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教学教案
小学美术《爸爸妈妈》教案

4.美术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人物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运用,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人物形象描绘: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指导学生观察和描绘父母的外貌特征,如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并通过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表现人物形象。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如何观察和描绘人物的基本方法。人物描绘是美术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故事。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线条和色彩来表现人物的特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作品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线条、色彩和构图来描绘父母形象,以及这些技巧如何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其次,我发现学生们在绘画过程中,情感融入方面做得不错。他们在作品中表现出了对父母的敬爱和感激之情。这一点让我很欣慰,说明我们在课堂中关于家庭、亲情的讨论和引导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在色彩搭配方面,部分学生仍然显得有些拘谨,不敢大胆尝试。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色彩组合,提高他们的色彩运用能力。
小学美术《爸爸妈妈》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二年级上册《我爱我家》单元中的《爸爸妈妈》一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想象,描绘自己的爸爸妈妈的形象;教授学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特征;培养学生对家庭成员的关爱和尊敬之情。具体内容包括:
1.认识爸爸妈妈的形象特点,学会用线条描绘他们的轮廓。
-突破方法:通过教师示范、观察图片、实际操作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物头身比例、面部结构等基本知识。
《爸爸妈妈》教案

《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教学设计之一佚名教学目标:1、会“爸、妈、好、我、爱”5个生字,认识“父字头”和“女字旁”两个偏旁和笔画“”(斜钩),知道“妈、好”是左右结构的字;掌握“爸爸”“妈妈”等词语;初步认识句子和句号。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词语连读,句子之间有停顿。
会用“我爱……”说话。
3、懂得要爱爸爸妈妈,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个好孩子。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看图,初读课文。
2、学习课文的第一、二句话,学习3个生字、2个词语及新偏旁。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认读笔画:2、指名认读熟字:父、女、子、马。
二、看图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叫“课文”。
课文是由一句一句的话组成的。
三、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轻声朗读,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3、齐读课文,学习课题中的字词。
“爸”教学新偏旁“父”,书空“巴”的笔顺。
“爸爸”也叫“父亲”,所以“爸”要用父字头。
“爸爸”是一个词,后一个“爸”读轻声。
“妈”是由哪两个字合起来的?左边一个“女”,右边一个“马”合成,这叫左右结构的字。
“女”字做偏旁有什么变化?(最后一笔横改提)教学新偏旁。
想一想,“妈”为什么用女字旁?注意:“妈妈”也是一个词,后一个“妈”念轻声。
4、齐读。
四、看图说话,学习课文第一、二句话。
1、看图说说爸爸妈妈在干什么?2、指导读句:爸爸妈妈白天上班,回家忙完了家务还给我们小朋友讲故事,织毛衣,爸爸妈妈多好啊!出示句子领读“爸爸好。
”“妈妈好。
” 你能说说你的爸爸妈妈有多好吗?教学生字“好”。
这字什么结构?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1)认识句子。
“爸爸好。
”这儿写谁呢?怎么样?像这样告诉了我们谁怎么样,我们就叫它句子,一句话写完了,后面还有个小圆圈,叫句号。
同样道理,“妈妈好。
”也是一个句子。
(2)朗读训练。
读句子时要词儿连读,词与词之间要稍做停顿。
幼儿园识字教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幼儿园识字教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家里人有谁,自己如何称呼他们;
2、学念儿歌,愿意跟随老师边指图片边念儿歌。
活动准备: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磁性图片一套,磁铁黑板。
活动过程:
一、际“我”的照片,贴在磁铁黑板上。
师:“瞧!这是谁?(宝宝)
二、请幼儿找出爸爸、妈妈的照片贴在”我”的上方。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照片,小朋友能找到爸爸妈妈吗?”
三、请幼儿找出爸爸的爸爸、妈妈的照片贴在爸爸的上方。
师:
“爸爸的爸爸在哪里?我们把他贴在爸爸的上面;爸爸的妈妈在哪里?我们把她贴在妈妈的上面。
”
四、请幼儿找出妈妈的爸爸、妈妈的照片贴在妈妈的上方。
师问:”妈妈的爸爸在哪里?我们把他贴在妈妈的上面;妈妈的妈妈在哪里?我们把她贴在妈妈的上面。
”
五、师幼讨论,他们应该称呼什么?
师:“爸爸的爸爸叫什么呀?(爷爷)爸爸的妈妈叫什么呀?(奶奶)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呀?(外公)妈妈的妈妈叫什么呀?(外婆)”
六、教师指着图片念儿歌,幼儿学儿歌,教师指图片,幼儿也手指图片。
中班社会教案《我的爸爸妈妈》

中班社会教案《我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教案篇一目标:1、用比较清晰的语言,讲述对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
2、运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重点:讲述爸爸妈妈关爱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
难点:运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准备:1、每位幼儿带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将它布置在版面上。
2、纸、笔、胶水。
过程:1、交流收集的材料:(1)呈现幼儿收集的照片。
(2)教师向幼儿介绍自己的父母,谈谈自己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3)幼儿分小组讲述爸爸妈妈关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
(4)集体交流。
2、讨论怎样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1)有几种方法可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谢意。
(2)幼儿按自己的想法选择材料。
(3)展示每个幼儿的作品材料。
小班社会《我的爸爸妈妈》教案篇二教学意图:现代的父母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大部分不注重与子女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久而久之,关系会逐渐疏远;或者学生的父母为生活而奔波将孩子交给老人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较少;因为与长辈交流过少,大部分学生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
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我的爸爸妈妈》。
使幼儿了解父母,感受父母的爱,从而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乃至关心他人。
感受爸爸妈妈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爱与辛苦,培养幼儿对爸爸妈妈的敬爱之情。
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父母的爱。
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爸爸和妈妈。
2、通过了解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外部特征,画全家福。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难点:能够根据了解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外部特征,画全家福。
教学准备:小朋友的全家福照片。
教学过程:一、★★介绍自己的全家福师:今天我们小朋友带来了自己家的全家福,现在我请几个小朋友来介绍一下。
(了解家庭成员爸爸和妈妈)二、启发想象师:爸爸和妈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性别、穿着打扮、发型等)三、画全家福师:我也带来了一张全家福。
六年级美术上册《爸爸妈妈》教案

14、爸爸妈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人物的结构与比例。
2、学习表现人物的外貌特征、衣着特点。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现能力,热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基本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比例结构与神情特征的表现。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图片、照片等。
预习要求:1、预习本课内容。
2、父母的照片,色彩画或线描画的工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要求。
2、出示上节课的优秀习作对本节课提出要求。
3、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和制作工具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精讲探究1、同学们一定都画过人物画是吗?你们都画过谁?问:你们知道母亲节、父亲节吗?他们分别是什么时候呢?母亲节和父亲节就快到了,学校打算举行一项活动,让每位学生为自己的父母画一张像,学校委派我到你们班来指导一下。
2、播放一曲反映母子、父子情深的歌曲。
(学生:聆听音乐,感受亲情)同学们也一定很爱自己的父母吧,爸爸妈妈应该是你们最熟悉的人了,闭上眼睛,我们都能说出他们长的是什么模样?问:你的爸爸妈妈长的是什么模样呢?启发学生从外貌特征、衣着特色、动作习惯等方面描述。
(学生:向大家描述自己父母的外貌、衣着、动作习惯等。
)3、欣赏书中作品。
(1)书中作品有线描画,也有色彩画,有单人像,也有以表现爸爸妈妈为主的多人画。
线描画线条流畅、自然、生动。
色彩画色彩鲜艳、明快,突出表现了人物的特征,注重神情的表现。
(2)《母与子》:卡萨特,美国画家表现的是母子亲情。
《爸爸是个大胡子》:特写式的表现,突出了人物的特征。
《爸爸下岗》:注重人物神情的表现。
4、指导绘画方法,教师边讲边演示。
(学生:边听教师讲解,边观看教师演示,学习绘画方法)(1)构图:可以用铅笔打稿,先确定外形轮廓,再画细节部分以及背景。
(2)上色:可以采用多种材料上色。
三、练习展评1、为自己的爸爸妈妈画一张像。
要求:可以写生,可以默写,也可以临摹照片。
可以给爸爸妈妈添画不同式样、不同色彩的衣服,也可以改变他们的发型。
苏教小学美术六上《第14课爸爸妈妈》word教案

《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堂“造型•表现”课。
孩子长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各方面都浸润在爸爸妈妈的无私关爱之中,因而,孩子通常与父母之间十分亲近,感情也特别深厚。
孩子对父母的悉心照料有着十分亲近的记忆,对爸爸妈妈的长相、性格、行为习惯、衣着打扮有着最为深刻的印象。
让学生凝聚全部情感为自己的爸爸妈妈画像,学生不仅会十分投入,也会很感兴趣,从而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父母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爸爸妈妈的观察回忆,学习人物肖像画的画法。
2、操作目标:画画爸爸妈妈的肖像或画画爸爸妈妈的个性爱好、关心我们的情景。
3、情感目标:谈谈爸爸妈妈的个性爱好、关心我们的事例,增加对爸爸妈妈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人物外貌特征,用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对人物进行表现是本课的重点。
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画画爸爸妈妈的个性爱好或关爱我们的场景是本课的难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设宽松和谐的美术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富有情感与情趣的教学活动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和技术方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能力,陶冶情操,提高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人物画的表现方法:上课一开始,我先以一段生动有趣的flash动画《好爸爸坏爸爸》导入,精彩的画面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我顺势出示相应的线描范画欣赏。
接着出示一段描写妈妈外貌的文字与学生分享,并也出示相应的有色彩的范画欣赏,通过两次欣赏,学生初步感知了人物画的表现方法。
二、认识外貌特征,学习肖像画画法这里我安排了两个环节。
首先说说爸爸妈妈的外貌特征。
拿出带来的照片小组交流说说爸爸妈妈的照片,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外貌的不同,主要是脸型、发型、五官、身材、穿着的不同。
接着认识各种脸型、发型、五官、身材、穿着。
通过欣赏范作,有机结合学生谈谈爸爸妈妈的外貌特点,使学生既轻松又扎实地掌握了人物肖像画的画法。
《爸爸妈妈》教案份

《爸爸妈妈》教案(五)份《爸爸妈妈》教案 1【活动目标】1、学*清楚连贯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专心倾听同伴的讲话。
2、在迁移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说出喜欢爸爸妈妈的理由。
3、主动关心自己的父母,逐步养成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幼儿全家合影一张,实物展示仪。
【活动过程】一、幼儿人手一张全家福照片,介绍家庭成员。
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的照片,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引导幼儿讲述父母的.主要特征。
你喜欢你的爸爸妈妈吗?为什么?二、与同伴自由交谈。
向朋友介绍一下你的爸爸妈妈。
你的爸爸妈妈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爸爸、妈妈哪里?你为什么喜欢他们?鼓励幼儿清楚连贯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专心倾听同伴的谈话。
三、启发幼儿在集体中进行交谈。
教师引导幼儿讲述“我喜欢的爸爸妈妈”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谈论“我喜欢的爸爸妈妈”鼓励幼儿按照教师提出的思路,大胆地讲述自己的爸爸妈妈四、引导幼儿想象如何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
师:爸爸妈妈很爱你们,那你们爱他们吗?你们有没有告诉爸爸妈妈很爱他们?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除了用语言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你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对他们的爱?引导幼儿说一说想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什么事?你想怎么关心爸爸妈妈?五、师生演唱歌曲《画妈妈》。
引导幼儿替换歌词仿编歌曲唱一唱歌曲《画爸爸》。
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大胆地将自己的甜蜜与他人分享。
【活动反思】亲子之间有一种朴素又美好的情感,然而在活动中表达这种情感往往显得表层和单薄,其实在幼儿的生活中*凡的东西同样耐人寻味。
因此在活动中,我以幼儿身边的爸爸妈妈为切口,试图通过欣赏照片、制作和讲述记录卡等方式,一定程度地量化“情感”,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实在,使潜在的亲情自然流露,从而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等能力。
《爸爸妈妈》教案 2[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了解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付出了许多辛苦,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2.通过为父母过生日活动,加深幼儿对父母的热爱,引导幼儿学会关心父母.[活动准备]1.<生日歌><世上只有妈妈好>录音带,录音机,电视机,VCD,"云云成长过程光盘.2.事先联系好,请云云的妈妈来参加活动.3.生日蛋糕,小碟,小叉,生日快乐四个大字,彩色气球若干.[活动过程]1.教师放<生日歌>录音,引出生日话题.提问:1,经常在什么时候听到这首歌?2,你的生日是哪一天?爸爸妈妈是怎样给你过生日的?3,那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教师对知道父母生日的小朋友给予表扬,对不知道的表示遗憾,引导幼儿要注意关心父母,记住父母的生日。
《爸爸妈妈》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爸爸妈妈》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自己的父母,理解父母与自己的关系。
2. 培养幼儿尊敬父母、热爱父母的情感。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父母,理解父母与自己的关系。
难点:培养幼儿尊敬父母、热爱父母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家长配合:请家长提前录制一段给孩子的祝福视频,内容可以包括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期望等。
2. 教学课件:包含父母与孩子互动的图片、视频等。
3. 亲子游戏道具:如亲子装、父母与孩子互动的玩具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主题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家长录制的祝福视频,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2. 认识父母(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父母与孩子互动的图片、视频,让孩子们认识父母,理解父母与自己的关系。
3. 亲子游戏(15分钟)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亲子游戏,如亲子装走秀、父母与孩子互动的玩具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与父母相处的快乐。
4.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尊敬父母、热爱父母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 主题复习(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孩子们对父母认识的程度。
2. 情感教育(10分钟)教师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引导孩子们理解父母辛勤付出的不易,培养尊敬父母、热爱父母的情感。
3. 亲子手工(15分钟)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亲子手工制作,如制作感恩卡片、绘制家庭树等,让孩子们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4.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父母,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关爱。
五、课后作业1. 回家后,向父母表达感谢之情,告诉他们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
2. 观察父母一天的辛勤付出,记录一件让自己感动的事情,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与父母互动的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孩子们回家后向父母表达感谢之情的情况,以及观察父母辛勤付出的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爸爸妈妈》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1、会“爸、妈、好、我、爱”5个生字,认识“父字头”和“女字旁”两个偏旁和笔画“”(斜钩),知道“妈、
好”是左右结构的字;掌握“爸爸”“妈妈”等词语;初步认识句子和句号。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词语连读,句子之间有停顿。
会用“我爱……”说话。
3、懂得要爱爸爸妈妈,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个好孩子。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看图,初读课文。
2、学习课文的第一、二句话,学习3个生字、2个词语及新偏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认读笔画:
2、指名认读熟字:父、女、子、马。
二、看图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叫“课文”。
课文是由一句一句的话组成的。
三、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轻声朗读,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3、齐读课文,学习课题中的字词。
“爸”教学新偏旁“父”,书空“巴”的笔顺。
“爸爸”也叫“父亲”,所以“爸”要用父字头。
“爸爸”是一个
词,后一个“爸”读轻声。
“妈”是由哪两个字合起来的?左边一个“女”,右边一个“马”合成,这叫左右结构的字。
“女”字做偏旁有什
么变化?(最后一笔横改提)教学新偏旁。
想一想,“妈”为什么用女字旁?注意:“妈妈”也是一个词,后一个“妈
”念轻声。
4、齐读。
四、看图说话,学习课文第一、二句话。
1、看图说说爸爸妈妈在干什么?
2、指导读句:爸爸妈妈白天上班,回家忙完了家务还给我们小朋友讲故事,织毛衣,爸爸妈妈多好啊!出示句子领读“爸爸好。
”“妈妈好。
”
你能说说你的爸爸妈妈有多好吗?
教学生字“好”。
这字什么结构?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认识句子。
“爸爸好。
”这儿写谁呢?怎么样?像这样告诉了我们谁怎么样,我们就叫它句子,一句话写完 了,后面还有个小圆圈,叫句号。
同样道理,“妈妈好。
”也是一个句子。
(2)朗读训练。
读句子时要词儿连读,词与词之间要稍做停顿。
爸爸/好。
妈妈/好。
五、指导书写。
爸:“父”字头略为扁宽些。
妈:“女”的一横改做提,比“马”写的窄些。
好:“子”比“女”写得略低一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的第三、四句话,学习2个生字及新的笔画。
2、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词和偏旁。
2、指名板书“爸、妈、好”(边板书边说笔画和笔顺)
3、指名朗读第一、二句话。
二、看图说话,学习课文的三、四句话。
1、看图说话。
爸爸妈妈白天要工作,回家要做家务,还给我们讲故事,织毛衣。
爸爸妈妈多辛苦啊!看图说说
,图上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2、学习生字。
出示句子领读“我爱爸爸。
”“我爱妈妈。
”认读生字“我”、“爱”。
“我”:教学新笔画“”—斜钩。
然后,让学生看书上“我”的笔顺,边书空边说笔画。
(教师放大范写。
)
“爱”:教学新笔画“”—横钩。
学生书空,教师范写。
3、指导读句。
这是几句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读出句子中的停顿和重音:我/爱/爸爸。
我/爱/妈妈。
4、练习说话:平常你还用什么方式爱你的父母?
提出行为要求:每个小朋友回家帮爸爸妈妈做一件自己能做的事,请爸爸妈妈在作业本上写上意见,并准备用一句话来告诉大家。
三、朗读课文。
齐读,注意句与句之间停顿应略长一些。
四、指导书写。
我:“斜钩”要略为伸长一些,最后一点别忘。
爱:“冖”要写得宽一些,“友”的一横写在田字格的横中线上。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总结,巩固练习,进行爱爸爸、妈妈的行为指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认读生字、词和新偏旁与笔画。
2、听写:我、爱、爸爸、妈妈、好。
二、朗读与背诵课文。
1、课文有几句话?谁来读1、2句?3、4句?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同桌对读。
指导背诵。
先自由准备,然后指名试背,同桌互背,最后齐背。
三、句式训练。
书上写“爸爸好。
”“妈妈好。
”你还可以说说谁好?(句式:××好。
)
“我爱爸爸。
”“我爱妈妈。
”你还爱什么?(句式:我爱××。
)
四、行为指导。
1、指导看课堂作业本上的图,说说图上
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