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201503)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心理健康维护的基本方法和建议。
3. 学会心理调适技巧,提高心理素质。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1.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3.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第二节:心理健康维护方法1. 心理平衡与调节2. 情绪管理技巧3. 人际交往与沟通4. 时间管理与压力应对第三节:心理调适技巧1. 自我认知与接纳2. 自我暗示与积极心态3. 放松训练与冥想4. 心理咨询与求助第四节:心理障碍与预防1. 常见心理障碍类型及表现2. 心理障碍的成因与影响3. 心理障碍的预防与干预第五节:心理素质培养1. 心理素质的内涵与作用2. 心理素质的提升途径3. 心理素质培养实践活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理论及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心理案例,提高学生理解与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实践锻炼法:组织心理素质培养活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提问及互动情况。
2. 练习与作业:学生完成练习题及课后作业的情况。
3. 小组讨论报告:学生团队合作完成的讨论报告质量。
4. 心理素质提升展示:学生参与心理素质培养活动的表现。
六、第六节:心理疾病与心理健康1. 心理疾病的定义与分类2. 心理疾病的症状与诊断3. 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与康复途径4. 心理疾病患者的护理与支持七、第七节:心理危机干预1. 心理危机的定义与类型2.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与方法3. 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4.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证案例分析八、第八节:特殊群体心理健康1. 特殊群体(如残疾、少数民族等)的心理特点2. 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影响3. 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支持与援助策略4. 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与讨论九、第九节: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1. 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与目标2.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3. 心理咨询的定义与流程4. 心理咨询的技巧与案例分析十、第十节:心理健康促进策略1. 心理健康促进的意义与目标2. 心理健康促进的方法与途径3. 心理健康促进实证研究案例4. 心理健康促进行动计划与实施十一、心理健康课程总结与展望1. 课程学习总结2. 学生心理素质提升成果展示3. 心理健康未来发展展望4. 课程反馈与评价十二、心理测试与评估1. 心理测试的基本概念与方法2. 常见心理测试工具介绍3. 心理测试与评估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4. 心理测试与评估案例分析十三、心理辅导与咨询技巧1. 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 咨询技巧与沟通策略3. 心理辅导与咨询案例分析4. 心理辅导与咨询技能训练十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1.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2.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与推广3.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4.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十五、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与法规1. 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概述2. 心理健康教育法规与标准3. 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案例分析十一、第十一节:心理韧性与人际关系1. 心理韧性的概念与重要性2. 提高心理韧性的方法与技巧3. 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4. 改善人际关系的策略与实践十二、第十二节:职业规划与心理健康1. 职业规划与心理健康的关系2. 职业选择与心理健康3. 职业发展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4. 职场心理健康的维护与提升十三、第十三节:婚恋与心理健康1. 婚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2. 恋爱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3. 婚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4. 婚恋心理健康的维护与提升十四、第十四节:压力管理1. 压力的定义与分类2. 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3. 压力管理的策略与方法4. 压力管理案例分析与讨论十五、第十五节: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创新2. 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与发展趋势3.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 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与未来发展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了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3.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4.学习如何应对心理问题和压力;
5.培养积极的心理健康态度。
二、教学内容: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意义;
2.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压力来源;
3.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4.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5.积极的心理健康态度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
1.讲授结合案例分析:通过讲解心理知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心理问题;
2.游戏活动: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放松的氛围
下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3.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和分享
心理问题的应对经验;
4.心理测评:通过心理测评仪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四、教学形式:
1.课堂讲授;
2.小组讨论;
3.游戏活动;
4.心理测评。
五、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出席情况、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2.小组讨论: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游戏活动:参与度和表现;
4.心理测评:测评结果及学生对结果的理解与反思。
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习到应对压力和心理问题的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和素养,增强对心理健康的保护和维护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通过十个章节的系统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心理问题,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
3. 提高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1.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2. 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关系3.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心理健康第二章:自我认识与成长1. 自我认识的重要性2. 自我认识的途径与方法3. 个人成长目标设定与实现第三章:情绪管理1. 情绪的类型与特点2.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3. 情绪调节的方法与技巧第四章:压力与挫折应对1. 压力的概念与影响2. 挫折的类型与应对策略3. 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第五章:人际关系与沟通1. 人际关系的类型与特点2. 沟通的重要性与技巧3. 改善人际关系的策略与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座:邀请专业心理教师进行系统讲解,穿插实例分析,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
2.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彼此心得,促进学生互动与交流。
3. 情景模拟:设置现实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与应对能力。
4. 心理测试:开展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状况,为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其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心理测试反馈:分析学生心理测试结果,评估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改善情况。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心理障碍与调试1. 心理障碍的类型与识别2. 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与影响3. 心理障碍的调试方法与求助途径第七章:心理咨询与治疗1. 心理咨询的定义与作用2. 心理咨询的类型与方法3. 心理咨询的注意事项与求助流程第八章:心理素质提升1. 心理素质的定义与作用2. 心理素质提升的途径与方法3. 心理素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九章:职业生涯规划1.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2. 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与步骤3. 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调适与应对第十章:心理养生与健康生活1. 心理养生的概念与方法2.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与维持3. 心理养生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障碍、心理咨询等主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培养大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二、教学内容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意义•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讨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职业等方面的关系2. 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探讨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介绍心理问题的症状和表现3.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讨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常见应对策略,如寻求支持、积极应对等•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策略的效果和适用范围•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4. 压力管理•介绍大学生常见的压力来源,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探讨压力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习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如时间管理、放松技巧等5. 情绪管理与自我调节•分析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如愤怒、焦虑、沮丧等•引导学生认识情绪的表达和调节方式•提供实际案例和情境,让学生进行情绪管理的练习和讨论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导入: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思考其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3.小组呈现:每个小组派代表呈现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4.教师讲解: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进行深入讲解。
第二课时: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或讨论他们在大学生活中观察到的心理问题。
2.教师讲解:讲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并分析其对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3.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同学的心理问题的症状和表现。
4.案例分析: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加深对心理问题的理解。
第三课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1.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引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应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以及提供应对压力和困难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份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对心理健康问题。
课程概述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目标:•帮助大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增进大学生对自身情感和行为的了解•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提供应对压力和困难的有效方法课程大纲第一课: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1 为什么心理健康对大学生至关重要?•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学业、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的影响•面对挑战和压力时的心理健康作用1.2 如何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习自我观察的方法•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症状1.3 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保持积极的心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第二课:情绪管理与自我调节2.1 什么是情绪管理?•情绪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情绪管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2.2 如何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多元性和表达方式•情绪管理技巧和策略2.3 如何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积极情绪的培养和保持•消极情绪的转化和减少第三课:压力管理与适应能力3.1 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来源•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3.2 如何应对和管理压力?•压力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压力管理技巧的培养3.3 如何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适应性思维模式的建立•适应性行为的培养第四课: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4.1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大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交支持的作用4.2 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积极主动的沟通与表达•合理有效的解决冲突4.3 如何提高自己的社交技巧?•社交技巧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社交技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课程教学方法•讲座:教师主讲相关内容,介绍理论和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1.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标准互动法:讨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和解决方法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程度小组活动:评估学生运用保持心理健康方法和技巧的能力第二章: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2.1 教学目标了解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的重要性掌握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的策略和方法2.2 教学内容情绪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压力应对的策略和方法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的实用技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的概念和策略角色扮演法:模拟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的理解程度个人作业:评估学生运用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策略的能力第三章:人际沟通与交往技巧3.1 教学目标了解人际沟通和交往技巧的重要性掌握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3.2 教学内容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策略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际沟通和交往技巧的概念和原则情景模拟法:模拟真实的人际沟通情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人际沟通和交往技巧的理解程度角色扮演法:评估学生运用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第四章:自我认知与个人发展了解自我认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掌握自我认知和促进个人发展的方法和技巧4.2 教学内容自我认知的概念和重要性个人发展的方法和策略自我认知和个人发展的实用技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我认知和个人发展的概念和方法反思写作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促进个人发展4.4 教学评估个人作业:评估学生对自我认知和个人发展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运用自我认知和个人发展的方法和技巧的能力第五章:心理障碍与求助途径5.1 教学目标了解心理障碍的概念和类型掌握心理障碍的识别和应对方法了解心理求助的途径和资源5.2 教学内容心理障碍的定义和常见类型心理障碍的识别和应对方法心理求助的途径和资源介绍讲授法:讲解心理障碍的定义和类型,以及心理求助的途径和资源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对心理障碍的识别和应对能力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心理障碍的理解程度和对心理求助途径的了解个人作业:评估学生运用心理障碍的识别和应对方法的能力第六章: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我保护6.1 教学目标了解心理危机的定义和类型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自我保护,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6.2 教学内容心理危机的定义和常见类型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自我保护策略和技巧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危机的定义和类型,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角色扮演法:模拟心理危机干预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6.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解程度和对自我保护策略的掌握角色扮演法:评估学生运用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和自我保护技巧的能力第七章:心理素质提升与锻炼了解心理素质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和技巧学会通过锻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7.2 教学内容心理素质的定义和重要性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和技巧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益处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素质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和技巧实践锻炼法:引导学生参与各类锻炼活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7.4 教学评估个人作业:评估学生对心理素质的理解程度和对锻炼方法的掌握小组讨论:评估学生运用提升心理素质方法和技巧的能力第八章:网络心理与心理健康8.1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心理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网络心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学会在网络环境下维护心理健康8.2 教学内容网络心理的定义和特点网络心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维护策略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心理的定义和特点,以及网络心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网络心理案例,提高学生对网络心理的认识8.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网络心理的理解程度和对心理健康维护策略的掌握个人作业:评估学生运用网络心理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的能力第九章:职业规划与心理准备9.1 教学目标了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掌握职业规划的步骤和方法学会调整心态,做好职业心理准备9.2 教学内容职业规划的定义和重要性职业规划的步骤和方法职业心理准备的策略和技巧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职业规划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职业心理准备的策略和技巧个人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实践,提高职业规划能力9.4 教学评估个人作业:评估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理解程度和对职业心理准备的掌握小组讨论:评估学生运用职业规划方法和技巧的能力第十章:心理学科普与心理健康10.1 教学目标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支学科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增强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10.2 教学内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支学科介绍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的概述心理健康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小组讨论法:探讨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0.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的理解程度个人作业:评估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需要关注的内容:心理健康的界定,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0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来源和类型;2. 学习压力管理的有效方法;3.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力的概念和类型;2. 压力的来源;3. 压力管理的有效方法;4. 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自己是否经历过压力,并简要介绍压力的概念和类型。
2. 讲解:详细讲解压力的来源、类型以及压力管理的有效方法。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压力管理经验。
4. 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压力管理,如深呼吸、冥想等。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的重要性。
教案二:《情绪管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概念和类型;2. 学习情绪管理的有效方法;3. 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情绪的概念和类型;2. 情绪管理的有效方法;3. 情绪调节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情绪的概念和类型。
2. 讲解:详细讲解情绪管理的有效方法,如情绪表达、情绪转化等。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情绪表达和转化技巧。
4. 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情绪管理,如正念练习、情绪日记等。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教案三:《人际关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和类型;2. 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际关系的概念和类型;2. 人际交往的技巧;3. 沟通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困惑。
2. 讲解:详细讲解人际关系的概念、类型以及人际交往的技巧。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人际交往经验。
4. 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人际沟通,如倾听、表达等。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教案四:《自我认知》1. 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和重要性;2. 学习自我认知的方法;3.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3. 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增强心理韧性。
4. 掌握心理健康维护的基本方法,提升自我调节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概述2. 压力与应对策略3. 情绪管理4.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5. 自我认知与成长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案例引入,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心理健康?为什么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如此重要?二、心理健康概述1. 解释心理健康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上保持健康、积极、稳定的状态。
2. 分析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的影响。
三、压力与应对策略1. 介绍压力的来源,让学生认识到压力是普遍存在的。
2. 探讨应对压力的方法,如调整心态、寻求支持、合理安排时间等。
第二课时一、情绪管理1. 介绍情绪的种类,如喜、怒、哀、乐等。
2. 分析情绪对个体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3. 教授情绪管理的方法,如认知重构、情绪宣泄、放松训练等。
二、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1. 分析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 教授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协商等,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自我认知与成长1.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教授自我成长的方法,如设定目标、制定计划、积极尝试等。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改善计划。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表现,评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 多媒体课件3. 心理健康相关案例七、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恋爱心理困扰的调适。
讨论:失恋者与苏格拉底的对话所揭示的道理是什么?
30分
作业
教学反馈
单元8
心理电影鉴赏——《拉尔斯和真实女孩》
参考学时:4
教学目标
了解自闭人群的心理特点,树立对心理异常人群的正确态度
教学内容
影片观看和讨论
教学方法
讲授、举例、讨论
教学条件
课程主教材:《大学心理健康教程》黄学薇,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年4月.
思考:我适应大学生活吗?
25分
任务3.4
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心理训练
20分
作业
大学三年的规划
教学反馈
单元4
学习心理
参考学时:2
教学目标
了解学习的心理机制;对常见的学习心理困扰有全面的认识,能够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调适;掌握促进学习的有效方法。
教学内容
学习的基本涵义、学习的特点和心理机制、常见学习心理困扰及调试
课程主教材:《大学心理健康教程》黄学薇,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年4月.
参考教材和网络资源: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邱鸿钟.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9月.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张将星,曾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3.《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六讲》樊富珉,费俊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9月.
2
多媒体课室
单元1
身心健康概述
参考学时:2
教学目标
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掌握心理保健方法
教学内容
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心理保健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举例、讨论
教学条件
课程主教材:《大学心理健康教程》黄学薇,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年4月.
参考教材和网络资源: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邱鸿钟.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9月.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讲授法、
教学条件
课程主教材:《大学心理健康教程》黄学薇,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年4月.
参考教材和网络资源: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邱鸿钟.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9月.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张将星,曾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3.《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六讲》樊富珉,费俊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9月.
(包括出版信息)
《大学心理健康教程》黄学薇,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年4月.
课 程 单 元
课 程单 元 名 称
课 时
授课地点
单元1
身心健康概述
2
多媒体课室
单元2
积极心态
2
多媒体课室
单元3
大学生活的心理适应
2
多媒体课室
单元4
学习心理
2
多媒体课室
单元5
人际交往心理
4
多媒体课室
单元6
情绪心理2ຫໍສະໝຸດ 多媒体课室单元74.南方医科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网站:
课室条件: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时间安排
任务4.1
学习的基本涵义及一般理解
课堂讨论
20分钟
任务4.2
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课堂讨论
20分钟
任务4.3
高职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
课堂讨论
20分钟
任务4.4
高职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困扰及调适
课堂讨论
20分
任务10.4
案例分析:人肉搜索与网络暴力
15分
任务10.5
你是否有网瘾综合征?
小组讨论
20分
作业
教学反馈
单元11
教学内容
心态的定义、积极心态的内涵和建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举例、讨论
教学条件
课程主教材:《大学心理健康教程》黄学薇,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年4月.
参考教材和网络资源: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邱鸿钟.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9月.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张将星,曾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教学方法
讲授、举例、讨论
教学条件
课程主教材:《大学心理健康教程》黄学薇,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年4月.
参考教材和网络资源: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邱鸿钟.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9月.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张将星,曾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3.《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六讲》樊富珉,费俊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9月.
25分
任务1.2
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概念
讨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5分
任务1.3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
30分
任务1.4
心理保健方法
\
20分
作业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谈谈如何将自我心理保健技术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反馈
\
单元2
积极心态
参考学时:2
教学目标
了解心态的定义和影响作用,掌握建构积极心态的六个工具
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情绪的调节;压力的来源,压力对健康的影响;压力的应对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讲授法、实训作业法
教学条件
课程主教材:《大学心理健康教程》黄学薇,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年4月.
参考教材和网络资源: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邱鸿钟.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9月.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张将星,曾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4.南方医科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网站:
课室条件: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任务7.1
恋爱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意义;
讨论:恋爱的利与弊?爱情与友情、亲情有何不同?你向往什么样的爱情?你理想中的爱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30分
任务7.2
恋爱发展阶段及心理过程;恋爱心理的性别差异;
互动活动——爱是什么?
30分
4.南方医科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网站:
课室条件: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时间安排
任务10.1
互联网的使用与心理需求
思考: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合适吗?
10分
任务10.2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以及网络偏差行为
讨论:网络对大学生活的影响
25分
任务10.3
网络心理障碍分析与调适
讲授、举例、讨论
教学条件
课程主教材:《大学心理健康教程》黄学薇,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年4月.
参考教材和网络资源: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邱鸿钟.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9月.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张将星,曾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3.《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六讲》樊富珉,费俊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9月.
3.《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六讲》樊富珉,费俊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9月.
4.南方医科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网站:
sychology/jiaoxuedagang/jxdg_index.htm
课室条件: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时间安排
任务2.1
心态的定义
思考:你上一次开怀大笑是什么时候?你是一个乐观的人吗?说一个乐观的人,你首先会想到谁?
4.南方医科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网站:m/xljk/Course/Index.htm
课室条件: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任务3.1
大学任务: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20分
任务3.2
大学目标:发展智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创造性
讨论:我的大学目标是什么?
25分
任务3.3
积极适应与消极适应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条件
课程主教材:《大学心理健康教程》黄学薇,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年4月.
参考教材和网络资源: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邱鸿钟.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9月.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张将星,曾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3.《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六讲》樊富珉,费俊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9月.
恋爱心理
2
多媒体课室
单元8
心理电影鉴赏——《拉尔斯和真实女孩》
4
多媒体课室
单元9
择业心理
2
多媒体课室
单元10
网络心理
2
多媒体课室
单元11
精神疾病的识别与防治
2
多媒体课室
单元12
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
2
多媒体课室
单元13
心理电影鉴赏——《火柴人》
4
多媒体课室
单元14
心理放松训练
2
多媒体课室
单元15
期末考查
45分
任务5.4
讲授调适并优化人际关系。
课堂练习——戴高帽子
45分
作业
联系实际经历分组讨论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发展的影响。
教学反馈
单元6
情绪心理
参考学时:2
教学目标
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和压力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压力的来源和影响因素,掌握情绪调节和压力应对的有效方法,培养积极、愉快的情绪和情感。
教学内容
写一篇影片观后感(1000字左右)
教学反馈
\
单元9
择业心理
参考学时:2
教学目标
认识就业、就业心理,学会合理调适就业心理
教学内容
就业、就业心理、
教学方法
讲授、举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