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美容按摩基本操作(穴位)
头面部基本按摩方法

头面部基本按摩方法头面部保健按摩共分十一步,要求被按摩者仰卧,按摩师坐于被按摩者头部前方。
第一步:抹法,分抹印堂穴到太阳穴。
按摩师用双手拇指指腹从印堂穴开始,经前额,分别向两侧分抹到太阳穴,轻抹,反复按摩5-10次。
每次均需从印堂穴开始,抹到太阳穴时顺势在太阳穴按揉2-3次。
腕关节要配合灵活运动,手掌和其余手指不能扶按被按摩者头部。
第二步:摩法,按摩睛明穴、眼眶。
睛明穴,在内眼角上方约0.1寸的凹陷处。
按摩这个穴位对目赤肿痛、内眦痒痛、迎风流泪等有一定的疗效。
用双手拇指指端轻掐睛明穴半分钟,然后用两手拇指指腹由睛明穴开始,由内到外,由上到下轻摩眼眶3-5次。
按摩时要注意,着力要轻,以免推出川字纹。
双手拇指由内向外摩动,而不能由外向内摩动,以免向下牵拉外眼角,使眼角下垂。
第三步:推法,推摩鼻翼到颧髎穴。
这一步要按摩的穴位有迎香穴、巨髎穴、颧髎穴。
巨髎穴,取穴时双眼平视,在瞳孔直下,平鼻翼的下缘。
按摩这个穴位对口眼歪斜、眼皮跳动、牙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颧髎穴,在外眼角直下,颧骨下缘的凹陷处。
按摩这个穴位对口眼歪斜、眼皮跳动、牙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用双手拇指指端点压迎香穴半分钟,然后由两侧鼻翼经巨髎推到颧髎穴,反复按摩3-5次。
推到颧髎穴时,稍向上用力,这样能提起面颊肌肉。
第四步:推法,推抹水沟穴到地仓穴。
用双手拇指指腹从水沟穴推摩到地仓穴,反复按摩3-5次。
推摩到地仓穴的时候,点到为止。
要注意:按摩时,拇指要稍微向上提,而不能向下推,以免使口角下垂。
第五步:摩法,轻摩下颌到颊车穴。
用双手四指指腹按摩,食指在下颌上面,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在下颌的下面,分别由中间向两侧分摩到颊车穴,反复按摩3-5次。
操作时,不能够使用指端,手腕和手指要协调配合,双手操作要一致。
第六步:揉法,轻揉颊车穴到太阳穴。
将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以中指指腹为主,从颊车穴轻揉到太阳穴,反复按摩3-5次。
揉动时,不要摩擦面部皮肤,手法不宜过重。
穴位推拿疗法操作规范

穴位推拿疗法操作规范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穴位推拿疗法的操作方法,确保操作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通过遵循本操作规范,可以提高推拿疗法的疗效,减少潜在风险。
操作流程以下是穴位推拿疗法的基本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确保操作环境整洁、安静舒适。
- 洗净双手,并保持手部清洁。
- 摆放好所需的推拿工具,如推拿油、按摩器具等。
2. 术前评估- 进行患者的详细病史询问和身体状况评估。
-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需求,确定适合的推拿疗法方案。
3. 穴位定位- 根据推拿疗法方案,准确定位患者所需接受的穴位。
- 使用专业的解剖知识和穴位图,找到准确的穴位位置。
4. 操作技巧- 使用适当的手法和力度进行推拿疗法,如按揉、推拿、拍打等。
- 注意力度的掌控,避免过度施力或不足施力导致不良反应或疼痛。
- 合理运用推拿工具,提升操作效果。
5. 治疗时间- 根据推拿疗法的性质和患者的情况,合理安排治疗时间,一般不宜过长或过短。
6. 治疗效果观察- 在操作过程中,时刻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疗效。
- 如发现患者出现异常反应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停止操作并就医。
7. 操作后处理- 完成推拿疗法后,及时将使用的工具清洁消毒。
- 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
- 给予患者必要的康复建议和医嘱。
安全提示-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推拿知识和技术,并持续研究更新知识。
- 患者在接受推拿疗法前,应告知操作人员有关疾病史、过敏史等。
-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感,避免感染和意外受伤。
- 如有操作中出现意外或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就医。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穴位推拿疗法的操作规范,通过正确遵循操作流程和安全提示,可以提高穴位推拿疗法的效果和安全性。
操作人员应持续研究和更新相关知识,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推拿疗法服务。
以上规范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穴位足疗技术基本操作

穴位足疗技术基本操作一、引言穴位足疗技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脚部的穴位来调理身体和促进健康。
本文档将介绍穴位足疗技术的基本操作步骤。
二、准备工作1. 清洁脚部:用温水和肥皂清洁脚部,确保脚部干净无污垢。
2. 准备足浴盆:准备足浴盆,将温水倒入足浴盆中。
3. 准备热毛巾:将毛巾浸泡在热水中,准备好用于足部按摩的热毛巾。
三、操作步骤1. 泡脚:将双脚浸泡在足浴盆中的温水中,保持约15分钟,让脚部充分舒展和松驰。
2. 按摩穴位:使用双手或按摩器具按摩脚底的穴位。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按摩,例如太冲穴、涌泉穴、足三里等。
3. 按摩脚部:用手掌和指尖按摩整个足部,包括脚背、脚趾、足弓等部位,用力适中,避免过度压迫。
4. 使用热毛巾: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热毛巾,用热毛巾包裹脚部,让温热的毛巾能够深入渗透。
保持约5-10分钟。
5. 结束足疗:将脚部从足浴盆中取出,用毛巾擦干水分,让脚部得到舒适的感觉。
四、注意事项1. 穴位按摩力度:按摩力度应适中,避免过度压迫造成不适或伤害。
2. 个人卫生:在进行足疗前后,要保持个人卫生,特别是脚部的清洁。
3. 疾病和问题:对于特定的疾病或脚部问题,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足疗。
五、结论穴位足疗技术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脚部的穴位可以促进健康和舒缓身体的不适。
通过遵循本文档所述的基本操作步骤,并注意相关的注意事项,您可以正确地进行穴位足疗技术的操作。
以上是关于穴位足疗技术的基本操作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1] 张琳. 中医按摩足疗技术[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2] 王明. 足底按摩[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传统经穴美容按摩10种基本技法

传统经穴美容按摩10种基本技法传统经穴美容按摩法是以多种手法推拿经络循行部位或点按输穴,一方面通过经络系统调节体内脏腑气血阴阳,另一方面通过体表局部的物理效应来达到健美、养护肢体和皮肤的一种美容方法。
按摩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物理疗法,在国外也有较长的发展史,至今已在手法上建成体系并应用于美容,但经穴按摩却是我国所独有的技法。
经穴按摩手法很多,本节只讲授美容保健中最常用的几种基本手法及一套头面部美容经穴按摩法。
传统经穴美容按摩常用基本手法1.抹法(1)动作要领用单手或双手拇指螺纹面紧贴皮肤由一点分别向两侧或双手交替做动作,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用力要轻而不浮,重不滞。
(2)应用适用于头面、颈项部和手掌部的美容或保健按摩。
(3)功效开窍镇静、醒脑明目。
2.揉法(1)动作要领以指或掌吸定作用部位,进行左右、前后的内旋或外旋揉动。
此法可分为指揉和掌揉两种。
指揉法是用手指螺纹面吸定于作用部位,掌揉法是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吸定于作用部位。
两种方法都要求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及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
(2)应用适用于头面、颈项、躯干及四肢。
(3)功效加速血液循环,增强氧的代谢及养分吸收,舒经通络,消肿止痛。
3.推法推法分为指推法,掌推法和肘推法。
(1)动作要领用单指的指腹(指推)或掌根部(掌推)或肘部一定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肘推),贴附于操作时指、掌或射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而均匀。
(2)应用适用于头面,颈项、躯干、四肢或全身。
(3)功效活血去淤,温经通络,能增强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
4.运法(1)动作要领以建或指的螺纹面于作用部位做直线或环形的反复运摩和揉动。
(2)应用适用于头面部、胸腹部。
(3)功效活血止痛、放松肌筋、消除疲劳。
5.点法(1)动作要领以指端、屈指骨突部或肘尖,着力于体表部位,按压之。
此法分为指点法、屈指点法和肘尖点法。
指点法将力贯注于指端,着力于体表部位,一般用于较明显的输穴。
美容护理操作手法

五:额 1、抚鼻梁 太阳穴按过后,双后美容指滑向鼻梁,两 手交换从鼻梁往额头滑,左手先,最后一 次是右手在前。8次。 2、额头“Z”字形按摩 先向左边移,再回至右边,再回至鼻梁中 间,此时右手在前。按住皮肤不要放松。 一点点儿往两边移,慢一点,幅度小一点。 3、抚全脸
手掌按鼻梁部,右手不动,左手上推至右 手处,右手自下巴抚左半脸,上拉,左手 同此动作。右脸一样。第1、4、5、8次在 中间。
两手交叉,自下巴处分开,划向耳根,无名 指按耳后翳风穴。无名指划向鼻翼,在鼻子 上打圈,划向眉头攒竹穴,用中指按。手掌 放平,自然ຫໍສະໝຸດ 向两边至太阳穴,按一下。三、嘴
1、去笑纹(不用在鼻子上打圈) 轻抚后,美容指从太阳穴滑向嘴角及两腮 处,在脸颊处多打几次。(下与轻抚同) 向上划圈至鼻翼,直接滑向眉头攒竹穴, 按一下,又至太阳穴。共4次。 2、上弹指煽动下巴
二:下巴 1、抚下巴,提嘴角
双手拇指自下唇滑至两侧,至颚下颈部中间, 再上滑至嘴角两侧弹起。 2、打八圈 双手拇指从颈部下方(此时以指端上移)向 下巴上滑,在下巴打8圈。最后在下颚承浆穴, 左手拇指按右手拇指挤压穴位。 3、抚下巴,提嘴角(同1) 4、无名指提嘴角8次,触即上提。 双手拇指弹起后自然重叠,从承浆穴滑向地 仓穴,弹起。轻抚(防止按摩膏氧化致面部 发痒,轻抚可随时做)
四:眉(眼部均用无名指)
1、眉头打圈至眉尾。眼睑处打圈
小祷告至太阳穴处,无名指自眼下部滑向 眉毛,“洗眉毛”(用无名指打圈),至 太阳穴处,按一下。2次。洗眼睑与洗眉 毛同,但要轻。至太阳穴,按一下。 2、打八圈去鱼尾纹
美容指在眼角打八圈后,按太阳穴。
3、四小圈,三大圈 无名指自太阳穴滑向眼下打四小圈,然 后在眼四周打三大圈。4次。之后按太阳 穴。 4、提眉毛 无名指自太阳穴滑至眉毛,中指与食指 指腹往上扒。至太阳穴按一下。
面部的基本穴位图课件

印堂穴
印堂穴位于两眉连线的中点处。
按摩印堂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用中指指腹轻轻按压印堂穴,每次1-2分钟,每天数次,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提 高记忆力。
鱼腰穴
鱼腰穴位于眉毛的中点,也就 是眉头的位置。
按摩鱼腰穴可以缓解头痛、眼 部疲劳等症状。
用双手的中指指腹顺时针或逆 时针轻揉鱼腰穴,每次约1分钟 ,每天数次,可以缓解眼部疲 劳。
轻抚放松
用指腹轻轻拍打或轻抚面部, 帮助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情绪
。
穴位定位
根据需要按摩的穴位图,准确 找到各个穴位的位置。
顺时针按摩
用指腹或按摩工具按照顺时针 方向轻轻按摩穴位,每个穴位 按摩1-2分钟。
力度适中
按摩力度要适中,以感觉舒适 为准,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皮肤
红肿或不适。
06
案例分享:穴位按摩改善 面部问题的效果
摩并咨询医生。
皮肤敏感
对于敏感皮肤,选择适合敏感肌 肤的按摩工具和精油,并减少按
摩时间和力度。
痘痘和粉刺
按摩可以帮助改善痘痘和粉刺, 但要注意按摩时不要过度刺激患
处,避免感染。
04
面部穴位与健康的关系
穴位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面部穴位与五脏六腑有密切联系,通 过按摩面部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 促进气血流通,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攒竹穴
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 。
按摩攒竹穴可以缓解头痛、眼部 疲劳、眉棱骨痛等症状。
用双手的食指指腹按压攒竹穴, 每次1-2分钟,每天数次,可以 缓解眼部疲劳和头痛等症状。
睛明穴
睛明穴位于眼内角凹陷处。
按摩睛明穴可以缓解眼部疲劳、视力模糊等症状。
用双手的食指指腹按压睛明穴,每次1-2分钟,每天数次,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 部疲劳等症状。
中医知识科普穴位按摩全文

---穴位按摩
目录
CONTENTS
基 本 信
手 法
息
穴 位 的 解
存 在 问 题
释
常常 思 见见 考 问穴 题位
的 功 效
壹 基本信息
Information
人体一共有720个穴位
穴位按摩
是我国医学重要组成 部分之一
同学们知道穴位按摩的目的是什么吗?
目的
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 激发人的经络之气 以达到通经活络 调整人的机能 祛邪扶正
胸腹部穴位。
治失眠 : 按摩神门穴
注意:
力量不需要太大 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功效:
心慌、心悸、失眠 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 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
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
治肠胃疾病 : 按摩膈俞穴
功效:
治疗胃痛、呕吐、厌食、便血、 咳嗽、气喘、盗汗等疾病
肠胃不好的人可按摩膈俞穴
大家是否知道错误的按摩手法会导致疼痛呢?
单纯按摩肌肤,会导致损伤 那患者可能会觉得痛
按摩后觉得不适,甚至全身疼 那就是按摩的手法不正确、过度了
正确的按摩后 只会带来舒服放松的感觉
叁
穴位的解释
Point Interpretation
西医观点
所谓穴位即“肌肉、肌腱、骨头”相连接的关键点
通过按摩让这个关键点松了 整个一条肌肉都会随之放松
中医观点
是推拿按摩等疗法主要的施术部位
相对于身体别的位置要更加敏感一些 按摩后治疗效果会更好一些
肆
存在问题
Existing Problems
如果在按摩后感觉酸酸痛痛,这意味着问题的存在,中医认为:
推拿基本手法总结

推拿基本手法总结引言推拿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通过柔和的手法刺激人体经络、穴位和组织以调理身体健康。
推拿手法多样,具有不同的功效和配合的操作方法,适用于各种疾病和体质。
本文将总结一些推拿的基本手法,帮助读者了解并正确应用这些手法。
一、揉捏法揉捏法是指用手掌、指腹、拇指或指尖等部位在一定的力度下对人体进行按摩。
揉捏可以刺激经络和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和消除疼痛。
基本操作步骤:1.双手掌心对着,用力揉搓至温热;2.用掌心或指腹的压力开始揉捏肌肉,可以选择轻柔揉捏或深度揉捏;3.运用适当的力度和频率进行揉捏,注意听从受揉部位的反应。
二、推拿法推拿是用手掌或指尖对人体施加推、拨、抚、勾、拍、点等手法,通常用于治疗身体上的肌肉和骨骼问题。
推拿可以调理经络气血,舒缓肌肉,改善体内的阻塞和不适。
基本操作步骤:1.用双手手掌对称地掌握受推部位;2.以掌根或掌缘作为支点,施加适量的推力,注意力度均匀分布;3.进行推拿时应遵循指定的轨迹和方法,避免过度用力。
三、拿捏法拿捏法是通过用力捏拿人体特定部位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适用于治疗疼痛和运动损伤。
基本操作步骤:1.用大拇指和食指或中指捏住受拿捏部位;2.适度用力拿捏,注意力度均匀分布,以及遵循病情和使用拿捏点的原则。
四、搓晕法搓晕法是用手掌的掌根在特定部位以圆周运动的方式进行按摩,通常用于舒缓经络和肌肉不适。
基本操作步骤:1.用适当的手势和力度,将掌根贴合在搓晕部位;2.运用轻柔的圆周运动按摩,注意轻柔均匀的力度。
五、推拿配合方法推拿手法可以与穴位刺激相结合,加强疗效。
基本操作步骤:1.找准推拿手法的起点和轨迹;2.利用手法的压力,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刺激;3.在推拿的过程中,要注意穴位的位置和推拿手法的力度。
结论推拿基本手法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它可以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和消除疼痛。
本文介绍了揉捏法、推拿法、拿捏法、搓晕法以及推拿配合方法的基本操作步骤,希望能帮助读者正确应用这些手法,获得更好的健康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白 (ST 2)
• 定位:面部,目正视时, 瞳孔直下,在眶下孔凹陷 处。 • 应用:(1)面部养生美 容常用穴;(2)眼周发 黑、眼周眼袋、眼睑浮肿、 眼睑跳动;(3) 面赤痛 痒、头面疼痛、眩晕。 • 操作:可灸、刮痧、经穴 按摩。
巨髎 (ST 3)
• 定位:面部,目正视时, 瞳孔直下,容常用穴;(2)黑眼圈、 眼袋、眼周皱纹、皮肤松 弛、面色无华、痤疮、黄 褐斑;(3)眼睑跳动、 齿痛、唇颊肿。 • 操作:可灸、刮痧、经穴 按摩。
小 结
头面部美容按摩腧穴
• 眼周:10个——承泣、四白、睛明、印堂、攒竹、鱼腰、 丝竹空、瞳子髎、太阳、球后 • 耳周:6个——耳门、听宫、听会、上关、下关、翳风
头面部美容按摩腧穴
手三阳经 – 手阳明大肠经:2个——迎香、口禾髎 – 手少阳三焦经:3个——翳风、耳门、丝竹空 – 手太阳小肠经:2个——听宫、颧髎 • 足三阳经 – 足阳明胃经:5个——承泣、四白、巨髎、地仓、下关 – 足太阳膀胱经:2个——睛明、攒竹 – 足少阳胆经:3个——瞳子髎、听会、上关
颧髎 (SI 18)
• 定位:面部,当目外眦直 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 应用:(1)面部养生美 容常用穴;(2)眼睑跳 动、口眼歪斜、齿痛唇肿、 面肌痉挛。 • 操作:经穴按摩。
口禾髎 (LI 19)
• 定位:上唇部,鼻孔外缘 直下,平水沟穴。 • 应用:(1)鼻塞、鼽衄; (2)口歪、口噤;(3) 面部养生美容。 • 操作:可经穴按摩,不宜 灸。
美容按摩
第二节 美容按摩基本技能
二、美容按摩基本操作
二、美容按摩基本操作
1、头面部各部位的操作顺序及特点
通常情况下,可从额部开始按摩,接下去依次为眼部→鼻 部→唇部→下颌部→面颊部→颈肩部,最后回至耳部结束。 额部、眼部按摩也是整个面部按摩的重点,所占时间比例 约为30%; 鼻、唇、下颌在一条纵轴线上,便于手法的连贯流畅,由 于此类部位骨节构明显,不宜多停留,所占时间比例约为 20%; 面颊是按摩的主要部位之一,手法变化较多,所占时间比 例为30%; 颈(肩)部,耳部是按摩的次要部位,所占时间比例约为 10%。 动作之间的按抚连接,所占时间比例约为10%。
攒竹 (BL 2)
• 定位:面部,当在眉头凹 陷中,眶上切迹处。 • 应用:养目除皱:是视力 保健及眼周皮肤美容要穴 之一。 • 操作:经穴按摩、刮痧、 禁灸。
鱼腰 (经外奇穴)
• 定位:额部,瞳孔直上, 眉毛中。 • 应用:眼部保健穴。 • 操作:经穴按摩。
丝竹空 (SJ 23)
• 定位:面部,眉梢凹陷处。 • 应用:(1)面部美容保 健常用穴;(2)眼周鱼 尾纹、眼袋、色斑;(3) 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 睑跳动 . • 操作:可经穴按摩、面部 刮痧。
地仓 (ST 4)
• 定位:面部,目正视时, 瞳孔直下口角外侧处。 • 应用:(1)面部养生美 容常用穴;(2)口周皱 纹、口唇皲裂、齿痛、流 涎。 • 操作:可灸、经穴按摩、 面部刮痧。
迎香 (LI 20)
•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 当鼻唇沟中。 • 应用:(1)鼻塞;(2) 痤疮、口周皮炎;(3) 面部养生美容。 • 操作:可经穴按摩,不宜 灸。
瞳子髎 (GB 1)
• 定位:面部,目外眦旁, 当眶外侧缘处。 • 应用:(1)眼部养生美 容常用经穴,养眼除皱; (2)眼角皱纹、眼圈发 黑;(3)头目胀痛。 • 操作:经穴按摩、面部刮 痧。
太阳 (经外奇穴)
• 定位:颞部,当眉梢与目 外眦之间(连线中点), 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 应用:(1)面部养生美 容常用经穴;(2)鱼尾 纹、眼袋、黑眼圈、眼睑 浮肿;(3) 头痛、牙痛。 • 操作:经穴按摩、刮痧。
头面部美容按摩腧穴
• 督脉:1个——水沟(人中) • 任脉:1个——承浆 • 经外奇穴:4个——印堂、鱼腰、太阳、球后
水沟(DU 26)
• 定位:面部,当人中沟的 上1/3与中1/3交点处。 • 应用:(1)“昏迷急救 掐水沟”;(2)面部美 容常用经穴;(3)面瘫、 面、肿唇皲、口歪、口周 皱纹。 • 操作:经穴按摩。
承浆 (RN 24)
• 定位:面部,当颏唇沟的 正中凹陷处。 • 应用:(1)面部养生美 容常用经穴;(2)口干、 口臭;(3)齿龈肿痛、 流涎。 • 操作:可灸、经穴按摩、 刮痧。
下关 (ST 7)
•定位:面部,耳前方,当 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 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 即闭。 •应用:(1)面部养生美 容常用穴;(2)面部色 素沉着、颜面皱纹;(3) 齿痛、面痛、下颌关节痛; (4)耳呜、耳聋。 •操作:可灸、面部刮痧、 经穴按摩。
上关 (GB 3)
• 定位:耳前,下关直上, 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 应用:(1)耳部养生美 容常用经穴;(2)偏正 头痛、耳聋耳鸣。 • 操作:面部刮痧、经穴按 摩、可灸。
听会 (GB 2)
• 定位:面部,当耳屏间切 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 后缘,张口凹陷处。 • 应用:(1)耳部养生美 容常用经穴,益聪利耳; (2)耳鸣耳聋;(3)齿 痛、头痛、面痛。 • 操作:可灸、经穴按摩、 面部刮痧。
翳风 (SJ 17)
• 定位:耳垂后方,当 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 凹陷处。 • 应用:(1)头面部养 生美容;(2)耳鸣、 耳聋;齿痛。 • 操作:可灸、经穴按 摩。
面部美容按摩应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 总的来说,以整个面部的安抚开始,分区 操作,然后以抚法结束。在每个部位的操作 过程中,也以安抚开始,然后连接操作,最 后以抚法结束。
二、美容按摩基本操作
2、穴位按摩要求及常用穴位 (1)穴位按摩要求: 1)按摩要熟悉穴位的解剖定位 2)按摩使用阴力,按而留之,每个穴位停留3-5s左 右,按照轻→重→轻的节奏用力 3)按摩的力度根据部位而异 4)按摩时注意用力方向,应与骨面垂直,面颊正面 一般垂直用力
球后 (经外奇穴)
• 定位:面部,当眶下缘外 1/4与内3/4交界处。 • 应用:(1)眼部美容常 用经穴;(2)目疾。 • 操作:经穴按摩。
承泣 (ST 1)
• 定位:面部,目正视时, 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 缘之间。 • 应用:(1)面部养生美 容常用穴;(2)眼周发 黑、眼周眼袋、眼睑浮肿、 眼睑跳动。 • 操作:经穴按摩、面部刮 痧。
(2)头面部美容按摩腧穴
印堂(经外奇穴)
• 定位:额部,当两眉头的 之间(中点)。 • 应用:(1)面部养生美 容常用经穴;(2)头痛 眩晕、眉弓痛、目痛; (3)失眠。 • 操作:经穴按摩、可灸、 刮痧。
睛明 (BL 1)
• 定位:面部,目内眦角稍 上方凹陷处。 • 应用:养目除皱、是视力 保健以及眼周皮肤美容的 要穴之一。 • 操作:经穴按摩、刮痧、 禁灸。
耳门(SJ 21)
• 定位:面部,当耳屏上切 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 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 应用:(1)面部五官养 生美容;(2)面部皱纹、 颜面色斑;(3)耳鸣耳 聋、齿痛。
• 操作:经穴按摩。
听宫 (SI 19)
• 定位:面部,耳屏前,下 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 时呈凹陷处。 • 应用:(1)养颜聪耳; (2)耳鸣、耳聋;(3) 齿痛、下颌关节肿痛; (4)面部除皱、保健美 容。 • 操作:经穴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