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换层结构施工的分析
某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

4 主要施工技术
41 模 板工程 及支 撑体 系 .
41 K L 托 梁 ) .1 T ( . 模板 及 支撑 体 系 K L( 梁 ) 面 尺 寸 一 般 为 10  ̄ 7 0 10  ̄ 7 0 1 0 x T 托 截 6 0 20 、5 0 20 、2 0
双 向双排钢筋 ( 为方便模板拆 除, 在每单个箱体底板中部均留置 了一个  ̄1 0 模T ) 2 0拆 L ;箱体侧 壁为 纵横交 错 的 10 x 7 0 60 20 、 10 x 7 0 10 x 7 0 7 0 2 0 5 0 20 、2 0 2 0 、0 x 7 0等规格 的 K L梁 并与核心 筒 T 7 0宽的剪力 墙相连结 , 0 构成 一个整体 , 转换 层项板 20厚, 5 局 部 ( D E轴间的 1 / 、 4轴段 、 , 段 、 9轴段) ~轴段 / /牟 / 由 ~ 板厚 10 , 20 A、 B两座塔楼之间 4 6轴 段裙楼屋面板厚 3 0 m, 围一周挑 0m 外
顶 四层, 即从 七 层 回 顶 到 三 层 楼 面 , 顶位 置 、 距 转 换 托 梁 回 间 卜 撑位置、 支 间距 。
3 施 工 安 排
() 式结构转换层 K L 托梁) 1箱 T( 体积大 (6 0 20 、5 0 1 0  ̄ 7 0 10 x 2 0 、 20 2 0 、0  ̄ 7 0 ,经计 算其 施工设计荷 载达 7 k / 7 0 10  ̄ 7 0 7 0 2 0) 5 N
浇筑 同箱式转换层第二次浇筑 同时进行。 () 4 4 6轴裙楼屋面板 下及 屋面外 围一周挑板下采用钢管排 架支撑体系, 箱式转换层上下板及梁采用钢管顶撑体系。 () T ( 5 K L 托梁) 属大体积混凝土 , 必须加强混凝士养护工作 。
紫金一品巨柱深梁式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紫金一品巨柱深梁式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转换层结构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用于连接上下不同类型结构的转换。
在高层建筑中,一般会将裙楼和主楼的结构类型设置为不同,而转换层结构就是用来连接这两种不同结构的。
紫金一品巨柱深梁式转换层结构是一种常见的转换层结构形式,下面将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紫金一品巨柱深梁式转换层结构的施工需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布置,确定转换层结构的位置和尺寸。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基坑的开挖和地下室的施工,确保转换层结构施工的基础条件。
紫金一品巨柱深梁式转换层结构的主要构件是巨柱和深梁。
巨柱是承受大荷载的主要结构构件,需要在施工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浇筑,确保强度和稳定性。
深梁是连接巨柱的横向构件,构成转换层结构的梁板系统。
深梁的施工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支模和浇筑,保证梁的强度和水平度。
紫金一品巨柱深梁式转换层结构的施工需要注重施工工艺和控制施工质量。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搅拌和浇注,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要注意铺设钢筋和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确保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紫金一品巨柱深梁式转换层结构的施工还需要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结构的尺寸和强度,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结构的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紫金一品巨柱深梁式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技术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布置和施工工艺的控制,注重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结构的验收。
只有通过科学的施工过程,才能确保转换层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高层建筑的使用要求。
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论文

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分析摘要:由于转换层自身的负重比较大,加上上层结构的重量,在施工中一定要特别注意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施工之前一定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勘察,保证转换层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是一个技术难点,本文将结合工程案例深入剖析该施工技术。
关键词: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引言为了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对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施工中,需要设计出一种转换层结构,完成建筑中不同柱网、不同开间、不同结构形式的转换,简而言之,就是建筑的上下结构不一致,必须要有一个转换层来衬托,保证建筑的可使用性。
转换层主要是指在整个建筑结构体系中,可以很好地解决竖向结构的突变性转化和平面的连续性变化的结构体系。
它在满足了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能解决高层建筑在施工技术难度上的一些技术问题。
1概况(1)该工程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下二层,地上28层。
建筑结构安全类为一类、抗震设防裂度为6度、使用年限为50年,转换层以下至负一层抗震等级为一级、剪力墙底部加强区为一级、地下室负二层抗震等级为二级、剪力墙非底部加强区为三级。
(2)本工程的转换层在第三层,标高14.96m,转换层以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加核心筒结构,转换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转换层为梁式结构。
整个上部结构荷载全部传至转换层框支梁、框支梁荷载传递给框架柱和核心筒剪力墙,最后传至地下室负二层箱型基础。
(3)结构概况如表1。
2梁式转换层施工难点(1)转换层梁截面尺寸大,结构构件自重大,转换层以下各层的梁截面小,不能承受上部荷载。
(2)转换层支撑架体高,到高梁底部为3.0~4.5m,到板底为6.12m,支撑架的稳定性难度大。
(3)框支梁和框支柱钢筋用量大,且加腋部位钢筋密集,钢筋下料复杂,绑扎难度大,需先布置钢筋绑扎的顺序和部位。
(4)构件体积大、水化热高、内外温差控制、养护保温措施要求高,易出现裂缝。
钢筋密集,混凝土振捣难度大。
3荷载计算(1)支模架荷载计算。
转换层结构的分析

抗震性能提升
在地震作用下,转换层能 够起到一定的抗震作用,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转换层的分类
按结构形式分类
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转换层可以分为梁式、空 腹析架式、斜柱式等类型。
按功能分类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转换层可以分为楼层转换、 梁端转换、空腹跨层柱转换等类型。
按施工方法分类
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转换层可以分为一次浇筑 成型、预制拼装、叠合浇筑等类型。
转换层结构的分析
• 转换层概述 • 转换层结构设计 • 转换层结构的施工 • 转换层结构的工程实例 • 转换层结构的未来发展
01
转换层概述
转换层的定义
1 2
转换层
在建筑结构中,转换层是一种楼层,用于实现不 同结构形式之间的转换,如从框架结构到剪力墙 结构的转换。
转换层的出现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为了满足建筑功能和结构 形式变化的需要,转换层应运而生。
大跨度结构转换层实例
大跨度结构转换层是指在大跨度 桥梁、大跨度厂房等大跨度结构
中使用的转换层。
大跨度结构转换层的设计需要考 虑结构的跨度、载荷和材料等因 素,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
性。
大跨度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方法包 括预制拼装、整体吊装等,这些 方法可以根据工程需要进行选择。
复杂结构转换层实例
复杂结构转换层是指具有复杂 几何形状、多层次、多方向的 转换层结构。
量满足要求。
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支撑体系设计
根据转换层结构的重量和施工要求,设计合理的支撑体系,确保施工 安全。
钢筋工程
按照设计要求,制作和安装钢筋,确保钢筋的位置、数量和规格符合 规范。
混凝土工程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浇 筑和养护等环节,确保混凝土质量。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一、概述建筑工程中的结构转换层是指建筑从低压层转为高压层的层面,通常为第一层或第二层。
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二、施工准备工作1. 安全措施:在施工前,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方案,并组织工人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准备所需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包括钢筋、水泥、砂浆、木材等。
3. 基坑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开挖结构转换层的基坑,确保基坑的平整度和坡度符合要求。
三、施工工艺流程1. 施工准备:将基坑清理干净,并进行基坑的检查和验收。
放样并确定转换层的标高和平面尺寸。
2. 钢筋加工和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和构造要求,进行钢筋加工和制作。
在基坑铺设钢筋网,固定好钢筋,保证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移位。
3. 模板搭设:在基坑内搭设好模板,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模板要安装牢固,确保混凝土浇筑时能承受压力。
4. 砼浇筑:根据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混制好砼,并进行抽样检测。
在模板内进行浇筑,要注意控制浇筑的速度和流动性,确保混凝土均匀分布和密实性。
5. 砼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进行养护。
可以采用水养护、覆盖养护或化学养护等方式,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防止开裂和收缩。
6. 隔断墙施工:砼养护完成后,开始进行隔断墙的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砖砌、石膏板或轻钢龙骨墙体的施工,保证墙体的垂直度和强度。
7. 地面防水层施工:在结构转换层的地面进行防水处理,可使用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材料,确保地面的密封性和防水性能。
8. 排水系统安装:结构转换层的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排水系统的安装,包括下水道、排水管道和雨水管道等,确保建筑的排水畅通。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材料: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并保存相关证明文件。
2. 施工工艺: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注意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尺寸准确、质量合格。
房屋建筑中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

房屋建筑中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一、引言在房屋建筑中,框支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和抗震性能。
而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尤为常见,其设计需要更加严谨和科学。
本文将针对这一结构形式进行设计分析,并探讨其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二、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特点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主要是指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由于建筑高度的增加,顶部剪力墙面积减小,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需要在某一层以上增设转换层,通过加固墙体或设置腹板等方式增加抗震能力。
这种结构形式常见于高层建筑中,如公寓、办公楼等。
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 结构复杂:由于转换层的设置,结构形式相对复杂,需要考虑转换层区域的抗震性能、结构变形等问题。
2. 抗震性能好:通过设置转换层,可以有效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降低结构的变形和损伤程度。
3. 设计要求高:对于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要求更加严格,需要考虑转换层的抗震能力及与上下结构的协调性。
4. 构造细节复杂:由于转换层的存在,结构内部构造细节相对复杂,需要精确设计和施工。
三、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在设计带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时,需要考虑以下要点和注意事项:1. 考虑整体抗震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转换层的设置能够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2. 合理确定转换层位置:转换层的设置位置应该在结构高度的适当位置,一般应在建筑高度的1/3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确定。
3. 结构布局合理:在转换层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布局的合理性,使得转换层与上下结构之间能够达到良好的协调性。
4. 墙体加固和设计:转换层墙体需要加固设计,以确保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需要考虑墙体厚度、钢筋配筋等问题。
5. 构造连接处理:由于转换层的设置,需要考虑与上下结构的连接处的构造处理,确保转换层与上下结构的良好连接性。
6. 结构变形控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结构变形的控制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小结构变形,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转换层施工方案

转换层施工方案1. 背景转换层是建筑施工中的一种重要层次,位于地下室和上部结构之间,起到连接地下室与上部结构的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转换层的施工方案是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转换层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2. 施工前准备在开始转换层的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方案的制定: 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的步骤和方法。
•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方案,采购所需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脚手架等。
•设备准备: 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机械,如混凝土搅拌机、起重机、钢筋剪切机等。
•人员组织: 对施工人员进行组织,包括安排人员岗位、分工和培训等。
3. 施工步骤转换层的施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地基处理在开始转换层的施工之前,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其坚实和平整。
地基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清理地表: 清除地面上的杂物和障碍物,如石块、树根等。
•土方开挖: 进行地基的开挖和平整,确保开挖深度和平整度达到设计要求。
•增加承载能力: 对地基进行加固,如夯实土壤、灌浆等。
3.2 基础施工转换层的基础施工是为了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定和承重能力。
基础施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基础浇筑: 针对地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如承台、承台柱等,进行混凝土浇筑。
•基础加固: 在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基础的加固工作,如夯实、灌浆等,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
3.3 结构施工转换层的结构施工是整个转换层建设的核心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钢筋加工和安装: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钢筋进行加工和安装,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混凝土浇筑: 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转换层的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均匀性。
•结构加固: 根据施工的需要,对结构进行加固,如增加加固筋、加厚结构等。
3.4 完工验收在整个转换层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完工验收。
完工验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结构质量验收: 对转换层的结构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关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研究

关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2-04-25T02:51:28.336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1月1期作者:张绪东、谷其翠[导读] 在建筑工程中,转换层不仅是上部的基础,也是下部的顶部,是整个建筑的连接层。
由于结构转换层张绪东、谷其翠身份证号:3712021981112329** 山东济南莱芜区 271100身份证号: 3712021987112218** 山东济南莱芜区 271100摘要:在建筑工程中,转换层不仅是上部的基础,也是下部的顶部,是整个建筑的连接层。
由于结构转换层的水平和竖向荷载巨大,混凝土搅拌难度很大,施工效率相对较低,因此结构转换层也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难度最大的一个。
因此,施工人员应总结以往结构转换层施工的好例子,总结经验,使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顺利进行。
关键词:房建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前言:建筑工程中结构转换层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平面利用功能进行转换的楼层。
在整个建筑施工项目中,结构转换层的施工非常关键,特别是在现代住宅建设项目中,大部分都是高层建筑,其功能的区分日益明显,这也是结构转换层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
1、建筑工程转换层结构的主要分类转换层结构广泛应用于多功能建筑建设中,为了满足不同建筑结构和功能的过度需求,不同的转换层结构各有其适用性和优缺点。
笔者总结分析了现代建筑的转换层结构,转换层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种是转换层结构,它可以转换上部和下部结构的类型。
这种结构在剪力墙建筑中很常见,用于将上部剪力墙转换成更大更自由的框架墙空间。
二是改变上下楼层的柱网和轴线。
这种转换层结构的上下两层结构形式没有变化。
主要变化是扩大低层建筑的称重柱间距,从而在低层构造更大的柱网或空间,以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入口设计要求。
第三种是结构形式和结构轴线布局同时转换。
这种转换层结构可以将剪力墙结构转化为框架结构,同时将柱网轴线与上层楼板轴线错开,从而满足上下错位的布置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转换层结构施工的分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以完善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工艺,并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提出了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转换层结构;制定原则;温度裂缝控制;施工建议
[ abstract ]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echnical key points of transfer floor structure in high-rise building in order to mak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ransfer floor structure in high-rise building perfec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onversion floor structure in high 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for your reference.
[ key words ] conversion layer structure; formulate principle; temperature crack control; construction proposal 中图分类号:u215.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由于转换层结构整体性要求高,施工过程十分复杂,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难度。
确定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方案是转换层结构施工的关键,在施工中必须结合转换层结构施工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才能确保转换层结构施工质量。
高层建筑的蓬勃发展为建筑施工技术带来新的挑战,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也日趋大型化、复杂化。
同一座建筑中沿房屋高度方向建
筑功能发生变化,下部楼层作餐馆、商店和文化娱乐设施,中层作为办公用房,上部楼层布置旅馆、住宅;不同用途的楼层需要采用不同形式的结构。
由于高层建筑结构部楼层受力小,下部楼层受力很大,正常的结构布置应是下部刚度大,墙体多、柱网密,到上部逐渐减少墙、柱的数量,以扩大柱网。
这样,建筑功能对空间的要求与结构的正常布置正好相反,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结构必须进行“反常规设计”,即将下部布置大空间,上部布置小空间;下部布置刚度小的框架柱,上部布置刚度大的剪力墙,转换层将上部剪力墙转换为下部框架,以创造一个较大的内部自由空间,实现这种结构布置,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水平转换构件,即转换层结构。
本文系统介绍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以完善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工艺。
1 制定施工技术方案的原则
由于转换层结构的跨度和承受的竖向荷载均很大,致使转换层结构的截面尺寸不可避免地高而大。
其施工特点有:连续施工强度大,施工过程复杂;结构整体性要求高,一般不留施工缝,要求整体浇筑;结构体积大,水泥水化热温度应力大,要预防混凝土早期开裂等。
在确定施工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1 转换层的混凝土自重以及施工荷载是非常大的,因此,确定转换层底模板的支撑系统是转换层施工的关键。
1.2 为防止新浇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对大体积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措施减小混凝土水化热。
1.3针对钢筋骨架的高度大,配筋多,转换层的跨度和承受的荷载大的情况,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证便于钢筋的布置和钢筋骨架的稳定。
转换层钢筋工程正确地翻样和下料,合理安排好钢筋就位次序是钢筋施工的关键。
钢筋翻样和下料之前必须弄清设计意图,熟悉设计文件,掌握有关规定。
翻样时处理好钢筋之间的穿插避让关系,确定制作尺寸和绑扎顺序。
1.4 设置模板支撑系统后,应对转换梁及其下部楼层的楼板进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
2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方案的应用实践,提出以下施工建议:
2.1 对截面尺寸较大的转换构件宜按大体积混凝土组织施工。
在大跨度超高度转换梁及转换厚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新浇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在施工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组织施工前,首先应按下式计算每小时需要浇筑混凝土的数量即浇筑速度:v=blh(/t1-t2)(m3/h)式中v———每小时混凝土浇筑量(m3/h);b、l、h———分别为浇筑层的宽度、长度、厚度(m);tl———混凝土初凝时间(h);t2———混凝土运输时间(h)。
根据混凝土的浇筑量,计算所需要运输工具和振动器的数量,并据此拟定浇筑方案和进行劳动组织。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气候及现场条件,模拟计算整个施工中的温度状况,对混凝土浇筑后一个月内的各部位温度的变化进行观察,掌握其规
律,为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提供科学的预测分析和依据。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控制混凝土表面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差小于25℃,工程中可应采取以下措施:
2.1.1 常规保温法。
降温阶段以保温为主,升温阶段以保湿为主。
2.1.2 内降外保法,即通水冷却降温,减少混凝土表面与混凝土内部的温差,然后在表面及底面采取保湿措施。
2.1.3 蓄水养护法,即在混凝土初凝后先洒水养护2h,随后进行蓄水养护,蓄水高度一般为100mm。
采取下列措施选用水泥:优先选用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或水化热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为减少水泥用量,相应降低水化热,可掺用沸石粉代替部分水泥;掺入减水剂,使混凝土缓凝,推迟水化热峰值的出现,使升温延长,降低水化热峰值。
在施工方法上可采取下列措施:采取先施工转换结构周围结构或墙体,防止混凝土表面散热过快,内外温差过大;在夏季高温气候施工时,采用冰水搅拌,以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采用分层施工,每层厚300-500mm,连续浇筑,并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后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采用叠合梁原理,将转换结构按叠合构件施工,避免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高、温度应力过大对控制裂缝的不利影响。
2.2 转换结构的自重以及施工荷载较大,必须对其模板支撑方案进行设计以保证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搭设支撑时,
要求上、下层支撑在同一位置,以保证荷载的正确传递。
同时应确定合理的拆除支撑的次序,使施工阶段结构受力合理。
2.3 当转换结构下层空间高度较大,难以设置脚手架支撑时,可采用下列措施:
2.3.1 转换结构采用内埋型钢(或钢结构)的办法,型钢(或钢结构)可用来支承浇捣混凝土时所需的模扳和脚手架,以确保模扳和脚手架发生移动。
2.3.2 采用叠合梁原理将转换梁(板)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即采用一次形成的钢筋混凝土梁(扳)支承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和施工荷载,形成叠合梁(板),以解决大梁(厚板)的施工荷载的传递问题。
为保证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梁(板)和第二次浇筑混凝土叠合面的抗剪承载力,将施工缝做成齿槽。
2.4 设置模板支撑系统后,转换结构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与使用阶段是不同的,应对转换梁(或转换厚板)及其下部楼层的楼板进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
结构设计时,应综合考虑转换结构的施工支模方案,建立符合实际的力学分析模式,达到设计和施工的统一。
3 结束语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的关键是确定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方案,本文简单论述了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原则,并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提出了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1]傅学怡.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议[j].建筑结构学报,1999,2.
[2]邓琼秋,李剑.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大众科技,2006,5.
[3]王荣军.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的施工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4]杜荣军,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赵志瑨,高层建筑施工手册,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6]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