挂钩扣到弹簧秤上,测量其质量并记录下来。

2、在热水浴中加热烧杯,记下开始加热时的温度,并持续加热直到水沸腾,此时温度保持不变,可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下来。

3、记下水沸腾时的弹簧秤读数,用其减去起始重量,即得水的蒸发量。

4、重复实验步骤1-3并记录不同温度下水的蒸发量和弹簧秤读数。

5、利用实验得到的数据,根据公式P = PP/P计算出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实验数据记录:温度/℃质量/g 弹簧秤读数/N 蒸发量/g 饱和蒸汽压/Pa20 100.2 0.22 0 030 100.2 0.26 0.7 105440 100.2 0.30 1.3 194650 100.2 0.33 2.1 313860 100.2 0.38 3.1 4641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温度的升高,饱和蒸汽压不断增大,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2、在30-60℃范围内,每10℃饱和蒸汽压的增长约为1000 Pa。

3、实验数据与理论曲线存在小差距,可归因于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差异。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水的蒸发量和弹簧秤读数,计算出了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饱和蒸汽压呈现增长趋势,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同时,实验数据还与理论曲线存在差距,可对实际误差进行进一步研究。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测定饱和蒸汽压的方法,了解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

实验原理:饱和蒸汽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与气体相平衡时所达到的气体压强。

根据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式,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液体表面上方所达到的气体压强来确定该液体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实验步骤:1. 将装有待测液体(如水)的烧杯放入恒温水槽中,并将恒温水槽加热至一定温度(如80℃)。

2. 将U型玻璃管插入待测液面上方,并用胶塞固定好。

3. 将U型玻璃管与压力计相连,使其形成一个封闭系统。

4. 观察并记录压力计指针所指示的气体压强值。

5. 逐步升高恒温水槽的温度,重复以上步骤,记录不同温度下压力计指针所指示的气体压强值。

6. 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出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图。

实验仪器:恒温水槽、烧杯、U型玻璃管、胶塞、压力计等。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值,并绘制出了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图。

在该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饱和蒸汽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并呈现出一个近似于指数函数的趋势。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液体表面上方所达到的气体压强与液体种类、液面高度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原理来测量某些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饱和蒸汽压,从而为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依据。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测定液体表面上方所达到的气体压强,掌握了测定饱和蒸汽压的方法,并了解了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在实验中,我们还学习了使用实验仪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还深入理解了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饱和蒸汽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与其蒸气相平衡时的压力。

测定饱和蒸汽压对于理解物质的相变过程以及研究气体的溶解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测定饱和蒸汽压,并探究其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原理:根据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测得的温度值来计算饱和蒸汽压。

实验中,我们将使用饱和蒸汽压计进行测量。

饱和蒸汽压计是一种基于液体与其蒸气相平衡的原理,通过测量蒸气压力来间接测定饱和蒸汽压的仪器。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饱和蒸汽压计放置在恒温水槽中,并调节水槽温度至所需实验温度。

2. 测量温度: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槽中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 测量压力:打开饱和蒸汽压计的阀门,使其与实验系统连接。

等待一段时间,直到压力稳定后,读取饱和蒸汽压计上的压力值。

4. 计算饱和蒸汽压:根据实验测得的压力值和温度值,利用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或公式,计算出饱和蒸汽压。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测得的温度和压力数据,我们可以绘制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通过曲线的斜率可以得到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定量关系。

同时,我们可以计算出实验测得的饱和蒸汽压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绘制了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从曲线上可以看出,饱和蒸汽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符合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正相关关系。

同时,我们计算出了实验测得的饱和蒸汽压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发现误差较小,说明实验结果较为准确。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饱和蒸汽压,并探究了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饱和蒸汽压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实验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也验证了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实验中的不确定性: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仪器的精度限制以及实验操作的误差,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

为了减小不确定性,我们可以增加测量次数,提高仪器的精度,以及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等。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饱和蒸汽压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饱和蒸汽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饱和蒸汽压的测定方法和实验操作流程。

3.了解并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其消除方法。

二、实验原理饱和蒸汽压是指一定温度下,气相中的分子与液相中的分子相互转化的动态平衡,其平衡压力即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液体的饱和蒸汽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变化关系可用克拉伯龙方程来描述:PV=nRT,其中P为压力,V为体积,n为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单位为开尔文)。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饱和蒸汽压测定仪、温度计、压力计、水、烘箱等。

2.将饱和蒸汽压测定仪放置在烘箱中,并将温度计和压力计与测定仪连接。

3.将水加入饱和蒸汽压测定仪的储液槽中,并确保水面在最低凹液面处。

4.开启烘箱,加热并控制温度在所需测定的温度点附近。

5.等待并观察压力计的读数变化,当压力计的读数稳定后,记录该压力值(P)。

6.继续加热并观察压力计的读数变化,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压力值,直到压力值变化不大(例如±0.01mmHg)。

7.停止加热,等待一段时间使测定仪冷却至室温,然后记录压力计的最终读数。

8.根据记录的压力值和对应的温度值,绘制饱和蒸汽压曲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了不同温度点下的饱和蒸汽压值。

通过这些数据点的分布趋势可以得出饱和蒸汽压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2.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例如,测量温度和压力时的不准确性、烘箱控温不稳定等可能导致实验误差。

对这些误差进行来源和影响的分析,并提出消除或减小误差的方法。

3.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曲线拟合,得到饱和蒸汽压随温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如拟合出二次曲线方程等)。

利用该模型可以对未来某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进行预测。

五、实验结论1.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验证了克拉伯龙方程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饱和蒸汽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静态法测定液体饱和蒸汽压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纯液体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即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

3、学会用图解法求液体的摩尔汽化热和正常沸点。

二、实验原理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与其蒸汽达到平衡时,蒸汽所产生的压力称为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

当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液体便沸腾。

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可用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表示:$\ln P =\frac{\Delta H_{vap}}{RT} + C$其中,$P$ 为饱和蒸汽压,$\Delta H_{vap}$为摩尔汽化热,$R$ 为摩尔气体常数,$T$ 为热力学温度,$C$ 为常数。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以$\ln P$ 对$\frac{1}{T}$作图,可得一直线,其斜率为$\frac{\Delta H_{vap}}{R}$,从而可求得$\Delta H_{vap}$。

本实验采用静态法测定乙醇的饱和蒸汽压。

在一定温度下,直接测定乙醇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的蒸汽压力。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饱和蒸汽压测定装置一套,包括等压计、恒温槽、冷凝管、数字式压力计等。

真空泵及附件。

精密温度计(0 100℃,分度值 01℃)。

2、试剂无水乙醇(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1、装置安装将等压计、冷凝管、数字式压力计等按要求连接好。

向等压计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使液面略低于 U 形管的底部。

2、抽真空打开真空泵,缓慢打开抽气阀,对系统进行抽真空。

观察压力计的示数,当压力降至一定值(通常为 2 3 kPa)时,关闭抽气阀和真空泵。

3、测定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调节恒温槽的温度至一定值(如 30℃),待温度稳定后,读取压力计的示数,即为该温度下乙醇的饱和蒸汽压。

依次升高恒温槽的温度(每次升高 5℃),重复上述操作,测定不同温度下乙醇的饱和蒸汽压,直至温度升至 70℃左右。

4、实验结束实验结束后,关闭恒温槽、压力计等仪器的电源,清理实验台。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背景饱和蒸汽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平衡压强。

在化学、物理和工程领域中,对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实验旨在测量饱和蒸汽压的数值,并研究其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原理根据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使用饱和蒸汽压方程来计算饱和蒸汽压的数值。

常用的饱和蒸汽压方程有安东尼方程和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等。

为了测量饱和蒸汽压,我们需要一个封闭的容器,并在容器中置入待测液体。

液体的温度通过加热方式升高,直到达到饱和状态。

在饱和状态下,液体中的分子会不断从液面蒸发成为气体,同时气体中的分子会凝结成液体。

当蒸发和凝结达到平衡时,我们可以测量到达到平衡时的压强,即为饱和蒸汽压。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封闭的容器,并在容器中放入待测液体。

2.将温度计插入容器内,确保准确测量温度。

3.加热容器中液体,逐渐提高温度,直到液体达到饱和状态。

4.当液体达到饱和状态时,等待一段时间使液体和气体达到平衡。

5.使用压力计或数字压力传感器测量容器内部的压强。

6.记录温度和压强的数值。

7.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的温度和液体,以获得更多的数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温度和压强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根据实验原理中提到的方程,可以使用拟合函数将实验数据拟合成一个曲线。

通过分析数据得到的拟合曲线,我们可以确定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方程中的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用于预测在其他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数值。

结果与讨论在此部分,我们将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结果的讨论分析。

实验数据表:温度(摄氏度)压强(千帕)25 12.330 17.835 24.640 32.845 42.550 53.7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可以得到如下公式:饱和蒸汽压(千帕)= 0.981 * exp((温度-23.6) / 7.51)通过拟合曲线和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存在指数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饱和蒸汽压也增加。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理解饱和蒸气压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 掌握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3. 学习使用饱和蒸气压测定仪,并对其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二、实验原理饱和蒸气压是指液体在一定温度下,蒸发速度与凝聚速度相等,液体和蒸气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此时,蒸气称为饱和蒸气,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

饱和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与液体种类、表面张力等因素有关。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饱和蒸气压测定仪、恒温水浴、温度计、待测液体样品、电子天平等。

2. 将待测液体样品放入饱和蒸气压测定仪的样品池中。

3. 将温度计固定在测定仪上,并连接到恒温水浴中。

4. 开启恒温水浴,使水浴温度缓慢升高至预设温度。

5. 观察饱和蒸气压测定仪的压力表,记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6. 待压力达到稳定状态后,记录压力值。

7. 取出样品池中的液体样品,并用电子天平测量其质量。

8. 重复以上步骤,对不同种类的液体进行测量。

四、数据分析与处理1.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每种液体的温度(T)、压力(P)、质量(m)。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每种液体的饱和蒸气压(saturation vapor pressure)。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saturation vapor pressure = P (压力) ×m (质量) / (RT ×(1 - X))其中,R 是气体常数(8.314 J/(mol·K)),T 是温度(K),X 是液体的摩尔质量与饱和蒸汽质量的比值。

3. 将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种类液体饱和蒸气压的差异。

可以绘制柱状图或饼图来表示不同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大小关系。

4. 对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可以通过计算误差范围、标准偏差等方法来进行评估。

五、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存在饱和蒸气压,且饱和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液体饱和蒸汽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与其蒸汽之间达到平衡时的压强。

测定液体饱和蒸汽压的实验是研究物质相变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某种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探究温度对饱和蒸汽压的影响,并验证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液体蒸发过程中,蒸发速率与液体表面上蒸发的分子数目成正比。

当液体表面上的蒸发速率与液体内部的凝结速率相等时,液体与蒸汽之间达到平衡,此时的压强即为饱和蒸汽压。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液体与其蒸汽平衡时的压强来确定饱和蒸汽压。

实验仪器和药品:1. 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

2. 烧瓶:用于装载液体样品。

3. U型玻璃管:用于测量液体与蒸汽平衡时的压强差。

4. 液体样品:选择一种适合的液体作为实验样品。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烧瓶清洗干净,确保无杂质。

选择一种液体样品,并将其倒入烧瓶中。

2. 测量温度:将温度计插入液体中,记录下初始温度。

3. 测量压强差:将U型玻璃管的一端插入烧瓶中,另一端放在室温下。

待液体与蒸汽平衡后,观察U型玻璃管两侧的水平面高度差,并记录下来。

4. 改变温度:将烧瓶放置在恒温水浴中,提高温度。

每隔一定温度间隔,重复步骤2和步骤3,记录下相应的温度和压强差。

5. 绘制实验结果:根据测得的温度和压强差数据,绘制出温度与饱和蒸汽压之间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饱和蒸汽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随着温度的升高,饱和蒸汽压也随之增加。

这符合热力学理论中的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量与分析,我们得出了液体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也随之增加。

这一实验结果与热力学理论相符合。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1. 温度计的精度限制了测量温度的准确性。

2. U型玻璃管的读数误差可能会影响到压强差的测量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饱和蒸气压
——用DP-AF-II 型饱和蒸汽压实验装置测定无水乙醇的饱和蒸气压
一、目的
1、 用等压计测定在不同温度下乙醇的饱和蒸气压;
2、 学会由图解法求乙醇的平均摩尔汽化热和正常沸点;
3、 熟悉等压计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的原理。

二、原理
在一定温度下,纯液体与其气相达成平衡时的压力,称为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可用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来表示。

2*ln RT
H dT p d m vap ∆= (1) *m
vap H ∆为温度T 时液体的摩尔蒸发热,R 为气体常数,T 为绝对温度。

在一定的温度变化范围内,*
m vap H ∆可视为常数,可当作平均摩尔汽化热。

将上式积分得:
C T A lgp ln *+=+∆-=或C RT H p m vap (2)
C 为积分常数。

由(2)式可知,lgp 与1/T 是直线关系,直线的斜率R H A m
vap 303.2*∆-=,因此可求出*m vap H ∆。

若将lgp 对1/T 作图应得一直线,斜率为负值。

直线斜率m =-R H A m vap 303.2*∆-
=。

由此得到:*m vap H ∆=-2.303Rm (3) 这就可以由图解法先求得斜率m ,然后再由(3)式算出摩尔汽化热*
m vap H ∆。

本实验是在不同外压下测定乙醇的沸点温度。

通常是用等压计进行测定的。

在某一温度下,直接测量饱和蒸气压的方法为静态法,此法一般适用于蒸气压比较大的液体。

本实验用静态法测定乙醇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三、设备介绍
(一)低真空压力计
低真空压力计,适用于负压的测量,可以代替U型水银压力计.消除其汞毒的特点。

低真空压力计采用CPU对压力数据进行非线性补偿和零位自动校正,可以在较宽的环境温度范围内保证准确度。

1、技术指标
①测量范围: 0~-100.0Kpa
②分辨率: 0.01 Kpa; 0.1 Kpa
2、使用条件
①电源:AC220V±10% 50Hz
②环境温度: -10~50℃
③相对湿度: ≤85%RH
④压力传递介质:除氟化物气体外的各种气体介质均可使用。

(二)恒温水浴
1、技术指标
①测控范围:室温~99.99℃
②分辨率:0.01℃
2、使用条件
①电源:AC220V±10% 50Hz
②温度:-5℃~50℃
③湿度:≤85%
④无腐蚀性气体,无强烈振动的场所。

(三)前面板示意图
图一前面板示意图
1、压力显示窗口
2、温度显示窗口
3、设定温度显示窗口
4、指示灯:显示压力计量单位的指示灯
5、工作、置数指示灯
6、采零键:扣除仪表的零压力值(即零点漂移)
7、单位键:选择压力计量单位
8、工作/置数转换按键 9、温度设置增、减键 10、电源开关
11、搅拌器开关键 12、搅拌器开关指示灯 13、搅拌器强弱键 14、搅拌器强弱指
示灯 15、加热器开关键 16、加热器开关指示灯 17、加热器强弱键 18、加热器强弱指示灯 19、可升降支架
20、电机盒 21、温度传感器 22、搅拌器
23、不锈钢水槽 24、加热器
(四)后面板示意图
图二后面板示意图
1、温度调整:生产厂家进行仪表校验时用,用户切勿调节此处,以免影响仪表的准确度。

2、压力调整:生产厂家进行仪表校验时用,用户切勿调节此处,以免影响仪表的准确度。

3、RS232C串行口:与计算机连接(可选配)
4、传感器插座:将传感器航空插头插入此插座
5、10A保险丝座
6、电源插座:与~220V相接
7、压力接口:被测压力的引入接口
8、出水口:用于排空水槽内的水
(五)缓冲储气罐
全部采用不锈钢制造,设计新颖,外形美观,防腐性、气密性好。

安装简便,使用安全、可靠。

1、技术条件
①压力罐的使用压力:-100Kpa~250 Kpa
②系统气密性:≤0.1 Kpa/10s
2、缓冲储气罐的使用方法
图三缓冲储气罐示意图
①安装
用橡胶管将真空泵气嘴与缓冲罐接嘴相连接。

接口(2)用堵头塞紧。

接口(1)与压力接口(7)连接。

②整体气密性检查
将进气阀、阀1打开,阀2关闭(三阀均为顺时针旋转关闭,逆时针旋转开启)。

启动真空泵抽真空至压力为-100 KPa左右,关闭进气阀、及真空泵。

观察压力显示窗口,若显示数值无上升,说明整体气密性良好。

否则需查找并清除漏气原因,直至合格。

③“微调部分”的气密性检查
关闭阀1,用阀2调整“微调部分”的压力,使之低于压力罐中压力的1/2,观察数字压力计,其显示值无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若显示值有上升说明阀2泄漏,若下降说明阀1泄漏。

3、与被测系统连接进行测试
用橡胶管将缓冲储气罐接口(2)与被测系统连接,接口(1)与压力接口连接。

关闭阀2,开启阀1,使“微调部分”与罐内压力相等。

之后,关闭阀1,缓慢开启阀2,泄压至低于气罐压力。

关闭阀2,观察压力显示窗口,显示值变化≤0.01Kpa/4S,即为合格。

检漏完毕,开启阀2使微调部分泄压至零。

四、饱和蒸气压实验的步聚
1、上述各组成部分检测后,按图四用橡胶管将各仪器连接成饱和蒸气压的实验装置。

图四饱和蒸气压系统装置示意图
2、取下等位计,向加料口注入乙醇。

使乙醇充满试液球体积的2/3和U型等位计的大部分,
按图四接好等位计。

3、测定:在接通冷却水前先用止水夹夹住出水口的管子,再接通冷却水,设置控制温度25℃:
按“工作/置数”键至置数灯亮。

依次按“X10”、“X1”、“X0.1”、“X0.01”键,设置“设定温度”的十位、个位及小数位的数字,每按动一次,数码显示由0~9依次递增,直至调整到所需“设定温度”的数值。

设置完毕,再按“工作/置数”键,转换到工作状态,工作指示灯亮,仪表即进入自动升温控温状态。

4、设置完毕,按搅拌器“开关”按键,加热器“开关”按键,仪表处于快搅拌、快加热状
态、对应指示灯亮。

如需改变搅拌速率,切换搅拌“快慢”按键。

通常情况下选择快即可。

升温过程中为使升温速度尽可能快,初始时可将加热器功率选择“强”。

如需改变升温速率,切换加热“强弱”按键。

5、系统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由PID调节自整定,将水浴温度自动准确地控制在所需的温度范围内。

一般均可稳定、可靠地控制在设定温度的±0.02℃以内。

注意:①置数工作状态时,仪器不对加热器进行控制,即不加热。

②水槽不能剧冷剧热防止玻璃爆裂。

6、当水浴温度达到25℃时,将真空泵接到进气阀上,关闭阀2,打开阀1。

开启真空泵,
打开进气阀使体系中的空气被抽出(压力计上显示-90Kpa左右)。

当U型等位计内的乙醇沸腾至3-5分钟时,关闭进气阀和真空泵,缓缓打开阀2,漏入空气,当U型等位计中两臂的液面平齐时关闭阀2。

若等位计液柱再变化,再打开阀2使液面平齐,待液柱不再变化时,记下恒温槽温度和压力计上的压力值。

若液柱始终变化,说明空气未被抽干净,应重复3步骤。

如法测定30℃、35℃、40℃、45℃、50℃时乙醇的蒸气压。

注!测定过程中如不慎使空气倒灌入试液球,则需重新抽真空后方能继续测定。

如升温过
程中,U型等位计内液体发生暴沸,可缓缓打开阀2,漏入少量空气,防止管内液体大量挥发而影响实验进行。

实验结束后:慢慢打开进气活塞,使压力计恢复零位。

打开出水阀放掉恒温槽内的热水,关闭冷却水。

拔去所有的电源插头。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系统必须密闭,一定要仔细检漏。

2、必须让U型等位计中的试液缓缓沸腾3~4分钟后方可进行测定。

3、升温时可预先漏入少许空气,以防止U型等位计中液体暴沸。

4、液体的蒸气压与温度有关,所以测定过程中须严格控制温度。

5、漏入空气必须缓慢,否则U型等位计中的液体将冲入试液球中。

6、必须充分抽净U型等位计空间的全部空气。

U型等位计必须放置于恒温水浴中的液面以
下,以保证试液温度的准确度。

7、不宜放置在潮湿及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应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8、长期搁置再启用时,应将灰尘打扫干净后,将水浴试通电,试运行。

检查有无漏电现象,
避免因长期搁置产生的灰尘及受潮造成漏电事故。

9、为保证使用安全,严禁无水干烧!(无水通电加热),而损坏加热器
10、为保证系统工作正常,没有专门的检验设备的单位和个人请勿打开机盖进行检修,更不
允许调整和更换元件,否则将无法保证仪表测控温的准确度。

11、传感器和仪表必须配套使用,不可互换!互换虽也能工作,但测控温的准确度必将有所
下降。

六、简单故障及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