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1 近似数 ︳冀教版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近似数》教学设计1(优质精编)

(2)大型养鸡场一天产的鸡蛋大约是3640个。
(3)大型养鸡场一天产的鸡蛋大约是4000个。
●李奶奶家的养鸡场的答案可能有:
(1)李奶奶的家里每天产蛋大约230个。
(2)李奶奶的家里每天产蛋大约200个。
如果学生说大型养鸡场一天产蛋3000个,或李奶奶家的养鸡场一天产蛋250个,教师要给予提示;这样的近似数与准确数差的较多,不合适。不总结四舍五入法,可以告诉学生,一般超过或等于5,就可以往大里算,等于或小于4,就只能舍去。
●某小学有1213名学生,可以说是1200名。1213是准确数,1200是1213的近似数。
●用近似数表示精确数要用约等号。
近似数的写法,学生说,教师要再板书出来。
●2904大约是3000,可以写成:2904≈3000
●1213大约是1200,可以写成:121 Nhomakorabea≈1200
3、让学生观察两个近似数和准确数,发现近似数的特点。然后,教师说明这样做的道理,并分别用其他近似数表示。
先从文字理解1300多种和2300多种的含义为认识近似数积累感性经验。
师:从“我国已发行的鸟类有1300多种”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1300是鸟类的准确数量吗?
生1:我知道,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比1300种多,1300不是鸟类的准确数量。
生2:我知道,还有许多没发现的鸟类。
师:再来看观赏花卉的数量,2300是我国观赏花卉的准确数量吗?
一、创设情境
回顾以前描述时间的知识,让学生用大约几时、快几时等交流上学的时间,然后师生谈话,由接近7时和接近8时的例子引出接近实际数量的问题。
调动已有的知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体会“大约”的实际意义,并引出接近实际数量的问题。
近似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近似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2.学生能够举出实际生活中的近似数的例子。
3.学生能够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取近似数。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近似数。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2.实际生活中的近似数。
以一些常见的生活场景为例,让学生列举出其中的近似数。
3.四舍五入的方法。
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取近似数。
三、教学重点:1.掌握近似数的概念。
2.能够举出实际生活中的近似数的例子。
3.能够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取近似数。
四、教学难点:1.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2.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取近似数。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2.问答法3.课堂练习六、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先给学生出三道数学题目:1.596.2610四舍五入整数后得到【】。
2.3.85四舍五入整数后得到【】。
3.643.4871四舍五入十分位数后得到【】。
让学生分别计算,并在不同的答案上举手,进行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2. 实际生活中的近似数教师展示几张实际生活场景图片,例如超市的价格标签、车的油表、秤上的重量等等,让学生列举其中的近似数,并进行讨论。
3. 四舍五入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四舍五入的方法。
教师用多个例子进行讲解,并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四舍五入的方法。
七、教学评价:1.课堂练习。
2.学生能够准确地给出实际生活中的近似数的例子。
3.学生能够使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取近似数。
八、教学后记:本节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教学过程中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让学生通过实例切实体验到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应向学生布置作业,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小学数学冀教新版三年级上册《近似数》教案 (1)

小学数学冀教新版三年级上册近似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近似数的意义,会用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经历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要求同学们课前调查我们学校的学生人数,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调查的结果和方法?生1:我们学校的学生人数是1206人。
师:我们也可以说,我们学校的人数大约是1200人。
生2:我的调查方法是登录我们学校的网站。
通过这个调查我知道了1206人是我们学校学生的准确数值。
而1200人是大概的数值。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师:我们可以将上面调查的数据调换吗?我们学校大约有1206名学生?我们学校有1200名学生?生:不能,1206人是和实际完全符合的人数,不能用大约,而1200是估计的人数,不是准确的。
师:是啊,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和准确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字来描述事物,这些数字就是“近似数”,比如我们上面所说的“我们学校大约有1200名学生”,这就是近似数。
2.出示“鸟类和花卉”图片。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图中的两句话。
师: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1300和2230是鸟类和花卉的准确数量吗?(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汇报。
)生1:这两个数都不是准确数。
生2:1300余种意思是1300多种……生3:2230多种,也是指多于2230种,不是准确地说就是2230种。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近似数,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用近似数来描述事物。
(课件呈现“中学、小学人数”情境图)师: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哪个数是准确数,哪个数是近似数?生1:2904和1216是准确数,3000和1200是近似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近似数 ▎冀教版(2014秋)

近似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中的事例,经历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近似数》可以说是一个教学难点。
我总结的原因如下:可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对三年级孩子来说稍有难度。
也可能该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不甚熟悉。
基于以上的原因,我力求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比较中体验,在贴近生活的体验中突破难点。
通过提供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如班级人数、学校总学生数等,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
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比较并判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来判断近似数的。
从学生找出“大约、余、多”等一些词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近似数的特点,而且明白了近似数是怎么来的。
在此基础上引入“四舍五入”和“≈”,顺理成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重点难点: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教学过程:【导入】激趣明标:我们郑口第一小学地处京杭大运河畔,这里人杰地灵,风景优美,教师队伍团结积极向上,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特别是今年一年级招收500多人,你们能猜出实际招收的学生人数吗?(502人)其中500是502的近似数,那么什么是近似数?近似数怎样表示?近似数有什么用?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近似数。
(板书课题:近似数) 【讲授】个人自学打开课本第9页,开始今天的个人自学。
观察例1,从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思考:1300和2230是鸟类和花卉的准确数量吗?学生汇报:生1:通过第一幅图我知道鸟类1300余种。
生2:通过第二幅图我知道我国花卉有2230多种。
生3:这两个数都不是准确数,鸟的种类比1300多,花卉的种类比2230多。
师:它们虽然不是准确数,但是非常“接近”,我们把它叫做近似数。
近似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近似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2.学习近似数的比较方法;3.掌握近似数的简单应用。
二、教学重点1.近似数的概念;2.近似数的比较方法。
三、教学难点1.近似数的简单应用。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教师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是一个10元钞票和一个20元钞票,然后问同学们:“这两张钞票哪张更值钱?”同学们踊跃地回答:“20元钞票更值钱!”教师回答:“为什么?”同学们不解,教师随即提示:“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近似数’?”2. 导入知识教师让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或者口袋里的钞票,然后向同学们展示一个问题:“这张5元或者一张10元的钞票,那张更接近20元钞票?”教师引导同学们认识到“近似数”的概念。
3. 讲解近似数的比较方法教师给同学们出示一组数:4.8、5.2、4.6、5.4、4.7,然后提问:“这些数哪个最接近5?”同学们可以通过比较这些数和5的距离来回答问题。
教师进一步让同学们思考,如果有这样一组数:4.878、5.094、4.054、5.785,该如何比较这些数和5的关系呢?同学们可以使用单位数来比较这些数与5的大小关系。
4. 练习教师让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下列数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5.5,5.09,5.45,5.15,5.7答:5.09,5.15,5.45,5.5,5.72.请选出一个数,使它既接近4.3又接近5.8答:55. 拓展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进一步地思考如何使用近似数来计算简单的数学问题。
例如,如果一本书的厚度为2.3厘米,那么10本这样的书有多厚?同学们可以使用近似数进行计算,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五、教学总结近似数是指在一定精度下,不是准确的数,但是可以近似代表某个数。
学习近似数的比较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准确地分析和理解数学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精品】《近似数》同步教案

《近似数》同步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近似数,从而建立近似数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近似数,近似数在生活中哪些方面的用处。
3、知道如何去算近似数,并且使用。
【教学重点】1、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2、计算近似数,并且在生活中使用近似数。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趣导入,探究新知。
(PPT展示)老师: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在你们上学或者公园的道路两旁有多少颗大树吗?学生:没有。
老师:那你们能计算出来道路两旁有多少颗大树嘛?学生:一颗一颗数,太多了。
老师:肯定不能一颗一颗的数的哦,那样你得数多久啊!学生:那怎么计算呢?老师:这要是计算的话,就得来用我们今天学习的近似数来计算。
学生:什么是近似数啊?那么厉害。
老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等的数来描述一些事物。
这中方式就是叫做约等于,就是近似数。
老师:如果利用近似数求道路两旁的大树的话,就可以利用近似数来求。
现在我们来认识近似数。
二、新课题。
老师:这里有个问题,同学们来讨论一下:据统计,我国可以观赏型花卉的种类约有2230种。
你们觉得这个数字是小了还是大了?学生甲:大了。
学生乙:肯定小了,我相信一定还有一些没有发现的没有统计。
老师:同学乙回答正确。
我们的确还是有一些花卉是没有发现的,所以只能说现在是观赏型花卉的种类约有2230种。
所以,这里只能用近似数来表示,因为没有一个具体的值,你们说对不对?学生一起说:是的。
三、基础练习。
老师:同学们计算下面各题。
4331≈8990≈4270≈5544≈四、课堂练习做“练一练”的3和4题。
五、回顾与体会说一说,今天学了《近似数》你有什么收获?。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近似数》生活中的大数教学说课课件

我国已发现的鸟类 有1300余种。
我国的观赏花卉有 2230多种。
1300和2230是鸟类和花卉的准确数量吗?
c
不是
我国已发现的鸟类
我国的观赏花卉有
有1300余种。
2230多种。
比1300种还要多
比2230种还要多
会多很多吗?
畅所欲言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一个 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 千……的数来描述一些事物。
某中学有学生2904名,有时说,这所中学有学生大约3000名。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 千……的数来描述一些事物。 例如:
某小学有学生1213名,有时说,这所小学有学生大约1200名。
3000是2904的近似数。 2904≈3000
约等号 读作:约等于 1200是1213的近似数。
“约”“大概”等词语,
(3)河北省是长城途经距离最长、或保后存面最有完“余好”的“省多份”,等 境内长城遗存约2000千米。(⚪ )词语。近似数都是整十。 (4)广场上容纳了观众7000余人。整千(百、、几⚪整千)千 几百…… …或…几的百数几。 (5)实验中学有学生2924名。( ▲ )
【选自教材 第10页 练一练 第1题】
谈一谈生活中用近似数描述事物的具体实例。
某中学有学生2904 名,有 时说,这所中学有学生大 约3000名。
3000是2904的近似数
某小学有学生1213名,有 时说,这所小学有学生大 约1200名。
1200是1213的近似数
2904≈3000
1213≈1200
“≈”叫做约等号,读作约等于。
一个数的近似数可能比它本身大,也可能比它本身 小,但是二者不可能相等。 一个数的近似数不是唯一的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生活中的大数》(近似数)教学课件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一个与准确数 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描 述一些事物。例如:
为什么同一所学校的人数会用2个不同的数 来表示呢?
3000是2904的近似数。 2904≈3000 约等号 读作:约等于
1200是1213的近似数。 1213≈1200 约等号 读作:约等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归纳总结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
事物的过程。
2、会用合适的近似数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
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准确 数。 3、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
观察下图,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信息?
1300和2230是鸟类和花卉的准 确数量吗?
一个与准确数相接近(比准确数略
多或略少)的数,叫做这个准确数的
近似数。
练一练 1.用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下面的事物。
2.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3.填空。
4.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1、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佚名 3、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4、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爱因斯坦 5、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佚名 6、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 罗兰 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8、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恰普曼 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10、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11、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 13、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5、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武者小路实笃 16、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但丁 17、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1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佚名 19、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20、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王守仁 21、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22、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黑格尔 23、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梭罗 24、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乔· 贝利 2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爱因斯坦 26、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罗洛· 梅 27、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武者小路实笃 28、有志者事竟成。——佚名/JINGDIANTYPE.html 29、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金斯莱 30、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果戈理 31、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华兹华斯 3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33、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贝弗里奇 34、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35、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佚名 36、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佚名 37、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奥斯特洛夫斯基 38、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萨迪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天祥 40、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歌德 41、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雨果 42、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43、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逊 44、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45、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佚名 46、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费尔巴哈 47、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高尔基 48、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奥斯特洛夫斯基 49、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莫洛亚 50、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歌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似数
教学目标
①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比较,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②初步知道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会正确辨别准确数与近似数,并会恰当选用近似数。
③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数感,学会求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记忆大比拼(课件出示两组数据)
2、汇报课前调查结果
我们学校的学生人数是()人。
我们学校的人数大约()人。
生:我的调查方法是:()。
通过这个调查我知道了()人是我们学校学生的准确数值。
而()人是大概的数值。
二、快乐课堂显伸手
1、课件出示情景图,即:参加运动员人数9985人,接近10000人
师:这两个数是描述什么?有什么区别?
2小结:用一句话概括准确数和近似数。
如果一个数据是准确的,和实际完全相同,在数学上,我们说这个数据是准确数。
如果一个数据是大概的,(和实际比较接近),在数学上,这个数据是近似数。
师:我们学习近似数的作用更多的是为了更好的记忆
3运用:辨析准确数和近似数(独立完成下列各题后汇报交流。
)
1)某小学的学生大约1600人。
(2)某小学二年级有学生417人。
(3)某公园里大约摆放1000盆花。
(4)某小学图书室综合类图书有2912本。
4、体验近似数的特点
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大约是260人,4月份大约用水500吨,4月份用电约2000千瓦时。
小结:一个数据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的方法?文字中可能会有哪些提示词语呢?
整理后小结:⑴近似数一般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⑵近似数一般文中会出现:约……左右…多近…,
三、找生活中的近似数
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准确数和近似数
四、反馈巩固,学以致用
1.写出下列数据的近似数
陈东家到学校有603米,约是()米
洗衣机售价为3198元,约是()元
新长镇有9992人,约是()人。
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人
2. 下面的数各接近几千
68305021 3900 8104
五、课堂小结
近似数
1.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大约”“可能”“大概”出现就是近似数。
2.两位数的看个位上的数估算,三位数及三位数
以上的看十位上的数估算。
(四舍五入
课后反思:
1、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并最终服务于生活。
这堂课通过记忆大比拼,让学生初步感受近似数的特点。
并且提供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例如:通过学校总学生数的调查,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的能力。
并在汇报过程中,渗透合作意识。
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来判断近似数的。
从学生找出“大约、达、近”等一些词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
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2、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
比较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
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数感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近似数在日常
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的学习是让学生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让学生体会近似数产生的过程,加深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也让学生能在生活实际的背景下进行学习。
在帮助学生建立了近似数的概念以后,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近似数,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