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田整理项目1总论1.1项目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指出: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
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
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指出:2008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
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投入,要重点支持基本农田整理、灾毁复垦和耕地质量建设。
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氛围,各行各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整体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湖北省委、省政府为确保全省粮食生产安全、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做贡献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服务“三农”、促进湖北省实现“中部崛起”的有力举措。
赤壁市位于位于湖北省南部,北倚省会武汉,南临湘北重镇岳阳,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
现辖15个镇,4个办事处,2个国有林、茶场。
总面积1723平方公里,人口52万。
历史悠久,四海知名。
赤壁古称蒲圻,缘起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设置蒲圻县,因湖多盛产蒲草(古时编织蒲团的材料)形成集市而得名。
198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有着1700多年沿革的蒲圻撤县设市,由咸宁市代管。
1998年6月更名为赤壁市。
天然地成为南北交通要冲,省际交流窗口,平原山区纽带。
扼潇湘咽喉,控江夏通衢,素称“湖北南大门”。
距武汉112公里,距岳阳90公里。
全市东西长68.9公里,南北最宽、最窄处分别60公里、26公里,地处鄂南边陲,为幕阜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的接触地带,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倾斜。
土地整治项目的社 会经济可行性分析

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经济可行性分析土地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改善土地质量和生态环境,还能够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土地整治项目的背景与意义(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一方面,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耕地保护压力加大;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存在大量低效、闲置和荒芜的土地,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土地整治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意义1、增加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通过土地整治,可以将未利用地、低效耕地和废弃建设用地整理复垦为耕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农村居民点、工矿废弃地等进行整治,可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土地整治可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条件,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4、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土地整治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可行性分析(一)农民意愿与参与度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需要得到农民的支持和参与。
在项目规划和实施前,应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宣传和动员,提高农民对土地整治项目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参与意愿。
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让农民能够分享土地整治带来的收益。
(二)农村社会稳定土地整治可能会涉及到土地权属调整、拆迁安置等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农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
如果可以同时附上模板,最好。
附件: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社区土地整治项目
2、项目概要:该项目旨在从土地保护的角度,为当地社区实施土地
整理与保护,旨在提高当地土壤质量,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最终改善当
地的居住状况。
3、项目地点:XX社区
4、项目实施单位:XX政府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1、市场经济方面:该项目依托社区土地的整理和保护,能够有效提
高社区土地的资源价值,增加当地收入,进而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
同时也能够提高当地的经济活力,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2、政策方面:该项目符合当地政府推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生态
环境保护政策,符合《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可以获得政府
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3、经济效益方面:改善土壤质量、环境质量,可以减轻土地荒漠化、土壤贫瘠现象的产生,最终改善当地社区的生活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的居
住品质,也能够利于社区的繁荣稳定。
浙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浙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土地生态环境,缓解人地矛盾,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了XX县XX乡XX土地整理项目。
项目区位于XX县XX乡XX村。
项目建设规模253.25hm2,投资340.00万元,平均投资为1.44万元/hm2。
项目区土地利用主要表现在黄土丘陵沟壑大,梁峁起伏,地下水源枯竭,自然条件严酷,林地质量低,土地资源总量减少。
项目区所在村镇,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基础、人力、物力、技术条件的制约,土地利用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有坡耕地存在一定水土流失问题,农田道路标准较低,毁坏严重、通行不便。
项目区通过坡改梯,铺设道路、栽种防护林等土发整理工程措施,预期实现项目区规划目标:地平整、路相通、林成网、耕地有效面积增加,耕地质量和田间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好转,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显著提高,对落实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项目实施,主要是将坡旱地整理成梯田蓄水保水、培肥土壤,提高作物对降水的利用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而为发展旱作农业提供了基础保障。
首先,通过修建梯田将大量的“三跑田”变成“三保田”,减轻水土流失,提高耕地质量,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等条件都得到彻底改善,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物质基础,从根本上改变农作物的生长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
其次,通过梯田建设可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实现大灾之年
少减产,小灾之年有增产,正常之年夺高产的目的。
土地开发项目(占补平衡)可行性研究报告

b)分析项目区基本情况,包括土壤适宜性分析、水资源平衡分析、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土地整治潜力分析等,科学确定各类用地数量及配置;
c)充分了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各部门规划,使项目规划与其协调一致,反映区域发展动向;
d)合理规划田块,有效调整土地关系;
e)进行项目区主要工程布局与配置;
2)通过对田、水、路、林的统一整治,使田成方、林成网、路渠整齐通畅,森林郁闭度增加,农田生态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变,农村人文自然景观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有利于促进农业乃至全乡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为充分利用项目区土地资源,改善生产条件,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促进农民增收,有必要对项目区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当地农业的防涝抗旱能力,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满足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要求,增强农村发展后劲,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而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区符合土地整治项目的选址要求和立项条件。
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展,活跃当地的经济。
三、生态效益分析:
1)通过对项目区的土地进行平整,对土壤进行改良,土地经过翻耕,推土平整,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相,提高了土地肥力,生物资源得到保护和繁衍增殖。同时建设健全该项目区的道路网络与水利灌排系统,从而达到增加有效灌溉耕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项目整治土地12.7302公顷,大大提高了项目区抵御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和洪涝灾害)的能力,降低了项目区水土流失的可能性,起到了改善环境的作用,使项目区内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并逐步改善。
本项目的建设合民心、顺民意,得到项目区广大公众的热烈欢迎和支持。由于本项目区投资较高,当地政府和项目区群众资金有限,依靠自身财力无法完成本项目。
土地整理课题研究报告

土地整理课题研究报告土地整理课题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土地整治作为一项重要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措施,对于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村经济效益、推动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和改进实践。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土地整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土地整治理论和实践情况,通过实地调研,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土地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1.土地整治工作取得的成绩通过对已完成的土地整治项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土地整治工作在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村经济效益、推动农村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政府聚焦实施了土地整治计划,加大了对农村土地整治的经济投入;土地整治项目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整理和农户产权确权等方面,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尽管土地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地区的土地整治项目进展缓慢,项目周期较长,原因可能是政策落地不到位、资金来源不稳定等。
其次,一些土地整治项目存在后期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最后,一些地区土地整治工作中缺乏科学规划和综合考虑,导致产能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高。
3.改进措施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土地整治政策的研究和落实,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大对土地整治项目的经济投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的后期管理和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加强土地整治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项目的长远发展。
五、结论土地整治作为一项重要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措施,对于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村经济效益、推动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土地整理项目可研报告

*********等10村土地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土资源局二O一二年五月*********等10村土地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书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 01.1工程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01.1.1 工程背景........................................................................................................... 01.1.2 工程原由和建设的必要性............................................................................... 01.1.3 建设根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的意义................................................................... 11.2工程简介 ................................................................................................................... 21.2.1 工程类型........................................................................................................... 21.2.2 工程性质........................................................................................................... 31.2.3 工程范围........................................................................................................... 31.2.4 工程规模........................................................................................................... 31.2.5 工程工期........................................................................................................... 31.2.6 工程任务目标................................................................................................... 4第二章报告编制依据 (6)2.1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 (6)2.2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政策 (6)2.3相关设计标准 (7)2.4地方有关文件、规划、方案 (8)(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1〕〔局部〕; (8)第三章工程区概况 (10)工程区根本情况 (10)3.2自然条件 (10)气象 (10)地形地貌 (11)水文 (11)植被 (11)土壤 (11)3.2.6 自然灾害 (12)3.3社会经济条件 (12)3.4农作物种植情况 (12)3.5工程区根底设施状况 (13)交通设施 (13)水利设施 (13)电力设施 (13)林网建设状况 (13)3.6土地利用现状 (14)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14)第四章工程分析 (18)4.1工程的合法性分析 (18)4.2工程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18)4.3工程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 (19)4.3.1 土壤物理性质 (19)4.3.2 土壤化学性质 (19)4.4水资源平衡分析 (20)可供水量计算 (20)4.4.2 需水量计算 (21)水资源平衡分析 (24)4.5工程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24)4.6公众参与分析 (24)第五章工程规划方案 (26)5.1规划指导思想、原那么与目标 (26)5.1.1 指导思想 (26)5.1.2 规划原那么 (26)5.1.3 规划目标 (27)5.2工程规划方案 (28)规划标准 (28)5.2.2 总体布局 (28)5.2.3 分项规划 (29)5.2.3.1 土地平整 (29)5.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9)第六章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32)6.1设计依据 (32)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32)6.1.2 设计根本资料及依据 (32)6.2土地平整和田块设计 (32)土地平整的要求 (32)〔1〕紧密结合田间沟、路的全面规划,防止造成返工和浪费; (32)〔3〕紧密结合当年生产,平整一块收效一块,不影响农业生产; (33)6.2.2 土地平整的工程任务 (33)6.2.3 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 (33)田块设计 (33)6.2.4 测土配方施肥方案 (34)6.3灌溉工程设计 (35)排水工程设计 (36)道路设计 (39)6.6工程区工程进度方案 (40)第七章投资估算 (42)7.1投资估算依据 (42)7.2投资估算、总投资及年度投资 (42)7.2.1 根本农田整理投资 (42)3. 工程内容及投资估算 (43)(3)田间道路工程 (43)第八章工程区内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 (44)8.1土地权属现状 (44)8.1.1 工程区土地权属类型及分布 (44)8.1.2 集体所有土地确权定界 (44)8.1.3 土地权属纠纷及调处情况 (45)8.1.4 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情况 (45)8.2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 (45)8.2.1 权属调整的原那么 (46)权属调整的依据 (47)8.2.3 权属调整拟采用的实施措施 (47)第九章工程实施措施 (50)9.1组织机构 (50)9.2工程管理制度 (50)9.2.1 实行工程法人负责制 (50)9.2.2 实行工程工程招标制 (51)9.2.3 实行工程工程监理制度 (51)合同管理制度实施方案 (52)实行工程法人责任制度 (52)9.2.6 资金管理 (52)工程实施管理 (53)9.3工期安排 (53)第十章效益分析 (55)10.1社会效益 (55)〔2〕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产出率 (55)〔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55)〔4〕增强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意识 (56)经济效益 (56)费用计算 (56)效益计算 (57)静态投资回收期 (60)T=K/(△P-C)=1744.41 /(291.80— 44.14)≈7年 (60)10.3生态效益 (60)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 (61)11.1可行性研究结论 (61)11.2问题与建议 (62)附录一、附表1、工程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2、工程区土地利用规划面积汇总表3、工程区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照表4、土地整理工程任务、工程内容及投资估算表5、新增耕地一览表二、附件*********等10村土地整治工程勘测报告。
甲县官庄等4乡镇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甲县官庄等4乡镇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书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目录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过程 (1)1.1 法律与法规 (1)1.2 沟道土地整治有关政策与文件 (1)1.3 土地整治标准和规范 (2)1.4 地方性文件 (3)1.5 项目区有关资料 (3)2 项目简介 (4)2.1 项目背景 (4)2.2 项目类型、范围、规模 (5)2.3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计划建设工期及投资估算 (8)2.4 项目建设目标 (8)3 项目区概况 (10)3.1 基本概况 (10)3.2 自然条件 (11)3.3 自然资源 (13)3.4 社会经济状况 (14)3.5土地利用现状 (15)3.6 土地利用潜力状况 (16)3.7 基础设施条件 (16)4 项目分析 (20)4.1 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及土地开发潜力分析 (20)4.2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20)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 4.3 环境影响评价 (21)4.4 公众意见 (21)5 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23)5.1 项目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23)5.2 项目规划方案与总平面布臵说明 (24)5.3 项目规划建设内容 (26)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4)6.1 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 (44)6.2 估算定额与费用构成 (44)6.3 费用计算标准 (45)6.4 估算结果及经济指标分析 (47)6.5 资金筹措与分年度计划 (49)7 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 (50)7.1 土地权属现状与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情况 (50)7.2 项目实施后,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50)7.3 权属调整方案 (51)8 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措施 (53)8.1组织领导机构 (53)8.2工程建设管理 (53)8.3 资金使用管理 (53)8.4 工程施工管理 (54)9 效益分析 (55)9.1 社会效益分析 (55)9.2 经济效益分析 (55)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 9.3 生态效益分析 (56)9.4 综合效益评价 (56)10 结论与建议 (57)附表:1总估算及分年度估算表 (59)2估算总表 (60)3工程施工费估算汇总表 (61)3—1工程施工费估算表 (62)3—2工程施工费单价汇总表 (64)4设备购臵费估算表 (66)5其他费用估算表 (67)5—1拆迁补偿费估算表 (68)6不可预见费估算表 (69)7季度分月用款计划表 (70)8人工及主重要材料用量汇总表 (71)9主要工程量统计表 (72)附表1人工估算单价计算表 (73)附表2主要材料估算价格计算表 (74)附表2—1主要材料运杂费计算表 (75)附表3次要材料估算价格表 (76)附表4机械台班估算单价计算表 (77)附表5混凝土、砂浆材料单价计算表 (78)附表6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 (79)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 附件:1 符合有关规划的审核意见2 县级评估论证意见3 项目土地登记情况一览表附图:1 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2 1:5000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图3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平面图4土地平整典型田块设计图5溢洪道标准断面设计图6排洪渠标准断面设计图7田间道、生产路断面设计图8淤地坝标准断面设计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
土地整治是指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更新建设、改善土地质量、保护环境等手段,对农田、草原、水域、山地等土地资源进行综合治理和优化配置的一项工程项目。
土地整治项目的目的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
二、项目内容
土地整治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1.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修建排灌渠道、建设水库、普及节水灌溉技术等,提高灌溉效率和排水能力。
2. 土地改良:改善土壤质量、修复退化土地、进行土壤治理等。
3. 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估,制定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4. 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对受损的土地进行整治和恢复,建立生态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5. 农田坡改造和防护:修建沟渠,进行植被覆盖,防止水土流失和坡面侵蚀。
三、项目实施可行性分析
1. 经济可行性:土地整治项目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 环境可行性:土地整治项目可以改善土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环境
效益。
3. 社会可行性:土地整治项目有助于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改善乡村环境,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
四、项目风险分析
1. 资金风险:土地整治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资金短缺的风险。
2. 技术风险:土地整治项目需要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技术不过关可能导致项目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3. 环境风险:土地整治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五、项目可行性结论
综合分析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因素,土地整治项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项目实施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