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生理生化试验
实验十二细菌常用生理生化反应实验结果观察

实验十二细菌常用生理生化反应实验结果观察一结果观察1.葡萄糖发酵实验直接观察试管,试管变黄者为葡萄糖发酵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左边是恶臭假单胞菌,它有气泡并变黄;右边是大肠杆菌,2v.p.反应和甲基红试验:将培养的液体培养基分成两个干净的小试管,在一个试管中滴入2-3滴甲基红试剂。
溶液变红为甲基红阳性菌,与甲基红阴性菌相同,将V.P.试剂添加到另一个试管中,并在37℃下保持15分钟。
变红的是阳性细菌,保持不变的是阴性细菌vp,图为右边为大肠杆菌,溶液变红,为阳性菌。
3吲哚实验在培养好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厘米高的乙醚,振荡,静置分层,加入2-4滴吲哚试剂,在掖面交界出现红色者为吲哚反应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左边是大肠杆菌,带有红色阳性细菌;右边是铜绿气单胞菌,颜色和阴色相同性菌。
4硝酸盐还原实验在点滴板上滴入革里斯试剂a液和b液,如过溶液变红说明有亚硝酸盐,为硝酸盐还原阳性菌,如果不变色需要再倒出部分培养基在另外的小孔中再滴如耳苯胺试剂,如果变蓝,说明此菌为阴性菌;如果不变色,说明此菌为硝酸盐还原强阳性菌.右下角的假单胞菌为阴性菌,加入科里奥利试剂A和B后不变色,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变蓝;左上角的大肠杆菌是红色的。
5柠檬酸盐实验那些对柠檬酸细菌呈阳性的人,以及那些使用斜面的人,都会变成阴性左边产生蓝色,产气杆菌阳性;右边为大肠杆菌,阴性。
6明胶水解向培养好的明胶培养基中加入酸性氯化汞或三氯乙酸溶液,并铺满平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为明胶水解阳性菌,没有透明圈的菌为阴性菌.左边是大肠杆菌,呈透明圆形,呈阳性;右边是枯草芽孢杆菌,一种阴性细菌。
7淀粉水解实验将碘溶液加入培养的淀粉培养皿中,盖上培养皿。
菌落周围有透明圈的细菌是淀粉水解的阳性细菌,没有透明圈的细菌是阴性细菌左边枯草杆菌,出现透明圈,阳性;右边大肠杆菌,无透明圈,阴形。
8硫化氢生产实验直接观察培养好的培养基,出现黑色沉淀者为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左边是一根变形的杆状物,有黑色沉淀和阳性细菌;右边是大肠杆菌,阴性细菌。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原理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原理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原理是通过研究细菌在生理和生化特性上的表现来确定其种属和特征。
这种鉴定方法是通过对细菌的形态学、生长特性、代谢能力和化学成分进行综合分析来实现的。
细菌的形态学特征是鉴定的首要依据之一。
形态学特征包括细菌的大小、形状、结构和染色性质等方面。
比如,革兰氏染色能够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两类,从而提供了重要的区分依据。
此外,细菌的胞外结构如菌落形态、胶囊、鞭毛和纤毛等也是鉴定的重要特征。
生长特性也是细菌鉴定的重要方面。
不同细菌对于温度、pH值、氧气需求和营养要求等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不同,这些特征可以用来筛选并确认细菌的种属。
比如,某些细菌能够在高温环境下繁殖,而对于大多数细菌来说则无法生长。
此外,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也可以作为鉴定的参考依据。
代谢能力是细菌鉴定的重要标志之一。
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代谢特点,通过研究其对特定底物的利用能力和生成产物的特征可以推断细菌的种属和特征。
鉴定方法包括对特定酶活性的检测以及特定代谢产物的分析等。
化学成分也为细菌的鉴定提供了重要线索。
细菌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和核酸等。
比如,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可以通过特定染色方法进行检测,如革兰氏染色可以判断细菌是否具有胞壁,并进一步分析细菌的细胞壁组分。
此外,核酸序列分析技术如16S rRNA测序可以用于细菌鉴定,通过比对细菌的核酸序列与数据库中的已知细菌进行比对,可以确定细菌的种属和基因亲缘关系。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方法是综合分析多个指标和依据,通过不同特征之间的关联和差异来进行细菌的分类鉴定。
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传统的生理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基于质谱和光谱的分析方法等。
这些方法在细菌鉴定研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医学、环境科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基础。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

细菌的生理、生化实验简介微生物生化反应是指用化学反应来测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化反应常用来鉴别一些在形态和其它方面不易区别的微生物。
因此微生物生化反应是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重要依据之一,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生化反应介绍如下:一、糖酵解试验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
可用指示剂及发酵管检验。
试验方法:以无菌操作,用接种针或环移取纯培养物少许,接种于发酵液体培养基管中,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用接种针作穿刺接种。
接种后,置36±°C培养,每天观察结果,检视培养基颜色有无改变(产酸),小倒管中有无气泡,微小气泡亦为产气阳性,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检视沿穿刺线和管壁及管底有无微小气泡,有时还可看出接种菌有无动力,若有动力,培养物可呈弥散生长。
本试验主要是检查细菌对各种糖、醇和糖苷等的发酵能力,从而进行各种细菌的鉴别,因而每次试验,常需同时接种多管。
一般常用的指示剂为酚红、溴甲酚紫,溴百里蓝和An-drade指示剂。
二、淀粉水解试验某些细菌可以产生分解淀粉的酶,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
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试验方法:以18~24h的纯培养物,涂布接种于淀粉琼脂斜面或平板(一个平板可分区接种,试验数种培养物)或直接移种于淀粉肉汤中,于36±1°C培养24~48h,或于20℃培育5天。
然后将碘试剂直接滴浸于培育表面,假设为液体培育物,那么加数滴碘试剂于试管中。
当即检视结果,阳性反映(淀粉被分解)为琼脂培育基呈深蓝色、菌落或培育物周围显现无色透明环、或肉汤颜色无转变。
阴性反映那么无透明环或肉汤呈深蓝色。
淀粉水解系逐步进行的过程,因而试验结果与菌种产生淀粉酶的能力、培养时间,培养基含有淀粉量和pH等均有一定关系。
培养基pH必须为中性或微酸性,以最适。
淀粉琼脂平板不宜保存于冰箱,因而以临用时制备为妥。
三:V-P试验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一、引言在微生物学中,鉴定细菌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之一。
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可以通过观察细菌对不同物质的代谢情况来确定其种类和特性。
本报告将介绍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
二、目的本报告旨在介绍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包括试剂、操作步骤、结果解释等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实验。
三、材料与方法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培养基;2. 硝酸盐还原试剂;3. 糖类试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4. 氨基酸试剂:天冬氨酸、赖氨酸;5. 酶试剂:淀粉酶、蛋白酶;6. 无水硫酸铜溶液。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解释1. 硝酸盐还原试验步骤:(1)取一支细菌液体培养物,加入硝酸盐还原试剂;(2)观察液体颜色变化。
结果解释:若液体变为红色,则表示细菌能够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是亚硝化菌。
若无颜色变化,则表示细菌不能还原硝酸盐。
2. 糖类代谢试验步骤:(1)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葡萄糖、果糖、半乳糖;(2)加入相同量的细菌液体培养物;(3)观察试管内气泡产生情况。
结果解释:若在葡萄糖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利用葡萄糖进行发酵代谢;若在果糖或半乳糖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利用果糖或半乳糖进行发酵代谢。
3. 氨基酸代谢试验步骤:(1)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天冬氨酸和赖氨酸;(2)加入相同量的细菌液体培养物;(3)观察试管内气泡产生情况。
结果解释:若在天冬氨酸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利用天冬氨酸进行代谢;若在赖氨酸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利用赖氨酸进行代谢。
4. 酶代谢试验步骤:(1)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淀粉和蛋白质;(2)加入相同量的细菌液体培养物;(3)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情况。
结果解释:若在淀粉试管内出现了透明带,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分泌淀粉酶;若在蛋白质试管内出现了变色,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分泌蛋白酶。
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呼吸酶类试验——细胞色素氧化酶试验
原理:细胞色素氧化酶是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旳最终呼吸 酶。具有氧化酶旳细菌,首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再由氧化型 细胞色素C使对苯二胺氧化,生成有色旳醌类化合物
培养基:丙二酸盐培养基 措施:菌落法、滤纸法、试剂纸片法。前两者挥霍试剂, 后者节省 成果:10秒内呈深紫红色为阳性 意义:肠杆菌科细菌与假单胞菌旳区别,前者阴性,后者 多阳性奈瑟菌属、莫拉菌属也为阳性
糖酵解试验
大肠杆菌 伤寒杆菌 副伤寒杆菌
葡萄糖
+
乳糖
-
-
葡萄糖:
-
糖酵解试验
麦芽糖:
-
+
+
糖酵解试验
甘露醇:
鼠李糖:
-
+
+ -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氧化-发酵试验(O/F)
原理:细菌分解葡萄糖旳过程中,必须有分子氧参加旳, 称为氧化型;能够进行无氧降解旳,称为发酵型;不分解葡萄 糖旳称为产碱型
成果:能分解糖(醇、苷)类产酸时,培养基中旳指示剂 呈酸性反应。若能产气时,培养基可出现开裂气泡等现象
意义:肠杆菌科尤为主要
糖酵解试验
根据细菌分解利用糖能力旳差别体现出是否产酸产气 作为鉴定菌种旳根据。是否产酸,可在糖发酵培养基中加 入指示剂溴甲酚紫(即B.C.P指示剂,其pH在5.2下列呈黄 色,pH在6.8以上呈紫色),经培养后根据指示剂旳颜色变 化来判断。是否产气,可在发酵培养基中放入倒置杜氏小 管观察。
呼吸酶类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
意义:肠杆菌科为阳性;铜绿、嗜麦芽能 产生氮气;链球菌肠球菌阴性,葡萄球菌阳性
注意:若加入试剂后无反应,可能是①硝 酸盐没有被还原,试验阴性②硝酸盐被还原为 氨和氮等其他产物而致假阴性,此时要加入少 许锌粉,若出现红色则为阴性,不产生红色则 为假阴性,实际为阳性
(完整word版)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方法

方法2.3。
5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1、形态学观察采用插片法、埋片法, 对该拮抗细菌的菌落形态特征作镜检观察。
用革兰氏染色进行油镜观察。
① 革兰氏染色溶液和试剂:革兰氏染液,草酸铵结晶紫染液,卢戈式碘液,95%乙醇,番红复染液等.试验步骤:(1) 涂片:取活跃生长期菌种按常规方法涂片(不易过厚)、干燥和固定。
(2) 初染: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液覆盖涂菌部位1~2min,用水冲洗至流出水无色。
(3)媒染:先用卢戈氏碘液冲去残留水迹,再用碘液覆盖1min,倾去碘液,水洗至流出水无色。
(4)脱色:在上述涂片上流加95%乙醇溶液(一般20~30s),当脱色至流出液无色时立即用水洗去乙醇。
(5)复染:将玻片上残留水用吸水纸吸去,用番红复染液染色2min,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残水晾干。
(6)镜检:用油镜观察。
②芽孢染色(1)制片:按常规方法涂片、干燥及固定。
(2)加热染色:向载玻片滴加数滴5%孔雀绿水溶液覆盖涂菌部位,用夹子夹住载玻片在微火上加热至染液冒蒸汽并维持5min,加热时应注意补充染液,切勿让涂片干涸.脱色:待玻片冷却后,用缓流自来水冲洗至流出水无色.(3)复染:用0.5%番红水溶液复染2min。
(4) 水洗:用缓流自来水冲洗至无色。
(5) 镜检:晾干载玻片后油镜镜检。
③鞭毛染色(硝酸银染色法)(1) 载玻片准备:将载玻片置于含洗衣粉或洗涤剂的水中煮沸 20min,然后用清水充分洗净,再置于 95%乙醇中浸泡,使用时取出在火焰上烧去乙醇及可能残留的油迹。
(2) 菌液制备:用接种环挑取菌落边缘菌体,悬浮于1~2mL无菌水中制成菌悬液,不能剧烈震荡。
(3) 制片:取一滴菌悬液滴到载玻片一侧,倾斜玻片,使菌悬液流向另一边,用吸水纸吸取多余的菌悬液,自然干燥。
(4)染色:滴加硝酸银染色A液覆盖3~5min,用蒸馏水充分洗去A液,再滴加B液染色约1 min,期间可用微火加热,当涂面出现明显褐色时,立即用蒸馏水冲洗。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细菌鉴定是微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通过对细菌的形态、生理生化反应、生长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来确定细菌种类的过程。
在细菌鉴定中,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通过观察细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来确定细菌的种类。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
1. 氧气需求实验氧气需求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它可以用来确定细菌的氧气需求量。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将细菌接种到含有不同氧气浓度的培养基中,然后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如果细菌只能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生长,那么它就是一种需氧菌;如果细菌只能在氧气缺乏的条件下生长,那么它就是一种厌氧菌;如果细菌既能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生长,也能在氧气缺乏的条件下生长,那么它就是一种兼性厌氧菌。
2. 糖类发酵实验糖类发酵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它可以用来确定细菌对不同糖类的发酵能力。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将细菌接种到含有不同糖类的培养基中,然后观察培养基的酸碱度变化。
如果培养基的酸碱度发生了变化,那么说明细菌对这种糖类进行了发酵。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确定细菌对哪些糖类具有发酵能力,从而进一步确定细菌的种类。
3. 氧化还原实验氧化还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它可以用来确定细菌的氧化还原能力。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将细菌接种到含有不同氧化还原剂的培养基中,然后观察培养基的颜色变化。
如果培养基的颜色发生了变化,那么说明细菌对这种氧化还原剂具有反应能力。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确定细菌的氧化还原能力,从而进一步确定细菌的种类。
4. 酶活性实验酶活性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它可以用来确定细菌的酶活性。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将细菌接种到含有不同底物的培养基中,然后观察底物的变化情况。
如果底物发生了变化,那么说明细菌对这种底物具有酶活性。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确定细菌的酶活性,从而进一步确定细菌的种类。
用来测定菌的生理生化特征的4个实验(IMVC)

用来测定菌的生理生化特征的4个实验.
I:吲哚试验
M:甲基红试验
V:V.P试验
C:柠檬酸实验
i是为个好读加上去的.
1.吲哚试验
①试验菌用蛋白胨水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
②在培养液中加入乙醚1ml(使呈明显的乙醚层)充分振荡,使吲哚试剂溶于乙醚.静置片刻,待乙醚浮于培养液上面时沿管壁慢慢加入吲哚试剂10滴.呈玫瑰红的为阳性,不变色的为阴.
(注:加入吲哚试剂后,不可再摇动,否则红色不明显)
2.甲基红试验
①试验菌用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
②沿管壁加入M.R.(甲基红)试剂3-4滴.红的为阳性,黄的为阴性.
3.V.P试验
①试验菌用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
②加入40%KOH 10-20滴,再加入等量α-茶酚,用力振荡(拔去棉塞)再放入37℃4h后再观察,仍无色产生为阴.
4.柠檬酸实验
①将试验菌培养在柠檬酸盐培养基斜面上37℃培养24-28小时.
②观察有无细菌生长与培养基颜色变化.如果含有溴麝香草酚蓝的斜面蓝色者为阳性反应,呈绿色的为阴性反应;含苯酚红的斜面如果呈红色为阳性反应,呈黄色为阴性反应.
编辑本段作用
这4个试验主要是用来快速鉴别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多用于水的细菌检查。
大肠杆菌虽非致病菌,但在饮用水中如超过一定数量,则表示水质受粪便污染。
产气肠杆菌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因此检查水时,要将两者分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九细菌的生理生化试验
实验九细菌的生理生化试验
1 目的
1.1 了解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反应原理
1.2 掌握测定细菌生理生化反应的技术和方法
2 原理
各种微生物在代谢类型上表现了很大的差异。
由于细菌特有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的特性,这种差异就表现的更加明显。
不同细菌分解、利用糖类、脂肪类和蛋白类物质的能力不同,所以其发酵的类型和产物也不相同,也就是说,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统。
即使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在菌株的分类鉴定中仍有很大作用。
3 材料
3.1 菌种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斜面菌种
3.2 培养基
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糖发酵培养基(葡萄糖、乳糖或蔗糖)3.3 试剂
40%NaOH溶液、肌酸、甲基红试剂、吲哚试剂、乙醚、1.6%溴甲基酚紫指示剂。
3.4 器具
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试管、移液管、杜氏小套管。
4 流程
糖发酵试验→V-P试验→甲基红试验→吲哚试验
5 步骤
(一) 糖类发酵试验
1 目的
了解不同细菌分解利用糖的能力及实验原理,并掌握其操作方法.
2 原理
可根据细菌分解利用糖能力的差异表现出是否产酸产气作为鉴定菌种的依据。
是否产酸,可在糖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溴甲酚紫(即B.C.P指示剂,其pH在5.2以下呈黄色,pH在6.8以上呈紫色),经培养后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
是否产气,可在发酵培养基中放入倒置杜氏小管观察。
3 材料
3.2菌种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的斜面菌种
3.3培养基
葡萄糖、蔗糖和乳糖发酵培养液试管
4流程
发酵液试管→标记→接种→培养→观察→记录
5 步骤
5.1 试管标记图9-1 糖发酵产气
取分别装有葡萄糖、蔗糖和乳糖发酵培养液试管各A不产气;B产气
4支,每种糖发酵试管中均分别标记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普通变形菌和空白对照。
5.2 接种培养
以无菌操作分别接种少量菌苔至以上各相应试管中,每种糖发酵培养液的空白对照均不接菌。
将装有培养液的杜氏小管倒置放入试管中(图9-1),置37℃恒温箱中培养,分别在培养24h、48h、和72h观察结果。
5.3 观察记录
与对照管比较,若接种培养液保持原有颜色,其反应结果为阴性,表明该菌不能利用该种糖,记录用“-”表示;如培养液呈黄色,反应结果为阳性,表明该菌能分解该种糖产酸,记录用“+”表示。
培养液中的杜氏小管内有气泡为阳性反应,表明该菌分解糖能产酸并产气,记录用“+”表示;如杜氏小管内没有气泡为阴性反应,记录用“-”表示。
(二)乙酰甲基甲醇试验(V.P试验)
1 目的
了解鉴别不同肠杆菌科各菌属的乙酰甲基甲醇试验原理,并掌握其操作方法.2 原理
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液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3 材料
3.1 菌种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斜面菌种
3.2 培养基
葡萄糖蛋白胨培养液的试管
4流程
培养液试管→标记→接种→培养→观察→记录
5 步骤
5.1 标记试管
取5支装有葡萄糖蛋白胨培养液的试管,分别标记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普通变形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空白对照。
5.2 接种培养
以无菌操作分别接种少量菌苔至以上相应试管中,空白对照管不接菌,置37℃恒温箱中,培养24~48h。
5.3 观察记录
取出以上试管,振荡2min。
另取5支空试管相应标记菌名,分别加入3~5ml以上对应管中的培养液,再加入40%NaOH溶液10~20滴,并用牙签挑入约0.5~1mg微量肌酸,振荡试管,以使空气中的氧溶入,置37℃恒温箱中保温15~30min 后,若培养液呈红色,记录为V.P.试验阳性反应(用“+”表示);若不呈红色,记录为V.P.试验阴性反应(用“-”表示)。
注意:原试管中留下的培养液用作甲基红试验。
(三)甲基红试验(M.R.试验)
1 目的
了解鉴别肠杆菌科各菌属的甲基红试验原理,并掌握其操作方法.
肠杆菌科各菌属都能发酵葡萄糖,在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中,由于糖代谢的途径不同,可产生乳酸,琥珀酸、醋酸和甲酸等大量酸性产物,可使培养基PH值下降至pH4.5以下,使甲基红指示剂变红。
3 材料
3.1 菌种
同V.P试验
3.2 培养基
同V.P试验
4 流程
培养液→指示剂→观察→记录结果
5 步骤
于V.P.试验留下的培养液中,各加入2~3滴甲基红指示剂,注意沿管壁加入,仔细观察培养液上层,若培养液上层变成红色,即为阳性反应;若仍呈黄色,则为阴性反应,分别用“+”或“-”表示。
(四)吲哚试验
1 目的
掌握吲哚试验(Ehrlich法)的原理和方法
2 原理
有些细菌含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靛基质)。
吲哚本身没有颜色,不能直接看见,但当加入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试剂时,该试剂与吲哚作用,形成红色的玫瑰吲哚。
3 材料
3.1菌种
测试菌株.
3.2培养基
蛋白胨水培养基
3.3试剂
二甲基氨基苯甲醛溶液、乙醚。
4流程
标记试管→接种→培养→观察→记录
5步骤
5.1 试管标记
取装有蛋白胨水培养液的试管5支,分别标记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普通变形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空白对照。
5.2 接种培养
以无菌操作分别接种少量菌苔到以上相应试管中,第5管作空白对照不接种,置37℃恒温箱中培养24~48h。
5.3 观察记录
在培养液中加入乙醚1~2ml,经充分振荡使吲哚萃取至乙醚中,静置片刻后乙醚层浮于培养液的上面,此时沿管壁缓慢加入5~10滴吲哚试剂(加入吲哚试剂后切勿摇动试管,以防破坏乙醚层影响结果观察),如有吲哚存在,乙醚层呈现玫瑰红色,此为吲哚试验阳性反应,否则为阴性反应,阳性用“+”、阴性用“-”表示。
记录生理生化反应测定结果.
7 思考
1以上生理生化反应能用于鉴别细菌,其原理是什么?2细菌生理生化反应试验中为什么要设对照.
3试设计一试验方案,鉴别一株肠道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