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一口道尽千古事,十指操弄百万兵 ─ 漫谈霹雳布袋戏25年历史风华(简体版).
一口道尽千古事

一口道尽千古事,十指操弄百万兵布袋戏源于明末清初的泉州,又称手袋傀儡戏,木偶戏,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广东潮州与台湾等地流传的一种用布偶来表演的地方戏剧。
今日笔者所写的便是继承传统布袋戏又富有创新意义的霹雳布袋戏。
霹雳布袋戏,是台湾在1980年代开始新发展出的一种电视布袋戏,采用长篇单元剧方式演出,以每出剧集名称皆冠以“霹雳”二字而得名。
自1988年《霹雳金光》到如今《霹雳狼烟之万堺尘涛》,播出约2000集,塑造出了清香白莲素还真、百世经纶一页书和刀狂剑痴叶小钗一系列受人追捧的角色。
霹雳之所以在布袋戏行业上一枝独秀,并非偶然,背后是一个布袋戏世家的深厚底蕴。
霹雳国际多媒体的领军人物黄强华与黄文择,其父黄俊雄,祖父黄海岱皆是业内名满天下的泰山北斗。
黄海岱自小被父亲黄马送入学堂,随后从父学艺,将“锦春园”改为“五洲园”布袋戏班,1945年战后,五洲园渐渐成为台湾岛内最具实力的布袋戏团,在台湾布袋戏界被尊称为“通天教主”,20世纪60年代初期,黄海岱将事业逐渐传给其子黄俊卿与黄俊雄。
1970年3月2日,黄俊雄将黄海岱的《忠孝节义传》改编,成为自己的首部作品《云州大儒侠》,首创以布袋戏搬到电视上表演,并以流行音乐取代锣鼓,在台视播出后轰动全台湾,造成万人空巷,连续播出583集,创下当年台湾电视节目最高收视率97%。
黄强华与黄文择兄弟在父亲黄俊雄的光环下成长,却是另辟蹊径,后来居上,创造霹雳布袋戏独占鳌头,并且耗巨资打造布袋戏电影《圣石传说》与3D电影《奇人密码:古罗布之谜》,将布袋戏推上国际舞台。
正如其它传统艺术一般,布袋戏也面临被时代淘汰的危险,尤其是在古今东西,各方碰撞之时。
黄家三代致力于布袋戏的推陈出新,不仅是在题材上,更是在表演方法上。
从戏台表演到电视剧集,再到3D电影,传统锣鼓变为流行音乐,一人口白变为多人配音,小型布偶转为大型精致偶,布景由小规模或平面布景、单一操偶师地道,演进至今有大型布景、隐性地道,甚至实景拍摄。
霹雳布袋戏出场诗号

霹雳布袋戏出场诗号
霹雳布袋戏是台湾独特的一种戏剧形式,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出场诗号,以突出其个性和身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霹雳布袋戏角色的出场诗号:
霹雳布袋戏开场诗号:「霹雳布袋戏,剑指苍穹天,乾坤无所不能,英雄走天下,正邪对决斗,战意燃烧火,舞台上演绎,人物各有神,让我们进入戏,尽情享受剧情的魅力。
」
神仙角色出场诗号:「天地之间神仙降,仙气飘飘受万千,神通广大无所限,仙界之主显身份,瑰丽仙境展神威,斗法斗智展英姿,仙音缭绕曼妙姿,仙侣仙友相伴行。
」
正派英雄出场诗号:「忠义之士出世间,剑术高强心坚贞,正义使命在心间,保护苍生无畏惧,正气凛然身英武,侠肝义胆斩恶徒,剑光闪闪剑气浩,为了和平而战斗。
」
恶势力角色出场诗号:「黑暗之力降世间,阴谋诡计藏心间,邪恶魔道危险残,诡计多端心狠毒,邪气冲天鬼影现,邪恶势力横行霸,杀戮恶行无所畏,为了统治而施展。
」
女性角色出场诗号:「风华绝代婀娜姿,花容月貌舞姿细,聪明伶俐机智智,美丽动人心灵深,婀娜多姿舞翩翩,柔情似水情意浓,侠女之身英勇武,柔情似水心炽热。
」
每个角色的出场诗号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韵味,通过这些诗号可以更好地展现角色的个性和气质。
金光布袋戏经典语录

金光布袋戏经典语录千金一刃泯恩仇,独饮西楼酆都月。
劝君同住爱和乡,爱和万派水渺茫,和如为贵天心在,何用金光斗剑光。
——史艳文抱日如揽玉,倚云若凭涛。
檐飞如翼,桥曲若虹,满潭波光如星,风影轻迭,惊似天阙幽渺,隐有仙踪。
舞旗加冠五色绫,一声啼散满天星。
朝中公侯伯子男,五城门外立马听。
——史艳文数载传承太白行,惊涛骇浪剑锋鸣。
凌波仙影扬尘过,潮汐瑰暇渡死生。
云心自向山山去,何处灵山不是归,行路但由初心在,疏狂任真两相随。
风摇满袖人与事,化归多少尘与土。
人间别有爱怨嗔,回首已是百年骨。
上联:一叶风筝忽上升,轻浮竟遇好风乘;任它高入青云路,牵引无非仗宝绳——圆公子山辽水阔碧连清,一步江湖几忘龄,莫使鬼途欺侠道,卓然尘外执天刑。
——天刑道者岳灵休恶魔无间来人魂欲胆寒天理终循环生杀吾自在从来命数不成规谁遇生机谁死棋莫道死棋难易手生机岂独顺天时腰悬衡世鼓,无计入江湖,敢问先生道,揲蓍定雄图。
——无计先生人生旅途莫怀仇,如步青云心无忧。
——史艳文义存心,化天地现神罡,视万恶为己任。
气凌天,破业障越苍穹,行正义舍一生——君奉天三百六十路,精通此有门。
数奇藏日月,机发动乾坤。
——无计先生三界光明,尽吾赐生;一念黑暗,举世沉沦。
亘古一邪,神愆唯曌,败尽众天。
——祌天爻帝自古争战为谁功,只得黔首白年怨,问一声江山谁可握,觑眼红尘苦。
魔息大帝退场旁白形骸非亲,何况形骸外之长物;造化亦幻,遑论造化内之微尘。
——梦曲幻流星你若以理服我,我便以理而回;你若想以力服之,缺舟只能……以力抗之。
文殊,起剑!——缺舟一帆渡江湖生死注,相杀拼刀锋,万剑路尽处,蝴蝶斩漠龙。
——阴川蝴蝶君萧无名、曲无名、声声幽、声悲呜,心何闷?情何困?眉深锁、孤独行。
蕴果是非因,谛魂千万身,原乡飘渺处,天佛度贪嗔。
——蕴果谛魂回首一生,剑行有情,吾心无悔,一剑无极——剑无极投降成为了下一次战斗的前驱再来的战斗又是下下次战斗的准备这永不止息的战火就是无间无论怎样靠近天堂地狱永远就是地狱等待的只有救赎而非幸福——史艳文观星望斗惯幽居,一片神鳞渡太虚,伯仲分时同绶冕,虹霓过处尽疆舆——欲星移白发苍苍似银丝,如今豪迈胜当时。
霹雳布袋戏最霸气的诗句

霹雳布袋戏最霸气的诗句
1. “吾之写真,霸气凌人!就像一页书那句‘世事如棋,乾坤莫测,笑尽英雄啊!’一页书登场时那气场,谁人能敌?”
2. “看吾之手段,谁敢来犯!就似素还真所言‘半神半圣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贤,脑中真书藏万卷,掌握文武半边天。
’这等气魄,谁不震撼?”
3. “吾之威严,岂容挑衅!好比倦收天的‘江天一色无纤尘,鱼龙潜跃观道身。
’那是何等的霸气侧漏!”
4. “霸气何来?且看叶小钗之‘刀狂剑痴。
’仅仅四字,却有着无尽的霸气与豪情,就问你服不服?”
5. “吾之风采,谁可相比!像弃天帝的‘人间,又污秽了!’那种蔑视一切的霸气,真让人热血沸腾啊!”
6. “谁敢放肆?想想风之痕的‘昂首千丘远,啸傲风间;堪寻敌手共论剑,高处不胜寒。
’这就是霸气的象征啊!”
7. “吾之霸气,震惊四方!正如罗喉的‘吾之双足踏出战火,吾之双手紧握毁灭,吾名罗喉。
’这是何其的威风!”
8. “霸气纵横,无人可挡!恰似阎魔旱魃的‘杀一个强者,便是 Saviour (救世主);杀两个强者,便是King(王者)。
’这话语,太霸气了吧!”
9. “吾就是霸气的代名词!看崎路人的‘骑鹿走崎路,路不平,鹿颠行,人心难安定。
’多么独特的霸气展现!”
我的观点结论:霹雳布袋戏里的这些诗句真是太霸气了,每一句都让人印象深刻,感受到那无与伦比的豪情与气魄。
霹雳布袋戏论文——掌上乾坤,百年风华[1]
![霹雳布袋戏论文——掌上乾坤,百年风华[1]](https://img.taocdn.com/s3/m/b24aaeb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6c.png)
掌上乾坤,百年风华——布袋戏“槐根一梦山河邈,烟雨九原良贱同。
孤蹑云踪霄汉外,倚听天籁落天风。
”这是我在霹雳布袋戏中最喜欢的一个人物的诗号,代表了我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一种憧憬。
布袋戏之于台湾, 如同黄梅戏之于安徽, 是民间最喜闻乐见、不可或缺的文化形式。
由于戏偶的四肢是用布缝制而成, 形状酷似布袋, 因此叫做布袋戏。
在台湾, 布袋戏又叫掌中戏。
演出时, 艺人们在幕后一边用手熟练地操纵戏偶, 一边绘声绘色地叙述剧情, 戏台虽然不大, 却折射出了无数的人间悲喜。
布袋戏对于台湾而言是一种文化的表征, 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与社会情境当中, 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蕴。
由于布袋戏在不同的时代、面对不同的观众都能在保持传统艺术精神的前提下, 发展出不同的表演风格而历久弥新, 因而, 布袋戏最终成为台湾表演艺术中戏剧构成严谨、文化底蕴丰厚、流传和受众面最为广泛的艺术形式之一。
我最喜欢的布袋戏系列就是台湾的霹雳布袋戏。
霹雳系列乃因每出剧名皆有「霹雳」二字得称,以1984年「霹雳城」为最初创始,而大家所熟悉的霹雳布袋戏,系指1988年「霹雳金光」,以素还真作为主线衍生发展的江湖恩怨故事,至2010年「霹雳经武纪之枭皇论战」计已播出1658集。
而最新的一部「霹雳兵燹之圣魔战印」正在电视上热播。
我之所以喜欢看霹雳布袋戏,主要是其饱含了传统文化内涵这一独一无二特性。
在霹雳布袋戏的世界里.可以说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盛宴,它吸收了大量的地方音乐和地方语汇以及民间传说故事、谚语、掌故等口头文学,保留了诸多民间文化精华。
其中包含着儒、释、道的文化精髓、有论诗歌的、有论政治的、有传统的五行方术的文化、有谈论国际关系的、有讨论古代帝王心术的。
人物的诗号以及诗化的旁白、武功、地名等,尤其是诗号非常像旧版的演义小说或者评书,人物出场,先来两句诗形容,或七言或五言,音乐响起,诗号一唱,人物或是身附护体金光或是飘飘而至,烟雾一阵.打上声像效果,气势非常壮观。
霹雳布袋戏经典人物出场诗号集1

霹雳布袋戏经典人物出场诗号集素还真半神半圣是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贤;脑中真书藏万卷,掌握文武半边天。
谈无欲真神真圣亦真仙,通儒通道是通贤;脑中玄机用不尽,统辖文武半天天。
一页书世事如棋,乾坤莫测,笑尽英雄啊!!!佛剑分说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
剑子仙迹何须剑道争锋,千人指,万人封,可谓江湖顶峰;三尺秋水尘不染,天下无双!!!疏楼龙宿华阳初上鸿门红,疏楼更迭,龙鳞不减风采,紫金箫,白玉琴,宫灯夜明昙华正盛,共饮逍遥一世悠然。
六弦之首。
苍倚筝天波观浩渺,苍音掀涛洗星辰;白虹贯日扫魔荡,明玥当空照古今。
傲笑红尘半涉浊流半席清,倚筝闲吟广陵文,寒剑默听君子意,傲视人间笑红尘。
剑君十二恨一恨才人无行二恨红颜薄命三恨江浪不息四恨世态炎冷五恨月台易漏六恨兰叶多焦七恨河豚甚毒八恨架花生刺九恨夏夜有蚊十恨薜萝藏虺十一恨未食败果十二恨天下无敌剑之初戢武王太初之杀,戢武;混沌之戮,弭兵。
魔王子吾,魔王子;火宅佛狱代表吾。
千叶传奇不属天,不属地,生于三界之外,不灭六道之中,莲开千叶,传奇万古,神人唯吾,千叶传奇。
烨世兵权凤凰出风云起,尽收美人江山神龙动乾坤变,请君为我伏首弃天帝道苦双境逢魔灾,神降人间末世临云渡仙境共沦陷,九州残生欲还真弦首朱武逆天行,三教先天挽狂澜剑途再现风之痕,梵天终要会弃天擎海潮一举鲸涛快哉风,世浪翻袖中,古今谁人堪伯仲,千秋雪,半夕蝶梦。
此心已得何吹箫,击碎珊瑚人寂寥。
招提僧才扫又落叶,扫禅堪得机。
山门迎清客,深钟三十年。
娑婆悟者极乐檀祖:九重天,般若多闻世间道。
八正道,法轮常转无量天。
帝如来三身果报自凡根,六界因缘无了痕。
善逝从来非本相,枯荣生灭尽空门。
缘醉莫求大梦癫狂自有凭,浮生泡影醉青灯。
江河水月千杯饮,酒海徜徉一剑僧。
永岁飘零殢无伤一息百年,永岁飘零。
皆杀者进一刀、退一刀,吾只一刀,谁敢挡刀。
生也杀、死也杀,吾名皆杀,无人不杀。
剑真玄影任云踪槐根一梦山河邈,烟雨九原良贱同。
孤蹑云踪霄汉外,倚听天籁落天风。
(整理)一口道尽千古事,十指操弄百万兵 ─ 漫谈霹雳布袋戏25年历史风华(简体版).

一口道尽千古事,十指操弄百万兵,北纮寰宇集一艺,袖里乾坤日月升─漫谈霹雳布袋戏25年历史风华 (简体版)若是大家是随着霹雳演出历史一起成长,应该有所发现~霹雳布袋戏的风格其实一直在变~最早在电视台播放时,是「忠孝节义」的倡导式精神教育~然后,录像带时期,素还真出现了~此时,是快意恩仇极重的江湖味~这阶段的代表性人物除了素还真及叶小钗及一页书~还有谈无欲、崎路人、青阳子、狂刀、剑君及海殇君等。
到了「霹雳英雄榜」,此时加入了被人戏称为"二魔女"的席还真及庄雅婷小姐~这2位都是很有名的小说作家~这个阶段,霹雳的剧情的转变,让大家非常的不习惯~因为太过文雅~也太重在情感上的描写~没有了以前那种刺激感,没有了打杀斗狠~没有算计谋略等等内容~所以,剧情被很多戏迷骂到臭头~许多戏迷更认为是这是霹雳的"黑暗期"~但这一阶段,也出现许多经典角色,如傲笑红尘、莫召奴、白无垢,不可否认的,席庄2人,给布袋戏注入一股文学浪漫气息,也是让霹雳布袋戏走向精致、美化及深刻描写人性的开端。
不同的是,没有以往秦假仙等"练肖话”及江湖”黑话”~在诙谐的角色上,也是有所控制度~不会口不择言~席庄2人离职,约在「风起云涌」这一部剧~罗陵小姐加入了编剧组~她与杨月卿女士2人共挑大梁,风格又走回江湖恩怨~剧情也更加进步好看。
这个部分的人物,如佾云、潇潇、半花容等都是受到喜欢的角色。
到了「争王记」这一部戏~霹雳布袋戏的风格及木偶造型,到此有了一个极大的转变。
这也是霹雳决定走向美形木偶的开始~四方之主中,梅兰菊竹四公子,造型又帅又酷又美。
东陵少主、悦兰芳、莫召奴、非凡公子~在争王记中,文戏场次颇多,霹雳的人物配乐及片头的MV~也让戏迷们惊艳,出场诗词也是文雅到极点,充满文学风格~这时的霹雳剧情,大家有一点梦幻似又轻飘飘的感觉木偶更改成更大仙的尺寸,偶头上的精选,造型上的巧思~争王记中一些主要角色,则让戏迷们疯狂地爱上了~到了「霹雳图驣、龙图霸业及霹雳封灵岛」,这三部戏紧凑又悬疑~所以重新炒热文诌诌且软绵绵的清冷格调~不但脍炙人口,更让当时的我们一伙戏迷,在BBS布版上称呼它们为「霹雳三部曲」。
霹雳布袋戏所有人物诗号收集精编版

第五期2006—2010 霹雳奇象——霹雳神州II之苍玄泣霹雳奇象苍:倚筝天波观浩渺,苍音掀涛洗星辰;白虹贯日扫魔荡,明玥当空照古今。
昭穆尊:圣愚有道,浪迹无涛;归吾至性,六极天桥。
代表性名言:道玄凛凛现金鎏,奇峰苍苍尽鸿蒙。
尹秋君: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道归一,断极悬桥。
代表性名言:一身紫荆洗因果,命性后道皆率衷。
一步莲华:一步一罪化,一步一莲华。
宵:代表性名言:无情者伤人命,伤人者不留命。
紫宫太一:天地玄妙无尽藏,星辰引渡一点光。
靛羽风莲:飞羽腾云汉,振翼凌昆仑;俯涉绿水涧,仰划九峦峰。
黑发剑者:冷风烟云散,泪阳不祥开;银面凝剑者,冰锋月影来。
卫无私:天眼之下,罪恶难容,正气无私,典刑法宗。
楚君仪:四书五经入庭训,儒行月令记燕居;所谓礼仪者,学之端也。
善法天子:佛魔双界分,人间劫纷纷;善法降甘霖,苦海现佛尊。
凌沧水:古林郁幽沧水摇,桐花飞絮如霰飘;一箪食、一瓢饮,枕肱卧石正逍遥。
法无吾: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无私照,时无私行。
贪杯买醉人:一饮千愁解,万刃消怨难。
剑寻千步痕:一恨海枯天荒,二恨石烂地老。
刀影不留踪:金乌恒失光耀,月镜永无清明。
紫宫宣夜:盖世功劳毁之,仅需一字「骄」;弥天罪恶削之,唯有一字「悔」。
上官寻命:代表性名言:出场要气势,杀人要低调。
光明尊者:无垢不染尘,光明照大千。
无垢尊者:无垢不染尘,光明照大千。
百里神骏:今朝明珠重见日,神骏扬足百里驰。
血断机:卜天机,掌命数;铁笔断,镜中影。
风满袖:笑叹一声何所求,秋意袭人风满袖。
璎珞耶提:天魔娆佛,意马莫纵,念等本空,戒念近道。
南冥道真:三清四正法通灵,五气朝元转道经。
饮不醉:天茫茫,一池饮不醉。
一瓢仙:长安居不易,有酒安乐徊;神仙何逍遥,一瓢永开怀。
云垂野:万里野云垂天幕,匣里金刀镇八方。
千浮浪:千江浮浪泻银波,掌中乾坤破六合。
醉不知:地渺渺,一口醉不知。
平江逸:秋叶舟渡水连天,浪平江远逸薰风。
霹雳谜城六祸苍龙:(一)祸皇时期代表诗天下无道,灾生四端,苍龙飞升,六祸禁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口道尽千古事,十指操弄百万兵,北纮寰宇集一艺,袖里乾坤日月升─漫谈霹雳布袋戏25年历史风华 (简体版)若是大家是随着霹雳演出历史一起成长,应该有所发现~霹雳布袋戏的风格其实一直在变~最早在电视台播放时,是「忠孝节义」的倡导式精神教育~然后,录像带时期,素还真出现了~此时,是快意恩仇极重的江湖味~这阶段的代表性人物除了素还真及叶小钗及一页书~还有谈无欲、崎路人、青阳子、狂刀、剑君及海殇君等。
到了「霹雳英雄榜」,此时加入了被人戏称为"二魔女"的席还真及庄雅婷小姐~这2位都是很有名的小说作家~这个阶段,霹雳的剧情的转变,让大家非常的不习惯~因为太过文雅~也太重在情感上的描写~没有了以前那种刺激感,没有了打杀斗狠~没有算计谋略等等内容~所以,剧情被很多戏迷骂到臭头~许多戏迷更认为是这是霹雳的"黑暗期"~但这一阶段,也出现许多经典角色,如傲笑红尘、莫召奴、白无垢,不可否认的,席庄2人,给布袋戏注入一股文学浪漫气息,也是让霹雳布袋戏走向精致、美化及深刻描写人性的开端。
不同的是,没有以往秦假仙等"练肖话”及江湖”黑话”~在诙谐的角色上,也是有所控制度~不会口不择言~席庄2人离职,约在「风起云涌」这一部剧~罗陵小姐加入了编剧组~她与杨月卿女士2人共挑大梁,风格又走回江湖恩怨~剧情也更加进步好看。
这个部分的人物,如佾云、潇潇、半花容等都是受到喜欢的角色。
到了「争王记」这一部戏~霹雳布袋戏的风格及木偶造型,到此有了一个极大的转变。
这也是霹雳决定走向美形木偶的开始~四方之主中,梅兰菊竹四公子,造型又帅又酷又美。
东陵少主、悦兰芳、莫召奴、非凡公子~在争王记中,文戏场次颇多,霹雳的人物配乐及片头的MV~也让戏迷们惊艳,出场诗词也是文雅到极点,充满文学风格~这时的霹雳剧情,大家有一点梦幻似又轻飘飘的感觉木偶更改成更大仙的尺寸,偶头上的精选,造型上的巧思~争王记中一些主要角色,则让戏迷们疯狂地爱上了~到了「霹雳图驣、龙图霸业及霹雳封灵岛」,这三部戏紧凑又悬疑~所以重新炒热文诌诌且软绵绵的清冷格调~不但脍炙人口,更让当时的我们一伙戏迷,在BBS布版上称呼它们为「霹雳三部曲」。
这个阶段,一些超级人气大咖,至今让戏迷喜爱难忘,如风之痕、黑白双少,天忌及波旬等等。
接下来的「霹雳兵燹」,霹雳风格又产生一个微妙变化,那就是主角风格的强烈塑造及剧情走向天马行空化,就以「炎熇兵燹」来说,这个人物突破以往的传统束缚,不但不按牌理出牌,个性更让人捉模不定,另外,在中原武林领导素还真要面临的「对手」,也不再是传统二分法,将正派与反派立场分的很清楚的「各大门派」或「野心组织」。
素还真要面对的,是一个个奇特的「敌人」,这些敌人不但武功高强,头脑也是非常聪明,最重要的是他们「亦正亦邪」,迷人的魅力直追剧中主角。
如金子陵、军师类的四无君及卧江子、孤冷的侠客银狐、男女同体的阴阳师等,这些都是以往人物及剧情中的突破。
到此,随着科技的进步,霹雳开始使用大量的动画,满足了感官的刺激享受,其实这是可以被理解的,因为,『江湖武林』不再是单纯的『武林江湖』,其中加进许多异类想象、科幻空间式的部份。
换句话说,霹雳已经转变成『新式布袋戏』,不再只是『野台戏』、『金光戏』,新式布袋戏延伸出去触角,改变了传统演戏不离忠孝节义的刻板的印象,毕竟布袋戏分布的年龄层极广,如果没有这些精彩的声光特效,一些低年龄层的小孩子观众会因为没有耐性而流失了。
想来这就是世代交替,必然产生的落差吧!「霹雳兵燹」之后,除了大量的动画,霹雳布袋戏产生了2件奇特的事情,那就是「同人文」的写作,还有就是cosplay角色扮演的兴起,前者,网络霹雳角色男男(BL)文章充斥;后者,戏迷则是不惜砸大钱订制真人版的头饰、偶衣及配件,只为一圆扮演心中偶像机会,这些,都是霹雳布袋戏在录制戏剧影片外,额外延伸而出来的特殊现象。
接下来的「霹雳刀锋、万里征途、九皇座、末世录」,霹雳突破以往只在中原大地打杀争斗,或是往往只有「日本东瀛」一线的时空观念,此时的剧情加入了许多天马行空的编排,例如阴气森森的「邪能境」(阴阳师),来自外境的「天外南海」(叶口月人)及充满西洋风味的「阇城」(西蒙),这些都是让戏迷感到极新鲜感的剧情。
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转变,以往,除了主角素还真,一页书及叶小钗三大台柱,在此阶段,出现了佛、道、儒三先天,也就是佛剑分说、剑子仙迹及疏楼龙宿,一改以往三教教主(老佛、道尊及圣夫子),那种「老抠抠」的外型已不复见,改变的是帅气、幽默、华丽到不行的个性设计,至今仍是人气不衰的主要角色。
以往,几个王朝诞生,如非凡公子的「齐天殿」,天策真龙的「腾龙殿」,都只是轻描淡写的个人霸权而已,到了「龙城圣影」,才真正有了大型「宫廷斗争」的深入编写,这时,霹雳再次回到以中原武林为重心。
「霹雳剑踪、刀戟勘魔录1、2」这3档,又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那就是素还真隐身于台面下运筹帷握,台面上,则由一些「智者」暂时领导中原武林,例如药师慕少艾。
还有,就是伪善角色的加强性塑造,以往很明显的,台面上坏人就是坏人,戏迷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而圣踪这个人物,就是跌破大家眼镜的一个角色。
在这个阶段,更出现许多风格非常强烈且突出的人物,如蜀道行,蝴蝶君,羽人非獍,燕归人,女性角色较强眼的则是公孙月。
最有意思的是,「男男」暧昧剧情的描写,似乎已经能渐渐能被接受,在剧中,「人邪一剑封禅及剑邪剑雪无名」就是一个例子,另外,让人觉得最惊喜的地方,莫过于是谈无欲(六丑废人)的出现,这也是霹雳让老人物再度出场的一个新的尝试吧!素还真经历了许多编剧之手,角色个性上出现了一种模糊性。
我想在此做个申明,替编剧讲一句公道话。
素还真个性的模糊性,以客观上来讲,绝对没错,但是在英雄榜里,编剧藉由浮尸欧阳上智,讲了一段非常重要解析素还真的话。
欧阳上智曾经说过:『素还真,是个不断改变自己风格的人。
』笔者对编剧的要求不是不高的,而编剧藉由欧阳上智讲这段话,我是很能认同的,每换一个编剧,对角色的认同感一定会不相同,各人有各人独特的见解,况且素还真的个性,实在是蛮难下一个定论。
霹雳布袋戏角色上千个,每个人物,都曾有一段故事,一个角色,尤其是妳(你)喜爱的人物,在自己心中,该有正面的价值,而戏中牵扯出来的情绪反应,都应需要去冷静思考。
「刀戟勘魔录」之后,异度魔界殒落,接檔的「霹雳奇象、霹雳谜城」说起来,这2档剧情真是有点沉闷,不过,当中还是有3大亮点人物,就是六弦之首「苍」的现世,还有,就是业火红莲、墨渊水莲及靛羽风莲「三莲」化身,这是清香白莲第一次有如此多样的幻化,最后的1个亮点,就是一步莲华及袭灭天来的出现。
谈起一步及袭灭,不禁让我想起最近风格类似的两个角色「沐灵山及百岫嶙峋」,一念无明,十法界生,以佛法讲述的十二因缘来看,无明缘行,行缘识,识起才有所谓的染净(莫那识),而种子是累世累结所落下的,他何时要现行,我们是无法控制的,「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无边轮回至此不断。
总而言之,无论是一步或袭灭,还是山神与山鬼,其实,就是在说明我们的心,真与妄同出一心,只是一个「觉」,一个「迷」而已。
接上来的「霹雳皇龙记、铡龑史」是笔者认为又是一个精彩戏码的重开,大家应该了解,一个冗长的剧集特性就是如此,高潮低潮更迭互起,这是一定的道理。
编写剧本,首要就是一定要有『冲突』,不管是黑道还是白道,好人还是坏人,有了『冲突』之后,才会有厮杀、争斗等过程,然后人物特色才会浮现,个性也更为立体。
在「皇龙记、铡龑史」中,最大的冲突引发点是谁?不用多想,当然是文武冠冕寂寞侯。
记得寂寞侯刚登场的时候,清瘦苍白的脸型,眉头微皱,神态沉稳而清雅超凡,加上不时的干咳之声,让笔者不禁觉得,真是个好怪异的角色啊!(笑)私下认为,寂寞侯可说是素还真一生中「最难缠」的超级敌手,他散发着一股特异的性格魅力,不但智慧谋略一等一,更是能天及狂者,已经可以算是接近全能的先知人物了,这和前期的一些军师个性非常不同。
另外,「皇龙记、铡龑史」中,有着3对非常让人喜欢的情侣,第1是腾风汲无踪及鱼晚儿,然后是三口剑及月神,最后是梅神官及问天谴。
除了第1对有幸福的收场,第2及第3对都是让人扼腕的结局。
严格说来,霹雳的角色还是以武林世界及充满阳刚的气息为主,感情戏只是其中的一些润泽,在霹雳的武侠世界中,男女感情戏的桥段,自然要有一定的设定及铺排,若是每一对恋人都是「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那真的会让笔者有一种很「空洞及虚假」的感觉,不知,各位道友看法如何?再下来的「霹雳开疆纪」,这一档戏是由罗陵小姐主笔,霹雳的主要场景又拉到日本东瀛,主角当然是已经多档没上戏的莫召奴。
笔者常想者,为什么『莫召奴』这个角色赢得了那么多人的喜爱?莫召奴论其性格,没有素还真运筹惟幄的能耐,论其造型,乌黑长发柔顺,两颊垂落长鬓,平凡娟秀的脸蛋,在霹雳木偶中他并不是最漂亮出色的。
但还是要问,为什么『莫召奴』这个角色赢得了那么多人的喜爱?记得初期上场的莫召奴,内敛的心思,难以言喻的气质跟秀美,笔者认为,这就是莫召奴吸引人的地方,尤其,编剧在设定其性别时,存在着一种雌雄莫辨的暧昧感觉。
基本上,一个角色性别设定为非男非女,就会充满了刚柔并济的风采,以道友的喜好的心态去创造出来的莫召奴,编剧有心故意模糊地让大家去猜测、去想象、去讨论、甚至于向霹雳建议争取其性别,莫召奴真的是霹雳中一个特例,至今,没有任何角色能与之相比。
「开疆记」中浓浓的东洋味,最让人喜爱的角色当属军神源武藏(神无月),然后,就是另一个由罗陵编剧公开承认为「男同志身分」的「萧中剑」。
这不禁让笔者想起,后来火宅佛狱的说服者‧寒烟翠,在剧中,她也公开以女同志的身分来对湘灵给予爱的告白,霹雳布袋戏的人物多元化性别设定,至此,已完全不受限制,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突破点。
接下来,就是号称「三部曲」的「霹雳神州」,「苍玄泣」及「天罪」,剧中的主人翁银锽朱武,可以说就是贯穿这3档戏的主角。
首部曲中的「银锽朱武」,是笔者看霹雳布袋戏以来,情感最丰富,表现也最为真挚的王者,以往,剧中的君王或霸主,都不脱离要开疆征伐,在他们脑中,成天就只想是要成就「霸业」而已,根本不可能去对别人付出什么真感情。
但银锽朱武不同,身为魔界君王,俗情就注定要缠烦一生,他的心灵上是不自在的,朱武多么想真正地解脱自己,这个角色,想跳出桎梏的压迫感,一定让喜爱他的戏迷深感不舍吧!在第二部曲的「苍玄泣」中,有2个极出色的人物,前者是北窗伏龙曲怀觞,这是素还真第一次以「寄体」而不是「化身」出现,又开创出素还真另一类幻化的特例,再者,则是柳生剑影(笔者贴有专文「剑之真意,不过自然,不过是众生生命,守护生命,便是道之真谛。
」有兴趣的道友可搜寻一阅。
接下来的「霹雳天罪」,应该是最让霹雳戏迷大开眼界的一档戏了,当然,就是魔界之「神」弃天帝的出现,挟带着毁天灭地之能力,弃天帝以消灭一切,而不是统治世界为目的,这在霹雳剧集人物中,弃天帝绝对是个「空前创举」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