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所有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道法知识点重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道法知识点重点汇总道法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基础。
在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道法知识点,本文将对其中的重点进行汇总。
第一部分:道德知识点1. 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和行为。
初中生应该从学习爱国主义法律法规入手,了解在不同情景下的表现形式,并通过课外读书、实地考察等方式加强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和实践。
2. 礼仪文化礼仪文化是尊重他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
初中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礼节和礼仪规范,如请安、问候、致意等,以及形象、语言、态度等方面的表现方法。
3. 友谊合作友谊合作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初中生应该了解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树立信任、理解、宽容、感激和合作的观念,倡导品质友谊,形成团队合作的精神。
第二部分:法律知识点1. 宪法及宪法原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国家的政治智慧和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人民制定和实施法律的基本规范。
初中生应该了解宪法原则、宪法权利及权利保障等基本法律知识。
2. 学生法律意识初中生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加强法律常识和法律意识的学习,知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维护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提高自身法律素养。
3. 社会治安法规及处罚社会治安法规及处罚是保证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
初中生应该了解危害社会治安的各种行为以及其被惩罚的方式,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社会认知,合理规范自身行为。
第三部分:道法知识点1. 道德与法律道德和法律虽然有所不同,但却相互联系、协调并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初中生应该了解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并实际了解和运用道德和法律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维护好自己的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的问题。
初中生需要掌握调节情绪、锤炼意志、增强自信等基本技能,与消除心理障碍、疏导心理压力、预防心理疾病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识。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有理数(1)有理数的定义:凡能写成)0p q ,p (p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②根式型,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开不尽,如3。
③构造型,如0.1010010001....,数字中有变化规律,但不循环。
④其他一般无限不循环小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按定义分类:⎪⎪⎩⎪⎪⎨⎧⎩⎨⎧⎩⎨⎧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②按性质分类:⎪⎪⎩⎪⎪⎨⎧⎩⎨⎧⎪⎩⎪⎨⎧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2.数轴【拓展】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
常见的无理数形式:①字母π型,含有π的式子。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七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3.相反数(1)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几何定义: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性质:相反数的和为0。
即:a、b 互为相反数⇔a+b=0。
4.绝对值(2)绝对值重要性质:⎪⎩⎪⎨⎧<-=>=)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小提示: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3)几个含绝对值或含平方的式子之和等于0,则每一个式子等于0。
5.倒数(1)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若a≠0,那么a 的倒数是a1;注意:0没有倒数。
(2)性质:若ab=1⇔a、b 互为倒数;若ab=-1⇔a、b 互为负倒数.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①加法的交换律:a+b=b+a ;②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生物〗知识点汇总-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生物与细胞第一章认识生物一.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观察:①确定观察目的②明确观察对象③做好观察记录④交流观察结果二.生物的特征①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自养和异养)③生物能进行呼吸。
(好氧和厌氧)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生物的基本特征) 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⑦生物能够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第二章认识细胞一、学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1)擦拭目镜和物镜用擦镜纸;擦拭反光镜和显微镜镜身用纱布。
(2)选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时,转动转换器。
(3)放大作用:目镜和物镜。
(4)调节光线强弱:遮光器和反光镜。
(5)升降镜筒: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逆上;顺下)(6)数码液晶显微镜的操作与双目显微镜的基本一致。
2 、单目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对光调光(三转)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的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③转动反光镜找光源,直到目镜内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的视野为宜。
(2)调焦观察(放→压→降→升→调)①玻片正面朝上,放置在通光孔中心②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损伤物镜。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④选定视野中的某个物像,需要换高倍镜观察时,操作顺序为:移动拨片标本(使物像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光线(利用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不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
(3)整理收镜3、双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对光调光①打开显微镜电源开关,确认载物台已经降到最低处、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调节两个目镜间距离以适应瞳距,用光源调节旋钮调节视野亮度。
(2)调焦观察(先升后降)①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通过调整移动手轮来移动玻片,将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心。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至玻片标本尽量接近物镜。
2023年初一数学定理知识点汇总上册

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柱,:⎩⎨⎧侧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底面是多边形棱体柱体,: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锥,:⎩⎨⎧侧面都是三角形底面是多边形棱锥锥体,:初一数学定理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2.3. 球体:由球面围成的 (球面是曲面)4. 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
①几何体与外界的 接触面或我们能看到的 外表就是几何体的 表面。
几何的 表面有平面和曲面;②面与面相交得到线; ③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5.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 交线都叫做棱.。
6.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 交线叫做侧棱..,所有侧棱长都相等。
7. 棱柱的 上、下底面的 形状相同,侧面的 形状都是长方形。
8. 根据底面图形的 边数,人们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面图形的 形状分别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9.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10. 圆柱的 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 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11. 圆锥的 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连成。
12. 设一个多边形的 边数为n(n≥3,且n 为整数),从一个顶点出发的 对角线有(n-3)条;可以把n 边形成(n-2)个三角形;这个n 边形共有2)3(-n n 条对角线。
13. 圆上两点之间的 部分叫做弧.,弧是一条曲线。
14. 扇形,由一条弧和通过这条弧的 端点的 两条半径所组成的 图形。
15. 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都属于多边形。
有弧或不封闭图形都不是多边形。
)0(零)8.3,3.5,31,21:( 如正分数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数轴的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 一个点来表达。
(反过来,不能说数轴上所有的 点都表达有理数)★假如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 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的 相反数是0)★在数轴上,表达互为相反数的 两个点,位于原点的 侧,且到原点的 距离相等。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七上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 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 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一、有理数1. 正负数正数:大于 0 的数。
负数:小于 0 的数。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 有理数的分类按定义分:有理数分为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性质分: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0、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
3. 数轴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
4. 相反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性质: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为 0。
5. 绝对值定义: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 a 的绝对值。
性质: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
6.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正数大于 0,0 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0;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运算律: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8.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9.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 0 相乘,都得 0。
运算律:乘法交换律 ab = ba;乘法结合律 (ab)c =a(bc);乘法分配律 a(b + c) = ab + ac10.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11. 有理数的乘方定义:求 n 个相同因数 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记作aⁿ,其中 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
性质: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
12.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 10 的数表示成a×10ⁿ的形式(其中 a 大于或等于 1 且小于 10,n 是正整数)。
七年级上册所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所有单元知识点七年级上册共有六个单元,分别是:一、认识自己二、人际交往三、传统文化四、青春期的变化五、生活与社会六、健康与安全下面进行详细的介绍:一、认识自己1.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和价值取向。
2.情绪管理:认识情绪,掌握情绪管理技能,提高情商。
3.性别认同:了解性别和性别角色,认识自己的性别身份。
二、人际交往1.人际交往基本技能:包括表达、倾听、礼仪、互动等方面,培养良好的交往能力。
2.人际关系的维护:了解和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沟通。
3.友谊的培养与维护:培养亲密友谊的技巧,能够按照高尚的品德要求建立友谊。
4.处理冲突的方法:了解冲突的成因和处理方法,培养化解冲突的能力。
三、传统文化1.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构成和特点。
2.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3.传统文化的传承:了解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和方法,做到尊重传统文化。
四、青春期的变化1.生理上的变化: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如月经来潮、男性生殖器官发育等。
2.心理上的变化:认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如自我意识增强、思想活跃等。
3.性别角色意识的变化:了解性别角色意识的发展变化,做到性别平等。
五、生活与社会1.生活中的消费:明确消费的概念,了解消费行为和方式,培养理性消费观念。
2.环境保护与节约:了解环境保护和节约的重要性和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了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公民权利和义务,做到尊重法律、维护社会稳定。
4.规则与制度:认识社会上的规则、制度,了解它们的作用和必要性。
六、健康与安全1.身体健康:了解身体健康的概念,认识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保健方法,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
3.安全知识:认识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了解安全知识的种类和方法,做到安全防范。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一、有理数:1.定义: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Û0和正整数a>0 Ûa是正数;a<0 Ûa是负数;a≥0 Ûa是正数或0 Ûa是非负数;a≤0 Ûa是负数或0 Ûa是非正数.二、数轴1.定义: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三、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3.相反数的和为0 Ûa+b=0 Ûa、b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四、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绝对值可表示为:4.|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五、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5.-1,-2,+1,+4,-0.5,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
六、倒数1.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注意:(1)0没有倒数(2)若ab=1Ûa、b互为倒数(3)若ab=-1Ûa、b互为负倒数2.等于本身的数汇总:(1)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2)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3)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0(4)平方等于本身的数:0,1(5)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七、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所有知识点汇总
本文将对七年级上册所有知识点进行全面汇总,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和历史七个学科,旨在为同学们复
习和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
语文
一、语文基础知识
1.1 汉字基础
汉字笔画、偏旁、构造等基础知识。
1.2 词语基础
词按意义分为实词和虚词,并且涉及到词性和词义的相关知识。
1.3 句子基础
句子的分类、句子成分、主谓宾、动宾、名词性从句等基础知识。
二、阅读与写作
2.1 文学常识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及文学知识。
2.2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点拨等。
2.3 写作表达
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写作要素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数学
一、整数
1.1 正整数、零、负整数及其大小比较;
1.2 指数、幂、正整数指数的乘方和除法;
1.3 数轴、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1.4 四则运算、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二、分数
2.1 分数的概念及其算术意义;
2.2 分数的大小比较、基本性质和练习;
2.3 分数的加减乘除及应用;
2.4 小数的概念、大小比较和化分数;
2.5 小数四则运算及应用。
三、代数
3.1 代数式的概念和运算;
3.2 简单方程的解法、根式、并和式、积和式;
3.3 二次根式和二次方程的求解。
四、几何
4.1 “同分异构”和“同构异分”的概念、判断方法及应用;
4.2 直线、角、面、体的性质、分类、活用;
4.3 勾股定理及其影响、解决三角形问题;
4.4 三角形的平行、相似、等腰、等边、周长、面积的计算。
英语
一、语音
1.1 听辨音素的发音;
1.2 读音的语音规律;
1.3 英语语音的重音和弱音。
二、词汇
2.1 英语基础词汇;
2.2 英语词汇的分类;
2.3 同义词和反义词;
2.4 词根、前缀和后缀。
三、语法
3.1 英语基础语法知识;
3.2 时态;
3.3 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等语法成分;
3.4 英语从句和疑问句。
四、篇章
4.1 英语段落的基本特点;
4.2 英语论文的写作方法。
物理
一、机械
1.1 运动的观察和运动的描述;
1.2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1.3 动量和动量守恒;
1.4 动能、位能、功和机械能守恒。
二、热学
2.1 温度和热量;
2.2 热传递;
2.3 气体特性。
化学
一、物质的更新和转化
1.1 实物性质的区分和实物的分类;
1.2 物质的结构和分子的概念;
1.3 物质的性质。
二、化学反应
2.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2.2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2.3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三、物质和能量
3.1 物质的量的概念;
3.2 反应热;
3.3 化学储能。
生物
一、细胞与遗传
1.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生命特征;
1.2 DNA的基本结构和基因的概念;
1.3 遗传现象与延续;
1.4 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况。
二、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
2.1 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相互关系;
2.2 生物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2.3 物质循环过程;
2.4 能量转化过程。
历史
一、世界史
1.1 古代文明史;
1.2 中古世纪史;
1.3 近代与现代史。
二、中国史
2.1 中国古代历史;
2.2 中国近代史;
2.3 中国现代史。
总结
以上便是七年级上册所有知识点的汇总,对于同学们学习各学科有一定的帮助。
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不断积累,相信只要你坚持,总会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