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案例题

合集下载

小金库的审计案例

小金库的审计案例

小金库的审计案例“小金庫”治理工作一直是国有企业重点治理工作的内容之一。

201#年5月,审计组对某某公司进行业绩分类考核指标的审计过程中,发现该公司办公大厦门面房对外出租,但账面租赁收入未反映,经延伸查出该公司201*年收取的租赁费用10.99万元中有9.29万元未入账,形成“小金库”。

对该公司完善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充分发挥了内部监督的作用,有效杜绝了此现象的再次出现。

关键字:审计监督一、基本情况201#年5月,审计组对某某公司进行业绩分类考核指标的审计过程中,发现该公司办公大厦门面房对外出租,但账面租赁收入未反映,经延伸查出该公司201*年收取的租赁费用10.99万元中有9.29万元未入账,形成“小金库”。

二、问题描述1、情况说明在对某某公司进行业绩分类考核指标的审计过程中,对其收入情况进行审查,发现该公司办公大厦门面房对外出租,未反映租赁收入,进一步了解情况为门面房委托第三方对外转租,租赁收入未上缴财务。

经延伸第三方公司审计,第三方公司将某某公司门面房承租,签订租赁合同确认201*年租赁费用10.99万元,实际房屋租赁收入当年度已收取,但第三方公司账面仅反映收取房屋租赁收入为1.7万元,剩余资金其中7.02万元已用于某某公司食堂装修及支付部分费用支出,但并未入账,余2.27万元账外保管。

2、表现特征第三方公司账面反映的租赁收入与某某公司实际门面房租赁情况不一致,租赁收入入账金额仅为1.7万元,经延伸该第三方公司抽查其房屋租赁收入会计凭证,发现凭证后仅附有房屋租赁费发票,无租赁合同等相关支撑材料。

经过进一步调阅其所有房屋租赁合同证实该第三方公司对外租赁的某某公司门面房租赁收入已收到10.99万元,余9.29万元未入账。

3、审计方法(1)抽查相关租赁收入合同、房屋租赁发票、租赁合同与账面租赁收入相核对;(2)与相关部门人员沟通,了解情况,发现线索。

4、审计结论该公司收取房屋租赁费未及时入账,形成“小金库”。

小金库案例

小金库案例

小金库案例小明是一个省吃俭用的人,他经常觉得自己的零花钱太少了,于是他决定开设一个小金库来积攒一些钱。

小金库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每天抽出一部分零花钱放进去,不让自己动用,等到积攒了一定的金额之后再拿出来使用。

小明开设小金库的第一天,他决定每天抽出10元的零花钱放进去。

他把一只空的花瓶放在桌子上,每天回来就把10元的零花钱放进去,然后继续去忙自己的事情。

小明每天回家的时候,看到花瓶里越来越多的钱,心里感到非常兴奋。

小明坚持每天都抽出10元放进小金库,过了一个月,他打开花瓶一看,里面已经装满了300元。

小明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回报。

他决定把这些钱拿出来,买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励。

小明从小金库里拿出了300元,他心里非常高兴,觉得这些钱是自己努力积攒下来的。

于是他决定继续开设小金库,每天抽出10元放进去。

这样,他就有了新的目标,希望能够再次拥有一定的金额。

小明坚持每天都抽出10元放进小金库,过了一个月,他打开花瓶一看,里面已经装满了400元。

小明对自己的坚持感到非常满意,他觉得自己已经养成了好的储蓄习惯。

小明决定再次拿出这400元,作为自己未来的计划。

他希望能够把这些钱用于学习上,比如购买一些学习资料或者参加一些培训课程。

小明的小金库越来越得到了他的朋友们的关注。

他的朋友们也纷纷效仿他的做法,开设自己的小金库。

大家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都积攒了一定的金额。

他们在花瓶里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堆堆钱,更多的是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通过小金库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只要有坚持不懈的决心和毅力,就能够积攒一定的财富。

小金库一个简单的储蓄方式,不仅能够让人积攒一些钱,还能够培养一个人的储蓄意识和财务管理能力。

所以,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人生角度看,开设小金库都是一个非常值得推荐的储蓄方式。

国有企业中层干部警示案例

国有企业中层干部警示案例

国有企业中层干部警示案例一、案例一:“小金库”的诱惑。

1. 事件经过。

老张在国有企业担任部门中层干部多年,一直觉得自己的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

有一天,他发现部门有一些业务收入可以通过不正规的方式截留一部分。

于是,他伙同部门的会计小李,偷偷设立了一个“小金库”。

他们把一些本该上交公司的零星业务收入、客户给的回扣等都放到了这个小金库里。

开始的时候,老张还小心翼翼,只是偶尔从里面拿点钱出来给自己买点小礼物,犒劳一下自己。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胆子越来越大。

部门里有员工想要升职或者得到好的项目机会,老张就暗示他们可以给“小金库”贡献点“心意”。

慢慢地,这个“小金库”成了他权力寻租和中饱私囊的工具。

2. 被发现过程。

公司开展内部审计的时候,新上任的审计员小王是个非常细心的人。

他发现这个部门的一些业务数据和财务报表对不上,经过深入调查,发现了“小金库”的存在。

小王顺着资金流,发现了老张和小李的违规操作证据。

3. 结果与处罚。

老张被免去中层干部职务,还被追究法律责任,面临着牢狱之灾。

小李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被辞退并且行业内通报批评。

这个部门的名声也一落千丈,员工们士气低落,部门业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案例二:裙带关系乱用人。

1. 事件经过。

国企中层干部老赵,在负责部门招聘的时候动起了歪脑筋。

他的外甥刚大学毕业,学的专业和部门岗位要求其实不太匹配,但是老赵觉得自己在部门里说了算。

他把招聘流程弄得看似正规,实际上早就内定了自己的外甥。

他在面试评分的时候,故意给外甥打高分,还让其他面试官“配合”一下。

不仅如此,在部门内部的晋升考核中,老赵也是优先考虑自己的亲信。

有一个基层员工小孙,工作能力很强,业绩也非常突出,但是因为不是老赵的“自己人”,每次晋升都被老赵以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否决。

而老赵的亲信们,即使工作表现平平,却能得到晋升机会。

2. 被发现过程。

公司收到了一封匿名举报信,详细说明了老赵在招聘和晋升过程中的不公平行为。

“小金库治理与防范习题及答案

“小金库治理与防范习题及答案

“小金库治理与防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均纳入“小金库”治理范围。

A.单位账簿B.单位账户C.单位报表D.单位总账ABCD【正确答案】A2、某企业在发工资时,账面上给职工发2000元,职工实际拿到手的钱只有1200元,中间部分就转入了“小金库”,该企业设立“小金库”的方式是()。

A.截留主营业务收入B.采取“多报少支”的方式C.直接虚列支出名目D.截留其他收入【正确答案】B\、某机关在某宾馆举办会议,共花费1.7万元,结算时拨付宾馆10.9万元,并将10.9万元支出以会议费名义开具发票报销,多付资金用于购买消费卡等,应认定该机关设立“小金库”()万元。

\A.1.7B.9.2C.10.9D.12.6【正确答案】BA.废品、废物、边角料的收入B.固定资产变价收入C.押金收入D.销售货物收入【正确答案】D5、下列关于“小金库”治理工作,说法错误的是()。

A.自查发现的问题,一律免予行政处罚B.被查发现“小金库”,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依纪依法追究责任C.对在专项治理工作中打击报复举报人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理D.顶风违纪设立“小金库”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要严肃处理,按照组织程序先予以免职,再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ABCD【正确答案】A6、根据《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使用“小金库”款项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的,情节较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A.记过B.记大过C.降级或者撤职D.开除ABCD【正确答案】C7、作为财务人员,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是()。

A.真实性原则B.相关性原则C.坚持会计诚信原则D.实质重于形式原则ABCD【正确答案】C8、为了强化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财务制度执行力,规范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等,财政部办公厅于2022年11月30日公布了()。

私设小金库案例

私设小金库案例

私设小金库案例小金库是指个人或家庭为了日常支出和应急备用而设立的一笔存款。

小金库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平时生活开销和应对突发状况,因此设计合理的小金库可以帮助个人或家庭更好地管理财务,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小明是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他每个月的月薪大部分都用于日常开销,但是由于生活的不稳定性,他意识到有必要设立一个小金库,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支出。

于是,他每个月将200元定期存入一个专门设立的储蓄账户,作为小金库的基金。

几个月后,小明的父亲突然生病需要住院治疗,医疗费用和其他开销让他的家庭捉襟见肘。

幸好,小明之前设立的小金库为他提供了一笔应急资金,他可以使用这笔钱来支付医疗费用,而不会给家庭带来太大的经济压力。

这个小金库在这个紧急情况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小明意识到小金库的重要性后,他开始更加注重收入和开销的平衡。

他每个月定期存入100元进入小金库,同时锁定了家庭的一些不必要的开支。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金库的资金也逐渐增加。

再过了几个月,小明的电脑坏了,他需要购买一台新的电脑以便工作。

然而,他的月薪无法一次性购买一台新的电脑,他不得不考虑在银行贷款或选择一台便宜的电脑。

但是,幸好小明之前设立的小金库为他提供了一个新电脑所需的资金,他不需要额外的贷款或牺牲质量。

小金库也在这次购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应对紧急状况和购买一些昂贵的物品外,小金库还可以帮助小明更好地规划未来。

例如,小明的梦想是出国留学,而留学需要大量的费用。

因此,小明可以将一部分小金库的资金用于留学的准备,从而逐步实现他的梦想。

综上所述,小金库是个人或家庭在经济稳定时设立的一笔存款,用于应对紧急情况和实现个人目标。

小金库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资金支持,避免银行贷款或牺牲质量。

此外,小金库还可以帮助个人规划未来,实现个人梦想。

小金库典型案例与剖析

小金库典型案例与剖析

小金库典型案例与剖析1. 陈先生的小金库陈先生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他每个月都会将一部分工资存入他的小金库。

他从一开始就养成了良好的储蓄习惯,每个月固定存入一定金额,并且不轻易动用。

几年下来,他的小金库积累了一笔可观的存款。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储蓄的重要性,只要坚持存钱,即使金额不大,也能逐渐积累起来。

2. 张女士的小金库张女士是一名独立创业者,她开了一家小型服装店。

每个月,她都会将店铺的盈利部分存入她的小金库。

她善于控制开支,将利润的一部分留作储备,用于店铺的扩张和日常经营所需。

这个案例说明了在经营过程中,储备资金对于应对突发状况和扩大业务的重要性。

3. 王先生的小金库王先生是一名年轻的投资者,他热衷于股票市场。

他每月将一部分资金投入股票市场,并将盈利部分存入他的小金库。

通过长期投资,他的小金库不断增值。

这个案例强调了投资的重要性,通过持续的投资和理财,个人财富可以得到增值。

4. 李女士的小金库李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妇,她每个月都会从家庭开支中节省一部分钱存入她的小金库。

她不仅仅注重储蓄,还善于理财。

她将储蓄的一部分用于购买理财产品,通过利息的积累增值。

这个案例强调了在家庭经济中,合理储蓄和理财的重要性。

5. 张先生的小金库张先生是一名年轻的职场新人,他每个月都会将一部分工资存入他的小金库。

除了储蓄,他还积极参与各种理财活动,如购买基金、定期存款等。

通过多样化的理财方式,他的小金库得到了稳定的增长。

这个案例强调了多元化理财的重要性,通过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实现财富增长。

6. 赵女士的小金库赵女士是一名退休人员,她每个月将退休金的一部分存入她的小金库。

她注重风险控制,将一部分资金投入低风险的金融产品中。

通过稳健的投资,她的小金库得到了稳定的增值。

这个案例强调了在退休金管理中,合理投资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7. 刘先生的小金库刘先生是一名年轻的创业者,他每月将一部分收入存入他的小金库。

他善于利用储蓄来实现他的梦想,比如创办新的企业、购买房产等。

小金库习题

小金库习题

小金库习题第一篇:小金库习题防治“小金库”相关知识第一章“小金库”概述1小金库的主要特点是普遍性、分散性、多样性、隐蔽性、使用的挥霍性、数额呈逐年上升趋势(1分)答案:对第一章“小金库”概述1主要来源是以各种名义挪用、转移国家预算内、预算外收入;截留销售收入、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和其他收入;高价倒卖、非法牟取价差收入;一些经济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侵占、截留罚没收入(1分)答案:对第一章“小金库”概述2“小金库”的成因是(1分)单位(部门)领导授意或默许会计人员主动为单位领导设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答案:单位(部门)领导授意或默许第二章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部分“小金库”治理工作分为4个阶段: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整改落实(1分)答案:对第二章第二节《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任用会计人员实行回避制。

需要回避的直系亲属关系: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血亲及配偶亲关系(1分)答案:对第二章第三节《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部分使用“小金库”款项新建、改建、扩建、装修办公楼或者培训中心等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1分)答案:错第二章第三节《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部分以单位名义将“小金库”财物集体私分给单位职工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1分)答案:错第二章第四节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一是,明确了县级以上的财政部门具有执法主体地位;二是,赋予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派出机构执法主体资格(1分) 答案:对第二篇:小金库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小金库资金来源的是()。

A.罚没收入B.利息收入 C.资产处置收入D.虚列支出【隐藏答案】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D选项属于小金库的表现形式。

保险私设小金库处罚案例

保险私设小金库处罚案例

保险私设小金库处罚案例咱就说有这么一家保险公司,叫啥名就不提了,省得给它再打什么“坏名声”广告。

这公司里有几个“聪明”过头的家伙,动起了歪脑筋,想着设个小金库。

他们是咋干的呢?就是在一些保费收入上做手脚。

本来保费该规规矩矩地入账,按照公司的财务规定和保险监管的要求来操作。

可是他们就像一群偷偷藏糖的小孩,把一部分保费悄悄地截留下来,存到了一个只有他们几个知道的“小金库”里。

这小金库用来干啥呢?一部分钱就被他们用来发一些不正规的福利了。

比如说,逢年过节的时候,给一些员工偷偷发一些额外的奖金,这些奖金可没在正常的工资奖金体系里哦。

还有一部分钱呢,就被用来招待一些所谓的“关系户”。

请人家吃吃喝喝,玩乐玩乐,就想着在业务上能走点捷径,多捞点好处。

但是啊,纸包不住火。

保险监管部门可不是吃素的。

就像侦探一样,他们在日常的检查中就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比如说,财务报表上一些数据看起来就很可疑,收入和支出的逻辑有点对不上。

于是监管部门就开始深入调查。

这一查可不得了,就把这个小金库的事儿给查了个底儿掉。

那监管部门对这个保险公司可不会手软啊。

对公司进行了严厉的罚款,这罚款的数额可不小,就像给了这个公司当头一棒,让他们知道私设小金库可不是闹着玩的。

然后呢,对那些直接参与私设小金库的负责人,给予了警告处分,而且还要求他们把从金库里拿出去的那些钱都给吐出来,一分都不能少。

那些发出去的不正规奖金,都得从员工手里再收回来,这可让那些拿了钱的员工也傻了眼,本来以为是天上掉馅饼,结果还得吐出来。

这件事儿在保险行业里也传开了,就像一颗大石头扔进了平静的池塘,激起了千层浪。

其他的保险公司都吓得赶紧自查自纠,生怕自己也犯了类似的错误。

毕竟谁也不想被监管部门盯上,又罚款又警告的,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这就告诉我们,在保险行业也好,其他行业也罢,都得老老实实遵守规定,别想着搞那些歪门邪道,不然迟早会被发现,受到应有的惩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气象部门实际情况,可将这7种表现形式细化为12种,具体是:(1)未经审批设立的银行账户;(2)在防雷工程及检测,以及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中,直接收取现金,不给对方开据发票,收取的现金不入单位财务大账形成的“小金库”;(3)在科技服务、经营活动、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中,虚报临时工、聘用人员、炮手工资(包括虚报人数、虚报标准),套取现金形成的“小金库”;(4)在工程建设或设备、材料采购中,收取乙方回扣、退款、利息等,不入单位财务大账形成的“小金库”;(5)在工程建设中,乙方以现金形式缴回质保金不入单位财务大账,工程完工后,以验收质量有瑕疵为由,扣留部分质保金形成的“小金库”;(6)以会议费名义将资金拨付到内部或外部宾馆、招待所等单位,全部或剩余部分提取现金,或挂账用于接待形成的“小金库”;(7)以软件开发、委托业务费、委托采购等名义将资金拨付到内部公司,全部或剩余部分提取现金,或挂账用于接待形成的“小金库”;(8)以印刷费、出版费、专版费、版面费等名义将资金拨付到有关单位,全部或剩余部分提取现金,或挂账用于接待形成的“小金库”;(9)以假发票套取现金形成的“小金库”;(10)以“领导基金”、“主任基金”、“局长基金”、“台长基金”等名义提取现金形成的“小金库”;(11)出租房屋、车辆、设备收入,或处置报废资产收入,未列入单位财务大账形成的“小金库”;(12)以稿费、专版费、版面费、广告费等名义返还现金未入账形成的“小金库”。

“小金库”案例题案例一:某中学是一个有2000多学生的学校,2000年6月,李某调任该学校校长。

上任后,李某认为:日常接待、年节送礼、个人消费都需要钱,可根据规定,学校所有收入必须实行“收支两条线”,用钱实在“不方便”,须另辟“财源”。

2000年秋季学期开学后,李某在学校班子会议上提出,准备拿一部分预算外收入放在账外,一是为了今后年节送礼,二是班子成员可从中多拿些钱。

在场的副校长、教务处主任、总务处主任、政教处主任、办公室主任等人都没有反对。

该中学的预算外资金来源是学生的补习费、借读费等,李某等人授意学校会计和出纳,通过不开正式发票、不入正规账方式截留,形成“小金库”。

每学期末,李某等人就以给领导班子成员发放“行政津贴”、“电话费”、“值班加班费”、“中考奖金”等名义分钱。

另外,李某等人还以年节送礼、接待为名将资金从“小金库”取出,部分据为己有。

案发后,经司法机关查明,2000年至2006年间,李某等6人以领取“补贴”为名私分公款万元,其中李某从“小金库”中贪污16万多元,其余几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

最后,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受贿罪数罪并罚判处李某有期徒刑4年3个月;副校长、教务处主任、总务处主任、政教处主任、办公室主任等人也被判处相应刑罚。

案例二:审计部门在对某机关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时,该机关领导在介绍单位基本情况时,提到为了盘活资产,从2007年开始把原来的内部招待所对外出租,出租收入已经按规定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内部招待所在2004年就承包给王某,另外还发现该机关下属一事业单位早在1997年就成立了一家公司,该公司在2002年承包给刘某。

审计人员在查阅对该机关和下属事业单位财务账簿时,未发现上缴的承包款,该机关和下属事业单位解释说是因为经营不好,未收到承包款。

但是审计人员在外调时发现,王某和刘某每年均按合同上缴了承包款。

在充足的审计证据面前,经向该机关领导宣传政策,使该领导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最后交出记录收取刘某和王某承包款的“小金库”共计万元,截止审计之日共支出万元,其中:发放干部职工春节补助万元,发放干部子女就业补贴万元,其他支出万元,结余万元。

审计部门依法依规对该单位进行了处理。

案例三:审计人员对某学校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单位投资开办一公司。

经查阅该事业单位和所属公司账簿,发现2008年全年招待费仅几千元,延伸检查该事业单位和所属公司2006年、2007年账簿,发现每年招待费均在8万余元,2008年比2006年、2007年下降了95%以上。

经询问单位领导,领导先解释说由于2008年狠抓工作作风,大力压缩了招待费,后又解释说一些招待费是以会议费名义支出的,审计人员指出,以会议费名义虚列支出将资金转移到宾馆、招待所等用于接待是属于“小金库”,严重违法了财经法规,且从2006年—2008年该单位和所属公司会议费也呈逐年下降趋势,最后该单位不得不承认设立了“小金库”,将资金用于招待费。

案例四:审计人员对某咨询评估机构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单位每年劳务费支出达20万元左右,每次支出劳务费少则3000-5000元,多则4-5万元,单位解释说,由于工作需要,每年要聘请很多专家开展工作,需要支付劳务费,每次支付专家劳务费时,在支付凭证上均有专家名单、身份证号、领取金额及领款人签字。

审计人员进一步核查,发现凡是张某某为经办人领取的劳务费支付凭证上,要么是张某某代签代领,要么在领款人签字栏均有专家“本人”签名,但不同的专家笔迹雷同。

同时还发现,有两笔金额高达2万元和万元的劳务费支出,均由杨某某签字代签代领,但杨某某的两次签字笔迹完全不同,经核实,单位并没有杨某某其人。

在证据面前,单位领导不得不承认通过劳务费套取现金设立“小金库”的事实,张某某正是领导授意具体掌管“小金库”的人员。

案例五:审计人员对某后勤服务中心所属公司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公司多次向X公司采购材料,金额少则10万元,多则80-90万元,且材料采购合同无单位公章,只有刘某一人签字,报销的发票上多数也只有刘某一人签字。

单位领导解释,因为该公司部分业务由刘某承包,因此合同无公章。

进一步核查发现,7月30日和7月31日该公司在X公司采购两批金额高达23万元和20万元的材料,合同注明采购的材料名称、型号、规格完全一致,但单价相差15%,且材料入库单和出库单均反映这两批材料当日进、当日出。

在证据面前,单位领导和刘某承认,故意串通将每年承包上缴任务从150万元降为50万元,刘某通过向X公司虚假材料采购,每年将75万元资金将转移到单位“小金库”账上用于发放职工津补贴。

案例六:审计人员对某事业单位审计时,发现该单位于10月15日列支会议费4万元到某酒店,会议通知注明会议时间为10月23日-26日,会期4天,所附会议人员名单20人。

在延伸检查该事业单位所属公司时,又发现该公司于11月5日支出会议费8万元到同一酒店,会议通知注明会议时间为10月25日-30日,会期6天,所附会议人员名单30人。

经核查,两次会议人员名单有18人完全一致。

在证据面前,该单位承认以会议名义将资金转移到某酒店,用于接待餐费和报销礼品。

案例七:审计人员对某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时,发现该事业单位在经营支出中,开支了20笔共35万元临时工劳务费,单位领导解释,由于经营业务需要,每年需要聘用大量临时工,但不是由单位直接聘用,而是通过劳务公司聘用。

进一步审核发现,有8笔劳务费的报销凭证均是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支付的劳务费全部是现金,在检查劳务合同时,只发现其中1笔劳务费有合同,其余7笔共万元无合同。

经过审计人员向单位领导做工作,其承认通过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虚列支出,套取现金设立了“小金库”。

案例八:审计人员对某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单位将部分房屋出租给不同的公司和个体户,根据面积大小不同收取2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租金。

2006年到2008年,账上每年反映的租金收入差距很大,且多为现金收取,经核对租赁合同,发现账上反映的租金收入与合同应收租金每年差距在10-12万元左右。

单位领导解释说,租金没有收齐,主要是一些承租方因经营不佳,部分租金没有收到。

经进一步了解核查,发现在具体收取租金时是该单位负责后勤管理的人员年初从单位财务部门借领一本发票,直接向承租方收取现金,定期将发票存根和现金交单位财务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根据这一情况,审计人员要求单位提供承租方欠交租金的欠条,单位无法提供。

最后,单位承认有部分租金因承租方不要发票,故将现金收取且将承租方不要发票的收入设立了“小金库”。

案例九:审计人员对某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时,发现事业单位投资设立了一个公司,事业单位2007年账上收到投资收益或所属公司的上缴款,但2008年没有收到。

延伸检查该公司,发现该公司2008年营业收入较2007年大幅度减少,还发生了亏损。

单位领导解释是由于2008年公司经营不善,故营业收入下降,也没有上缴单位。

审计人员进一步检查事业单位的津补贴发放情况,发现2008年津补贴支出低于2007年,而人员又没有减少。

最后,单位承认为规避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在2008年在公司设立了两本账,将部分收入转移到小账上发放事业单位人员津补贴。

案例十:审计人员在对某高校进行审计时,发现该高校向所属未脱钩的杂志社支出了一笔10万元的宣传费,单位领导解释说是因为单位要做一期专刊,并提供了合同和已出版的专刊。

审计人员延伸检查该杂志社,发现该杂志社确实收到了10万元宣传费,同时又向该高校分两笔支出了5万元劳务费,一笔为2万元,一笔为3万元,全部为现金支出。

在支付凭证上均有领款人名单、身份证号、领取金额及领款人签字,支付凭证上均标明为支付该专刊稿费。

其中2万元的支付凭证上有具体领款人签字,而3万元的支付凭证上只有李某一人代签,而李某为该杂志社的工作人员。

杂志社领导解释说2万元稿费已经支付了,但发现计算错了,后来又重新计算,应再增加3万元,由李某代领。

但审计人员发现,3万元的稿费支出时间早于另一笔2万元的稿费支出6天。

经过审计人员宣传政策,单位承认2万元稿费发给了相关撰稿人员,但其余3万元设立了“小金库”。

案例十一:审计人员在对某仅有50余人的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时,发现2007年该单位账上办公费支出笔数多、单笔金额大,经进一步核查原始凭证,发现三次购买复印机,其中两台单价为5万元,一台单价为4万元,且均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进一步核查发现,三台复印机只有单价为4万元的入了固定资产账,其余两台未入固定资产账。

单位领导解释说,该单位每年印刷资料比较多,因此购买复印机也比较多。

审计人员突击实地核查了该单位复印机数量,只发现两台复印机,其中一台为2005年购买、一台为2007年购买。

经过审计人员宣传政策,单位承认,实际未购买两台5万元的复印机,而是购买手机作为福利发给每个中层以上职工,支出5万元,另外5万元套取现金设立“小金库”。

案例十二:审计人员在对某医院及所属公司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公司2008年“其他应付款—其他”明细科目年初数为万元,当年无增加,但多次支出劳务费、会议费、餐费等,支出凭证合法,手续齐全。

该科目年末数为万元。

经延伸检查,发现该科目有关资金是在2006年12月底发生的,资金量为35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