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库设计手册
冰蓄冷设计手册

冰蓄冷设计手册冰蓄冷技术是一种利用低温蓄冷媒质(如冰或冷冻液)在低峰时段积累冷量,然后在高峰时段释放冷量,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它广泛应用在空调、制冷设备、冷藏冷冻等领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节能技术。
一、冰蓄冷原理冰蓄冷是利用水在0℃结冰和融化过程中的相变潜热来实现蓄冷。
当水在常压下温度降至0℃时,其温度在一定时间内将保持不变,而在此过程中,水会释放或吸收大约4186焦耳的热量。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在低负荷时段制冷、蓄冷,在高负荷时段释放蓄冷量,以平衡耗能,降低单位时间内电能的需求,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二、冰蓄冷设计要点1. 系统封闭性冰蓄冷系统采用密封方式进行设计,防止环境空气与蓄冷介质接触,避免蓄冷介质污染或损坏,确保系统长期运行稳定。
2. 散热设计冰蓄冷系统的散热设计至关重要,散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冷量的蓄积和释放效率。
合理的散热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3. 控制系统设计冰蓄冷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需要精准可靠,能够实时监测温度、压力等参数,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满足不同负荷条件下的需求。
4. 安全保护设计在冰蓄冷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安全因素,设置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例如温度、压力、水位等监测报警系统,以及紧急切断系统,确保在异常情况下系统能够及时做出反应,避免事故发生。
5. 环境友好设计在冰蓄冷系统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环境友好性,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制冷剂和材料,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冰蓄冷系统应用冰蓄冷技术广泛应用在以下领域:1. 中央空调系统通过利用冰蓄冷技术,可以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蓄冷,以满足高峰时段的制冷需求,减少对电力资源的浪费,降低能耗。
2. 冷藏冷冻设备冰蓄冷技术也可用于冷藏冷冻设备中,通过蓄冷实现低峰时段的制冷,提高系统的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3. 太阳能利用将冰蓄冷技术与太阳能利用相结合,可以实现在太阳能供热系统的余热时段蓄积冷量,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
冷库设计案例

冷库设计案例一、冷库耗冷量的计算(一)各间的建筑面积由设计说明书可知:1、预冷间的建筑面积:180+96=276㎡2、冷藏间的建筑面积:192㎡3、冻结间两间的建筑面积:2×48=96㎡4、贮冰间的建筑面积:192㎡(二)室内外计算参数1、窒内计算温度冻结间:-23℃冷藏间:-18℃预冷间:-4℃贮冰间:-4℃2、窒外计算温度取夏季空气调节平均温度,查表有湛江夏季空气调节日平均温度为30℃(三)库房耗冷量的计算1.计算各房间围护结构传热耗冷量Q1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的确定:屋顶:屋盖(上→下)(1)40厚预制混凝土板(2)180厚空气间层(3)二毡三油(4)冷底子油一道(5)20厚水泥沙浆抹面(6)30厚钢筋混凝土屋盖(7)1500厚空气间层(8)聚氯乙烯农用薄膜(9)250厚聚氯苯乙烯泡沫塑料(10)二毡三油(11)冷底子油一道(12)20厚水泥沙浆抹面(13)80厚预制钢筋混凝土板K1= = ≈2.1大卡/米2·时·℃K2= = ≈2.5大卡/米2·时·℃K3= = ≈0.14大卡/米2·时·℃屋顶总传热系数为:K= = ≈0.125大卡/米2·时·℃外墙:(1)20厚水泥沙浆抹面(2)240厚砖墙(3)20厚水泥沙浆抹面(4)冷底子油一道(5)隔汽层冻结间:二毡三油预冷间:一毡二油储冰间:一毡二油冷藏间:一毡二油(6)隔热层冻结间:25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预冷间:10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储冰间:15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冷藏间:20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7)防潮层冻结间:二毡三油预冷间:一毡二油储冰间:一毡二油冷藏间:一毡二油(8)240厚预制混凝土砖墙(9)20厚水泥沙浆抹面冻结间:K= ≈0.127大卡/米2·时·℃预冷间:K= ≈0.264大卡/米2·时·℃贮冰间:K= ≈0.195大卡/米2·时·℃冷藏间:K= ≈0.154大卡/米2·时·℃内墙:(1)20厚水泥沙浆抹面(2)240厚预制混凝土砖墙(3)20厚水泥沙浆抹面(4)冷底子油一道(5)一毡二油(6)隔热层冻结间:25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贮冰间:15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冷藏间:20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7)一毡二油(8)240厚预制混凝土砖墙(9)20厚水泥沙浆抹面冻结间:K= ≈0.128大卡/米2·时·℃贮冰间:K= ≈0.196大卡/米2·时·℃冷藏间:K= ≈0.155大卡/米2·时·℃地坪:地坪(上→下)(1)80厚钢筋混凝土面层(2)15厚水泥沙浆抹面(3)一毡二油(4)隔热层冻结间:250厚软木预冷间:150厚软木贮冰间:200厚软木冷藏间:200厚软木(5)二毡三油(6)冷底子油一道(7)15厚水泥沙浆抹面(8)100厚预制钢筋混凝土板(9)架空层(10)60厚100号混凝土垫层(11)素土夯实冻结间:K= ≈0.214大卡/米2·时·℃预冷间:K= ≈0.319大卡/米2·时·℃贮冰间:K= ≈0.253大卡/米2·时·℃冷藏间:K= ≈0.253大卡/米2·时·℃围护结构传热面积的确定1.预冷间的传热面积F北=36 ×4.2=151.2㎡F 西=5×4.2=21㎡F西=F东F地=276㎡F顶=F地2.冻结间的传热面积F北=12×4.2=50.4㎡F北=F南F 西=8×4.2=33.6㎡F西=F东F地=96㎡F顶=F地3.冷藏间的传热面积F北=12×4.2=50.4㎡F北=F南F东=16×4.2=67.2㎡F西=8×4.2=33.6㎡F地=192㎡F顶=F地4.贮冰间的传热面积F南=12×4.2=50.4㎡F 西=16×4.2=67.2㎡F地=192㎡F顶=F地维护结构耗冷量Q1的计算:室外计算温度tw=30℃,冻结间的库房温度tn= -23℃,冷藏间的库房温度tn= -18℃贮冰间的库房温度tn= -4℃,预冷间的库房温度tn= -4℃理鱼间的温度tn= 0℃温差修正系数:库房与房外大气之间取n=1.0,库房与川堂之间取n=0.7库房与库房之间取n=0.7表有太阳辐射影响的昼夜平均当量温度td有:td北=2.4℃,td南=3.1℃,td东=5.0℃,td西=5.0℃各个房间的耗冷量有:冻结间:北:Q1=n·K·F·(tZP-tn)=0.127*50.4*[-4-(-23)]*0.7=85大卡/小时南:Q1=n·K·F·(tZP-tn)=0.127*50.4*[(30+3.1)-(-23)]*1.0= 359大卡/小时西:Q1=n·K·F·(tZP-tn)=0.127*33.6*[-4-(-23)]*0.7=57大卡/小时东:Q1=n·K·F·(tZP-tn)=0.127*33.6*[-18-(-23)]*0.7=15大卡/小时地坪:Q1=n·K·F·(tZP-tn)=0.214*96*[30-(-23)]*1.0=1089大卡/小时顶:Q1=n·K·F·(tZP-tn)=0.125*96*[30-(-23)]*1.0=636大卡/小时总Q1=85+359+57+15+1089+636=2241大卡/小时预冷间:北:Q1=n·K·F·(tZP-tn)=0.264*151.2*[0-(-23)]*0.7=643大卡/小时西:Q1=n·K·F·(tZP-tn)=0.264×21×[(30+5)-(-4)] ×1.0=216大卡/小时东:Q1=n·K·F·(tZP-tn)=0.264×21×[(30+5)-(-4)] ×1.0=216大卡/小时地坪:Q1=n·K·F·(tZP-tn)=0.319×276×[30-(-4)] ×1.0=2993大卡/小时屋顶:Q1=n·K·F·(tZP-tn)=0.125×276×[30-(-4)] ×1.0=1173大卡/小时总Q1=643+216+216+2993+1173=5241大卡/小时冷藏间:北:Q1=n·K·F·(tZP-tn)=0.154×50.4×[(-4)-(-18)] ×0.7=76大卡/小时南:Q1=n·K·F·(tZP-tn)=0.154×50.4×[(30+3.1)-(-18)] ×1.0=397大卡/小时西:Q1=n·K·F·(tZP-tn)=0.154×33.6×[(-4)-(-18)] ×0.7=51大卡/小时东:Q1=n·K·F·(tZP-tn)=0.154×67.2×[(30+5)-(-18)] ×1.0=548大卡/小时地坪:Q1=n·K·F·(tZP-tn)=0.253×192×[30-(-18)] ×1.0=2332大卡/小时屋顶:Q1=n·K·F·(tZP-tn)=0.125×192×[30-(-18)] ×1.0=1152大卡/小时总Q1=76+397+51+548+2332+1152=4556大卡/小时贮冰间:南:Q1=n·K·F·(tZP-tn)=0.195×50.4×[(30+3.1)-(-4)] ×1.0=365大卡/小时西:Q1=n·K·F·(tZP-tn)=0.195×67.2×[(30+5)-(-4)] ×1.0=511大卡/小时屋顶:Q1=n·K·F·(tZP-tn)=0.125×192×[30-(-4)] ×1.0=816大卡/小时地坪:Q1=n·K·F·(tZP-tn)=0.253×192×[30-(-4)] ×1.0=1652大卡/小时总Q1=365+511+816+1652=3344大卡/小时食品冷加工或储存时的耗冷量Q2的计算食品冷加工或储存时的耗冷量Q2的计算公式为:Q2=Q2a+Q2b+Q2c+Q2d(一)食品在冷冻加工时的耗冷量:预冷间:Q2= + = =128大卡/小时冻结间:Q2= + = =180.8大卡/小时其中G——食品每日加工量(吨/24小时)h1,h2——加工前后的焓值τ——加工时间B——食品包装系数Cb——包装材料的比热容(二)食品在储存时的耗冷量冷藏间Q2= + = + =1356大卡/小时Q2总=128+180.8+1356=1664大卡/小时冰库贮冰耗冷量Q2由任务书有30×6500=195000大卡/吨·小时库房通风换气的耗冷量Q3的计算冷库的耗冷量Q3=Q3a+Q3=+30nirn(Hm-Hn)= +30×3×1.42×(77.875-6.573)=25171大卡/小时Hw——室外空气焓值Hn——室内空气焓值n——换气次数Vr——冷藏间净容积ni——操作人员数rn=空气重度电机运行耗冷量Q4的计算1.库房照明耗冷量Q4aQ4a=qa·F=4×(276+192+96+192)=3024大卡/小时其中qa为照明引起的耗冷量,取4大卡/米2·小时F为库房的面积2.电动机运行的耗冷量Q4bQ4b=860·N·η=860·6.6·0.75=4257大卡/小时其中η取0.75,N为电动机的功率,设计用3台,合计功率为6.6千瓦3.库门开启的耗冷量Q4c冻结间:Q4c=qm·Z·Ni=973·2·0.7=1311.8大卡/小时其中qm为库门每开启一小时的耗冷量,数值可以查表得出Ni为条件系数,取0.7Z为库房使用系数,取2冷藏间:Q4c=qm·Z·Ni=815·2·0.9=1467大卡/小时其中qm为库门每开启一小时的耗冷量,数值可以查表得出Ni为条件系数,取0.9Z为库房使用系数,取2预冷间:Q4c=qm·Z·Ni=514·2·0.7=719.6大卡/小时其中qm为库门每开启一小时的耗冷量,数值可以查表得出Ni为条件系数,取0.7Z为库房使用系数,取2贮冰间:Q4c=qm·Z·Ni=598·1·0.5=299大卡/小时其中qm为库门每开启一小时的耗冷量,数值可以查表得出Ni为条件系数,取0.5Z为库房使用系数,取1综合以上计算有Q4c总=1311.8+1467+719.6+299=3797.4大卡/小时4.库房操作工人的耗冷量Q4d冻结间(2个):Q4d=n·qr·2=3·355·2=2130大卡/小时其中n为操作人员数,qr为每个操作工人单位时间产生的热量,数值可以查表得出冷藏间:Q4d=n·qr=12·318=3816大卡/小时其中n为操作人员数,qr为每个操作工人单位时间产生的热量,数值可以查表得出预冷间(2个):Q4d=n·qr·2=3*240*2=1440大卡/小时其中n为操作人员数,qr为每个操作工人单位时间产生的热量,数值可以查表得出综合以上计算有Q4d总=2130+3816+1440=7386大卡/小时计算电机运行耗冷量Q4总=Q4a+Q4b+Q4c+Q4d=3024+4257+3797.4+7386=18384.4大卡/小时由以上的计算结果得出制冷压缩机的负荷QjQj=(n1ΣQ1+ n2ΣQ2+ n3ΣQ3+ n4ΣQ4)·R=[(2241+5241+4556+3344) ·1+(1575+195000) ·1+25171·1+(2024+4257+3797.4+7386) ·1] ·1.12=254592大卡/小时=300千瓦其中n1为维护结构传热量的季节修正系数,取1n2为食品热量的机械负荷折减系数,取1n3为同期换气次数,取1n4为冷间内电动机同期运转系数,取1二、制冷压缩机和设备的选型计算(一)压缩机的选型计算选用一台单级压缩机4A V12.5,两台双级的压缩机S8-12.5,三台都是大连冷冻机厂出品。
100吨冷藏库5吨速冻库设计

100吨冷藏库5吨速冻库设计英文词条名:我近段时间设计了一个100吨冷藏库5吨速冻库,仅供大家参考。
本人暖通中央空调设计以及冷库设计都很熟悉,正在找工作。
有意的公司联系我,QQ:619942549 固话:0771-4213 326 。
100吨冷库5吨速冻库设计,1 设计基本资料1.1设计目的:通过本设计初步了解建筑与设备工程的设计内容,了解设计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懂得识图和制图,学会查找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
通过设计掌握有关冷藏库制冷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及基本原则和制冷工艺设计计算方法并提高绘制设计图纸的能力。
1.2设计项目:100吨冷库5吨速冻库设计1.3 冷藏库室内外设计参数库房名称相对湿度温度冷藏间95% -20 OC速冻库96% -35 OC南宁室外84% 30.3 OC地坪85% 25 OC2 冷藏库热工计算2.1冷藏库、速冻库的整体设计要求设计一个100吨的冷藏库,5吨/6H冻结库(氨制冷系统),库温要求:冷藏库-20℃,冻结库-35℃,产品为海鲜鱼,鱼产品进货温度为28℃,出库产品的中心温度为-15℃以下,冷藏产品进库温度为-15℃,日进货量为10吨/24H。
2.2库房总体平面图立面图设计如下: (有意要图纸的朋友请联系我)2.3冷藏库尺寸计算根据公式:(2-1)式中G—冷库计算吨位(T);V1—冷藏间的公称体积(M3);Η—冷藏间的体积利用系数;ΡS—食品的计算密度(KG/M3)根据《冷库设计规范》表3.0.5查得鲜鱼的密度为ΡS=470 KG/M3根据公式(2-1)得,冷藏间根据《冷库设计规范》表3.0.3初步估计其Η=0.4得到V=550鉴于建筑上对墙间距以3为模数的规定将冷却间的公称体积定为冷库高度的确定:净高为4.5M。
速冻间2.4冻结库尺寸计算由于急冻间采用的是搁架排管,用于装鲜鱼的盆子容积为400MM×600MM×80MM,所以每层搁架放两排,每排11盆,每盆放鲜鱼的质量为10KG,每组12层,所以每组为2.5吨,两组共为5吨。
大型冷库制冷系统设计方案

大型冷库制冷系统设计方案一、项目规模本项目为高低温综合冷链配送中心,冷库总占地面积为6948㎡,设计可储存货量为7000吨。
设计日周转率为存货量的10%,即日进出货量为700吨,则年周转货量约为20万~25万吨。
序号库温(℃)面积(㎡)高度(m)库容(m³)设计存货量(t)#3栋01低温库-24100611.65125752012#3栋02低温库-24101011.65126252020#3栋01高温库0~41017 4.655593.5895#3栋02高温库0~4788 4.654334693#2栋01低温库-24265 4.651590254#2栋02低温库-24266 4.651596255#2栋高温库0~4948 4.655688910合计7040二、设计依据用户提供的相关技术参数、厂区及冷库平面方案图及国家有关规范:[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2]《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21[3]《室外装配冷库设计规范》SBJ17-2009[4]《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4272-92[5]《冷库制冷设计手册》商业部设计院著[6]《冷库及冷藏技术》[7]《冷库制冷供液设计》[8]《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9]《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4-2010[10]《氢氯氟烃,氢氟烃类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BJ14-2007三、制冷设计1.计算方法如何选择冷库适配的制冷设备需要对该冷库的冷量需求进行核算,不同的冷库的热负荷来源不尽相同。
食品冷库的热量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耗冷量Q1:库外空气和太阳辐射透过围护结构向库内传热。
2食品冷加工耗冷量Q2:食品在冷却、冻结和冷藏过程中释放的显热、潜热和呼吸热。
3通风换气耗冷量Q3:蔬果类冷库需要向库内通入新风,新风温度一般高于库内温度所带来的热量。
毕业设计(论文)-低温冷库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低温冷库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200m3 -15℃低温冷库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热能与动力工程学号院(系)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2014年5月25日摘要为了满足各地区食品的储藏,各地区均建立各型食品冷藏库以满足不同种类食品的储藏,该设计为200m³-15℃低温冷库设计。
冷藏库是在特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加工和贮存食品、供液原料、生物制品以及医药等物资的专用建筑物。
而食品冷藏库是食品联合加工厂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所处地理位置及其各构成部分直接影响当地人民生活的健康与食品需求。
该设计通过对平顶山地区的气象、地理及实际冷库实用等条件,对冷库的平面、围护结构、冷却设备和机械负荷、制冷机房及冷却水系统等进行设计计算。
冷藏库设计首先采集设计地区气象、地理等实际资料,后依次对冷库平面所包含的公称体积、高度、冷间分部;围护结构中的隔热材料选择排布、冷藏门,冷却设备负荷、机械负荷、冷间的空气分配系统和通风换气;制冷设备选择、制冷机房及其设备排布;冷却水系统等进行计算设计,并最后得出设计结论。
关键词装配式冷库,冷风机,制冷压缩冷凝机组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regional food storage, various regions are established for each type of food cold storage to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types of food storage, the design for the 200m ³ -15 ℃ low temperature cold store design.Cold storage is in a specific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conditions, processing and storage of special buildings food, feed liquid material, biological products, medicine and other supplies. While the food cold storage is a part of food processing factory,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components directly affect health and food needs of the local people's life.Should design that the cold storage is pragmatic by meteorological phenomena , geographical feature and reality to Pingdingshan area waiting for condition, go along such as load , refrigeration machine room and chilled water system designs that to cold storage flat surface , equipment and machinery hedging structure , cooling down secretly scheming against. The cold storage designs that the primo collects actual data such as meteorological phenomena , geographical feature designing area , the queen is allotted a headquarter in proper order to nominal volume , altitude , cold room contained by cold storage flat surface; Heat-barrier material in hedging structure chooses row of cloth , refrigerates the door, equipment load , machinery load , cold room air cooling down assign system and the aeration being ventilate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hooses cloth , refrigeration machine room and their equipment arranges; Chilled water system waits to carry out the design secretly scheming against , then at last reaches and the design conclusion.Keywords fabricated cold, fan, compressor condensing uni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设计的初始资料 (1)1.1设计目的 (1)1.2设计题目 (1)1.3设计原始数据 (1)第二章装配式冷库的相关资料 (2)2.1装配式冷库简介 (2)2.2支撑结构的选择 (3)2.3冷库板的材料选择 (4)2.4冷库门 (5)2.4.1 冷库门的基本要求 (5)2.4.2 冷库门的分类及特点 (6)2.4.3 冷库门的选择 (6)第三章冷库的设计计算 (7)3.1库体几何参数计算 (7)3.1.1 冷间设计 (7)3.1.2 冷冻冷藏库储量的计算 (8)3.1.3 冷库隔热板计算 (9)3.1.4 冷库外形尺寸的设计 (10)3.2隔热板传热系数计算 (10)3.3冷间冷负荷计算 (11)3.3.1 隔热板结构的传热量Q1 (12)3.3.2 货物热量Q2的计算 (12)3.3.3 通风换气量Q3的计算 (13)3.3.4 电机运行热Q4的计算 (14)3.3.5 冷间操作热量Q5的计算 (14)3.3.6 冷间冷却设备负荷的计算 (15)3.3.7 冷库机械负荷的计算 (15)3.4冷却设备的选型设计计算 (16)3.5循环热力计算 (18)3.5.1 制冷系统方案的设计 (18)3.5.2 制冷机组的选定 (20)3.6压缩机 (29)3.6.1 压缩机的分类和常见品牌 (29)2.6.2 各种压缩机的应用范围和制冷量大小 (31)3.6.3 双级压缩机选择 (33)3.7冷凝器 (34)3.7.1 强制通风空气冷却式冷凝器的结构 (35)3.7.2 空冷式冷凝器的结构参数的选择及计算 (37)3.8辅助设备选型计算 (37)3.8.1 贮液器 (37)3.8.2 干燥器和过滤器的选型 (39)3.8.3 制冷系统用分液器的选型 (40)3.8.4 回热器 (41)3.9节流机构选择计算 (42)3.9.1 常用节流机构 (43)3.9.2 节流机构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分析 (43)3.9.3 热力膨胀阀的选择 (43)第四章零部件选择 (47)4.1温度控制仪选择 (47)4.2压力控制器选择 (47)总结 (51)参考文献 (52)致谢 (53)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第一章设计的初始资料第一章设计的初始资料1.1设计目的毕业设计设计是大学阶段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工科类专业教学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和综合检验。
冷藏库设计手册

冷藏库设计手册冷藏库设计手册是一份详尽的指南,旨在帮助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冷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各项任务。
它涵盖了冷库设计的基本原理、建筑技术要求、设备和控制系统的选择、安装和维护等技术参数,以及确保冷库正常运行的相关建议和指导。
以下是各章节的详细内容:第一章:概述1.1冷藏库的定义和作用冷藏库是一种用于贮藏食品、药品、生物制品等对温度敏感物品的建筑设施。
它通过人工制冷方式,使库内保持一定的低温环境,从而确保物品的品质、安全及使用寿命。
1.2冷藏库的分类和结构冷藏库可以根据用途、规模、制冷方式等因素进行分类。
从结构上看,冷库通常包括围护结构、制冷系统、控制系统、辅助设施等部分。
1.3冷藏库的设计原则和标准冷藏库设计应遵循安全、经济、高效、环保的原则,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第二章:冷库设计2.1冷库建筑结构冷库建筑结构应具备良好的保温、防潮、承重等性能。
常见的冷库建筑结构形式包括土建冷库、装配式冷库和覆土冷库等。
2.2冷库设备配置冷库设备包括制冷设备、保温材料、控制设备等。
设备选型应根据冷库的用途、规模、所在地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配置。
2.3冷库制冷系统设计制冷系统是冷库的核心部分,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等。
制冷系统设计应根据冷库的制冷负荷、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优化。
2.4冷库保温系统设计保温系统是保证冷库低温环境的关键。
常见的保温材料有聚氨酯、聚苯乙烯等。
保温系统设计应考虑保温材料的性能、厚度、施工工艺等因素。
2.5冷库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是冷库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
常见的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报警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
控制系统设计应实现对冷库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调整。
2.6冷库安全防护系统设计安全防护系统是冷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消防系统、防雷系统、安全报警系统等。
安全防护系统设计应满足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
第三章:冷库施工3.1施工准备冷库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工程勘察、图纸会审、材料准备、人员培训等准备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冷库毕业设计方案设计

因此,本冷库采用 NH3 为制冷剂。 2)制冷压缩级数的选择
(1)确定设计工况
按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2.1 条,冷凝温度 tK 为:
tk=(ts1+ts2)/2+(5~7) oC
[1]
其中,ts1= ts+△ts △ts ——安全值, 机械通风冷却塔△ts =3~4 oC。
ts ——湿球温度。
t0= t—△t oC
[1]
式中: t ——库房温度 ,oC;
△t——冷间冷却设备计算温差,冷风机△t =7~10 oC. t0= t△—△t =0—8= 8 oC
经查《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中氨的 LgP—h 图,得到
t0 对应蒸发压力 P0=14.989 Bar
tK 对应冷凝压力 PK=3.2147 Bar
式中: qk 一一冷凝器单位面积的热负荷,
[3]
Kcal/m2.h。
查《冷库制冷设计手册》P260,表4一 11 ,对于立式冷凝器得到,qk=3500~4000 Kcal/m2.h。
Fk=Qk/qk=165×3600/4.2×3750=37.5 m2
由 Fk 选择冷凝器的型号与生产厂家。
选择 2 台 LN 一 30 型立式壳管式冷凝器。
2) 冷藏间贮藏吨位(或冷库计算吨位)G
å G = V1r Sh /1000t
式中:G ——冷库计算吨位,t; V1——冷藏间或冰库的公称容积, m3; η——冷藏间或冰库的体积利用系数;
å 查《冷库设计规范》中表3.0.3, V1 = 5442.5m3 h = 0.55
ρs ——食品计算密度,Kg/m3;
季空气调节室外湿球温度:27.7 oC。最热月平均温度:28.4 oC 冬季日照率:40%。
冷藏库制冷设计手册

冷藏库制冷设计手册一、手册简介本手册旨在为冷藏库制冷设计提供全面、实用的指导。
通过介绍制冷原理、冷藏库的选址、建筑设计、制冷系统设计、电气与控制系统、安全与维护、能耗与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设计人员完成高质量的冷藏库制冷设计。
二、制冷原理1. 制冷技术简介2. 制冷剂种类及特性3. 制冷循环原理4. 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工作原理5. 制冷系统部件及其作用三、冷藏库的选址1. 选址原则2. 地理位置因素3. 气候条件因素4. 地质与水文因素5. 经济与社会因素四、冷藏库建筑设计1. 冷藏库的类型与特点2. 建筑材料的选用3. 建筑结构的设计4. 保温与隔热设计5. 防潮与防水设计五、制冷系统设计1. 制冷负荷计算2. 制冷剂的充注与回收3. 蒸发器的选择与设计4. 冷凝器的选择与设计5. 制冷系统的优化与控制六、电气与控制系统1. 电源与配电系统设计2. 照明系统设计3. 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4. 控制逻辑与自动化控制设备选用5. 电气安全保护措施七、安全与维护1. 安全措施的必要性及种类2. 设备安全要求及安全装置的选用和设置原则3. 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4. 维护保养计划和要求5. 故障处理及应急预案八、能耗与环境影响1. 能耗评估的目的和意义;冷库的能耗分析;节能减排措施;能耗监测和管理制度。
2. 环境影响评估的目的和意义;冷库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监测和管理制度。
3. 能耗和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持续改进和优化。
九、设计案例分析冷藏库的分类、特点和设计要点,各类冷藏库设计的实际案例,案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方案等。
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需求,结合具体工程实践,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案例分析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对不同案例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找到更优化的设计方案,提高冷藏库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还可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藏库设计手册
冷藏库设计手册是一份详尽的指南,旨在帮助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冷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各项任务。
它涵盖了冷库设计的基本原理、建筑技术要求、设备和控制系统的选择、安装和维护等技术参数,以及确保冷库正常运行的相关建议和指导。
以下是各章节的详细内容:
第一章:概述
1.1 冷藏库的定义和作用
冷藏库是一种用于贮藏食品、药品、生物制品等对温度敏感物品的建筑设施。
它通过人工制冷方式,使库内保持一定的低温环境,从而确保物品的品质、安全及使用寿命。
1.2 冷藏库的分类和结构
冷藏库可以根据用途、规模、制冷方式等因素进行分类。
从结构上看,冷库通常包括围护结构、制冷系统、控制系统、辅助设施等部分。
1.3 冷藏库的设计原则和标准
冷藏库设计应遵循安全、经济、高效、环保的原则,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第二章:冷库设计
2.1 冷库建筑结构
冷库建筑结构应具备良好的保温、防潮、承重等性能。
常见的冷库建筑结构形式包括土建冷库、装配式冷库和覆土冷库等。
2.2 冷库设备配置
冷库设备包括制冷设备、保温材料、控制设备等。
设备选型应根据冷库的用途、规模、所在地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配置。
2.3 冷库制冷系统设计
制冷系统是冷库的核心部分,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等。
制冷系统设计应根据冷库的制冷负荷、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优化。
2.4 冷库保温系统设计
保温系统是保证冷库低温环境的关键。
常见的保温材料有聚氨酯、聚苯乙烯等。
保温系统设计应考虑保温材料的性能、厚度、施工工艺等因素。
2.5 冷库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是冷库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
常见的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报警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
控制系统设计应实现对冷库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调整。
2.6 冷库安全防护系统设计
安全防护系统是冷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消防系统、防雷系统、安全报警系统等。
安全防护系统设计应满足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
第三章:冷库施工
3.1 施工准备
冷库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工程勘察、图纸会审、材料准备、人员培训等准备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2 施工工艺流程
冷库施工工艺流程包括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管道安装、保温施工、电气安装、调试与验收等环节。
各环节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工艺要求进行。
3.3 设备安装与调试
设备安装与调试是冷库施工的关键环节。
包括制冷设备、控制设备、辅助设备等安装与调试。
安装与调试应按照设备厂家提供的技术手册和规范要求进行。
3.4 冷库试运行与验收
冷库试运行是检验冷库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试运行合格后,应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验收,确保冷库的性能和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第四章:冷库维护与管理
4.1 日常检查与维护
冷库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包括制冷系统、保温系统、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冷库正常运行。
4.2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冷库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故障。
维护人员应根据冷库的实际情况,总结和积累故障排除方法,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4.3 冷库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
冷库废弃物主要包括废旧保温材料、制冷剂、废油等。
废弃物处理应遵循环保原则,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4.4 冷库的安全管理
冷库安全管理是冷库运营中的重要环节。
包括防火、防雷、防泄漏等。
安全管理应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进行,确保冷库安全运行。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实践
5.1 实际案例介绍与剖析
通过分析实际冷库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总结冷库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优化建议。
5.2 设计实践与经验分享
分享冷库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技巧,包括设计方案优化、新技术应用、节能设计等。
5.3 管理实践与经验分享
分享冷库运营和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技巧,包括节能管理、成本控制、安全管理等。
第六章:附录与参考文献
6.1 附录:相关标准和规范汇编
收集整理冷库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技术手册等,方便读者查阅。
6.2 参考文献:相关书籍和论文推荐阅读
推荐与冷库相关的书籍和论文,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以上为冷藏库设计手册的详细内容。
希望这份手册能为冷库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