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精选以五月初五端午节为主题的教案

合集下载

五月初五话端午综合课教案(通用10篇)

五月初五话端午综合课教案(通用10篇)

五月初五话端午综合课教案五月初五话端午综合课教案(通用10篇)五月初五话端午综合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地方风俗习惯。

2、学习儿歌感受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3、感受家乡传统节日的气氛,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平板若干。

教学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1、用聚光灯效果出示粽子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粽子)老师一边说一边点开聚光灯出示粽子。

你们知道粽子是什么时候吃的?(端午节)还记得老师给小朋友讲过一个关于屈原的故事?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五月五原跳江这天成为端午节!2、观看划龙舟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赛龙舟视频(点击课件视频图标超链接出现视频动画)师:小朋友你们看到视频里的人在干嘛什么呀?(在划龙舟)总结:每个节日都有各自各的习俗与传说,这些习俗和传说不仅代表了我们的文化,也流传下来许多的节庆活动,像现在端午节举行的龙舟比赛。

二、学习儿歌1、教师结合图片有感情地朗诵儿歌: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跟端午有关的儿歌,老师这里有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端午习俗五月五,庆端阳,划龙舟,挂香囊,雄黄画个花脸妆,好吃粽子香又香、师:刚刚儿歌的题目叫什么?(端午习俗)对,端午习俗。

那儿歌里都说了哪些习俗呢?(老师请小朋随机点击四个粽子图片,幼儿点击后出现不同的动画)。

2、平板操作包粽子师:老师给你们准备粽叶子,现在先请小朋友添加米,喜欢什么口味的粽子可以加入什么材料。

(平板中出现粽子食材,小朋友选择性拖入食材)3、教师再次朗诵儿歌,引导幼儿理解,加深印象。

师:咦,刚刚的儿歌里面,小朋友有没有听出哪些音比较像呢?师:有的小朋友听的很仔细,听到了阳和囊很相似,老师发现儿歌里还有一些你们没有发现,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

五月初五话端午综合课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地方风俗习惯。

2、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与端午节有关儿歌,感受一些端午节的作品,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端午节教案(通用5篇)

端午节教案(通用5篇)

端午节教案端午节教案(通用5篇)端午节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3、乐于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4、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准备: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各种粽子图片。

活动过程一、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1、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让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2、请幼儿说一说。

3、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的由来:端午为什么要划龙舟呢?老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4、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插艾草的原因:你们知道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俗习惯吗?5、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结束活动。

端午节教案2活动目标:1、在看看、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并体验语言游戏的快乐。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重难点: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做语言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粽子里的故事》PPT、一段背景音乐、粽子、故事盒等活动过程:一、回忆经验并导入1、出示PPT:猜猜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在什么时候要吃粽子?你吃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小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我们都要吃粽子。

香香的粽子里可以包着各种各样好吃的馅料。

☆结合音乐欣赏故事,教师和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让幼儿能静下心来感受故事的魅力。

二、看看讲讲故事今天这个神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播放PPT,欣赏故事)1、倾听故事第一部分(在密密的树林里——谁就会讲故事了)T: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呢?T:看,谁来了?它们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2、看看讲讲故事第二部分T:先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端午节教案(通用5篇)

端午节教案(通用5篇)

端午节教案端午节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特有的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一些常见的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

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对端午节的认识。

3.培养幼儿对自己国家明间节日的兴趣和热爱之情.活动准备:粽叶、废纸团、画笔、画纸、剪好的香包纸、艾叶、幼儿材料、课件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粽子,引出课题。

2.教师,引出下一环节。

二、通过观、看课件、交流,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1.让幼儿重点认识粽子了解端午节。

(1)认识粽子的不同形状(2)认识粽叶(3)了解粽子的不同口味2.了解吃粽子的习俗。

3.了解其他的纪念方法。

4.端午节习俗。

(看课件)三、幼儿操作,准备过端午节。

1.教师提问:如果让你过端午节,你准备怎么过呢?2.知道今年的端午节。

师:那今年的端午节是什么时候3.教师介绍准备材料。

重点介绍:香包、包粽子4.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5.教师。

端午节教案2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饱粽子,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活动准备:1、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

2、活动前请家长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包粽子的方法。

3、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中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教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端午节教研活动教案(3篇)

端午节教研活动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掌握相关诗词和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节日,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2. 端午节相关诗词和故事。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端午节习俗的理解和兴趣。

2.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端午节相关资料、诗词卡片、故事剧本等。

2.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制作手工艺品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哪些传统节日?端午节是哪个季节的节日?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二、新课导入1. 教师播放PPT课件,展示端午节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收集到的端午节资料。

三、小组合作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环节的展示。

2. 小组讨论并确定展示内容,如:端午节起源、习俗、诗词、故事等。

3. 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四、展示环节1. 第一组展示端午节起源,分享屈原的故事。

2. 第二组展示端午节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3. 第三组展示端午节诗词,如《端午即事》、《端午日》等。

4. 第四组展示端午节故事,如《孟江女哭江》、《孟姜女寻夫》等。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端午节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端午节的起源、习俗、诗词和故事。

二、实践活动1. 教师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一份有关端午节的宣传册或手工艺品。

庆祝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

庆祝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

庆祝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庆祝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庆祝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庆祝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目之一。

2、体验中国民间节目的韵味。

活动准备1、幼儿已经初步了解中国农历记年的方法。

2、幼儿用书:《快乐端午节》。

活动过程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教师:今天是什么日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在全班面前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五日。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教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故事幼儿相互交流。

教师请两名幼儿讲述,大家分享端午节的传说。

教师小结:古代楚国的诗人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在秦国攻破楚国京都时,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诗歌《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老百姓非常悲痛,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3、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教师: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

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配香囊等。

4、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巩固对端午节的了解。

教师:书上有许多活动,请你找出端午节里人们的活动。

幼儿认读,并完成幼儿用书上的练习。

庆祝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2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3、乐于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4、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准备: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各种粽子图片。

活动过程一、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1、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让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传统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教案5篇

传统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教案5篇

传统节日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教案5篇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教案一一、活动目标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2、了解端午节有挂艾草以驱毒避虫的习俗,有赛龙舟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5、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民俗民风。

2、自制自玩龙舟。

三、活动准备粽子,做龙舟的材料,赛龙舟的录像或图片。

四、活动过程A、师读儿歌、讲讲端午节的来历。

(1)师读:五月五,过端午。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赛龙舟,喜洋洋。

老师讲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包粽子、划龙舟。

B、包粽子、看图片。

(1)向幼儿介绍包粽子的材料(粽叶、糯米、线),示范包法,幼儿用纸片折“粽子”。

(2)幼儿看图片,引导幼儿体会粽子的独特口味。

(3)知道粽子是中国的特色点心,各地方包的形状各异,有三角粽,有长条粽。

口味不同,有红枣馅,有肉馅,有无馅的。

(4)吃粽子时,我们习惯蘸蜂蜜糖,或者白糖,这样吃起来更香。

C、采艾草、用途。

(1)师出示艾草,让小朋友们观看。

在我们农村地区,艾草通常是长在田野边。

(2)它的作用是驱蚊,辟邪。

把它插在门上。

D、制作龙舟。

(1)让幼儿欣赏龙舟大赛的录像和图片,激起幼儿自制自玩的兴趣。

(2)制作龙舟。

将布围在用两根竹竿做成的船身上。

贴上各种彩色纸条。

画一个龙头,制作龙的头饰。

E、划龙舟。

组织幼儿进行“龙舟大赛”。

船头的幼儿头带龙的头饰,其余儿童排成一队坐在龙舟里,按锣鼓节拍作划船动作。

也可两舟之间开展竞赛,哪队动作整齐哪队为胜。

F、延伸。

通过学念《过端午》,画画《赛龙舟》来增强过端午节的感受。

最后,请小朋友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五月五,过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赛龙舟,喜洋洋。

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教案二活动目标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知道端午节的传说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五月初五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

五月初五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

五月初五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五月初五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到来时,家里会吃粽子,诱人赛龙舟,还会插菖蒲、挂艾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五月初五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准备:1、挂图30号;《小朋友的书·我爱夏天》2、ppt,粽子;香袋;长命缕;雄黄酒;龙舟图片。

3、建议家长事先为幼儿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

活动过程:1、了解端午节有关物品。

师:(教师出示粽子,龙舟,香袋,长命缕,雄黄酒图片)小朋友看看图片,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他它们叫什么名字呢幼:粽子,龙舟(船),香袋师:我们可以在图片中看到粽子,有龙舟,有香袋,还有的师什么东西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的呢幼:水/酒师:图片中的东西一起复述一遍你见过这些东西吗在哪里见到的幼:见过。

家里,商店里师:现在,我们在家里,店里很容易看到这些物品,那小朋友们知道这些东西是在哪个节日里要用到的吗幼:端午节师:老师听到好多小朋友说端午节,你们是怎么知道端午节的呢幼:我爸爸/我妈妈给我讲的。

师:小朋友们很认真,把爸爸,妈妈告诉你们的.节日记下来了。

没有错,这些东西呢,都要在端午节用的。

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告诉老师,端午节是每年的什么时候幼:6月6日(公历)五月初五(农历)(给幼儿分析公历,农历)师: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幼:屈原师: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聪明,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这个节日啊,和我国以为著名的诗人有关。

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听听屈原的故事(教师讲故事完)师:端午节和谁有关幼:屈原师:小朋友们听得都很仔细,现在人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幼:屈原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过端午节;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人们要纪念他啊幼:人好,死了,爱国家(表达了人们对屈原怎样的感情)师:因为屈原爱自己的国家,他听到自己国家灭亡了,心里很难受,跳进了汨罗江,小朋友们说屈原怎么样啊幼:很伟大师:屈原很伟大,当时人们听到屈原死的消息,他们怎么做的幼:划小船,拿粽子、鸡蛋把雄黄酒倒进江里。

2023五月初五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2023五月初五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

2023五月初五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2023五月初五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7篇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它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关端午节主题班会的教案如何写好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五月初五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3五月初五端午节主题班会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民俗风情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3、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批判与继承课时支配:1课时课前预习: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尤其是端午节这天我们这里的习俗;2、了解沈从文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和作品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中国是一个宏大的国家,她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拥有绚烂的文化,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进展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很多各具鲜亮特色的传统节日,它们如同颗颗夺目的宝石,镶嵌在一年四季中,时刻散发着迷人的光荣,成为很多中华儿女心中的牵挂。

作为新世纪_人的你们,也肯定知道不少中国传统节日吧?你们能给我们在座的介绍一下吗?(能根据时间挨次介绍)生自由回答师确定同学的回答,同时展现收集的诗歌“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

龙舟迅疾如流矢,万人喝彩青潭边。

”请问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呀?生答今日,就让我们作为游客去神奇的湘西,和茶峒军民一起过个端午节,去体验他们过端午节的欢乐心情。

师板书课题《端午日》,:沈从文请同学依据课前的收集,介绍,要求突出籍贯、身份、成长经受、代表作品及特点,师多媒体展现档案,同学进入一分钟记忆,结束后利用多媒体快速检查背诵效果。

二、整体感知课文:1、同学带着问题读课文:A、湘西人端午日都有哪些风俗?(用三字词语概括)结构文章的挨次是什么?B、你认为最主要的民俗活动是什么?同学回答端午日风俗:穿新衣画王字吃鱼肉看划船(赛龙舟)捉鸭子最主要的民俗活动是:赛龙舟三、分析赛龙舟的场面描写:1、阅读第一节“把饭吃过后”到最终,思索:龙舟赛到起点和终点;龙舟的形状特点;参赛人员的分工和龙舟竞赛的场面描写,用笔从文中画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端午节教案一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体验集体吃粽子的快乐。

2.指导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理解有关节日的一些风俗习惯。

3.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1.活动前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端午节。

2.赛龙舟的录像;几个不同大小的香包;一个大粽子,幼儿每人一个小粽子。

3.教学挂图《屈原的故事》;教学音带《屈原的故事》。

活动过程1.出示粽子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大粽子,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吗?是什么味道?过什么节日要吃粽子?
--介绍节日名称的"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人就要过端午节。

--提示语: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这个节日表示什么意思?让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

2.讲述故事,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出示挂图,播放录音《屈原的故事》。

--提问并小结:现在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原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划船是为了寻找投江的屈原爷爷,粽子是扔进江里喂鱼的,是为了鱼儿不伤害屈原爷爷)3.观看录像,感受赛龙舟是紧张、欢快的气氛。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看赛龙舟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4.了解相关风俗活动
5.品尝粽子,体验快乐。

--请幼儿自己动手剥粽子,吃粽子。

--请幼儿交流粽子的味道。

活动建议与提示:
1.此活动安排在端午节的前一周在开展。

2.组织幼儿自由阅读相关才来哦,了解粽子的来历、端午节里的民间风俗。

请幼儿用橡皮泥报纸、绳子等材料做粽子,布置一个粽子展示会。

3.如果条件许可,活动前可让幼儿观看一系列的端午节的活动录像,如赛龙舟、包粽子、做香包等,使用前后可让幼儿观看一系列端午节里的民间庆祝活动。

4.请家长与孩子进行娱乐游戏"划龙船",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中班端午节教案二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有挂香包的习俗,初步了解香包的功用及制作材料。

2、尝试看制作香包图进行制作香包,感受自制香包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香料、毛线、彩纸、双面胶等)。

2、各种图形香包的制作图一张,示范香包若干个。

3、民间音乐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香包,观察香包,了解挂香包的用途,激发自制香包的兴趣。

"什么叫香包?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挂香包?"小结:挂香包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

端午节小孩挂香包,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二、学习制作香包的方法。

1、出示制作图,引得幼儿进行学习看懂制作图。

①"你们想做香包吗?""做香包需要哪些材料?""怎样做香包呢?"
②出示制作图,问:"这是制作香包的制作图,这样看这幅图呢?"(引得幼儿按图的顺序号来制作香包)2、教师示范制作香包,幼儿边看边按制作图说出制作香包的方法。

3、请幼儿想一想自己想做一个什么形状的香包。

三、在音乐声中,尝试自制香包。

幼儿进行自己看制作图制作香包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帮助个别幼儿。

四、把做好的香包挂在胸前,互相观赏,体验自制香包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能使幼儿学会通过剪贴、粘贴制作香包,体验制作香包所带来的快乐。

同时,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制作图的顺序了解制作香包的方法,这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

也使得幼儿在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活动存在的问题:老师在示范制作香包时,示范的香包图形比较简单,但幼儿比较喜欢做较难的心形香包。

所以出现一部分幼儿制作起来比较困难,不能独自完成制作香包。

中班端午节教案三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三、活动过程1、导入部分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

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

)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

(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

大家一起来。

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

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

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

谢谢小朋友们。

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4、活动延伸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5、活动反思在设计活动的的时候想到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由于自己本身也没有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难是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