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1. 传统的学业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答:学业评价方面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及各种条件的制约,存在着诸多问题。

(1) 评价主体比较单一。初中语文学业评价几乎只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很少有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自我、教师自我的评价。不论是评价的主体还是评价的客体都显得单一与不足。教学本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多边活动,教学活动的展开要以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为表现形式。但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往往只局限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情况,缺少学生自己的反思环节,更缺少学生之间真正的讨论与交流。客观地讲,教师既没有给自己留评价学生、评价自我的时间,也没有给学生留评价教师、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时间。

(2) 评价内容较为片面。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通常只局限在知识层面上,即使涉及培养能力,也被一些教师理解为解题能力的培养,实质仍为知识的范畴。而对于语文本身丰富的人文内涵、言语实践功能却忽略了,对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很少顾及。这充分表现出了对学生学业评价的片面性。

(3) 评价方式比较单调。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一般只局限于测验和考试的分数,或在课堂上正确与不正确等简单判断式的口头表达,而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如将考试分数与言语描述相结合、定量测试与定性测试相结合、建立学生学习记录档案等。

(4) 评价功能低下。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其主要的目的和功能是为选拔和甄别服务,通过学业评价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由于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分数给学生排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违背了教育规律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就是说,评价没有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等智力因素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协调。

(5) 评价层次浅显。从笔试或考试的试题来看,多是对学生陈述性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从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来看,多是对问题回答结果的肯定或否定。这一方面表现出评价内容只是语文知识本身的再现情况,而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其所隐含的思维方法和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体验缺少发展的评价;另一方面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

2.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评价的功能有哪些根本性转变?

答: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选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成为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发展和成功的过程。

(1). 提高学业质量,合理发挥学业评价的终结性功能

由于应试教育过分强调评价的终结性功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阻碍。正如霍尔特的《教育志——为什么儿童会失败》指出:从踏进校门之日开始,大多数儿童经历体验失败了。学校不是帮助儿童成长和成功,而是在加深他们的失败。但是,学业评价对教育质量的保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在保证不让一个不合格的毕业生混入社会,不让一个不合格的学校年复一年地制造人才废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业评价了解自己的教学质量,学生也可从中了解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与自己过去的成绩相比,是进步还是退步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等。所以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一方面要防止过分强调终

结性功能,另一方面要保证终结性评价在学业评价中的作用,以保证学生的学业质量。

(2). 促进学生发展,重视学业评价的形成性功能

新课程评价的功能重在强调“发展”,为所有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发展而创造平等、公正的机会与条件。可见,从“选拔”走向“发展”,由“证明”走向“改进”,意味着教育评价要立足差异性,意味着由原来的了解现状、探明价值,转变为不仅要进行事后评价、评价教育结果是否达到目标,更注重于发挥教育评价在教育活动之前、之中的导向功能,促使教育活动改进,使教育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达成,使受教育者获得发展。

(3). 重视评价反馈,发挥学业评价的激励功能

评价中的反馈环节对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功能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评价反馈,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还有可能得到教师、同学和家长对改进学习所提出的建议,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让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

学业评价应当成为激励学生上进的机制,要通过学业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成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促进自身发展。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要爱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教学中可以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但是激励不在于对学生一味表扬或“藏拙”,而是教师与学生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用发展的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逐步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提高他们的反省能力,学生所感受到的仍是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望,并由此产生进步的动力。(4). 重视自我评价,实现学业评价的超越功能

3、多元智力理论提出哪些智力因素,在化学测量与评价环节中如何关注?

答: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与教育学教授加德纳(Gardner)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其理论要义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1).每个人都具备所有八项智能,只是发展的程度不同。加德纳认为每一个人都具备至少八项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省智能、自然智能。这是人类的最基本的智能,人人都具有这些智能潜能,只是各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和发挥程度不同。有的人八项或大多数智能都具有较高的水准,如德国的诗人、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歌德;而一些人八项智能发展都是初步的。加德纳指出,大部分人只有在某个特定领域展现创意。某些人在一两方面智能具有较高的水平,如陈景润在逻辑——数学智能方面发展很优秀,而其他方面则很差。如爱因斯坦虽然在数学和科学方面表现出卓越的天赋,但在语言、身体——运动和人际关系方面却未显示出与之相媲美的才能。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大多数都具有一二项发达智能,某些智能一般,其余的较不发达。事实上,多数人都只能在一两种智能上有出色的表现。

(2).大多教人都能使八项智能发展到自身充分胜任的水平。一个人可能对某一领域不在行或不精通,而常常感到沮丧、懊恼,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的缺陷是天生的,无法解决。加德纳认为如果给予适当的鼓励、培养和指导,每个人都有能力使自己所有八项智能发展到一个适当的水平。如一个音乐天赋一般的人,从小在家长、教师的指点和帮助下,在音乐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下,可以演奏出高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