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案例题

合集下载

“小金库治理与防范习题及答案

“小金库治理与防范习题及答案

“小金库治理与防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均纳入“小金库”治理范围。

A.单位账簿B.单位账户C.单位报表D.单位总账ABCD【正确答案】A2、某企业在发工资时,账面上给职工发2000元,职工实际拿到手的钱只有1200元,中间部分就转入了“小金库”,该企业设立“小金库”的方式是()。

A.截留主营业务收入B.采取“多报少支”的方式C.直接虚列支出名目D.截留其他收入【正确答案】B\、某机关在某宾馆举办会议,共花费1.7万元,结算时拨付宾馆10.9万元,并将10.9万元支出以会议费名义开具发票报销,多付资金用于购买消费卡等,应认定该机关设立“小金库”()万元。

\A.1.7B.9.2C.10.9D.12.6【正确答案】BA.废品、废物、边角料的收入B.固定资产变价收入C.押金收入D.销售货物收入【正确答案】D5、下列关于“小金库”治理工作,说法错误的是()。

A.自查发现的问题,一律免予行政处罚B.被查发现“小金库”,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依纪依法追究责任C.对在专项治理工作中打击报复举报人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理D.顶风违纪设立“小金库”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要严肃处理,按照组织程序先予以免职,再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ABCD【正确答案】A6、根据《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使用“小金库”款项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的,情节较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A.记过B.记大过C.降级或者撤职D.开除ABCD【正确答案】C7、作为财务人员,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是()。

A.真实性原则B.相关性原则C.坚持会计诚信原则D.实质重于形式原则ABCD【正确答案】C8、为了强化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财务制度执行力,规范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等,财政部办公厅于2022年11月30日公布了()。

小金库典型案例与剖析

小金库典型案例与剖析

小金库典型案例与剖析1. 陈先生的小金库陈先生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他每个月都会将一部分工资存入他的小金库。

他从一开始就养成了良好的储蓄习惯,每个月固定存入一定金额,并且不轻易动用。

几年下来,他的小金库积累了一笔可观的存款。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储蓄的重要性,只要坚持存钱,即使金额不大,也能逐渐积累起来。

2. 张女士的小金库张女士是一名独立创业者,她开了一家小型服装店。

每个月,她都会将店铺的盈利部分存入她的小金库。

她善于控制开支,将利润的一部分留作储备,用于店铺的扩张和日常经营所需。

这个案例说明了在经营过程中,储备资金对于应对突发状况和扩大业务的重要性。

3. 王先生的小金库王先生是一名年轻的投资者,他热衷于股票市场。

他每月将一部分资金投入股票市场,并将盈利部分存入他的小金库。

通过长期投资,他的小金库不断增值。

这个案例强调了投资的重要性,通过持续的投资和理财,个人财富可以得到增值。

4. 李女士的小金库李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妇,她每个月都会从家庭开支中节省一部分钱存入她的小金库。

她不仅仅注重储蓄,还善于理财。

她将储蓄的一部分用于购买理财产品,通过利息的积累增值。

这个案例强调了在家庭经济中,合理储蓄和理财的重要性。

5. 张先生的小金库张先生是一名年轻的职场新人,他每个月都会将一部分工资存入他的小金库。

除了储蓄,他还积极参与各种理财活动,如购买基金、定期存款等。

通过多样化的理财方式,他的小金库得到了稳定的增长。

这个案例强调了多元化理财的重要性,通过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实现财富增长。

6. 赵女士的小金库赵女士是一名退休人员,她每个月将退休金的一部分存入她的小金库。

她注重风险控制,将一部分资金投入低风险的金融产品中。

通过稳健的投资,她的小金库得到了稳定的增值。

这个案例强调了在退休金管理中,合理投资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7. 刘先生的小金库刘先生是一名年轻的创业者,他每月将一部分收入存入他的小金库。

他善于利用储蓄来实现他的梦想,比如创办新的企业、购买房产等。

对某国有独资公司“小金库”资金的案例分析

对某国有独资公司“小金库”资金的案例分析

并 作 出相应处 罚 。第 三 , 公 司设 立 的 将 “ 金库 ” 以取 消 , 回扣 、 料 处 理 小 予 将 材
数 字不 符 , 存现金 和临 时银 行存 折余 库 额 数远 大 于现金账 数 的事 实 , 利用 平 时 检 查 的实 际经验 , 点检 查该 公 司所 承 重
收入 纳入 公 司收入 账 核算 。第 四 , 根据
设 立“ 金库 ” 小
≥ ≯| 。 | 。
元 设 立 “ 金 薛” 小 o

| 毫| |l I ≯ l | |
| | |I i l|
| | | l|


j |
( 、 入、 - 收
薄, ,
不 入 设 立 tj ‘ 金
20 0 8年 下 半 年 , 公 司 中标 承 揽 了 该
计 3 9 5 9元 . 7 99 剩余 的 4 3 9 6元 全 部 84 2
未用 于 该工 程 支 出 。具 体资 金 去 向 为 :

的 资 产 利 润 、工 程 等 方 面 实 行 监 管 。 21 0 0年 1 0月 , 小 金 库 ” 理 办 对 其 区“ 治 进行 了“ 金库 ” 项 清理 检查 工 作 。 小 专
35 5 6 9 6元
20 0 6年 1 至 2 1 月 0 0年 2月 ,该 公 司以 虚假 发 源自 . 公 司财 务账 上 和专 项 在
| l 程 账 蔓 霞 复 出 套 取 现 金 3924 7 33
( ) 四 将公 司承 包 的工 程 中 。 留一 截
段 承 包 给 私 营 业 主 。 收 取 的 承 包 收 入 将 不 入账 ,成本 在 主体 成 本 中 虚 列报 账 .

小金库的审计案例

小金库的审计案例

小金库的审计案例“小金庫”治理工作一直是国有企业重点治理工作的内容之一。

201#年5月,审计组对某某公司进行业绩分类考核指标的审计过程中,发现该公司办公大厦门面房对外出租,但账面租赁收入未反映,经延伸查出该公司201*年收取的租赁费用10.99万元中有9.29万元未入账,形成“小金库”。

对该公司完善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充分发挥了内部监督的作用,有效杜绝了此现象的再次出现。

关键字:审计监督一、基本情况201#年5月,审计组对某某公司进行业绩分类考核指标的审计过程中,发现该公司办公大厦门面房对外出租,但账面租赁收入未反映,经延伸查出该公司201*年收取的租赁费用10.99万元中有9.29万元未入账,形成“小金库”。

二、问题描述1、情况说明在对某某公司进行业绩分类考核指标的审计过程中,对其收入情况进行审查,发现该公司办公大厦门面房对外出租,未反映租赁收入,进一步了解情况为门面房委托第三方对外转租,租赁收入未上缴财务。

经延伸第三方公司审计,第三方公司将某某公司门面房承租,签订租赁合同确认201*年租赁费用10.99万元,实际房屋租赁收入当年度已收取,但第三方公司账面仅反映收取房屋租赁收入为1.7万元,剩余资金其中7.02万元已用于某某公司食堂装修及支付部分费用支出,但并未入账,余2.27万元账外保管。

2、表现特征第三方公司账面反映的租赁收入与某某公司实际门面房租赁情况不一致,租赁收入入账金额仅为1.7万元,经延伸该第三方公司抽查其房屋租赁收入会计凭证,发现凭证后仅附有房屋租赁费发票,无租赁合同等相关支撑材料。

经过进一步调阅其所有房屋租赁合同证实该第三方公司对外租赁的某某公司门面房租赁收入已收到10.99万元,余9.29万元未入账。

3、审计方法(1)抽查相关租赁收入合同、房屋租赁发票、租赁合同与账面租赁收入相核对;(2)与相关部门人员沟通,了解情况,发现线索。

4、审计结论该公司收取房屋租赁费未及时入账,形成“小金库”。

小金库的典型案例

小金库的典型案例

小金库的典型案例案例一:办公用品的猫腻。

有这么个小公司,办公室的老王负责采购办公用品。

这老王啊,动起了歪脑筋。

每次采购的时候,他就和供应商勾结。

比如说,公司实际上只需要10箱打印纸,他就上报说要15箱。

供应商呢,按照15箱的价格开发票给公司,但是只送10箱,剩下那5箱的钱就偷偷地流进了老王的小金库。

然后老王还会把一些便宜的办公用品虚报高价,就拿那种普通的中性笔来说,进价可能就一块钱一支,他在报销单上写三块钱一支。

这日积月累的,他小金库里的钱可不少了,没事就拿这钱出去吃喝玩乐,可滋润了。

不过最后还是被细心的财务小李发现了,因为小李发现每个月办公用品的消耗和实际使用量严重不符,这才把老王的小把戏给拆穿了。

案例二:虚构维修项目。

小区的物业老张,那也是个在小金库上耍手段的人。

小区里的电梯啊、楼道灯之类的设备有时候会维修。

老张就常常虚构维修项目,明明电梯只是小故障,维修人员简单调整一下就好了,花费也就几百块钱。

老张却和维修公司串通,让他们开一张好几千块钱的维修发票,说是换了好多零部件。

这多出来的钱就进了老张的小金库。

有一次,小区业主委员会来查账,发现有一笔电梯维修费用高得离谱,就找专业的电梯维修人员来查看。

人家维修人员一看就说,这电梯最近根本没进行过这么大规模的维修啊。

这下老张的小金库可就暴露了,被业主们好一顿批评。

案例三:培训回扣小金库。

企业的培训主管小赵,在安排员工培训课程的时候也搞起了小金库。

他联系培训公司的时候,和培训公司商量好了,原本一堂课正常收费是一万块钱,但是培训公司给小赵说,如果他能让公司选他们家的课,就给他返两千块钱。

小赵一听,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啊。

他就向公司推荐了这家培训公司,并且在向公司汇报价格的时候,隐瞒了这个回扣的事情。

每次培训课程结束后,培训公司就会偷偷把回扣打到小赵的私人账户里。

小赵觉得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可是他没想到,有一次一个员工在和其他企业同行交流的时候,发现同样的课程人家企业的收费要低很多。

小金库警示案例

小金库警示案例

小金库警示案例咱今儿个就唠唠那些关于“小金库”的事儿,这些事儿可都是真真切切的警示啊,就像一个个大雷,谁踩谁倒霉。

一、小公司的“糊涂账”就说有这么一个小公司吧,总共也就几十号人。

公司的财务老张,那可是老板的亲戚,就因为这层关系,他可有点飘了。

老张私自弄了个小金库,怎么弄的呢?他把公司一些客户给的现金回扣啊,没有老老实实地上交入账,而是自己悄悄藏起来了。

比如说,有个大客户一次就给了五万块的回扣,这老张就把这钱塞到了自己的小金库。

刚开始啊,他还觉得这事儿神不知鬼不觉的。

他就用这小金库的钱给自己换了个新手机,又给家里添了些高档电器。

可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啊?公司里有个眼尖的员工小李,小李发现每次有大业务的时候,老张就鬼鬼祟祟的,而且他的生活好像一下子变得很阔绰。

小李就留了个心眼儿,开始偷偷收集证据。

没过多久,小李就掌握了足够的证据,直接把老张告到了老板那儿。

老板一听,这还得了?这不是挖自己公司的墙角吗?老张呢,被老板狠狠批评了一顿,不仅要把小金库里的钱全部吐出来,还被开除了。

这一下,老张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工作没了,名声也臭了,在这个行业里都不好找工作了。

二、学校里的“违规小金库”再说说学校里的事儿。

有个学校的后勤主任老王,他觉得学校有些收入可以自己“灵活处理”。

比如说,学校的一些废旧桌椅啊、教学设备啊卖出去的钱,他就没有按照规定入账,而是放进了自己的小金库。

他想着,这钱可以用来给后勤的员工们发点“小福利”,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但是啊,他这种做法可就违反了财务规定。

有一次,学校要接受上级部门的严格审查。

这一审查,就发现了这个小金库的问题。

上级领导非常生气,觉得这是严重的违规行为。

老王呢,本来想着是给大家谋点福利,结果却害了自己。

他被记了一个大过,还得把小金库里的钱全部上缴,而且原本快要到手的升职机会也泡汤了。

那些拿了“小福利”的后勤员工们也觉得特别不好意思,就像吃了个苍蝇似的,心里直犯恶心。

三、事业单位的“危险操作”还有一个事业单位,那里面的财务部门负责人赵姐,也陷入了小金库的泥沼。

私设小金库处理典型案例

私设小金库处理典型案例

私设小金库处理典型案例咱先来说个发生在一个小公司里的事儿。

这个公司的销售部门经理啊,那可真是个“小机灵鬼”,不过是动了歪脑筋的那种。

这经理负责和很多大客户打交道,经常会收到一些客户给的小“回扣”或者说是额外的“感谢费”。

他呢,没有按照公司规定把这些钱上交,而是自己偷偷地弄了个小金库。

他觉得这钱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只进他自己的口袋。

他是怎么操作这个小金库的呢?他让手下的一个亲信员工,专门开了一个新的银行账户,对外就说是用来存放一些客户资料备用金之类的。

每次收到那些额外的钱,就存到这个账户里。

然后呢,他就开始用这个小金库的钱给自己买各种好东西,什么高档的手表啦,给家里换了最新款的大电视啦。

可是呢,纸包不住火啊。

有一次,公司的财务在核对客户款项的时候,发现有几笔数目对不上。

这财务可是个细心的人,顺着蛛丝马迹就开始查。

查来查去,就发现这个销售部门经理经手的一些客户款项有问题。

比如说,有个客户明明给了一笔额外的合作推广费,但是公司账上却没有这笔钱的记录。

这事儿捅到公司高层那儿去了,高层领导那是相当生气啊。

你想啊,这就像是家里的管家偷偷把主人的钱藏起来自己花,这还得了?于是呢,公司立马对这个经理进行了严肃的处理。

首先是把他从经理的职位上撤了下来,降为普通员工。

然后要求他把小金库里所有的钱都吐出来,一分不少地交回公司。

而且啊,公司还把这件事在全公司通报批评,让大家都知道私设小金库是绝对不允许的,这就像是给所有员工打了一针预防针。

再讲一个学校里的事儿。

学校有个后勤部门的主管,他掌管着学校采购物资的大权。

这个主管呢,发现每次采购办公用品、教学设备啥的,他要是和供应商谈好了,供应商就会给他一些“好处费”。

他心动了,就开始私设小金库。

他把这些小金库的钱一部分用来给自己在外面吃吃喝喝,另一部分呢,居然用来给他自己的亲戚朋友在学校安排一些临时的小工作,那些工作本来应该是公开招聘的。

比如说学校操场的临时保洁工作,他直接就安排了自己的一个远房亲戚,用小金库的钱给这个亲戚发工资。

给薪酬二次分配形成小金库警示教育案例取个题目

给薪酬二次分配形成小金库警示教育案例取个题目

给薪酬二次分配形成小金库警示教育案例取个题目摘要:一、引言二、案例背景及描述三、案例中的问题分析四、二次分配形成小金库的危害五、警示教育意义六、如何规范薪酬二次分配七、结语正文:【提纲】一、引言随着企业薪酬制度的不断完善,二次分配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激励员工、提高员工满意度的有效手段。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二次分配不当容易滋生一系列问题,甚至形成“小金库”。

本文将通过一个警示教育案例,分析二次分配形成小金库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规范薪酬二次分配的建议。

【提纲】二、案例背景及描述某大型企业为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制定了绩效奖金二次分配制度。

根据制度规定,各部门绩效奖金的50%由部门经理根据员工绩效进行二次分配。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门经理甲为了拉拢人心,提高自己地位,将部门绩效奖金全额发放给部分员工,造成其他员工不满。

此后,部门经理甲将剩余的50%绩效奖金存入“小金库”,用于部门内部分配。

【提纲】三、案例中的问题分析1.部门经理甲滥用二次分配权,导致绩效奖金分配不公。

2.二次分配形成小金库,加剧内部矛盾,影响团队和谐。

3.企业对二次分配监管不力,导致问题恶化。

【提纲】四、二次分配形成小金库的危害1.激化员工矛盾,影响企业稳定。

2.削弱企业凝聚力,降低员工满意度。

3.损害企业形象,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提纲】五、警示教育意义1.加强对二次分配制度的规范,确保分配公平公正。

2.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的监督,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提高员工法律意识,自觉抵制不正当行为。

【提纲】六、如何规范薪酬二次分配1.制定明确的二次分配标准和流程,确保分配公平公正。

2.加强内部监督,对企业管理者进行严格考核。

3.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加强对二次分配的培训和宣传。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举报违规行为。

【提纲】七、结语薪酬二次分配是企业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但必须规范操作,确保公平公正。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应深刻认识到二次分配形成小金库的危害,加强警示教育,切实规范薪酬二次分配,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气象部门实际情况,可将这7种表现形式细化为12种,具体是:(1)未经审批设立的银行账户;(2)在防雷工程及检测,以及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中,直接收取现金,不给对方开据发票,收取的现金不入单位财务大账形成的“小金库”;(3)在科技服务、经营活动、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中,虚报临时工、聘用人员、炮手工资(包括虚报人数、虚报标准),套取现金形成的“小金库”;(4)在工程建设或设备、材料采购中,收取乙方回扣、退款、利息等,不入单位财务大账形成的“小金库”;(5)在工程建设中,乙方以现金形式缴回质保金不入单位财务大账,工程完工后,以验收质量有瑕疵为由,扣留部分质保金形成的“小金库”;(6)以会议费名义将资金拨付到内部或外部宾馆、招待所等单位,全部或剩余部分提取现金,或挂账用于接待形成的“小金库”;(7)以软件开发、委托业务费、委托采购等名义将资金拨付到内部公司,全部或剩余部分提取现金,或挂账用于接待形成的“小金库”;(8)以印刷费、出版费、专版费、版面费等名义将资金拨付到有关单位,全部或剩余部分提取现金,或挂账用于接待形成的“小金库”;(9)以假发票套取现金形成的“小金库”;¥(10)以“领导基金”、“主任基金”、“局长基金”、“台长基金”等名义提取现金形成的“小金库”;(11)出租房屋、车辆、设备收入,或处置报废资产收入,未列入单位财务大账形成的“小金库”;(12)以稿费、专版费、版面费、广告费等名义返还现金未入账形成的“小金库”。

“小金库”案例题案例一:某中学是一个有2000多学生的学校,2000年6月,李某调任该学校校长。

上任后,李某认为:日常接待、年节送礼、个人消费都需要钱,可根据规定,学校所有收入必须实行“收支两条线”,用钱实在“不方便”,须另辟“财源”。

2000年秋季学期开学后,李某在学校班子会议上提出,准备拿一部分预算外收入放在账外,一是为了今后年节送礼,二是班子成员可从中多拿些钱。

在场的副校长、教务处主任、总务处主任、政教处主任、办公室主任等人都没有反对。

该中学的预算外资金来源是学生的补习费、借读费等,李某等人授意学校会计和出纳,通过不开正式发票、不入正规账方式截留,形成“小金库”。

每学期末,李某等人就以给领导班子成员发放“行政津贴”、“电话费”、“值班加班费”、“中考奖金”等名义分钱。

另外,李某等人还以年节送礼、接待为名将资金从“小金库”取出,部分据为己有。

案发后,经司法机关查明,2000年至2006年间,李某等6人以领取“补贴”为名私分公款万元,其中李某从“小金库”中贪污16万多元,其余几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

最后,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受贿罪数罪并罚判处李某有期徒刑4年3个月;副校长、教务处主任、总务处主任、政教处主任、办公室主任等人也被判处相应刑罚。

;案例二:审计部门在对某机关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时,该机关领导在介绍单位基本情况时,提到为了盘活资产,从2007年开始把原来的内部招待所对外出租,出租收入已经按规定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内部招待所在2004年就承包给王某,另外还发现该机关下属一事业单位早在1997年就成立了一家公司,该公司在2002年承包给刘某。

审计人员在查阅对该机关和下属事业单位财务账簿时,未发现上缴的承包款,该机关和下属事业单位解释说是因为经营不好,未收到承包款。

但是审计人员在外调时发现,王某和刘某每年均按合同上缴了承包款。

在充足的审计证据面前,经向该机关领导宣传政策,使该领导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最后交出记录收取刘某和王某承包款的“小金库”共计万元,截止审计之日共支出万元,其中:发放干部职工春节补助万元,发放干部子女就业补贴万元,其他支出万元,结余万元。

审计部门依法依规对该单位进行了处理。

案例三:审计人员对某学校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单位投资开办一公司。

经查阅该事业单位和所属公司账簿,发现2008年全年招待费仅几千元,延伸检查该事业单位和所属公司2006年、2007年账簿,发现每年招待费均在8万余元,2008年比2006年、2007年下降了95%以上。

经询问单位领导,领导先解释说由于2008年狠抓工作作风,大力压缩了招待费,后又解释说一些招待费是以会议费名义支出的,审计人员指出,以会议费名义虚列支出将资金转移到宾馆、招待所等用于接待是属于“小金库”,严重违法了财经法规,且从2006年—2008年该单位和所属公司会议费也呈逐年下降趋势,最后该单位不得不承认设立了“小金库”,将资金用于招待费。

案例四:审计人员对某咨询评估机构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单位每年劳务费支出达20万元左右,每次支出劳务费少则3000-5000元,多则4-5万元,单位解释说,由于工作需要,每年要聘请很多专家开展工作,需要支付劳务费,每次支付专家劳务费时,在支付凭证上均有专家名单、身份证号、领取金额及领款人签字。

审计人员进一步核查,发现凡是张某某为经办人领取的劳务费支付凭证上,要么是张某某代签代领,要么在领款人签字栏均有专家“本人”签名,但不同的专家笔迹雷同。

同时还发现,有两笔金额高达2万元和万元的劳务费支出,均由杨某某签字代签代领,但杨某某的两次签字笔迹完全不同,经核实,单位并没有杨某某其人。

在证据面前,单位领导不得不承认通过劳务费套取现金设立“小金库”的事实,张某某正是领导授意具体掌管“小金库”的人员。

案例五:审计人员对某后勤服务中心所属公司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公司多次向X公司采购材料,金额少则10万元,多则80-90万元,且材料采购合同无单位公章,只有刘某一人签字,报销的发票上多数也只有刘某一人签字。

单位领导解释,因为该公司部分业务由刘某承包,因此合同无公章。

进一步核查发现,7月30日和7月31日该公司在X公司采购两批金额高达23万元和20万元的材料,合同注明采购的材料名称、型号、规格完全一致,但单价相差15%,且材料入库单和出库单均反映这两批材料当日进、当日出。

在证据面前,单位领导和刘某承认,故意串通将每年承包上缴任务从150万元降为50万元,刘某通过向X公司虚假材料采购,每年将75万元资金将转移到单位“小金库”账上用于发放职工津补贴。

案例六:审计人员对某事业单位审计时,发现该单位于10月15日列支会议费4万元到某酒店,会议通知注明会议时间为10月23日-26日,会期4天,所附会议人员名单20人。

在延伸检查该事业单位所属公司时,又发现该公司于11月5日支出会议费8万元到同一酒店,会议通知注明会议时间为10月25日-30日,会期6天,所附会议人员名单30人。

经核查,两次会议人员名单有18人完全一致。

在证据面前,该单位承认以会议名义将资金转移到某酒店,用于接待餐费和报销礼品。

;案例七:审计人员对某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时,发现该事业单位在经营支出中,开支了20笔共35万元临时工劳务费,单位领导解释,由于经营业务需要,每年需要聘用大量临时工,但不是由单位直接聘用,而是通过劳务公司聘用。

进一步审核发现,有8笔劳务费的报销凭证均是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支付的劳务费全部是现金,在检查劳务合同时,只发现其中1笔劳务费有合同,其余7笔共万元无合同。

经过审计人员向单位领导做工作,其承认通过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虚列支出,套取现金设立了“小金库”。

案例八:审计人员对某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单位将部分房屋出租给不同的公司和个体户,根据面积大小不同收取2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租金。

2006年到2008年,账上每年反映的租金收入差距很大,且多为现金收取,经核对租赁合同,发现账上反映的租金收入与合同应收租金每年差距在10-12万元左右。

单位领导解释说,租金没有收齐,主要是一些承租方因经营不佳,部分租金没有收到。

经进一步了解核查,发现在具体收取租金时是该单位负责后勤管理的人员年初从单位财务部门借领一本发票,直接向承租方收取现金,定期将发票存根和现金交单位财务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根据这一情况,审计人员要求单位提供承租方欠交租金的欠条,单位无法提供。

最后,单位承认有部分租金因承租方不要发票,故将现金收取且将承租方不要发票的收入设立了“小金库”。

案例九:审计人员对某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时,发现事业单位投资设立了一个公司,事业单位2007年账上收到投资收益或所属公司的上缴款,但2008年没有收到。

延伸检查该公司,发现该公司2008年营业收入较2007年大幅度减少,还发生了亏损。

单位领导解释是由于2008年公司经营不善,故营业收入下降,也没有上缴单位。

审计人员进一步检查事业单位的津补贴发放情况,发现2008年津补贴支出低于2007年,而人员又没有减少。

最后,单位承认为规避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在2008年在公司设立了两本账,将部分收入转移到小账上发放事业单位人员津补贴。

案例十:审计人员在对某高校进行审计时,发现该高校向所属未脱钩的杂志社支出了一笔10万元的宣传费,单位领导解释说是因为单位要做一期专刊,并提供了合同和已出版的专刊。

审计人员延伸检查该杂志社,发现该杂志社确实收到了10万元宣传费,同时又向该高校分两笔支出了5万元劳务费,一笔为2万元,一笔为3万元,全部为现金支出。

在支付凭证上均有领款人名单、身份证号、领取金额及领款人签字,支付凭证上均标明为支付该专刊稿费。

其中2万元的支付凭证上有具体领款人签字,而3万元的支付凭证上只有李某一人代签,而李某为该杂志社的工作人员。

杂志社领导解释说2万元稿费已经支付了,但发现计算错了,后来又重新计算,应再增加3万元,由李某代领。

但审计人员发现,3万元的稿费支出时间早于另一笔2万元的稿费支出6天。

经过审计人员宣传政策,单位承认2万元稿费发给了相关撰稿人员,但其余3万元设立了“小金库”。

案例十一:审计人员在对某仅有50余人的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时,发现2007年该单位账上办公费支出笔数多、单笔金额大,经进一步核查原始凭证,发现三次购买复印机,其中两台单价为5万元,一台单价为4万元,且均未履行政府采购程序,进一步核查发现,三台复印机只有单价为4万元的入了固定资产账,其余两台未入固定资产账。

单位领导解释说,该单位每年印刷资料比较多,因此购买复印机也比较多。

审计人员突击实地核查了该单位复印机数量,只发现两台复印机,其中一台为2005年购买、一台为2007年购买。

经过审计人员宣传政策,单位承认,实际未购买两台5万元的复印机,而是购买手机作为福利发给每个中层以上职工,支出5万元,另外5万元套取现金设立“小金库”。

案例十二:审计人员在对某医院及所属公司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公司2008年“其他应付款—其他”明细科目年初数为万元,当年无增加,但多次支出劳务费、会议费、餐费等,支出凭证合法,手续齐全。

该科目年末数为万元。

经延伸检查,发现该科目有关资金是在2006年12月底发生的,资金量为35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