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的炮制方法_蛤蚧养殖方法大全

合集下载

特种养殖:蛤蚧的养殖技术

特种养殖:蛤蚧的养殖技术

蛤蚧学名大壁虎,别称仙蟾、多格、哈蟹等,为壁虎科壁虎属爬行动物,台湾称为大守宫,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头长大于尾长,我国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药用价值非常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蛤蚧的养殖技术吧!蛤蚧的生活习性蛤蚧生活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有草木生长的石灰石地带,常数条集居或独居在石山的悬崖洞穴、缝隙内或树洞中,有时也在人们住宅的屋檐、墙壁附近活动。

听力较强,但白天视力较差,怕强光刺激,瞳孔经常闭合成一条垂直的狭缝。

夜间出来活动和觅食,食物以各种活动的昆虫为主,包括蝼蛄、蚱蜢、飞蛾、蝉螂、黄粉虫和蚕蛾等,不食死的昆虫和食物,但经过人工驯养,也可放养。

人工养殖大壁虎的过程中应以动物性昆虫为主、植物性昆虫为辅的原则,否则易导致大壁虎的营养不良,发生疾病。

蛤蚧的场地建设1、饲养箱:在虫源丰富的地方,选择通风、阴凉干净的平房或楼房作饲养室,室内设置饲养箱若干个。

饲养箱一般用旧的包装小木箱改制而成,尺寸为50×40×30厘米,箱面的一半用塑料纱窗或铁窗纱密封,另一半用木板装成活动箱盖,盖上开一个小孔供投放饲料用。

饲养箱务求密实无缝隙,以免投入的昆虫逃跑。

也可以用柜式饲养箱,尺寸50×30×25厘米,其上面都是用木板,前壁上半部用铁纱窗密封,下半部是活动木板门。

为了适应蛤蚧生活习性,前面可用绿色布遮蔽,秋末用厚纸皮封闭,防御寒风侵袭。

2、饲养房:选择虫源丰富的林旁、山边、田峒建造。

面积大小视饲养的规模而定,一般长4米、宽和高各3米。

饲养房顶部或后面建有蛤蚧活动场,房顶高1.2~1.5米,四周用铁丝网围好,饲养房和活动场相通,便于蛤蚧出入。

饲养房开有工作门,供饲养人员出入。

饲养房后面建的活动场,可与饲养房成套间形成。

活动场顶部用铁丝网围好,使蛤蚧可见到露水又不能逃跑。

为了防止蛤蚧相互残食,大小蛤蚧要分房饲养,小蛤蚧要加建饲养房。

3、假山饲养:这种饲养方式是用人工模拟石山的自然条件,建造用铁丝网围成的饲养房。

蛤蚧养殖技术

蛤蚧养殖技术

蛤蚧养殖技术一级标题蛤蚧是一种重要的水生动物资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养殖蛤蚧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产业,具有很大的经济潜力。

本文将介绍蛤蚧养殖的技术要点和关键步骤。

二级标题蛤蚧的基本介绍蛤蚧,又被称为“水鳖”,是一种水生有壳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

蛤蚧的身体外表呈椭圆形,背部呈乳白色或灰褐色。

蛤蚧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在淡水或半咸水中,以浮游生物为食,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蛤蚧养殖的适宜环境蛤蚧对养殖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适宜的水质和温度。

一般来说,蛤蚧需要的水质条件为:pH值在7.5-8.5之间,水温在20-25摄氏度之间。

此外,水体中要有足够的氧气和丰富的营养物质,以提供蛤蚧生长所需。

蛤蚧的养殖设施蛤蚧的养殖设施主要包括池塘、网箱和污泥池。

养殖池塘应选择水位稳定的地方,通过修建圆形或长方形水池,并加入适量的有机质,以供蛤蚧生活。

网箱主要用于蛤蚧的孵化和育苗阶段,以便于管理和收获。

污泥池则用于处理蛤蚧养殖中产生的有机废料和污泥,以维护水体环境的清洁。

三级标题蛤蚧的繁殖1.选种与繁殖泥蚶在蛤蚧养殖中,选种泥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后期蛤蚧的养殖效果。

选种时应注意泥蚶的体型健壮,活动力强,不患病害。

在蛤蚧繁殖泥蚶的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食物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促进其繁殖。

2.蛤蚧的孵化将选好的泥蚶放入网箱中,并在网箱中加入适宜温度的水体。

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泥蚶会产出蛤蚧的幼体,即蛤蚧种苗。

种苗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后期蛤蚧的生长和品质。

蛤蚧的养殖管理1.水质管理蛤蚧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需要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定期检测水质的pH值、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及时调整水质,保持适宜的环境。

2.饲料管理蛤蚧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可以添加人工饲料,如螺旋藻、水生昆虫等,以提高蛤蚧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同时,要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避免浪费和水质污染。

3.疫病防控在蛤蚧养殖过程中,要定期对蛤蚧进行观察和疫病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病问题。

蛤蚧中药标准

蛤蚧中药标准

蛤蚧中药标准一、基源与分布蛤蚧,学名Mesabolylodes temporalis,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

二、历史沿革蛤蚧在中药学上被归为动物药,具有补肾壮阳、止咳平喘、活血化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阳痿、咳喘不止、跌打损伤等疾病。

自古以来,蛤蚧就被视为中药材中的珍品之一,其药用价值备受肯定。

三、药材性状蛤蚧呈扁平的板状,头呈三角形,有复眼,背部有明显的脊椎骨棘突起,腹部有足四对。

体表光滑,呈深棕色或橙黄色,尾部有明显的尾脂腺。

蛤蚧的雄性个体具有一对睾丸,而雌性个体具有一对卵巢。

四、鉴别方法鉴别蛤蚧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形状鉴别,要选择形状完整、体表光滑、色泽鲜艳的个体;二是性别鉴别,雄性个体具有一对睾丸,而雌性个体具有一对卵巢;三是鳞片鉴别,蛤蚧的鳞片质地坚硬,呈重叠排列,可用于分辨真伪。

五、检查方法在采收和加工蛤蚧时,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主要包括对药材的形状、颜色、鳞片质地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真伪。

六、浸出物与挥发油蛤蚧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有机酸、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

此外,蛤蚧还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成分,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对蛤蚧的浸出物和挥发油进行分析和提取,可以更好地了解其药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七、炮制方法蛤蚧的炮制方法主要包括清洗、干燥、切制等步骤。

炮制后的蛤蚧可以增强其药效和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炮制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化学溶剂等物质,以免影响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八、药性论述蛤蚧的药性属于温补类,能够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肺平喘等作用。

在临床应用上,蛤蚧常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阳痿、遗精、尿频尿急等病症,也常用于治疗哮喘等疾病。

蛤蚧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增强免疫力、抗炎、抗疲劳等作用。

九、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蛤蚧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作用。

在临床应用上,蛤蚧常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阳痿、遗精等疾病,也常用于治疗哮喘等疾病。

蛤蚧的炮制方法

蛤蚧的炮制方法

蛤蚧的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一、净制除去鳞片及头足。

二、切制切成小块。

三、炙炙 1.酒制(1)取蛤蚧块,用黄酒浸润后,烘干。

(2)原药去掉竹片,刷净,切去脚爪和头(齐眼睛处切除),置铁丝筛上,用文火烤热,离火,喷适量白酒,又置火上酥制,离火,再喷适量白酒,反复数次,制至松脆为度,放凉,研细粉即得。

每蛤蚧1对,用白酒30g。

(3)先将黄酒置锅内,沸后,再放入已去头足成段的蛤蚧,微煮至黄酒吸尽,取出晾凉,晒干入库即得。

每对蛤蚧,用黄酒24g。

2.焙制取蛤蚧,除去鳞片、头、脚等杂质,焙至黄色酥脆为度。

3.炒制取净蛤蚧投入热沙内,不断翻动,至泡酥,显黄色,取出,筛去沙,研粉。

4.油制(1)取净蛤蚧,用无烟炉火烘烤,边烤边涂小量香油(芝麻油)以烤至干脆即得。

(2)取净蛤蚧去头、足,涂上1层乳油,在无烟火上炽烤,并勤加翻动至酥。

(3)刷净鳞片,剥去头足,除掉竹板,剪碎,置锅内加入适量酥油,文火炙至色黄酥脆,取出,晾凉。

【现代研究】 1.古人有蛤蚧“毒在眼,效在尾”之说,故历代相传去头足。

经用蛤蚧眼睛和头足作猴急性毒性和小鼠亚急性实验。

其结果均未见不良反应。

因此给故入药无需去头足,若因头足不易粉碎而去之则是另一种情况。

2.先将锅洗净烧热后洒上锻蛤粉彩热后,再放入除去头、足切成段的蛤蚧,以文火拌炒,约7-10分钟,见发泡鼓起,即可取出筛去蛤粉,晾透研成粉末。

该法的优点是抬粉功能化痰止咳,与蛤故同炒可加强治咳喘之功,再者可防止蛤所炙时焦化。

蛤蚧.炮制 (2)

蛤蚧.炮制 (2)
性 激素样的药理作用,而两者比较,蛤蚧体 弱于尾部〔广西中医药,1983,(2):37〕。蛤蚧尾 部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氨基酸等, 且含量最高〔中药材,1993,16(2):41〕。综上, 其对尾部的认识,与前人“勿伤尾”之说 相符。但对去头足及眼尾等部位之说,则 有不同看法。且有人主张,不论加工炮制 或具体应用蛤蚧时,均可保留其头、爪、 皮及尾,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利用率〔辽宁中 医杂志,1989,(4):36〕。近代亦有专用“蛤蚧 尾”,注重其尾部性激素样作用,以发挥 壮阳起痿之药用价值。
《雷公炮炙论》谓:“凡修事服之, 去甲上、尾上、腹上肉毛,毒在眼……”, 又言“勿伤尾,效在尾也”。《日华子本 草》则认为“合药去头足”。根据以上认 识,有人专门对蛤蚧各部位的化学成分及 药理毒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蛤 蚧头、爪,不含头、爪、尾部分,躯干, 四肢,骨及肉,尾等部位所含化学成分并 无显著性差异,且眼部、头部与尾部均末 见毒性反应〔辽宁中医杂志,1989,(4):36〕。

蛤蚧养殖技术

蛤蚧养殖技术

蛤蚧养殖技术一、蛤蚧的生态特性1.生活环境:蛤蚧是一种淡水软体动物,主要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等淡水环境中。

2.生长习性:蛤蚧是一种肉食性动物,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有机碎屑为食。

在适宜的温度和水质条件下,其生长速度较快,成熟期为6-8个月左右。

二、蛤蚧养殖前期准备1.选址:选择水质清洁、水源稳定并且易于管理的区域。

2.设备准备:鱼缸或塑料桶作为养殖容器;过滤器和氧气泵用于保持水质;温度计和PH测试仪用于监测水质状况。

3.种苗选购:从正规的养殖场或市场购买健康的种苗,注意检查是否有病虫害。

三、蛤蚧养殖技术1.养殖容器准备:将鱼缸或塑料桶清洗干净,并进行消毒处理。

放置过滤器和氧气泵,并调节好水温和PH值。

2.种苗投放:将种苗放入养殖容器中,注意不要过度密集,每平方米放置100-200只左右的数量即可。

3.饲料投喂:蛤蚧是肉食性动物,可以喂食小型甲壳类动物、水蚤、水蜈蚣等。

每天可喂食2-3次,每次喂食量约为蛤蚧总重量的1%-2%。

4.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状况,保持适宜的温度和PH值。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如更换部分或全部的水源、增加氧气泵等。

5.疾病防治:定期检查并清理养殖容器内部,避免积累废弃物和有毒物质。

如发现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四、收获与销售1.收获时间:一般在夏季或秋季进行收获。

当蛤蚧体型较大且呈现出明显的壳色时即可进行收获。

2.收获方法:将养殖容器内的水全部倒出,并用筛网或手工进行捞取。

3.销售渠道:可选择当地的水产市场或者通过网络销售等方式进行销售。

在销售过程中,注意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卫生状况。

五、养殖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投喂:过度投喂容易导致水质恶化和蛤蚧死亡。

2.定期清理养殖容器:避免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积累,影响水质。

3.注意水温和PH值:保持适宜的水温和PH值有利于蛤蚧的生长发育。

4.防止病虫害:定期检查并清理养殖容器内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虫害发生。

5.收获时间选择: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可以保证产品的品质和数量。

蛤蚧养殖及加工技术

蛤蚧养殖及加工技术

0 条 左右
,

饲 养 房 可 分 为饲 养 室
。 。
活动 场 工 作 室 三 部 分 饲 养 室 墙 上 开 窗 钉 上 铁 丝 网 室 内墙 上 钉
.
木板 架 并 用 麻 袋 之 类 遮 光

,
为蛤 蚜 栖 息场 所 顶 部设 缝 隙 可 由此
. . 。
,
进 入 设在 房顶 的 活 动 场
,
.
, , , 、 , , ,
腹 面 朝 上 用铁 钉 钉住 头 部 左手持 后 肢基 部 将 身体 稍 拉 直 右 手用 利 刃 从
肛 门 向 上 剖 至 咽部 再 用 竹 片撑开 胸 腹 壁 取 出 内脏 用 布抹 干 血 液 不 可
用 水 洗 将 四 肢 及尾 轻 轻顺直 文 火 烘干 将大 小 相 同的 两 只 合成 一对 扎 好 即 成 商 品 蛤纷 可 以 销 售


蛤 蚜 的 干 制 品是 驰 名 中 外 的 名 贵 中 药材 也是 配 制 蛤 蛤 精


;



蛤蚁酒


蛤 蚁 大 补 丸 等 中成 药 的 主 要 原 料
。 、


蛤蚁具 有补 胃 温

、 .


肺 壮 阳 止 咳之 功 能

可治疗 神 经 衰弱 肺 结 核 老 人 虚 弱 性 喘 咳

竹 节 应 除 去 然 后 在 边 缘 和 内面 涂 抹 猪血 再 复 原 捆 好 将竹 筒 一端 捅
.
,

许多水蜓 将 破布 撕 成 破布捕捉 法 条 浸 上 猪 血 晾于 后 松 乱扎 成 团

蛤蚧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蛤蚧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蛤蚧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蛤蚧是一种常见的昆虫,也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和养殖潜力的生物。

本文从蛤蚧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在养殖方法方面,主要包括养殖环境、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等内容,帮助养殖者了解如何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以及合理进行饲养管理。

在养殖注意事项方面,主要涉及蛤蚧的营养需求、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提供了养殖者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以确保养殖过程的稳定和高效。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蛤蚧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在实际操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正文】:一、蛤蚧的养殖方法蛤蚧的养殖方法需要从合适的养殖环境、饲养管理以及繁殖技术等方面进行考虑。

1. 养殖环境蛤蚧适应性强,可以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远离污染源和农药使用地,保证蛤蚧生长的环境安全。

其次,根据蛤蚧的生长需求,精心布置养殖环境。

蛤蚧喜欢在半阴湿的地方生长,可以使用花盆、有机质土壤、湿木板等来营造合适的生长环境。

2. 饲养管理蛤蚧需要提供适宜的食物来维持其生命活动,同时也需要一定的饲养管理。

蛤蚧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定期检查饲养环境的温湿度,生长周期等,并做好记录。

针对蛤蚧的饮食习惯,提供适宜的食物。

蛤蚧以腐熟的有机物、植物碎屑和水分为食,饲养者应该根据需要提供一定量的水分和适量的食物,确保食物的新鲜和合理供给。

3. 繁殖技术蛤蚧的繁殖技术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蛤蚧一般通过交尾繁殖的方式进行繁殖,通过交尾可以提高繁殖效率。

养殖者需要观察蛤蚧的繁殖行为,选择合适的交尾配对,提高繁殖成功率。

同时,为了保护新生蛤蚧的安全,养殖者需要提供合适的孵化场所和条件,促进幼虫出生和生长。

二、蛤蚧的养殖注意事项在成功实施蛤蚧养殖的同时,还需要关注一些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养殖效果和降低风险。

1. 营养需求蛤蚧对于营养元素的需求比较大,特别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饲养者需要根据蛤蚧生长发育的阶段和需求,提供合适的饲料,并均衡搭配不同的营养成分,以确保蛤蚧的健康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蛤蚧的炮制方法_蛤蚧养殖方法大全
蛤蚧是一种极具烹饪价值的海鲜,也是许多人喜欢的食物之一、熟练
的炮制蛤蚧可以让您的美食更美味、更具有影响力,以下是制作蛤蚧的方法:
一、准备所需材料
主料:蛤蚧500克、胡椒粉、生姜丝、葱丝、蒜末各适量。

辅料:酒精、白糖、食用油各适量
二、制作步骤
1、蛤蚧洗净,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
火烧开;
2、把少许食用油倒入炒锅中,大火烧热,然后放入胡椒粉、生姜丝、葱丝、蒜末翻炒;
3、将烧开的蛤蚧倒入炒锅中,翻炒均匀,再加入酒精、适量的白糖,总炒至蛤蚧变色入味即可。

三、蛤蚧的养殖方法
1、水质的选择:蛤蚧的养殖和其它海产动物一样,从水质的选择上
来说,蛤蚧比较适宜中性或稍碱性的水,PH值在7.5-8.2之间最好;
2、养殖箱的安装:养殖箱主要由内网和外网组成,在设置养殖箱之前,应该注意尽量将箱内水泥收平,以免波浪干扰;
3、增殖期:蛤蚧的增殖期一般从4-6月,在这期间,应该注意向箱
内添加适当营养物质,保持水质的稳定,以便蛤蚧能够健康地繁殖发育;
4、收获期:蛤蚧的收获期一般是8-10月,在收获期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