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蒸气压的测量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饱和蒸气压的测量实验报告(范文)

饱和蒸气压的测量实验报告(范文)

饱和蒸气压的测量实验报告(范文)第一篇:饱和蒸气压的测量实验报告(范文)饱和蒸气压的测量09111601班1120162086 原野一、实验目的。

测量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并求出所测温度范围内的水的平均摩尔气化焓。

二、实验原理。

饱和蒸气压:在真空容器中,液体与其蒸气建立动态平衡时(蒸气分子向液面凝结和液体分子从表面逃逸的速率相等)液面上的蒸气压力为饱和蒸气压。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单位时间内从液面逸出的分子数增多,所以蒸气压增大。

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服从克劳休斯克拉贝农方程。

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温度T下,1mol液体蒸发所吸收的热量为该物质的摩尔气化焓。

沸点:蒸气压等于外压的温度。

显然液体沸点随外压而变,101.325kPa下液体的沸点称正常沸点。

对包括气相的纯物质两相平衡系统,因Vm(g)≫Vm(l),故△Vm≈Vm(g)。

若气体视理想气体,则克劳休斯-克拉贝农方程式为:d[ln(p/Pa)]/dT=ΔvapH*m/RT^2。

因温度范围小时,ΔvapH*m可以近似作为常数,将上式积分得:ln(p/Pa)=ΔvapH*m/RT+C。

作图,得一直线,斜率为ΔvapH*m/R由斜率可求算液体的ΔvapH*m。

本实验采用升温差压法测量。

平衡管如图B,待测物质置于球管A 内,U型管中夜放置被测物质,将平衡管和抽气系统、压力计连接,在一定温度下,当U形管中的液面在同一水平时,记下此时的温度和压力,则压力计示值就是该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和大气压的差值。

三、实验步骤:1、从气压计读取大气压,并记录。

2、装样:从加样口加无水乙醇,并在U型管内装入一定体积的无水乙醇。

打开数字压力计电源开关,预热5 min。

使饱和蒸汽压测定教学试验仪通大气,按下“清零”键。

3、检查系统是否漏气。

将进气阀、阀2打开,阀1关闭。

抽气减压至压力计显示压差为-80KPa时关闭进气阀和阀2,如压力计示数能在3-5min内维持不变,则系统不漏气。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目的:测量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探究其变化规律,了解水的蒸发过程。

实验原理:饱和蒸汽压是指液体蒸发到一定程度时,与外界保持动态平衡时的蒸汽压强度。

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与蒸汽之间的这种平衡成为饱和状态,此时液体内部还有未蒸发的分子,但是已经达到了与空气中水分子蒸发相等的蒸汽压强度。

饱和温度的升高会使液体内部更多分子脱离表面蒸发,从而使蒸汽压增大。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热水浴、挂钩、弹簧秤、水。

实验步骤:1、将烧杯中加满水后用挂钩扣到弹簧秤上,测量其质量并记录下来。

2、在热水浴中加热烧杯,记下开始加热时的温度,并持续加热直到水沸腾,此时温度保持不变,可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下来。

3、记下水沸腾时的弹簧秤读数,用其减去起始重量,即得水的蒸发量。

4、重复实验步骤1-3并记录不同温度下水的蒸发量和弹簧秤读数。

5、利用实验得到的数据,根据公式P = PP/P计算出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实验数据记录:温度/℃质量/g 弹簧秤读数/N 蒸发量/g 饱和蒸汽压/Pa20 100.2 0.22 0 030 100.2 0.26 0.7 105440 100.2 0.30 1.3 194650 100.2 0.33 2.1 313860 100.2 0.38 3.1 4641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温度的升高,饱和蒸汽压不断增大,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2、在30-60℃范围内,每10℃饱和蒸汽压的增长约为1000 Pa。

3、实验数据与理论曲线存在小差距,可归因于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差异。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水的蒸发量和弹簧秤读数,计算出了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饱和蒸汽压呈现增长趋势,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同时,实验数据还与理论曲线存在差距,可对实际误差进行进一步研究。

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数据

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数据

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数据实验报告: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与原理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方法,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掌握液体饱和蒸汽压的计算方法,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原理: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当其表面存在足够多的蒸汽分子时,这些蒸汽分子产生的压力达到与大气压力相等的程度,此时液体就达到了饱和状态。

饱和蒸汽压是指在这种状态下,单位时间内逸出的蒸汽分子数与单位时间内返回到液面的蒸汽分子数相等时所形成的压力。

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皮尔逊法、亨利定律法和自拟方法等。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1. 设备:实验室恒温水浴、气压计、U形管、滴定管、酒精灯等。

2. 材料:甲醇、乙醇、苯、汽油等有机溶剂,以及去离子水。

三、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1. 皮尔逊法测定纯液体饱和蒸汽压(1)取一定量的有机溶剂,加入去离子水中,使其充分溶解。

(2)将U形管水平放置,一端浸入溶液中,另一端用酒精灯加热至90°C左右。

(3)关闭进气阀,打开排气阀,使U形管内的气体与外界大气相通,待气体稳定后,记录此时的压力值P1。

(4)继续加热U形管,使液体沸腾,记录此时的压力值P2。

(5)重复以上步骤3-4次,取平均值作为实验数据。

2. 亨利定律法测定纯液体饱和蒸汽压(1)取一定量的有机溶剂,加入去离子水中,使其充分溶解。

(2)将U形管水平放置,一端浸入溶液中,另一端用酒精灯加热至90°C左右。

(3)在另一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并放入气压计测量初始压力值P0。

(4)关闭进气阀,打开排气阀,使U形管内的气体与外界大气相通,待气体稳定后,记录此时的压力值P1。

(5)继续加热U形管,使液体沸腾,记录此时的压力值P2。

(6)根据亨利定律公式:P2 = (P1 + P0) * R * T / (V L),其中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差,V为U形管内液体的体积,L为U形管内液体的升力。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测定饱和蒸汽压的方法,了解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

实验原理:饱和蒸汽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与气体相平衡时所达到的气体压强。

根据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式,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液体表面上方所达到的气体压强来确定该液体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实验步骤:1. 将装有待测液体(如水)的烧杯放入恒温水槽中,并将恒温水槽加热至一定温度(如80℃)。

2. 将U型玻璃管插入待测液面上方,并用胶塞固定好。

3. 将U型玻璃管与压力计相连,使其形成一个封闭系统。

4. 观察并记录压力计指针所指示的气体压强值。

5. 逐步升高恒温水槽的温度,重复以上步骤,记录不同温度下压力计指针所指示的气体压强值。

6. 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出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图。

实验仪器:恒温水槽、烧杯、U型玻璃管、胶塞、压力计等。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值,并绘制出了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图。

在该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饱和蒸汽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并呈现出一个近似于指数函数的趋势。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发现,液体表面上方所达到的气体压强与液体种类、液面高度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原理来测量某些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饱和蒸汽压,从而为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依据。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测定液体表面上方所达到的气体压强,掌握了测定饱和蒸汽压的方法,并了解了饱和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在实验中,我们还学习了使用实验仪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还深入理解了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饱和蒸汽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与其蒸气相平衡时的压力。

测定饱和蒸汽压对于理解物质的相变过程以及研究气体的溶解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测定饱和蒸汽压,并探究其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原理:根据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测得的温度值来计算饱和蒸汽压。

实验中,我们将使用饱和蒸汽压计进行测量。

饱和蒸汽压计是一种基于液体与其蒸气相平衡的原理,通过测量蒸气压力来间接测定饱和蒸汽压的仪器。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饱和蒸汽压计放置在恒温水槽中,并调节水槽温度至所需实验温度。

2. 测量温度: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槽中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 测量压力:打开饱和蒸汽压计的阀门,使其与实验系统连接。

等待一段时间,直到压力稳定后,读取饱和蒸汽压计上的压力值。

4. 计算饱和蒸汽压:根据实验测得的压力值和温度值,利用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或公式,计算出饱和蒸汽压。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测得的温度和压力数据,我们可以绘制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通过曲线的斜率可以得到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定量关系。

同时,我们可以计算出实验测得的饱和蒸汽压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绘制了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从曲线上可以看出,饱和蒸汽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符合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正相关关系。

同时,我们计算出了实验测得的饱和蒸汽压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发现误差较小,说明实验结果较为准确。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饱和蒸汽压,并探究了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饱和蒸汽压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实验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也验证了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实验中的不确定性: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仪器的精度限制以及实验操作的误差,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

为了减小不确定性,我们可以增加测量次数,提高仪器的精度,以及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等。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饱和蒸汽压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饱和蒸汽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饱和蒸汽压的测定方法和实验操作流程。

3.了解并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其消除方法。

二、实验原理饱和蒸汽压是指一定温度下,气相中的分子与液相中的分子相互转化的动态平衡,其平衡压力即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液体的饱和蒸汽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变化关系可用克拉伯龙方程来描述:PV=nRT,其中P为压力,V为体积,n为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单位为开尔文)。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饱和蒸汽压测定仪、温度计、压力计、水、烘箱等。

2.将饱和蒸汽压测定仪放置在烘箱中,并将温度计和压力计与测定仪连接。

3.将水加入饱和蒸汽压测定仪的储液槽中,并确保水面在最低凹液面处。

4.开启烘箱,加热并控制温度在所需测定的温度点附近。

5.等待并观察压力计的读数变化,当压力计的读数稳定后,记录该压力值(P)。

6.继续加热并观察压力计的读数变化,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压力值,直到压力值变化不大(例如±0.01mmHg)。

7.停止加热,等待一段时间使测定仪冷却至室温,然后记录压力计的最终读数。

8.根据记录的压力值和对应的温度值,绘制饱和蒸汽压曲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了不同温度点下的饱和蒸汽压值。

通过这些数据点的分布趋势可以得出饱和蒸汽压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2.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例如,测量温度和压力时的不准确性、烘箱控温不稳定等可能导致实验误差。

对这些误差进行来源和影响的分析,并提出消除或减小误差的方法。

3.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曲线拟合,得到饱和蒸汽压随温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如拟合出二次曲线方程等)。

利用该模型可以对未来某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进行预测。

五、实验结论1.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验证了克拉伯龙方程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饱和蒸汽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实验报告

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日期: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实验题目: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一、实验目的①了解用静态法测定异丙醇在不同温度下蒸气压的原理。

②学会用图解法求解其所在测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摩尔蒸发热。

③了解真空泵、恒温槽及气压计的构造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定温度下,在一真空的密闭容器中,液体很快与其蒸气建立动态平衡,即蒸汽分子向液面凝结和液体分子从表面上逃逸的速度相等,此时液面上的蒸汽压力就是液体在此温度是的饱和蒸汽压液体与其蒸气达到平衡时蒸气的压力,称为这种液体在该温度时的饱和蒸气压。

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可用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来表示。

2ln RT H dTpd m vap ∆=式中Δvap H m 是该液体的摩尔蒸发热,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它可以作为常数。

积分上式得:为横坐标作图可得一直线,此直线的斜率即为 饱和蒸气压。

测量方法是调节外压与液体蒸汽压相等,此法一般用于蒸汽压比较大的液体。

动态法是在不同外界压力下,测定液体的沸点。

本实验采用静态法测定乙醇的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实验装置见图3.1.通常一套真空体系装置由四部分构成:一是机械泵、缓冲储气罐部分,用以生产真空;二是正空的测量部分,包括DP-A 精密数字压力计;三是蒸馏瓶部分;四是温度测量部分,包括SWQ 智能数字恒温控制器、SYP 玻璃恒温水浴。

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DP-A 型精密数字压力计一台;SWQ 型智能数字恒温控制器一台;缓冲储气罐一台;SYP 型玻璃恒温水浴一台;U 型等压计一个、球形冷凝管一支。

实验装置如图3.1所示。

2.试剂无水乙醇。

四、实验步骤(一)缓冲储气罐的气密性检查及使用方法1.缓冲储气罐的气密性检查2.缓冲储气罐的使用方法(二)精密数字压力计的气密性检查及使用方法1.预压及气密性的检查2.采零3.测试4.关机(三)实验仪器的链接(四)静态法测乙醇的饱和蒸汽压1.装样2.检漏3.测定五、注意事项1.先开启冷却水,然后才能抽气。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静态法测定液体饱和蒸汽压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纯液体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即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

3、学会用图解法求液体的摩尔汽化热和正常沸点。

二、实验原理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与其蒸汽达到平衡时,蒸汽所产生的压力称为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

当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液体便沸腾。

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可用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表示:$\ln P =\frac{\Delta H_{vap}}{RT} + C$其中,$P$ 为饱和蒸汽压,$\Delta H_{vap}$为摩尔汽化热,$R$ 为摩尔气体常数,$T$ 为热力学温度,$C$ 为常数。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以$\ln P$ 对$\frac{1}{T}$作图,可得一直线,其斜率为$\frac{\Delta H_{vap}}{R}$,从而可求得$\Delta H_{vap}$。

本实验采用静态法测定乙醇的饱和蒸汽压。

在一定温度下,直接测定乙醇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的蒸汽压力。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饱和蒸汽压测定装置一套,包括等压计、恒温槽、冷凝管、数字式压力计等。

真空泵及附件。

精密温度计(0 100℃,分度值 01℃)。

2、试剂无水乙醇(分析纯)。

四、实验步骤1、装置安装将等压计、冷凝管、数字式压力计等按要求连接好。

向等压计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使液面略低于 U 形管的底部。

2、抽真空打开真空泵,缓慢打开抽气阀,对系统进行抽真空。

观察压力计的示数,当压力降至一定值(通常为 2 3 kPa)时,关闭抽气阀和真空泵。

3、测定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调节恒温槽的温度至一定值(如 30℃),待温度稳定后,读取压力计的示数,即为该温度下乙醇的饱和蒸汽压。

依次升高恒温槽的温度(每次升高 5℃),重复上述操作,测定不同温度下乙醇的饱和蒸汽压,直至温度升至 70℃左右。

4、实验结束实验结束后,关闭恒温槽、压力计等仪器的电源,清理实验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饱和蒸气压的测量
09111601班1120162086 原野
一、实验目的。

测量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并求出所测温度范围内的水的平均摩尔气化焓。

二、实验原理。

饱和蒸气压:在真空容器中,液体与其蒸气建立动态平衡时(蒸气分子向液面凝结和液体分子从表面逃逸的速率相等)液面上的蒸气压力为饱和蒸气压。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单位时间内从液面逸出的分子数增多,所以蒸气压增大。

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服从克劳休斯克拉贝农方程。

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温度T下,1mol液体蒸发所吸收的热量为该物质的摩尔气化焓。

沸点:蒸气压等于外压的温度。

显然液体沸点随外压而变,101.325kPa下液体的沸点称正常沸点。

对包括气相的纯物质两相平衡系统,因Vm(g)≫Vm(l),故△Vm≈Vm(g)。

若气体视理想气体,则克劳休斯-克拉贝农方程式为:
d[ln(p/Pa)]/dT=ΔvapH*m/RT^2。

因温度范围小时,ΔvapH*m可以近似作为常数,将上式积分得:
ln(p/Pa)=ΔvapH*m/RT+C。

作图,得一直线,斜率为ΔvapH*m/R由斜率可求算液体的ΔvapH*m。

本实验采用升温差压法测量。

平衡管如图B,待测物质置于球管A 内,U型管中夜放置被测物质,将平衡管和抽气系统、压力计连接,在一定温度
下,当U形管中的液面在同一水平时,记下此时的温度和压力,则压力计示值就是该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和大气压的差值。

三、实验步骤:
1、从气压计读取大气压,并记录。

2、装样:从加样口加无水乙醇,并在U型管内装入一定体积的无水乙醇。

打开数字压力计电源开关,预热5 min。

使饱和蒸汽压测定教学试验仪通大气,按下“清零”键。

3、检查系统是否漏气。

将进气阀、阀2打开,阀1关闭。

抽气减压至压力计显示压差为-80KPa时关闭进气阀和阀2,如压力计示数能在3-5min内维持不变,则系统不漏气。

4、恒温槽温度调至45℃,控制阀门1和阀门3,使bc两管液面相平。

5、当b、c两管的液面到达同一水平面时,立即记录此时的压力,关闭阀门3和阀门1,调高2℃,等待温度到达指定温度,重复测量。

注:每次使系统提升2℃,重复上述操作,测至少8组数据。

实验结束后,先将系统通大气,然后关闭真空泵。

四、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见附表。

五、结果分析。

在本次试验结果中,出现较大的气化焓和沸点与实际值的差异,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比较差。

在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差压计的示数出现较大波动,但是未能查明原因,所以导致在测量时的实验数据波动较大,难以选取正确的数据。

2、测量时的温度把控不够,以及由于等压计的指示和差压计的示数无法同时读取导致的不对称数据。

3、有部分空气残留。

六、思考题。

1、实验装置中缓冲罐的作用?
缓冲作用,防止在开关阀门进行调节的时候由于操作的精度不够导致的气压改变量导致实验结果的无法测量。

2、为什么要将等压计的空气去除干净?怎样判断空气已经被去
除干净?为什么要防止空气倒灌?
因为被测量对象是待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利用差压法的话是用大气压和饱和蒸气压的差值。

如果空气没有排除干净则会导致相当于气压残留,导致测得蒸气压偏低。

当液体中有气泡大量冒出时,说明空气已经被去除干净了。

防止空气倒灌的原因和之前的去除干净空气原因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