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1.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相距3厘米的直线有( )条.A.1 B.2 C.无数2.下边的竖式中,“72”表示()。
A.72 B.7200 C.7203.小芳、小红、小丽三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24厘米。
小红和小丽的身高都比124厘米少些,小芳的身高()。
A.比124厘米多 B.比124厘米少 C.是124厘米4.小兰和小花抛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她们在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上三个1、两个2和一个3。
如果落下后,比1大的数朝上,算小兰赢;比2小的数朝上,算小花赢,那么这个游戏()。
A.公平 B.不公平 C.无法确定是否公平5.同一种橙汁有三种包装:第一种,每瓶250毫升,售价4元;第二种,每瓶200毫升,售价3元;第三种,每瓶1升,售价12元。
购买()包装的橙汁最划算。
A.第一种 B.第二种 C.第三种二、填空题6.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或单位。
300秒=(______)分 10000毫升=(______)升一桶油大约有5(______),止咳糖浆每次喝20(______)。
7.1瓶果汁400毫升,5瓶这样的果汁一共是(______)毫升,合(______)升。
8.□18÷62,如果商是一位数,那么口里最大可以填(________);如果商是两位数,那么口里可以填的数字有(________)个。
9.在括号里填“>”“<”或“=”。
7000毫升(______)7升 300÷(5×6)(______)300÷5×6960÷60(______)9600÷600 540÷(9×3)(______)540÷9÷3 10.在度数分别是90°、50°、110°、45°、180°和95°的角中,锐角有(________)个,钝角有(________)个。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得分______一、填空(每空1分共18分)(1)在584÷27中,可以把除数27看作()来试商,商的最高位是(),商是()位数。
(2)过直线外一点,能作()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能作()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把35+28=63 7×63=441这两道算式合成一道综合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4)早晨6点整,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角。
(5)一根绳子不折叠剪4次,能剪()段,要剪10段,需要剪()次。
(6)一个数的千亿位、千万位和千位上都是9,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亿。
(7)(a×b)×c=a×(b×c)应用了乘法的()律。
(8)一副三角尺上有()个锐角,()个直角。
(9)在800、1000、1350这几个角中,()可以直接用一副三角尺拼成。
(10)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
二、判断(正确的在题后括号里打“√”错误的打“×”)(5分)(1)255÷26的商是两位数…………………………………………….. ()(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28+17+23=28+(17+23)是利用加法结合律……………………….()(4)大于90度的角叫钝角………………………………………………()(5)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4段……………………………………….()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填在题后的括号里)(5分)(1)钟面上两点整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A 、直角B 、锐角C、钝角(2)小明家住在三楼,要走36个楼梯,他从一楼上到五楼要走()个楼梯。
A 、60B 、72 C、90(3)经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4个点中的每两个点可以画()条直线。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检测卷》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果将自己的一个拳头完全浸没在装满水的脸盆中,溢出水的体积是()A.小于50毫升B.大于1升C.大于1立方米D.大于50毫升2.从104里连续减8,减()次结果是0A.12B.13C.143.找规律,横线上应填的图形是()A.■B.●C.◆D.▲4.2854﹣58×40=()A.184B.45500C.70000D.5345.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打开后折痕()A.互相平行B.互相垂直C.互相平行或垂直D.的位置关系无法确定6.如图的三个立体图形都是有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放成的,从()面看到这三个立体图形,看到的平面形状是不同的.A.上B.前C.左D.右7.李明、张兵和陈华三人玩转盘游戏,指针停在白色区域算李明胜,指针停在黑色区域算张兵胜,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算陈华胜.张兵会选()转盘.A.B.C.D.8.如图,()可以表示下面哪种情况的统计.A.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B.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C.小明1﹣﹣8岁的身高D.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二.填空题(共8小题)9.一个笔袋的单价是36元,笔袋的单价是钢笔的4倍,钢笔的单价是元.10.①8升=毫升②5dm3=cm3③m3=700dm3④毫升=3立方厘米11.观察如图的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侧面看到的形状是.12.在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13.同时掷两个骰子,和可能是.如果小明选5、6、7、8、9五个数,而小芳选2、3、4、10、11、12六个数,掷20次,赢的可能性大.14.根据左边的计算,在右边的横线上列出综合算式:15.阳光小学四年级一班同学调查了学校某一周每天的用水量,并制成了统计图.(1)这一周的用水量,最高,最低,最高用水量与最低用水量相差t.(2)这一周总用水量是t,平均每天用水t.(3)从中我还想到了:.16.给甲、乙、丙、丁四人按照顺序发牌,第20张发给,第54张牌发给.三.判断题(共6小题)17.当一个算式里同时出现中括号和小括号时,要先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判断对错)18.为了计算准确,计算容器的容积时,数据应从容器的里面测量.(判断对错)19.一个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和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一样的.(判断对错)20.将分别标有1、2、3、4、5的五个小球放在一个袋子里,从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奇数的可能性大.(判断对错)21.妈妈有18元钱,她要买2元一个的雪糕,一共可以买9个.(判断对错)22.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平行.(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23.用递等式计算.752﹣(157+562)168﹣56+405105×8+210(406﹣385)×3五.应用题(共4小题)24.学校艺术节举行开幕式,男生有216名参加表演.女生有234名参加表演.这些同学每18名站一行,要站多少行?25.农场有180千克梨,每3千克装一袋,每6袋装一箱,一共要多少箱?26.有三张写着1、3、5的卡片,其中写着“1”的卡片是幸运号.小明从箱子里抽出一张卡片,抽到“1”的可能性会超过一半吗?假如小明抽走一张“3”,剩下的由小刚再抽,小刚抽到的“1”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样做,对小明公平吗?27.人工智能(ArtificialInied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如图是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领域分布情况统计图.①这三位同学的叙述中,你不认同的是(填写姓名).②现在是2019年,你觉得今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将在哪个领域的发展最快?请说明你的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解:如果将自己的一个拳头完全浸没在装满水的脸盆中,溢出水的体积大于50毫升.故选:D.2.解:104÷8=13答:从104里连续减8,减13次结果是0.故选:B.3.解:故选:C.4.解:2854﹣58×40=2854﹣2320=534故选:D.5.解:根据分析可知:所以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后,形成的两条折痕可能互相平行,也可能互相垂直.故选:C.6.解:如图这三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故选:B.7.解:因为选项A中的黑色区域最大,所以张兵想让自己胜的可能大,会选A转盘.故选:A.8.解:A,表示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用单式条形统计图;B,表示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必须用复式条形统计图;C,表示小明1﹣﹣8岁的身高,用单式统计图;D,表示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千克,可以用复式条形统计图,但是统计图中只有4项,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共8小题)9.解:36÷4=9(元)答:钢笔的单价是9元.故答案为:9.10.解:①8升=8000毫升②5dm3=5000cm3③0.7m3=700dm3④3毫升=3立方厘米.故答案为:8000,5000,0.7,3.11.解: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选项D,从左侧面看到的形状是选项B.故答案为:D,B.12.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故答案为:同一平面;互相平行;平行线.13.解:两个从1到6的自然数相加的和,可能是:2、3、4、5、6、7、8、9、10、11、12.小明获胜的可能性为:5÷11=小芳获胜的可能性为:6÷11=答:小芳获胜的可能性大.故答案为:2、3、4、5、6、7、8、9、10、11、12;小芳.14.解:可得综合算式:384÷[52﹣(47﹣19)].故答案为:384÷[52﹣(47﹣19)].15.解:(1)15﹣2=13(t)答:这一周的用水量,周一最高,周日最低,最高用水量与最低用水量相差13t.(2)2+15+10+9+11+13+3=63(t)63÷7=9(t)答:这一周总用水量是63t,平均每天用水9t.(3)答:我想倡议在全校开展一个节约用水活动,每天用水量不超过12t.故答案为:周一,周日,13,63,9,我想倡议在全校开展一个节约用水活动,每天用水量不超过12t.16.解:20÷4=5没有余数,说明第20张发给丁.54÷4=13 (2)余数是2,说明第54张牌发给乙.答:第20张发给丁,第54张牌发给乙.故答案为:丁,乙.三.判断题(共6小题)17.解:当一个算式里同时出现中括号和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所以原题错误.故答案为:×.18.解:为了计算准确,计算容器的容积时,数据应从容器的里面测量,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9.解:一个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和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一样的,说法错误,如一个圆柱体,从上面看到的和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不一样的;故答案为:×.20.解:将分别标有1、2、3、4、5的五个小球放在一个袋子里,因为标有奇数的有1、3、5三个,偶数有2、4两个,因为3>2,所以从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奇数的可能性大;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1.解:18÷2=9(个)答:一共可以买9个.所以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2.解:由分析可知: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平行,说法错误,前提是:必须在同一平面内.故答案为:×.四.计算题(共1小题)23.解:(1)752﹣(157+562)=752﹣719=33(2)168﹣56+405=112+405=517(3)105×8+210=840+210=1050(4)(406﹣385)×3=21×3=63五.应用题(共4小题)24.解:(216+234)÷18=450÷18=25(行)答:要站25行.25.解:180÷3÷6=60÷6=10(箱)答:一共要10箱.26.解:小明从3张卡片中任抽一张,抽到“1”的可能性为:1÷3=答:小明抽到“1”的可能性不会超过一半.(2)小明抽走一张“3”,只剩2张卡片,所以,小刚抽到“1”的可能性为:1÷2=答:小刚抽到的“1”的可能性有.这样对小明不公平.27.解:①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中语音交互企业有10家,医疗企业有10家,所以薛亮的说法是正确的;另外机器人企业只有4家,安防领域有16家,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得:机器人企业的家数是安防领域的4÷16=,因此,李悦的说法是正确的;医疗企业有10家,安防领域有16家,(16﹣10)÷16=6÷16=0.375=37.5%,所以,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中医疗企业比安防领域少37.5%.因此王晶的说法是错误的.所以,我不认同王晶同学的叙述.②我觉得2019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中,AI领域发展最快,理由是:世界50强企业里我国从过去的8家增长到19家,在如此重要的高科技领域内中国取得如此的成就,也是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所以中国最近在AI领域发展非常亮眼.故答案为:王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1.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2升=(________)毫升7000毫升=(________)升5分=(________)秒2.1个周角=(________)个直角1个直角+1个(________)角=1个钝角3.下图是用一副三角尺拼出的一个钝角,这个钝角是(________)度。
4.5□8÷54的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________)位数。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________)。
5.工人叔叔在马路一边按2面红旗、3面绿旗、1面蓝旗的顺序插彩旗。
第247面是(______)色的旗子,第300面是(______)色的旗子。
6.在括号里填“>”“<”或“=”。
320÷24(________)320÷8÷4 175-(30+6)(________)175-(30-6)7.有453个苹果,每22个装一箱,最多能装(________)箱,至少再添上(________)个苹果又能装一箱。
8.□÷21=12……□,余数最大是(________),这时被除数是(________)。
9.分针从12起旋转一周,形成的角是(______)°,这时时针转动了(______)°。
10.布袋里有同样大小的9个红球和4个白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摸到(________)球的可能性大。
要使两种球摸到的可能性相等,需要再往袋中放入(________)个(________)球;要使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至少要往袋中再放入(________)个白球。
二、选择题11.653÷82中把82看作80来试商时,会出现()A.初商偏大B.初商偏小C.初商正好12.如图,从右面看到形状与()看到的形状相同。
A.左面B.上面C.前面13.53-50=3,3×12=36,144÷36=4,写成综合算式是()。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5080立方分米=()升.A. 5.080B. 0.508C. 50802.明明去商店买铅笔,5元一只,他有100元,一共可以买()只.A. 34B. 36C. 39D. 203.竖式计算8502÷39=()A. 128B. 228C. 218D. 1184.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后,指针指向哪里,你的得分就是多少.下面有两个转盘,选择哪个获胜的可能性大一些?()A. B.5.三(1)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2厘米,三(2)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4厘米.三(1)班的小明有可能比三(2)班的小强高吗?()A. 有可能B. 不可能6.136-16÷4 ○(136-16)÷4A. >B. <C. =7.下面算式中,不能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是( ).A. 18000÷25÷40B. 800÷25×4C. 6300÷6÷158.下面图中,点A到直线BC所画的线段中,()最短.A. ABB. ACC. AED. AD9.两条平行线之间的________都相等.()A. 线段B. 射线C. 垂直的线段D. 斜线10.哪一幅图是方方看到的()A. B. C.二、判断题11.同一个物体,它的体积一定比它的容积大12.如果被除数扩大7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缩小7倍.13.公鸡可能会下蛋.14. 50-30÷5=20÷5=415.经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无数条.三、填空题16.除数是6,被除数是54,商是________.17.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可能是________位数,也可能是________位数.18.(1)756÷18=________(2)714÷22=________……________19.小明1分钟可以吹2个气球,一天他总吹了10个气球,那么他吹气球吹了________分钟.20.抛出一枚硬币,落地后有________种结果,出现正反面的可能性是________的.21.在盒子里放入2个红球,1个蓝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________球的可能性大.22.55-5×9=________23.口算:720÷90=________280÷70=________120×7=________96÷24=________75÷25=________78÷3=________52÷26=________26×30=________24.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是说这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________.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________.25.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可以画________条线段,其中________的长度最短.四、计算题26.直接写得数160×5= 45×4= 420÷60= 75÷25=105×4= 480÷80= 46×3= 480÷20=27.列竖式计算(带△的要求验算).(1)105×42=(2)70×133=(3)650÷25=(4)△178÷30=五、解答题28.根据统计表,先填表后回答问题.某小学学生人数情况:一年级156人,二年级143人,三年级125人,四年级178人,五年级147人,六年级152人.①哪个年级人数最多?哪个年级人数最少?②四年级比二年级多多少人?29.三年级148名学生去公园划船.怎样租船最便宜?30.李阿姨一共要寄出320本书,如果每40本捆成一包,要捆多少包?31.哪种苹果便宜一些?通过计算说明.32.果农们要将680kg 的葡萄装进纸箱运走,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kg,要把这些葡萄全部运走,需要多少个纸箱?33.一架飞机以98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城飞往乙城,12小时后到达.这架飞机按原路线从乙城返回甲城时用了15小时.(1)甲城到乙城有多远?(2)返回时平均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 D3. C4. B5. A6. A7. B8. C9. C 10. C二、判断题11.正确12. 错误13.错误14.错误15.错误三、填空题16.9 17.一;两18.(1)42(2)32;10 19.5 20. 两;相等21. 红22.10 23. 8;4;840;4;3;26;2;780 24.垂直;垂线;垂足25.无数;垂直线段四、计算题26.解:160×5=800;45×4=180;420÷60=7;75÷25=3;105×4=410;480÷80=6;46×3=138;480÷20=2427. (1)105×42=4410(2)70×133=9310(3)650÷25=26(4)178÷30=5 (28)验算:五、解答题28. 解:①125<143<147<152<156<178答:四年级人数最多,三年级人数最少.②178-143=35(人)答:四年级比二年级多35人.29.解:方案一:148÷6=24(只)……4(人)4÷4=1(只)24×36+30=864+30=894(元)方案二:148÷4=37(只)37×30=1110(元)894元<1110元答:大船租24只,小船租1只,这样租船最便宜.30. 解:320÷40=8(包)答:要捆8包.31. 解:A种:108÷18=6(元)B种:84÷12=7(元)6<7答:A种苹果便宜一些.32. 解:680÷15≈46(箱)答:需要46个纸箱.33. (1)解:980×12=11760(千米)答:甲城到乙城11760千米.(2)解:11760÷15=784(千米)答:返回时平均每小时飞行784千米.。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计算430÷52时,把除数52看作50来试商,试商结果()。
A.偏大B.偏小C.正好D.调大2.老师带940元钱去买单价50元的钢笔,小明帮老师列出的竖式如图。
根据竖式,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买18支,剩余4元B.买18支,剩余40元C.买180支,剩余40元D.买180支,剩余4元3.如图,从()看到的图形是一样的。
A.前面和右面B.前面和上面C.右面和上面D.不确定4.下列选项中,当山的斜坡与地面成()的角时,登山者爬山时会显得轻松些。
A.50°B.60°C.65°D.75°5.小红6天看完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看35页。
她前5天每天看的都少于35页。
想一想,她第6天看的应该()。
A.是35页B.比35页少C.比35页多D.无法确定6.□÷12和○÷120的结果相同(结果不为0),□()○。
A.>B.<C.=D.不能确定7.阳阳的量角器坏了(如图),他灵机一动,想出了新的量角方法,这个角的度数是()。
A.80°B.60°C.40°D.120°8.如图,在两条平行线之间有一个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比较它们的周长,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方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的周长B.长方形的周长>四边形的周长C.长方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的周长D.无法比较两个图形的用长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明早晨洗漱大约用了10分钟,早餐喝了一袋约250( )的牛奶,吃了一个约50( )的煎蛋,还给容积最大约为80( )的金鱼缸里放了鱼食,然后到离家1( )的学校去上学。
10.612÷18的商是( )位数,商的最高位上的数是( )。
353÷□3,如果商的末尾是0,□内最小填( )、最大填(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完整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285÷27=10……15,下面验算方法正确的是()。
A.27×10B.27×10+15C.285÷102.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除数个位上是6,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时,商往往()。
A.正好B.偏大C.偏小3.三(1)班有男生26人,女生14人,每次抽一人做游戏,抽到()的可能性大。
A. 男生B. 女生C. 无法确定4.一个盒子里装有3个红球,6个黄球,1个蓝球,摸出()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出()球的可能性最小。
A. 红球B. 黄球C. 蓝球5.从上面看到的是()。
A. B. C.6.“人用左手拿筷子吃饭”这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
A.不可能B.可能C.不可能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一个数除以57,余数最大的只能是56。
()2.计算400÷81时,可以把81看作80来试商,商偏大。
( )3.因为71÷2=35……1,所以710÷20=35……1。
()4.有242千克豆油,每30千克装1桶,这些豆油都装完需要多少个桶?列式为:242÷30≈8(个),这些豆油都装完需要8个桶。
()5.李强有3张5元和7张10元的纸币,任意摸出1张,摸出10元的可能性大。
()6.一个数除以31,如果有余数,余数要小于31。
()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a÷b=18……12,当b最小时,a=(),b=()。
2.根据下面统计图填空。
(1)乙品牌的电视机二月比一月销售量增加了()台;(2)甲品牌第一季度共销售电视机()台;(3)三月份甲品牌电视机销售量比乙品牌少()台。
3.学校买来98盆花,每个教室放10盆,可以布置()个教室。
4.计算896÷38时,可以把38看作()来试商。
5.把除数42看作40试商,初商可能(),把除数78看作80试商,初商可能()。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四年级数学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计算题。
(共27分)1.直接写出得数。
(10分)60 ÷10 =80 ÷2 = 3 × 400 =75 × 10 =400 ÷80 =93 ÷3 =23 × 4 =150 ÷30 =98 ÷7 =720 ÷9 =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9分)240÷68=307÷53=4000÷300=☆712÷18=3.计算下面各题。
(8分)72 × 15 + 256 ÷32(949−43 × 19)÷12600−200 ÷5 × 9[176 −(53 + 67)] × 25二、填空题。
(第7题1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1.272 ÷34,把34看作()来试商,初商是9,初商()(填“偏大”或“偏小”),应把初商改成()。
2.在括号里填“升”或“毫升”。
(1)我国《献血法》规定,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
(2)一瓶酱油大约有400(),5瓶这样的酱油刚好2()。
3.在里填上“>”“<”或“=”。
990毫升1升42 + 25 × 16 (42 + 25)× 167升7000毫升10 + 12 + 60 ÷310 +(12 + 60)÷3 4.27 ÷39,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能填();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能填();要使商的末尾是0,里应该填()。
5.钟面上,分针从“12”旋转到“3”,形成的是()角;分针从“4”旋转到“10”,形成的是()角。
6.播放一部动画片需要256分钟。
如果每天从18 : 00播放到18 : 32,那么()天能播完。
7.把若干个▲摆成一行,每相邻2个▲中间摆1个■,()比()少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题1.8000毫升=(_____)升5升=(_____)毫升1周角=(_____)平角=(_____)直角240分=(_____)小时2.6□8÷66,如果商是一位数,□里最大能填(_____);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小能填(_____)。
3.计算467÷58时,可以把58看作(_____)来试商;计算257÷81时,可以把81看作(_____)来试商。
4.●÷32=17……□(□≠0),余数最大是(_____),这时●是(_____)。
5.计算一道除式算式,在被除数和除数后面同时去掉1个“0”后,算得的商和余数都是9,这道除式算式的商是________,余数是________.6.钟面上时针走了2小时,时针走了(____)°;4时整,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是(_____)角,是(_____)°7.下边图中,∠1是(_____)°8.□□□○◇□□□○◇□□□○◇……,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第40个图形是(______),第43个图形是(_____)9.一个盒子里放着同样大小的球,红色的球有6个,绿色的球有8个,从盒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______)的可能性大,摸到(_____)的可能性小。
10.把57-22=35,35÷7=5,60÷5=12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_____)。
二、选择题11.从一点到已知直线的所有连线中,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有( )条?A.1条B.2条C.无数条12.哪道算式的得数最大?()A.180-(96+32)÷4 B.180-(96-32)÷4 C.(180-96+32)÷4 13.两人轮流掷小正方体,约定红面朝上算甲赢1分,黄面朝上算乙赢1分.用下面正方体()掷是最公平的.A.2红1蓝1绿2黄B.3红1绿2黄C.1红3蓝2黄1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把一条线段向一端延长100米,就得到一条射线。
B.下午3时30分,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直角。
C.640÷5=(640×2)÷(5×2)15.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折痕间的关系是()。
A.互相平行B.互相垂直C.可能互相平行,也可能互相垂直16.四1班同学平均分成4组测量身高,第一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2厘米,小刚身高150厘米从第四组加入第一组,下列关于第一组平均身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组现在平均身高比原来的高B.第一组现在平均身高比原来的低C.无法判断三、判断题17.用放大5倍的放大镜看一个20°的角,看到的角是100°。
(_______)18.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不平行就一定相交.(_____)19.直线a和b互相垂直,那么a是垂线,b也是垂线。
(______)20.一条射线长150厘米。
(______)21.一桶色拉油的净含量大约是500毫升。
(____)四、计算题22.直接写出得数240÷60= 120÷5= 24×7= 360-360÷60=80÷16= 560÷80= 6×15= 20×4÷20×4=23.混合运算452-160÷80×11630×2-120÷60639÷[540÷(100-40)]五、作图题24.在方格中画出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左图中的物体的形状。
前面右面上面25.过点A画出直线L1的垂线,并画出L2的平行线。
六、解答题26.人均居住面积是指:平均每人拥有的居住面积。
聪聪家有6口人,原居住面积是84平方米。
搬入新居后,居住面积是144平方米。
聪聪家人均居住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27.小欣每天坚持练习毛笔字。
他4个星期共写了448个毛笔字,平均每天写多少个毛笔字?28.一堆煤,计划每天烧50千克,可以烧32天。
实际每天比计划少烧10千克,实际烧完这堆煤需要多少天?参考答案1.8 5000 2 4 42.5 63.60 804.31 5755.9 906.60 钝1207.508.◇□9.绿色红色10.60÷[(57-22)÷7]=12 11.A12.B13.A14.C15.C16.A17.×18.√19.×20.×21.×22.4 24 168 3545 7 90 16 23.220;58;7124.25.26.10平方米27.16个28.40天附赠材料:考试做题技巧会学习,还要会考试时间分配法:决定考场胜利的重要因素科学分配答题时间,是决定考场能否胜利的重要因素。
有了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同学们紧张的心情就可以得到舒缓与放松,考试水平也就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发挥。
下面,我们为同学们介绍一个应对的好办法时间分配法。
第一,考前分配好时间。
从发试卷到正式开考前有几分钟的阅卷时间拿到试卷并填好卷头以后,要浏览整张试卷,查看试卷的容量、试题的难易程度。
然后,根据题目、题量、分值和难易程度分配做题时间,易题和少分题少用时间,难题和多分题多用时间。
比如数学,按分值分配,选择题大约应安排在50~55分钟左右完成,非选择题大约安排90~95分钟左右完成为宜。
同学们平时做题时,可以先测试自己每一部分题目的做题时间,定下一个标准,然后考试时根据试卷题目情况,在原来的基础上调整。
看到哪一部分有较难的题目,可适当多匀一点时间。
第二,每个题目有一个时间标准。
如果遇到一道题目,思考了3~5分钟仍然理不清解题的思路时,应视为难题可暂时放弃,等到后面有了思路或答完卷之后再回头来做。
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不能控制时间而影响答后面题目况。
同时,要注意虽然每个题目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但也不要每题都看否则会弄得自己很紧张第三,考试最后的15分钟。
不管还有多少题目没有完成,考试的最后15分钟一定要先将答题卡涂好,避免答题无效。
答题六注意:规范答题不丢分提高考分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是减少或避免不规范答题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具体来说考场答题要注意以下六点:第一,考前做好准备工作。
做题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认真检查答题卡页数和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与本人的姓名、准考证上的号是否相符等。
此外,还要准确填写答题卡的相关信息,正确粘贴条形码,注意不能超出框外。
第二,使用规定的笔作答。
答选择题时,考生必须用2B型铅笔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答题区”内将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点涂黑第三,答题不要超出规定范围。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包括画表及作辅助线)。
在各题目指定答题区域外的地方,或超越试卷上标出的边界作答,或者自己编题号,其答案都是无效的。
第四,若题中有图,答题前应规划好“布局”,合理安排空间。
例如几何题,图形多在左边。
这种情况下建议大家从图下方开始写起,书写规范字迹清晰,避免“箭头”“地图”等出现。
第五,答题卡千万别折叠。
考生答题时,要注意保持答题卡的清洁,不能折叠、弄皱和损坏答题卡,以免影响计算机扫描第六,书写要整洁。
有的学生的答案“布局”很乱,还用箭头标注下一句的位置,加上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等情况,阅卷老师很难辨认,甚至对考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知识基础产生怀疑,由此分数也将大受影响善于总结,使知识条理化在复习中,善于总结,并且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是非常重要的。
学霸支招我是比较善于总结方法和技巧的学生,老师也非常注意培养我们这方面的能力。
比如政治老师就经常告诉我们要“根据课本目录来总结答案”,也就是要通过课本目录熟悉知识结构,让知识点对号入座,这样做题目时才能抓住考点不遗漏。
我复习大多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走,比较注重老师总结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然后加进去自己的理解。
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由此可见,总结在复习中非常关键。
先说知识的总结。
不论是理是文,不会总结的人无法融入、适应高中学习。
总结,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从一入高中就开始,学一点做一点,可以根据老师的建议或做过的习题列出一些专题,如:数学中的“由递推式求通项公式”“椭圆中的角的问题”“复数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等。
先收集、归纳出这类问题常用的知识点、公式、类型和解法,再附上一些习题,尽量找一些经典、有普遍代表性的题目,帮助理解和说明。
在文科中,总结的作用则更加明显。
到高三的后期,该同学的文科总结笔记大约有20本。
历史主要是一些专题:古今地名对照,中国古代各少数民族简史,印度史,中国现代著作简表,等等。
这样的总结可以集零碎为整体,不但全面,而且便于记忆,效果不错。
高效锦囊古语说:“学然后知不足。
”怎样才能知不足?那就需要及时地、不断地进行学习总结与自我评价。
经过总结评价,知道自己的进步,又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够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学习进步,从一个高度达到另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