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与急进性肾炎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 二·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 又称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或毛细血管外增生 性肾小球肾炎,病情急速发展,临床由蛋白尿 、血尿等改变迅速发展为严重少尿、无尿、高 血压和氮质血症。肾功能发生进行性障碍,如 不及时治疗,常在数周至数月内因肾衰竭而死 亡。所以称为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 病理学特征为多数肾小球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 生形成新月体。RPGN可由不同原因引起,可以 与其他肾小球疾病伴发,如严重的毛细血管内 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或系统 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但多数原因不明 ,为原发性。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3、肾间质: 肾间质内常 有不同程度 的充血、水 肿和少量淋 巴细胞和中 性粒细胞浸 润。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三、电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 生肿胀,有散在的电子密度高的沉积物在 脏层上皮细胞和肾小球基底膜之间,呈驼 峰状,沉积物也可位于内皮细胞下或基底 膜内。沉积物表面的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消 失,沉积物一般在发病几天后就可出现, 在4-6周内消失,有时基底膜内侧内皮细 胞下和系膜内也可见小型沉积物。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 新月体形成机理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电镜 II型→系膜区,电子致密物 I型 、III型→无电子致密物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 肾炎和快速进行性肾小球 肾炎的病理
一、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的病变特点是弥 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伴中 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病变由免疫复合物 引起,临床简称急性肾炎,又称为毛细血管内 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大多数病例与感染有关, 又称感染后肾炎。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类型,又 分为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和非链球菌感染性肾炎。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综合)-试卷1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综合)-试卷1(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小儿腹泻脾虚泻的治法为(分数:2.00)A.清肠解毒,化湿止泻B.健脾益气,酸甘敛阴C.健脾益气,助运止泻√D.疏风散寒,化湿和中E.运脾和胃,消食化滞解析:解析:小儿腹泻脾虚泻的治法为健脾益气,助运止泻,方用参苓白术散。
2.急性肾小球肾炎常与以下哪种致病菌感染有关(分数:2.00)A.A组β溶血性链球菌√B.肺炎链球菌C.葡萄球菌D.草绿色链球菌E.B组β溶血性链球菌解析: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常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免疫病理研究已证实急性肾炎是在急性链球菌感染过程中引起弥漫性肾小球免疫炎症性损伤,而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过程。
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分数:2.00)A.少尿,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B.血尿,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C.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D.血尿,少尿,水肿,蛋白尿E.水肿,少尿,蛋白尿,高血压解析: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水肿。
少尿,血尿,高血压。
急性肾炎早期水肿多为眼睑肿,病程进展可出现下肢水肿。
少尿系由于肾小球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肿胀,管腔狭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所致。
血尿是常见症状,可以是肉眼或镜下血尿,常伴有程度不等的蛋白尿。
4.急性肾炎与急进性肾炎临床表现相似之处是(分数:2.00)A.浮肿、少尿、高血压√B.中度贫血C.肾功能迅速恶化D.持续尿少E.持续无尿解析:解析:急性肾炎与急进性肾炎临床表现均可有浮肿、少尿、高血压,两者很相似,但急进性肾炎少尿或无尿持续时间较长,且伴有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病程较重,其常见病理改变为肾小球内新月体形成。
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多转慢性,预后严重或死亡。
而急性肾炎多为自限性疾病,病情较轻,预后良好。
5.急性肾炎严重病例发生的时间多在起病后(分数:2.00)A.1~2天内B.2周内√C.3周左右D.2~3周E.4周左右解析:解析:多发生在2周内,这是因为此时病理改变发展达高峰。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中医儿科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70)_真题-无答案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中医儿科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70)(总分91.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急性。
肾炎低盐饮食每日供盐量为A. 0.5~1gB. 1~2gC. 2~3gD. 3~4gE. 4~5g2. 急进性肾炎的病理类型应是A.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B. 新月体性肾炎C. 系膜增生性肾炎D. 膜性肾病E. 致密物沉积性肾炎3. 治疗原发引起氮质血症的病,以下哪一项不重要A. 监控血压、呼吸、心率及病情变化B. 严格记录出入量、限制每日入液量C. 保证热卡供给D. 抗生素预防感染E. 治疗氮质血症4. 男孩,8岁,水肿5天,伴血尿、尿少3天入院。
体检:颜面、双下肢明显水肿,烦躁、气促,呼吸32次/分,心率:110次/分,两肺底可闻少量湿啰音,血压:16/10.6kPa,肝肋下1cm,尿常规:蛋白(+),红细胞20~30/HP,目前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 应用止血药物B. 应用甘露醇C. 应用呋塞米(速尿)D. 应用降压药E. 应用洋地黄药物5. 环磷酰胺治疗肾病综合征一般每日用量及疗程是A. 2~3mg/kg,疗程4~6个月B. 2~3mg/kg,疗程8周~3个月C. 3~5mg/kg,疗程6周~3个月D. 1~2mg/kg,疗程8周~6个月E. 3~5mg/kg,疗程3~6个月6. 患者5岁,因水肿、血尿5天入院。
2天来食欲低下,伴呕吐5~6次,腹泻2次,尿量少,每日100~500ml,尿蛋白(+),RBC满视野,血压20/12kPa,心肺无异常。
此患儿24小时进入液体量的计算A. 50mL/kg+前一日尿量+吐、泻水量B. 60mL/kg+前一日尿量+吐、泻水量C. 30mL/kg+前一日尿量+吐、泻水量D. 20mL/kg+前一日尿量+吐、泻水量E. 10mL/b+前一日尿量+吐、泻水量7. 急性肾炎防止氮质血症的最有效措施是A. 腹膜透析B. 人工肾C. 中药煎汤灌肠D. 应用有效的利尿剂E. 供给足够热量,减少组织分解8. 小儿急性肾炎限制饮食直到水肿消退,同时也需A. 红细胞沉降率正常B. 血压正常C. 镜下血尿阴性D. 血清C3正常E. 尿Addis计数正常9. 10岁男孩,半个月前曾患猩红热,近3天发现患儿眼睑水肿,且逐渐加重,尿色深如水。
慢性肾炎

人们通常所说的肾炎,实际上分为四类,即原发性急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和原发性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第一类简称为急性肾炎,第二类简称为急进性肾炎,第三类简称为慢性肾炎,第四类简称为隐匿性肾炎。
除了隐匿性肾炎之外,其余各类肾炎的最早期症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面部浮肿。
浮肿是多数肾炎患者的首发症状,先自颜面开始,而后波及下肢,严重时睁眼、闭眼、握拳、走路均有眼睑、手掌和足部的肿胀感。
各类肾炎的另一特征是少尿。
急性肾炎的少尿可与浮肿同时出现,而且尿色深,每日尿量可少于400毫升,个别患者甚至无尿。
另有约1/3的患者会出现血尿,肉眼可发现尿色呈浓茶色,一般可持续数日甚至数周。
急进性肾炎也有少尿特征,同时伴有恶心、乏力和食欲不振等早发症状。
这类肾炎多侵犯壮年男性。
慢性肾炎的尿,比重也偏低。
急性肾炎患者在病前1~3周常有呼吸道或皮肤感染作为征候,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齿龈脓肿、猩红热、水痘、麻疹、皮肤脓疮等。
慢性肾炎多数无急性肾炎病史或链球菌感染史,因此病因难以确定。
隐匿性肾炎也同慢性肾炎一样,通常情况下并无急、慢性肾炎或肾病史。
各类肾炎的第三大通症是血压升高。
慢性肾炎的饮食要求:(1)应视患者有无高血压及浮肿情况,分别给予少盐、无盐饮食。
(2)蛋白质的供应量,一般应按正常需要量供给,成人每日每公斤体重0.8~1.0克。
并选用生理价值高的蛋白质,如蛋类、乳类、肉类等,以补偿排泄损失,避免和治疗浮肿及贫血。
(3)宜选用富含维生素A、B2及C的食物。
(4)水分不需限制,可饮用橘汁、西瓜汁、橙汁、果子水和菜汁等,以利尿消肿。
(5)若伴有高血压或高脂蛋白血症者,须限制膳食中的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的含量。
对有贫血的病例,应选用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如肝、腰子、牛肉、蛋黄及绿叶蔬菜等。
在日常生活中应十分重视预防感冒。
避免吃“发物”的食物,如狗肉、虾、螃蟹等,同时应忌烟禁酒。
劳逸结合重休息,不宜作剧烈运动及重体力的工作。
西医综合(泌尿系统疾病)-试卷14

西医综合(泌尿系统疾病)-试卷14(总分:7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属于激素敏感型的肾小球病多为(分数:2.00)A.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B.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C.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微小病变型肾病√解析:解析:90%的微小病变型肾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
2.急进性肾炎和急性肾炎临床表现的主要不同点是(分数:2.00)A.血尿程度B.有无肾脏体积增大C.蛋白尿的有无D.有无进行性发展的肾衰竭√解析:解析:急进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剧恶化、早期出现肾衰竭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与急性肾炎最大的区别是肾功能急剧衰竭。
3.26岁男性患者,临床诊断为急性肾炎,则下列哪项临床表现是该患者必有的(分数:2.00)A.水肿B.血尿√C.中等量以上蛋白尿D.高血压解析:解析:几乎全部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30%患者可有肉眼血尿,常为起病的首发症状和患者就诊的原因。
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可有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80%以上患者有水肿,约80%患者有高血压。
4.17岁男性患者,咽痛、咳嗽、发热后10天出现全身水肿、尿量减少,血压157.5/98mmHg,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5g/L,白细胞5.7×10 9/L,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0~3/HP,颗粒管型0~1/HP。
下述哪种诊断可能性最大(分数:2.00)A.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B.急进性肾小球肾炎C.急性肾小球肾炎√D.肾病综合征解析:解析:本例特点是上呼吸道感染(链球菌感染可能)10天后出现水肿、血尿、少量蛋白尿、尿少、高血压,无贫血,临床上以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能性大。
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但高血压和重度血尿少见,故可除外。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时尿沉渣改变与急性肾炎相同,但因体内已有免疫反应过程,因而在感染后数日即可发病,常伴有贫血,故可除外。
什么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什么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glomerulonephritis,RPGN)简称急进性肾炎,是病情急骤进展的肾小球疾病。
临床除具备血尿(全部患者有血尿)、蛋白尿、浮肿及高血压等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外,主要特征为肾功能迅速减退及早期出现少尿(尿量400m1/d)乃至无尿(少于100m1/d)。
未经治疗者常于数周或数月内发展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部分患者尚可出现肾病综合征。
病理表现为广泛新月体形成,故又名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本病发病率不高,多见于青、中年,男性居多,男女比例约2:1。
但自5一87岁均有发病者。
多数隐袭发病,但呈急剧加重,较快地发展成为尿毒症,是肾小球疾病中病情最险恶者。
急进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疾病。
病因不明者称原发性(或特发性)急进性肾炎.有明确原发病者称为继发性急进性肾炎,如继发于肺出血一肾炎综合征、过敏性紫瘫、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我国以原发性及继发于狼疮性肾炎两种多见。
根据免疫病理检查结果.急进性肾炎可分为三型:I型:抗GBM抗体介导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可见够,C3沿肾小球基底膜呈线性沉积。
n型:免疫复合物介导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可见I那,C3沿系膜及毛细血管壁呈颗粒状沉积。
非免疫复合物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免疫病理检查无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此型在成人尤其是老年人最常见。
亦有在上述基础上根据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查结果将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分为五型,其第N型为人N以阳性的原If,约占I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30%; V!J为ANCA阴性的原m型,约占皿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20%一50%,病理改变多为肾脏肿大,平均达360g.表面光滑,呈苍白或暗色,可有出血点,故称“大彩肾”、“大红肾”。
表现为弥漫性毛细血管性肾炎,特点是广泛的(70%以上)肾小球囊腔内新月体形成。
本病预后不佳,虽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疗效不断提高,但完全治愈者罕见,临床往往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尿常规化验也不可能完全恢复正常,病理组织学也常留下或多或少的斑痕纤维病变,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包括纤维新月体及间质纤维化等。
急进性肾炎 中西医治疗急进性肾炎的方法

急进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是一组病情急骤进展,由蛋白尿、血尿迅速发展为无尿(或少尿)性肾功能衰竭,预后恶劣的肾小球肾炎的总称。
本病发病率不高,临床多见于15~50岁中青年患者,男性居多,男女比例约为2:1,但自5~87岁均有发病者。
春、夏季发病者较多,可呈急剧发病,但多数病例呈隐袭发病,较快地发展为尿毒症。
由于本病是肾小球疾病中病情最险恶者,20年前曾报道90%以上此类患者于发病1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死亡率亦相当高。
随着诊治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新疗法的应用,目前预后已大为改观,只要治疗及时、正确,病情常可缓解。
急进性肾炎在中医学文献中无系统的记载,根据其发生、发展及主要临床特点,发病早期似属“风水”范畴,随着病情迅速发展,肾功能急骤恶化,又可按“关格”、“癃闭”等病进行辨证施治。
一、病因病理(一)病因急进性肾炎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小球疾病,可分为两类:原发性和继发性急进性肾炎。
通常有明确的原发病者称为继发性急进性肾炎,如继发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过敏性紫癜肾炎、狼疮肾炎等;病因不明者则称为原发性急进性肾炎。
原发性急进性肾炎约半数以上患者有上呼吸道前驱感染史,其中仅少数呈典型链球菌感染表现,其余一部分病人呈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表现。
此外,本病发生与各种烃化物的污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可能有关。
按其免疫病理及发病机制,可分为三型:I型即抗肾小球基膜型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抗肾小球基膜抗体阳性,此型约占本病的20%~50%,病情凶险,预后最差;Ⅱ型即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免疫复合物可呈阳性,此型约占本病的30%左右,预后较I型好;Ⅲ型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与肾小球毛细血管炎有关,为细胞免疫致病。
(二)病理本病病理改变多为肾脏肿大,平均达360g,表面光滑,呈苍白或暗色,可有出血点,故称“大彩肾”、“大红肾”。
切面可见肾皮质增厚,肾髓质瘀血。
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所见的急进性肾炎特征性形态学改变为:广泛的肾小球囊腔内新月体形成,受累肾小球占50%~70%以上,可达100%。
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_全文.pdf

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全文第一章急性肾炎综合征【概述】急性肾炎综合征(acute nephritic syndrome)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共同的临床特点表现为:急性发作的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以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
急性肾炎综合征可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主要包括:1. 感染性疾病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其中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最为典型。
此外,偶见于其它细菌或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霉菌、原虫及寄生虫等引起的相关性肾炎。
2.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 IgA 肾病和非IgA 系膜增生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以及新月体性肾炎的起病时或病程的某个阶段。
3.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肾炎以及部分小血管炎和冷球蛋白血症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肾脏受累。
临床上初步确定患者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后,需要进一步明确其病因。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急性肾炎综合征与急性肾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后者常特指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临床表现】急性肾炎综合征仅是一组临床症候群,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但其共同的临床表现是:急性起病,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血尿(约30%可为肉眼血尿),呈轻度到中度的蛋白尿(部分病人可达肾病范围的蛋白尿),可有管型尿(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等),80%的病人有水肿和高血压,可以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尿量减少和氮质血症),严重时可因水钠潴留而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
【诊断要点】1. 典型的临床表现急性发作的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以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
2. 鉴别诊断应注意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明确其病因。
表1-1 列出了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的常见肾小球疾病及其鉴别要点。
3.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除了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外,尤其要结合鉴别诊断进行相关化验(参见表1-1),如一过性低补体血症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阳性,提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血清抗GBM 抗体阳性提示为抗GBM 病;ANCA 阳性支持系统性小血管炎;ANA 阳性应考虑SLE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别诊断
急性肾炎综合征的原型是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除此 之外,还可由很多肾脏疾病引起 (1)IgA肾病及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常于呼吸道感染后 发生血尿有时伴蛋白尿,潜伏期仅数小时至数天,血补体 正常,病程呈反复发作。 (2)急进性肾炎:发病过程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 炎很相似,但患者呈进行性少尿,无尿及急骤发展的急性 肾衰竭,终至尿毒症 。 (3)全身系统性疾病肾脏受累: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及过 敏性紫癜性肾炎均可呈急性肾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其他 如各种小血管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和冷球蛋白血症、 各种原因的血栓性微血管病等。但多伴有其他系统受累 的表现。
急进性肾炎
前驱有链球菌感染史或有前驱的胃肠道、呼吸 道感染表现。按其发病机理分为3型;I型为抗 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型;Ⅱ型为免疫复合物型; Ⅲ型肾小球无免疫复合物沉积或呈不规则的局 灶性沉积。 多为急骤起病,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尿(常 为肉眼血尿且反复发作)、大量蛋白尿、尿中 有红细胞管型,伴有或不伴有水肿和高血压, 病程进展迅速,病情持续发展,致使肾功能进 行性损害,可在或数月发展至肾功能衰竭终末 期
病例分享
虞笑娟
病例一
女性 ,16岁 主诉:咽痛2周,尿色变红5天,眼睑、双下肢水肿4天。 基本病史:患者2周前受凉后出现咽痛。5天前无明 显诱因出现全程肉眼血尿,为浓茶色,不伴尿频、尿急、 尿痛。无发热、无腹痛、口腔溃疡、关节疼痛、皮 肤红斑及出血点。4天前发现眼险及双下肢水肿,诉 尿量减少,约400ml/d,测血压160/100 mmHg。查尿 常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细菌数正常。 肝肾脂糖电解质:白蛋白及肝肾功能均正常。自发病 以来,体重增加约2kg。既往体健,无肾病家族史及遗 传病家族史。
诊断及诊断依据
患者血尿性质为全程、无痛、不凝,伴随有 水肿、高血压,提示肾性来源可能性大。结 合院外的检查结果,急性起病,之前有上呼吸 道感染病史,表现为血尿合并蛋白尿、高血 压、水肿,急性肾炎综合征可明确。病因上 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最常见,其他感染 包括病毒(甲肝和乙肝病毒、柯萨奇病毒、 EB病毒等),细菌(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 属等),立克次体,支原体,原虫,寄生虫等,也有 报道。
6.肾脏彩超双肾形态及大小正常。 7.胸部CT无异常。 8.肾脏病理光镜:可见1条皮髓交界,共计19个肾小球。 肾小球:小球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弥漫增生,毛细血管袢 腔内可见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空 泡、颗粒变性,可见红细胞管型,多灶状管腔扩张、细胞 低平、刷状缘脱落。肾间质:灶状水肿伴淋巴、单核细 胞浸润。小动脉:未见明显病变。免疫荧光 :IgG(+++),IgM(+),lgA(-),C3(+++),C4(-),Clq(-),系膜区颗粒 状沉积。电镜结果示: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弥漫 增生,毛细血管腔内嗜中性白细胞浸润,上皮下驼峰状伴 内皮下少量电子致密物沉积,基底膜无明显病变,上皮足 突节段融合;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溶酶体增多;肾间 质无明显病变。
急性肾炎与急进性肾炎区别
病因 临床表现 病理类型 治疗及预后
急性肾小球肾炎
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异 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免疫学检查异常。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急性肾 衰竭者应予透析,待其自然恢复。本病为 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 毒药物。
该患者人院后给予休息,低盐饮食,同时利尿 消肿,应用氨氯地平控制血压,静脉使用头孢 呋辛清除咽部感染灶。入院后持续少尿1周 以上,遂于局麻下行肾穿刺活检术,提示:毛细 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4周后患者逐渐 出现尿量增加,水肿消失,尿蛋白转阴。8周 后血清补体恢复正常。复查尿常规尿蛋白 (±),红细胞591/μL。血肌肝59μmol/L,C3 0.86g/L。
体格检查
血压155/95mmHg。神志清,全身无皮疹,颜 面、眼睑水肿,咽腔充血,双侧扁桃体Ⅱ~Ⅲ 度肿大,心肺检查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 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轻度指陷性水肿, 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辅助检查
1.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110.0g/L;尿常规:尿蛋白定性 (+++),红细胞总数7691/uL,白细胞344/μL;24小时尿总蛋 白量3.18g;肝肾脂糖电解质:肌酐59umol/L,尿酸 218umol/L,总蛋白58.6g/L,白蛋白36.2g/L,总胆固醇 3.56mmo/L,甘油三酯0.888mmo/L。凝血功能正常。2. 尿红细胞形态以变形红细胞为主。3.血清补体C3 0.10g/L;抗链“O”306.39U/ml。4.咽拭子正常菌群生 长,尿培养无细菌生长。血链球菌培养阳性。5.肝炎甲乙 丙丁戊前S1抗原抗体系列、肿瘤指标 (CEA+CA199+AFP+CA125)、抗核抗体系列(ANA+ dSDNA+RNP+Sm+SSa+SSa52+抗SSB+抗Scl-70+抗Jo-1)、 MPO+PR3、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p-ANCA+c-ANCA均 阴性,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血/尿蛋白电泳、血/ 尿轻链蛋白正常范围。
治疗方案及理由
1.休息急性期注意休息,直至肉眼血尿、水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 2.饮食富含维生素的低盐饮食,肾功能正常者保持正常蛋白质摄 入量1g/(kgd),出现肾功能不全者应限制蛋白的摄入,并给予优质 蛋白。水肿明显且少尿者应控制水分摄入量。 3.对症治疗①利尿;②降压;③维持电解质平衡;④纠正心力衰竭。 4.感染灶治疗有感染史者,特别是细菌培养阳性时,应积极根据药 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对急性肾炎迁延两个月至半年以 上,或病情常有反复,而且扁桃体病灶明显者可考虑做扁桃体切除 术。手术时间以肾炎病情稳定、无临床症状及体征、尿蛋白小 于(+)、尿沉渣红细胞少于10个/高倍视野,且扁桃体无急性炎症 为宜,手术前后均应使用青霉素。 5.透析治疗适应证为:①少尿性急性肾衰竭;②高血钾;③严重水钠 潴留引起急性左心衰竭者。 本病是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6~8周可自愈,因此常以对症治疗为 主。
急进性肾炎
新月体性肾炎 一般治疗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 制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